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行业现状与前景

中国塑料行业现状与前景

一、中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毛敏敏[1](2021)在《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聚乙烯稳定且优秀的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生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的塑料制品原材料之一。其难以被分解的化学结构及使用完毕后不当的处理方法也造成废弃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积,持续污染水体、土壤并对植物、动物甚至人类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目前已在多片水域、陆地、多种生物体内及可食用产品中发现聚乙烯的存在。传统处理废弃聚乙烯制品的方法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污染。因此生物降解聚乙烯的相关研究,如探寻可降解聚乙烯的微生物成为了近几年的关注热点之一。有研究发现,大蜡螟可取食聚乙烯并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乙二醇。本实验室前期将大蜡螟幼虫作为实验对象,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从其肠道中筛选出LYF-1、LYF-2两株细菌,并进行了部分生理生化鉴定。本论文从多个方面对这两株细菌的生长及降解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得到如下结果:1.绘制LYF-1、LYF-2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通过生长曲线确定两菌生长进入稳定期的时间。通过测定培养液稳定期的OD600值,探究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最适接菌量及最适初始p H范围。结果显示,在两温度条件下,LYF-1、LYF-2的生长状态良好,但生长周期有明显不同:37℃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短但繁殖速度较快,28℃条件下两菌的稳定期长但繁殖速度较慢。在两温度条件下培养LYF-1、LYF-2的最适装液量均为30 ml;最适p H范围为6-7;最适接种量则未出现明显规律。2.将LYF-1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分离产物得到菌体和胞外液。将菌体、胞外液及两者混合物分别涂抹在聚乙烯薄膜上,以探究不同组分对聚乙烯的降解效果。24 h后观察到涂于菌体组、两者混合物组表面的物质均发生干裂,完全与聚乙烯薄膜脱离。涂抹于胞外液组的溶液则在薄膜上蒸发并有部分物质残留,30 d后仍未发现薄膜形态上的变化。证明该实验方法不可行。3.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接种到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接种大肠杆菌的阴性对照组和不接种任何菌的空白对照组。降解33 d后将培养基制成冻干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各组冻干粉末及聚乙烯颗粒的基团变化。结果证实两菌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一定程度的降解能力。4.将LYF-1、LYF-2两菌分别单独及混合混合接种到以两种常见聚乙烯薄膜为唯一碳源的M9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无菌的M9液体对照组和dd H2O对照组。降解12 d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聚乙烯薄膜的变化。结果显示,LYF-1、LYF-2能够对聚乙烯薄膜产生降解作用且效果明显:单独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出现明显褶皱,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状或丝絮状裂痕;混合接种LYF-1、LYF-2组的聚乙烯薄膜褶皱状态更为强烈,出现肉眼可见的小孔洞,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孔洞周围呈现大量絮状或片状破碎。5.在37℃及28℃两温度条件下设置同上分组实验,通过每2 d测OD600值和将培养液于涂平板观察菌的生长量两种方式来评价菌种的生长状况,探究其与聚乙烯降解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OD600值的大小并不能全然揭示菌的生长状况。且未发现OD600值大小和菌的生长状况两指标与聚乙烯降解效果的直接关联。两温度条件下接菌组聚乙烯的形态变化未展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段铭哲[2](2020)在《汽车门饰条生产线自动化集成系统关键部分的设计》文中指出汽车门饰条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车门的装饰件,其制品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汽车内饰整体的装饰效果。传统的门饰条生产线为人工生产线,人工成本的日益增加以及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设计一套汽车门饰条生产线自动化集成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PLC为控制核心,使用AGV进行物料运输,并通过线性机械手将生产线中各工站连接起来组成自动化生产线。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汽车门饰条人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设计原则与工艺要求,提出了一种以AGV运送物料,线性机械手进行上下料的汽车门饰条自动化生产工艺。随后按照工艺流程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整体布局设计。根据生产线控制功能及要求,确定了以PLC为主控制设备,通过工业以太网和硬接线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控制方案。(2)根据各工站及设备在生产线中的动作需求,完成了相关机械结构设计和气动系统的设计,并利用Inventor软件完成了生产线的三维建模。通过Visual Components软件,完成生产线工艺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生产线各工站及设备布局合理,无运动干涉问题,验证了各工站及设备结构设计及布局的合理性。(3)根据AGV生产安全需要,完成了膜片冲切车间的改造,并提出了 AGV物料流转工艺流程。通过对AGV小车的引导方式、车身类型、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的确认,选择使用二维码引导的背负升降型AGV;并通过AGV安全需求分析,选用激光式避障传感器。随后根据车间设备摆放布局和生产工艺需求,完成了膜片冲切车间和注塑成型车间之间的物料流转路径设计;最后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确定了 AGV小车的所需数量。(4)依据控制系统I/O信号点数选择以S7-1200作为主控制设备。随后根据各工站及设备的电源需求情况,设计主电路进线电源为单向二线制,提供220V交流电压。控制电路由PLC电源模块和开关电源供电,提供24V直流电压。系统软件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将门饰条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自动程序、手动程序、报警程序等若干子程序,并使用梯形图语言编写。使用机械手示教器中内置编程软件完成控制程序编写。使用WinCC软件完成人机界面设计。(5)使用PLC SIM软件对程序进行调试,对程序中不合理处进行修改。随后在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对生产线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完成企业的生产要求。

李佳鹏[3](2020)在《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动汽车内外饰件生产行业的发展。汽车灯罩是重要的汽车内外饰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车灯的照明效果。本文针对某公司原有的汽车灯罩生产线,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汽车灯罩制品的材料、尺寸及注塑后处理等的分析,探讨了原有汽车灯罩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后的自动化生产工艺;根据改善后的生产工艺,明确了生产线的工站组成及其功能,进而分析了生产线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功能,确定了控制网络结构,从而确定了控制方案。(2)进行了生产线的主要工站机械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工站机器人本体的选型、末端执行器地结构设计、末端执行器气动回路设计、浇口剪切工站结构设计、除静电及除尘工站结构设计、浇口输送带工站的设计。(3)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控制设计,包括控制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有进行了控制系统I/O信号点的确定、完成了 PLC等元器件选型、完成了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进行了网络通信设计、PLC程序设计、进行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进行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4)使用TIA Portal软件中的PLC程序仿真软件进行了 PLC程序的仿真调试,验证和修正程序的逻辑性后,进行了现场调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与设计的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了汽车灯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李瑞[4](2020)在《热塑性PMMA微流控芯片微注塑成型加工工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流控技术是在几百微米甚至更小的通道中对流体进行操纵完成各种实验的技术。它能做到运用微量的样品或试剂进行具有高分辨率的分离和检测。而微流控芯片是实现微流控技术的重要装置。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材料、加工方法和降低通道内的粗糙度无疑是微流控技术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而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品种多、易加工等优势受到了微流控芯片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其加工方法微注塑成型因为可以实现批量、连续生产,也引起微流控芯片制造者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微流控芯片的注塑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对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影响顺序和最优注塑工艺,并取用在最优注塑工艺下成型的微流控芯片的进行液体混合实验和液滴成型实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注塑模具加工精度和液滴生成装置以及液体混合装置的特点,确定液滴生成装置通道截面的尺寸为500μm×500μm,液体混合装置通道截面的尺寸为400μm×400μm。运用专业软件COMSOL进行了液体混合和液滴生成的仿真,由仿真结果证实当液滴生成装置的通道截面为500μm×500μm,分散相流体的速度为连续相流体的1/2时,微通道内形成稳定的液滴。当液体混合装置的通道截面设计为400μm×400μm,液体的混合流速为5μL/min时,液体混合效果良好。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微流控芯片。(2)针对注塑工艺特点和微流控芯片的结构进行了模具设计。并利用Moldflow软件对微流控芯片的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具能够满足微流控芯片的成型加工,同时也说明浇注系统和加热系统是合理的。(3)利用正交实验对微流控芯片的注塑成型加工进行实验研究,并以微流控芯片的单流道测试装置的开口宽度、槽深、槽底宽度为指标,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的注塑工艺对微流控芯片中单流道测试装置注塑成型的影响,得出微流控芯片在可选范围内的最优注塑工艺参数。并与CO2激光加工成型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注塑加工微流控芯片更有优势。(4)利用在最优注塑工艺成型后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液体混合实验和液滴生成实验,验证注塑加工条件下微流控芯片的功能性。并与CO2激光加工的微通道进行对比,发现采用注塑加工生产的微流控芯片能够更好的满足微流控实验的要求。

栾晓玉[5](2020)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文中提出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方面,塑料是石化产品,其广泛生产和使用增加了石化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不仅占用空间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塑料为研究目标,基于物质流分析研究了塑料资源的动态演化,建立了我国废塑料排放清单。同时,采用情景分析模拟未来塑料资源的代谢情况,并预测了未来在三种不同回收情形下废塑料排放清单,探讨资源效率提升和环境绩效改善的技术政策建议,为我国塑料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参考。在现状分析环节,建立了中国塑料资源物质流分析模型,核算塑料物质代谢的关键流量和存量,解析其关键节点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949—2018年,中国塑料累计消费塑料1797.9Mt,共产生废塑料1168.2Mt,2018年中国塑料的使用存量为446.6Mt。塑料行业发展迅速,塑料资源代谢规模庞大。废塑料中20.0%被回收再利用,15.2%被焚烧,40.3%进入填埋场,24.5%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废塑料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优先塑料的材料回收,难以回收的尽可能回收能源,减少废塑料填埋和废弃,促进塑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目前废塑料排放清单方面,进入环境中的宏塑料量为66.0 Mt,微塑料为460.0 kt。海洋中宏塑料种类主要是养殖业和捕鱼业中用到的泡沫装置和渔网,微塑料种类是个人洗护产品中的塑料微珠和洗衣过程中的纤维。海洋中的宏塑料与海上活动产生的废物管理控制不当有关;陆地中的宏塑料主要与塑料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不够有关。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是塑料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风化;而陆地中的微塑料与塑料代谢过程中的排放有关。在情景分析环节,基于存量驱动模型,分析了塑料的需求量,依据不同阶段政府的规划,设置三种不同的回收情形。结果表明,2050年使用存量为1029.1 Mt,仅为2018年的2.3倍,2019—2050年社会经济系统塑料输入量累计为4807.7 Mt,输出量累计为4225.1 Mt。塑料行业发展已经开始保持稳定,塑料资源代谢规模也逐渐被控制。在2050年三种不同废塑料处理处置情景下,废塑料累计回收量分别是2018年的6.0、6.9、7.8倍,累计废弃量分别仅是2018年的1.8、1.6、1.4倍。环境中废塑料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风险需要深入研究。优先废塑料的材料回收,能源回收为辅,减少废塑料填埋,尤其是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入环境,对减少其对环境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在未来废塑料排放清单方面,在3种不同情景中,进入环境中的宏塑料量分别为68.0 Mt、50.0 Mt、48.0 Mt,进入环境中的微塑料量分别为544.0 kt、528.0 kt、532.0kt。海洋中宏塑料中占比最大的依旧为PS,海洋中微塑料占比最大的也依旧为PET。随着回收量的增加,环境中宏塑料量和微塑料量均在减少。因此进入环境的废塑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的管理水平以及处理水平。完善固废处理基础设施,加强相关立法管控,提高垃圾的收集处理水平。

王大鹏[6](2020)在《连续玻璃纤维复合带增强聚乙烯管道失效研究》文中认为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简称RTP)是近年来新兴的增强复合管道,在各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且迅速发展。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主要由3层结构组成,内层多为耐磨耐腐蚀适合输送流体的聚乙烯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层材料进行改性;中间层为增强层,增强层的材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钢带、钢丝、芳纶纤维、玻璃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及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成的复合带等,增强层可以根据压力等级,可以多层结构;外层主要起抗划痕、抗静电的保护作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连续玻璃纤维复合带增强聚乙烯管道(continuous fiberglass composite tape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简称CFT-RTP),以连续玻璃纤维束制成玻纤带作为增强材料缠绕在聚乙烯内管上,外层包覆聚乙烯,三层完全熔合在一起。CFT-RTP主要的优点是耐压、耐腐蚀、质量轻、接头少、成本低,与塑料管道相比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与钢管、铁管比较可以很好地解决腐蚀问题,在承受较高工作压力的基础上,保持了塑料管道柔韧性的特点,可以做成几十米到近千米盘卷的连续管。主要应用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长距离高压输送,以及市政水利等需要较高压力输送介质的管线领域。CFT-RTP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将会承受内压载荷、外压载荷、疲劳载荷等因素的影响,还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管道的长期安全使用性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仔细分析CFT-RTP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评估其相关的设计安全系数,重点测试出CFT-RTP爆破压力、静液压力、疲劳压力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系数关系,评估出在不同受力状态下CFT-RTP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玻璃纤维在拉伸应力场中长期行为研究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中,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起到主要承压作用,要了解CFT-RTP在受力条件下的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首先应该了解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带在应力场中的行为。目前对于玻璃纤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以及断裂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长期使用寿命尚不清楚。本文在不同的恒定拉伸应力条件下对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复合带进行长期拉伸试验,得到不同拉伸应力下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复合带的断裂时间,推断出玻璃纤维的临界断裂应力,分析玻璃纤维在拉伸应力场中断裂断口微观形貌,通过断裂力学理论以及化学键理论解释断裂机理。对于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400 TEX的玻璃纤维,其拉伸断裂强度为1280 MPa,拉伸应力场中长期断裂临界值为断裂强度的55.6%,玻璃纤维临界断裂应力为711.68 MPa,当拉伸应力低于临界断裂应力时,玻璃纤维将不发生断裂,当拉伸应力大于临界断裂应力时,断裂时间随拉伸应力的增大而减小。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可以延缓断裂时间,但不会改变临界断裂应力。为保证玻璃纤维的长期使用寿命,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不得超过临界断裂应力。(2)CFT-RTP短期爆破失效研究为了确定已开发CFT-RTP的最大承压能力,为CFT-RTP安全使用提供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了 CFT-RTP新产品不同规格的开发与研究,需要分析出CFT-RTP强度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根据CFT-RTP的特点,在充分地分析了玻璃纤维与塑料两种原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对CFT-RTP进行了短期爆破试验。根据对管道试验测试的数据,分析增强层受力情况,从而为管道公称压力的确定提供可靠性依据。管道的爆破试验,可为短期静液压试验、长期静液压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等一系列的管材的测试试验提供可靠的压力分级基础。管道的爆破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到CFT-RTP最大承压能力,可初步验证管道爆破强度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可以初步预估管道合理的安全系数。通过对管道的爆破试验,分析破坏形式,分析CFT-RTP各层之间熔接性是否良好,CFT-RTP整体性能是否良好。通过对CFT-RTP爆破试验的结果分析,为管道的安全使用提的理论支撑,也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参数。CFT-RTP材料及其结构的可设计性,表现在内外层基体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求改变材料种类,必要时可以对材料进行改性,增强层的可设计性就更大了,根据压力等级,可以更改增强层纤维类型、增强层体积分数、增强层缠绕角度、增强层层数等参数。根据外界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对CFT-RTP结构的形式和尺寸等进行改变,使CFT-RTP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重量和经济指标做到合理和优化。(3)CFT-RTP长期静压载荷下失效研究CFT-RTP长期静压研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某一温度条件下,在一定的使用寿命范围内,管道所能承受的最大内压载荷是多少?二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管道在某一内压载荷条件下,其长期使用寿命有多长时间?对CFT-RTP在不同内压载荷作用下,检测其失效时间,推断出CFT-RTP长期失效寿命。CFT-RTP在长期静液压力条件下主要由增强层中连续玻璃纤维承压,其受力状态与连续玻璃纤维在拉伸应力场中的受力状态类似。CFT-RTP在长期静液压力条件下的受力状态与纯聚乙烯管道的受力状态不同,不能完全照搬聚乙烯管道压力等级之间的关系。外径110 mm,总壁厚10 mm,内层壁厚6 mm,增强层厚度1.2 mm,外层壁厚2.8 mm的CFT-RTP在常温条件下的最大长期工作压力为爆破压力的40%(3.3 MPa),此压力可以满足CFT-RTP长期使用寿命的要求。CFT-RTP的短期静液压力等于爆破压力的56%,即爆破压力等于短期静液压力的2倍。CFT-RTP的爆破压力等于短期静液压力的2倍,等于最大长期使用压力的2.5倍。(4)CFT-RTP在疲劳载荷下失效研究目前对于CFT-RTP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疲劳性能以及疲劳失效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CFT-RTP在疲劳应力作用下的长期使用寿命尚不清楚。本文在恒定应力比,不同疲劳平均应力的条件下,对CFT-RTP进行长期压力循环疲劳试验,得到不同疲劳平均应力下CFT-RTP的循环失效次数,推断出CFT-RTP的临界疲劳失效应力,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在疲劳应力条件下裂纹扩展机理。所以对于外径110mm,总壁厚10 mm,爆破压力8.32 MPa的CFT-RTP,在循环振幅±3%,频率10次/min,应力比0.94的条件下,CFT-RTP临界疲劳应力为爆破压力的40.43%及3.364 MPa。当疲劳平均应力低于临界疲劳应力时,玻璃纤维将不发生断裂,CFT-RTP不再疲劳失效,当疲劳平均应力高于临界疲劳应力时,失效次数随疲劳平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频率较低时,频率的改变对于CFT-RTP的疲劳几乎没有影响。为保证CFT-RTP的长期使用寿命,其所承受的最大疲劳平均应力不得超过临界疲劳应力。

龙邹霞[7](2019)在《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文中指出塑料作为“人类世”所特有的一种物质,为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材料,但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开展海湾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对认识塑料物质在海岸带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调控人类活动行为,降低塑料物质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危害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开展了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分布规律,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厦门湾沉积物微塑料历史记录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厦门湾海面垃圾存在不均匀分布,并典型受降水、潮流、盐度、风向和周边陆域城市垃圾管控水平等因素控制。海面垃圾丰度最高为70751 Items/km2,最低为3556 Items/km2,二者相差近20倍,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口海域及其邻近的厦鼓海域,约占厦门湾海面垃圾的59.5%。约有76.67%的海面垃圾来源于流域和周边陆域人类活动产生,仅有23.33%的由捕捞和水产养殖等海上人类活动产生。海面垃圾与降水量相关度高(R2=0.75),台风、持续暴雨等极端天气将大量陆源垃圾带入海洋,导致海面垃圾显着增加,例如台风“莫兰蒂”造成海面垃圾平均丰度较同期正常天气情况下高7-11倍。九龙江河口咸淡水交汇的盐度锋面处,水动力条件较弱的区域和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有岸滩、岛屿阻隔等处较易形成海面垃圾集中分布区域。随着尺寸的减小,海面垃圾丰度近似成幂指数增加,且其中塑料垃圾的占比近似成对数升高,表明海面塑料垃圾小型化趋势明显。海底垃圾分布总体与海面垃圾相似,但又略有不同。海底垃圾丰度介于53143-3600 Items/km2。受底部流场差异和盐度锋面等影响,尤其在河口海域由于受底层盐水楔顶托作用,与海面相比,海底垃圾沉积中心向河口方向上移。海底垃圾丰度以中块垃圾为峰值近似呈“倒V”字形正态分布,且随着尺寸的减小,塑料垃圾的占比略呈下降趋势。塑料纸/袋和塑料绳子都是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各尺寸中最为主要的两种类型。小块和特大块塑料垃圾的类型比较单一,而中块和大块的塑料垃圾类型则比较丰富多样,并随着尺寸的减少,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中可识别的类型显着降低。滩涂(沙滩)垃圾丰度普遍较海面垃圾和海底垃圾高,其分布特征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垃圾的“源汇”格局。滩涂(沙滩)垃圾平均丰度约为159833 Items/km2,分别是海面垃圾和海底垃圾的5.25倍和5.61倍。流域带来的垃圾,在河口海域受盐度锋面和近岸植被的阻滞影响,并在波浪能作用下堆积到九龙江河口滩涂上,形成流域垃圾的“中继站”;在台风、暴雨或高潮水位作用下进行二次分配,又再次进入到厦门湾海域,成为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策源地”之一,起到“源”的作用。海面垃圾在潮流输移和波浪能推移作用下,逐步汇集到厦门岛东南部沙滩,使其成为厦门湾海面垃圾的重要“汇”之一。九龙江河口滩涂中除特大块外,其他垃圾丰度随其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且塑料垃圾的占比也呈近似相同规律。厦门岛东部沙滩垃圾以中块为峰值近似呈“倒V”字形正态分布,塑料垃圾尺寸占比呈“V”字型分布。滩涂(沙滩)中大块和中块的塑料垃圾类型较为多样,类型平均为28种和24种,是海面和海底同尺寸塑料垃圾类型数量的3-4倍。泡沫类塑料是滩涂(沙滩)塑料垃圾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应引起特别关注。厦门湾海面微塑料分布规律与塑料垃圾有较大差异,尤其受降水影响的机制明显不同。厦门湾海面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135269 Items/km2,是海面塑料垃圾的5.5倍,其粒径小于2.5mm的约占78.1%,主要类型以PE(31%)、PA(22.3%)和PVC(14.5%)为主。海面微塑料由于粒径小,受河口盐度锋面的阻滞作用弱于大块塑料垃圾,而易被输移到距离“源”更远的开阔海域,使其有别于塑料垃圾的分布规律。海面微塑料丰度在丰、平、枯三季有较大差异,以枯水期丰度最高(121276 Items/km2),丰水期处于中等水平(73925 Items/km2),平水期最低(24908 Items/km2),仅为枯水期的20.5%。枯水期降水少、太阳辐射作用时间长,有利于大块塑料降解碎化形成“次生”微塑料,而使得海面微塑料丰度显着升高。滩涂微塑料丰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塑料垃圾类似,能较好地指示微塑料的“源汇”格局。设计并改进了城市污水微塑料采样方法,总结了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采用电磁流量计与快速拍照联用思路,设计并改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微塑料采样方法,计量误差约为±1-2 mL/s,有效地解决了进出水采样体积级差大的问题,提升了进出水中微塑料丰度结果的可比性。研究表明,厦门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6.55Items/L和0.59Items/L,平均去除率为90.52%,通过厦门七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排入厦门湾的微塑料数量约为6.5×108个,数量巨大不容忽视。微塑料以白色、透明和绿色三种颜色为主,形态以颗粒态为最,类型以PP、PE、PS以及PP与PE共聚物为要,粒径为63-120μm的占比较大。进水中微塑料丰度与SS的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服务区域内的塑料制品企业数量、类型、规模等对进水中微塑料丰度有较大影响。微塑料的去除率与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有密切关系,超负荷运转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丰度明显偏高。微塑料的形状、密度和粒径大小等对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有重要影响。GY沉积物柱样中的微塑料历史丰度呈现波动变化。最早的微塑料历史记录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世界和我国的塑料工业发展历史初期有较好的指示关系。微塑料丰度在1950s缓慢上升后,在1960s又呈下降趋势。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发展,微塑料丰度在1980s中期出现峰值(189241 Items/kg·dw),并随后逐年下降到1990s中期的阶段低值。1990s年代中后期至今,微塑料丰度又呈逐步上升的趋势。GY沉积物柱样中微塑料类型以PES和Acrylic为主,其平均占比分别达到41.07%,23.12%,PE、PP、PE+PP和PA类占比分别为11.47%、6.52%、5.63%和3.84%。微塑料粒度≤100μm的约占82.20%,主要集中在20-40μm之间。不同年代微塑料粒度有一定差别,尤其是1972-1984年间的微塑料粒度分布更加集中,并以密度较大的PES为主,平均占比达64.5%。GY沉积物柱样中的微塑料历史记录是对多重环境压力的有效响应。1988年以前,塑料制品产量是GY沉积物中微塑料历史丰度分布的主控因素,即微塑料历史丰度随着塑料产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世界塑料产量对微塑料丰度的影响最为明显(R2=0.85)。1988年以后,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历史分布受多重因素影响和控制。1980s中后期陆源塑料垃圾收集处置率的逐步提升,1996年开始的海洋垃圾清扫政策等使得陆源入海塑料垃圾通量并未显着升高,同时1989年以后城市污水集中处置率逐步提升使得城市污水微塑料排放量呈下降趋势,1989年生效的MARPOL公约附则V更是直接有效地减少了船舶塑料垃圾排海,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和控制着海洋微塑料的物源输入强度。微塑料在沉积环境中的丰度、类型和形态等历史记录是微塑料物源输入、微塑料自身理化性质和沉积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多重环境压力的有效响应。微塑料在沉积环境中的历史分布特征能够较好的反演人类塑料工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塑料制品消费结构变化、区域重要人类活动史,较好地展示了微塑料作为“人类世”重要地层学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重要指示意义。

童鹏程[8](2019)在《纳米碳酸钙母料制备及在PLA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可生物降解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因其韧性差,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围绕着PLA韧性差缺陷,采用不同流场的熔融共混方式,利用纳米碳酸钙母料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并用于注塑成型、吹膜成型和3D打印等进行了复合材料配方的设计与实验。采用DSC、SEM和旋转流变仪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母料和PBAT对PLA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制备出了冲击强度良好的注塑样品、断裂伸长率良好的吹塑薄膜和成型性良好的3D打印线材。首先,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与二棱转子结构的连续混炼机组分别制备了纳米碳酸钙母料,后将母料按不同比例添加到PLA中注塑成型。通过表征探讨两种不同的加工流场制备的Nano-CaCO3母料和Nano-CaCO3含量对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混炼机制备的Nano-CaCO3母料更有利于Nano-CaCO3在PLA基体中的分散,降低材料复数黏度、提高结晶度;当添加母料量相同时,“连续混炼母料”对材料拉伸强度“损失”程度更低,对缺口冲击强度“提升”程度更高;同时研究了连续混炼机的转子结构(二棱转子与三棱转子)对Nano-CaCO3母料及其PLA/Nano-CaCO3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二棱转子结构对物料具有更强剪切混炼作用,制备的Nano-CaCO3母料更能提高PLA/Nano-CaCO3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二,采用上章筛选出最优流场的二棱转子结构的连续混炼机,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苯乙烯共聚物(S-2001)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代号:PGA)为抗冲击改性剂,制备“PGA母料”和“S2001母料”,制成PLA/Nano-CaCO3薄膜。研究结果表明:母料中PGA/PLA=(15:35,wt%)的“PGA母料”、S2001/PLA=(5:45,wt%)的“S2001母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最多,同时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薄膜断裂伸长率达到34.3%左右(纯PLA薄膜断裂伸长率仅为11.3%左右)。其三,分别以母料和PBAT为改性剂,制备了PLA/PBAT、PLA/PBAT/Nano-CaCO3复合材料。同时当PLA/PBAT=(70:30,wt%)时,材料力学性能良好;PGA母料与S2001母料有效地提高了PLA/PBAT/Nano-CaCO3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S2001母料更能降低材料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提高薄膜延展性,当添加S2001母料质含量为11 wt%时,PLA/PBAT/Nano-CaCO3复合薄膜断裂伸长率达到最高479.4%左右。最后,通过“母料法”和“专用树脂法”制备了PLA/PBAT/Nano-CaCO3 3D打印线材,母料法指沿用PLA/PBAT=(70:30,wt%)混合比例,利用S2001母料制备PLA/PBAT/Nano-CaCO3打印线材,专用树脂法是指参照母料法配比,直接采用Nano-CaCO3粉体制备PLA/PBAT/Nano-CaCO3打印线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线材都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和制品尺寸稳定性,但当粉体含量过高(Nano-CaCO3含超过15 wt%)时,打印制品会出现熔丝坍塌现象;母料法制备的打印制品,拉伸强度较高,冲击强度较低,制品颜色较深,更有利于表观形貌呈现。

卢清荣[9](2019)在《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塑料行业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发展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塑料工业基本是在建国后才开始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扩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20.1%,产值年均增长20.06%。塑料加工业已成为国内轻工业中最大的新兴产业、朝阳工业;同时,我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是中国塑料家居用品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日用塑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缓慢,发展遭遇瓶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CH公司当前亟需迎接的挑战。本文以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企业外部宏观环境,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比对研究,分析出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并从内部资源、公司能力与经营风险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公司当前内部环境,总结出CH公司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归纳出CH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构建SWOT矩阵图制定出公司策略组合方案,充分利用外部发展机会、规避威胁,发挥公司条件优势、扭转劣势,调整公司战略方向;并针对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制定出一套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后总结出CH公司发展管理的要点与核心,希望能助其实现做大做强的企业愿景。

张乐[10](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广东省通用塑料产业分析及发展》文中指出通用塑料产业是广东省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对该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是应对当前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安全环保的关键。以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为中心,通过全产业链的视角对广东省石化上游合成树脂、塑料交易集群、塑料制品加工、改性塑料市场、塑料机械产业与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失衡、专利布局意识较薄弱、新型替代性材料的冲击以及社会发展等制约通用塑料产业发展的因素。此外,简要分析了通用塑料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五大通用合成树脂的研发重点,并为通用塑料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二、中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塑料的发展现状
        1.1 塑料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1.2 塑料的污染现状
        1.2.1 对水体的污染
        1.2.2 对土壤的污染
        1.2.3 对人体的影响
        1.3 塑料的相关政策
        1.4 塑料的生物降解相关研究进展
        1.4.1 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
        1.4.2 聚乙烯的生物降解过程
        1.4.3 参与聚乙烯降解的微生物
        1.4.4 微生物降解聚乙烯的表征方法
    2 大蜡螟的研究进展
        2.1 大蜡螟的生物学特性
        2.2 大蜡螟的防治方法
        2.3 大蜡螟幼虫作为试验昆虫的利用现状
        2.4 大蜡螟降解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菌种的生长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菌种的活化
        2.3.2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2.3.3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4 生长曲线的测定
        2.3.5 最适装液量的测定
        2.3.6 最适接菌量的测定
        2.3.7 最适初始pH范围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1.2 最适装液量测定结果
        3.1.3 最适接菌量测定结果
        3.1.4 最适pH范围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三章 菌体及胞外液对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第四章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降解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M9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2.3.2 菌种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降解作用的探究
        2.3.3 培养基冻干粉末的制备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制样流程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制样流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结果
        3.2 讨论
第五章 菌种的聚乙烯降解特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材料及其处理
        2.2.1 供试菌株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材料灭菌处理
        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4 试验方法
        2.4.1 菌种对聚乙烯塑料降解效果的探究
        2.4.2 降解过程中OD值及菌种生长状况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
        3.1.2 降解过程中OD值的测量结果
        3.1.3 菌在降解聚乙烯过程中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
        3.1.4 两温度条件下塑料降解的对比结果
        3.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汽车门饰条生产线自动化集成系统关键部分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 门饰条成型工艺研究现状
        1.1.2 注塑成型生产线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 自动化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2.1 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2.1.1 汽车门饰条膜片及制品介绍
        2.1.2 汽车门饰条人工生产线工艺流程
        2.1.3 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2.2 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2.2.1 设计原则及工艺要求
        2.2.2 门饰条生产线机械方案设计
        2.2.3 门饰条生产线控制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关键工站及设备机械结构设计
    3.1 上料工站设计
        3.1.1 上料工站总体方案设计
        3.1.2 上料工站机械结构设计
        3.1.3 上料工站气动系统设计
    3.2 机械手工站设计
        3.2.1 机械手工站机械结构设计
        3.2.2 机械手工站气动系统设计
    3.3 剪浇口工站设计
    3.4 皮带输送线设计
        3.4.1 皮带输送线机械组成
        3.4.2 皮带输送线电机选型
    3.5 生产线整体布局图
    3.6 工艺流程仿真模拟
        3.6.1 Visual Components软件介绍
        3.6.2 Visual Components软件应用
    3.7 本章小结
4 AGV物料流转系统设计
    4.1 AGV物料流转方案设计
    4.2 AGV小车选型
        4.2.1 引导方式的确定
        4.2.2 车身类型确定
        4.2.3 控制系统确定
        4.2.4 充电方式确定
    4.3 AGV安全性设计
        4.3.1 AGV安全需求分析
        4.3.2 避障传感器选型
    4.4 AGV物料流转系统路径规划
        4.4.1 膜片冲切车间AGV物料流转路径
        4.4.2 注塑车间AGV物料流转路径
    4.5 AGV数量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和程序设计
    5.1 PLC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5.1.1 控制系统信号统计
        5.1.1.1 控制系统输入信号
        5.1.1.2 控制系统输出信号
        5.1.2 PLC选型
        5.1.3 触摸屏选型
    5.2 电气原理图设计
        5.2.1 主电路原理图设计
        5.2.2 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3.1 PLC程序设计
        5.3.2 线性机械手程序设计
        5.3.3 人机界面的搭建
    5.4 本章小结
6 自动化集成系统仿真与调试
    6.1 控制系统仿真调试
        6.1.1 PLC SIM简介
        6.1.2 系统的仿真
    6.2 现场调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电气图纸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 汽车内外饰件成型技术
        1.1.2 汽车内外饰件生产线的发展
        1.1.3 工业控制技术发展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2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2.1 汽车灯罩制品
    2.2 生产现状及问题分析
        2.2.1 汽车灯罩人工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
        2.2.2 汽车灯罩人工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2.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整体设计
        2.3.1.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
        2.3.2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工站组成
        2.3.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工站机械部分的设计
    3.1 机器人工站
        3.1.1 机器人本体选型
        3.1.2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3.2 浇口剪切工站
        3.2.1 浇口剪切工站结构设计
    3.3 除静电及除尘工站
        3.3.1 除静电及除尘工站结构设计
    3.4 浇口传送带工站
        3.4.1 传送带机械设计
        3.4.2 传送带电机的选择
    3.5 自动化生产线整体布局
    3.6 本章小结
4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4.2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4.2.1 控制系统的I/O信号统计
        4.2.2 控制系统的元器件选型
        4.2.3 电气原理图设计
    4.3 控制系统电气控制软件设计
        4.3.1 网络通信设计
        4.3.2 PLC程序设计
        4.3.3 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4.3.4 触摸屏HMI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调试
    5.1 系统仿真调试
        5.1.1 PLCSIM介绍
        5.1.2 系统仿真
    5.2 系统现场调试
        5.2.1 系统设备安装
        5.2.2 系统网络通信调试
        5.2.3 系统设备单体调试
        5.2.4 系统全线调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4)热塑性PMMA微流控芯片微注塑成型加工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流控技术
        1.1.1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
        1.1.2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
    1.2 微注塑成型技术研究
        1.2.1 微注塑成型模具的研究现状
        1.2.2 微注塑成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微注塑成型加工技术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目的及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液滴生成和液体混合仿真及微流控芯片设计
    2.1 液滴生成
        2.1.1 液滴形成机理
        2.1.2 液滴生成的仿真
        2.1.2.1 两相的选择及其物性参数
        2.1.2.2 几何模型建立
        2.1.2.3 物理场的选择
        2.1.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2.1.2.5 网格的划分
        2.1.2.6 液滴生成仿真结果及分析
    2.2 液体混合
        2.2.1 液体混合理论
        2.2.1.1 液体混合机理
        2.2.1.2 微通道内对流-分子扩散基本方程
        2.2.2 液体混合仿真
        2.2.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2.2.2.2 参数设置与网格划分
        2.2.2.3 模拟结果分析
    2.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2.4 本章总结
3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仿真及模具设计
    3.1 模具设计
        3.1.1 模具整体设计
        3.1.2 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3.1.3 模具温度加热系统
        3.1.4 模具顶出机构的设计
    3.2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仿真
        3.2.1 Moldflow仿真
        3.2.2 微流控芯片浇注系统的建立
        3.2.3 网格划分
        3.2.4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材料
        3.2.5 工艺参数的设置
    3.3 模拟实验结果
        3.3.1 熔体填充等值线
        3.3.2 填充流动模拟结果分析
        3.3.3 速度/压力转换时的压力
        3.3.4 锁模力
        3.3.5 气穴与熔接线模拟结果分析
        3.3.6 顶出后的体积收缩率
        3.3.7 流动前沿处温度
        3.3.8 翘曲变形
    3.4 本章小结
4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的研究
    4.1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实验及材料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原料
    4.2 微流控芯片的注塑成型工艺初步探究
        4.2.1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4.2.2 微流控芯片注塑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
    4.3 微流控芯片正交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4.3.1 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正交实验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3.2.1 工艺参数对单流道测试装置开口宽度的影响
        4.3.2.2 工艺参数对单流道测试装置槽底宽度的影响
        4.3.2.3 工艺参数对单流道测试装置槽深的影响
    4.4 PMMA微流控芯片的最优注塑工艺与CO_2激光加工微流控芯片
        4.4.1 PMMA微流控注塑加工最优工艺的确定
        4.4.2 CO_2激光加工的PMMA微流控芯片
    4.5 本章小结
5 PMMA微流控芯片的混合实验和液滴生成实验
    5.1 微流控芯片的液体混合实验
        5.1.1 微注塑成型微流控芯片混合实验
        5.1.2 CO_2激光加工的微流控芯片液体混合实验
    5.2 微流控芯片的液滴生成实验
        5.2.1 微注塑成型的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实验
        5.2.2 CO_2激光加工的微流控芯片的液滴生成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课题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1949—2018年中国塑料流量与存量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1.1 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2.1.2 塑料产品消费结构
        2.1.3 塑料产品使用年限
        2.1.4 废塑料处理处置
    2.2 塑料关键流量及存量核算
        2.2.1 塑料生产消费量核算
        2.2.2 废塑料处理处置量核算
    2.3 塑料动态流量和存量分析
        2.3.1 塑料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2.3.2 塑料产品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2.3.3 塑料消费量
        2.3.4 废塑料产生量
        2.3.5 塑料使用量
        2.3.6 塑料使用存量
        2.3.7 废塑料回收量、终端处理量和废弃量
        2.3.8 累计废塑料回收量、终端处理量和废弃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2018年废塑料排放清单编制
    3.1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核算
        3.1.1 进入海洋中的微塑料量
        3.1.2 留在陆地中的微塑料量
        3.1.3 进入海洋中的宏塑料量
        3.1.4 留在陆地中的宏塑料量
    3.2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分析
        3.2.1 微塑料来源
        3.2.2 宏塑料来源
        3.2.3 微塑料种类
        3.2.4 宏塑料种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2019—2050年中国塑料流量与存量情景分析
    4.1 塑料关键流量及存量情景分析
        4.1.1 塑料使用存量情景分析
        4.1.2 废塑料处理处置情景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1 人口和GDP预测
        4.2.2 塑料终端领域产品保有量预测
        4.2.3 塑料终端领域产品塑料含量预测
        4.2.4 废塑料处理处置预测
    4.3 塑料动态流量和存量预测
        4.3.1 塑料使用存量
        4.3.2 塑料使用量
        4.3.3 废塑料产生量
        4.3.4 塑料消费量
        4.3.5 废塑料处理处置量
        4.3.6 累计废塑料处理处置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2050年中国废塑料排放情景分析
    5.1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情景分析
        5.1.1 进入海洋中的微塑料量
        5.1.2 留在陆地中的微塑料量
        5.1.3 进入海洋中的宏塑料量
        5.1.4 留在陆地中的宏塑料量
    5.2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预测
        5.2.1 微塑料来源
        5.2.2 宏塑料来源
        5.2.3 微塑料种类
        5.2.4 宏塑料种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连续玻璃纤维复合带增强聚乙烯管道失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RTP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RTP成型工艺技术
    1.4 国内外对RTP性能研究及失效分析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本文的创新点
2 玻璃纤维在拉伸应力场中长期失效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玻璃纤维及玻纤带在拉伸应力场的试验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短期爆破失效分析
    3.1 引言
    3.2 CFT-RTP壁结构设计
    3.3 CFT-RTP短期爆破失效
    3.4 增强层规格对CFT-RTP爆破失效的影响
    3.5 CFT-RTP各层熔接性能
    3.6 本章小结
4 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长期静压失效分析
    4.1 引言
    4.2 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静压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疲劳失效研究
    5.1 引言
    5.2 连续玻纤带增强聚乙烯管道疲劳试验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塑料和海洋塑料污染
    1.2.1 塑料及中国塑料工业发展简史回顾
    1.2.2 海洋塑料污染及其危害
1.3 微塑料定义及其来源
    1.3.1 微塑料的定义
    1.3.2 微塑料的来源
1.4 海洋微塑料国外研究进展
    1.4.1 微塑料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4.1.1 海洋微塑料通量估算
    
1.4.1.2 微塑料在近岸海域中的分布
    
1.4.1.3 微塑料在极地和大洋中的分布
    
1.4.1.4 微塑料在淡水中的分布
    1.4.2 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危害
    
1.4.2.1 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1.4.2.2 微塑料对生物和生态的直接危害
    
1.4.2.3 微塑料对生物和生态的间接危害
    1.4.3 微塑料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1.4.3.1 野外采样方法
    
1.4.3.2 实验室分析方法
1.5 海洋微塑料国内研究进展
    1.5.1 在沙滩海岸中的分布
    1.5.2 在近岸海域与河口区的分布
    1.5.3 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1.5.4 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
    1.5.5 在河流及湖泊中的分布
    1.5.6 其他研究
1.6 海洋微塑料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方向
    1.6.1 存在问题
    
1.6.1.1 微塑料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1.6.1.2 微塑料的理化特性和时空分布
    
1.6.1.3 微塑料的危害
    1.6.2 研究方向
    
1.6.2.1 微塑料调查和研究方法领域
    
1.6.2.2 微塑料理化特性与时空分布领域
    
1.6.2.3 微塑料的危害领域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地质地貌
2.6 沉积环境
2.7 生态环境 第三章 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分布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集站位
    3.2.2 采样方法
    3.2.3 质量控制
3.3 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分布格局
    3.3.1 基于实地调查的海面和海底垃圾空间分布特征
    3.3.2 海面和海底垃圾塑料垃圾尺寸和物源分析
    3.3.3 海面和海底塑料垃圾类型组成分析
    3.3.4 极端天气(台风)对海面垃圾分布的影响
3.4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
    3.4.1 滩涂(沙滩)垃圾时空分布规律
    3.4.2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尺寸分布特征
    3.4.3 滩涂(沙滩)塑料垃圾类型组成分析
3.5 海洋微塑料空间分布
    3.5.1 海面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
    3.5.2 海面微塑料季节变化
    3.5.3 海底和滩涂微塑料分布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集站位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处理
    4.2.4 微塑料鉴定分析
    4.2.5 污染控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方法有效性
    4.3.2 微塑料丰度
    4.3.3 微塑料特征
    4.3.4 微塑料去除
4.4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微塑料历史记录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沉积物柱样采集站位
    5.2.2 沉积物柱样处理
    5.2.3 沉积物柱样年代学测定
    5.2.4 沉积物柱样的粒度和黏土矿物测定
    5.2.5 沉积物柱样金属元素丰度测定
    5.2.6 沉积物柱样微塑料测定
    5.2.7 质量控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研究方法的适应性
    5.3.2 沉积物柱样中微塑料丰度历史分布
    5.3.3 微塑料历史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3.3.1 对塑料制品产量的响应
    
5.3.3.2 对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响应
    
5.3.3.3 对城市污水微塑料排海的响应
    
5.3.3.4 对船舶塑料垃圾排海的响应
    5.3.4 微塑料历史分布与沉积环境耦合
    5.3.5 微塑料作为“人类世”地层学标志物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纳米碳酸钙母料制备及在PLA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引言
    0.2 聚乳酸材料概况
        0.2.1 聚乳酸简介
        0.2.2 聚乳酸应用研究
        0.2.3 聚乳酸改性
    0.3 纳米碳酸钙材料概况
        0.3.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现状
    0.4 纳米碳酸钙母料
    0.5 连续混炼机简介
    0.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0.6.1 目的意义
        0.6.2 研究内容
        0.6.3 创新点
第一章 加工流场对纳米碳酸钙母料的制备及其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原料
        1.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1.2.3 样品制备
        1.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Nano-CaCO_3 母料中PLA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3.2 加工流场对Nano-CaCO_3 母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1.3.3 加工流场对Nano-CaCO_3 母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1.3.4 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分析
        1.3.5 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1.3.6 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1.3.7 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1.3.8 连续混炼机组的转子结构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2001和POE-G-GMA对 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3 样品制备
        2.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加工方式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2.3.2 不同加工方式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2.3.3 改性母料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2.3.4 改性母料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影响
        2.3.5 改性母料对PLA/Nano-CaCO_3 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2.3.6 改性母料对PLA/Nano-CaCO_3 薄膜的影响
        2.3.7 PLA/Nano-CaCO_3 薄膜微观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LA/PBAT/Nano-CaCO_3 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2.3 样品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LA/PBA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3.3.2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3.3.3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3.3.4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分析
        3.3.5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3.3.6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薄膜微观形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A/PBAT/Nano-CaCO_3 打印线材的制备与熔积成型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2.3 样品制备
        4.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注塑成型和3D打印成型对PLA/PBAT的样品成型性的影响
        4.3.2 加工方式对PLA/PBAT/Nano-CaCO_33D打印样条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PLA/PBAT/Nano-CaCO_3 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影响
        4.3.4 PLA/PBAT/Nano-CaCO_3 打印制品微观形貌分析
        4.3.5 PLA/PBAT/Nano-CaCO_3 打印成型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1.2.1 国内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1.2.2 塑料制品行业研究综述
        1.2.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2.4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基于PEST分析模型的CH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法律环境(P)
        2.1.2 经济环境(E)
        2.1.3 社会文化环境(S)
        2.1.4 技术环境(T)
    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
        2.2.2 与同行业公司定位层次比较
        2.2.3 与同行业公司财务状况比较
        2.2.4 与同行业公司盈利结构比较
        2.2.5 与同行业公司营销模式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现状及内部环境分析
    3.1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概况与发展规划
        3.1.1 公司设立与历史沿革
        3.1.2 公司股权结构与发展战略
    3.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3.2.1 商誉和品牌资源分析
        3.2.2 人力资源分析
        3.2.3 组织资源分析
        3.2.4 技术资源分析
        3.2.5 物化资源分析
        3.2.6 财务资源分析
    3.3 公司能力分析
        3.3.1 生产能力分析
        3.3.2 营销能力分析
        3.3.3 盈利能力分析
        3.3.4 研发能力分析
        3.3.5 管理能力分析
    3.4 经营风险分析
        3.4.1 业务经营风险
        3.4.2 技术研发风险
        3.4.3 财务风险
        3.4.4 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3.4.5 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战略制定
    4.1 CH公司战略目标与定位
        4.1.1 总体目标
        4.1.2 具体目标
        4.1.3 战略定位
    4.2 CH公司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胁分析
    4.3 CH公司SWOT矩阵战略组合
        4.3.1 SO战略组合(增长型战略)
        4.3.2 WO战略组合(扭转型战略)
        4.3.3 ST战略组合(多样化型战略)
        4.3.4 WT战略组合(防御型战略)
        4.3.5 CH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4.4 CH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4.4.1 技术研发策略
        4.4.2 生产制造策略
        4.4.3 市场营销策略
        4.4.4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4.5 战略评价
        4.5.1 适用性评价
        4.5.2 可行性评价
        4.5.3 可接受性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H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
    5.1 C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
        5.1.1 推进生产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5.1.2 加强营销能力,塑造高端品牌
        5.1.3 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
    5.2 CH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5.2.1 建立战略实施控制机制
        5.2.2 建立健全职能管理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产业链视角下广东省通用塑料产业分析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政策环境为石化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2 通用塑料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分析
    2.1 上游合成树脂
    2.2 塑料交易集群
    2.3 塑料制品加工
    2.4 改性塑料市场
    2.5 塑料机械产业
    2.6 塑料制品行业
3 制约通用塑料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3.1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失衡
    3.2 专利布局意识较薄弱
    3.3 新型替代性材料的冲击
    3.4 社会发展对环保的新要求
4 通用塑料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4.1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4.2 研发重点与方向
        4.2.1 PE
        4.2.2 PP
        4.2.3 PVC
        4.2.4 PS
        4.2.5 ABS
        4.2.6 塑料机械
5 结语

四、中国塑料工业现状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蜡螟幼虫肠道中降解聚乙烯微生物的鉴定及表征[D]. 毛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汽车门饰条生产线自动化集成系统关键部分的设计[D]. 段铭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汽车灯罩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李佳鹏.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热塑性PMMA微流控芯片微注塑成型加工工艺探究[D]. 李瑞.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D]. 栾晓玉. 山东大学, 2020(10)
  • [6]连续玻璃纤维复合带增强聚乙烯管道失效研究[D]. 王大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厦门湾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时空分布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 龙邹霞.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8)
  • [8]纳米碳酸钙母料制备及在PLA中应用研究[D]. 童鹏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福建CH塑料制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卢清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产业链视角下广东省通用塑料产业分析及发展[J]. 张乐. 塑料, 2018(04)

标签:;  ;  ;  ;  

中国塑料行业现状与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