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剂法碳酸化合成芳羟基羧酸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白娅[1](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田甜[2](2021)在《基于结构的新型Akt抑制剂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I3K/Akt通路的激活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的发生和恶性增殖。Akt(又称作蛋白激酶B)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核心。靶向抑制/降解Akt蛋白被认为是潜在的癌症治疗策略。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结构的新型ATP竞争性Akt抑制剂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TP竞争性抑制剂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类Akt抑制剂,它与ATP竞争性地作用于ATP结合口袋,阻碍其对底物蛋白的磷酸化。由于Akt与PKA,PKC,ROCK等同属AGC蛋白家族,它们的ATP结合口袋存在高度相似性,为设计特异性Akt抑制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了两个苯基-吡唑类衍生物D19和D22显示出较高的Akt1抑制活性和低的h ERG抑制能力。通过蛋白对接我们发现化合物D19和D22与阳性化合物GSK-795最大的区别在于和Glu278的距离较远不能形成有效的氢键作用。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当在苯环引入卤素取代基时会增加酰胺和苯环之间的二面角从而缩短哌啶环与Glu278之间的距离形成有效的氢键连接。基于这个发现,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20个新型的Akt抑制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高的Akt1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HGC-27、786-O、KHOS三株肿瘤细胞的都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并且也表现出低的h ERG抑制率。代表性化合物A3和A16表现出最优的生物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应用潜力。新型Akt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kt蛋白表面分布多个赖氨酸残基,正常情况下可在多种E3泛素连接酶催化下被泛素化,从而在蛋白酶体内被降解。目前,利用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可以人为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发现的两个化合物1-192和1-215设计并合成了19个PROTAC分子。生物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保持了较高的Akt抑制活性,化合物D2和D5具备明显的降解Akt蛋白的能力,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性。我们进一步通过计算模拟了代表性化合物D2和D5与Akt、CRBN形成三元复合物的结合模式,这为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成药性优化提供了结构基础。综上,本论文以Akt蛋白为出发点探索其抑制剂和蛋白降解嵌合分子的发现和优化,为以Akt为抗肿瘤靶点的治疗新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罗焕焕[3](2021)在《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能优良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目前的催化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催化剂循环性差、成本较高等限制了部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和应用。伴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可持续、成本低、环境友好的催化剂的开发是目前催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意在实现基于羧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绿色”催化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羧酸配合物的研究现状,以及配合物在借氢反应和C-H活化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基于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以高效、绿色为目的探究了基于羧酸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应用。(1)基于N,N’-二(3,5-二羧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BADA)以及1,4-二(1H-咪唑-1-基)丁烷(DIB)设计合成了新型的羧酸配合物Zn2(BADA)(DIB)2(2.4a),通过FT-IR、SEM、XRD、XPS、TG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分析表征确定了其结构、组成以及微观形貌。此外基于2-吲哚酮(1)和醇(2)的借氢反应发现Zn2(BADA)(DIB)2羧酸配合物可以以中等至较高的产率合成3-烷基-2-吲哚酮(3)以及3-烷基-3-羟基-2-吲哚酮(4),并且具有一定的官能团兼容性。(2)基于1-(羧甲基)-1H-吲哚-3-羧酸(CICA)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羧酸配合物Zr-CICA(3.3b),同样采用FT-IR、SEM、TEM、XRD、XPS、TG等对其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苯胺和醇或苄胺的借氢反应探究其潜在的催化活性,羧酸配合物Zr-CICA在借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以较高的产率以及较为广泛的底物范围构建C-N键。此外通过回收循环实验发现配合物Zr-CICA不仅具有潜在的循环回收性能,也具有较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3)以P(III)导向的二苯基膦联苯型化合物的C-H键活化为切入点,实现了铑配合物[Rh(COD)Cl2]2催化的联芳基膦和内炔的氢芳化反应,构筑了新型的XPhos类似物。在最优条件下可以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分别形成立体专一性的E-烯基单取代和E-烯基双取代XPhos类似物,产物的绝对构型也经由单晶衍射所确定。此外,单烯基化和双烯基化反应均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各式各样不同空间位阻和电性的联芳基膦均可兼容。(4)以1,1-二氟联烯化合物与芳基碘化物的氟芳化合成策略实现了钯配合物Pd(PPh3)3Cl2催化的立体选择性烯基三氟甲基的构建,产物烯基三氟甲基的绝对构型由NOESY和1H-19F COZY辅助确定。此外,还可以兼容诸多类型官能团:甲氧基、醛基、烷基、卤素以及芳杂环。辅助自由基捕获试验以及19F的原位核磁对该1,1-二氟联烯的氟芳化合成策略进行了机理探究。此后,产物的的衍生化实验探究进一步揭示了1,1-二氟联烯的氟芳化合成策略在引入三氟甲基官能团的应用潜能。
邹玉煌[4](2021)在《咪唑鎓盐功能化金属-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水污染,CO2的过量排放等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开发新材料及新技术来减少污染刻不容缓。咪唑鎓盐是一类1,3-二取代的咪唑阳离子与阴离子结合的盐,并以绿色溶剂离子液体的形式而闻名,具有制备功能材料的潜能。咪唑鎓盐离子液体因其取代基可调节性而便于功能导向灵活设计,且具有离子传导性好、稳定性高、蒸汽压低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用于萃取,催化,电化学等领域。然而咪唑鎓盐离子液体也存在强烈的吸水性、高粘度、传质速率低等缺点,且在吸附催化时不易循环利用。这里,我们以结构可设计的多孔金属-有机材料为目标,将咪唑鎓盐作为功能基团修饰进去,设计制备出一系列新型阳离子型金属-有机杂化材料。该系列材料既可以充分发挥咪唑鎓盐的作用,又结合了框架材料易于回收利用的优点。本论文研究了功能导向制备的不同维度金属-有机材料在对废水中的Cr2O72-吸附移除以及催化CO2转化等方面的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使用咪唑鎓盐功能化羧酸配体,与CrCl3通过混溶剂法制备出了阳离子型介孔铬基金属-有机框架(FJI-C11)。由于Cr-O键具有很强的化学惰性,故FJI-C11表现出良好的热及化学稳定性。FJI-C11不仅可以在220℃内保持结构的稳定,还能够在广泛的酸碱环境下(pH=1-10)使用。在FJI-C11孔道中存在的大量Cl-阴离子可以与其他的一些有毒的阴离子(如Cr2O72-)进行离子交换,从而实现有效去除水中有毒离子。FJI-C11中的介孔可以进一步为离子交换提供大通道,大幅度提升交换速率。性能研究表明,FJI-C11可以在3分钟内吸附95%以上的Cr2072-,且具有高达321 mg·g-1的吸附量。此外,FJI-C11还表现出良好的可循环性和抗离子干扰能力。这些优点使得FJI-C11成为吸附废水中的Cr2O72-的潜在材料。(2)我们使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咪唑鎓盐功能化的有机二羧酸配体((Cl)Im-H2Ln,n=1,2,3)与三核茂锆簇自组装构建了三种金属-有机多面体(ImBDC-Zr,ImBPDC-Zr,ImTPDC-Zr)。通过单晶仪解析,发现这三种MOPs具有相似的V2E3(V表示顶点,E表示棱)胶囊状结构,即2个三核茂锆簇由3条有机配体桥连。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质谱等基本表征显示了 ImBDC-Zr和ImBPDC-Zr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ImTPDC-Zr由于空腔过大,导致稳定性较差。ImBDC-Zr和ImBPDC-Zr不仅具有良好的CO2吸附能力,其三核茂锆簇中的-OH具有一定的酸性,而游离的Cl-可以作为亲核试剂,故可以在无助催化剂的温和条件下协同催化CO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产物,取得优异的催化效果。(3)我们通过离子交换的策略,将咪唑鎓盐功能化阳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MOF,Deim-UiO-66)中的Cl-离子替换成聚乙二醇磺酸根离子(PEGS)制备得到了多孔液体(Im-UiO-PL)。PEGS既给MOF带来了流体性质,同时由于其空间位阻大于MOF的窗口而不能进入Deim-UiO-66空腔中,使得Im-UiO-PL保持了永久孔隙。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和理论计算说明了 Im-UiO-PL的流动性和多孔性。高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O2分子可以进入Deim-UiO-66的空腔中,为吸附存储CO2提供更多空间。因此相比于纯PEGS,Im-UiO-PL对CO2具有14倍以上的吸附容量。同时,吸附储存在该材料中的CO2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缓慢释放,并高效的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产物。
刘霄[5](2020)在《玉米秸秆组分分离与分级转化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木质纤维生物质的充分研究及利用有望缓解人类面临的环境与能源危机,同时可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产提供指导。实现生物质资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清洁高效分离及分级转化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基于过程清洁、高效分离与转化的指导原则下,研发拓展亚临界CO2辅助的自水解技术、乳酸协同低共熔溶剂处理技术和“一步法”快速热化学转化技术并拓展了新型绿色木质素提取和抽提方法。构建了三组分分离及分级转化利用技术,提出了木质素等产物的纯化途径,对推进木质纤维生物质高效高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发拓展亚临界CO2辅助自水解技术,可同步分级分离转化玉米秸秆原料中半纤维素为寡聚糖,纤维素为可发酵糖,较好的保存原料中木质素。水解液中木寡糖占总木糖的90.2%,并且木寡糖中约有40%为功能性寡聚糖,结构分析表明功能性寡聚糖的聚合度主要集中在2-4,并且单体之间主要以β-(1→4)糖苷键链接。水解液中抑制物不会对后续发酵工艺产生影响。结合酶水解技术,可获得最高可发酵葡萄糖得率为90.6%(32.8g/100g原料),残渣中较高木质素保留率为89.4%(21.2g/100g原料)。该技术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170℃,CO2压力5Mpa,反应时间40min。XRD、FTIR、SEM和TG等分析进一步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木质素较少破坏的情况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充分分级转化利用。开发乳酸协同低共熔溶剂预处理技术可实现功能性寡聚糖、可发酵糖的同步生产及木质素的高效分离。结果表明,协同处理过程中,特别是乳酸协同氯化胆碱/乳酸体系过程中可有效分离转化玉米秸秆原料中的半纤维为寡聚糖,其中木寡糖占总木糖的89.7%(功能性木寡糖(DP<5)占比接近35%)。结合酶水解技术,可获得最高可发酵葡萄糖/木糖得率分别为33.2g和16.9g/100g原料,且过程中木质素脱除约40.9%。XRD、FTIR、SEM和TG等技术表明协同预处理可较好的分步分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并可实现纤维素的高效转化。相比条件苛刻的单一乳酸处理,协同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设备成本低和木质素回收率高,为实现木质纤维生物质的合理分步分离和转化提供了良好选择。研发了碳水化合物“一步法”快速热化学转化技术,实现木质纤维水解葡萄糖和木糖到生物质寡聚糖的快速转化。结果表明,可发酵葡萄糖和木糖在氮气氛围下,一定温度范围(300-700℃),较短时间内(5-180s),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和时间,可实现单糖到寡聚糖的高效率转化。其中可发酵葡萄糖在500℃下热处理38s,葡萄糖转化率达到67.89%,葡寡糖的选择性为65.84%,得率为44.62%。可发酵木糖在500℃下热处理30s,木糖转化率达到62.63%,木寡糖选择性为75.25%,得率为47.09%。在低于500℃反应条件下,空气骤冷方式最佳。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前中后期三个关键阶段。寡聚糖主要是由单糖通过分子间脱水作用而形成,并且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伴随着缩合反应,聚合度主要集中在2-6,单体之间主要以β-(1→4)糖苷键连接。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产生甲酸、乙酸、糠醛、羟甲基糠醛等典型副产物和少量易溶于水的糖缩聚产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熔融态黄色胶状物为寡聚糖前驱体,该前驱体为单糖热转化制备其他功能性产物的重要中间体。转化过程“清洁高效”,不引入有害化学品,进一步扩展了生物质原料的高值化利用领域。基于玉米秸秆全组分的分步分离、转化的新型绿色工艺,开发制备了多种新型酶解/抽提木质素。结果表明,酸法处理后的酶解木质素均拥有较高的木质素得率,其中亚临界CO2辅助自水解酶解木质素拥有最高的得率为89.68%。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纯度较高,其中氯化胆碱/乳酸体系抽提木质素拥有最高的纯度为89.15%。酶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均具有典型的草本木质素的特征信号峰且分子量整体较小,有利于高附加值利用和高质量燃料的转化。亚临界CO2辅助自水解和氯化胆碱/乳酸处理工艺更容易导致木质素侧链羟基的脱水、氧化或改性,且其缩合酚羟基含量较高,配合协同作用会发生更多的脱水和酰化反应且可导致更多的β-O-4醚键的断裂。酸处理以及氯化胆碱/乳酸处理体系均可增强酶解木质素和抽提木质素的热稳定性。酶解木质素显示出比抽提木质素更高的高位发热量,且经酸处理后会进一步升高。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残炭含量高于酶解木质素,其在高温下更易于发生碳化反应。
朱瑞[6](2020)在《靶向降解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PROTAC分子库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由PTPN11编码的一员,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虽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经证明了SHP2在许多致癌信号级联反应中起作用,包括RAS-ERK,PI3K-AKT和JAK-STAT。近些年来,许多SHP2的抑制剂被发现,但是由于PTP家族蛋白的高度同源性以及催化中心普遍带有正电荷的特征,使得SHP2抑制剂的开发受到细胞通透性和生物利用度的限制。2016年,诺华发现了野生型SHP2的小分子别构抑制剂SHP099,通过与活性口袋外的别构位点结合来抑制SHP2的活性,为SHP2的抑制剂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已经有TNO155、RMC-4630、JAB-3068三个针对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头颈部鳞癌等实体瘤的SHP2别构抑制剂进入临床实验。然而,与SHP2突变密切相关的白血病等恶性疾病,仍然缺乏有效的突变型SHP2选择性抑制剂。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技术(PROTACs)是一种利用杂合双功能小分子化合物(降解剂)将目标靶蛋白和细胞内的E3泛素连接酶拉近,利用生物体内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特异性降解靶蛋白的药物研发新技术,具有效能高、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等独特优势。利用PROTAC技术开发出突变型SHP2降解剂,可以为阐明突变型SHP2所介导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工具。我们以课题组前期研究所发现PTP1B的双芳族酰胺衍生物抑制剂为起点,用杂环取代了其中的一个苯环,设计并合成了11个结构新颖的杂环双芳基酰胺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SMI-6b抑制SHP2的IC50值为2.63±0.08μM,在选择性方面化合物SMI-6b对SHP2的选择性是TCPTP的4倍,对PTP1B和SHP1无抑制活性,选择性良好。此外,鉴于酰胺键是PROTAC分子中Linker与配体连接的常用化学键,同时为适应创新药物研究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发展了以BEP/Et3N体系、生物基绿色溶剂γ-戊内酯(GVL)为溶剂的适用于构效关系研究的化合物库连续化合成方法,连续化合成了30个酰胺化合物,为PROTAC分子提供了高效的合成策略。然后我们以SMI-6b和SHP099作为降解剂的弹头,设计并合成了10个降解剂(P-01~P-10),并以P-01~P-10合成过程中最后一步酰胺键的偶联为契机,通过我们开发出的连续化合成方案对10个降解剂进行高效合成,产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细胞水平上的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当SHP099和SMI-6b连上Linker后,对SHP2的抑制活性都会降低;PROTACs分子方面,随着Linker的长度增加,化合物的活性也增加,且沙利渡胺是最佳的E3泛素连接酶配体,活性最好的化合物P-04在MV4-11细胞中,对SHP2抑制的IC50为0.83±0.06μM。遗憾的是,在蛋白免疫印记实验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P-04和P-10均没有使SHP2蛋白发生降解,为后续的PROTACs设计提供了参考。
房洛妍[7](2020)在《苯酚钠羧基化制取水杨酸钠反应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水杨酸钠是多种解热镇痛药物的合成原料或中间体,其中因作为药物阿司匹林的中间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工业生产水杨酸钠的主要方法是在搅拌釜中加入苯酚钠溶液真空干燥至固体颗粒,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羧基化反应制备。现有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能量利用率低和有效转化率低等问题,为克服相关问题,本文对苯酚钠颗粒的羧基化反应中的工艺条件、热力学数据和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开发苯酚钠羧基化的连续化高效生产工艺提供基础数据。首先,本文以自制的干燥苯酚钠颗粒在间歇高压反应釜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反应时间、搅拌转速以及物料含水量对水杨酸钠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羧基化反应在温度为160℃、压力为0.55MPa、反应时间为40min、搅拌转速超过50rpm以及物料含水量低于2%时的条件下进行比较适宜,最高收率为76.85%。其次,通过Guassian 09软件在B3LYP/6-311G(d,p)水平下对苯酚钠颗粒的羧基化反应热进行初步模拟计算,得到在130-180℃时,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焓变约为-16KJ/mol。同时对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反应热进行了实验检测,一是利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试了苯酚钠、水杨酸钠纯品的燃烧热数值,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04F1测得苯酚钠、水杨酸钠的定压比热容,计算出在160℃时苯酚钠羧基化主反应的反应热为-59.68KJ/mol;二是利用绝热量热仪VSP2测定了苯酚钠和二氧化碳进行羧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变化,通过绝热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计算出在160℃、0.5MPa的反应条件下羧基化反应热为-17.43KJ/mol。最后,建立了固体苯酚钠颗粒与二氧化碳气体羧基化反应的动力学缩核模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在150℃、160℃反应温度下的控制步骤均为灰层扩散控制,此时反应受到二氧化碳向灰层扩散速率的影响;超过一定反应时间,由于生成致密的产物层以及结焦现象导致反应后期偏离灰扩散控制。
高萍[8](2020)在《新型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艾滋病(AIDS)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将针对病毒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三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不能将艾滋病毒彻底从患者体内清除,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这就带来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们不断研发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来拓展其临床治疗方案。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将病毒RNA逆转录为双链DNA,在HIV-1的复制周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优选靶点之一。根据其结构功能的不同,RT可以分为聚合酶结构域和RNase H结构域两个部分。目前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逆转录酶抑制剂均作用于聚合酶活性位点,可分为核苷/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t)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两类,其中 NNRTIs 凭借其高活低毒、选择性强等优点成为HAART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NNRTIs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严重毒副作用、日益猖獗的耐药毒株以及药代动力学性质不佳等问题使其疗效大打折扣。因此,亟需研发作用于新结合位点或具有新结构类型的具有更高基因屏障和更佳药代动力学性质的高效低毒HIV-1 NNRTIs。作为RT的另一重要结构域,RNaseH选择性降解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在HIV-1逆转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非常有前景的药物设计新靶标。尽管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结构多样的RNaseH抑制剂,但大多数存在靶点活性较低、细胞水平抗病毒活性差且毒性较大等缺点,致使目前该类抑制剂均止步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特异性、高细胞活性及高安全性的新型HIV-1 RNase H抑制剂。RNase H作为金属蛋白,使得对于RNase H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存在局限性,这为基于靶点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与RNase H同属于核苷酸转移酶超家族、活性中心结构极为相似的HIV-1整合酶目前已有4个催化活性位点抑制剂经美国FDA批准用于HIV-1的治疗。整合酶(IN)和RNase H的家族同源性、结构相似性、功能连续性以及双二价金属离子介导的酶催化机制为研发IN/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提供了启示。新型含羟基的氮杂环类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为特征的高效抗逆转录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着降低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IV-1病毒载量,减缓病程发展,但多重药物疗法用药量极大,毒副作用严重且药物相互作用复杂,病人的依从性差。因此,多靶点HIV-1抑制剂已成为目前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新热点。优势结构是指多种受体的配体分子中的共有结构或者可以衍生出对多种受体均具有高亲和活性的配体的分子骨架,一般具有类药性好、设计灵活性高、合成简便易得等特点,备受药物化学家的青睐。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于新型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配体的优势结构和药物靶点的需求,一方面,靶标与配体的结合模式以及现有抑制剂的药效团特征为新型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基于优势结构与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相辅相成。本章在靶标结构与现有药效团模型的基础上,发挥优势结构的中导向作用,在分子杂合、骨架跃迁等药化策略的指导下,设计并合成了羟基喹哇啉类和吡啶骈嘧啶酮类两大系列新型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并对其进行了酶活及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活性结果表明,羟基喹唑啉类化合物ⅡA-6A~6B系列均为有效的HIV-1 RNase H抑制剂,IC50值在0.41~20.1 μM之间。其中化合物HA-6B-4活性最高,IC50值为 0.41 μM,是阳性对照β-thujaplicinol(IC50=1.98μμM)的 5 倍,同时该化合物也表现出优异的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活性,其IC50为0.85 μM,低于阳性对照Raltegravir(IC50=71 nM)。尽管该类目标化合物对HIV-1 RNase H和HIV-1 IN链转移活性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遗憾的是,它们却未能按预期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水平抗HIV活性。尽管如此,该类化合物细胞毒性极低,优于对阳性照药Raltegravir。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结果解释了该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酶抑制活性却未在细胞水平表现预期活性的原因,提示我们在后续的修饰中在考虑化合物与靶标亲和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透膜性的改善,以提高发现高效抗HIV-1活性的抑制剂的几率。在吡啶骈嘧啶酮系列化合物中,除ⅡB-9-2和ⅡB-9-9外,其余Ⅱ系列化合物均为有效的HIV-1 RNase H抑制剂,IC50值在0.50~4.92 μM之间。其中化合物 ⅡB-9-3、ⅡB-9-4、ⅡB-9-5和ⅡB-9-对 HIV-1 RNase H 抑制活性均超过阳性对照β-thujaplμcμn(IC50=1.98μ]M),11B-9-4在该系列中活性最高,IC50值为0.50μM,是阳性对照β-thuj aplicinol的4倍。在8个目标化合物中,有4个化合物表现出了细胞水平的抗HIV-1活性,其中活性最佳的化合物为ⅡB-9-4,其对HIV-1的EC50值为14.69 μM,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同时也是HIV-1 RNase H抑制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此外,该化合物对HIV-2毒株的抑制活性(EC50值为21.00μM)与抗HIV-1活性几乎相当。由于该系列化合物极性较大且溶解性较差使得分离较为困难,因此所得目标化合物数目较少,无法全面探讨构效关系,但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新型吲哚芳砚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目前上市的用于治疗-HIV-1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已不容忽视,本章在吲哚芳基砜的结构基础上,将精准靶向突变后氨基酸和增强与保守氨酸作用力两种策略应用于解决突变导致的耐药性问题当中。首先,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评价了通过引入共价基团特异性靶向Y181C突变残基ⅢA系列的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7在酶水平测试中对Y181C IC50为18.2μM,较未引入共价基团的阳性对照(IC50=75.2μM)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逆转录酶复合物MALDI-TOF质谱分析,证实其作用模式确实为共价型Y181C抑制剂。随后在吲哚芳基砜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靶向保守氨基酸W229的非共价型化合物,虽然该类化合物活性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引入含π体系的苄基的部分化合物在细胞活性测试中对HIV-1 Y181C的抑制活性相比野生型未见明显下降,而适当的取代基引入使对化合物的抗Y181C型HIV-1活性大幅度提高,甚至部分衍生物对Y181C型HIV-1的活性反超野生型活性,这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们通过引入基团增加化合物与保守氨基酸的相互作用来抵抗Y181C耐药的设计理念的合理性。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ⅢB-7R-10,其对野生型HIV-1活性EC50为1.25 μM,是阳性对照拉米夫定的2.6倍,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对Y181位突变的耐药株Y181C的抑制活性EC50为0.67 μM,约为其野生株抑制活性的两倍,是拉米夫定的3.7倍,奈韦拉平的11倍。以上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共价结合精准靶向突变后的半胱氨酸和增强与保守氨酸W229作用力两种策略均可提高化合物对Y181C耐药株的抑制活性与选择性。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保持化合物原有作用力才能发现对野生株和耐药株均具有良好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新型二芳基嘧啶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本章主要针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最新一代NNRTIs药物已出现的严重耐药性问题,在DAPYs经典的“四点药效团”模型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索:1)运用构象限制策略,在上市药物依曲韦林的结构基础上,保留其右侧活性必须的NH Linker而选择在左侧并环,并在并环后体系中引入富含氢键供受体的侧链取代基,试图通过并环锁定DAPY的优势构象并使所引入侧链指向可容纳区域Ⅱ,以期通过与附近氨基酸和溶剂界面形成广泛作用力而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和抗耐药性;2)受稠合中心环类抑制剂的启发运用骨架跃迁及电子等排策略,将稠合环拆分为由可旋转单键相连的双环类化合物,在可容纳区域Ⅱ引入各种杂环、不同体积大小和电荷特征的末端取代基,对化学环境和周围氨基酸残基特点进行探索。IVA系列大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优秀的抗病毒潜力,部分化合物对突变株也展示出了突出的抑制活性,对E138K单突变株的EC50均在亚微摩尔到纳摩尔级别之间,远超阳性对照拉米夫定和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和依曲韦林相当。如化合物 IVA-7D(EC50-ⅢB=0.07 μM,EC50-E138K=0.01 μM),其对 E138K 抑制活性达到了野生株的 7 倍,此外化合物 IVA-8V(EC50-ⅢB=0.03 μM,EC50-E138K=0.03μM)和IVA-8Q(EC50-ⅢB=0.03μM,EC50-E138K=0.09 μM)均表现不俗,是新颖的E138K选择性抑制剂;同时该部分化合物对L100I、K103N、Y181C和Y188L也具有微摩尔级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系列IVB化合物均为高效的野生型HIV-1抑制剂,其抑制活性在纳摩尔与亚微摩尔之间,其中IVB-5-4与IVB-5-8活性最佳,EC50值均为2.5 nM,远超阳性对照NVP,并与ETV和EFV处于同一数量级,同时对多种HIV-1临床常见单突变株如L100I、K103N、Y181C、Y188L、E138K等保持了纳摩尔级抑制活性,显着优于上市药物NVP并与EFV、ETR基本相当,均有作为先导物进一步优化的价值。基于CuAAC点击化学和原位筛选技术的抗HIV-1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优质化合物库的构建与高效筛选一直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关键环节。CuAAC点击化学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对水和氧不敏感、收率高、选择性好、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开创了快速、有效、选择性地合成化合物的新领域。针对逆转录酶可容纳区域Ⅱ柔性较大、可容纳性较高的特点,本章首次将基于CuAAC点击化学的优势片段组合库构建及快速筛选技术运用于以吲哚芳基砜骨架靶向可容纳区域Ⅱ的HIV-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通过微量建库方法合成得到78个含三氮唑基团的吲哚芳基砜类NNRTIs,经抑酶活性快速筛选得到苗头化合物,并经毫克级制备及细胞水平(MT-4)的抗病毒活性测试。所测试化合物均强烈抑制HIV-1 MB野生株复制,EC50值为0.024-0.23μM,远优于阳性药物拉米夫定(EC50=5.02 μM),除C1N5和C1N15外,其余11个化合物活性均超过了第一代上市药物NVP(EC50=0.16 μM)。其中化合物C1N4(EC50=0.024 HM)的抗HIV-1 ⅢB活性最好且细胞毒性极低(CC50>215.88μM)。部分化合物也显着抑制Y188L、E138K等HIV-1单突变株的复制,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综上,本论文针对目前上市药物耐药性问题严重的科学问题,基于HIV-1复制周期关键作用酶(逆转录酶及整合酶)的晶体结构分析,从优化现有靶标抑制剂和开发新靶标抑制剂两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电子等排、骨架跃迁、构象限制、多靶点多位点结合等药物设计策略和基于配体、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羟基喹唑啉类、吡啶骈嘧啶酮类HIV-1 RNase H与整合酶双靶点抑制剂及吲哚芳基砜类和二芳基嘧啶类HIV-1 RT抑制剂共7系列化合物,最终通过定向合成得到一百三十余个化合物。经细胞水平和酶水平活性测试测试,发现了多个化合物具有较高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化合物IVA-6D、IVA-7D、IVA-8V、IVB-5-4、IVB-5-8等对野生株及部分临床常见突变株抑制活性均达到纳摩尔级,显着超过第一代上市药物NVP,与第二代药物ETV处于同一数量级。令人惊喜的是,其中化合物IVA-6D、IVA-7D、IVA-8V对目前临床上第二代NNRTIs耐药最为严重的E138K毒株表现出乎意料的选择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武磊[9](2019)在《抗癌药乐伐替尼的合成研究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乐伐替尼(Lenvatinib)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抑制剂,由日本卫材公司所研制,主要医治局部复发或进展性、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RRDTC)。乐伐替尼难溶于水,本文通过将乐伐替尼其制备成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的方式,提高乐伐替尼在水中的溶解度,并提高乐伐替尼的口服吸收率。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乐伐替尼的合成:本文先合成药物中间体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和中间体1-(2-氯-4-羟基苯基)-3-环丙基脲,随后,两个中间体在叔丁钾和碳酸钠的催化下发生亲核取代制得目标化合物乐伐替尼,产品性状为白色粉末,单步收率为85.2%。路线中,用无毒害的对硝基氯甲酸苯酯替代氯甲酸苯酯参与酰化反应,并探讨了酰化反应中原料的最佳投料比和反应温度,以及亲核取代反应中两种碱试剂的最佳投料比。通过优化条件,降低了反应成本,提高了反应产率,设计出无毒害的合成路线,符合绿色化工生产。另外,通过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来确定乐伐替尼结构;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确定乐伐替尼的最大吸光度。(2)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前研究:根据乐伐替尼自身所具有的理化性质和SD的制备工艺要求,分别考察乐伐替尼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以及乐伐替尼在高温或者强光照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UV-Vis,建立乐伐替尼含量的测定方法、乐伐替尼SD含量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3)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本文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聚乙烯吡咯烷(PVPk30)、共聚维酮(Co PVP)、聚乙二醇6000(PEG6000)等亲水性材料作为SD载体,分别釆用熔融法、溶剂法以及溶剂-熔融法制备乐伐替尼SD。以乐伐替尼SD在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为依据,考察载体种类、药物与载体比例、制备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用量等因素对乐伐替尼SD溶出的影响,并探讨乐伐替尼SD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溶剂法作为制备方法,以甲醇作为反应溶剂,Co PVP为载体,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7,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55℃。结果表明:乐伐替尼在60 min内几乎不溶解,而乐伐替尼SD的溶出度达到90.39%。(4)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乐伐替尼、Co PVP载体材料、乐伐替尼SD和物理混合物(Physical Mixture,PM)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PM中乐伐替尼以针棒状结晶的形式存在,而在SD中乐伐替尼以无定型态存在,未见其晶形。此外,本文还通过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对乐伐替尼SD的含量、性状及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乐伐替尼SD应密封后存放于低温干燥环境下。
游胜勇[10](2018)在《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在合成羰基化合物以及N-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均相钯催化剂难以与产物分离及循环利用,易导致目标产物钯污染,其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高活性、可循环利用的多相钯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羰基化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解决昂贵的均相钯催化剂难以与产物分离和循环再用的制约性问题,最常用的策略是将均相钯催化剂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负载于固体载体表面上,在保持其催化活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催化剂的易分离、可回收并重复再用。本学位论文基于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Fe3O4纳米粒子作为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载体所具有的优异性能,设计、合成了几种介孔材料MCM-41和磁性Fe3O4纳米粒子负载的钯配合物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醛、酮及N-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工作分为如下七个方面:(1)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的羰基化环化反应的性能。在2mol%MCM-41-2P-Pd(OAc)2存在下,以DBU为碱,DMF为溶剂,各种2-氨基苯甲酰胺与不同的芳基碘化物的羰基化环化反应在120℃及10 bar CO条件下能顺利进行,以良好的产率生成各种2-芳基取代喹唑啉酮衍生物,且MCM-41-2P-Pd(OAc)2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为各种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2)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氮钯(II)配合物[MCM-41-2N-Pd(OAc)2]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以1.5 mol%MCM-41-2N-Pd(OAc)2为催化剂,DiPEA为碱、甲苯为溶剂及10 bar CO条件下,该无膦的负载钯(II)配合物催化的四组分羰基化环化反应在110℃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的生成各种4(3H)-喹唑啉酮衍生物,且该多相钯催化剂在循环10次后仍保持其高催化活性,提供了从易得原料出发制备4(3H)-喹唑啉酮衍生物的一种实用的绿色新方法。(3)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化物的氢甲酰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底物适应性以及催化剂循环利用的考察,发现以甲酸为CO源,碘单质和三苯基膦为促进剂,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催化的芳基碘化物的氢甲酰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生成相应的芳香醛化合物。此外,MCM-41-2P-Pd(OAc)2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为高效、绿色合成芳香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4)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希夫碱钯(II)配合物[MCM-41-N,N-Pd(OAc)2]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1.0 mol%MCM-41-N,N-Pd(OAc)2存在下,各种芳基碘(溴)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THF中于68℃下能顺利进行,高产率的生成了各种不对称酮,且该多相钯催化剂能循环再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提供了一种无膦条件下多相钯催化合成不对称酮的新方法。(5)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的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对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和催化剂循环利用的考察,发现该负载钯催化剂能有效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以中等至优异产率生成各种烯胺酮,且该多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至少可以循环使用8次。采用该方法制备烯胺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选择性好、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并提出了多相钯催化羰基化加成的反应机理。(6)研究了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Fe3O4@SiO2-2P-PdCl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底物范围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的考察,发现在以甲苯作溶剂、碳酸钾为碱,以甲酸为CO源,DCC作活化剂和3 mol%Fe3O4@SiO2-2P-PdCl2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在100℃能顺利进行,并以良好的产率生成各种二芳基酮衍生物。结果表明该反应底物适应范围广,且负载钯催化剂能通过磁性方便分离回收,即使循环再用10次其活性仍保持不变,为各种二芳基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实用的绿色新方法。(7)研究了介孔材料MCM-41负载双齿膦钯(II)配合物[MCM-41-2P-Pd(OAc)2]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在10 bar CO及120℃的条件下,以K2CO3为碱,DMSO/H2O为溶剂,该负载钯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各种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以良好产率生成了各种2-芳基取代喹唑啉酮,为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又一简便实用的新途径。
二、溶剂法碳酸化合成芳羟基羧酸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剂法碳酸化合成芳羟基羧酸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
2.1 课题设计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条件优化 |
2.2.2 底物拓展 |
2.2.3 应用研究 |
2.2.4 机理研究 |
2.3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
3.1 课题设计 |
3.2 原料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条件优化 |
3.3.2 底物拓展 |
3.3.3 应用研究 |
3.3.4 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结构的新型Akt抑制剂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1 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于结构的Akt抑制剂的设计 |
1.3 新型Akt抑制剂的合成 |
1.3.1 二取代哌啶I-5a-c的合成 |
1.3.2 吡唑联苯甲酸I-9a-n和 I-13a-b的合成 |
1.3.3 目标化合物A1-A21 的合成 |
1.4 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体外生物活性评价 |
1.4.1 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对Akt1 的酶抑制活性 |
1.4.2 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细胞毒性实验 |
1.4.3 新型苯基-吡唑类Akt抑制剂的hERG抑制率 |
1.5 小结 |
1.6 实验部分 |
1.6.1 化学合成 |
1.6.2 Akt1 激酶活性测试 |
1.6.3 细胞毒性实验测试 |
1.6.4 hERG抑制率实验测试 |
1.6.5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2 Akt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的发现和优化 |
2.1 研究背景 |
2.2 Akt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的设计 |
2.3 Akt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的合成 |
2.3.1 Akt配体的合成 |
2.3.2 E3 连接酶配体的合成 |
2.3.3 目标PROTAC的合成 |
2.4 Akt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的的体外生物活性评价 |
2.4.1 PROTACs对 Akt1 的激酶抑制活性 |
2.4.2 PROTACs对 Akt的降解活性 |
2.4.3 PROTACs在 MM.1S细胞中的增殖抑制活性 |
2.5 化合物D2和D5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与Akt和CRBN二元复合物相互作用分析 |
2.6 小结 |
2.7 实验部分 |
2.7.1 化学合成 |
2.7.2 生物实验 |
2.7.3 通过计算机聚类构建PROTAC三元复合物模型 |
3 蛋白激酶降解剂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综述) |
3.1 激酶蛋白及小分子抑制剂研究现状介绍 |
3.2 蛋白激酶降解剂的研究进展 |
3.2.1 PROTAC介绍 |
3.2.2 PROTAC的研究进展 |
3.2.3 PROTAC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3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羧酸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机羧酸化合物的简介 |
1.2.2 有机羧酸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配合物在借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3.1 借氢反应的简介 |
1.3.2 C-C键构筑的借氢反应 |
1.3.3 C-N键构筑的借氢反应 |
1.4 配合物在芳基C-H键活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芳基C-H键活化反应简介 |
1.4.2 硫、氧导向芳基C-H键活化 |
1.4.3 磷、氮导向芳基C-H键活化 |
1.4.4 硅导向的芳基C-H键活化 |
1.5 课题的创新性及研究内容、方法 |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2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Zn_2(BADA)(DIB)_2羧酸配合物催化3-烷基-2-吲哚酮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3.1 配体1,4-二(1H-咪唑-1-基)丁烷的合成与表征 |
2.3.2 配体N,N’-二(3,5-二羧基)苯基对苯二甲酰胺配体的合成 |
2.4 新型锌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合成及表征 |
2.4.1 有序骨架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合成 |
2.4.2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单晶结构表征分析 |
2.4.3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FT-IR和 XRD表征分析 |
2.4.4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XPS表征分析 |
2.4.5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TG表征分析 |
2.4.6 配位化合物Zn_2(BADA)(DIB)_2的SEM表征分析 |
2.5 Zn_2(BADA)(DIB)_2在3-烷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探究 |
2.5.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5.2 底物普适性探究I |
2.5.3 底物普适性探究II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3-烷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2.6.2 3-烷基-3-羟基-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2.6.3 产物结构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r-CICA羧酸配合物催化合成N-苄基苯胺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配位化合物Zr-CICA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3.3.1 配体1-(羧甲基)-1H-吲哚-3-羧酸的合成 |
3.3.2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3.3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SEM和 TEM表征分析 |
3.3.4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XRD,XPS及 FT-IR表征分析 |
3.3.5 Zr-CICA配位聚合物的热重表征分析 |
3.4 羧酸配合物在合成N-苄基苯胺衍生物的借氢反应中的应用探究 |
3.4.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4.2 底物普适性探究 |
3.5 配合物Zr-CICA催化剂潜在的循环使用性能探究 |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由苯胺和醇合成N-苄基苯胺的实验步骤 |
3.6.2 由苯胺和苄胺合成N-苄基苯胺的实验步骤 |
3.6.3 产物结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III)导向的经由C-H键活化策略的XPhos类似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3 P(III)导向的经由C-H键活化策略的XPhos类似物的合成 |
4.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 底物普适性探究I |
4.3.3 底物普适性探究II |
4.4 XPhos类似物的合成应用与合成机理探讨 |
4.4.1 合成XPhos类似物的机理探讨 |
4.4.2 XPhos类似物的合成应用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合成单烯基化产物的一般步骤 |
4.5.2 合成双烯基化产物的一般步骤 |
4.5.3 部分二芳基膦联苯的合成步骤 |
4.5.4 产物结构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由1,1-二氟联烯氟芳化策略的烯基三氟甲基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3 羧酸配合物在1,1-二氟联烯氟芳化中的潜在催化性能探究 |
5.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2 底物普适性探究 |
5.4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机理探讨与衍生化应用 |
5.4.1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机理探讨 |
5.4.2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衍生化应用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实验步骤 |
5.5.2 1,1-二氟联烯合成的实验步骤 |
5.5.3 1,1-二氟联烯氟芳化的衍生化实验步骤 |
5.5.4 产物结构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4)咪唑鎓盐功能化金属-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咪唑鎓盐离子液体 |
1.2.1 咪唑鎓盐离子液体简介 |
1.2.2 咪唑鎓盐离子液体的合成策略 |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策略 |
1.4 金属-有机多面体 |
1.4.1 金属-有机多面体简介 |
1.4.2 金属有机多面体的合成策略 |
1.5 吸附法处理废水中的Cr(Ⅵ)的研究进展 |
1.5.1 活性炭 |
1.5.2 聚合物吸附剂 |
1.5.3 纳米材料吸附剂 |
1.5.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6 催化CO_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
1.6.1 均相催化剂 |
1.6.2 异相催化剂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咪唑鎓盐功能化介孔阳离子MOF的制备及吸附废水中Cr_2O_7~(2-)性能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材料的制备 |
2.2.3 仪器表征 |
2.2.4 Cr_2O_7~(2-)吸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JI-C11的理化性质表征 |
2.3.2 MOFs对废水中的Cr_2O_7~(2-)吸附性能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咪唑鎓盐功能化金属有机多面体的制备及催化CO_2转化的性能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3 仪器表征 |
3.2.4 MOPs的催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Ps的理化性质表征 |
3.3.2 MOPs的催化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MOF基多孔液体的制备及催化CO~2转化的性能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材料的制备 |
4.2.3 仪器表征 |
4.2.4 多孔液体的催化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孔液体的理化性质表征 |
4.3.2 多孔液体对CO_2的催化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mBDC-Zr的晶体数据 |
附录2 ImBPDC-Zr的晶体数据 |
附录3 ImTPDC-Zr的晶体数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玉米秸秆组分分离与分级转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纤维原料概况 |
1.2.1 植物纤维原料分类 |
1.2.2 植物纤维原料组成 |
1.2.3 植物纤维原料的利用 |
1.3 植物纤维原料分离技术 |
1.3.1 植物纤维原料单一组分分离 |
1.3.1.1 纤维素的分离 |
1.3.1.2 半纤维素的分离 |
1.3.1.3 木质素的分离 |
1.3.2 植物纤维原料一体化分离技术 |
1.4 植物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 |
1.4.1 物理法预处理 |
1.4.2 热法预处理 |
1.4.3 化学法预处理 |
1.4.4 生物法预处理 |
1.5 植物纤维原料组分的转化与利用 |
1.5.1 纤维素的转化与利用 |
1.5.2 半纤维素的转化与利用 |
1.5.3 木质素的转化与利用 |
1.6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实现生物质全组分的分步分离和利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试剂 |
2.2.1.2 实验原料 |
2.2.1.3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玉米秸秆的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 |
2.2.2.2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处理液中寡聚糖总量的测定 |
2.2.2.3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残渣的酶解糖化 |
2.2.3 分析方法 |
2.2.3.1 离子色谱测定单糖含量 |
2.2.3.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寡聚糖等降解产物含量 |
2.2.3.3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处理液中碳水化合物结构的表征 |
2.2.3.4 玉米秸秆原料、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残渣及其酶解残渣的表征 |
2.2.3.4.1 组分分析 |
2.2.3.4.2 结晶度分析 |
2.2.3.4.3 红外分析 |
2.2.3.4.4 扫描电镜分析 |
2.2.3.4.5 热重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处理液组成分析 |
2.3.2 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处理残渣组成分析 |
2.3.3 玉米秸秆亚临界CO_2辅助自水解后残渣的酶解利用 |
2.3.4 处理液中寡聚糖、玉米秸秆原料、处理后残渣及酶解残渣的表征 |
2.3.4.1 寡聚糖结构分析 |
2.3.4.2 结晶度分析 |
2.3.4.3 红外分析 |
2.3.4.4 扫描电镜分析 |
2.3.4.5 热重分析 |
2.3.4.6 最优条件下的物料平衡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酸协同低共熔溶剂处理实现生物质全组分的分步分离和利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试剂 |
3.2.1.2 实验原料 |
3.2.1.3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单一乳酸处理 |
3.2.2.2 制备低共熔溶剂及其协同处理 |
3.2.2.3 单一乳酸处理液中寡聚糖总量的测定 |
3.2.2.4 乳酸及低共熔溶剂协同处理后残渣的酶解糖化 |
3.2.3 分析方法 |
3.2.3.1 离子色谱测定单糖含量 |
3.2.3.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寡聚糖等降解产物含量 |
3.2.3.3 玉米秸秆原料、乳酸及低共熔溶剂协同处理残渣及酶解残渣的表征 |
3.2.3.3.1 组分分析 |
3.2.3.3.2 结晶度分析 |
3.2.3.3.3 红外分析 |
3.2.3.3.4 扫描电镜分析 |
3.2.3.3.5 热重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一乳酸处理残渣组成分析 |
3.3.2 单一乳酸处理的处理液组成分析 |
3.3.3 低共熔溶剂协同处理 |
3.3.4 单一乳酸处理后残渣的酶解利用 |
3.3.5 低共熔溶剂协同处理后固体残渣的酶解利用 |
3.3.6 玉米秸秆原料、单一及协同处理后残渣及酶解残渣的表征 |
3.3.6.1 结晶度分析 |
3.3.6.2 红外分析 |
3.3.6.3 扫描电镜分析 |
3.3.6.4 热重分析 |
3.3.6.5 最优条件下的物料平衡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发酵葡萄糖高附加值利用制备功能性葡寡糖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1.1 实验试剂 |
4.2.1.2 实验原料 |
4.2.1.3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2.3.1 葡寡糖制备最优工艺的探索 |
4.2.3.2 葡寡糖前驱体中副产物的追踪 |
4.2.3.3 葡寡糖前驱体中葡寡糖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4.2.3.3.1 组成分析 |
4.2.3.3.2 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
4.2.3.3.3 红外分析 |
4.2.3.3.4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
4.2.3.3.5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4.2.3.3.6 核磁分析 |
4.2.3.3.7 热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一步法”快速热转化制备葡寡糖的最佳工艺探索 |
4.3.1.1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葡寡糖制备的影响 |
4.3.1.2 骤冷方式对葡寡糖制备的影响 |
4.3.2 葡寡糖前驱体中副产物的跟踪 |
4.3.2.1 不同反应阶段副产物的跟踪 |
4.3.2.2 骤冷方式对葡寡糖制备过程中主要副产物的影响 |
4.3.2.3 葡寡糖前驱体中未知副产物的推断 |
4.3.3 最优条件下葡寡糖前驱体的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4.3.3.1 葡寡糖前驱体的组成分析 |
4.3.3.2 葡寡糖前驱体的分子量分布分析 |
4.3.3.3 葡寡糖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
4.3.3.4 葡寡糖前驱体的核磁分析 |
4.3.3.5 葡寡糖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4.3.4 快速热转化体系中可发酵葡萄糖转化为葡寡糖的主要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发酵木糖高附加值利用制备功能性木寡糖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1.1 实验试剂 |
5.2.1.2 实验原料 |
5.2.1.3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2.3.1 木寡糖制备最优工艺的探索 |
5.2.3.2 木寡糖前驱体中副产物的追踪 |
5.2.3.3 木寡糖前驱体中木寡糖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5.2.3.3.1 组成分析 |
5.2.3.3.2 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
5.2.3.3.3 红外分析 |
5.2.3.3.4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
5.2.3.3.5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5.2.3.3.6 核磁分析 |
5.2.3.3.7 热重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一步法”快速热转化制备木寡糖的最佳工艺探索 |
5.3.1.1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木寡糖制备的影响 |
5.3.1.2 骤冷方式对木寡糖制备的影响 |
5.3.2 木寡糖前驱体中副产物的跟踪 |
5.3.2.1 不同反应阶段副产物的跟踪 |
5.3.2.2 骤冷方式对木寡糖制备过程中主要副产物的影响 |
5.3.2.3 木寡糖前驱体中未知副产物的推断 |
5.3.3 最优条件下木寡糖前驱体的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5.3.3.1 木寡糖前驱体的组成分析 |
5.3.3.2 木寡糖前驱体的分子量分布分析 |
5.3.3.3 木寡糖前驱体的红外分析 |
5.3.3.4 木寡糖前驱体的核磁分析 |
5.3.3.5 木寡糖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5.3.4 快速热转化体系中可发酵木糖转化为木寡糖的主要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酶解木质素和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对比和热解特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与仪器 |
6.2.1.1 实验试剂 |
6.2.1.2 实验原料 |
6.2.1.3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制备 |
6.2.2.2 几种新型绿色工艺酶水解木质素的制备 |
6.2.3 分析方法 |
6.2.3.1 木质素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析 |
6.2.3.2 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分析 |
6.2.3.3 木质素的红外分析 |
6.2.3.4 木质素的31P-NMR分析 |
6.2.3.5 木质素的1H,2D-HSQC NMR分析 |
6.2.3.6 木质素的热重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得率和纯度对比 |
6.3.2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化学成分对比 |
6.3.3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元素分析对比 |
6.3.4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分析对比 |
6.3.5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结构分析 |
6.3.5.1 红外分析对比 |
6.3.5.2 ~(31)PNMR对比 |
6.3.5.3 ~1HNMR对比 |
6.3.5.4 2D HSQC NMR对比 |
6.3.6 酶水解木质素和低共熔溶剂抽提木质素的热失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靶向降解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PROTAC分子库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
1.1.1 SHP2简介 |
1.1.2 SHP2抑制剂研究进展 |
1.2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技术(PROTAC) |
1.2.1 PROTAC技术简介 |
1.2.2 PROTAC的发展历程 |
1.3 连续流化学与酰胺键的绿色合成 |
1.3.1 连续流化学 |
1.3.2 酰胺键的绿色合成 |
1.3.2.1 基于催化剂的酰胺合成 |
1.3.2.2 基于绿色溶剂的酰胺合成 |
1.4 课题的立题意义 |
1.5 前期工作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新型SHP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
1.6.2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 |
1.6.3 靶向SHP2的PROTAC分子的设计及其连续化合成 |
1.6.4 化合物的结构确认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新型SHP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2.2.2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 |
2.2.3 靶向降解SHP2的PROTAC分子的设计、连续化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新型SHP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 |
3.1.1 化合物SMI-5a~5d,SMI-6a~6c的合成通则 |
3.1.2 化合物SMI-13a~13b,SMI-14a~14b的合成通则 |
3.1.3 新型SHP2小分子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
3.2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 |
3.2.1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条件探索 |
3.2.2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条件优化 |
3.2.3 PROTAC分子的连续化合成方案的底物扩展及结构表征 |
3.3 靶向降解SHP2的PROTACs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评价 |
3.3.1 小分子抑制剂SHP099及SMI-6b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2 靶向降解SHP2的PROTAC分子P-01~P-10 的合成与表征 |
3.3.3 靶向降解SHP2的PROTAC分子P-01~P-10 的连续化合成 |
3.3.4 CRL2VHL E3 连接酶配体zr-VHL的合成与表征 |
3.3.5 靶向降解SHP2的PROTAC分子P-01~P-10 的生物活性评价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产物核磁质谱图 |
(7)苯酚钠羧基化制取水杨酸钠反应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原料与产物的性质用途及原料来源 |
1.2.1 苯酚钠的性质和用途 |
1.2.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1.2.3 水杨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
1.2.4 原料来源 |
1.3 羧基化反应机理的探讨 |
1.3.1 “苯环金属化”假说 |
1.3.2 “酚氧基碳酸盐”假说 |
1.3.3 “直接取代”假说 |
1.3.4 “β-酮酸”假说 |
1.3.5 “亲电取代”假说 |
1.4 水杨酸钠的合成方法 |
1.4.1 Kolbe-Schmitt反应 |
1.4.2 Marasse修正法 |
1.4.3 溶剂羧基化法 |
1.4.4 邻硝基甲苯法 |
1.4.5 邻甲基苯磺酸法 |
1.4.6 邻甲基苯酚法 |
1.4.7 吸附法 |
1.4.8 超临界法制取水杨酸钠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苯酚钠颗粒羧基化反应工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原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水杨酸钠制备的流程及实验装置 |
2.2 分析方法与定量 |
2.2.1 分析方法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数据校正 |
2.3 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 |
2.3.1 反应温度对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压力对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2.3.4 搅拌转速对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2.3.5 苯酚钠水分含量对羧基化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苯酚钠羧基化反应热力学研究 |
3.1 DFT热力学分析 |
3.1.1 计算方法 |
3.1.2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
3.2 燃烧热法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燃烧热的测定步骤 |
3.2.3 燃烧热的计算 |
3.2.4 反应热的计算 |
3.3 绝热量热法 |
3.3.1 绝热量热的工作原理 |
3.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3.3 绝热量热法测定步骤 |
3.3.4 绝热量热法测定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苯酚钠羧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羧基化反应过程 |
4.2 羧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探讨 |
4.2.1 前言 |
4.2.2 羧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 |
4.3 羧基化动力学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型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艾滋病及其治疗现状 |
1. 艾滋病流行现状 |
2. HIV-1的生物结构与复制周期 |
3.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HIV-1逆转录酶及其抑制剂 |
1. HIV-1逆转录酶结构及其功能 |
2.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3.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 RNase H抑制剂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HIV-1整合酶及其抑制剂 |
1. HIV-1整合酶结构及其功能 |
2. 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分类 |
3. HIV-1 INIs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抗耐药性HIV-1药物设计策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含羟基的氮杂环类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基础 |
第二节 新型羟基喹唑啉类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1. 新型羟基喹唑啉类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46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2.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3.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
4. 分子模拟研究 |
第三节 新型吡啶骈嘧啶酮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与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3.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
4. 分子模拟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吲哚芳砜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吲哚芳砜类HIV-1 NNRTIs概述 |
1. 吲哚芳基砜类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发展 |
2. 吲哚芳砜类HIV-1 NNRTIs的结合模式研究 |
第二节 新型共价结合型吲哚芳砜类HIV-1 NNRTIs的活性评价 |
第三节 靶向于保守氨基酸残基W229的吲哚芳砜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1. 靶向于保守氨基酸残基W229的吲哚芳砜类HIV-1NNRTIs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3.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二芳基嘧啶类HIV-1 R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
第一节 二芳基嘧啶类HIV-1 NNRTIs概述 |
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发展 |
2. DAPY类HIV-1 NNRTIs的晶体学与分子模拟研究 |
第二节 新型构象限制并环型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
1. 新型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3.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
第三节 靶向第二开口区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
1. 靶向第二开口区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讨论 |
3.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uAAC点击化学和快速筛选技术的抗HIV-1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第一节 点击化学、快速筛选技术概述及其在抗HIV-1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化合物设计与化合物库的构建 |
1. 化合物的设计 |
2. 末端炔及叠氮修饰的优势结构片段的化学合成 |
3. CuAAC点击化学的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三节 化合物库的原位筛选(抑酶活性评价) |
第四节 活性分子的合成 |
第五节 抗HIV-1细胞活性评价 |
第六节 分子对接研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附件 |
(9)抗癌药乐伐替尼的合成研究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甲状腺癌 |
1.2.1 甲状腺癌的分类 |
1.2.2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 |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
1.4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药物乐伐替尼 |
1.4.1 乐伐替尼理化性质及命名 |
1.4.2 乐伐替尼的作用机理 |
1.4.3 乐伐替尼的不良反应 |
1.4.4 乐伐替尼的药代动力学 |
1.4.5 药物的相互作用 |
1.4.6 乐伐替尼的合成路线 |
1.5 固体分散体技术 |
1.5.1 固体分散体的概念 |
1.5.2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
1.5.3 常用的固体分散体载体 |
1.5.4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
1.5.5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1.5.6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 |
1.5.7 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 |
1.6 本课题设计方案 |
第2章 乐伐替尼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米氏酸(3)的合成 |
2.2.2 4-[(2,2-二甲基-4,6-二氧代-1,3-二恶烷-5-亚甲基)氨基)]-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5)的合成 |
2.2.3 7-甲氧基-4-氧代-1,4-二氢喹啉-6-羧酸甲酯(6)的合成 |
2.2.4 4-氯-7-甲氧基喹啉-6-甲酰胺(7)的合成 |
2.2.5 4-氨基-3-氯苯酚(9)的合成 |
2.2.6 1-(2-氯-4-羟基苯基)-3-环丙基脲(11)的合成 |
2.2.7 乐伐替尼(1)的合成 |
2.3 结构与表征 |
2.3.1 红外吸收光谱 |
2.3.2 紫外吸收光谱 |
2.3.3 核磁共振氢谱 |
2.3.4 高分辨质谱 |
2.3.5 X-射线衍射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化合物(11)的最佳反应条件 |
2.4.2 合成乐伐替尼(1)的最佳反应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前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乐伐替尼的理化性质研究 |
3.2.1 乐伐替尼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度 |
3.2.2 乐伐替尼的高温试验 |
3.2.3 乐伐替尼的强光照试验 |
3.2.4 乐伐替尼的高湿试验 |
3.3 乐伐替尼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3.3.1 溶出介质的确定 |
3.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条件的确定 |
3.3.3 方法与结果 |
3.4 固体分散体含量测定 |
3.5 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最佳制备载体及制备方法的选择 |
4.2.1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4.2.2 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
4.2.3 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
4.2.4 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
4.2.5 溶出度实验结果 |
4.3 药物-载体配比的探讨 |
4.4 反应温度的探讨 |
4.5 反应时间的探讨 |
4.6 溶剂用量的探讨 |
4.7 乐伐替尼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工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2 溶出度和溶出速率 |
5.3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 |
5.3.1 X-射线衍射法(XRD) |
5.3.2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
5.3.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5.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X-射线衍射分析 |
5.4.2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
5.4.3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5.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5.5 稳定性考察 |
5.5.1 固体分散体的高温试验 |
5.5.2 固体分散体的高湿试验 |
5.5.3 固体分散体的强光照射试验 |
5.5.4 固体分散体加速试验 |
5.5.5 固体分散体长期试验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固体分散体高温试验结果 |
5.6.2 固体分散体的高湿试验结果 |
5.6.3 固体分散体的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
5.6.4 固体分散体的加速试验结果 |
5.6.5 固体分散体的长期实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致谢 |
(10)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均相钯催化羰基化反应研究的进展 |
1.1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 |
1.2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3 钯催化氢甲酰化反应合成醛类化合物的研究 |
1.4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 |
第二节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2.1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
2.2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
第三节 多相钯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3.1 负载型钯纳米粒子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
3.2 高分子负载钯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
3.3 介孔材料负载钯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
第四节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2-氨基苯甲酰胺与芳基碘化物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
2.1 MCM-41-2P-Pd(OAc)_2 催化剂的制备 |
2.2 MCM-41-2P-Pd(OAc)_2 催化剂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反应底物拓展 |
2.3.3热过滤实验 |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4 实验部分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仪器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氮钯(Ⅱ)配合物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构建4(3H)-喹唑啉酮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MCM-41-2N-Pd(OAc)_2 催化2-碘苯胺、胺、原甲酸甲酯和CO四组分羰基化环化构建4(3H)-喹唑啉酮的研究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反应条件优化 |
2.1.2 反应底物拓展 |
2.1.3热过滤实验 |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反应条件优化 |
2.1.2 反应底物拓展 |
2.1.3 热过滤实验 |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介孔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卤化物与三有机铟化合物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2.1 MCM-41 负载希夫碱钯(Ⅱ)配合物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优化 |
2.2.2 反应底物拓展 |
2.2.3 热过滤实验 |
2.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2.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仪器 |
2.3.3 实验步骤 |
2.3.4 化学结构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合成烯胺酮的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芳基碘、端炔、胺和CO四组分羰基化加成反应合成烯胺酮的研究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反应条件优化 |
2.1.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1.3 热过滤实验 |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磁性纳米粒子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Fe_3O_4@SiO_2-2P-PdCl_2催化以甲酸为CO源的芳基碘与芳基硼酸的羰基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2.1 Fe_3O_4@SiO_2-2P-PdCl_2 催化剂的制备 |
2.2 Fe_3O_4@SiO_2-2P-PdCl_2 催化剂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筛选 |
2.3.2 反应底物拓展 |
2.3.3 钯渗漏实验 |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3.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4 实验部分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仪器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介孔材料MCM-41 负载双齿膦钯(Ⅱ)配合物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MCM-41-2P-Pd(OAc)_2 催化2-氨基苯甲腈和芳基碘的羰基化环化合成喹唑啉酮的研究 |
2.1 结果与讨论 |
2.1.1 反应条件优化 |
2.1.2 反应底物拓展 |
2.1.3 热过滤实验 |
2.1.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2.1.5 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能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化合物表征数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溶剂法碳酸化合成芳羟基羧酸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结构的新型Akt抑制剂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田甜. 浙江大学, 2021(02)
- [3]基于羧酸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D]. 罗焕焕. 江南大学, 2021(01)
- [4]咪唑鎓盐功能化金属-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的研究[D]. 邹玉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玉米秸秆组分分离与分级转化利用研究[D]. 刘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靶向降解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PROTAC分子库连续化合成方法研究[D]. 朱瑞. 江南大学, 2020(01)
- [7]苯酚钠羧基化制取水杨酸钠反应过程的研究[D]. 房洛妍.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新型HIV-1整合酶/RNase H双靶点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高萍. 山东大学, 2020(09)
- [9]抗癌药乐伐替尼的合成研究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D]. 武磊.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10]介孔材料MCM-41或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构建N-杂环和醛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游胜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