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存敏[2](2020)在《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辨析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建筑产业逐渐进入资源集约化时代,建筑作为能源、资源消耗的“大件”,使得其必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先锋。从建筑的职能来看,近年来的建筑发展趋向于一种网红模式,即对形式的关注超越了对空间和场所的关注,同时也忽视了建筑空间在解决由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等系统的多向矛盾的意义。如何通过建筑空间设计的手段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弥合建筑、城市、自然等系统之间的复杂矛盾和断层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透明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立体派绘画,透明性一词被用来解释立体派绘画中图形、关系的重叠,绘画与建筑的紧密关系也使得当时的建筑师开始探索建筑中透明性的存在。伯纳德·霍伊斯里(Bernhard Hoesli)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建筑中广义透明性的概念,并发展成为一种指导建筑设计的理论标准。广义透明性融合了绘画的艺术性与建筑空间的复杂性,其自身内含的关系系统的交织、共时与渗透等特点为建筑多元矛盾的处理提供了条件。同时自现代建筑空间概念的发展以来,多义空间作为一种开放、包容的空间类型,在提升空间效率和包容复杂与矛盾上具鲜明的优势,经过数代建筑师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建筑空间的主流范式。本文以广义透明性理论为基础,展开了对其影响下的多义空间的策略研究。文章首先对两个概念进行了剖析,然后从智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相关性,同时从空间系统和空间关系等级两个角度对两者进行了区分,总结出了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完成了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的辨析。然后对其影响因素即空间的量、形、质和空间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总结出了一套广义透明性视角下多义空间的设计策略,从而为建筑空间的形式组织优化以及建筑的长效使用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并且为当前社会中建筑、自然、城市等系统之间的多向矛盾提供策略上的启示。
赵晓雪[3](2020)在《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文中认为数十年高速城市建设中,传统城市被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所替代,每个城市逐渐丧失其地域性,变的千城一面。虽然我们对于传统城市及其内部形成的独特场所环境氛围开始逐渐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建筑师去寻找场所环境与建筑场所之间的联系时,往往会陷入单纯的表象模仿和符号复制,对于人感受场所的内在过程和产生的意义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这导致了大量的无意义“地域性”建筑。论文主要以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所参与设计的实际项目-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项目以苏州古城的传统场所记忆入手,总结提炼了古城城市营造的各项原型特征,充分考虑场地内现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新建筑的设计将原有场地各要素统一起来,实现了场所精神的重塑与发扬。因其城市环境的典型性和场地条件的复杂性,论文将其作为场所精神传承与重塑的主要实践案例。以点带面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挖掘强调场地现有场所精神,关心人在场所中的精神体验。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综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全文框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基于场所精神的理论及意义,通过对建筑师在设计行为中的思维活动的探究,对建筑实践中场所精神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与第四章则从笔者参与的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入手,对具体建筑实践如何延续重塑场所精神做了详细的分析。这部分行文逻辑以项目设计发展为脉络,以期能够更多的将具体实践中的思维活动展现出来;第五章以三、四章为基础,总结基于场所精神视角下本项目的具体方法研究,是对第二章宏观方法的特殊场所下方法细化的发展;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对于场所精神新理解,以及基于场所精神下的建筑实践思考及相应设计策略。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在于人对于场所环境意义的具体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外部场所环境现象通过知觉体验产生的前反思是否能够引起人的后反思经验世界的共鸣,是人能否感受到场所精神的重要一步。通过对人经验世界构成的研究并针对本次建筑实践,将场所精神传承与重塑的建筑实践方法总结为表象模仿到原型转译、知觉感知与建筑实体、地域文脉与场所氛围三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具体细化为集体记忆与原型、新旧建筑拓扑变换、新的继承和旧的发展、身体感官与物质材料、运动与路径、图像与模型、地域文化的形成、场所氛围的变迁、艺术的抽象与文化的再现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是对于前反思感受和后反思共鸣在具体实践环境下的细化研究。通过仓街商业典型地块设计,提供了场所精神实现和建立宏观方法的具体策略,为以后建筑实践提供了具体可参考的方法建议。
夏翔[4](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认为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孙丹婷[5](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原玮[6](2019)在《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构成主义的“现代性”被视为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发端,其中蕴涵的动态性动摇了古典秩序的严整和等级分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重新诠释建筑本体,试图将空间秩序的多元构建导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现代主义思想变革的先锋建筑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空间试验”,构建出其中纷繁复杂的动态演变特征。笔者试图赋予“层构”以新的语义来建立形式、空间和秩序之间关联性,以期穿越动态空间的重重迷雾,寻找暗藏在其空间和形式表象背后的逻辑关联。“层构”这一概念从未在特定的时期被建筑师以及建筑作品明确提出和定义过,而是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波动于反复变化的空间推演进程中,本文试图聚焦20世纪西方建筑进程,追踪其中的动态空间构型的思想轨迹,深入研究了“层构”的三种范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从草原住宅中提取的“关联”的延续和暗藏;约翰·海杜克借助“九宫格”原型追随的“格构”的约束与自由以及彼得·艾森曼早期卡纸板住宅中实现的“结构”的隐匿与显现。基于此,我们将其凝练为一种“层构”策略,进而拓展为三条“层构”线索:有机关联“层构”——要素布局;层化显现“层构”——层级约束;潜藏结构“层构”——深层控制,它们共同组成了“层构”的抽象性的外化,并用暗藏的“基线”表现出来。通过集中审视20世纪西方建筑动态空间构型中“层构”总体演变的结构性规律,并将其凝练为一种辩证统一的设计方法,以期在当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从“层构”中衍生出的不仅是动态空间构型中具有延续性的概念提取和设计程序,也将为建筑空间理论的探索带来新的策略方法和方向指引,从而成为探寻当下和未来城市建筑空间得以理性延续的一个支点。
张光[7](2019)在《群构可能性》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超速城市化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建筑问题:乡村聚落快速消失,城市建筑千城一面并全面商业化,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割裂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被现代建筑理论和资本驯化的建筑师只从事创新的“重造活动”,说着“同一性”语言;另一方面,行之有效的城市建筑理论的缺失和中国建筑师长期的“理论”误读。中国当下建筑实践活动“量”的累积具备生产理论、制造话语、甚至掌握话语权的条件和可能性。为弥合城市与建筑之间存在的脱节与割裂的现实,本文试图在城市与建筑之间增添一个新的层次——“群构”研究,一个在空间上自由伸缩、时间上不断滑移的某种拓扑学意义上的“差异共同体”。本文通过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回溯研究,来剖析城市的本质和构成机制。在分析和比较了两类城市理智模式基础上,“群构”研究采用秩序构成的系统模式取代了传统城市中的解释学(任意的、主观的)模式,并借助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开启了定性分析研究城市建筑的新模式。天然语言与运用非天然语言的建筑学借助符号学这个活动场所相互转换,并努力找寻一种结构,用符号学的思考使之形式化。“群构”始于对既定对象(结构)的分解,分解出城市建筑结构中最小成分标志着设计活动的开始。研究借助“音位学”找出了构成城市建筑结构的最小区分单位,是比类型更小的成分——能指——“空的形式”,城市建筑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系列“空的形式”的关联性研究。“群构”透过表面上独立存在的具体客体,透过“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来探究“关系的”世界。“关系的”世界是分类的结果,它依循一种“中国特有的分类方式”,并为专注逻辑性和实用性语言的现代建筑重返诗意提供可能。“群构”研究的是城市建筑的整体,语言对“共时性”现象(类型化事物)的强调而忽略了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历时性”现象(临时性的、个人化的、不可归类的事物),面对非天然语言的城市建筑活动,引入“本文”概念可以更好地应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建筑的现实。“群构”的建筑语言不是传达意义的工具,而是回溯到先锋派对建筑语言本身进行实验的原初语境,并将语言学、符号学、类型学、立体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等理论作为参照,探索记号的任意性、能指的织体(即“本文”),密切关注建筑本身物质性的建构技术与建造过程并时刻消解来自意识形态的干扰。“本文”的出现将城市建筑研究从单体扩大到上下文语境,并以意义的移除.....与认知主体(建筑师)移心...........为前提。“群构”既不是一个学派也非一种运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一种构成活动,一种知行合一的活动。它是建立在实践与识悟的基础上,“群构”是一个强调社会性与自治性共存的矛盾共同体。“群构”构成由“构成要素”与“构成意象”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群构”活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不必然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空间为媒介,营造的是内与外,上与下,前与后的关系性世界。它们是单位空间、联结体、界面、组群公共空间、地形与景观。“构成意象”是区分“群构”活动与一般建筑活动的关键。“构成意象”是反视觉的与反解释的。“群构”活动重要的是如何构成,而不是意义的解释。“群构”活动的基本构成原则是邻近性相似和相似性差异,并通过“异形同构”和“型类”活动的方式构成。“群构”具有相似性、片断化、等价性、非中心性、地域性及非完形性等特征。在“群构”活动中,笔者针对城市建筑的思考与讨论始终从反省现代建筑运动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背后隐藏着两条重要的线索:一方面是现代语言学发展及运用;另一方面,关于建筑(艺术)本身的方法论构筑。“群构”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实践,不论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还是实践中积累的智识再反作用于实践,这不可避免涉及“方法论”的讨论。现实中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群构”活动有两种典型的操作:在立体主义那里是“分析”与“综合”,在形式主义那里是“形成”与“变形”,在结构主义那里是“分割为成分”与“编配”,而对于符号学而言是“构造”与“重造”。“群构”活动不是基于一种既定的、先在的概念与方法,并时刻警惕它的出现。强调方法在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的习得与发现。无前提地投入到对城市具体分析中,需要借助的分析工具便是语言学与符号学。“群构”与“可能性”是本文两个既并列又互补的概念。“群构”是修饰词,是手段。“可能性”是“群构”活动的结果和目的。“群构”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间的一个层次,其最大意义必然是增加城市建筑的存在(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从这个层面讲,“存在”就是“可能性”的同义词。“可能性”或许可以成为判断和衡量一个城市建筑作品,一个“群构”活动结果优劣的重要参照。本文重点讨论了“不确定的城市建筑的可能性”、“无法命名的‘空的舞台’的可能性”、“非时间性迷宫的可能性”、“‘知识型’解构的可能性”、“城市建筑本文的可能性”及“群构”类比“X”的可能性。“群构”不谋求地位的主导性,不是创造一种新的美学、哲学理论,也不是创造一种否定建筑学科中先前方法的新方法,而是无前提地投入到一场未知的、可能性的城市建筑语言实验活动中。
张贤波[8](2019)在《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绘画与建筑的联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密切的。自从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结合语言学来研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要。语言学的视角可以超出形式的局限来讨论绘画对建筑的启示,在语义的层面讨论绘画与建筑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共同的语义类型和表达途径,可以平衡建筑语义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感情与思想、图像与观念。通过分析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出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语义内涵及其特点。在绘画语义对建筑的影响较大的几个时期内,结合绘画语义内涵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来探讨绘画对建筑带来的启示,主要包含如画美学观、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三部分的内容。如画美学观从以往的审美观念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美学内涵:如画美。如画美与自然美不完全一样,它源于从绘画的过程反观绘画所呈现的图像,强调视觉的感受多于对画中事物的观念。现代抽象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美学对于视觉感受的关注,并进一步把具象绘画中关于物的观念分离出去,强调绘画视觉图像的自治。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重新为绘画作品注入文本以外的内涵,为现代性指向未来的时间意识补充了一个回望历史的向度,将作品的上下文、作者、权力话语等叙事要素重新纳入语义内涵的范畴。在这些历史时期里,绘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是以“显示”来表达的图像语义,另一种是通过“说出”来表达的观念语义。两种类型的语义内涵都对相应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建筑语义的表达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两种建筑语义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直觉与理性。直觉的知识是主要是通过图像来把握,它不仅包含视觉的形式,而且还有综合体验的印象,以及无意识或潜意识内化的迹象。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人的观念和口头语言以逻辑思维来获得。它们是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种平行的关系。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都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借鉴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语义表达方式,结合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内涵及其语义生成的途径,可以提出一种平行建筑言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主要强调语义层面的平行,强调两种语义类型的平行表达,这使得建筑的语义内涵在美学情感与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与理性追求、精神体验与逻辑思维的语义等等方面得到平衡与兼顾,作为“功能-形式”和意义导向这两种建筑语义逻辑的补充。
陈炜炫[9](2019)在《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远”法作为一种空间意识来左右岭南园林的空间逻辑;“平远、高远、深远”的“远”法空间语言形成多重空间体验,使岭南园林得以营造无穷尽的山水画式空间;在岭南园林中,“折”与“远”作为手段使廊道(路线)成为时间的组构,把岭南园林中完全异质不同时间组构成一体,使小小庭园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山水画的空间造境;而廊道的“折”,既是空间的转换手法又是对园林景置实现高、深、平远的必要手段;在曲折的巧妙设置中,实现“远”法时间的相容、空间透明与互渗;在廊道时间组构作用下,岭南园林小小的“庭”通过“观”法的多重与增殖的过渡,进而产生“游”、“远”、“折”的多重空间层次和延绵尽的山水画空间造境。笔墨皴法既是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岭南园林空间语言,更是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山水化空间营造逻辑之一。不同皴法来掇山也会呈现不同山水空间;皴法让山得以扩展,让植物得以异化,让水、建筑得以成山水意涵的造境而生;在墨的处上,“一墨而五色具”下墨的透明性概念让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墨的“以墙为纸”、“以水如白”、“以地成墨”特性让墨色得到空间的转化,院落得到延伸的同时,在透明性的折叠与层叠下,围墙、地面、理水、掇山、建筑等都产生山水画式的空间超越。后期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影响源自之于清代的笔墨之变,由传教士所主导的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在清宫廷中的权威肯定,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并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二种创作形式下创造了近代岭南园林独特性;岭南园林在“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呈现岭南园林有别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特殊性。本文作为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融合了建筑学、艺术学、美学、现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呈现岭南园林空间营造逻辑。作为实践层面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山水画角度来切入到岭南园林之时,深感摄影虽可以补偿文字的不足,但对空间山水绘画营造还是有非常大局限。因此,本文有意识结合建筑学分析图解与手绘插图相结合方法,力求把实证做得更加明确。因此,本文现场实证调研手绘达500多张,为论证以画入园,从园到画,亲自绘画2张宽0.5米长8米的卷轴式山水画手稿来反证园林在“观”的空间概念下转换回到山水画空间体系。
魏方[10](2018)在《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对当代景观建设与空间营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出发,结合学科语境与时代语境,将艺术及建筑学领域的“透明性”概念,转译引入景观空间,建立了景观透明性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确立这一理论的设计导向作用,确立“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框架。这一设计方法以应对差异和显现差异为出发点,旨在从主客关联度的视角回应当代景观设计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历史理论研究—设计思想与案例解读—方法与应用语境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历史理论的研读、梳理和分类,理清了透明性的内核价值。基于景观空间的本体特征与空间三元关系,定义了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范畴为关联性空间,分析其应用价值为: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建立主客体关联、多元与差异共存、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通过分析基础案例库,分析透明性呈现的三个载体层次:界面—空间—时空体。通过分析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及景观介入人居环境的社会角色转变,研究了显现差异的相关设计思想及实践,将其分类为:整合差异、渲染差异、折叠差异、并置差异。针对具体设计思想的价值观、驱动力、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包括建立差异结构、进行语义构建、关注“之间”的空间等方面,强调了构建“厚性”“间质”“孔窍”,形成对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最后运用该应用理论框架,探讨了在当代中国景观实践中的适用语境,包括城市剩余空间的激活、乡村景观复兴、后工业景观改造,形成了方法的适用性讨论和提升建议。本研究的成果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判断透明性基于景观空间解读与应用方面的正向价值;二是形成理解景观空间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三是形成一种当代语境和价值体系下的新的设计视角与设计方法体系。本研究探索了在显现差异这一设计价值基础上,如何通过“透明性”的导向,抵抗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实现场地的增值。
二、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辨析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广义透明性与建筑、城市的复杂化趋势 |
1.1.2 多义空间与当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
1.1.3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现实与复杂系科学的发展 |
1.2 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广义透明性与多义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 广义透明性的发展与内涵 |
2.1.1 建筑透明性的发展 |
2.1.2 广义透明性的内涵 |
2.1.3 广义透明性的继承和发展 |
2.1.4 小结 |
2.2 多义空间的解读与相关思考 |
2.2.1 空间的概念 |
2.2.2 多义空间的定义 |
2.2.3 多义空间的两种区分 |
2.2.4 多义空间的相关概念补充 |
2.2.5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广义透明性与多义空间的关联与区分 |
3.1 智性关联 |
3.1.1 与现代艺术的渊源 |
3.1.2 手法主义的启示 |
3.1.3 建筑空间概念的强调 |
3.2 感性关联 |
3.2.1 时间上的同时性 |
3.2.2 视知觉的一致性——对二次设计的鼓励 |
3.2.3 强调稳定及允许功能变动的特征 |
3.3 广义透明性与多义空间的区分 |
3.3.1 空间系统的区分 |
3.3.2 空间关系等级的区分 |
3.4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 |
3.4.1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的特征 |
3.4.2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定义 |
3.5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影响因素 |
3.5.1 空间本体层面 |
3.5.2 人作为空间主体 |
3.5.3 城市作为空间客体 |
3.5.4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4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的尺度策略 |
4.1.1 小尺度——微缩建构策略 |
4.1.2 中性尺度——功能嵌体策略 |
4.1.3 大尺度——界域空间和场域空间策略 |
4.1.4 相同尺度——模数空间策略 |
4.2 空间的形式策略 |
4.2.1 中性形态——膨胀空间策略 |
4.2.2 相似形态——分形空间策略 |
4.3 空间的品质策略 |
4.3.1 自然因素层面的品质策略 |
4.3.2 人工因素层面的品质策略 |
4.4 空间关系策略 |
4.4.1 包含关系——图底置换和二级秩序策略 |
4.4.2 穿插关系——中介空间策略 |
4.4.3 邻接关系——界面互动和元素互渗策略 |
4.4.4 联通关系——共享空间策略 |
5 策略应用试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市内校区学生公寓改造 |
5.1 项目背景 |
5.2 项目概念及改造原则 |
5.3 改造的具体策略 |
5.3.1 空间尺度上的策略应用 |
5.3.2 空间形式上的策略应用 |
5.3.3 空间品质上的策略应用 |
5.3.4 空间关系上的策略应用 |
5.4 改造效果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案例补充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城市建设发展背景 |
1.1.2 理论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其典型性特征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对象典型性特征 |
1.3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与释义 |
1.3.1 场所 |
1.3.2 场所精神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结构 |
2 基于场所精神的建筑角色应用思考及相关实践概述 |
2.1 场所精神的产生及其实践中的意义 |
2.1.1 场所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
2.1.2 场所精神的产生原因探究 |
2.1.3 实践中重视场所精神的意义 |
2.2 建筑设计行为中建筑师思维活动的探究 |
2.2.1 真实世界的前反思现象体验与后反思认识过程 |
2.2.2 建筑创意的现象还原 |
2.3 建筑实践中场所精神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
2.4 场所精神的延续与重塑—相关实践案例概述 |
2.4.1 实体要素变更-科鲁姆巴艺术博物馆 |
2.4.2 结构模式的拓扑变换-伦敦国王十字区改造项目 |
2.4.3 映像的重构-MAD都市蜃楼 |
3 苏州仓街场所精神氛围探究及由此环境产生的关键设计问题 |
3.1 苏州仓街历史背景与环境特征 |
3.1.1 区位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2 仓街狮子口监狱办公楼历史背景研究 |
3.1.3 城市整体现状空间特征 |
3.1.4 现状场所氛围(场所精神)的构成 |
3.2 仓街商业地块设计需求与现状场所环境矛盾点 |
3.2.1 任务需求以及场所环境现状 |
3.2.2 现代商业空间与传统古城城市空间如何共存 |
3.2.3 新建建筑与古柏,办公楼以何种态度相处 |
3.2.4 新介入的建筑形态如何延续重塑场地场所精神 |
3.3 场所环境关键性矛盾点解决策略 |
3.3.1 调动后反思意识的场所共鸣 |
3.3.2 调动前反思意识的行为暗示 |
本章小结 |
4 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08地块)设计研究 |
4.1 总体空间形态逻辑 |
4.1.1 仓街商业总图规划—城市图底延续 |
4.1.2 仓街商业08地块空间形态与总图特征 |
4.2 新旧建筑体量关系研究 |
4.2.1 试错中寻找逻辑 |
4.2.2 在文化艺术中寻找线索 |
4.2.3 重回场地,在限制中创造自由 |
4.2.4 整体源于局部 |
4.3 屋顶的演变 |
4.3.1 山墙面的“先入为主” |
4.3.2 连续脊线—牵一发而动全身 |
4.3.3 脊线的消失 |
4.3.4 以弧线屋顶作为结束 |
4.3.5 屋顶推演的一些外因 |
4.4 立面深化-延续屋顶秩序 |
4.4.1 东西方山墙主次差异与发展 |
4.4.2 山墙的消解与转化 |
4.4.3 纯粹几何—二维视图控制 |
4.5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4.5.1 点彩画法与建筑粒子性 |
4.5.2 青砖,陶板,陶砖 |
4.5.3 时间的厚度-玻璃砖 |
4.5.4 小青瓦,机平瓦 |
4.5.5 纠结的细节 |
4.6 皮骨“博弈”——结构与幕墙设计 |
4.6.1 积极引导还是夹缝求生——结构皮骨“博弈” |
4.6.2 不稳定中创造稳定——入口结构设计 |
4.6.3 感性设计与理性建造——玻璃砖幕墙结构设计 |
4.7 周边环境元素深化设计考量 |
4.7.1 记忆的重新-仓街现存狮子口监狱办公楼保护与修缮 |
4.7.2 室外界面的考量 |
4.7.3 立体主义绘画下的多重语义与庭院空间的重叠性 |
4.7.4 屋顶的延续——地铁入口设计 |
本章小节 |
5 场所精神的建立-项目设计特征方法研究 |
5.1 表象模仿到原型转译 |
5.1.1 “集体记忆”与“原型” |
5.1.2 新旧建筑的结构拓扑变换 |
5.1.3 旧的继承与新的发展 |
5.2 知觉感知与建筑实体 |
5.2.1 身体感官与物质材料 |
5.2.2 运动与路径 |
5.2.3 图像与模型 |
5.3 地域文化与场所氛围 |
5.3.1 地域文化的形成 |
5.3.2 场所氛围的变迁 |
5.3.3 艺术的抽象与文化的再现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语-由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所引发的思考 |
6.1 基于本次设计实践对于场所精神的新思考 |
6.2 基于场所精神下建筑实践思考及相应设计策略 |
6.3 实践中关注场所精神对于建筑师的要求与启示 |
6.4 设计的不足与遗憾 |
6.5 场所精神的回归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现状工地照片 |
附录3 :相关图纸 |
致谢 |
(4)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
2.1.1 成长环境 |
2.1.2 教育经历 |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
3.1 建造观念 |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
3.2 建造体系 |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
3.2.3 “新建筑五原则” |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
3.3 建造方式 |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
3.4 创作实践 |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
3.4.2 马赛公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
4.2.1 空间构成 |
4.2.2 建筑漫步 |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
4.4 创作实践 |
4.4.1 朗香圣母教堂 |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
5.1.1 几何秩序 |
5.1.2 功能秩序 |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
5.2.1 物质环境 |
5.2.2 人文环境 |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
5.3.1 “瓦赞规划” |
5.3.2 “光辉城市” |
5.4 创作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
6.2.1 对CIAM的影响 |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
6.3.1 日本 |
6.3.2 美国 |
6.3.3 欧洲 |
6.3.4 南美 |
6.3.5 印度 |
6.3.6 中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
7.2.1 艺术的融合 |
7.2.2 .思想的融合 |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
7.3.1 建筑师的职责 |
7.3.2 建筑形式之源 |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
(6)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脉络与框架 |
第2章 “秩序”和“层构”的概念发展与构建的多元性 |
2.1 秩序的概念发展与特征 |
2.1.1 秩序的概念发展 |
2.1.2 秩序的特征 |
2.2 “层构”的释义与范畴 |
2.2.1 “层构”的释义 |
2.2.2 “层构”的范畴 |
2.3 “层构”的构建方式 |
2.3.1 单元与整体——凡·艾克的构形“层构” |
2.3.2 渗透与层级——柯布西耶的透明“层构” |
2.3.3 表层与深层——路易斯·康的秩序“层构” |
2.4 小结——“层构”线索的潜在演进 |
第3章 动态空间的概念发展与构建的多元性 |
3.1 动态空间的发展演变 |
3.1.1 动态空间演变历程 |
3.1.2 动态空间的特征 |
3.2 动态空间构建的多元性 |
3.2.1 布局与内容——阿道夫·路斯的动态容积 |
3.2.2 层次与运动——伯纳德·屈米的动态叙事 |
3.2.3 氛围与视角——卡洛·斯卡帕的动态节点 |
3.3 小结——动态空间构型的多元演进 |
第4章 动态空间构型中“层构”的三种范式 |
4.1 20 世纪的动态“层构”疑云 |
4.2 “关联”的延续与暗藏——弗兰克·L·赖特的有机关联 |
4.2.1 “十字构成”的错位与统一 |
4.2.2 “层构”基线的有机关联 |
4.3 “格构”的约束与自由——约翰·海杜克的空间格构 |
4.3.1 “九宫格”的约束与自由 |
4.3.2 “层构”基线的空间格构 |
4.4 “结构”的隐匿与再现——彼得·艾森曼的深层结构 |
4.4.1 卡纸板住宅的“结构”隐匿与“形式”自治 |
4.4.2 “层构”基线的深层结构再现 |
4.5 小结——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轨迹 |
第5章 动态空间构型中“层构”的构建策略 |
5.1 “层构”构建的有机关联——要素布局 |
5.1.1 要素布局中的动态均衡 |
5.1.2 要素布局中的完形驱动 |
5.1.3 要素布局中的秩序再现 |
5.2 “层构”构建的层化显现——层级约束 |
5.2.1 层级约束下的边界关联 |
5.2.2 层级约束下的序列渗透 |
5.2.3 层级约束下的秩序再现 |
5.3 “层构”构建的潜藏结构——深层控制 |
5.3.1 深层控制下的原型感知 |
5.3.2 深层控制下的形式自治 |
5.3.3 深层控制下的秩序再现 |
第6章 动态空间构型中“层构”的当代建筑实践与应用 |
6.1 延续——西方当代建筑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 |
6.1.1 “层构”的开放性重构 |
6.1.2 开放性重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6.2 突破——日本当代建筑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 |
6.2.1 “层构”的模糊性层化 |
6.2.2 模糊性层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6.3 探索——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空间中的“层构” |
6.3.1 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空间中的“层构”探索 |
6.3.2 两个在地项目实验:龙归粮仓改造项目与西京古驿站改造项目 |
第7章 结语——“层构”的空间语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注释 |
致谢 |
附件 |
(7)群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当前城市建筑的困局的观察 |
1.1.2 对建筑学科自身定位的思考 |
1.1.3 对现代建筑师的危机的认识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群构”概念界定 |
1.2.2 “群构”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与“群构”相关的城市建筑研究 |
1.4.2 “语言学”视角下的城市建筑研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采用秩序构成的系统模式研究城市建筑 |
1.5.2 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的”世界 |
1.5.3 实践一种在分析和构成的过程中习得或发现方法的新方法 |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组织框架 |
第2章 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再思考及语言学转向 |
2.1 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原初回溯 |
2.1.1 建筑与聚落的关系 |
2.1.2 时间上可逆的城市 |
2.2 典型理智模式下的城市本质 |
2.2.1 解释学意义上的理智城市模式 |
2.2.2 结构分析意义上的理智城市模式 |
2.2.3 两类城市模式导致的理论差别 |
2.3 城市建筑的“语言学转向” |
2.3.1 “语言学转向”的实质 |
2.3.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
2.3.3 语言的局限性 |
2.3.4 语言成分的分析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城市建筑结构中的最小成分与“本文”的出现 |
3.1 类型是城市建筑中的最小构成单位吗? |
3.1.1 “类型”是一种度量的仪器 |
3.1.2 类型的生成方法 |
3.1.3 类型:最小意义单位 |
3.1.4 类型学研究的词态学模式 |
3.2 基于音位学层面上的城市建筑研究 |
3.2.1 最小区分单位 |
3.2.2 区分性特征 |
3.2.3 “关系的”世界的建立 |
3.3 诗意的建筑语言的思考 |
3.3.1 诗意的和实用的语言的观念区别 |
3.3.2 重返诗意的可能性 |
3.4 从“语言”到“本文” |
3.4.1 “本文”结构自足体 |
3.4.2 本文间本文 |
3.4.3 能指的织体 |
3.5 小结 |
第4章 “群构”的构成与特征 |
4.1 “群构”的研究语境 |
4.1.1 意义的移除 |
4.1.2 建筑师移心 |
4.2 “群构”概念模型与构成要素 |
4.2.1 “群构”是一种活动 |
4.2.2 “群构”活动的构成要素 |
4.2.3 “群构”活动的构成意象 |
4.3 “群构”构成原则与构成方式 |
4.3.1 邻近性相似和相似性差异 |
4.3.2 异形同构 |
4.3.3 “型类”活动:不可归类的实践活动 |
4.4 “群构”活动的特征 |
4.4.1 相似性 |
4.4.2 片断化 |
4.4.3 等价性 |
4.4.4 非中心性 |
4.4.5 地域性 |
4.4.6 非完形性 |
4.5 小结 |
第5章 群构活动之“方法论”构筑与生成机制 |
5.1 现代运动的反省和“现代”的再定义 |
5.2 “功能”作为一种方法的再认识 |
5.2.1 功能主义的批判及“功能”重估 |
5.2.2 群构活动的“功能”观念 |
5.3 分析与综合 |
5.4 形成与变形 |
5.4.1 “形式”是不负责的吗? |
5.4.2 “形式主义”价值重估 |
5.4.3 异化原则 |
5.5 分割为成分与编配 |
5.5.1 结构是客观的吗? |
5.5.2 结构主义是一种活动 |
5.6 “反方法”——方法的批判 |
5.6.1 无前提非解释论 |
5.6.2 非时间性观念 |
5.6.3 消解“巨构” |
5.6.4 非叙事性 |
5.6.5 非强制性 |
5.6.6 实验性 |
5.7 小结 |
第6章 群构活动的“可能性”营造 |
6.1 不确定的城市建筑的可能性 |
6.2 无法命名的“空的舞台”的可能性 |
6.3 非时间性迷宫的可能性 |
6.4 “知识型”解构的可能性 |
6.5 城市建筑本文的可能性 |
6.6 群构类比“X”的可能性 |
6.6.1 神话分析——第三种语言 |
6.6.2 书写——形式空间的建造 |
6.6.3 类比城市 |
6.7 小结 |
第7章 “读解”群构活动意义上的城市建筑 |
7.1 哈德良离宫(Villa Hadriana,Tivoli) |
7.2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群 |
7.2.1 类型选取与结构生成 |
7.2.2 材料建构 |
7.2.3 具体性营造 |
7.3 Linked Hybrid(北京当代MOMA) |
7.3.1 开放与混合 |
7.3.2 水平与垂直 |
7.3.3 “Linked Hybrid”构成方式 |
7.4 湖南大学207 亩新校区建筑组群 |
7.4.1 对话关系——“间”形式 |
7.4.2 异形同构——单一材料的丰富性 |
7.4.3 自治性思考——物的重复 |
7.5 存在“群构性”的若干城市建筑 |
7.6 小结 |
结语:群构可能性的若干价值 |
本论文研究成果 |
不足及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C 重要名词与概念的中英文对照及释义 |
(8)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属性和特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写作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启示 |
2.1 形式的困境 |
2.2 语言学的回顾与启示 |
2.3 语言的语义内涵和语义逻辑 |
2.4 语言学的转向 |
2.4.1 绘画的语言学转向 |
2.4.2 建筑的语言学转向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类型与特点 |
3.1 艺术语言的属性特点 |
3.2 绘画的两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2.1 绘画的观念语义 |
3.2.2 绘画的图像语义 |
3.3 建筑的三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3.1 建筑的本义 |
3.3.2 建筑的观念语义 |
3.3.3 建筑的图像语义 |
3.4 绘画语义与建筑语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第四章 图像语义的开端:如画美学观与建筑 |
4.1 如画美学观的理念演变 |
4.1.1 词源与理念变迁 |
4.1.2 如画美学观的几个关键概念 |
4.2 如画美学观涉及的两种语义类型 |
4.2.1 图像语义 |
4.2.2 观念语义 |
4.3 如画美学观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4.3.1 不规则与不对称 |
4.3.2 新奇与多样性 |
4.3.3 视点与运动 |
4.3.4 本土方言与自由精神 |
4.3.5 中国古典园林的“如画”造园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图像语义的自治: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与建筑 |
5.1 绘画的现代性对绘画语义的影响 |
5.1.1 时间意识取代物的观念 |
5.1.2 图像语义超越观念语义 |
5.2 现代主义建筑语义逻辑和语义内涵 |
5.2.1 现代主义建筑的语义逻辑 |
5.2.2 时间意识的启示一:透明性与拼贴 |
5.2.3 时间意识的启示二:视点与透视 |
5.3 图像语义的自治与形式的参考 |
5.3.1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参考 |
5.3.2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操作的参考 |
5.3.3 当代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共通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观念语义的重返: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 |
6.1 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
6.2 叙事的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 |
6.3 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的语义表达 |
6.3.1 绘画叙事与建筑叙事的特点 |
6.3.2 图像语义的表达 |
6.3.3 观念语义的表达 |
6.4 小结 |
第七章 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的平行:当代绘画与建筑 |
7.1 两种现代性对语义的影响 |
7.2 艺术终结论的反思 |
7.3 平行建筑语言的先例 |
7.3.1 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的平行 |
7.3.2 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平行 |
7.3.3 图像叙事与观念叙事的平行 |
7.4 平行建筑语言的理论模型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学术回顾: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研究 |
1.2.1 关于岭南园林的研究 |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
1.2.3 其他跟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框架 |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5.1 社会意义 |
1.5.2 学术意义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山水画趋向 |
2.1 岭南园林与山水画的哲学思想根源 |
2.2 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结合 |
2.3 岭南园林的景置与山水画的画理 |
2.3.1 山石画理与岭南园林山石 |
2.3.2 植物画理与岭南园林 |
2.3.3 建筑画理与岭南园林 |
2.4 岭南园林仿画造园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卷轴与透视:岭南园林山水画式“观”的空间 |
3.1 山水画视觉空间的特征 |
3.1.1 人眼的视觉特征 |
3.1.2 山水画与视觉空间体系 |
3.1.3 山水画视觉空间:卧游与畅神 |
3.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
3.2.1 “观”逻辑 |
3.2.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
3.3.岭南园林“观”的影像体验 |
3.3.1 写意的内在动力 |
3.3.2 画到影像的转移 |
3.3.3 影像到意象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分析-台湾林园-卢谦若公园-开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营位置:岭南园林“远”的伸缩与延时 |
4.1 经营位置的定义 |
4.2 经营位置下岭南园林“远”法的空间呈现 |
4.2.1 “远”法及其扩展理论 |
4.2.2 岭南园林的“远”式布局空间呈现 |
4.3 岭南园林远法下的时间组构 |
4.3.1 岭南园林的视觉空间转化 |
4.3.2 岭南园林的时间组构与廊 |
4.3.3 岭南园林的廊道的空间系统 |
4.4 岭南园林廊道的伸缩与延时 |
4.4.1 线性时空 |
4.4.2 远法下的围合变异 |
4.4.3 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笔墨皴法:岭南园林的景置 |
5.1 皴法、南北宗与岭南园林 |
5.1.1 皴法的定义 |
5.1.2 皴法发展过程及其类别 |
5.1.3 南北宗 |
5.1.4 皴法、南北宗对岭南园林的意义 |
5.2 皴法与岭南园林掇山 |
5.2.1 皴法的空间基础 |
5.2.2 皴法与岭南山石 |
5.2.3 皴法在岭南园林山石的体现 |
5.3 笔墨皴法与岭南园林植物 |
5.3.1 植物似的异化 |
5.3.2 造境的意趣 |
5.3.3 面的延伸 |
5.4 一墨而五色俱:墨色的透明性 |
5.4.1 具有启发意义的相关理论 |
5.4.2 墨的透明 |
5.5 墨的透明性与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
5.5.1 岭南园林理水的特征 |
5.5.2 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
5.5.3 以水入墨,以墨入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笔墨之变:中西法相互参略下岭南园林的独特性 |
6.1 绘画变革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
6.1.1 笔墨之变 |
6.1.2 建筑技术与形象新体画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
6.2 笔墨之变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
6.2.1 效仿性造园 |
6.2.2 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通 |
6.2.3 后期岭南园林的特性 |
6.3 中西法共参略下的岭南园林独特性 |
6.3.1 “观”空间的独特性 |
6.3.2 章法之“三段式”折高折远 |
6.3.3 “游”与廊道观景的同构性 |
6.3.4 皴法下掇山的多样性 |
6.3.5 意趣式置景 |
6.4 山水画视角下岭南园林和北方、江南园林的区别 |
6.4.1 畅朗轻盈、绚丽多姿的总体风格区别 |
6.4.2 置陈布势布局章法空间造境的差异 |
6.4.3 游观组织方式的互异 |
6.4.4 置景的画意配置不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要点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空压缩过程的持续影响 |
1.1.2 人居环境的快速更迭与混杂共生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确立透明性基于景观时空认知的正向价值 |
1.3.2 形成景观空间新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 |
1.3.3 建立一种当代语境下的景观设计方法体系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与历史理论研究 |
1.4.2 图解作为研究中介 |
1.4.3 案例研究 |
1.4.4 对比研究与分类研究 |
1.4.5 建立空间模型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评 |
1.5.1 透明性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
1.5.2 透明性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3 透明性理论研究现状综评 |
1.5.4 人居学科中关注多元与差异的设计理论研究 |
第2章 透明性的概念溯源 |
2.1 文学中的透明性 |
2.1.1 叙事的分解与重构 |
2.1.2 图像诗的时空架构 |
2.2 视觉艺术中的透明性 |
2.2.1 多重视角的叠合 |
2.2.2 半透明的渗透 |
2.2.3 动态的叠加 |
2.2.4 四维的再现 |
2.3 建筑中的透明性 |
2.3.1 概念产生:现代主义与德州骑警 |
2.3.2 时间空间的哲学 |
2.4 观点:交汇与分野 |
2.4.1 概念的发展及持续的论战 |
2.4.2 柯林·罗:浅空间与矛盾性 |
2.4.3 罗伯特·斯拉茨基:深度表面 |
2.4.4 戈尔杰·凯普斯:轮廓结合与渗透 |
2.4.5 莫霍里-纳吉:运动与知觉 |
2.4.6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四维空间与可见之外 |
2.4.7 本哈德·霍伊斯里:秩序的整合 |
2.4.8 代特里夫·莫廷斯:关联性空间的重申 |
2.5 东方书画中“时空”的再现 |
2.5.1 主客体的交互统一 |
2.5.2 时间对空间的统领 |
2.5.3 画面构成的东西方差异辨析 |
2.6 小结 |
第3章 透明性与当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的相关性 |
3.1 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与“透明性”呈现 |
3.1.1 揭示场地本质与原貌 |
3.1.2 创造景观意义与文化价值 |
3.1.3 关注日常生活性及结构关系 |
3.1.4 关注过程性与不确定性 |
3.1.5 尊重多元与差异 |
3.2 当代景观设计的社会责任与“透明性”呈现 |
3.2.1 整合城市空间 |
3.2.2 处理空间碎片化的问题 |
3.2.3 传达多元景观意义 |
3.3 差异、多元、异质的哲学观影响 |
3.4 景观的时空关系与差异性表征 |
3.5 小结 |
第4章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及价值体系 |
4.1 具有透明性的景观空间特征 |
4.1.1 提供浸入式的时空体验 |
4.1.2 提供延续性的时空体验 |
4.1.3 无边界与水平性 |
4.1.4 公共功能的多维聚集 |
4.1.5 场地信息的充分嵌入 |
4.2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
4.2.1 研究范畴 |
4.2.2 透明性的内核价值与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
4.2.3 景观透明性的时空关系本质 |
4.2.4 时空架构中的差异性要素界定 |
4.3 景观空间三元关系的价值支持 |
4.3.1 物质:差异显现的物质架构 |
4.3.2 意义:差异累加的体验 |
4.3.3 场域:多元的社会功用与文化价值 |
4.4 景观透明性的应用价值特征 |
4.4.1 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 |
4.4.2 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 |
4.4.3 创造关联性空间 |
4.4.4 多元与差异的共存 |
4.4.5 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 |
4.5 小结 |
第5章 透明性在景观空间中的载体层次 |
5.1 案例选择 |
5.2 图解方式 |
5.3 界面层次 |
5.3.1 横向界面与竖向界面 |
5.3.2 感知方式与主客距离 |
5.3.3 图解:文本叠合 |
5.4 空间层次 |
5.4.1 关联性空间 |
5.4.2 动知觉与阈限 |
5.4.3 超链接与帧 |
5.4.4 图解:蒙太奇 |
5.5 时-空体层次 |
5.5.1 场地复写 |
5.5.2 叙事体 |
5.5.3 图解:游牧与动态谱记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相关设计思想与实践 |
6.1 关注差异的设计方法与“透明性”呈现 |
6.2 整合差异:秩序调解与功用重建 |
6.2.1 透明的形式组织 |
6.2.2 领土肌理的引入 |
6.2.3 后拼贴:包裹与复合 |
6.2.4 混合体:缝合与嫁接 |
6.3 渲染差异:痕迹叠加与生成活力 |
6.3.1 人工挖掘与复写 |
6.3.2 事件-空间-城市 |
6.4 折叠差异:连续与流动 |
6.5 并置差异:串联与调和 |
6.5.1 无关并置与关联并置 |
6.5.2 异质体:公分母的调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建立 |
7.1 生成契机的辨析 |
7.2 设计路径及透明性的导向作用 |
7.3 参照系与图解生成 |
7.4 差异结构的句法组织 |
7.4.1 异质的结合 |
7.4.2 异质结构的层化 |
7.4.3 时空的链接 |
7.4.4 时空压缩与时空拉伸的辩证关系 |
7.5 同质结构的语义构建 |
7.6 “之间”的关系: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 |
7.6.1 构建厚性 |
7.6.2 构建间质 |
7.6.3 构建孔窍 |
7.7 整体效用的调和 |
7.8 小结 |
第8章 中国当代语境下景观实践的方法适用讨论 |
8.1 城市剩余空间的景观激活 |
8.1.1 城市空间的割裂与破碎 |
8.1.2 差异功用的整合与场地激活 |
8.1.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2 乡村景观复兴 |
8.2.1 乡村文化的消失与乡建问题的产生 |
8.2.2 差异文化形式的混合与并置 |
8.2.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3 存量更新与后工业景观改造 |
8.3.1 后工业景观改造实践的快速发展 |
8.3.2 差异逻辑形式的保留与层化 |
8.3.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9.1.1 景观透明性的学科价值与当代价值 |
9.1.2 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 |
9.1.3 基于差异显现的方法理论框架建立 |
9.1.4 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方法讨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2.1 从视知觉现象到景观设计方法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
9.2.2 透明性在景观语境中的转译及理论体系确立 |
9.2.3 构建时代语境下的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理论框架 |
9.3 研究的局限 |
9.3.1 概念本身的争议性 |
9.3.2 研究的主观性 |
9.3.3 有待实践中进一步的应用验证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研究案例相关信息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广义透明性视角下的多义空间辨析及策略研究[D]. 张存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场所精神的传承与重塑 ——以苏州仓街商业地块典型建筑设计为例[D]. 赵晓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6]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研究[D]. 原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群构可能性[D]. 张光. 湖南大学, 2019(07)
- [8]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D]. 张贤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D]. 陈炜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D]. 魏方.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