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尘对人红细胞谷胱甘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萌[1](2021)在《纳米银暴露诱发的胎盘氧化损伤及胚胎发育毒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纳米银作为工业、消费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工程纳米材料之一,在电子产品以及医药用品等中得到普遍应用,但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纳米银的潜在风险正在增加。因此,纳米银安全使用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纳米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本研究旨在以ICR怀孕小鼠为模型,探讨低中高剂量的纳米银对孕鼠胚胎发育和胎盘以及母体自身的毒性效应,为评价纳米银的安全性提出实验依据。方法:在本实验中,采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对纳米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并采用ICP-MS分析纳米银对ICR孕鼠组织器官(母鼠肝脏、心脏、肾脏、卵巢、胎盘和胎鼠)中银含量进行分析。使用粒径为20nm的纳米银粉研究其在25、50、100 mg/kg浓度下通过灌胃法对8周龄ICR孕鼠妊娠期间进行暴露,于妊娠期(GD)18.5d收集母鼠的外周血、组织和器官。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对胎盘进行病理分析;采用全自动血液仪分析外周血中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炎症因子和激素水平。结果:(1)ICP-MS数据表明,所有纳米银处理组在母体组织中的生物分布以母体肝脏最高,其次是母体肾脏,胚胎中银的浓度最低。(2)血液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中高剂量处理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着下降,而低剂量处理组无明显差异;并且低、中、高处理剂量组中乳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仅高剂量组的LDH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此外,通过ELISA检测发现中剂量处理组和高剂量处理组的母体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IL-6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高剂量处理组的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与中剂量处理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而IL-10水平也显着的低于中剂量处理组。(3)不同纳米银处理组,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胎盘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处理组的SOD活性均显着降低;低剂量组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随纳米银染毒浓度的增加,胎盘中GSH-Px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的下降趋势,低、中浓度处理的下降达到了显着性水平,高浓度处理组达到了极显着的水平;胎盘中CAT和GSH活性随暴露剂量的增加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只有高浓度组达到显着性水平。此外,胎盘中MDA的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仅有高剂量组MDA的升高达显着水平。总体上来看,纳米银对胎盘的抗氧化酶和和非酶类物质(SOD、GSH-PX、CAT、GSH和MDA)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的关系。(4)3种纳米银处理组胎盘的MDA/GSH-Px比值均出现显着的上升趋势,MDA/GSHPx比值的上升也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5)通过对低、中、高纳米银处理组的胎盘的量化分级统计,中、高剂量组的胎盘损伤程度与对照相比显着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表明,纳米银暴露会损害胎盘的发育和功能,胎盘异常可能是纳米银暴露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6)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不同剂量的纳米银处理后,Bax的阳性细胞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中、高剂量处理的上升达到了显着性水平;Bcl-2的阳性细胞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中、高剂量处理的下降达到了显着性水平。随着纳米银暴露剂量的增加,Bax/Bcl-2的比值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中、高剂量的Bax/Bcl-2比值达到了显着性水平。此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不同剂量的纳米银处理后,HO-1阳性细胞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中、高剂量处理的下降达到了显着性水平。(7)三种暴露剂量下纳米银对孕鼠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表明,中、高暴露剂量下银纳米处理可使孕酮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降低。结论:(1)纳米银处理组在母体及胚胎组织中的生物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组纳米银处理组均以以母体肝脏最高,其次是母体肾脏和胎盘,胚胎中银的浓度最低。证明了纳米银粒子孕鼠灌胃后会导致纳米粒子在胎盘和胎儿组织中积聚,并可能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2)纳米银暴露孕鼠血液中炎症因子的研究表明,TNF-α被认为是胎盘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IL-1β等炎性因子均可起到促进炎症反应的功能,但IL-10则发挥抗炎症作用。(3)纳米银暴露诱发孕鼠胎盘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胎盘对不同剂量纳米银的氧化应激反应强度存在着差异,SOD/MDA和MDA/GSH-Px比值是反映胎盘抗氧化能力的关键指标,它们较单一指标能更客观地反映胎盘的氧化损伤程度。(4)纳米银暴露诱发胎盘的病理损伤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纳米银处理组胎盘的胎盘损伤程度与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纳米银暴露会损害胎盘的发育和功能,胎盘异常可能是纳米银暴露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5)中、高暴露剂量下银纳米处理可使孕酮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降低。纳米银处理的小鼠子宫外观颜色变深、引起子宫出血和严重的胚胎发育不均,尤其是高剂量组的胎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胎儿数量较少,胎儿重量较轻,提示纳米银孕期暴露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刘洋[2](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5个畜牧旗放牧蒙古羊血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畜种资源。蒙古羊作为区内宝贵品种资源,具抗寒、抗旱、生活力强、适放牧等特点,带动内蒙古畜牧业蓬勃发展。矿质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矿质元素缺乏会影响动物生长繁殖。近年来,随牧民饲养方式及市场上饲料添加剂的多元发展,家畜体内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但是目前内蒙古各地区的放牧羊营养情况尚未有统一报道。为了解内蒙古各地区放牧蒙古羊的矿质营养现状及健康状况,为制定因地制宜的补饲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我们采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东乌旗、西乌旗)、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17家牧户的放牧蒙古羊血液样本1081份,进行22种矿质元素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如下:(1)不同旗县放牧蒙古羊血清的微量元素Cu、Mn和Se含量不同,与已报道的绵羊血清正常水平比较,阿巴嘎旗和乌审旗放牧蒙古羊血清处于低Cu状态;阿巴嘎旗、东乌旗、西乌旗三旗的放牧蒙古羊血清处于低Mn状态;阿巴嘎旗、东乌旗、西乌旗、新左旗四旗的放牧蒙古羊血清Se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2)同一地区的不同牧户放牧蒙古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多个牧户Se元素低于正常水平甚至达到缺乏水平。阿巴嘎旗牧户一、三、四的放牧蒙古羊血清Cu和Se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其中牧户三的Cu含量处于缺乏水平,比参考值低了60%,而牧户一、四处于低Cu水平,比参考值低了11%和27%,这三家牧户的Se含量缺乏程度高,都比参考值低了50%以上;东乌旗牧户二处于低Mn、低Zn、低Cu和缺Se状态;西乌旗七家牧户Se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新左旗牧户一放牧蒙古羊血清处于低Mn状态,牧户三的Se含量处于缺乏水平,比参考值低了78%。(3)不同牧户放牧蒙古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不同。乌审旗牧户放牧蒙古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都显着高于其余旗县牧户;新巴尔虎左旗牧户二放牧蒙古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牧户一放牧蒙古羊血清丙二醛含量最高。这表明乌审旗及新巴尔虎左旗放牧蒙古羊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较强。
王孟珂[3](2021)在《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酶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其引导的专一且高效的催化反应维持着机体的正常运行。一些重要生物酶的异常表达已被研究证实与某些恶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生物酶常常被作为相关临床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亟待建立低成本、简便、快速、准确的生物酶分析方法,为相关疾病的医学诊断和精准治疗做贡献。在检测生物酶的众多方法中,荧光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固有优势,在生物酶传感领域脱颖而出。构筑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的荧光分析方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优异性能的荧光材料作为荧光探针。近年来,金属纳米簇(如Au、Ag、CuNCs)是纳米材料研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一类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光学、化学和电学性质,比如超小的尺寸、固有的磁性、高的催化活性、强发光性能等,金属纳米簇在生物分析和成像、医学诊断和治疗、能源、催化、电子设备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地,金属纳米簇的荧光性能极佳,它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同时它简单易行的合成策略、低的生物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一类极有前景的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在荧光检测、pH和温度传感、细胞或活体成像等方面。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金属纳米簇优异的荧光性能,结合荧光检测方法的优势,通过制备不同荧光性质的金属纳米簇来作为荧光探针、对金属纳米簇进行后修饰、结合其他新颖材料等,构建一系列荧光传感平台,用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高效、便捷、灵敏分析,并且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所设计的检测策略在实际复杂生物样本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分析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属纳米簇的研究背景,然后围绕其合成、荧光性质以及基于其荧光性质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和总结,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基于鱼精蛋白桥连的金纳米簇(AuNCs)与聚集态的金纳米粒子(AuNP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简便、无标记、灵敏的胰蛋白酶荧光检测方法。鱼精蛋白可以诱导AuNPs的聚集,并通过静电作用将AuNCs与聚集态的AuNPs连接起来。与分散的AuNPs相比,聚集态的Au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带与AuNCs的发射光谱有较大的重叠。因此,聚集态的AuNPs可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猝灭AuNCs的荧光。在胰蛋白酶存在下,鱼精蛋白被催化水解,使AuNPs无法聚集,并打破AuNPs与AuNCs之间的连接,从而抑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使AuNCs的荧光恢复。体系中AuNCs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与胰蛋白酶的含量直接相关。因此,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对胰蛋白酶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5–5000 ng m L–1,检出限为1.9 ng m L–1。该体系也被用于检测胰蛋白酶抑制剂。同时,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人尿液和商业多酶片样品中胰蛋白酶的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三章,我们基于分裂适配体修饰的AuNCs和AuNP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构建了一个用于腺苷脱氨酶测定的荧光传感平台。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配体被设计分为两个片段(P1和P2)。P1的5′-端通过酰胺键与AuNCs连接(P1-AuNCs),P2的3′-端通过Au–S键与AuNPs连接(P2-AuNPs)。在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三磷酸腺苷与分裂适配体(P1和P2)的特异性结合使P1-AuNCs和P2-AuNPs连接在一起,因此,通过从P1-AuNCs到P2-AuNPs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P1-AuNCs的荧光被P2-AuNPs显着猝灭。加入腺苷脱氨酶后,三磷酸腺苷被转化为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释放出P1和P2,导致体系荧光恢复。因此,通过系统荧光强度的变化,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分裂适配体的荧光传感平台并用于腺苷脱氨酶的检测。检测体系中P1-AuNCs的荧光强度与腺苷脱氨酶浓度在2–120 U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2 U L–1。同时,通过对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检测,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样品中腺苷脱氨酶检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第四章,我们以组氨酸为模板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设计了一种简便、低成本、绿色的方法合成了荧光银纳米簇(AgNCs)。此外,我们提出一种制备生物质衍生的负载铁的含N多孔碳(Fe/NPC)的新策略。通过结合Fe/NPC的仿氧化酶活性与AgNCs的荧光特性,我们构建一种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新型荧光和比色双信号传感体系。Fe/NPC因具有仿氧化酶活性,能催化无色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氧化为有明显紫外吸收的氧化产物(ox ABTS)。生成的ox ABTS又可通过内滤效应有效地猝灭AgNCs的荧光。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硫代胆碱水解产生硫代胆碱,硫代胆碱能有效抑制Fe/NPC对ABTS的氧化作用,导致体系的紫外吸收降低,同时AgNCs的荧光恢复。通过体系荧光和比色两种检测模式,乙酰胆碱酯酶的检出限可分别低至0.0032和0.0073 U L–1。此外,该双信号检测平台被用于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第五章,我们基于原位生成具有双荧光发射的石墨烯量子点-铜纳米簇(GQDs-CuNCs)纳米杂化材料,设计了一种用于T4多聚核苷酸激酶分析的比率荧光法。首先用带有氨基修饰的单链DNA(ss DNA)修饰GQDs(GQDs-ss DNA),然后与其互补的DNA链杂交形成双链DNA(ds DNA)功能化的GQDs(GQDs-ds DNA)。GQDs-ds DNA表面的ds DN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CuNCs模板剂来原位合成GQDs-CuNCs纳米杂化材料,其中CuNCs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594 nm处。当GQDs-ds DNA的ds DNA通过T4多聚核苷酸激酶磷酸化,然后通过λ核酸外切酶降解产生单核苷酸和GQDs-ss DNA后,由于缺乏有效的ds DNA模板剂,GQDs-CuNCs中荧光CuNCs的形成受阻,而在这个过程中,纳米杂化材料中GQDs在446 nm处的荧光几乎不受影响。因此,以CuNCs作为输出信号,GQDs作为参比信号时,可以通过体系荧光强度比(F594/F446)的变化来监测T4多聚核苷酸激酶,检测范围为0.01–10 U m L–1,检出限为0.0037U m L–1。此外,我们使用该方法在细胞裂解液中对T4多聚核苷酸激酶进行检测,验证了该方法在复杂样品中的实用性。第六章,我们通过整合银离子(Ag+)修饰的金纳米簇(Ag-AuNCs)和邻苯二胺,构建了一个用于超灵敏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比率荧光传感平台。通过对AuNCs简单的Ag+-修饰,AuNCs的荧光强度显着提高。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底物抗坏血酸-2-磷酸酯转化为抗坏血酸。然后,利用KIO3和抗坏血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I–和脱氢抗坏血酸。通过I–与Ag+结合和I2对Ag-AuNCs的氧化刻蚀聚集作用,I2/I–能显着地猝灭Ag-AuNCs在600 nm处的荧光。同时,脱氢抗坏血酸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衍生物,其在438 nm具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因此,通过监测体系荧光强度比(F438/F600)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灵敏检测,所建立的方法对碱性磷酸酶的检出限为0.0035 U L–1。此外,我们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七章,我们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筱翠[4](2020)在《吉林省某化工园区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及肝毒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较为严峻,不同环境介质的污染物给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带动下,中国化工企业呈现园区集聚发展的趋势,使化工企业向规模化、集成化和规范化发展,这种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化工园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其沸点低,易挥发,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空气,人体可以经吸入和皮肤接触等方式摄入体内,并产生相应的健康危害。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同时对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的健康风险开展研究。一方面,本研究开展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现状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有助于明确化工园区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种类、浓度,了解其环境污染程度,分析其对人群健康危害的风险;另一方面,本研究开展了联合染毒对大鼠肝毒性作用的动物毒理实验,利用挥发性有机物复合暴露模型研究其肝脏毒性作用,对于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尤其是化工园区周围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策略以及保障人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第一部分为化工园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水平测量、周边居住家庭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水平检测、人群挥发性有机物的内暴露水平及健康指标测量,以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价。(1)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方法。选择吉林石化及周边区域的吉林石化生产单元集中区及周边居民住宅区域作为本次暴露区环境调查范围,对照区为吉林市丰满区江南公园所在区域。以环境空气为监测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调查方法,采集暴露区域环境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时间为2016年8月(夏季)和2017年12月(冬季)。监测项目包括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一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2)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方法。在环境暴露区内采用网格法选择居住家庭作为室内空气检测调查点位,在暴露区和对照区家庭中各选15户三楼居民进行室内空气监测,监测点位于客厅,调查点位采样高度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0.51.5m之间)。室内空气检测时间与环境调查监测时间一致,也为2016年8月(夏季)和2017年12月(冬季)。监测项目包括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一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3)人群挥发性有机物的内暴露及健康指标测量方法。在吉林石化及周边区域,选择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居民居住集中区域作为本次暴露区人体健康调查范围,选择吉林市丰满区江南公园所在区域为对照区。在暴露区域选择787位居民,在对照区选择939位居民进行了问卷及健康调查。其中,选择暴露区居民238位,对照区居民261位进行了血液中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检测,主要的生物样本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测,以及氧化应激检测。(4)基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经呼吸摄入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开展评估。第二部分为联合染毒的肝毒性作用探索,主要利用联合毒物暴露动物模型开展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大鼠的苯、甲苯和氯仿联合毒物暴露动物模型。该模型中污染物暴露浓度设为3个梯度,低剂量组大鼠每日苯、甲苯和氯仿的暴露量分别为0.21 mg/kg、1.05 mg/kg和0.11 mg/kg,中、高剂量组的染毒浓度分别为低剂量组的10倍和100倍,同时设置对照组、麻醉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每3天气管滴注染毒一次,持续30天。结果:化工园区人群健康调查主要结果显示:(1)环境空气中暴露测量结果发现,调查显示夏季和冬季暴露区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高于对照区,但均未超过相关标准。冬季大气环境中苯和四氯乙烯的浓度明显高于夏季,而夏季大气环境中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氯仿的浓度高于冬季。(2)室内空气检测结果发现,调查显示夏季和冬季暴露区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高于对照区,但均未超过相关标准。(3)内暴露测量结果显示,暴露区居民血液中邻二甲苯检出率高于对照区居民,暴露区居民血液中邻二甲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溴甲烷、一一溴二氯甲烷浓度高于对照区居民。血液中苯系物和卤代烃与居民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水平有一定关系。在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中,对照区居民在多数血常规指标、部分尿常规与肝肾功能和血脂指标,以及多数氧化应激指标上都高于暴露区。而室内空气水平、人群内暴露与生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并未发现暴露区居民显着的健康异常状况。(4)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健康风险评估结经呼吸摄入的VOCs各类物质的非致癌风险较低,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暴露区的室内外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致癌风险高于对照区,其中苯和乙苯总致癌风险为5.93×10-5;卤代烃总致癌风险为4.75×10-5,均高于1×10-6。联合染毒的肝毒性作用研究主要结果显示:大鼠经挥发性有机物联合暴露后,对比对照组,大鼠VOCs高剂量暴露可使其体重下降;肝脏产生炎症性改变;肝组织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降低,抗氧化能力减弱;高剂量暴露可使肝组织中微量元素呈下降趋势,而微量元素的变化与大鼠肝内代谢密切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大鼠肝代谢紊乱的发生。结论:(1)暴露区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对照区。调查居民户内空中的苯系物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对照区。(2)暴露区居民血液中邻二甲苯检出率高于对照区居民,而对照区居民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溴甲烷、一一溴二氯甲烷检出率高于暴露区居民。暴露区居民血液中邻二甲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溴甲烷、一一溴二氯甲烷高于对照区居民。血液中苯系物和卤代烃与居民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水平有一定关系,从而可能影响人体健康。(3)苯系物及卤代烃浓度在污染源-环境质量-室内空气-内暴露的暴露途径中,在室内空气-内暴露中,仅有一一溴二氯甲烷在室内空气中的水平与内暴露浓度之间有相关性,这可能与有机物在体内降解的速度较快有关。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质与居民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指标水平有一定关系。(4)暴露区的室内外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致癌风险高于对照区。(5)大鼠经VOCs暴露染毒后可使其体重下降;并引起组织器官的损害,其中比较明显器官为肝脏和脾脏;导致肝脏产生炎症性改变;肝组织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降低,抗氧化能力减弱。(6)大鼠经VOCs暴露染毒后可引起肝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下降,而微量元素的变化与大鼠肝内代谢密切相关,会引起大鼠肝代谢紊乱的发生。
赵良友[5](2020)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属真菌门(Fungus)、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多孔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les)、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Inonotus),是一种珍稀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阔叶树的树皮下或上述树木砍伐后的枯干上,属生长于寒带的珍贵木腐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桦褐孔菌在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疲劳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对桦褐孔菌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毒性、毒理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一般毒性评价水平,缺乏对毒性机制的探讨,且与桦褐孔菌毒性关系密切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的改变等机制信息尚未明确,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毒性机制研究。本研究在应用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同时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予SD大鼠的毒性特点,探寻其毒性靶器官,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等系统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机制。本研究,一方面,利用传统毒理学方法,研究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理学效应,揭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潜在靶器官,其主要内容包括: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体重、摄食量和脏器系数的影响、临诊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代谢组学技术,从小分子代谢产物分析入手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最后将传统毒理学研究结果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有机的进行整合并加以分析,从而获得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和毒性机制信息。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首先,将获得有关桦褐孔菌醇提物重复给药的毒性特点和毒性机制等毒理学资料;其次,将为建立桦褐孔菌醇提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探索桦褐孔菌醇提物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方法:根据ICR小鼠单次灌胃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毒性试验LD50为5865mg/kg体重,人临床拟用日剂量:1000mg/d(13mg/kg体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5月颁发的《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桦褐孔菌醇提物按大鼠给药容积(1ml/100g体重)及每天给药频率(1次/天)折算设计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0、1000、2000mg/kg/d(约为临床拟用日剂量的38.5、77、154倍),一个溶剂对照组(同体积的纯水)。每组20只SD大鼠,雌雄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周给药7天,连续给药十三周。试验期间对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给药十三周结束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尿常规等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1)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与对照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雄性SD大鼠,其摄食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给药后2~4、6、7和9~13周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体重不但不同程度的低于未给药的对照大鼠,而且程度不同的低于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中给药后第2、4和10~13周差异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其脾脏脏体比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脏体比除肾上腺外,其余被检器官脏体比均程度不同的较对照大鼠有所增加。睾丸和附睾脏体比,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SD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大鼠,且高剂量雄性大鼠睾丸脏体比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雌性SD大鼠,其子宫脏体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又明显(P<0.05)高于低剂量组。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SD大鼠被检脏器的脏脑比均不同程度的较对照大鼠增加,其中肝脏脏脑比明显(P<0.05)高于对照大鼠。雄性SD大鼠睾丸脏脑比,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高于中剂量大鼠;雌性SD大鼠子宫脏脑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和低剂量给予大鼠。(2)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除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尿液白细胞和p H两项指标与中剂量给予大鼠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高剂量组,其尿液白细胞数量与对照大鼠比较显着(P<0.05)降低外,其余各组之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RBC、WBC数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增加趋势,而MONO百分数随给药剂量的增大呈降低趋势;雌性SD大鼠给予桦褐孔菌醇提物后,其血液MCV、MCH、RET值随给药剂量增加显着增高,NEUT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LYMPH百分比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组程度不同的低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组,MONO百分比随给药剂量增加明显降低。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液凝血因子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TG和CHOL含量虽然低于对照大鼠,且其值变化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剂量呈现一定的负相关,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予大鼠,其血液TBIL、TP、ALB值低于对照大鼠,其中,除高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TBIL值、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大鼠ALB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外,其余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不显着(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清CK值显着(P<0.05)低于其余各组大鼠,而AST值显着(P<0.05)低于对照大鼠,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其血清Cre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给予雌性SD大鼠降低尤为显着(P<0.01);与对照大鼠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清Urea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高剂量给予大鼠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低剂量给予雄性SD大鼠,其血液Glu含量明显(P<0.05)低于对照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血液Glu含量不但极显着(P<0.01)低于对照大鼠,而且也明显(P<0.05)低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予大鼠,其余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SD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其肝脏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胆小管上皮肿胀、肝细胞萎缩等组织病理改变;高剂量给予大鼠,其肾脏同样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肿胀、间质增生等;桦褐孔菌醇提物中剂量和高剂量给予雄性大鼠,其前列腺呈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雌性大鼠的子宫腺体和内膜均增生等。(4)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及其运动的影响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后,各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均极显着(P<0.01)低于阳性药组,其余各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与对照小鼠相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的精子活动能力各项被检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给药组之间亦未见差异性改变(P>0.05)。(5)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染色体突变的影响微核试验显示:阳性对照组与桦褐孔菌醇提物各给药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其染色体微核率极显着(P<0.01)增多,其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后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轮廓变化SD大鼠应用桦褐孔菌醇提物后,依据S-plot和VIP-plot结果,选取VIP>1的差异变量,再利用t检验对筛选得到的差异变量进行组间分析,只有P<0.05的差异变量才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比对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峰面积发现:39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尿液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8个上调、31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精氨酸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酰-t RNA生物合成、甾体激素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38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存在于血清潜在的干预靶点中,其中15个上调、23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此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酸相互转化、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肝脏潜在的44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20个上调,24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甘油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谷胱甘肽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10个代谢通路的调节;存在于肾脏潜在的28个差异代谢产物干预靶点中,11个上调、17个下调,经Meta PA识别显着富集通路分析,该类靶点参与了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8个代谢通路的调节。结论:1.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使S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微循环代谢相关通路发生变化。2.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未发现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3.亚慢性毒性试验结合代谢组学研究表明,肝脏和肾脏为桦褐孔菌醇提物的主要靶器官。
刘虎[6](2020)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单端孢酶烯族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中,且检出率和超标率极高,是饲料及其原料的主要霉菌毒素类污染物。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饲料的生产成本,用较为廉价的植物性蛋白源取代动物性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生产的趋势,使得水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影响有所增加,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及人类公共安全。在本研究中,含四种DON水平(0、1、2、3 mg/kg)的饲料饲喂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周,通过开展罗非鱼生长性能指标分析、血清生化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等,研究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监测试验鱼的生态生理学指标,并对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显着降低罗非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热增长系数和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DON浓度为3 mg/kg效果最为显着。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白细胞数显着变化(p<0.05),但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积压、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没有显着变化。2.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在上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血清生化分析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着升高(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未发生显着变化。3.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使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显着升高(p<0.05),酯酶活性显着下降(p<0.05)。4.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代谢分析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罗非鱼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共筛选出2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9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8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上调。差异代谢物共涉及57种通路,其中25种与代谢相关,14种与生物体系统相关,12种与人类疾病相关,4种与环境信息处理相关,2种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研究表明,饲料中DON能降低罗非鱼生长性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机体造成过氧化胁迫,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对鱼体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次,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具体为改变细胞活性,引发细胞氧化性损伤,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另外,饲料中DON还可导致罗非鱼能量代谢紊乱,从代谢通路上扰动了核基酸、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脂质合成与代谢、氧化脂质代谢等,反映了DON对罗非鱼血清的代谢调控,进而影响鱼体的生长发育。
汪志文[7](2020)在《罗非鱼CD6分子及其相关配体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哺乳动物中,CD6分子作为来自清道夫受体家族的一种淋巴细胞特异性表面受体,在抗炎症反应以及T细胞激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兼顾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控。但是,CD6分子在以硬骨鱼类为代表的低等脊椎动物中的特性和功能尚不清楚。为探究鱼类CD6分子功能,本论文以尼罗罗非鱼为对象克隆鉴定了CD6分子(On CD6)及其配体CD166、Syntenin-1、LCP2和TARF6。由此展开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原核表达获取了On CD6胞外段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探究了On CD6分子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胞外段蛋白的生物学功能;(2)以罗非鱼头肾淋巴细胞和动物实验探究了On CD6分子参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3)通过GST Pull-Down确定了On CD6分子与其配体的互作及互作结构域(4)初步探究了On CD6分子及其配体参与的信号通路。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On CD6分子作为清道夫受体具备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本研究成功克隆鉴定了罗非鱼CD6基因,该分子定位于淋巴细胞膜上。体外实验表明On CD6分子胞外段重组蛋白On CD6-ECD在Ca2+作用下能够广泛识别各种水产病原菌以及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具有体外抑菌功能并能够诱导细菌凝集,能够促进头肾淋巴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和吞噬反应,并促进HKLs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和抑炎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而其配体CD166则不需要在Ca2+的存在下就能够广泛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这些结果表明CD6分子作为清道夫受体的功能保守存在从而具有模式识别受体分子(PRRs)的功能。2、On CD6分子参与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罗非鱼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On CD6-ECD重组蛋白联合无乳链球菌攻毒以及On CD6在体内过表达后攻毒实验都能有效提高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免疫保护率。进一步探究发现On CD6能够有效降低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定植,并增强鱼体总抗氧化能力、抑制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通过细胞信号通路抑制剂刺激HKLs,发现On CD6分子可能通过NF-κB、MAPK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结合体外研究结果,发现On CD6参与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广泛识别各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从而结合各种病原引起细菌凝集,增大外源病菌颗粒大小,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呼吸爆发作用,促进对细菌的清除作用(吞噬作用)。与此同时下调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促进抑炎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降低由无乳链球菌感染造成的损伤等炎性反应症状,从而有效保护机体。3、On CD6分子胞内胞外相关配体表达特征及互作确定成功克隆获取CD6胞内胞外相关配体CD166、Syntenin-1、LCP2和TRAF6。相关定量实验结果表明On CD6分子及其配体组织表达特征具有一致性,都在免疫相关组织中高水平表达,且在LPS、LTA和无乳链球菌刺激下快速上调表达,表明On CD6分子及其配体参与了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免疫应答;KLH刺激结果表明On CD6在KLH刺激之后,逐渐增加,并且在二次免疫后呈现表达更快,强度更高和持续时间更长的时序表达模式,我们推测On CD6可能参与了宿主对T细胞依赖性病原体感染的防御。GST Pull-Down和ELISA实验结果表明,On CD6与胞外配体On CD166能够结合,并且相互作用结构域为On CD6-SR2和On CD166-IG1;GST Pull-Down体外验证了罗非鱼CD6胞内段CD6-ICD与On Syntenin-1、On LCP2能够结合,而On CD6与On TRAF6的结合可能是通过On Syntenin-1间接作用。4、On CD6、On CD166和On TRAF6参与的信号通路本研究中On CD6和On CD166抑制NF-κB通路激活,On TRAF6显着激活该通路。将On CD6/On CD166和On TRAF6共转染后发现,On CD6/On CD166下调TRAF6引起的NF-κB激活,表明On CD6可能通过与TARF6的结合参与NF-κB的负调节;此外,On CD6/On CD166有效激活了STAT1和ISRE干扰素激活反应元件,并最终激活了IFN3的表达,对IFN1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变化。我们推测On CD6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在IFN3的激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在抗病毒反应中也具有一定作用。
王江伟[8](2019)在《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名贵经济种类。随着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发展扩大,导致人工养殖中华鳖疾病的各种病原不断出现,每年都会爆发疾病,引起中华鳖大量的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体表皮肤感染细菌所致,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患有疥疮病的并且症状明显的中华鳖背甲病灶处、肝脏、肠道分离到致病菌,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两株优势菌Lb18-01和Lb18-02,采用生理生化方法鉴定两株病原菌的种类,同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两株菌株16SrDNA序列与NCBI的基因库中的细菌16SrDNA比较,利用ClustalX和MEGA软件对两株菌株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与同源性最高的细菌16SrDNA进行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生化理化鉴定的结果一致。鉴定Lb18-01为普通变形杆菌、Lb18-02为脑膜脓毒性黄杆菌。人工回归感染中华鳖症状与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患疥疮病的中华鳖病症相一致,其中Lb18-01对健康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1.0×106CFU/g和8.4×105CFU/g,Lb18-02对健康中华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8.2×105 CFU/g和6.3×105CFU/g。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两株病原菌均对青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20种药物均表现出了耐药性。病鳖和健康中华鳖组织切片比较结果表明:肝、脾、肾、肠等多种内脏器官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病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发现:病鳖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过氧化氢酶、还原性谷胱甘肽均低于健康鳖。血清中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着地低于健康鳖。病鳖的尿素氮、谷草酶:谷丙酶比值高于健康鳖值,肌酐的含量显着高于健康鳖。本论文以湖南某地的中华鳖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研究、血液生化指标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提供资料。
李国明[9](2019)在《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肝脏、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1)谷胱甘肽对花鲈生长、肌肉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谷胱甘肽对花鲈抗氧化和抗应激的影响;(3)谷胱甘肽对花鲈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谷胱甘肽对花鲈生长、肌肉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300、400、500和700 mg/kg的谷胱甘肽(GSH),分别记为G0、G100、G300、G400、G500和G700。选用初始体重为(12.56±0.12)g的花鲈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投喂6种饲料,饲养时间为56 d。结果显示,与G0相比,G400、G500和G700组增重率分别提高6.2%、5.9%和5.7%,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和成活率均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背肌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均无显着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G0相比,G100、G700组血清葡萄糖含量,G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G700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以及G500、G70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着升高(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花鲈生长性能、肌肉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增重率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2谷胱甘肽对花鲈抗氧化和应激的影响在上述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花鲈血清和肝脏,用于抗氧化指标的测定。同时,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0尾健康花鲈,进行96 h亚硝酸钠应激试验。结果显示,G400、G500、G700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G100、G500、G700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G500、G70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各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均显着高于对照组G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300、G40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G100、G400、G500、G70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G100、G700组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显着降低(P<0.05)。各组间肝脏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G400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提高31.7%。亚硝酸钠应激36、72和96 h时,G100、G400、G500和G700组累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G400组累计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96 h后,G100组花鲈血清过氧化氢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各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400、G500及G700组花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G700组花鲈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花鲈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转移酶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应激96 h后,G300和G500组花鲈肝脏谷胱甘肽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试验组花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花鲈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花鲈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花鲈血清和肝脏部分抗氧化能力,也能增强花鲈幼鱼抵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并提高应激过程中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3谷胱甘肽对花鲈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在上述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花鲈肝脏和全肠组织,用于肝脏免疫、肠道免疫和功能性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测定。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花鲈肝脏补体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G300、G400及G500组溶菌酶活力和G700组补体4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花鲈肝脏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花鲈肝脏白介素-6含量均升高,其中G300组达到显着水平(P<0.05)。各试验组花鲈肠道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总一氧化氮合酶活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溶菌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G700组花鲈肠道Na+/K+ATP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花鲈肠道γ-谷氨酰胺转移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花鲈前肠与对照组相比,其皱襞排列均匀、紧密,无明显损伤和脱落情况。各试验组花鲈肠道肌层厚度和皱襞高度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G100组花鲈肠道粘膜下层厚度和G300、G400及G500组花鲈肠道皱壁宽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花鲈肝脏免疫、肠道免疫和功能性指标,并能改善花鲈肠道结构,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但是,谷胱甘肽也提高了花鲈肝脏炎症因子指标,可能会对花鲈肝脏功能造成影响。
刘宏超[10](2016)在《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津新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其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两种微藻对津新鲤的综合作用效果,以期为两种微藻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1、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初始体长为(10.75±1.07)cm的津新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0、0.40%、0.80%、1.20%、1.60%和2.00%六个水平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等指标,探讨了裂壶藻对津新鲤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80%裂壶藻水平组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则在0.80%裂壶藻水平组显着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和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达到最大值(P<0.05)。随着裂壶藻添加水平的上升,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在1.602.00%裂壶藻水平时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氨基酸综合评分中,以1.20%裂壶藻水平最佳;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裂壶藻添加水平呈上升趋势。不同水平裂壶藻可显着提高津新鲤消化酶活性,裂壶藻添加量为1.20%时,肝胰脏和肠道内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得到显着提高(P<0.05)。不同水平裂壶藻可以显着调节津新鲤血脂水平,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40%0.80%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升高(P<0.05)。当饲料中裂壶藻添加水平为2.00%时,可显着促进津新鲤肝胰脏和肾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酯酶(LPL)mRNA的表达(P<0.05)。通过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分析,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80%1.20%时,机体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P<0.05)。通过对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溶菌酶、一氧化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析,当裂壶藻添加水平为0.80%1.20%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显着提高(P<0.05)。随着裂壶藻水平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得到显着提高(P<0.05),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着降低(P<0.05),其中以0.80%组水平最佳。综合生长、生化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津新鲤饲料中裂壶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80%1.20%。2、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初始体长为(10.75±1.07)cm的津新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0、0.80%、1.60%、2.40%、3.20%和4.00%六种钝顶螺旋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在2.40%钝顶螺旋藻水平组显着提高(P<0.05)。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4.00%时,将显着提高津新鲤全鱼粗蛋白含量;添加水平为3.20%4.00%时将显着降低全鱼和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肌肉中氨基酸均衡性以0.80%1.60%水平最佳。不同水平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津新鲤部分消化酶活性,钝顶螺旋藻添加量为2.40%3.20%时,肝胰脏和肠道内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得到显着(P<0.05)提升。钝顶螺旋藻含量的变化可以显着调节津新鲤的血脂水平,当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2.40%4.00%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升高(P<0.05)。通过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综合分析,添加2.40%4.00%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对血液、肝胰脏、脾脏和肾脏内溶菌酶、一氧化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析,得出添加3.20%4.00%钝顶螺旋藻可显着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P<0.05)。当饲料中钝顶螺旋藻添加水平为0.80%1.60%时,对津新鲤肝胰脏和肾脏中白细胞介素(IL-1β)mRNA的表达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1.60%2.40%时可显着促进肝胰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P<0.05),4.00%时可显着促进脾脏中TNFαmRNA表达(P<0.05)。随着钝顶螺旋藻水平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均得到显着提高(P<0.05),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着降低(P<0.05),其中以3.20%组水平最佳。综合生长、生化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津新鲤饲料中钝顶螺旋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40%3.20%。
二、煤尘对人红细胞谷胱甘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尘对人红细胞谷胱甘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银暴露诱发的胎盘氧化损伤及胚胎发育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纳米银的来源及其摄入方式 |
2.2 纳米银诱发孕鼠母体组织器官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
2.3 纳米银诱发孕鼠胎盘及胚胎毒性效应的作用机理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纳米银材料的表征 |
1.5 ICP-MS法测定组织和纳米银粉悬浮液中银的浓度 |
2 实验方法 |
2.1 纳米银溶液的配制 |
2.2 ICR小鼠进行灌胃处理 |
2.3 ICR孕鼠的体重 |
2.4 收集血液 |
2.5 收集母鼠组织以及胚胎 |
2.6 不同组别GD18.5d胎盘 |
2.7 不同组别GD18.5d胎盘氧化指标检测 |
2.8 胎盘HE染色 |
2.9 胎盘免疫组化 |
2.10 胎盘Tunel染色 |
2.11 纳米银对孕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
2.12 血清激素水平 |
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纳米银粒子理化性质的表征 |
2 纳米银对孕鼠体重的影响 |
3 纳米银在母体组织中的生物分布与含量 |
4 纳米银暴露GD18.5d引起孕鼠血液生化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变化 |
5 纳米银暴露诱发孕鼠胎盘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 |
5.1 纳米银对胎盘SOD、GSH-PX、CAT、GSH和MDA活性的影响 |
5.2 纳米银诱发胎盘氧化应激的关键指标 |
6 纳米银暴露诱发胎盘的病理损伤与细胞凋亡 |
6.1 纳米银暴露GD18.5d胎盘的形态结构与病理损伤 |
6.2 纳米银暴露诱发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与抗氧化标志物的表达 |
7 纳米银对孕鼠血清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
7.1 孕酮水平升高 |
7.2 雌二醇水平下降 |
8 纳米银孕期暴露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着作情况 |
(2)内蒙古自治区5个畜牧旗放牧蒙古羊血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
1.1 我国放牧饲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1.1.1 我国各地区放牧羊矿质营养盈缺现状 |
1.1.2 内蒙古放牧羊矿质营养盈缺现状 |
1.1.3 蒙古羊的介绍 |
1.2 矿质元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
1.2.1 必需常量矿质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2 必需微量矿质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3 稀土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4 重金属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3 生理生化指标在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
1.3.1 抗氧化及相关指标在动物体的作用 |
1.3.2 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在动物体的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样品采集 |
2.3 放牧蒙古羊血清中22 种矿质元素测定 |
2.4 放牧蒙古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放牧蒙古羊血清矿质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总体规律 |
3.2 放牧蒙古羊血清常量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
3.2.1 常量元素-K |
3.2.2 常量元素-P |
3.2.3 常量元素-Ca |
3.3 放牧蒙古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
3.3.1 微量元素-I |
3.3.2 微量元素-Fe |
3.3.3 微量元素-Zn |
3.3.4 微量元素-Cu |
3.3.5 微量元素-Mn |
3.3.6 微量元素-Se |
3.4 放牧蒙古羊血清重金属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
3.4.1 重金属元素-Tl |
3.4.2 重金属元素-Pb |
3.4.3 重金属元素-V |
3.4.4 重金属元素-Cr |
3.4.5 重金属元素-Ni |
3.5 放牧蒙古羊血清稀土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
3.5.1 稀土元素-Yb |
3.5.2 稀土元素-Ho |
3.5.3 稀土元素-Dy |
3.5.4 稀土元素-Tm |
3.5.5 稀土元素-Er |
3.5.6 稀土元素-Tb |
3.5.7 稀土元素-Gd |
3.5.8 稀土元素-Sm |
3.6 放牧蒙古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结果 |
3.6.1 放牧蒙古羊血清抗氧化性指标的比较结果 |
3.6.2 放牧蒙古羊血清四种酶活的比较结果 |
3.6.3 放牧蒙古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结果 |
四、讨论 |
4.1 放牧蒙古羊血清矿质元素盈缺分析 |
4.2 放牧蒙古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4.3 研究展望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纳米簇的概述 |
1.2 金属纳米簇的合成 |
1.2.1 刻蚀法 |
1.2.2 模板法 |
1.2.3 配体交换法 |
1.2.4 金属置换法 |
1.3 金属纳米簇的荧光性质 |
1.3.1 尺寸效应 |
1.3.2 配体效应 |
1.3.3 结构效应 |
1.3.4 合金效应 |
1.3.5 聚集诱导发射 |
1.4 基于金属纳米簇荧光性质的应用 |
1.4.1 离子检测 |
1.4.2 药物检测 |
1.4.3 生物分子检测 |
1.4.4 温度和pH传感 |
1.4.5 荧光成像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研究意义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簇/金纳米粒子的荧光分析方法用于胰蛋白酶的灵敏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AuNCs的制备 |
2.2.4 AuNPs的制备 |
2.2.5 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
2.2.6 人尿液和多酶片中胰蛋白酶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NCs的表征 |
2.3.2 胰蛋白酶检测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
2.3.3 条件优化 |
2.3.4 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
2.3.5 选择性实验 |
2.3.6 人尿液和多酶片中胰蛋白酶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分裂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簇构建检测腺苷脱氨酶的荧光传感平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AuNCs和P1-AuNCs的制备 |
3.2.4 AuNPs和P2-AuNPs的合成 |
3.2.5 腺苷脱氨酶的测定 |
3.2.6 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2 传感平台的设计原理 |
3.3.3 P2-AuNPs和 ATP对 FRET体系的影响 |
3.3.4 条件优化 |
3.3.5 腺苷脱氨酶的定量测定 |
3.3.6 选择性研究 |
3.3.7 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银纳米簇/铁掺杂的多孔碳的传感平台用于乙酰胆碱酯酶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AgNCs的合成 |
4.2.4 NPC和Fe/NPC的制备 |
4.2.5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剂的测定 |
4.2.6 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NCs的合成与表征 |
4.3.2 NPC与 Fe/NPC的合成与表征 |
4.3.3 Fe/NPC的仿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
4.3.4 双信号检测平台的构建 |
4.3.5 条件优化 |
4.3.6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
4.3.7 特异性研究 |
4.3.8 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铜纳米簇纳米杂化材料的比率荧光方法用于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QDs-ds DNA的制备 |
5.2.4 GQDs-CuNCs和 CuNCs的合成 |
5.2.5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
5.2.6 细胞裂解液中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QDs、CuNCs和 GQDs-DNA的表征 |
5.3.2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检测机理 |
5.3.3 条件优化 |
5.3.4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定量检测 |
5.3.5 选择性研究 |
5.3.6 细胞裂解液中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银离子修饰的金纳米簇用于碱性磷酸酶的荧光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AuNCs和 Ag-AuNCs的制备 |
6.2.4 碱性磷酸酶的比率荧光分析 |
6.2.5 人血清样品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uNCs和Ag-AuNCs的表征 |
6.3.2 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的构建 |
6.3.3 条件优化 |
6.3.4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
6.3.5 特异性实验 |
6.3.6 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吉林省某化工园区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及肝毒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挥发性有机物概述 |
1.2.2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水平和内暴露水平研究现状 |
1.2.3 挥发性有机物的毒性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思路 |
第2章 化工园区人群健康调查 |
2.1 引言 |
2.2 暴露区域 |
2.3 调查方法 |
2.3.1 环境调查 |
2.3.2 室内空气调查 |
2.3.3 人群健康调查方法 |
2.3.4 内暴露检测 |
2.3.5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环境调查 |
2.4.2 健康调查 |
2.5 结果 |
2.5.1 环境质量调查 |
2.5.2 室内空气调查 |
2.5.3 健康调查 |
2.5.4 人体内负荷水平 |
2.5.5 健康效应 |
2.5.6 环境与健康相关性分析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染毒的肝毒性作用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分组与染毒方式 |
3.3.2 染毒液的配制 |
3.3.3 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3.3.4 肝功能损伤的检测 |
3.3.5 肝功能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
3.3.6 肝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的测定 |
3.3.7 用ICP-MS测定血清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
3.3.8 用ICP-MS测定肝组织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
3.3.9 统计学分析与实验参数 |
3.4 结果 |
3.4.1 联合染毒对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2 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
3.4.3 肝功能损伤的检测结果 |
3.4.4 肝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
3.4.5 肝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的测定结果 |
3.4.6 血清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
3.4.7 肝组织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医学伦理学证明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桦褐孔菌及其研究进展 |
1.1.1 桦揭孔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2 桦褐孔菌的资源分布 |
1.1.3 桦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4 桦褐孔菌的药理学作用 |
1.1.5 桦褐孔菌的毒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1.3 药物的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
1.3.2 代谢组学的功能 |
1.3.3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 |
1.4 传统毒理学与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研究中的比较 |
1.5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用药品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化学试剂与生物制剂 |
2.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桦褐孔菌醇提物使用剂量设计依据 |
2.2.2 实验总体设计 |
2.2.3 实验动物分组 |
2.3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症状观察 |
2.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的测定 |
2.3.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测定 |
2.3.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的收集及其处理 |
2.3.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的采集及其处理 |
2.3.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
2.3.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脑比和脏体比测定 |
2.3.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精子形态和运动情况检查 |
2.3.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染色体突变检查 |
2.3.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代谢组学研究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数据处理项目 |
2.4.2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毒性试验 |
3.1.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 |
3.1.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摄食量变化 |
3.1.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体重的变化 |
3.1.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5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液有关指标变化 |
3.1.6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生化相关指标变化 |
3.1.7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主要脏器指数变化 |
3.1.8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3.1.9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
3.1.10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代谢组学研究 |
3.2.1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 |
3.2.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
3.2.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的代谢组学变化 |
3.2.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代谢组学变化 |
4 讨论 |
4.1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主要症状的影响 |
4.2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临诊理化指标的影响 |
4.3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4.4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精子形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4.5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4.6 桦褐孔菌醇提物对SD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代谢组学的影响 |
4.6.1 桦褐孔菌醇提物应用SD大鼠尿液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2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血清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3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肝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4.6.4 桦褐孔菌醇提物给予SD大鼠肾脏关键代谢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简介 |
1.2 DON的产生和污染现状 |
1.3 DON的毒性 |
1.3.1 肠道毒性 |
1.3.2 细胞毒性 |
1.3.3 免疫毒性 |
1.3.4 神经毒性 |
1.4 DON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2.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情况 |
2.4 讨论 |
3 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
3.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3.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3.3.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5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6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3.4 讨论 |
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含量变化 |
4.3.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
4.4 讨论 |
5 饲料中DON罗非鱼代谢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样本变异度分析 |
5.3.2 样本模型拟合分析 |
5.3.3 差异代谢物检测 |
5.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
5.3.6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罗非鱼CD6分子及其相关配体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免疫应答机制概述 |
1.1.1 先天性免疫 |
1.1.2 适应性免疫 |
1.1.3 T细胞激活机制 |
1.2 清道夫受体概述 |
1.2.1 清道夫受体家族分类 |
1.2.2 清道夫受体家族功能 |
1.3 CD6的研究进展 |
1.3.1 CD6分子结构特征 |
1.3.2 CD6分子生理功能 |
1.3.3 CD6分子配体概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OnCD6分子的克隆和表达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用鱼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引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用鱼及预处理 |
2.3.2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2.3.3 OnCD6基因克隆 |
2.3.4 OnCD6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5 OnCD6实时荧光定量 |
2.3.6 OnCD6胞外段原核表达 |
2.3.7 OnCD6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 |
2.3.8 OnCD6亚细胞定位实验 |
2.4 实验结果 |
2.4.1 OnCD6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2 OnCD6的组织分布 |
2.4.3 OnCD6在无乳链球菌刺激后的表达模式 |
2.4.4 OnCD6 在不同刺激物刺激HKLs后的表达模式 |
2.4.5 OnCD6在KLH刺激后的表达模式 |
2.4.6 OnCD6胞外段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4.7 OnCD6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
2.4.8 OnCD6的亚细胞定位 |
2.5 实验讨论 |
3 OnCD6体外功能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细菌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引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OnCD6-ECD与细菌结合检测 |
3.3.2 OnCD6-ECD与 PAMPs结合检测 |
3.3.3 OnCD6-ECD诱导细菌凝集检测 |
3.3.4 OnCD6-ECD体外抑菌实验 |
3.3.5 OnCD6-ECD参与吞噬反应检测 |
3.3.6 OnCD6-ECD对 HKLs呼吸爆发影响的实验 |
3.3.7 OnCD6-ECD对 HKLs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 |
3.3.8 OnCD6-ECD及其单克隆抗体对HKLs增殖影响的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OnCD6-ECD参与结合细菌 |
3.4.2 OnCD6-ECD与 PAMPs结合 |
3.4.3 OnCD6-ECD诱导细菌凝集反应 |
3.4.4 OnCD6-ECD具有体外抑菌活性 |
3.4.5 OnCD6-ECD促进HKLs对细菌吞噬 |
3.4.6 OnCD6-ECD对 HKLs呼吸爆发的影响 |
3.4.7 OnCD6-ECD对 HKL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8 OnCD6-ECD及其单克隆抗体对HKLs增殖的影响 |
3.5 实验讨论 |
4 OnCD6体内功能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用鱼 |
4.2.2 实验病菌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设备 |
4.2.5 实验引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存活率影响实验 |
4.3.2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载菌量的检测 |
4.3.3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病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 |
4.3.4 CD6体内过表达的生物学效应探究实验 |
4.3.5 HE染色 |
4.3.6 生化指标检测 |
4.3.7 通路抑制剂孵育HKLs检测信号通路 |
4.4 实验结果 |
4.4.1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生存率的影响 |
4.4.2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载菌量影响 |
4.4.3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病理变化的影响 |
4.4.4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外周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5 OnCD6-ECD重组蛋白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4.4.6 OnCD6体内过表达验证结果 |
4.4.7 OnCD6体内过表达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存活率的影响 |
4.4.8 OnCD6体内过表达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4.4.9 OnCD6在HKLs中信号通路检测 |
4.5 实验讨论 |
5 CD6与胞外配体CD166的相互作用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用鱼 |
5.2.2 实验细菌 |
5.2.3 实验试剂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引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用鱼及预处理 |
5.3.2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5.3.3 OnCD166基因克隆和生信分析 |
5.3.4 OnCD166荧光定量 |
5.3.5 OnCD166胞外段原核表达 |
5.3.6 OnCD166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实验 |
5.3.7 OnCD166-ECD与细菌结合检测 |
5.3.8 OnCD166-ECD与 PAMPs结合检测 |
5.3.9 OnCD166-ECD诱导细菌凝集反应检测 |
5.3.10 GST Pull-Down验证OnCD166和OnCD6 相互作用 |
5.3.11 OnCD166亚细胞定位及共定位实验 |
5.4 实验结果 |
5.4.1 OnCD166基因克隆与生信分析 |
5.4.2 OnCD166 m RNA表达特征 |
5.4.3 OnCD166-ECD原核表达 |
5.4.4 OnCD166-ECD多克隆抗体制备 |
5.4.5 OnCD166-ECD参与细菌结合 |
5.4.6 OnCD166-ECD与 PAMPs结合 |
5.4.7 OnCD166-ECD诱导细菌凝集反应 |
5.4.8 OnCD166-OnCD6 互作及相互作用结构域确定 |
5.4.9 OnCD166 亚细胞定位及与OnCD6 共定位 |
5.5 实验讨论 |
6 CD6与胞内配体的互作及信号通路初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用鱼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实验引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罗非鱼Syntenin-1、LCP2和TRAF6 基因克隆及生信分析 |
6.3.2 罗非鱼Syntenin-1、LCP2和TRAF6 荧光定量 |
6.3.3 罗非鱼Syntenin-1、LCP2和TRAF6 原核表达 |
6.3.4 抗体封闭实验 |
6.3.5 GSTPull-Down验证OnCD6与Syntenin-1、LCP2和TRAF6 互作 |
6.3.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 |
6.4 实验结果 |
6.4.1 罗非鱼Syntenin-1 基因克隆及生信分析 |
6.4.2 罗非鱼LCP2基因克隆和生信分析 |
6.4.3 罗非鱼TRAF6基因克隆和生信分析 |
6.4.4 On Syntenin-1、On LCP2和On TRAF6 m RNA表达特征 |
6.4.5 On Syntenin-1、On LCP2和On TRAF6原核表达及纯化 |
6.4.6 抗体封闭实验结果 |
6.4.7 OnCD6-ICD与 On Syntenin-1、On LCP2和On TRAF6 互作 |
6.4.8 OnCD6、OnCD166和On TRAF6 参与的信号通路 |
6.5 实验讨论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GST标签包涵体蛋白变性条件下表达、纯化和复性 |
附录Ⅱ His标签包涵体蛋白变性条件下表达、纯化和复性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华鳖简介 |
1.1 中华鳖生物学特性 |
1.2 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
2 中华鳖主要疾病 |
2.1 中华鳖细菌性疾病 |
2.2 中华鳖真菌性疾病 |
2.3 中华鳖病毒性疾病 |
2.4 中华鳖其他疾病 |
3 中华鳖疾病诊断方法 |
3.1 常规诊断方法 |
3.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3.3 免疫学检测方法 |
4 中华鳖疾病防治 |
4.1 药物防治 |
4.2 生态防治 |
4.3 免疫防治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病鳖主要症状及菌落的形态特征 |
2.2 人工感染试验和细菌LD50 的测定 |
2.3生化实验 |
2.4药敏实验 |
2.5分子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组织病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肝 |
2.2 脾 |
2.3 肾 |
2.4 肠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GSH的生物学功能 |
1.1 抗氧化功能 |
1.2 免疫功能 |
1.3 保护胃肠功能 |
1.4 解毒作用 |
2 GSH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2.1 GSH的主要来源 |
2.2 GSH的消耗 |
3 GSH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
3.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3.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4 解毒和抗应激作用 |
4 谷胱甘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及研究展望 |
第二章 谷胱甘肽对花鲈生长、肌肉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饲料 |
2.1.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1.4.1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
2.1.4.2 肌肉常规成分分析 |
2.1.4.3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
2.1.5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2 结果 |
2.2.1 试验鱼的生长性能 |
2.2.2 试验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
2.2.3 试验鱼血清生化指标 |
2.3 讨论 |
2.3.1 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
2.3.3 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谷胱甘肽对花鲈抗氧化和应激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饲料 |
3.1.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亚硝酸盐应激试验 |
3.1.5 指标测定 |
3.1.5.1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
3.1.5.2 累计死亡率 |
3.1.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2 结果 |
3.2.1 试验鱼血清抗氧化指标 |
3.2.2 试验鱼肝脏抗氧化指标 |
3.2.3 谷胱甘肽对花鲈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的影响 |
3.2.4 亚硝酸盐应激后花鲈血清抗氧化指标 |
3.2.5 亚硝酸盐应激后花鲈肝脏抗氧化指标 |
3.3 讨论 |
3.3.1 谷胱甘肽对花鲈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2 谷胱甘肽对花鲈抗亚硝酸盐应激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谷胱甘肽对花鲈免疫功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饲料 |
4.1.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指标测定 |
4.1.4.1 肝脏和肠道免疫指标测定 |
4.1.4.2 肠道功能指标测定 |
4.1.4.3 肠道组织切片分析 |
4.2 结果 |
4.2.1 试验鱼肝脏免疫指标 |
4.2.2 试验鱼肠道免疫及功能指标 |
4.2.3 试验鱼肠道结构的影响 |
4.2.3.1 试验鱼前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
4.2.3.2 试验鱼前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谷胱甘肽对花鲈肝脏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2 谷胱甘肽对花鲈肠道免疫和功能指标的影响 |
4.3.3 谷胱甘肽对花鲈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微藻研究概况 |
1.1 微藻的种类和主要营养组成 |
1.2 微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1.3 微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展 |
1.4 微藻在水产行业应用前景的展望 |
2 裂壶藻的研究概况 |
2.1 裂壶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2.2 裂壶藻在医药和食品上的应用 |
3 螺旋藻的研究概况 |
3.1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3.2 螺旋藻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 |
3.3 螺旋藻在医药保健上的应用 |
4 津新鲤简介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6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二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三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化指标、2种脂类代谢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FAS和 LPL 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第四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体成分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化指标、2种免疫基因表达和抗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2.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2.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IL-1β和TNFα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 |
3.5 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抗病力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四、煤尘对人红细胞谷胱甘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银暴露诱发的胎盘氧化损伤及胚胎发育毒性研究[D]. 周萌. 阜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自治区5个畜牧旗放牧蒙古羊血清矿质元素种类和含量研究[D]. 刘洋.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D]. 王孟珂. 吉林大学, 2021(01)
- [4]吉林省某化工园区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及肝毒性作用研究[D]. 李筱翠. 吉林大学, 2020(01)
- [5]桦褐孔菌醇提物的毒性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 赵良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D]. 刘虎.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罗非鱼CD6分子及其相关配体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 汪志文.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8]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D]. 王江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谷胱甘肽对花鲈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李国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裂壶藻和钝顶螺旋藻对津新鲤生长、生化指标及抗病力影响[D]. 刘宏超. 天津农学院,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