一、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防渗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赵宇琴[1](2021)在《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与热应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及热应力特征,揭示大坝裂缝产生机理,提出具有针对性温控防裂措施,这对于解决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热裂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水库为工程背景,基于坝体现场监测数据、参数试验、实际浇筑情况等,开展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坝体温度及应力演化规律,找出了大坝可能开裂区域、开裂原因、影响因素及表征变量,确定了温差临界值及混凝土浇筑层上下层容许温差,探究了典型影响因素对大坝温度及热应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温控防裂措施。研究发现坝体的常态混凝土温度及拉应力都较高,预测廊道、上游及下游面板表面存在致裂危险,开裂主要原因是常态混凝土水泥用量多、环境温度变化大等,而碾压混凝土区域温度及拉应力较低,没有开裂风险;对于大温差地区,建议坝体抗裂安全系数高于1.69,坝体最高温度、内外温差、最大拉应力及抗裂安全系数作为表征变量,且大温差地区约束区常态混凝土、约束区碾压混凝土、非约束区常态混凝土以及非约束区碾压混凝土上下浇筑层容许温差极限值分别为14.7℃、12.1℃、17.3℃、14.5℃;此外,还确定了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律和最佳取值范围,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温控防裂措施。本研究可为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施工及病害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胡忠存[2](2021)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会因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热量,引起混凝土温度变化,体积膨胀,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桥梁、基础等结构中,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热量更多。通常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钢筋较少或不配置受力钢筋,仅靠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抵抗拉应力;同时,混凝土作为一种不良导热性材料,散热能力差,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混凝土表里散热速度不同,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较大温差,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充分利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的同时,要预防其易开裂这一主要问题。本文以湖北省金控大厦筏板基础工程施工为依托,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水化热分析模拟筏板基础温度场变化,根据软件计算结果制定了了一系列温控方案以及裂缝防治措施,并在筏板基础浇筑后实测筏板基础的温度变化,结合最终的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分析研究筏板基础的温度场、应力场与基础开裂情况。最后,以青岛国际院士港1#楼混凝土梁的冬季施工为依托,分析其所选取暖棚法保温施工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混凝土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几种当下较常见的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裂缝防控措施。系统分析水泥含量、入模温度、保温措施、施工季节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为本工程选取经济有效的裂缝防控措施。(2)介绍了金控大厦筏板基础基本情况,针对混凝土组织运输、电梯井模板搭设和基础浇筑过程中的重难点,制定了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结合裂缝控制的重难点提出了控制温度和防治裂缝的措施。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水化热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此筏板基础的温度场,根据筏板基础温度场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套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筏板基础温度监测方案。(3)对比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水化热分析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各测点的实测温度数据,验证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准确性,分析筏板基础的温度场以及各测点温度变化情况,以仿真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此筏板基础温度应力以及筏板开裂情况。(4)参考青岛国际院士港1#楼混凝土梁冬期施工所采取的暖棚法保温措施,介绍暖棚保温的施工工艺与依据。通过埋置温度测点,监测边梁和框架梁施工后的温度变化,分析其采取暖棚保温措施后,混凝土梁冬期施工的温度变化规律,控制其温度变化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其不受冻害。
唐静娟[3](2021)在《坝体材料分区对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重力坝由于水化热的影响,其温度场时空分布不均匀,自身变形不协调,同时受基础约束,易产生自身约束应力和基础约束应力。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就可能导致坝体产生裂缝,因此混凝土坝施工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温控防裂。混凝土坝体的材料分区实质上就是一种减少坝体水化热温升的温控措施。近年来一些中小型混凝土重力坝新建或除险加固工程在分区材料的选择上有逐渐提高混凝土标号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展材料分区对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本文根据混凝土徐变应力的计算理论,应用ANSYS及二次开发语言APDL和UPFs,结合某混凝土重力坝,以坝体上下游经常性水位以上(Ⅱ区)、上下游经常性水位以下(Ⅲ区)以及坝体内部(Ⅴ区)三个部位混凝土作为分析区域,考虑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变化和有无温控措施两种情况,进行坝体温度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不同材料分区及温控条件对坝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对选取的混凝土重力坝按照拟定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到:无温控措施计算下坝体内部应力值为1.01~3.50 MPa,有温控措施下坝体内部应力值为0.50~2.02 MPa,平均降低10%~75%。在材料变化区域内:混凝土标号由C20提高到C30时,上游面早期应力峰值由0.72~0.82MPa增加到0.76~0.86 MPa,提高了5~6%,下游面早期应力峰值由0.81~0.87 MPa增加到0.92~1.04MPa,提高了14~19%,上游交界线处应力峰值由1.46MPa增加到1.62MPa,增加了11%,下游交界线处应力峰值由1.47 MPa增加到1.68MPa,增加了14%;混凝土标号由C30提高到C40时,上游面早期应力峰值由0.76~0.86 MPa增加到0.79~0.92 MPa,提高4~7%,下游面早期应力峰值由0.92~1.04MPa增加到1.04~1.21MPa,提高了13~16%,上游交界线处应力峰值由1.62MPa增加到1.81MPa,增加了12%;下游交界线处应力峰值由1.68MPa增加到1.85MPa,增加了10%。在材料变化区域内:上游面早期应力峰值比混凝早期允许应力高17~55%,下游面早期应力峰值比混凝土早期允许应力高25~65%。由计算结果可得:基础温差整体可控,早期的内外温差控制比较困难,上下游表面早期应力大于混凝土早期允许应力,可能发生开裂;早期应力峰值随混凝土标号提高而增大,标号越大,应力越大,裂缝越难以控制,所需采取的温控措施越严格;在材料变化区域交界线处产生温差和应力,但总体数值较小,不致引起开裂;在满足坝体不同部位抗渗、抗冻、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号,以降低内外温差。
曾雪鹏[4](2021)在《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温控防裂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因尺寸较大,混凝土由于水化作用大量放热导致的温度应力过大是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研究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的时程变化规律意义十分必要,受到各界广泛重视。本文依托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温控防裂工程项目,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开展了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全过程温控防裂仿真分析研究。论文借助蓄水池项目基本概况、气温资料及混凝土热力学参数等条件和信息,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蓄水池施工期相关计算工况,给出了蓄水池结构相应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结果以及时程变化曲线,结合底板施工特点,采取三种不同底板浇筑尺寸进行温控优化仿真模拟,提出了相应的温控措施,对蓄水池运行期进行了三种不同蓄水方案下的应力变形仿真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裂缝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抗裂计算,结果符合抗裂要求。(2)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浇筑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结果后,再结合理论计算与实测值进行归纳总结,模拟结果表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是可行的。(3)以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工程为研究对象,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初期放热阶段的温度峰值处于浇筑后的第三天,裂缝开裂由外向内;施工后期由于内部温降产生裂缝,开裂是由内向外。在应力场中,应力峰值也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三天左右,且拉应力较大的值主要发生在表面角点处。(4)以本工程蓄水池底板为研究对象,对底板进行施工期温控模拟优化,在底板施工期温度场中引入三种工况,将底板分成三种不同尺寸大小的仓块,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第3天至第8天期间,采用较小的仓块尺寸施工时,温度梯度平均减小1.5-2℃,温度梯度得到控制,降低开裂的风险,因此建议采取较小仓块进行施工。(5)在蓄水池运行期的三种工况中,蓄水池底板与侧墙交界处出现应力最大值,侧墙上沿中部出现最大位移值。不论是正常水位还是满载,应力和应变在构件结合处的数值较大。针对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温时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保温、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等。
陈晓林[5](2021)在《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快、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和高大建筑逐渐增多特点显着。由于施工环境和工况的复杂性,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极易引发工程安全事故,本文以成都市复地金融岛商业和办公建筑深基坑施工为依托工程,对富水软弱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施工的前期地质勘察、变形理论分析、支护结构体系选取、支护参数优化和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高大建筑物的基础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早期水化热过高和内部热量不易扩散等问题,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和影响长期稳定性。同时,富水工况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抗渗能力对于施工安全和后期运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研究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能量以及增强其防水抗渗能力。结合上述问题及研究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基坑开挖过程的支护结构参数优化,同时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进行改性和防水研究。主要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总结了富水软弱地层工况下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机理和影响因素,制定了防水和抗变形效果最佳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结构体系。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对地下连续墙刚度和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竖向沉降及维护墙侧向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刚度对沉降和变形量影响不大,支撑道数影响较为明显,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得出支撑道数不应小于4道。(2)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对施工区域内的工程概况和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结合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Origin软件对不同开挖步骤下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和维护墙侧向变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和变形量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支护结构和监测方案合理有效。(3)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电厂炉渣单独和联合替代水泥时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当粉煤灰和电厂炉渣均为15%的含量时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结合现场温度监测数据证明了上述研究成果的真实性。(4)研究新型渗透结晶型混凝土表面防护剂(OCSP)在增强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抗渗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OCSP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和增强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为富水工况下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抗渗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少华[6](2020)在《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溪源拱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期面临着严峻的温变裂缝问题,故一套合理可行的温控防裂方案是其成功建设的基本保障。本文以杨溪源拱坝6号坝段的部分浇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表面保温、浇筑层厚、浇筑间歇、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通水温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机理,并开展了现场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杨溪源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方案,为杨溪源拱坝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上层混凝土入仓温度过低会导致下层混凝土表面开裂,提出入仓温度应控制在日均气温以下5?C范围内的结论。2、考虑保温技术要求,研究了保温条件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保温层过厚或过薄都会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提出表面保温应采用钢模板内贴2 c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的结论。3、考虑施工间歇及工期的施工要求,研究了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工程工期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不当的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会延长工程的工期和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出6号坝段浇筑时应控制浇筑层厚为2 m,浇筑间歇为5 d的结论。4、考虑水管冷却效应,研究了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影响,发现不当的冷却水管布置会不利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排出,提出冷却水管应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层的底部,水平间距为1.6 m的结论。5、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通水温度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通水温度过低会增大水管附近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出在夏日通水时,应控制通水温度≥8?C的结论。6、在工程浇筑现场,通过在6号坝段部分浇筑块内部布置温度探头的方法,得到了浇筑块内部混凝土真实的温度变化数据,并与仿真分析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杨溪源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方案,以指导工程施工。
周引[7](2020)在《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及温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因其原材料丰富,施工便捷,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交通、水利、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伴随而来。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尺寸比较大,其中胶凝材料含量丰富,导致养护期的水化热效应显着,受到内外约束作用下及外部环境影响下,极易出现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控制不好导致贯穿裂缝的产生。从而破坏结构的刚度和耐久性,影响结构功能的正常使用。本文以广西平南三桥为项目背景,选择其北岸拱座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作为分析对象。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及其影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从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各类资料,规范及文献,阐述了温度裂缝的基本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危害。归纳了混凝土热学性能参数,其中包括导热系数、比热容以及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计算方法。系统地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的基本理论及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平南三桥北岸拱座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3种不同温控措施方案。基于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北岸拱座底板基础施工阶段进行数值建模和水化热分析,研究不同温控措施方案中底板基础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开裂风险研究。根据底板实施现场监测,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软件模拟数值,得到了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控制性参数,及水化热规律。同时验证了MIDAS/Civil建模的准确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归纳总结了北岸拱座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中所采用的一些温控防裂措施。包括混凝土优化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构造设计和改善边界约束,合理的施工措施(合理的分层浇筑,混凝土搅拌和二次振捣,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以及温度监测设计与布置等各方面提出了温控防裂措施要求。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拱座底板基础温度场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包括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外界环境温度、冷却水参数等。研究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及程度。
陈浩[8](2020)在《界牌泵站底板混凝土施工期温度控制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泵站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得到了广泛应用。泵站结构中站墩、底板等部位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导热性能差等因素导致浇筑块内部温度大幅升高,常常出现较大的内外温差,最终导致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对工程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影响。国内外针对施工期混凝土开裂现象展开了许多研究,通过采取一些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危害性裂缝。本文围绕泵站底板混凝土施工期温度控制与防治裂缝的问题,以界牌枢纽泵站工程为依托,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其混凝土底板施工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同时通过对采用不同温控措施的方案计算并对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介绍防治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裂缝的背景,总结前人对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研究以及温控防裂措施的研究工作。介绍了混凝土相关热学性能,介绍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基本理论与有限元计算,以及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等温控防裂措施相关的计算方法。(2)在理论计算原理的指导下,以界牌枢纽泵站底板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底板及地基的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并确定其相关热力学参数,同时设置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的浇筑方案。(3)模拟了方案1浇筑过程,得到了不采取温控措施下混凝土底板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底板开裂的可能性。其中,局部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应力大于当时的允许抗拉强度,早期混凝土表面将发生开裂现象。(4)通过模拟方案2、方案3、方案4下的施工浇筑过程,研究不同的浇筑温度、不同参数下的水管冷却和不同材料表面保温的三种温控方案,对其温度场及应力场对比分析,判断各方案的温度控制效果的优劣,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其中,采取方案2、方案3、方案4均可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应力,但局部表面的拉应力依旧大于允许抗拉强度,不满足要求。最终通过综合方案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早期应力满足抗裂安全性能要求。
朱兆聪[9](2019)在《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碾压混凝土坝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该坝型因具有施工速度快,水化热低等优点,而被坝工界极力推广。工程实践表明,碾压混凝土坝与常态混凝土坝一样都避免不了温度裂缝问题。坝体裂缝产生之后对其抗渗性、耐久性、完整性都有所降低,会给坝体安全性带来较大的损害,严重的会出现溃坝情况,给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研究发现导致碾压混凝土坝开裂原因有混凝土自重、温度应力、收缩徐变、混凝土干缩、外界约束等,其中温度应力与收缩徐变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对防止坝体开裂至关重要。因此,正确分析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坝体温控防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温控防裂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特大型工程上,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于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受投资条件限制及自身温度应力特点,一些大型坝的温控措施不太适用于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事实上,以数量占优的中小型坝裂缝问题远超一些大型坝,特别是处在寒冷区域的中小型坝,不利的外界气候条件增加了温控防裂难度。本文在分析寒冷区域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用于该地区中小型项目的温控防裂组合措施。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时主要考虑绝热温升、外界温度、库水温度、浇筑温度的变化及其它温控措施。混凝土应力场计算时首先利用ANSYS的UPFs功能构建混凝土徐变方程,然后使用自定义版ANSYS对应力场长历时仿真计算,计算时主要考虑了温度荷载、混凝土徐变、外掺MgO、水压力、混凝土自重等因素。具体结合寒冷地区某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工程实例,对浇筑层表面流水、混凝土外掺MgO和坝体表面保温三方面温控防裂措施展开分析。根据本文仿真结果,得到以下几个结论:浇筑层表面流水可以降低混凝土最高水化热2.3℃左右,有利于降低层间结合面处的温度应力值;外掺MgO可以有效改善基础强约束区及下游面的温度应力状态;表面保温对防止坝体开裂效果明显,但应合理选择保温开始时间。整个计算考虑施工过程多种因素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几点经济合理的温控防裂建议,为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赵运天[10](2019)在《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应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堆石混凝土拱坝开工建设,但国内外关于堆石混凝土拱坝的温度应力鲜有人研究,目前有关于堆石混凝土拱坝的温度应力仿真研究成果极少,因此其温度应力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本文首先对一在建的堆石混凝土拱坝进行了现场温度监测试验,将堆石与自密实混凝土分别用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记录堆石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然后采用均一化材料代表堆石混凝土,输入已有试验中得到的堆石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运用大型仿真分析软件SAPTIS,模拟实际工况,对该在建的未分缝堆石混凝土拱坝进行了施工期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验证其温控措施是否合理,并将计算结果与已做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参数选取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本文又对一拟建的堆石混凝土高拱坝,进行了施工、蓄水、运行全过程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设计了3种不同的温控工况,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拱坝浇筑,研究了简易温控措施对堆石混凝土高拱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堆石温度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温度发展规律相似,所处仓面位置不同是影响自密实混凝土温升情况的重要因素,测点距离堆石表面距离是影响堆石内部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2)通过对此在建工程温度场与应力场的结果分析,证明该工程不分缝的温控措施是合理的,同时验证了堆石混凝土水化热低,易于温控的优点。(3)仿真计算结果中所选取的典型点温度变化与实际试验所对应的点的温度变化近似吻合,证明了参数选取与模型选取以及模拟方法的合理性与正确性。(4)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减少高温时期浇筑仓面厚度,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是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建设过程中大坝温控的主要措施,在堆石混凝土拱坝建设过程中,这些简易温控措施同样有效。通过简易的温控措施,即可满足堆石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安全的要求。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防渗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防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与热应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2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及热应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场及应力场特征研究 |
2.1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及应力场计算原理 |
2.1.1 基本理论 |
2.1.2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原理 |
2.1.3 不稳定温度场计算原理 |
2.1.4 温度应力场计算原理 |
2.2 工程概况及气候资料 |
2.3 计算模型 |
2.3.1 模型概况 |
2.3.2 边值条件 |
2.3.3 参数试验及取值 |
2.3.4 施工计划 |
2.4 监测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2.4.1 监测位置 |
2.4.2 监测数据分析 |
2.4.3 模型验证 |
2.5 温度及应力控制标准 |
2.5.1 基础温差 |
2.5.2 内外温差 |
2.5.3 上下浇筑层温差 |
2.5.4 应力控制标准 |
2.6 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2.7 应力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差临界值及大温差地区上下层容许温差极限值研究 |
3.1 温差临界值研究 |
3.1.1 研究方案 |
3.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上下浇筑层容许温差极限值 |
3.2.1 研究方案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温控防裂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部影响因素及温控措施研究 |
4.1 水泥种类 |
4.1.1 研究方案 |
4.1.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3 温控防裂措施 |
4.2 水泥掺合料掺量 |
4.2.1 研究方案 |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温升速率 |
4.3.1 研究方案 |
4.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3 温控防裂措施 |
4.4 热参数 |
4.4.1 研究方案 |
4.4.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4.3 温控防裂措施 |
4.5 热膨胀系数 |
4.5.1 研究方案 |
4.5.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5.3 温控防裂措施 |
4.6 大坝结构断面 |
4.6.1 研究方案 |
4.6.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6.3 温控防裂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部影响因素及温控措施研究 |
5.1 表面放热系数 |
5.1.1 研究方案 |
5.1.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1.3 温控防裂措施 |
5.2 浇筑间歇时间 |
5.2.1 研究方案 |
5.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2.3 温控防裂措施 |
5.3 开始浇筑时间 |
5.3.1 研究方案 |
5.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3 温控防裂措施 |
5.4 浇筑温度 |
5.4.1 研究方案 |
5.4.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4.3 温控防裂措施 |
5.5 坝面朝向 |
5.5.1 研究方案 |
5.5.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5.3 温控防裂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性 |
1.1.1 引言 |
1.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
1.1.3 大体积混凝土特征 |
1.2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1.2.1 温度应力产生条件 |
1.2.2 温度应力的特点 |
1.2.3 温度应力的时变过程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内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研究状况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影响因素 |
2.1 混凝土自身因素 |
2.1.1 混凝土特性 |
2.1.2 混凝土水化热与绝热温升 |
2.1.3 混凝土热工参数 |
2.1.4 混凝土厚度与形状 |
2.2 混凝土周围介质因素 |
2.2.1 环境温度及湿度 |
2.2.2 边界条件与约束 |
2.2.3 介质的对流 |
2.3 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
2.3.1 优化配合比 |
2.3.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
2.3.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云图分析与监测方案 |
3.1 工程介绍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施工方案 |
3.2 Midas FEA简介 |
3.3 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模 |
3.3.1 初步几何模型 |
3.3.2 主要参数选择 |
3.3.3 建模流程 |
3.4 温度场云图分析 |
3.5 温度监测方案 |
3.5.1 仪器准备 |
3.5.2 布置测点 |
3.5.3 温度监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与裂缝防控措施 |
4.1 温度及应力分析 |
4.1.1 各测点温度分析 |
4.1.2 各测点温差分析 |
4.1.3 各测点应力分析 |
4.1.4 裂缝情况 |
4.2 裂缝防控措施 |
4.2.1 水泥含量 |
4.2.2 入模温度 |
4.2.3 保温措施 |
4.2.4 不同季节的影响 |
4.3 金控大厦筏板基础防裂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梁暖棚法冬期施工有效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保温措施与温度监测 |
5.2.1 保温措施 |
5.2.2 温度监测 |
5.3 温度分析 |
5.3.1 暖棚保温下的梁温度分析 |
5.3.2 无暖棚保温时的梁温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3)坝体材料分区对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混凝土重力坝的发展概况 |
1.1.2 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裂缝问题 |
1.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重力坝的材料分区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温度场求解原理 |
2.1 温度场基本方程与初边值条件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初始条件和边值条件 |
2.2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理论 |
2.2.1 热传导问题的变分原理 |
2.2.2 稳定温度场的计算原理 |
2.2.3 不稳定温度场的计算原理 |
2.3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
2.3.1 混凝土的热学参数 |
2.3.2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
2.4 混凝土水管冷却的等效热传导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徐变应力求解理论 |
3.1 混凝土温度应力类型 |
3.2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3.2.1 混凝土的变形 |
3.2.2 常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 |
3.2.3 变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 |
3.3 混凝土徐变理论 |
3.3.1 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 |
3.3.2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场有限元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温度徐变应力分析 |
4.1 ANSYS介绍 |
4.2 ANSYS热—结构耦合分析 |
4.2.1 ANSYS热分析 |
4.2.2 ANSYS热耦合分析 |
4.2.3 ANSYS温度应力分析步骤 |
4.3 ANSYS二次开发技术 |
4.3.1 APDL参数化语言设计 |
4.3.2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4.3.3 UPFs用户子程序 |
4.4 仿真分析中的重要问题 |
4.4.1 温度场计算 |
4.4.2 应力场计算 |
4.5 程序设计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5 材料分区对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影响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2.1 温度 |
5.2.2 材料的性能参数 |
5.2.3 温度应力控制标准 |
5.3 计算模型与边值条件 |
5.3.1 计算模型 |
5.3.2 边值条件 |
5.4 计算方案 |
5.5 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分析 |
5.5.1 上下游经常性水位以上部位材料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5.5.2 上下游经常性水位以下部位材料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5.5.3 坝体内部材料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温控防裂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历史及进展 |
1.2.2 国内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历史及进展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基本理论 |
2.1 温控防裂理论分析 |
2.1.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内容和目的 |
2.1.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
2.2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理论基础 |
2.2.1 热传导理论 |
2.2.2 温度应力分析 |
2.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3 水泥水化热及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
2.3.1 水泥水化热 |
2.3.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及徐变 |
2.3.3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
2.3.4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温度及应力场计算模型 |
3.1 基本资料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水文地质 |
3.1.3 气温资料 |
3.1.4 表面养护措施 |
3.1.5 温度监控 |
3.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 |
3.2.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
3.2.2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 |
3.2.3 大体积混凝土收面 |
3.2.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
3.3 混凝土热、力学参数 |
3.3.1 原材料性能 |
3.3.2 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参数 |
3.3.3 模型所需参数的计算 |
3.3.4 混凝土热工计算与抗裂验算 |
3.4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1 基本假设 |
3.4.2 单元的选择 |
3.4.3 网格的划分 |
3.4.4 荷载的施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蓄水池施工期温控防裂仿真分析 |
4.1 有限元温度场仿真分析 |
4.1.1 温度场计算 |
4.1.2 温度场结果分析 |
4.2 有限元应力场仿真分析 |
4.2.1 应力场计算 |
4.2.2 应力场结果分析 |
4.3 不同分仓方式下底板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
4.3.1 三种底板仓块的划分 |
4.3.2 温度场计算 |
4.3.3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 防裂措施 |
4.4.1 浇筑措施 |
4.4.2 原材料的选择 |
4.4.3 养护措施 |
4.4.4 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措施 |
第5章 蓄水池运行期应力位移场仿真分析 |
5.1 蓄水池正常蓄水最低水位时的应力位移分析 |
5.1.1 蓄水池正常蓄水最低水位时的应力位移有限元计算 |
5.1.2 计算结果 |
5.2 蓄水池正常蓄水最高水位工作时的应力位移分析 |
5.2.1 蓄水池正常蓄水最高水位工作时的应力位移有限元计算 |
5.2.2 计算结果 |
5.3 蓄水池满载工作时的应力位移分析 |
5.3.1 蓄水池满载工作时的应力位移有限元计算 |
5.3.2 计算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5.5 预防措施 |
5.5.1 设计措施 |
5.5.2 改善边界约束 |
5.5.3 施工工艺的选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富水基坑施工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施工研究现状 |
1.2.3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4 抗渗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及富水深基坑变形机理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简介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2.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1 标准贯入试验 |
2.2.2 室内及现场测试试验 |
2.2.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2.3 富水深基坑开挖变形及机理分析 |
2.3.1 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 |
2.3.2 基坑变形及其机理 |
2.4 基坑开挖变形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节 |
3 富水软弱土层深基坑开挖数值仿真分析 |
3.1 三维数值仿真软件 |
3.1.1 FLAC3D软件介绍 |
3.1.2 本构模型选取 |
3.2 基坑开挖及支护模拟 |
3.2.1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2 开挖过程模拟介绍 |
3.2.3 边界条件及初始应力场 |
3.2.4 地下水处理 |
3.3 基坑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
3.3.1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竖向位移分析 |
3.3.2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侧向位移分析 |
3.3.3 不同开挖步骤下土体应力场分析 |
3.4 支护结构参数对基坑稳定的影响分析 |
3.4.1 连续墙刚度对基坑土体侧向位移的影响 |
3.4.2 连续墙刚度对基坑周边土体沉降量的影响 |
3.4.3 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土体侧向位移的影响 |
3.4.4 内支撑道数对基坑周边土体沉降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现场监测及监测数据分析 |
4.1 项目难点分析 |
4.2 基坑支护结构 |
4.3 监测方案 |
4.3.1 监测意义及目的 |
4.3.2 监测内容及布点 |
4.3.3 监测方法 |
4.4 监测结果分析 |
4.4.1 墙体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4.4.2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优化及施工研究 |
5.1 试验原材料 |
5.2 外加剂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
5.2.1 粉煤灰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
5.2.2 电厂炉渣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
5.2.3 联合改性剂对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
5.3 外加剂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初始配比混凝土基础性能 |
5.3.2 联合改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5.4 OCSP增强混凝土面层防水 |
5.4.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5.4.2 OCSP涂层混凝土防水抗渗效果 |
5.4.3 OCSP涂层混凝土吸水率 |
5.4.4 OCSP涂层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
5.5.1 基础施工概况 |
5.5.2 基础施工总体安排 |
5.5.3 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
5.6 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5.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 |
5.6.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案 |
5.6.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配合比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
1.2.2 入仓温度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
1.2.3 表面保温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
1.2.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
1.2.5 冷却水管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
1.2.6 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控防裂分析基础理论 |
2.1 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基本理论 |
2.1.1 不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 |
2.1.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
2.1.3 应力求解的基本理论 |
2.1.4 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隐式解法 |
2.2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解法 |
2.2.1 冷却空间温度场 |
2.2.2 水温增量的计算 |
2.2.3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迭代解法 |
3 杨溪源枢纽工程及分析条件 |
3.1 工程概况 |
3.2 水文气象 |
3.3 工程地质资料 |
4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因素研究 |
4.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及热力学性能 |
4.1.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 |
4.1.2 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
4.2 入仓温度选择的研究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参数 |
4.2.3 计算工况 |
4.2.4 计算结果分析 |
4.2.5 小结 |
4.3 表面保温措施的研究 |
4.3.1 计算模型 |
4.3.2 计算参数 |
4.3.3 计算工况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3.5 小结 |
4.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的研究 |
4.4.1 计算模型 |
4.4.2 计算参数 |
4.4.3 计算工况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5 小结 |
5 杨溪源拱坝冷却水管应用研究 |
5.1 水管布置方案的研究 |
5.1.1 计算模型 |
5.1.2 计算参数 |
5.1.3 计算工况 |
5.1.4 计算结果分析 |
5.1.5 小结 |
5.2 通水温度的研究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参数 |
5.2.3 计算工况 |
5.2.4 计算结果分析 |
5.2.5 小结 |
6 计算与现场实验对比分析 |
6.1 实验概况 |
6.2 测量数据 |
6.3 分析对比 |
7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 |
7.1 温度控制标准及技术要求 |
7.2 入仓温度控制措施 |
7.3 内部温度控制 |
7.4 综合温控防裂措施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及温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体积混凝土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及温控措施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化热理论及计算参数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热传导理论 |
2.2.1 热传导方程 |
2.2.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2.3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理论 |
2.3.1 水泥水化热 |
2.3.2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
2.4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
2.4.1 混凝土的导温系数 |
2.4.2 混凝土的比热容 |
2.4.3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
2.4.4 线膨胀系数 |
2.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现场气候条件 |
3.1.3 基本设计资料 |
3.2 混凝土物理热学参数计算 |
3.3 有限元模型 |
3.3.1 有限元模型假定 |
3.3.2 有限元模型参数选取 |
3.4 拱座底板有限元模型分析 |
3.4.1 设置冷却管方案有限元分析 |
3.4.2 取消冷却管加强保温措施有限元分析 |
3.4.3 温控措施优化有限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
4.2.1 水泥的选择 |
4.2.2 骨料的选择 |
4.2.3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 |
4.2.4 外加剂 |
4.3 构造设计和改善边界约束 |
4.4 合理的施工措施 |
4.4.1 合理的分层浇筑 |
4.4.2 混凝土搅拌和二次振捣 |
4.4.3 控制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
4.5 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 |
4.6 温度监控 |
4.6.1 集料及拌合用水温度监控 |
4.6.2 混凝土运输升温与泵送升温 |
4.6.3 底板测温点布置 |
4.7 底板温度实测结果及模型对比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化热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入模温度影响分析 |
5.3 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
5.4 保温措施影响分析 |
5.5 管冷系统产生影响分析 |
5.5.1 冷却水温度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5.5.2 冷却水管直径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5.5.3 冷却水通水流量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5.5.4 冷却水管间距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界牌泵站底板混凝土施工期温度控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热学性能及温度应力场计算理论 |
2.1 混凝土热学相关性能 |
2.2 热传导条件与边值条件 |
2.2.1 热传导方程 |
2.2.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2.3 计算温度场的求解方法 |
2.3.1 稳定场的计算理论 |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显示解法 |
2.3.3 不稳定温度场的隐式解法 |
2.4 应力场的有限元法 |
2.4.1 基本理论 |
2.4.2 混凝土弹性徐变温度应力场分析 |
2.5 水管冷却的有限元法 |
2.5.1 水管冷却温度场直接解法 |
2.5.2 水管冷却温度场与应力场的等效解法 |
2.6 混凝土表面保温计算方法 |
2.6.1 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 |
2.6.2 等效厚度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 |
3.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3.2 有限元模型 |
3.2.1 工程背景 |
3.2.2 气候温度 |
3.2.3 模型的建立 |
3.2.4 计算参数的确立 |
3.2.5 模拟基本设定 |
3.2.6 浇筑施工方案 |
3.2.7 温度裂缝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界牌泵站底板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4.1 泵站特征点选取 |
4.2 温度场分析 |
4.3 应力场分析 |
4.4 抗裂能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泵站底板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案的计算分析 |
5.1 不同浇筑温度下的温控措施的计算分析 |
5.2 不同参数下通水冷却温控措施的计算分析 |
5.2.1 冷却水管间距的确定 |
5.2.2 冷却水管通水流量的确定 |
5.2.3 冷却水管通水时长的影响 |
5.2.4 通水冷却最优方案的计算分析 |
5.3 不同保温材料下底板表面保温措施的计算分析 |
5.4 综合方案的计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碾压混凝土坝温控特点与裂缝问题 |
1.1.2 中小型碾压混凝土坝温控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研究现状 |
1.2.2 寒冷地区温控防裂特点 |
1.2.3 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措施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温度场基本理论 |
2.1 混凝土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几个概念 |
2.1.3 热传导边值条件 |
2.2 温度场有限元理论 |
2.2.1 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2.2.2 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单元法 |
2.3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
2.3.1 水泥水化热 |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徐变应力基本理论 |
3.1 混凝土温度应力类型 |
3.2 混凝土的变形 |
3.3 混凝土徐变理论 |
3.3.1 混凝土徐变特征描述 |
3.3.2 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 |
3.3.3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场有限元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二次开发 |
4.1 ANSYS简介 |
4.2 ANSYS热—结构耦合分析 |
4.2.1 ANSYS热分析 |
4.2.2 ANSYS热耦合分析 |
4.2.3 ANSYS热应力分析步骤 |
4.3 ANSYS二次开发过程 |
4.3.1 APDL程序化语言设计 |
4.3.2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4.3.3 UPFs用户子程序 |
4.4 仿真分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4.5 程序设计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措施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2.1 气温和水温 |
5.2.2 材料的热力学参数 |
5.2.3 碾压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标准 |
5.3 计算模型及温控方案 |
5.4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应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问题的研究意义 |
1.2 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研究的发展 |
1.3 堆石混凝土技术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1.4 堆石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研究的必要性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混凝土温度场与仿真应力场理论 |
2.1 混凝土温度场 |
2.1.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2.1.2 热传导的泛函形式 |
2.1.3 空间域离散 |
2.1.4 时间域离散 |
2.2 混凝土仿真应力场 |
2.2.1 混凝土温度应力 |
2.2.2 混凝土仿真应力 |
2.3 仿真软件SAPTIS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堆石混凝土拱坝现场温度监测试验 |
3.1 工程介绍 |
3.2 试验内容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设备 |
3.2.3 堆石测温方法 |
3.2.4 测点布置 |
3.2.5 试验步骤 |
3.3 结果分析 |
3.3.1 各测点温升情况 |
3.3.2 堆石与自密实混凝土温升对比 |
3.3.3 堆石内部各位置测点温升对比 |
3.3.4 不同位置自密实混凝土温升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仿真及与实测结果对比 |
4.1 计算资料 |
4.1.1 气象水文资料 |
4.1.2 材料参数 |
4.1.3 施工进度规划 |
4.2 计算模型 |
4.2.1 温度边界 |
4.2.2 结构分析 |
4.2.3 网格剖分 |
4.3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温度场分析 |
4.3.2 应力场分析 |
4.4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控措施对高堆石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的影响 |
5.1 计算参数 |
5.2 计算条件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工况 |
5.3 无温控措施工况应力场分析 |
5.4 简易温控措施工况温度场分析 |
5.5 简易温控措施工况应力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防渗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与热应力特征研究[D]. 赵宇琴.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温度应力分析及裂缝控制研究[D]. 胡忠存.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坝体材料分区对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D]. 唐静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茅洲河上下村蓄水池温控防裂仿真分析[D]. 曾雪鹏. 三峡大学, 2021
- [5]富水软弱地层深基坑及大体积筏板基础施工关键技术[D]. 陈晓林. 西华大学, 2021(02)
- [6]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的研究[D]. 刘少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及温控措施研究[D]. 周引.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界牌泵站底板混凝土施工期温度控制分析研究[D]. 陈浩. 扬州大学, 2020(06)
- [9]寒冷地区中小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措施研究[D]. 朱兆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应力研究[D]. 赵运天. 青海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