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队中的“梅花鹿”

抗战队中的“梅花鹿”

一、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论文文献综述)

赵浩文[1](2019)在《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文中提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地区各地兴起的抗日义勇军构成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14年抗战初期的主力军。由此,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研究,尤其是2017年1月,教育部行文将“8年抗战”统一改为“14年抗战”后,东北义勇军的有关研究,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有关抗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事实上,困扰当时东北义勇军发展的,当属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后勤供养的军需问题。进而从目前我国的相关学术研究中,对于东北义勇军的后勤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有鉴于此,本文以在本溪桓仁兴起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问题为线索。拟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收集,以探讨辽宁民众自卫军从成立之日起的后勤军需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有关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就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理论与现实意义等。第二部分,主要以辽宁民众自卫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辽宁民众自卫军在辽宁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本部分中主要探讨了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兴起发展历程、军政建设、组织架构,及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情况和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和结局等方面。第三部分,随着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建设强大的后勤军需供应也成为重中之重,后勤军需供给主要是在通化会议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发展状况,如财税征收、货币发行、商民捐助、工厂建设、战斗缴获和救国会援助等情况。第四部分,对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战略地位的论述以及对整个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后勤军需情况的整体评价。第五部分,结语。

闫珺[2](2014)在《“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目系列研究之一《生死场》编剧导演艺术特色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家话剧院新锐导演田沁鑫,在中国当代颇具实力和影响力。从1997年开始,就接连推出了《断腕》、《驿站桃花》、《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多部优秀的话剧作品,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根据经典名着或史料改编的作品,这些作品中,自由与死亡、女人与社会、孤儿与恩仇、男人与女人等种种矛盾,都成为了田沁鑫关注的话题。从小说改编而来的话剧《生死场》,也是田沁鑫的成名作,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肢体语言,让人眼前一亮。本文以话剧《生死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戏剧的发展过程,对其创作过程的演变和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客观地对话剧《生死场》进行整理和研究,并结合当下的戏剧环境,对其编剧特点及田沁鑫导演的艺术特色进行思考和研究。她对经典名着《生死场》的别样解读、对剧中人物的完美把握、对话剧舞台的精致呈现,抓牢了观众的眼球,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问世65年后,田沁鑫带着话剧《生死场》与其有了一次穿越时空与生死的心灵对话。

姚远[3](2011)在《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文中指出萧军是20世纪30、40年代在“东北作家群”中有独特个性和风格、创作成就比较卓着的现代作家。萧军的作品体现和反映了东北地区特有的“胡子文化”,多侧面展示了胡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寻他对“胡子文化”精神的独特体验,讨论这种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对萧军创作的影响,对于丰富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对“胡子文化”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探讨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的特殊性都是有所助益的。东北地区的“胡子文化”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根源,有其深刻的自然和社会原因。东北地区“胡子”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在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险山恶水,气候严寒,冬季漫长,有利于啸聚山林的“胡子”的生存。东北地区“胡子”形成的社会环境,一是东北地区的人大多数属于关内移民,有冒险、困苦的生活经历,二是东北远离中原,封建政府的管理和统治鞭长莫及。东北地区“胡子”形成的历史原因,一是历朝历代皆有“流人”被流放到东北,二是官府的残酷迫害,三是外国侵略者的进入。东北地区“胡子”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明朝、明末清初、清末民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东北三省的解放,东北地区的“胡子”走向消亡。东北地区“胡子文化”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东北地区“胡子文化”反映出东北人雄悍仗义,少温柔,天生有闯荡冒险精神的性格特征;二是东北地区“胡子文化”具有鲜明的两面性,既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我们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三是东北地区“胡子文化”具有历史性,是历史的产物。“胡子文化”在东北地区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体现在“胡子文化”对东北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对东北地区文学艺术的影响两个方面,东北“胡子”的实质是以扭曲的形式对个体生命以及由个体生命所构成的整体东北生命力的顽强肯定,“胡子精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东北地区的社会结构、东北人的生活结构、生命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胡子文化”对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都有影响,为文学描述提供了生动的表现对象和丰富的素材基础。“胡子文化”在萧军的作品中得到了丰富多彩的表现,这与萧军的生活基础密切相关。萧军出生在辽宁省西部山区的穷山沟,偏僻、贫困、荒凉、落后。生活使他熟悉“胡子”的生活,熟悉东北地区特有的“胡子文化”精神。萧军的作品塑造出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东北地区的“胡子”形象,这些文学形象反映出一种“胡子精神”。在《八月的乡村》中萧军塑造了英雄式的“胡子”形象铁鹰队长,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了铁鹰在民族危难关头从一个占山为王的“胡子”,成长为一个被人们敬重的指挥员的过程。《第三代》是一部集中写“胡子”生活的小说,塑造了海交、刘元等具有反抗精神的“胡子”形象。在萧军的笔下,啸聚山林的“胡子”是一群“义匪”和“仁义之师”,这种仁义的形象和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胡子”的行规上,二是表现在与农民的关系上,萧军的小说通过对比来展现“胡子”的“义”的形象:把“胡子”对待农民的态度和对待官府和地主的态度对比,把“胡子”和官府军队对比。萧军用细腻生动的内心情感描写展示“胡子”世界的复杂性,他通过对“胡子”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情境中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的描写与刻画,通过对不同的“胡子”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的细腻生动的描写与刻画,展现了这种复杂性,有冷酷、强悍又善良、懦弱的半截塔,有信念坚定又对生活充满怀疑和困惑的侯七。这种立体、多维的“胡子”形象的塑造也使萧军小说更具有可读性,使其中“胡子”的人物特征更加鲜明。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多数“胡子”是被逼上梁山的农民,身上体现东北地区农民纯朴、正直、热爱生活、关心庄稼的一些特征;二是表现了“胡子”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与重情重义的高贵气节,如铁鹰队长、刘元、海交等;三是刻画出“胡子”的两面性,既有善良、正义、同情弱小、劫富济贫等健康人性的一面,同时由于他们生活在乱世,没有制约,因而也具有烧杀掠淫,野蛮冲动的另一面;四是女“胡子”的塑造和描写,《第三代》里的翠屏这个女“胡子”的形象,既丰富了“胡子文化”的内涵,也使人们能够通过萧军的小说更加全面地透视“胡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的意义在于这样几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东北及辽西地区当时的历史环境;对“胡子文化”的正面意义进行了歌颂;通过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萧军。对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萧军作品的“胡子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不足。萧军作品中的“胡子”形象立体感比较强,他塑造了“胡子”的群像,从不同侧面描写“胡子”的生活,把“胡子”生活和农民生活紧密联系,再现了辽西地区的社会生活,对比式的写法等,这些应给以积极的评价;但萧军对“胡子”的描写过于理想化,采取了相当主观化和浪漫化的态度,这是萧军创作中的不足。

迟子建[4](2005)在《伪满洲国 上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一章 1932年民间21年昭和7年大同元年1吉来一旦不上私塾,就会跟着爷爷上街弹棉花,这是最令王金堂头疼的事了。把他领出去容易,带回来难。吉来几乎是对街上所有的铺子都感兴趣,一会去点心铺子了,一会又去干果店了,一会又笑嘻嘻地从畅春坊溜出来了。他从点心铺子出来时嘴角上沾着芝麻,而迈出干果店时手里则抓着桃脯或者杏干。最要命的是误入畅春坊,老鸨会满脸堆笑地追到门口,冲着吉来吆喝:"这位爷别走哇,给你找个好姐姐裹奶吃——"吉来

睢雪[5](2002)在《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文中研究表明 1937年腊月初八凌晨,在吉林省南部的磐石县内,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县城,北风吹着雪花呜呜地刮着,刮得天空灰蒙蒙一片。天亮后,磐石日本宪兵队拘留所里戒备森严,一大早就有32名抗日爱国人士被日本宪兵和汉奸特务一一喊出来,他们被铁丝紧紧地捆绑着。走在中间的那个女人名叫赵玉仙,被黑布蒙着双眼,白布堵着嘴,和那31位抗日英雄一

二、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学术研究总结
    0.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成就
    0.3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主要问题或不足
    0.4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0.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
    1.1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成立
        1.1.1 成立背景
        1.1.2 成立经过
        1.1.3 辽宁民众自卫军组织架构
    1.2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
        1.2.1 1932年5 月—1932年8 月的辽宁民众自卫军
        1.2.2 最盛时期的辽宁民众自卫军
        1.2.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其后
    1.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
        1.3.1 合力进攻沈阳
        1.3.2 联合进攻清原、新宾城
        1.3.3 上书国联调查团
2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军需
    2.1 军需组织与伤亡人员抚恤
        2.1.1 支应局的成立与军需官
        2.1.2 军械修理
        2.1.3 伤员救助与伤亡人员抚恤
    2.2 经费筹军的来源
        2.2.1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资助
        2.2.2 当地的捐税、捐助与战斗缴获
        2.2.3 纸币的发行与企业的开设
    2.3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
        2.3.1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对日作战
        2.3.2 军需与辽宁民众自卫军的组织发展
3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军需评价
    3.1 军需成为辽宁民众自卫军发展的核心问题
    3.2 军需对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目系列研究之一《生死场》编剧导演艺术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话剧《生死场》的成功之道
    1.1 田沁鑫其人及其作品介绍
    1.2 《生死场》从小说到话剧的嬗变
        1.2.1 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透露出女性悲剧
        1.2.2 “生与死”的生命主题
    1.3 《生死场》小说与话剧的和而不同
    1.4 田沁鑫独特的改编倾向
        1.4.1 逐渐隐退的女性立场及人物性格的挖掘
        1.4.2 田沁鑫对于小说《生死场》——“误读”意识
第二章 话剧《生死场》的编剧特点
    2.1 田沁鑫独特的编剧思维——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2.1.1 诗化氛围的营造
        2.1.2 剧本分析及舞台节奏
        2.1.3 全剧激烈的矛盾冲突
    2.2 叙事特征——摧毁式的宣泄
    2.3 女性意识的呈现
    2.4 人性的深度探索
第三章 田沁鑫导演的艺术特色
    3.1 《生死场》的创作手法
        3.1.1 《生死场》中韩版本对比
        3.1.2 象征和隐喻
        3.1.3 夸张的肢体语言
        3.1.4 极致的舞台表现
    3.2 田沁鑫式讲故事
        3.2.1 田沁鑫艺术风格概述
        3.2.2 给演员一片天,给舞台换新颜
        3.2.3 细腻的语言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3)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东北地区的“胡子文化”
    1.1 东北地区“胡子”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1.2 东北地区“胡子文化”的特点
    1.3 “胡子文化”在东北地区文化中的影响
第2章 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
    2.1 萧军作品中风格各异的“胡子”形象
    2.2 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的特点
    2.3 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的意义
第3章 对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的评价
    3.1 前人对萧军作品中“胡子文化”的研究
    3.2 萧军的“胡子文化”与同时期作家“胡子文化”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后记

(4)伪满洲国 上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1932年
    1
    2
    3
    4
    5
    6
第二章1933年
    1
    2
    3
    4
    5
    6
第三章1934年
    1
    2
    3
    4
    5
    6
第四章1935年
    1
    2
    3
    4
    5
    6
第五章1936年
    1
    2
    3
    4
    5
    6
    7
第六章1937年
    1
    2
    3
    4
    5
    6
第七章1938年
    1
    2
    3
    4
    5
    6

四、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后勤军需研究[D]. 赵浩文. 辽宁大学, 2019(01)
  • [2]“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奖剧目系列研究之一《生死场》编剧导演艺术特色分析[D]. 闫珺. 山西大学, 2014(03)
  • [3]萧军作品中的“胡子文化”[D]. 姚远. 吉林大学, 2011(05)
  • [4]伪满洲国 上卷[J]. 迟子建. 长篇小说选刊, 2005(01)
  • [5]抗日队伍中的“梅花鹿”[J]. 睢雪. 学问, 2002(01)

标签:;  ;  ;  ;  ;  

抗战队中的“梅花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