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我国产融资本结合谈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立[1](2021)在《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深化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要研究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深化的策略。产融结合理论在国际上由来已久,其含义是指工商业与金融业通过资本股权及人事相互渗透、协同运作、融合共长的一种企业运营模式。产融结合己成为当今企业集团经营战略运作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深化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SPG电网公司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迫切谋求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能源行业中已有部分标杆企业摸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产融结合的模式,电网公司可结合自身在电力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和优势,充分借鉴标杆企业成功经验,深度介入金融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与资本经营融合发展之道。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以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SPG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首先通过对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行业变革以及企业资源禀赋等多维度影响因子的阐述来引出论题,明晰SPG电网公司深化产融结合的意义,并通过对学术研究文献的梳理,厘清产融结合的概念、模式与效用;其次通过对企业价值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企业内部化理论进行归纳,理解产融结合的内在机理,从而对下文产融结合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了科学的基准与方向引导。再次对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现状进行阐述,剖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GE、华润、神华及国网等国内外标杆企业的产融结合成功经验进行阐述与分析,归纳其产融结合的优势及亮点,梳理形成各自对SPG电网公司未来产融结合改进之路的借鉴启示;最后结合理论研究与标杆实践经验,提出完善金融板块布局,推进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产业基金业务,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以及建立双栖人才培养体系等完善产融结合的解决思路。本文通过剖析SPG电网公司的产融结合现状与问题,结合的理论研究与标杆实践经验,摸索符合自身特性的产融深化策略,力求扫清转型发展路途中的桎梏。在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的特殊时期,对同处于产融结合初期、面临转型难题的央企集团有借鉴意义。
庄仲乔[2](2019)在《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成为了推动质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茁壮成长对于缩短我国和世界前沿国家的技术差距,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培育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不仅可以打破分布不合理且效率低下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还是培育新动能、推进质量变革、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但从现实层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却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等较为迫切的问题。产融结合是缓解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主要手段。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机制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产融结合的视角构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框架来阐述产融结合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机制和逻辑。按照“文献归纳—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论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的一般机理,研究了产融结合主要从资本规模扩大、融资结构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三个方面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借鉴成熟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典型事实和制约因素进行回顾,研究了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必要性。对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内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炼了研究框架,认为产融结合主要从资本规模扩大、融资结构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三个方面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基于理论分析的框架,以2000-2017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运用静态面板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产融结合通过资本规模扩大、融资结构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三个中间机制来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并从资本规模提高、融资结构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三个方面选取了相关指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产融结合与新兴产业成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结论,进一步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监管与治理政策以及改革与优化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谢世江[3](2019)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接受,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但当前流通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降低流通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差距较大等。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但在近年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下,金融业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等问题,金融功能的发挥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金融业对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商贸流通业中也比较普遍,金融支持不足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等。特别是2019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利用好金融资源实现快速变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金融与商贸流通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大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量化分析非常稀少,对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开展研究。在系统梳理商贸流通业与金融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和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论述,结合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对其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功能视角就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对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产融结合模式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主要产融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从行业特征来看,商贸流通业具有轻资产模式、低利润增长、规模经济的竞争方式、以中小企业为主等四方面特点;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阶段;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外资竞争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均需要大量金融支持。这些情况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持供给规模不足、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二、从金融深化的角度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方面。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揭示四个方面。不过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作用机理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以及信息揭示方面,而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以及激励约束方面。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不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规模的作用较大,这说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并不存在过度发展的问题,金融业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对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供给规模;金融结构对商贸流通业也有显着正向冲击作用,但是作用程度小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最小。因此,改进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把重点放在扩大金融支持规模和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上,而金融效率则可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启示我们合理利用政府财税收支政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四、从金融支持方式的作用程度来看,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存在显着差异。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总市值系数为0.55,这意味着当总市值增加1%时,企业总资产将增加0.55%,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体系对上市商贸企业发展产生较大推动效应。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应付利息系数为0.02,以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支持程度明显小于直接金融。五、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子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1)销售净利率对直接金融影响较大,影响系数达到2.69。但是销售净利率对间接金融的影响较小,且呈现负相关关系。(2)流动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成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支持为负相关关系。(3)存货周转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4)固定资产周转率对直接金融支持影响为负,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阶段,固定资产周转率虽然提高,但是对整个直接融资市场的正向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固定资产周转率与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间接金融与固定资产装备化水平相关系数高达0.17,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存在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倾向。(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正相关,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6)技术水平方面,无形资产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的相关系数为1.85,商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不过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较少考虑该类指标,因此技术水平指标与间接金融相关性并不显着。(7)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税费返还对直接金融影响不显着,但税费返还与间接金融正相关性,类似研究也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8)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而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年度税收惠返还等则具有更多短期性质,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支持存在短视倾向。六、为提升金融业服务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从五个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3)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4)建设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提升行业信用评级;(5)加强技术创新;(6)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7)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的作用效力。本文成果可为流通主管部门以及金融主管决策部门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也能为商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王克馨[4](2015)在《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霾,至今仍未彻底消散,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显然也意味着当前所处的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既充满着较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也又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融结合”发展近年来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当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产业集团,也的确都正在或已经走上了产融结合发展的道路。回顾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申请设立“产业银行”,到后来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开始涉足金融板块,再到如今“央企挑大梁”掀起“产融结合巨浪”,产融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显然也应包括在内。例如,产融结合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帮助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资本增值与高额回报等。然而,有关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同样一直没有被各方所忽视,尤其是在2004年的“德隆事件”之后。2009年以来,随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对于“产融结合发展”态度的逐渐明朗化,以及后又传闻可能“设限”,国内以“央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型企业集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计划。例如,“中石油”打造了包含银行、信托、租赁、保险等在内的“昆仑系”金融帝国,并几乎拿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牌照;“宝钢集团”从1998年开始涉足金融业之后,旗下的华宝信托在其后的10年里创造了连续盈利的奇迹,并一直在致力于其金融版图的扩张。不过,在“央企”与“行业龙头”纷纷实施产融结合的背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产融结合绩效作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如何改善和加强对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有关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国内的产融结合发展究竟是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如何选择?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如何确保产融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于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正是带着这样一系列的疑问展开的。本文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主要以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与现实国情为背景,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导模式、利弊分析,以及政府在其中所应当发挥的作用等的分析,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作为基础条件的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防范与政府规制等,依次展开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归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交代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主要对产融结合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分析总结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产融结合的利弊等;第三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主要针对中国产融结合所走过的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与资本市场发展分析,这是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部分分别就两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选择,所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第六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研究,即依据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规划模式,着重分析如何进行相关风险的防范问题;第七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研究,即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第八部分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总结针对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所能够采取的推动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一个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产融结合的大量相关研究,要么侧重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要么侧重微观视角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本文在对当前的产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分析框架,以确定当前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导模式与利弊等等。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对全文研究范围的一个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第二,将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笔者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许多研究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分析,尽管实际上都是将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前提,甚至将银企关系视为“起点”,但是往往也都没有进行明确交代与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提出分析框架之后,首先对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真正将两者作为基础条件摆在重要位置;第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于当前与未来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与风险防范,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奠定了有力基础。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算作是创新,但是对于本文研究主题下产融结合发展当前与未来风险的防范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却是相对稀缺的,同时笔者也从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主要列举分析两个民营企业集团的例子。因此本文在这方面所运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种种制约,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就笔者自身而言,由于长期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尽管熟悉具体的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笔者对相关理论掌握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就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把握方面;另一方面,从客观的环境条件上来看,本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资料等方面的制约,时间上的紧迫使得有些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资料方面的限制则可能会导致在行文和阐释上说服力的欠缺。不过,对于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笔者今后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臧玉荣[5](2015)在《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信息等的交易成本锐减,国际间的直接投融资、技术转让成为世界市场上最具有活力的竞争模式。生产、市场、资本的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发达经济体来自成熟的贸易、金融和生产优势的挤压。我国的国有资本组成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增强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切实提高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可持续的保有国有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国有资本运营方式和模式,走产融结合之路,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保持国有资本中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例适度,维持产融平衡。产融结合,重点是要保证充分的为产业资本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我国的国有资本运营要想焕发新的活力,更需要保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比例适度,优化结构,只有才能在金融逐步放开的过程中确保产融平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内部资金不足问题。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变对银行高度依赖的间接融资转化为市场化的、多元化的直接融资。这不仅能够缓解信贷资源紧张的种种压力,还能够从根本上把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降低下来。因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重化工业国有企业通常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它们拥有大量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可以满足银行的审慎性、控风险的要求,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这些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这些国有企业应该逐步弱化对重化工的生产经营,并实现产业资本的战略性转移。其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还是国有企业走向世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起步。中粮集团、华润集团、联想集团等在产融结合、产融平衡方面都具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中粮集团通过全产业链投资,支撑起这项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粮集团的运营布局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期货等,其金融板块的收益远远大于实体产业链的收益,对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起到了充分的辅助服务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初具规模。在国资委管理的117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7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融结合。其中成功范例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只有国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保持适度比例,才能促进产融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要以满足产业资本发展需求为目标,创新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市场经济建设起步更晚。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未臻完善仍是制约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能否实现产融平衡就成了解决国有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盈利优势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依靠传统的产能性扩张战略,无法使自身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市场体系相匹配,从而会在激烈到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或被淘汰。当前,金融资本平均利润率明显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如果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仅局限于单一的产能型成长,甚或如果国有企业的资本化运营过于式微,都会极大地制约发展速度的提高。要提高国有资本的资本化运营效率,必须创新金融资本运作模式。这就要求:⒈继续深化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金融环境;⒉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满足投资者需求;⒊加速国有资本股权化改革,将国有资本运营纳入统一的市场主体中,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三、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奠定基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有资本运营新思路。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⒈加快发展国有企业直接融资可以拓展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降低银行因为不良资产造成的信贷资源占用和信贷风险,但同时也对市场环境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完善的信用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规范有效的监管等等。在这些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直接融资的风险其实远大于间接融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只能适度发展直接融资。⒉资本市场上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股票发行比重失衡,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无法更好地为国有产资本的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信用体系发展不良的一种表现。⒊我国资本市场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制度的过度“行政化”。资本市场的完善,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转变是重要的举措,期待在实践中检验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从产融结合的角度入手,是因为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完成,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成为检验国有资本保值的重要依据。而国有资本的有序高效运营也能够促进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得处于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双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腾飞。
刘兰[6](2015)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工商企业投资金融业的现象日益普遍,产融结合因交易费用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源配置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青睐。国外的产融结合早在二战以后就发展起来,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背景,成为产融结合模式中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地方金融体系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我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5.18万亿元,占中国银行业的比重是10.03%,而不良贷款率却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城市商业银行长期以来背负着历史的债务包袱,受传统体制下一元产权、分业经营等政策限制,其发展一直受到约束。城商行必须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选择产融结合模式,为城市商业银行谋求新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和效率基础,结合国外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和经验,重点剖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王志明[7](2014)在《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长期高速增长的中国钢铁产业等中国工业经受严重冲击,产融结合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产融结合将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产融结合财团,继而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产融结合是产业经济与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全球领域看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颇有挑战。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已经开展了产融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中国钢铁产业和钢铁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实施产融结合促进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用更好,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也便于研究和区分产融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按以下内容展开:(1)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通过对宏观层面(金融经济学方面)、中观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企业层面)的定义比较与辨析,界定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基于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观点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分析。分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点、核心能力和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有关理论对产融结合带来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企业价值理论对产融结合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构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将经营绩效、企业价值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进行分析(4)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结合中国钢铁产业的产业特点,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金融危机过后的战略困境,指出新形势下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现状进行评析。(5)产融结合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产融结合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设计,对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由融到产)和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由产到融)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融结合对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从企业集团角度分析产融结合作用机理认为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首先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有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扩张,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协同效应等动因。其次,认为企业集团产融进行有效结合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与实力、持有股权比例、人才因素、风险管理水平等企业内外部条件影响。第三,基于资源、能力、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视角,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2)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收益与成本模型分析,发现存在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并且有效区域存在最大值;认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融结合持股比例会存在一定的合理有效区间,如果持股比例在这个有效区间内,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行为就是有效的,否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就应将持股比例调整到有效或最佳比例,取得最佳公司绩效。(3)由融到产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正向直接作用,还可通过绩效的改善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作用;产融结合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Loess方法证明,确实存在最佳结合点,使得产融结合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影响最大。(4)由产到融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实体企业(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满足正的三次函数关系;参股金融机构给企业集团带来投资收益明显,可以提高经营绩效,但不同结合模式带来的指标影响不同;不存在绝对好的结合模式,与创业投资公司结合的模式相对较好;莱钢集团的案例表明产融结合关键是对金融子公司进行有效并购整合,理论上要基于价值创造,实践上要与企业整体规划有序对接。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以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集团为例研究,更易发现和区分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产融结合特点和共性规律。其次,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无效、有效和最优化的理论观点。第三,提出和构建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产融结合实证模型,证明产融结合可以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多种作用;通过Loess非参数加权多项式回归方法用实证方法来证实存在最适宜的产融结合点。第四,提出和构建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产融结合实证模型,发现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钢铁上市公司(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正的三次函数关系。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钢铁产业为例研究产融结合的理论将有助于延伸产业经济学理论,对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一条新方法。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一条新路径,对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当前经营困境和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企业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一条新途径。
熊瑶[8](2014)在《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问题研究 ——基于昆仑银行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融结合一般是指通过紧密型债权债务关系、股权参与等形式使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本结合起来以及由此给双方带来的在产权结构、人事参与、治理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关系。它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融双方竞争力、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功效。相较于传统的产融结合而言,现代产融结合的动因已经不再是仅为了控制权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多的是出于规模扩张、分散股权、回避风险等需要。从城商行的角度讲,在自身规模扩张的要求以及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资金本补充难度极大。特别是对于非上市的城商行来说,资本金募集的渠道相对有限,向企业股东进行定向募集成为其补充资本金的主要方式。再加上一般企业难以满足银行如此大的资金需求,因此资金充裕的大型企业自然成为了其增资扩股的重要对象。城商行瞄准大股东资源模式的产融结合战略不仅可以使银行获得持续资本补充和大股东的资源支持,还能围绕大股东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业务,实现市场、客户和渠道的快速扩张,并形成与大股东之间的协同发展。因此,城商行的瞄准大股东资源的产融结合战略成为我国城商行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产融结合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对具有代表性的产融结合理论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其次,对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及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从交易费用、信息不对称等理论的角度,对产融结合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进而分析产融结合会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再次,以昆仑银行为案例,对城商行的产融结合进行具体分析,该部分包括昆仑银行基本情况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整体状况描述、昆仑银行进行产融结合的原因分析、昆仑银行如何利用大股东资源进行业务拓展即产融结合对昆仑银行产生的正负经济效应、以及在面对这些负效应时应该采取的对策。最后,结合昆仑银行的案例,总结出实现城商行式的产融结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引入产业资本,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并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和治理结构的变革;二是利用大股东资源,围绕大股东资源开展业务,实现市场、客户以及渠道的快速扩张,突破地域限制,发挥与大股东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城商行可与产业部门相互参股和持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融合。并针对以上三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以昆仑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产融结合理论,结合昆仑银行产融结合后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昆仑银行进行产融结合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益,借此探寻城商行产融结合的动机、机制、效率和风险,希望为推进我国城商行产融结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曹志艳[9](2014)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三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破解农业投融资困境已成为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目前,社会资本其实很充裕并不缺钱,关键问题是资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农业产业领域若缺乏为他们的资金带来升值的投资目标和投融资机制,资金就会流向其他能生利的产业。当前的状况就是:一端是社会资本在寻找投资机会,另一端是农业企业或项目因缺少资金陷入困顿得不到发展。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基础薄弱,缺少资本积累,不具备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投融资手段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症结是农业投融资的渠道不畅通,农业处于间接融资渠道有限,直接融资渠道受阻的两难境地。需要有一个新的投融资机制,疏通农业投融资渠道,将社会资本引入农业产业领域。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针对农业领域的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制度安排。它将社会闲散资金汇集起来投资于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推动涉农企业做大做强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从地方政府到中央企业,从银行到基金公司,从产业界大企业集团到金融机构,对农业投资开始了实质性布局。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内涵入手,基于对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现状的分析,从发起模式、组织形式、项目投资决策、风险防范与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问题,以提高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效率。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论文界定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质内涵,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理论、金融功能理论、金融深化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等理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助推农业龙头企业改制,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速农业资本积累。是破解农业投融资困境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创新制度。第二,本论文以产融结合为主线提出了中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产融结合发起模式,也是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产融结合的发起模式要求农业产业集团为基金的主要发起人,在基金运作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农业产业资本的主观需求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实现产业投资基金在发起模式、项目投资管理环节的产融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有限合伙型、公司型和信托(契约)型三种组织形式优劣势的对比,认为公司型组织形式具有规模性、稳定性,治理结构也相对完善和严格,能有效保护基金投资人的权益。在税负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公司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更适合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化发展的需要。第三,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特定的投资领域,决定了其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复杂,不仅仅要注重财务指标,还要结合中国特殊情况,从产业与政策维度、投资项目品质维度、社会责任维度对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是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重要环节,本文借鉴传统估值方法和期权估值方法,构建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价值估价的理论模型。第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4个准则层指标,16项指标层指标。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分析判断投资项目的风险点。第五,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目标的不一致,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科学设计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与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经理管理报酬激励的三种理论模式的分析,认为采取利润回报分享制确定产业投资基金经理的报酬,将会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经理股权参与激励的理论解释,认为基金经理的股权设计与安排,是减轻或解决代理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对于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来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应是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对基金经理的最有效的管理激励安排还是需要从产权制度出发,让基金经理拿出现金投资入股,实现激励优化。第六,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本质是通过专业的管理技能与特殊的契约安排,把社会资金与农业产业领域的价值化资本粘合起来,变成农业发展资本的一部分,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虽然是市场化运作,但是政府的政策扶持依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以及农民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改善政府投资结构,创新金融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内生资本积累,使农业具备吸引社会资本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顶层制度与政策设计,探索农民资源权利价值化的渠道,通过区域经济规划政策、财政引导政策、税收扶持激励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基金立法,完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支撑体系。
马红[10](2013)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种经济活动中。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龙头产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乃至社会的安定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科学技术创新艰巨而漫长,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天然伴随着巨大的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金融内在蕴含着足够的动力投入其中,通过运用高科技提升竞争力,通过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分享高科技产业的高成长和高回报,与科技携手共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新兴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仍难以获得及时足够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成了现实中困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影响金融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而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研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问题,探寻能充分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产业,使双方都能充满动力、永续活力和创新力,共同繁荣发展的结合路径。科技资源与金融资金均具有资本的属性,具有相同的内在发展需求和利益诉求,具有资本寻求利润和增值的天然属性。认知、认同科技与金融主体双方的内在价值诉求和天然属性,才能找到双方相容的根本利益;找到双方共同的根本利益,才能顺藤摸瓜找到联结双方的根本力量或通道。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更是充满魅力的。资本化将唤醒科技与金融。特别是科技资源的未来价值在金融力量的帮助下,在当下得以转化为科技资本,科技资源未来收益得以折现的价值与金融资本结合,最大化满足科技资源的利益和发展诉求。科技资源的资本化及实现科技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提升科技资源的价值实力和与金融资本平等对话的交易能力,最大化满足科技资源对未来收益的诉求和快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使金融资本参与分享科技资本未来的高收益成为可能。同时科技资源的资本化使金融资本得以在适时的时机以较低的对价得以分享科技的未来高收益,资本化的结合方式使金融机构得以参与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获取第一手的经营管理信息,从而最大化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使金融资本有动力和手段将投入科技的高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于是在资本化的魅力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金有了相同的资本属性,市场地位趋于平等,根本利益相互融合并得以最大满足。当科技资源与金融资金在资本的呼唤下,内在焕发出强烈的结合意愿,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将如影随形。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将共同或交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催生更多的科技资源和金融财富或资本,这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的增量,又将展开新一轮更加高度的资本化过程。在新的更高度的资本化过程中需求获得满足,受到市场激励的科技资本和金融资本又将激发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推动进入下一个充满动力和活力的良性持续发展循环。最终资本的高度化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本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包括科技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及科技金融等;并对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研究方法与思路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针对国内外文献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和机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和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好基础性的理论铺垫。第三章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归纳为合作与资本融合。首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科技与金融的合作与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科技与金融资本融合的两种模式:技术资金和产融集团。最后,介绍了资本化、资本高度化和资本化能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概念和观点及其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作用,提出资本化是贯穿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核心动力,资本高度化决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高度,同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效取决于资本化能力。第四章是微观层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本章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获得的微观个体数据从微观角度对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进行分析。不仅分析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而且也从财政金融、金融中介、资本市场三个方面探讨了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并根据得到的数值统计结果,提出解决科技与金融结合中不利因素的建议。第五章是宏观层面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效的研究。本章以科技部2012年科技与金融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涉及的全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宏观总量数据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总体上对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与实效进行分析。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面完成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阻碍和结合实效的研究。第六章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国际经验研究。本章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方式的经验进行剖析,以求为我国科技金融结合的出路提供可借鉴的启发性结论,本研究认为,需要向美国借鉴其金融先导发展、资本化能力强大、经济自由化和资本化促进科技金融共发展同繁荣的经验。向日本借鉴其资本化、高度化和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战略,特别关注其资本化、资本高度化和大型株式会社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高度化、实现经济繁荣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经验。第七章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研究。本研究认为,金融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中发挥主动和先导作用符合金融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发展规律。金融界应全面铺开资源资本化的金融业务,以金融创新和金融先导带动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金融业、高科技产业和全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运用资本化金融技术,可以完美解决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各种障碍,使科技与金融的根本利益诉求互相包容,并双双得到最大化满足。资本化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核心推动力。资本高度化是推动产业高度化的主要动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效取决于资本化能力。资本化能力涵盖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市场机制、健全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契约制度以及全社会的资本和契约意识。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本研究对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文献、理论、实证、案例及国际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分析,并用资本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弥补以往研究片面讨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忽视资本化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推动作用,并提出资本化是解决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根本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理论分析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研究结论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创新一:研究视角方面在研究视角创新方面,与前人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研究从探求问题实质,寻找本质答案。本研究力图突破之处在于,采用资本化的视角来探析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内部机制和路径,突破了以往对科技与金融融合问题上的片面研究,旨在更加动态全面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两者的本质,试图揭开两个关键要素融合的“黑匣子”。根据所研究的结论,结合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在研究视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创新二:理论分析方面本研究通过相关理论及文献评述,发现真正为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整体理论框架的较少,而这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缺陷,严重制约研究进一步深入关键因素,这也正是本研究力图创新之处。本研究首次在理论上系统的梳理并建立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理论框架,不仅对科技与金融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逻辑分析,也为本研究的实证研究夯实了基础,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两者的本质。创新三: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遵循“资料和数据收集---基础理论和框架的构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和实践建议”的研究思路,采用规范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本研究力图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实证到案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尽可能排除研究的偏差,交互检验印证研究的结论,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创新四:研究结论方面本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因此在研究结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研究发现,经过20多年的政府全力推动,当前中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仍处于瓶颈。目前困境的根本解决之道不在政策与政府的推动,而在于激发市场的力量,在于金融发挥主动先导作用。(2)采用全新的视角,首次提出资本化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核心力量,资本高度化决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高度,资本化能力决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效。(3)资本化能力除金融技术能力外,还包括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健全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契约制度以及全社会的资本意识和契约意识。增强资本化能力是我国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研究虽然得到一些可能的创新点并验证了相关结论,但是由于科技与金融具有理论复杂性和实践操作难度的特殊性,且限于本人时间和学识不足,本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证分析上仍存有局限性。后续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化推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机制和原理。2.深入剖析研究美国的资本化能力。美国高度的金融化程度向科技资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资本化能力也使得美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后续研究将深入考察美国资本化能力.以便进一步验证我国资本化路径的可行性,为我国资本化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3.研究更多国家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的经验。加大对国际经验的研究,以指导我国建立完善符合国情的资本化能力或通过学习借鉴,找到科技与金融新的有效结合路径。本研究相信,资本化能力的提升将改变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困境,促进我国经济充满动力,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资本化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同时也是资本高度化的进程;随着我国资本高度化的提升,我国经济结构将向高端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将向创新驱动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将获得极大的提高。当前我国应及时改变政府为主导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具体做法为市场主导推动,并将构建资本化能力作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主导措施,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转移为构建强大的资本化能力和加大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的投入。当务之急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培养全社会的资本化意识和契约意识。当下可为的是激励和规范推动资本化和资本高度化,及时弥补我国当前资本化和资本高度化不足的欠缺,并前瞻性重点激励和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中主导生产要素的资本化,通过加快资本高度化加速我国知识经济的进程。同时将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外的财政科技投入资本化,建立市场化主导的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和各技术领域以及各重点地区、多元化和多层次、稳定高效和持续良性循环的全国创业风险投资资金体系和技术资金供应系统。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融集团。
二、从我国产融资本结合谈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我国产融资本结合谈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深化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产融结合相关理论 |
2.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模式、特征 |
2.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2.1.2 产融结合的模式 |
2.1.3 产融结合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价值理论 |
2.2.2 企业资源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2.4 企业内部化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 |
3.1.1 SPG电网公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发展成效 |
3.1.3 SPG电网公司深化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
3.2 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问题分析 |
3.2.1 金融板块略显单薄 |
3.2.2 融资问题迫在眉睫 |
3.2.3 金融业务拓展不足 |
3.2.4 金融人才储备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实践分析与借鉴启示 |
4.1 GE集团产融结合分析 |
4.1.1 GE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4.1.2 GE产融结合的借鉴启示 |
4.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分析 |
4.2.1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模式 |
4.2.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借鉴启示 |
4.3 中国神华产融结合分析 |
4.3.1 中国神华产融结合模式 |
4.3.2 中国神华产融结合的借鉴启示 |
4.4 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分析 |
4.4.1 国家电网公司金融板块基本情况 |
4.4.2 国家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借鉴启示 |
第五章 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的改进 |
5.1 延展产融结合支持平台 |
5.1.1 投资信托公司以拓宽融资渠道 |
5.1.2 设立产业基金以搭建新兴产业孵化平台 |
5.2 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 |
5.2.1 金融业务探索资产证券化以盘活信贷资产 |
5.2.2 新兴业务推广融资租赁以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
5.2.3 产业板块依托产业基金以谋求稳健拓张 |
5.3 充分挖掘供应链金融业务潜力 |
5.3.1 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
5.3.2 产业板块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分析 |
5.4 搭建两栖人才培养体系 |
5.4.1 建立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 |
5.4.2 举办产融结合产品策划赛事 |
5.4.3 实施契约偿还制教育金融激励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产融结合定义、动机和效果 |
2.1.1 产融结合的定义 |
2.1.2 产融结合的动机 |
2.1.3 产融结合的效果 |
2.2 新兴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2.2.1 产业集聚 |
2.2.2 创新驱动 |
2.2.3 金融支持 |
2.2.4 政策支撑 |
2.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机制的理论机理研究 |
3.1 产融结合的内涵界定 |
3.2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理论机制 |
3.2.1 规模效应 |
3.2.2 融资效应 |
3.2.3 配置效应 |
3.3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
3.3.1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资本规模扩大视角 |
3.3.2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融资结构优化视角 |
3.3.3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配置效率提高视角 |
第四章 中国产融结合的典型事实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主要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模式 |
4.1.1 美国的产融结合模式 |
4.1.2 德国的产融结合模式 |
4.1.3 日本的产融结合模式 |
4.2 主要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经验启示 |
4.3 中国产融结合的典型事实和基本特征 |
4.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典型事实 |
4.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特征 |
4.3.3 中国产融结合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资本规模扩大机制研究 |
5.1 产融结合、资本规模和新兴产业成长的基本命题 |
5.2 实证检验 |
5.2.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5.2.2 模型设定 |
5.2.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5.3 进一步扩展检验 |
5.3.1 构造交互项的机制检验 |
5.3.2 存在交互项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机制检验 |
5.4.1 中介效应模型基本简介 |
5.4.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中介效应检验中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 |
5.6 结论 |
第六章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融资结构优化机制研究 |
6.1 产融结合、融资结构和新兴产业成长的基本命题 |
6.2 实证检验 |
6.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2 基本回归分析 |
6.3 进一步扩展检验 |
6.3.1 构造交互项的机制检验 |
6.3.2 存在交互项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机制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 |
6.5.2 中介效应检验中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 |
6.6 结论 |
第七章 产融结合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配置效率改善机制研究 |
7.1 产融结合、效率改善与新兴产业成长的基本命题 |
7.2 实证检验 |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7.2.2 基本回归分析 |
7.3 进一步扩展检验 |
7.3.1 构造交互项的机制检验 |
7.3.2 存在交互项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机制检验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 |
7.5.2 中介效应检验中将持股公司数量换成投资金额 |
7.6 结论 |
第八章 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政策支持体系 |
8.1 金融政策 |
8.2 产业政策 |
8.3 监管与治理政策 |
8.4 改革与优化政策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 |
1.2.2 金融支持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
2.1.2 金融发展与商贸流通发展 |
2.1.3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命周期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商贸流通业发展历程及金融支持概况 |
3.1.1 现代流通起步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2 现代流通快速发展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3 现代流通转型升级阶段与金融支持 |
3.2 商贸流通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商贸流通业产业特征与金融需求 |
3.2.2 商贸流通业发展阶段与金融需求 |
3.2.3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与金融需求 |
3.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3.2 金融支持规模不足 |
3.3.3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1 分析金融作用机理的不同视角 |
4.1.1 投入产出视角 |
4.1.2 供需视角 |
4.1.3 金融深化视角 |
4.1.4 金融功能视角 |
4.2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1 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2 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3 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比较 |
4.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5.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 |
5.2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5.3 产融结合模式及其分类 |
5.4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 |
5.4.1 类金融模式 |
5.4.2 服务型模式 |
5.4.3 股权型模式 |
5.4.4 金控平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的比较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7.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2.4 稳健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择 |
8.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2.1 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8.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8.2.4 稳健性检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 |
9.2.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 |
9.2.3 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 |
9.2.4 建设强大信用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用评级 |
9.2.5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流通企业融资水平 |
9.2.6 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 |
9.2.7 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作用的效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B 2008-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C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D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E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F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G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
1.4.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 |
1.4.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 |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2.1.3 政府规制理论 |
2.2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
2.2.1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2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3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2.4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
2.3.1 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效应 |
2.3.2 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 |
2.3.3 产融结合的先导示范效应 |
3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7-1992) |
3.1.2 治理阶段(1993-2003) |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 |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
3.2.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 |
3.2.2 基于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3.2.3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 |
4.1 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发展 |
4.1.1 中国银企关系及其发展 |
4.1.2 产融结合发展中的银企关系 |
4.1.3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构建 |
4.2 资本市场与产融结合发展 |
4.2.1 中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发展 |
4.2.2 资本市场对产融结合发展的影响路径 |
4.2.3 资本市场产融结合推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4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资本市场改革 |
5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
5.1.1 服务型模式:以集团财务公司为平台提供内部服务 |
5.1.2 投资型模式:以参/控股形式投资金融板块谋求回报 |
5.1.3 发展型模式:以多个金融平台的设立实现独立发展 |
5.1.4 当前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现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
5.2.1 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
5.2.2 理智选择适应自身条件和实际的发展路径 |
5.2.3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 |
5.3 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团 |
5.3.1 新希望集团发展概况 |
5.3.2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布局 |
5.3.3 新希望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分析 |
6 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 |
6.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面临的四大风险 |
6.1.1 风险之一:经营与财务杠杆风险 |
6.1.2 风险之二:内部交易与管理风险 |
6.1.3 风险之三:市场投机与系统风险 |
6.1.4 风险之四:金融政策与监管风险 |
6.2 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6.2.1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的方法基础 |
6.2.2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3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
6.3 防范和控制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主要对策 |
6.3.1 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
6.3.3 制定合理产融战略,实施整体风险管理 |
6.3.4 创新产融监管体系,推动有效产融结合 |
6.4 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复星集团 |
6.4.1 复星集团发展概况 |
6.4.2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 |
6.4.3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 |
7 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 |
7.1 发达的国家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1 美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2 德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1.3 日本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
7.2 产融结合中政府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 |
7.2.1 营造有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环境 |
7.2.2 规划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
7.2.3 控制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水平 |
7.2.4 提升产融结合发展的竞争能力 |
7.3 政府规制视角下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
7.3.1 明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定位与具体路径 |
7.3.2 健全符合实际的产融结合风险控制体系 |
7.3.3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
7.3.4 通过合理布局与平衡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一、产融结合所面临的现实背景 |
二、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产融结合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产融结合研究综述与评析 |
一、国外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
二、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
二、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
三、产融结合研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一、金融资本 |
二、产融结合 |
第二节 基于微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产融结合的交易费用理论 |
二、产融结合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三、产融结合的价值链理论 |
四、产融结合的多元化经营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宏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传统产融结合理论 |
二、西方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
第四节 我国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
第三章 产融结合模式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 |
二、产融结合自由发展阶段 |
三、产融结合的分业管理阶段 |
四、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 |
第二节 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德国全能银行制模式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日本的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与启迪 |
一、美、德、日不同产融结合模式比较 |
二、美、德、日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产融结合的动因、规律与特点 |
第一节 产融结合发展的动因 |
一、产融结合动因的“资本本质说” |
二、产融结合动因的“内生需求说” |
三、产融结合动因的“外部压力说”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影响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
二、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催生新的融资方式。 |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特点 |
一、产融结合对象集中且主体分布广泛 |
二、产融结合程度日益加深而主业参股程度尚浅 |
三、国有金融资本通过“债转股”向产业资本渗透 |
第五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演变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演变 |
一、国有资本、国有资产概念辨析 |
二、研究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二、产融结合的治理整顿阶段(20 世纪90年初至90年代中期) |
三、产融结合的恢复和发展时期(20 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 |
四、产融结合的高速发展时期(2004 年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
一、有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尚待完善 |
二、“泛国有资产布局”模式导致资本运营瓶颈 |
三、国有资产行政化管理制约企业活力 |
第六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及风险防范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 |
一、国外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分析 |
二、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分析 |
第二节 “新常态”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
一、“新常态”下产融结合所临的新挑战 |
二、“新常态”下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风险分析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系统性风险 |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四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一、建立内部风险预警制度 |
二、完善外部风险监管制度 |
第七章 产融结合促进国有资本运营的建议 |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引起资本市场功能异化 |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融资结构不合理 |
三、资本市场效率低下制约着国有资本运营的深度发展 |
第二节 促进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
一、满足内部金融需求从而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
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
三、搭建资本运作平台促进国有企业资本化扩张 |
四、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过剩产能去化 |
五、培育利润增长点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
一、适度放松金融管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模式和时机 |
三、建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若干政策建议 |
一、推行市场主导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 |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模式 |
三、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建设 |
四、发掘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协同效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和不足 |
2 产融结合的概述 |
2.1 产融结合的介绍 |
2.2 产融结合的基础理论 |
2.2.1 产融结合的古典理论 |
2.2.2 产融结合的现代理论 |
2.2.3 产融结合与相关概念比较 |
3 国内外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 |
3.1 国外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 |
3.1.1 国外产融结合的历程 |
3.1.2 国外产融结合的模式 |
3.1.3 国外产融结合的经验 |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经验借鉴 |
3.2.1 中国产融结合的历程 |
3.2.2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与现状 |
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发展分析 |
4.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与效率 |
4.1.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作用机制 |
4.1.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效率 |
4.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
4.2.1 产融结合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 |
4.2.2 产融结合是完善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需要 |
4.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实践 |
4.3.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4.3.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 |
4.4 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风险分析 |
4.4.1 产融结合的产业选择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
4.4.2 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
4.4.3 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监管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
5 加速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内部机制 |
5.1.1 建立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
5.1.2 建立混业经营的经营制度 |
5.1.3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 |
5.1.4 建立有效的产融结合适应机制 |
5.2 建立有效产融结合的外部制度 |
5.2.1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
5.2.2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1 产融结合 |
1.2.2 企业集团 |
1.2.3 钢铁产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早期研究综述 |
2.2 国外现代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
2.3.2 对企业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 |
3.1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3.1.1 降低交易费用 |
3.1.2 实现多元扩张 |
3.1.3 实现协同效应 |
3.2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有效结合的条件 |
3.2.1 企业外部因素 |
3.2.2 企业内部因素 |
3.3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竞争优势 |
3.3.1 基于资源视角 |
3.3.2 基于能力视角 |
3.3.3 基于企业集团竞争力视角 |
3.3.4 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4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企业价值 |
3.4.1 企业价值理论 |
3.4.2 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
3.5.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 |
3.5.2 有效性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5.3 基于持股比例的有效性研究 |
3.5.4 产融结合有效、无效和最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4.1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 |
4.1.1 钢铁工业发展简述 |
4.1.2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
4.1.3 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困局 |
4.2 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优先方向之一 |
4.3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
4.3.1 金融机构参股中国钢铁企业集团 |
4.3.2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参股金融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5.1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
5.1.1 假设提出 |
5.1.2 研究设计 |
5.1.3 结论 |
5.2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线性关系研究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样本选择 |
5.2.4 模型建立 |
5.2.5 实证分析 |
5.2.6 结论 |
5.3 产融结合最佳结合点研究 |
5.3.1 Loess方法 |
5.3.2 主要模型和计算步骤 |
5.3.3 实证分析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6.1 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参股金融机构概述 |
6.1.1 一直呈稳定发展态势 |
6.1.2 各模式整体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
6.1.3 各模式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不同 |
6.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新变化 |
6.2 产融结合模式有效性对比研究 |
6.2.1 研究假设 |
6.2.2 变量选取 |
6.2.3 样本选择 |
6.2.4 数据变量含义和描述性统计 |
6.2.5 实证分析 |
6.2.6 结论 |
6.3 参股金融机构对钢铁上市公司经济效应研究 |
6.3.1 理论假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论 |
6.4 莱钢集团产融结合案例研究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案例背景 |
6.4.3 参股金融子公司对莱钢集团的影响 |
6.4.4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8)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问题研究 ——基于昆仑银行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结构安排 |
1.3 主要贡献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金融资本论 |
2.1.2 金融资本消失论 |
2.1.3 金融机构控制论 |
2.1.4 银企关系论 |
2.2 国内近期产融结合研究文献综述与评价 |
3.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
3.1 产融结合的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产融结合的概念 |
3.1.2 本文研究的产融结合 |
3.1.3 金融资本、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 |
3.2 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 |
3.2.1 交易费用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分析 |
3.3.1 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
3.3.2 产融结合的负效应 |
4. 昆仑银行产融结合案例分析 |
4.1 昆仑银行基本情况 |
4.2 昆仑银行产融结合前后整体情况对比 |
4.2.1 资产规模 |
4.2.2 资本充足率 |
4.2.3 不良贷款率和ROA |
4.2.4 贷款规模 |
4.2.5 净利润及其构成 |
4.3 昆仑银行进行产融结合的原因分析 |
4.3.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环境的劣势 |
4.3.2 昆仑银行产融结合的原因分析 |
4.4 昆仑银行产融结合的效应分析 |
4.4.1 正效应 |
4.4.2 负效应 |
5. 对策及建议 |
5.1 防范昆仑银行非正常关联交易的建议 |
5.2 缓解昆仑银行过度依赖大股东的建议 |
5.3 控制高增长带来的高风险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展示 |
(9)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
2.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与产融结合的特质 |
2.1.1 创业投资与创业投资基金 |
2.1.2 产业投资基金 |
2.1.3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与产融结合 |
2.1.4 产融结合运作管理路线图 |
2.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金融功能理论 |
2.2.3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2.2.5 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章 产融结合运作的实践价值与问题分析 |
3.1 以产带融,解决“农业产业资本贫血症” |
3.1.1 财政性投资导致“先天性贫血” |
3.1.2 金融“抽水机”导致“产业资本贫血症” |
3.1.3 体现性因素导致“农业产业资本贫血症” |
3.1.4 以产带融补血机制 |
3.2 以产融结合促进农业产业集聚 |
3.2.1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区域聚集特征 |
3.2.2 产融结合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
3.3 农业项目“小、散、弱”呼唤产融结合 |
3.4 产融结合运作与管理的难题分析 |
3.4.1 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因素缺失 |
3.4.2 产业集团发起组织意识不到位 |
3.4.3 组织与治理机制设计缺少成功案例 |
3.4.4 退出渠道不畅通 |
3.4.5 产融结合专业人才匮乏 |
第四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模式 |
4.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模式比较 |
4.1.1 企业主导发起模式 |
4.1.2 政府引导发起模式 |
4.1.3 金融机构主导模式 |
4.1.4 中外战略投资机构联合发起模式 |
4.2 产融结合——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最优发起模式 |
4.2.1 产融结合模式是创新选择 |
4.2.2 产融结合模式的逻辑与理由 |
4.3 产融结合模式的投资主体 |
4.3.1 农业产业资本投资是核心 |
4.3.2 政府资金是产业导向 |
4.3.3 保险公司和社保机构是未来主力 |
4.3.4 国外大型战略投资机构是补充力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 |
5.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制度影响因素 |
5.2.1 资金来源结构的影响 |
5.2.2 制度代理成本的影响 |
5.2.3 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
5.3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共性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
5.4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共性组织形式比较 |
5.4.1 公司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优劣势 |
5.4.2 契约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优劣势 |
5.4.3 有限合伙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优劣势 |
5.5 公司制是人格化的资本结合体 |
5.5.1 公司制适应产融结合 |
5.5.2 公司制具有政策和法律优势 |
5.6 公司制优化途径 |
5.6.1 产融结合构建基金管理公司 |
5.6.2 优化基金组织治理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与决策 |
6.1 资源整合与项目退出的产融结合管理 |
6.2 投资决策的四个产融维度 |
6.2.1 农业产业环境 |
6.2.2 农业项目品质 |
6.2.3 资源整合能力 |
6.2.4 产业组织参与竞争力 |
6.3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维度 |
6.4 财务及综合价值维度 |
6.4.1 传统财务估值方法 |
6.4.2 期权估值方法 |
6.5 综合评估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项目运营与退出风险控制 |
7.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项目运营风险 |
7.2 项目运营风险定量判断 |
7.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7.2.2 农业投资基金项目运营风险结构 |
7.2.3 案例分析 |
7.3 项目运营风险控制途径 |
7.3.1 定性判断与控制 |
7.3.2 技术指标控制 |
7.3.3 法律与协议条款控制 |
7.4 项目退出风险及解决途径 |
7.4.1 国外投资基金退出方式与投资收益的相关性比较 |
7.4.2 项目交易与退出难是最主要风险 |
7.4.3 退出风险防范最佳途径——产融结合 |
7.5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迫在眉睫 |
7.5.1 完善创业板市场 |
7.5.2 构建场外交易市场(OTC) |
7.5.3 开设农业类项目的“新三板”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激励管理制度安排 |
8.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
8.1.1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人行为分析 |
8.1.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者行为分析 |
8.1.3 农业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行为分析 |
8.1.4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受资企业经理人行为分析 |
8.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报酬激励安排 |
8.2.1 企业经理管理报酬激励的三种理论模式 |
8.2.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经理报酬激励 |
8.2.3 基金经理行为约束机制 |
8.3 股权参与——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有效激励安排 |
8.3.1 基金经理股权参与激励的理论解释 |
8.3.2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经理股权激励的实践安排 |
8.4 受资企业委托代理风险防范与激励安排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产融结合基金基础与政策对接 |
9.1 农业内生资本积累是产融结合基金基础 |
9.1.1 农业内生资本积累是产融结合基金的必要条件 |
9.1.2 夯实农业内生资本积累的途径 |
9.1.3 金融资金保障是农业资本快速积累的推手 |
9.2 制度设计提供产融结合对接机制 |
9.2.1 农业资源权利价值化 |
9.2.2 农业资源权利价值化案例 |
9.3 完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引导 |
9.3.1 完善区域经济规划和引导政策 |
9.3.2 创新财政引导支持政策 |
9.3.3 创新税收扶持激励政策 |
9.3.4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
9.4 健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监管体制 |
9.4.1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立法 |
9.4.2 健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监管体制 |
9.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科技与科技创新的含义 |
1.2.2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1.2.3 金融的含义 |
1.2.4 科技金融的含义 |
1.3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1 创新一:研究视角方面 |
1.5.2 创新二:理论分析方面 |
1.5.3 创新三:研究方法方面 |
1.5.4 创新四:研究结论方面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评述 |
2.1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国外研究 |
2.1.1 金融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1.2 金融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 |
2.1.3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方式 |
2.2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国内研究 |
2.2.1 金融体系的内生演进以及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2 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
2.2.3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机制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理论框架 |
3.1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形式 |
3.2 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研究 |
3.2.1 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供需关系 |
3.2.2 科技对金融的资金需求分析 |
3.2.3 金融对科技的资金供给分析 |
3.2.4 金融对科技的技术需求分析 |
3.2.5 科技对金融的技术供给分析 |
3.3 科技与金融的资本融合研究 |
3.3.1 技术资金 |
3.3.2 金融业与科技产业的产融结合 |
3.4 资本化与金融发展理论 |
3.4.1 资本化与资本高度化的概念 |
3.4.2 资本化的演进机理与内涵 |
3.4.3 资本化能力的基本内容 |
3.4.4 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微观层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 |
4.1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分析 |
4.1.1 科技与金融合作的现状分析 |
4.1.2 技术资金的现状 |
4.1.3 产融集团的现状 |
4.2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阻碍因素 |
4.2.1 科技与财政金融结合的阻碍因素 |
4.2.2 科技与金融中介结合的阻碍因素 |
4.2.3 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的阻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宏观层面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效的研究 |
5.1 国家高新区科技资源情况 |
5.1.1 科技创新的投入情况 |
5.1.2 科技创新的产出情况 |
5.1.3 分析与启示 |
5.2 国家高新区金融基本情况 |
5.2.1 创业风险投资调查情况 |
5.2.2 银行调查情况 |
5.2.3 其他金融机构调查情况 |
5.2.4 分析与启示 |
5.3 我国高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效的分析 |
5.3.1 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5.3.2 分析过程与步骤 |
5.3.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国际经验 |
6.1 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 |
6.1.1 美国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现状 |
6.1.2 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特点 |
6.1.3 美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借鉴 |
6.2 日本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 |
6.2.1 日本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现状 |
6.2.2 日本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特点 |
6.2.3 日本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借鉴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 |
7.1 科技与金融结合中金融的先导作用 |
7.2 资本化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
7.2.1 资本化在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作用 |
7.2.2 资本化能力决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效 |
7.2.3 资本高度化决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高度 |
7.3 我国资本化和资本高度化的现状和问题 |
7.4 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对策建议 |
7.4.1 金融先导和适度开放 |
7.4.2 加快资本化与资本高度化 |
7.4.3 强化资本化能力建设 |
7.4.4 我国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践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1.1 结论一 |
8.1.2 结论二 |
8.1.3 结论三 |
8.1.4 结论四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从我国产融资本结合谈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SPG电网公司产融结合深化策略探究[D]. 吴少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产融结合促进中国新兴产业成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 庄仲乔. 西北大学, 2019(04)
- [3]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世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D]. 王克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5]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D]. 臧玉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4)
- [6]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发展研究[D]. 刘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7]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D]. 王志明. 东华大学, 2014(03)
- [8]城市商业银行产融结合问题研究 ——基于昆仑银行的案例分析[D]. 熊瑶.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9]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D]. 曹志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10]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D]. 马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