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信息载体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1](2022)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豫政[2021]3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张志文[2](2021)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将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进行重塑,给制造业带来巨大变革。在智能制造环境下,众多装配制造企业采用混流生产以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但同时对供应链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供应链物流由于信息不协同导致难以实现精准服务,成为影响智能制造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信息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是实现供应链物流精准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从智能制造视角,研究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实现智能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物流的精准服务,对智能制造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特征及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需求分析入手,集成演化博弈理论、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统计过程控制、信息熵等方法,从组织、网络、流程和质量角度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特征及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需求分析。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实现问题,分析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特征以及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的内涵及需求;以实现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为目标,构建包含组织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信息协同策略、网络层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网络优化方法、业务层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优化模型和应用层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评价方法四个层面有机组合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框架。从实际需求出发,阐明了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的研究实质。2.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信息协同策略研究。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主体的协同策略问题,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以供应链合作伙伴所获得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物流信息协同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者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探索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物流信息协同演化稳定状态形成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为制造型企业实践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信息协同提供理论借鉴,促进合作伙伴采用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策略。3.基于广义灰色关联分析和DEMATEL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网络优化研究。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网络节点众多制约协同的难点问题,建立供应链物流信息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采用广义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网络节点物流信息与物流决策结果之间以及节点信息之间的关系,应用DEMATEL方法确定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确定每个节点的重要度,选择重要度高的网络管理节点作为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的网络节点,实现对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网络结构的优化;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网络结构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信息交换成本和决策复杂度。4.基于灰色绝对关联分析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优化研究。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的稳定性问题,以供应链网络管理节点收到物流信息的实际时间和标准时间之差,建立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数据序列;基于排序数据序列特性,分析传统稳定性评价结果;应用灰色绝对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供应链物流信息流程稳定性评价模型,分析其灵敏性,构建了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优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为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协同流程的稳定性。5.基于统计过程控制和信息熵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的评价问题,提出基于JIT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评价理念,确立“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数量”的协同质量维度;基于统计过程控制和信息熵方法,构造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评价模型,分别评价数量和时间方面的协同质量,计算各自的权重,获得协同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提高协同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智能制造新视角,从合作伙伴物流信息协同策略、协同网络结构优化方法、协同流程优化模型和协同质量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以“组织层-网络层-业务层-应用层”四个层面有机组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可为有效实现智能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物流精准服务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尤美虹[3](2021)在《物流服务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及能力提升途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流服务平台出现在城乡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它作为价值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处在物流领域前沿被极力推崇,成为当前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现实是,许多物流服务平台的运行远远没有电子商务平台、打车平台“立竿见影”的预期效果,其价值创造面临诸多问题。那么,相对于没有平台介入的专业物流供需匹配服务,物流服务平台出现后物流服务价值创造的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经典价值创造理论的核心解释机制在平台情境下是否仍然适用以及如何拓展?当前互联网及数字化时代物流服务平台如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回答了研究的逻辑起点、边界、问题性质与理论框架。在系统梳理平台、平台经济、平台价值创造以及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相关文献后,界定了本文研究的物流服务平台的对象范围和领域边界;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基础理论如企业的中间层组织理论、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经典价值创造理论及其发展、企业的资源观和动态能力理论等进行了总结。在与这些理论的对话中,明确了平台型物流组织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了专业类物流企业以价值链为主线的价值创造逻辑,对比厘清了平台复杂适应系统介入专业物流供需匹配服务后,其在价值创造载体、方式、维度及逻辑上的复杂适应性变化。最后,提出了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的系统构成,并给出了物流服务平台复杂适应系统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构建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机理结构模型并给与深入阐释。首先,运用多案例进行扎根理论规范性探索研究,发掘了4个主范畴“平台方动力机制、参与方激励机制、价值链协同机制、生态域形成机制”,打开了物流服务平台复杂适应系统价值创造的传导机制“黑箱”。接着,围绕核心范畴“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机理”构建了结构模型,指出这4种机制所揭示的理论逻辑,正是平台复杂适应系统各方活动包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体系”。最后,对这一“机理体系”是如何实现物流服务平台组织系统“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价值共享”,进行了系统阐释。第三,构建物流服务平台组织系统“市场-资源-能力-绩效”运行理论假设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揭示了跨微观(物流服务供需个体行动者)、中观(平台组织)、宏观(平台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动态作用关系。发现其系统运行创新过程,既是平台企业经营者创造或开发物流市场的过程,也是平台复杂适应系统重新组合平台双边市场资源与平台系统级别要素实施创新,进而不断实现平台价值创造及涌现价值的过程。第四,基于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机理的阐释及其作用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其价值创造能力的3条提升途径,即致力于平台双边市场治理能力的提升、致力于平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致力于平台内外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现相对于专业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的维度、方式发生了变化。它迈进了多维价值空间,主要体现为平台型物流组织系统多主体和要素在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跨层次交互和涌现;深入其商业模式内部,则表现为物流服务平台作为“底盘”跨界经营的价值创造空间巨大、运营可视化管理效能、智能化驱动价值拓展与创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对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方式揭示的不足。第二,构建了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理论框架。提出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构成主要由价值创造核心动力子系统、传导机制子系统、作用过程子系统、能力提升子系统等相互融合而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断地与系统内、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和知识的交换,推进微观层面价值创造走向系统层面价值涌现循环,丰富了现有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发掘出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的多元化、复合型内在机理“平台方动力机制、参与方激励机制、价值链协同机制、生态域形成机制”,揭示了物流服务平台复杂适应系统价值创造的传导机制,使深藏于其价值创造复杂现象之后的“交互关系”得以显现,形成了有助于理解并应用学术研究普适化的价值创造机理成果。第四,通过构建并检验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的“市场—资源—能力—价值”作用过程理论模型,发现在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背景下,其价值创造过程前期表现为平台从双边市场获取微观用户资源的能力,后期表现为平台以治理效应保障平台复杂系统“整体”持续创新的能力。这明晰了物流服务平台作为兼具企业和市场双重特性的中间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机理,弥补了以往定性解答、数据支撑和实证的不足。
汪传雷,王冠雄,叶春森,陈欣,李静[4](2021)在《面向一流的“物流系统工程”课程守正和创新实践》文中提出物流系统工程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明确课程的定位,梳理课程发展历程,结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守正和创新,总结课程建设成效及特色创新,提出未来建设方向。
范晓鹏[5](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李开坤[6](2021)在《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阶煤具有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等特点,直接燃烧浪费了大量的富氢组分且污染环境。基于热解的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可提取煤中的高附加值组分,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目前低阶煤存在的综采过程中碎煤比例大,现有热解工艺焦油产率不高且含尘量较高等问题,浙江大学提出了以半焦为热载体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通过流化床煤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的有机结合,实现大规模碎煤颗粒的热解分级转化,获得高产率焦油和高品质煤气。分级转化产品用途广泛,焦油可通过加氢工艺制取轻质液体燃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赖逐年增长的能源风险。半焦可用于大容量煤粉锅炉的混合燃烧或生产型煤用于供暖,也可通过水焦浆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实现热解半焦的高效低污染利用。高品质热解煤气可用于制取替代天然气或合成化工产品。通过不同利用方案的灵活组合,实现低阶煤资源的梯级利用。目前,焦热载体对流化床热解产物分布和影响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同时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缺乏深入、可靠的评估,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和系统流程模拟,为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参考。首先,以我国典型低阶煤-新疆润北煤为原料,在小型鼓泡流化床反应器上开展了不同热解温度(500-800oC)、不同热载体(石英砂、焦热载体:原煤=1:1、2:1、3:1和5:1)以及模拟热解气气氛下的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获得了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热载体种类及比例和热解气气氛对煤流化床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影响煤颗粒的加热过程,对热解一次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煤中酚类的析出和裂解、羧基的裂解和焦油中重质组分的分解,从而提高焦油和煤气产率,降低半焦产率。中低温时焦热载体的裂解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而较高温度时高温裂解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焦载体条件下的半焦拥有更为发达的孔隙结构,但燃烧性能变差。随着焦载体添加比例的增加,煤气产率逐渐增加,而焦油产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比例为2:1时达到峰值;半焦产率则逐渐降低。焦热载体条件下CH4产率的增加来源于煤中脂肪族结构,而H2和CO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焦油中酚类的分解和大分子物质的缩聚。研究发现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具有一定的固硫作用。焦载体添加比例从1:1增加到5:1,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焦油品质提升,焦油中的酚类分解为芳烃类物质。热解气气氛下,焦载体对CH4和CO2重整的催化作用以及H2对热解的促进作用使得半焦产率低于惰性气氛,而焦油和热解水产率相对较高。然后在1MWt双流化床试验装置上开展了两种煤样不同热解温度(580oC、630oC和680oC)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两种煤样均适合于双流化床热解工艺,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之间的物料循环正常,系统运行稳定。热解炉运行温度能够通过调节双炉之间的物料循环量以及燃烧加热炉的炉温来控制。两种煤样在630oC时焦油产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0.84%和13.27%,均超过格金干馏分析的90%。研究工况下,煤气品质较高,组分中CH4含量丰富,体积占比约为35%-40%,CO和H2体积份额在25%-35%之间。焦油组分中沥青质占比40-50%,提高热解温度可以促进沥青质和饱和烃的裂解,生成芳香烃和其他非烃类物质。热解炉二级旋风飞灰比电阻满足高温静电除尘运行要求,实际工业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布置高温电除尘以获得更高品质的油气。在试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双炉运行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热解产品的品质调控,进一步验证了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是示范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调控经验。利用Aspen Plus,构建并模拟了耦合2×660MW超超临界半焦煤粉炉发电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在模拟方案中,半焦送入煤粉锅炉发电单元通过超超临界参数蒸汽发电,焦油提酚后采用非均相悬浮床加氢工艺合成石脑油和柴油,所需的H2全部来自于煤气深加工环节,热解废水送入酚氨回收单元。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特点设计了三套不同的煤气深加工路线。在方案A中,煤气首先经过Selexol单元脱硫净化,净化后的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提取焦油加氢所需的H2后用于合成甲醇,重整所需热量通过燃烧甲醇合成单元和焦油加氢单元的尾气提供;在方案B中,将部分净化后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与未重整净化煤气混合后进入CO变换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先后脱除CO2、提取CH4和H2,其中H2全部用于焦油加氢,此方案重整热量来自提H2后尾气与焦油加氢尾气的燃烧。方案C则需要燃烧部分煤气提供重整热量,剩余煤气经重整、变换、脱除CO2后,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提取H2,除用于焦油加氢外全部作为产品输出。针对三套方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全流程系统模拟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超超临界发电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参数的对比。结果显示,在双流化床热解系统给煤量为628t/h的情况下,三套方案均可产出10.33t/h粗酚、24.80t/h石脑油和31.46t/h的柴油。同时,方案A还可联产甲醇65.34t/h和净发电1314.48MW,火用效率为51.15%;方案B联产替代天然气(Synthetic Natural Gas,SNG)35699.12Nm3/h,供电约1445.86MW,火用效率为51.98%;而联产17.60t/h H2和净发电量为1292.73MW的方案C拥有最高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56.33%和53.99%,比同等规模的超超临界电厂分别高出10.51和11.19个百分点。三种多联产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不大,其中方案C略高(约69.23亿元人民币),比超超临界电厂投资约高21亿元人民币。方案A、B和C的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3.24%、21.83%、29.52%,均高于超超临界电厂的17.56%。其中方案C的投资回报期最短,为5.06年(静态)和5.74年(动态),经济效益优势最为明显。从抗风险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三套多联产方案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年运行时间和原料煤采购价格。当年运行时间骤减和煤炭价格上涨时,三套方案仍然具有较为可观的财务状况,其中方案C收益率的变化幅度最小,抗风险能力最强。三套方案在能量利用效率、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市场前景好、产品方案设计灵活。
郭橙橙[7](2021)在《定州铁路物流园区需求预测与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以及货运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铁路货运迫切需要加速现代化物流转型,完善物流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近些年来,为实现自身物流服务品质的全方位提升,铁路总公司全面部署物流枢纽网络建设,着力推进形成高质量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铁路物流园区作为铁路货运系统的重要枢纽,是铁路货运拓宽服务范围、提升运输市场份额的关键环节,其内部布局将直接影响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需求预测、布局规划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定州铁路物流园区实例,系统性地研究了铁路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布局规划问题:(1)简述铁路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在分析铁路物流园区的内涵、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铁路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思路。(2)分析定州铁路物流园区的基础条件与功能。总结定州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背景、优势条件、预期货物品类等基础条件,并从宏观社会功能、基础业务功能、增值服务功能三个层面分析其功能定位。(3)设计了铁路物流园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并完成定州铁路物流园区的货运量预测。首先构建了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托熵权法和引力模型得出园区载体城市的吸引范围和货运量吸引比例;其次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淘汰与货运量相关性较弱的影响因素指标;在GM(1,1)模型预测货运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GA-BP模型预测各吸引城市的货运量;利用GM(1,1)-Markov模型预测载体城市的铁路货物发送量;描述了铁路物流园区货物分担量的估算方法;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得出定州铁路物流园区2025年承担的货物到发量。(4)研究了铁路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布局规划问题,并得出定州铁路物流园区的最优布局方案。结合改进SLP法分析了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考虑既有铁路线的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由于该算法具有多种群协同进化的特性,通过对比标准遗传算法得出,多种群遗传算法在求解效率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最后利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定州铁路物流园区布局的最优方案,根据实际对该方案进行适度调整与评价。本文包含图30幅,表62个,参考文献76篇。
汪国贤[8](2021)在《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成本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农产品供需不匹配、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等问题严重,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本文首先从农产品流通主体、客体与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与支撑体系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并总结了农产品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水平高低,并作出动态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水平不高,2009-2018年我国平均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小于1,由此可知,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农产品流通处于低效率状态。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信息化水平显着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由回归结果可知互联网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将增加0.359个单位。随着“互联网+农业”逐渐发展成熟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信息化水平的对于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第二,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劳动力投入对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农产品批发业从业人数的增加对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二是农产品零售业从业人数的增加对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多种多样,大规模的批发市场模式的流通效率要高于零散的流通方式。因此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第四,从技术进步变化率与综合技术效率角度来看,信息化水平、公路和铁路运输对于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物流业水平对于技术进步变化率与纯技术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政府的财政支持综合技术效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技术进步变化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的无效率现象。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缩减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精准化、增加农户话语权,提高农民收入的实现,提出了从加强农产品交通基础建设与冷链物流建设、增加金融政策支持、提高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营造农产品流通绿色环境几个方面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产品O2O模式、建立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等优化策略。
洪杰[9](2021)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资金流协调的有效方式,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传染制约着其效应的实现。保兑仓融资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种有效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重要手段,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对供应链整体协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从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服务的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以保兑仓融资的核心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违约和风险传染问题。基于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及其他与保兑仓融资相关的研究成果,采用规范化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方法,界定了保兑仓的违约风险与违约风险传染和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他传染要素,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传染要素对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在保兑仓融资的过程中,以核心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融资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违约对核心企业的影响,构建企业违约强度模型,研究违约风险传染因素对核心企业违约强度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基于傅里叶定律研究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可行性的基础上,用信息共享程度度量信息的不对称,引入信息共享程度、风险企业密度、业务关联程度作为变量,构建符合保兑仓融资特点的违约风险传染模型,分析信息共享程度、风险企业密度、业务关联程度三个因素对保兑仓融资核心企业感染违约风险概率的影响。对核心企业参与保兑仓融资进行违约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苟焰[10](2021)在《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物流运输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钢铁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保障。在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内需增长困难、出口显着下降和运营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下,推进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实现钢铁物流运输降本增效,成为钢铁物流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文在系统梳理钢铁物流运输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运营管理实际,深入找寻该企业目前在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供应链一体化理论、绿色化发展理论和智慧化管理理论,提出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一体两化”管理优化方案。具体为:首先,考虑碳排放影响下构建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定量优化整数规划模型,对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以苏锡常杭地区为例)进行一体化优化,进而推动其多式联运业务的流程重组与优化,以及运输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降本增效。其次,以驮背运输、分类运输为载体,推进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体系最大限度公转铁,提升多式联运中铁路运输占比;同时,对其多式联运的正/逆向运输线路、运输节点、运输工具等物流运输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和运输设备的绿色化循环利用,以及正/逆向运输业务进行双向的一体化整合,有效提升多式联运的运输效率和绿色化循环利用效率;并在多式联运运输中推进绿色物流设施设备的有效应用与运行,切实提升MG企业钢铁物流绿色化应用与转型发展。再次,以构建云技术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搭建MG企业钢铁物流信息共享与管理公共平台,引入云技术、大数据等实现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的智慧化调度和智能装载,有效提升MG企业钢铁物流信息共享与动态监控水平。最后,依据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一体两化”管理优化落地实施需求,分别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二、物流信息载体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流信息载体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供应链物流协同研究现状 |
1.2.2 供应链信息协同研究现状 |
1.2.3 物流信息协同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特征及SCLI协同需求分析 |
2.1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特征分析 |
2.1.1 智能制造概述 |
2.1.2 混流生产的内涵 |
2.1.3 混流生产的特征 |
2.2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内涵 |
2.2.1 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 |
2.2.2 SCLI的内涵 |
2.2.3 SCLI特征 |
2.3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协同需求分析 |
2.3.1 信息协同的含义 |
2.3.2 SCLI协同内涵与动因 |
2.3.3 SCLI协同需求 |
2.4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协同机制框架构建 |
2.4.1 组织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物流信息协同策略 |
2.4.2 网络层的SCLI协同网络优化 |
2.4.3 业务层的SCLI协同流程优化 |
2.4.4 应用层的SCLI协同质量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GT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物流信息协同策略 |
3.1 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物流信息协同问题分析 |
3.2 EGT概述 |
3.3 供应链合作伙伴SCLI协同的演化博弈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SCLI协同的演化博弈模型 |
3.3.3 协同策略分析 |
3.4 实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GRA和 DEMATEL的 SCLI协同网络优化 |
4.1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协同网络问题分析 |
4.2 GGRA和 DEMATEL方法 |
4.2.1 GGRA |
4.2.2 DEMATEL |
4.3 SCLI协同网络结构优化模型 |
4.3.1 SCLI决策假设 |
4.3.2 灰色系统理论与信息网络节点重要度 |
4.3.3 协同网络结构优化模型 |
4.4 实例验证 |
4.4.1 算例分析 |
4.4.2 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流程优化 |
5.1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协同流程优化问题分析 |
5.2 SCLI流程的数据序列 |
5.3 SCLI协同流程优化方法 |
5.3.1 SCLI流程稳定性评价 |
5.3.2 SCLI协同流程优化模型 |
5.4 实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SPC和信息熵的SCLI协同质量评价方法 |
6.1 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SCLI协同质量评价问题分析 |
6.1.1 SCLI协同质量 |
6.1.2 SCLI协同质量的维度 |
6.2 SPC和信息熵方法 |
6.3 SCLIC协同质量评价方法 |
6.3.1 假设条件 |
6.3.2 协同质量评价模型 |
6.4 实例验证 |
6.4.1 物料需求数量和时间确定 |
6.4.2 协同质量评价 |
6.4.3 协同质量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物流服务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及能力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平台、平台经济及其价值创造研究 |
2.1.2 物流服务平台及其价值创造研究 |
2.1.3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企业的中间层组织理论 |
2.2.2 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经典价值创造理论及其发展 |
2.2.4 企业的资源观和动态能力理论 |
第3章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理论框架构建 |
3.1 物流服务平台组织概述 |
3.2 物流服务平台的组织系统特征 |
3.2.1 物流服务平台的中间层组织特征 |
3.2.2 物流服务平台组织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3.3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分析 |
3.3.1 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价值创造逻辑 |
3.3.2 物流服务平台介入的物流服务价值创造逻辑 |
3.3.3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逻辑的复杂适应性变化 |
3.4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理论架构 |
3.4.1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的构成 |
3.4.2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系统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机理 |
4.1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结构模型构建 |
4.1.1 研究设计 |
4.1.2 数据分析 |
4.1.3 结构模型构建 |
4.1.4 结果讨论 |
4.2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结构模型阐释 |
4.2.1 平台方动力机制如何实现价值主张 |
4.2.2 参与方激励机制如何实现价值传递 |
4.2.3 价值链协同机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 |
4.2.4 生态域形成机制如何实现价值共享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过程实证研究 |
5.1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构建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方法设计 |
5.2.1 测量工具 |
5.2.2 样本和数据收集 |
5.2.3 样本容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1 平台双边市场制造正向影响平台系统资源聚集 |
5.4.2 平台技术及知识才能正向影响平台系统资源聚集 |
5.4.3 平台用户资源聚集正向影响平台能力形成 |
5.4.4 平台治理能力正向影响平台创新能力 |
5.4.5 平台能力构建正向影响平台价值创造 |
5.4.6 四项假设检验结果为“不支持”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服务平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途径 |
6.1 致力于平台双边市场治理能力的提升 |
6.1.1 认清平台物流服务的双边市场权力 |
6.1.2 加强平台系统运行规则设计能力 |
6.1.3 提高平台物流资源匹配协调交易能力 |
6.1.4 提高平台物流服务数据资产化能力 |
6.2 致力于平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提高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 |
6.2.2 推进可视化管理和业务流程创新 |
6.2.3 提高共享发展和融合创新能力 |
6.3 致力于平台内外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 |
6.3.1 提升平台管理决策的技术及知识才能 |
6.3.2 提升平台数据资源的发掘及应用水平 |
6.3.3 提升用户信任度和忠诚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研数据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4)面向一流的“物流系统工程”课程守正和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定位 |
2 课程沿革 |
3 课程内容改革 |
4 课程教学方法 |
5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
6 课程改革成效 |
7 特色与创新 |
8 结束语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中国能源背景 |
1.2 中国低阶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1.2.1 低阶煤资源概况 |
1.2.2 低阶煤利用现状 |
1.3 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
1.3.1 技术背景 |
1.3.2 煤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
2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2.1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多联产技术 |
2.1.1 浙江大学的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工艺 |
2.1.2 大连理工大学的DG工艺 |
2.1.3 德国的LR工艺 |
2.1.4 俄罗斯的ETCH-175 工艺 |
2.2 半焦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2.3 Aspen Plus在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
2.4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
2.4.1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
2.4.2 本文研究内容 |
3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参数的确定 |
3.1.4 实验操作流程 |
3.2 测试分析设备及方法 |
3.2.1 产物产率计算 |
3.2.2 煤和半焦的工业元素分析 |
3.2.3 焦油组分分析 |
3.2.4 半焦表面官能团分析 |
3.2.5 半焦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 |
3.2.6 半焦燃烧特性分析 |
4 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 |
4.1 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1.1 前言 |
4.1.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
4.1.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1.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
4.1.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
4.1.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
4.1.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
4.1.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
4.2 焦热载体与原煤比例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2.1 前言 |
4.2.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
4.2.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2.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
4.2.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
4.2.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
4.2.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
4.2.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
4.3 焦热载体(3:1)条件下模拟热解气气氛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
4.3.1 前言 |
4.3.2 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4.3.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1MWt双流化床低阶煤热解分级转化联产焦油半焦煤气试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5.2.1 试验装置 |
5.2.2 试验过程 |
5.2.3 试验煤种 |
5.2.4 样品分析 |
5.2.5 试验工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煤气产率和组成特性 |
5.3.2 焦油产率和组成特性 |
5.3.3 半焦组成特性 |
5.3.4 热解炉飞灰特性 |
5.3.5 半焦燃烧加热炉底渣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Aspen Plus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 |
6.1 前言 |
6.2 双流化床热解耦合粉煤炉电力、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
6.2.1 方案介绍 |
6.2.2 双流化床热解半焦加热分级转化单元 |
6.2.3 半焦煤粉炉发电单元 |
6.2.4 气体净化单元 |
6.2.5 焦油加氢单元 |
6.2.6 蒸汽甲烷重整单元 |
6.2.7 CO变换单元 |
6.2.8 变压吸附单元 |
6.2.9 甲醇合成单元 |
6.2.10 废水处理单元 |
6.3 计算方法 |
6.3.1 常规组分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
6.3.2 煤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
6.3.3 系统效率计算 |
6.3.4 经济性指标 |
6.3.5 基本假设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方案A:联产甲醇、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4.2 方案B:联产SNG、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4.3 方案C:联产H_2、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6.5 不同方案技术经济性结果对比 |
6.5.1 不同方案的产品能量分布 |
6.5.2 年运行时间和煤炭价格对方案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和未来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教育经历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7)定州铁路物流园区需求预测与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铁路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
2.1 铁路物流园区的内涵及特点 |
2.2 铁路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
2.3 铁路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相关理论 |
2.3.1 布局规划目标 |
2.3.2 布局规划原则 |
2.3.3 布局规划基本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3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基础条件及功能分析 |
3.1 基础条件分析 |
3.1.1 背景分析 |
3.1.2 优势条件分析 |
3.1.3 园区与现有货场关系 |
3.1.4 货物品类构成 |
3.2 功能定位分析 |
3.2.1 宏观社会功能 |
3.2.2 基础业务功能 |
3.2.3 增值服务功能 |
3.3 本章小结 |
4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需求预测研究 |
4.1 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需求预测思路设计 |
4.1.1 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 |
4.1.2 需求预测方法的选用 |
4.1.3 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需求预测思路 |
4.2 铁路物流园区吸引范围确定 |
4.2.1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4.2.2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吸引区域划分及吸引比例计算 |
4.3 货运量影响因素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
4.3.1 影响因素概述 |
4.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 |
4.4 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模型 |
4.4.1 基于GM(1,1)-Markov模型的货运量预测 |
4.4.2 基于GA-BP模型的货运量预测 |
4.5 铁路物流园区货物分担量分析 |
4.6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 |
4.6.1 定州市吸引区域划分及吸引比例计算 |
4.6.2 影响因素的选定 |
4.6.3 定州市吸引城市货运量预测 |
4.6.4 定州市铁路货物发送量预测 |
4.6.5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承担货运量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5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 |
5.1 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计算 |
5.1.1 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划分 |
5.1.2 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面积计算 |
5.2 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的改进SLP法 |
5.2.1 传统SLP法的不足与改进 |
5.2.2 改进SLP方法的影响要素及相关性分析 |
5.3 考虑既有铁路线的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模型 |
5.3.1 假设条件与参数定义 |
5.3.2 模型构建 |
5.4 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模型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 |
5.4.1 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
5.4.2 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步骤设计 |
5.5 定州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设计 |
5.5.1 功能区划分 |
5.5.2 作业流程分析 |
5.5.3 功能区面积估算 |
5.5.4 功能区相关性分析 |
5.5.5 功能区布局方案求解 |
5.5.6 功能区布局方案调整与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定州市周边区域各城市间最短公路交通里程表 |
附录 B 定州市吸引区内其他 7 市货运量及其影响因素历史数据 |
附录 C 多种群遗传算法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农产品流通 |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 |
三、农产品流通效率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供应链理论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合作经济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简评 |
第三章 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 |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发展现状 |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客体发展现状 |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 |
四、我国农产品流通支撑体系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三、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 |
四、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
第四章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 |
一、测度方法与模型设定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一、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二、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农产品效率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与市场主导作用 |
二、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
三、整合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资源 |
第二节 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目的 |
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二、增加农民收入 |
三、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者需求 |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对策分析 |
一、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
二、推进农产品O2O模式发展 |
三、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 |
1.2.2 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的研究现状 |
1.2.3 信息不对称与违约风险传染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 |
2.1.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
2.1.2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
2.1.3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
2.2 保兑仓融资的相关理论 |
2.2.1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概念 |
2.2.2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业务流程 |
2.2.3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特点 |
2.3 违约风险理论 |
2.3.1 违约风险的定义 |
2.3.2 违约风险的特征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逆向选择风险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道德风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机理 |
3.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的形成原因 |
3.1.1 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形成的内在原因 |
3.1.2 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形成的外在原因 |
3.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要素分析 |
3.2.1 违约风险传染源 |
3.2.2 违约风险载体 |
3.2.3 违约风险接收者 |
3.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兑仓融资违约传染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强度模型的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 |
4.1 强度模型基本原理 |
4.2 强度模型研究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的可行性分析 |
4.3 问题描述与假设 |
4.4 基于强度模型的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 |
4.4.1 来自于核心企业自身的违约风险概率 |
4.4.2 受到中小企业传染的违约风险概率 |
4.4.3 受到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传染的违约风险概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傅里叶定律的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 |
5.1 傅里叶定律的基本原理 |
5.2 可行性分析 |
5.3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4 基于傅里叶定律的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模型 |
5.4.1 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参数与变量设定 |
5.4.2 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模型构建 |
5.5 数值仿真分析 |
5.5.1 风险传导距离对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分析 |
5.5.2 信息共享程度对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分析 |
5.5.3 业务关联程度对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分析 |
5.5.4 风险企业的密度对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3.2 现状分析与问题分析 |
1.3.3 “一体两化”管理优化解决方案 |
1.3.4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方法 |
1.4.2 定量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1.5.2 方法应用上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钢铁物流 |
2.1.2 钢铁物流运输 |
2.1.3 多式联运 |
2.1.4 绿色运输 |
2.1.5 智慧物流 |
2.2 相关理论 |
2.2.1 供应链一体化优化理论 |
2.2.2 物流运输绿色化理论 |
2.2.3 物流信息智慧化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综合述评 |
第3章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MG企业及其企业物流发展简介 |
3.2 MG企业钢铁物流业务发展现状 |
3.2.1 MG企业钢铁物流业务发展概况 |
3.2.2 MG钢铁物流业务流程发展现状分析 |
3.3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现状分析 |
3.3.1 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运营现状分析 |
3.3.2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能耗消耗现状分析 |
3.3.3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
3.4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多式联运资源分散,业务衔接不顺畅 |
3.4.2 运输能耗大污染高,绿色改造难度大 |
3.4.3 运输信息管理散乱,动态监管不及时 |
第4章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方案 |
4.1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目标 |
4.2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思路 |
4.2.1 “一体两化”管理优化总体思路 |
4.2.2 多式联运一体化管理优化思路 |
4.2.3 多式联运绿色化应用转型思路 |
4.2.4 物流信息管理智慧化发展思路 |
4.3 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优化措施 |
4.3.1 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优化问题描述 |
4.3.2 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优化模型建立 |
4.3.3 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优化模型求解 |
4.3.4 多式联运网络一体化优化结果分析 |
4.3.5 一体化优化后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 |
4.4 MG企业钢铁物流多式联运绿色化应用转型措施 |
4.4.1 公转铁运输能源消耗绿色化应用转型 |
4.4.2 多式联运资源整合及绿色化循环利用 |
4.4.3 多式联运设施设备绿色改造绿色运行 |
4.5 MG企业钢铁物流信息智慧化管理优化提升措施 |
4.5.1 物流信息智慧化管理平台设计定位 |
4.5.2 物流信息智慧化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4.5.3 物流信息智慧化管理平台模块配置 |
4.5.4 物流信息智慧化管理平台运营管理 |
第5章 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保障措施 |
5.1 组织结构保障 |
5.1.1 优化部门职能,实现三流联动 |
5.1.2 成立项目小组,推进示范工程 |
5.2 人力资源保障 |
5.2.1 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
5.2.2 建立物流专业人才梯队 |
5.2.3 实施人才宽带薪酬战略 |
5.3 资金支持保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迭代局部搜索算法程序—Matlab语言 |
四、物流信息载体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3)
- [2]智能制造环境下混流生产的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机制研究[D]. 张志文. 河南科技大学, 2021(02)
- [3]物流服务平台的价值创造机理及能力提升途径研究[D]. 尤美虹. 上海海事大学, 2021
- [4]面向一流的“物流系统工程”课程守正和创新实践[J]. 汪传雷,王冠雄,叶春森,陈欣,李静. 物流研究, 2021(03)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D]. 李开坤. 浙江大学, 2021(01)
- [7]定州铁路物流园区需求预测与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D]. 郭橙橙.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8]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D]. 汪国贤.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9]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研究[D]. 洪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10]MG企业钢铁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D]. 苟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