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河盆地宋家洼陷上侏罗统扇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论文文献综述)
高雨,屈红军,陈硕,周伟,莫冯阳[1](2021)在《浪控三角洲发育特征:以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浪控三角洲又可称为鸟嘴状弓形浪控三角洲,目前学术界对其沉积特征的研究较少。以莺歌海盆地莺二段为例,以测井相、地震相以及岩芯相的详细分析为基础,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揭示了浪控三角洲砂坝的发育特征。岩芯相上,浪控三角洲砂坝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还含有少量生物遗迹构造;测井相上主要表现为连续多个反旋回漏斗型沉积层序;地震相上呈现条带状或弓形分布的低角度前积地震相。通过研究莺歌海组二段剖面相和平面相可知,浪控三角洲砂坝平面形态呈弓形,由西向东被泥流水道依次切割为3期沉积,且随着向海方向推进,砂体厚度逐渐增大。浪控三角洲为破坏性三角洲沉积,其形成机理是由于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因而沉积模式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较大。
陈亮[2](2019)在《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典层序地层学认为,异源因素控制着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纳空间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层序旋回的特征,并且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层序叠加样式发生对称性、同步性的演化。所谓对称性,或称作同步性,系指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随着异源因素的驱动,同时表现进积或退积的特征。这种规律性变化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岩性展布、沉积环境以及地层分布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对能源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种预测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受到质疑,一些研究案例中发现沉积趋势沿滨岸方向不一致。因此,层序地层学在横向上的预测性则越发不确定。这为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考。这种横向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的非同步性在陆相裂陷盆地中则变得更加常见。本论文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等地质资料,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时期的边界断层活动性、沉积特征、气候变化、层序内部结构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综合测井与地震资料,以洪泛面、沉积趋势转换面为层序界面,将南堡凹陷东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SQ3与SQ4四个三级层序。本论文利用回剥法,去除压实作用与重力引发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了边界断层附近下降盘的构造沉降量。计算结果显示:在SQ1与SQ2时期,边界断层随着不断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边界断层,并在北堡、老爷庙、高柳三个构造带形成了盆地内的相对高地貌,成为了沉积物进入盆地的主要入口;至SQ3时期,断层活动所引起的沉降量大幅度下降,也即断层活动减弱,仅在北堡地区发育活动断层;SQ4层序时期是凹陷由断陷向坳陷的转换期,断层活动仍然较弱,其趋势基本与SQ3层序时期一致。对南堡凹陷沉积体系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认为凹陷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本论文以大量前人研究为基础,重点探讨了凹陷内各个三角洲体系内三角洲前缘的水动力特征以及湖泊类型。岩心特征显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北堡、老爷庙以及南部斜坡地区三角洲前缘中发育大量波状层理,以及其它浪控特征的沉积构造;SQ4层序时期,上述三个地区的沉积构造以交错层理为主,表现为河控特征。而在高柳地区,三角洲前缘位置表现为河道发育、下切明显的特征,代表了该地区三角洲前缘河控作用明显,水动力充足。结合有机碳含量以及介形虫数据所反映的古湖水盐度变化情况,对不同层序发育时期的古湖泊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认为:SQ1至SQ3层序时期,湖泊类型为波动型湖泊;SQ4层序发育时期湖泊类型为河控型湖泊。湖泊类型的变化还伴随着古气候由湿热向干冷的转变,在本论文中被推测是导致南堡凹陷湖泊变化的的主要驱动力。对南堡凹陷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南堡凹陷地层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依此对地层特征,尤其是旋回性、可对比性以及成因进行了讨论。本次研究以洪泛面为主要界面,对南堡凹陷东营组进行了层序划分,结果显示其内部结构表现出了不对称性:SQ1至SQ3层序中,在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层序内部被退积过程所主导;在高柳地区则被进积的过程所主导。这种不对称性不但表现在沉积趋势的不同,也表现在可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上的差异:在SQ1到SQ2层序中,在北部边界断层区,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多于斜坡地区。在SQ4层序中,凹陷内的沉积趋势趋于一致,并且准层序组个数也变得相同,也即意味着不对称的特征消失。对层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引发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气候的变化;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不同于海相沉积环境,对于陆相湖盆而言还包括了周边河流径流注入而引发的湖平面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上述过程的变化与层序内部结构(沉积趋势、准层序组数量等)变化间的关系。对于构造活动而言,构造沉降量的降低会引发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趋势的变化,但这一假设建立在构造活动是持续不间断进行的基础上。事实上,裂陷活动不论规模大小都具有幕式活动的特征,也正因为此,在南堡凹陷东营组,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的SQ1至SQ3层序中,其内部结构并未着构造沉降量的减弱而发生紧急作用,沉积趋势始终保持退积。因此,可以判断裂陷作用对可容纳空间的影响并不是持续不间断的,而是幕式过程。断层活动形成的半地堑,会因断层的作用而导致盆地基底在地形上不对称,以及在陡岸的岸线迁移幅度弱于缓岸,从而造成在缓坡一侧可识别的准层序组数量小于靠近断层一侧。在本论文中,根据对沉积特征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认为,高柳地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所表现的强下切作用、河道与进积准层序组发育等特征说明该物源入口在该时期需要更强的径流注入,以满足在搬运大量沉积物发生进积的同时形成下切河道。也因此,该物源入口被认为是该时期湖泊水体的主要来源。而随着气候的转凉,径流减弱。本研究认为,径流的注入在幕式活动的间歇期控制着湖平面的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单一的强径流注入导致湖平面上升,在其它地区形成退积,而在该入口处发生进积;当径流减弱,这种不平衡消失,沉积趋势变的相同,并以进积为主导。本论文以不对称沉积趋势入手,分析了裂陷活动、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强调了径流注入在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中的作用,完善了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模型,对层序地层学在陆相裂陷盆地中的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赵霞飞,刘树根,彭靖淞,董顺利,张银德[3](2018)在《川西龙门山前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环境、构造含意与含气远景》文中提出在实测绵竹汉旺和广元何家湾小塘子组(T3t)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它们的沉积相。何家湾T3t属浅水环境:滨面砂坝、陆架泥、潮坪和浪控三角洲。汉旺T3t则以显着的深水相为特征:滨面砂坝,海湾泥、中缓坡水道与滑塌席、三角洲前缘沉积。对汉旺剖面所含黄铁矿结核作了初步研究。T3t总的说符合富砂泥缓坡的沉积模式。指出汉旺剖面中部的半深水泥岩标志着龙门山活跃的逆冲构造运动,而以上的HST以至须二段下部厚砂体才是构造活动平静期的产物。认为小塘子组底部滨面砂体极具天然气勘探远景。
李鹏真[4](2016)在《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文中提出运用层序地层理论,以取芯、测井等资料为依据,选取西地2井作为标准井,确立了T2k、P3wt两个标准层,建立对比网络,使用标志层法、曲线形态法及切片对比法,对三台油田西地2区梧桐沟组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分析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规律,将梧桐沟组(P3wt)地层划分为两个砂层组(P3wt1、P3wt2)。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资料,分析研究区稳定矿物分布及砂岩厚度分布,得出三台油田西地2井区梧桐沟组沉积物源来自博格达山。在物源与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结合地质相、测井相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三台油田西地2井区梧桐沟组沉积优势微相相进行了研究,认为梧桐沟组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包含席状砂微相,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包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地层划分与对比,落实研究区断裂、层位,沉积优势微相的基础上,利用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储层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新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开展叠后波阻抗反演,对二叠系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与特征刻画。二叠系梧桐沟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最终发现、落实梧桐沟组北83井梧桐沟组岩性圈闭等8个圈闭,总面积28.34km2,平面上主要位于北83井鼻凸带和北32井鼻凸带。综合以上研究,结合已知已知油气分布位置、油气藏类型、控藏因素分析成果和圈闭要素,对三台油田西地2井三维区圈闭进行综合地质评价,优选西地1井西圈闭为最有利圈闭。
尹楠鑫,李存贵,贾云超,李中超,熊运斌,张文成,王德波,孙力[5](2015)在《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文中指出沙三下亚段是马寨油田卫95块的主要含油层系,钻井资料显示储层厚度大、砂体成因复杂、相带认识难度大.为了研究卫95块沙三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根据地质学及沉积学理论,分析其泥岩颜色、岩石类型及组合、粒度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相.结果表明:位于东濮凹陷西北端第三断阶带的马寨油田卫95块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内黄隆起;该亚相又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各主力砂组发育多期扇三角洲沉积,各扇体相互叠置,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为主,其余微相次之.在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扇体的物源方向及时空展布特征,总结卫95块的沉积微相模式,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高婕[6](2014)在《基于遥感分析的海南省昌化江河口泥沙运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昌化江三角洲前缘发育有一条条不完全相连的沙坝和沙嘴,走势基本与岸线平行,符合浪控三角洲的发育特征;但其沙坝只在河口与河口南岸发育,并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北黎湾湾口北侧,河口北岸则为基岩海岸,少有沙坝发育,显示出三角洲发育的不对称性。河口周围海域表层悬浮泥沙分布与运移是泥沙运动的具体反映,对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昌化江河口及邻近海域12个站位的水体悬浮泥沙数据、水体光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结合经过预处理的7个时景的遥感影像资料,依据定量遥感反演原理在SPSS平台下完成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昌化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悬浮泥沙定量反演公式,并对其进行精度检验。在ArcGIS10.0平台下代入该公式完成1995年2013年7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反演,输出悬沙浓度分布图并进行分析与讨论。取得的成果和结论:1、得到适用于昌化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悬浮泥沙反演公式: S=0.005+0.197Xr+0.237Xr2同时发现TM和GF-1WFV3数据的第四波段(0.770.89μm)范围内的水体反射率对悬浮泥沙度变化更为敏感,反演效果更好,适用于本区反演公式的建立,弥补了研究区河口水色遥感反演研究的空白。2、昌化江携带入海的大部分泥沙会沿海岸向河口南侧运移,部分进入北黎湾湾口内,造成河口南岸海域、北黎湾北侧湾口等海域水体悬沙浓度较高,其他海域悬沙浓度较低,这种泥沙运移模式主要受到波浪和沿岸流共同作用的影响。3、昌化江河口悬沙浓度较高的区域发育有不对称的浪控三角洲的沙坝和沙嘴,河口泥沙的运移模式控制了浪控三角洲南偏的不对称发育,也可能促进了特殊条状沉积的形成。4、ENVI软件平台下的FLAASH模块完成遥感影像大气校正后输出的结果是地表真实反射率乘以10000的值,通过ENVI的波段计算工具难以实现影像的反演,需要通过ArcGIS10.0平台下的栅格计算器功能来完成,并将数据保存为浮点型的Grid格式。
赵霞飞,胡东风,张闻林,张银德,唐波,林杭杰[7](2013)在《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潮控河口湾与潮控三角洲沉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盆地边缘地表剖面,以及元坝区岩芯的研究,发现须家河组并非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定的陆相沉积,而是海岸系统产物。须二段属潮控河口湾环境,包括冲积河道、潮汐-河流水道、UFR沙坪、潮汐沙坝、泥坪和盐沼等相。须四段属潮控三角洲环境,包括三角洲平原河道、分流河口潮汐沙坝、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泥坪与盐沼等相。这两种环境(沉积),都是海侵的产物,都是地史上的暂时现象。当其被充满时(海退),就变为潮坪-海岸平原环境,分别对应于须三段、须五段的细粒含煤序列。基于储层质量与原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划分了5类储层相。根据我们研究安岳地区须家河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勘探建议。
付殿敬[8](201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下部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山凹陷是北部湾盆地东南缘的一个近北东东向展布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南以定安断裂相接,西北以临高断裂与临高凸起相连,东以长流断裂与云龙凸起为界,凹陷总体呈北断南超,东西地堑的构造格局。本文以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为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性等资料,对福山凹陷流沙港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综合研究,旨在明确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福山凹陷东西部差异性机制,对福山凹陷寻找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是以岩心、测井、钻井和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解释技术相结合,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在研究福山凹陷的构造—沉积发育史基础上,通过识别钻井层序界面特征和地震层位解释及其井震标定结果,建立了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将流沙港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4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2、SB3、SB4,3个最大湖泛面:MFS1、MFS2、MFS3。其次在建立层序格架基础上,利用测井相和岩心等资料建立岩电模板,相互佐证、确定福山凹陷流沙港组的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相和重力流。通过砂体厚度图和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图勾画出各层序内的沉积体系展布,并对其研究、分析、总结福山凹陷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上述基础研究,结合福山凹陷的构造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分析导致福山凹陷东、西部油气产量明显差异性的地质因素机制:(1)临高断裂和长流断裂的断层类型不一,临高断层是拉张性断层,而长流断裂是具有走滑性质的拉张断层,在两种断层控制下的东、西部地层发育和构造样式的差异性;(2)临高断裂、长流断裂和海南隆起共同作用,使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内部各层序的沉积中心发生迁移,SQ1地层沉积时期沉积中心位于临高断裂东侧,SQ3地层沉积时期沉积中心迁移至花场—白莲构造;(3)SQ1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油气藏,反向正断层对其储层具有封闭作用,致使东部SQ1地层内的圈闭难以形成油气藏。
张丽云[9](2010)在《大民屯凹陷沈257块ES4沉积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民屯凹陷沈257块ES4沉积的结构与构造、粒度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物源方向,找出该层位的储层特征,进而寻找有利的储层,为下一步井位部署提供合理的依据。
罗水亮[10](2009)在《扇三角洲相储层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研究区构造断层复杂,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岩心实验资料少的特点以及油藏数值模拟难以拟合从而导致的数值模拟错误或精确不够的特点,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单井剩余油饱和度及储量丰度,并结合地质、地震、以及油藏工程等开发资料,综合判断剩余油富集的潜力区,为油田的开发挖潜提供有力的保证,并为相似条件下的油藏开发提供有力的借鉴。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采用“标准层控制、旋回对比”的方法,由点(标准井)到线(对比剖面)、再由线到面(对比剖面骨架网及全区各井)对工区78口井进行小层细分对比,建立了地层格架模型。利用地震瞬时振幅、瞬时频率属性从平面及空间对扇体的展布进行识别,利用测井GR曲线的小波变换图谱对目标层段垂向上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毕家地区沙三下总体上为退积式扇三角洲,四个砂层组垂向上确定为四期扇三角洲沉积。总结了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陡坡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以及湖泊不断扩张沉积演化特征,并指出了古地形和边界同生断层是研究区扇三角洲形成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油藏构造特征研究认为毕家地区主体构造为北北东走向、向南南西倾伏的鼻状构造,其东翼较陡、西翼较缓。对全区微构造进行了识别。以取芯井岩芯分析为基础,分区分沉积相带分岩性分别建立了砾岩及含砾砂岩-砂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储层总体上,为中高孔中渗储层,砂体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利用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核磁共振测井、C/O测井解释方法、产液剖面法、产量匹分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饱-水驱曲线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等测井及油藏工程的方法对单井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储量丰度进行求取。综合利用K-均值算法对影响剩余油潜力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剩余油饱和度、沉积微相、构造条件、储层非均质性、砂体位置、以及与开发条件有关的井射孔完善程度、井网注采对应程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毕家地区储层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正向微构造条件、强非均质性、砂体位置处边缘、井射孔不完善、井网注采不对应等都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带。总结了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分布模式。
二、辽河盆地宋家洼陷上侏罗统扇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盆地宋家洼陷上侏罗统扇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论文提纲范文)
(1)浪控三角洲发育特征:以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沉积相特征及发育规律 |
2.1 沉积特征 |
2.1.1 岩芯沉积构造 |
2.1.2 测井相特征 |
2.1.3 地震相特征 |
2.2 发育规律 |
2.2.1 剖面相展布特征 |
2.2.2 平面相展布特征 |
3 沉积背景及沉积模式 |
3.1 沉积背景分析 |
(1)持续性物源供给 |
(2)浪控三角洲砂坝沉积 |
(3)砂质碎屑流沉积 |
(4)潮汐泥流水道冲刷作用 |
3.2 沉积模式 |
4 结论 |
(2)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论文题目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异源因素及其在层序发育中的作用 |
1.2.2 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 |
1.2.3 非对称型层序叠置样式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演化 |
2.1.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带划分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构造演化 |
2.3 南堡凹陷沉积特征 |
2.3.1 沉积体系类型 |
2.3.2 构造沉积分析 |
第3章 边界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
3.1 断层活动速率计算 |
3.1.1 古厚度恢复——总沉降量计算 |
3.1.2 重力引起的沉降量 |
3.2 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
3.2.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活动速率特征 |
3.2.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生长过程 |
3.3 断层生长过程对可容纳空间与地貌特征的影响 |
3.3.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对地貌特征的影响 |
3.3.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与可容纳空间变化速率的关系 |
第4章 沉积体系识别与沉积特征分析 |
4.1 沉积相类型识别 |
4.1.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4.1.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4.1.3 湖底扇沉积 |
4.2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 |
4.2.1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型 |
4.2.2 湖泊类型 |
4.3 沉积相平面分布与古气候 |
4.3.1 沉积相平面分布 |
4.3.2 东营组古气候定性恢复 |
第5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内部结构分析 |
5.1 层序界面的定义与识别 |
5.1.1 北堡、老爷庙与斜坡地区层序界面 |
5.1.2 高柳地区层序界面 |
5.2 层序内部结构特征 |
5.2.1 SQ1层序内部结构 |
5.2.2 SQ2层序内部结构 |
5.2.3 SQ3层序内部结构 |
5.2.4 SQ4层序内部结构 |
5.3 连井层序特征 |
第6章 非对称层序结构成因与裂陷湖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 |
6.1 裂陷作用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
6.1.1 裂陷作用对沉积趋势的影响 |
6.1.2 裂陷作用对准层序组数量的影响 |
6.2 湖泊类型变化分析 |
6.3 河流径流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
6.3.1 主要物源区的相对净流量对比 |
6.3.2 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与层序模型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川西龙门山前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环境、构造含意与含气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汉旺剖面 |
1.1 沉积相组合 |
1.1.1 海侵砂坝相 |
1.1.2 海湾泥 |
1.1.3 半深水缓坡泥 |
1.1.4 临滨带及浅滩相组合 |
1.1.5 三角洲前缘相组合 |
1.1.6 水下滑塌相 |
1.2 黄铁矿结核特征及其意义 |
2 广元何家湾剖面 |
2.1 滨面砂坝 |
2.2 陆架泥页岩 |
2.3 潮坪沉积 |
2.4 水道相 |
2.5 砂坝 |
2.6 泥质前积斜坡 |
2.7 砂质前积斜坡 |
3 小塘子期沉积模式与岩相古地理格局 |
4 造山带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 |
5 小塘子组的含气远景 |
6 结论 |
(4)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扇三角洲前缘相研究概况 |
1.2.2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地层格架 |
1.3.2 沉积相研究 |
1.3.3 储层预测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地层格架 |
3.1 地层层序 |
3.2 砂层组特征 |
3.2.1 砂层组划分方法 |
3.2.2 地层划分结果 |
第4章 沉积微相特征 |
4.1 物源分析及沉积背景 |
4.1.1 物源分析 |
4.1.2 沉积背景分析 |
4.2 沉积微相标志 |
4.2.1 地质相标志 |
4.2.2 测井相标志 |
4.3 沉积微相划分 |
4.4 剖面沉积相分析 |
4.5 沉积优势微相平面展布 |
4.5.1 砂岩平面分布特征 |
4.5.2 沉积优势微相特征 |
第5章 储层特征及预测 |
5.1 储层特征分析 |
5.1.1 岩性特征 |
5.1.2 孔隙特征 |
5.1.3 物性特征 |
5.1.4 岩石物理特征 |
5.2 储层预测 |
5.2.1 油层精细标定 |
5.2.2 预测方法 |
5.2.3 圈闭特征刻画 |
第6章 地质综合评价 |
6.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6.2 储盖组合特征 |
6.3 油气藏类型 |
6.4 有利目标区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
(5)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区域地质概况 |
2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标志 |
2.1泥岩颜色及特殊岩性 |
2.2岩石类型及组合 |
2.3粒度特征 |
2.4沉积构造 |
2.5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 |
2.5.1水下分流河道 |
2.5.2远砂坝或席状砂 |
2.5.3水下分流河道侧翼 |
2.5.4水下分流河道间 |
3单井沉积微相及平面相展布特征 |
3.1单井沉积微相 |
3.2平面相展布特征 |
4沉积模式 |
5结论 |
(6)基于遥感分析的海南省昌化江河口泥沙运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昌化江河口 |
1.2.2 浪控三角洲 |
1.2.3 遥感反演悬沙浓度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全文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全文内容 |
1.3.3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河流径流及河口概况 |
2.3.3 海洋动力条件 |
第3章 海洋水色遥感理论基础 |
3.1 海洋水色遥感理论 |
3.1.1 水色遥感机理 |
3.1.2 水色遥感的基本参数 |
3.1.3 水体分类及光学特征 |
3.2 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机理与经验模型 |
第4章 悬浮泥沙反演公式的建立 |
4.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1.1 实测泥沙数据与光谱信息 |
4.1.2 遥感影像数据 |
4.1.3 悬浮泥沙粒度试验 |
4.2 悬浮泥沙反演公式的建立 |
4.2.1 水体反射率与悬浮泥沙浓度数据的回归分析 |
4.2.2 反演公式的精度检验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1.1 反演结果 |
5.1.2 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2 泥沙运动与三角洲发育的关系讨论 |
5.2.1 泥沙运移模式 |
5.2.2 三角洲发育的控制因素和演变趋势 |
5.3 悬浮泥沙粒度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
5.4 水色遥感软件操作与方法讨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潮控河口湾与潮控三角洲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构造背景 |
2 沉积系统与沉积相 |
2.1 须家河组潮汐成因的证据 |
2.2 沉积系统 |
2.2.1 三角洲系统 |
2.2.2 河口湾系统 |
2.3 沉积相 |
2.3.1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 |
2.3.2 分流河口潮汐沙坝与沙坝间相 |
2.3.3 潮汐-河流水道沉积 |
2.3.4 UFR沙坪 |
2.3.5 河口湾潮汐沙坝(“外河口湾坝”)与沙坝间相 |
2.3.6 潮坪(潮间带) |
2.3.7 盐沼(潮上带) |
3 沉积模式、连井剖面相分析与平面相图 |
3.1 沉积模式 |
3.2 T3x2、T3x4对应不同沉积模式 |
3.3 A—A′剖面上的沉积相变化 |
3.4 平面相图 |
4 勘探评价 |
5 结论 |
(8)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下部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福山凹陷及其周缘区域地质特征 |
2.1 福山凹陷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特征 |
2.3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2.5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福山凹陷西部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 |
3.2 美台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3.3 朝阳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3.4 永安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3.5 红光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四章 福山凹陷东部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花场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4.2 金凤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4.3 白莲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五章 福山凹陷地震层序地层解释 |
5.1 地震层序格架的建立 |
5.2 井震结合框架下的骨架剖面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
5.3 东、西部地层发育差异分析 |
5.4 地层构造剖面恢复 |
第六章 福山凹陷物源和沉积体系展布 |
6.1 福山凹陷沉积相类型 |
6.2 福山凹陷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
6.3 福山凹陷有利区带预测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下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9)大民屯凹陷沈257块ES4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相标志 |
1.1 岩石相类型 (表1) |
1.1.1 块状角砾岩、砂质砾岩相 |
1.1.2 凝灰质块状角砾岩相 |
1.1.3 含砾砂岩、不等粒砂岩相 |
1.1.4 中、细砂岩相 |
1.1.5 粉砂质泥岩相 |
1.1.6 碳质泥岩相 |
1.1.7 深灰色泥岩相 |
1.1.8 油页岩相 |
1.2 沉积结构与构造 |
1.2.1 层理构造 |
1.2.2 冲刷面与突变接触面 |
1.2.3 泥质团块与泥岩撕裂屑 |
1.2.4 储层的低成份成熟度与低结构成熟度 |
2 粒度分布特征 |
2.1 粒度概率曲线 |
2.2 C-M图 |
3 结论 |
(10)扇三角洲相储层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扇三角洲研究现状 |
1.2.2 剩余油饱和度研究现状 |
1.2.3 剩余油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 |
2.1 地层概况 |
2.2 地层及储层划分对比 |
2.2.1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
2.2.2 地层对比剖面特征 |
2.3 沙三下亚段沉积期次划分 |
第三章 毕家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
3.1 区域构造背景 |
3.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3.2.1 构造特征 |
3.2.2 构造模式 |
3.3 低级序断层识别技术 |
3.4 微构造特征研究 |
3.4.1 微构造特征 |
3.4.2 微构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第四章 毕家地区沉积特征研究 |
4.1 沉积背景 |
4.2 沉积特征 |
4.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4.4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毕家地区储层非均质研究 |
5.1 储层参数求取 |
5.1.1 岩性与物性特征的关系 |
5.1.2 岩性特征与电性特征及含油性的关系 |
5.1.3 泥质含量测井解释模型 |
5.1.4 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
5.1.5 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 |
5.1.6 测井解释结果分析 |
5.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5.2.1 渗透率非均质模式 |
5.2.2 层内非均质性 |
5.2.3 层间非均质性 |
5.2.4 隔层分布特征 |
5.2.5 平面非均质性 |
5.3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六章 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 |
6.1 基于测井资料的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 |
6.1.1 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
6.1.2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 |
6.1.3 C/O能谱测井方法 |
6.1.4 产液剖面法求取剩余油饱和度法 |
6.2 基于油藏渗流规律的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 |
6.2.1 相渗曲线特征法 |
6.2.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6.2.3 相对渗透率与水驱特征曲线联合求取剩余油饱和度 |
6.3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
第七章 基于油藏非均质指数的剩余油预测方法 |
7.1 剩余储量丰度评价 |
7.2 加权K-均值算法介绍 |
7.3 加权K-均值算法在识别剩余油潜力区的应用 |
第八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
8.1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
8.1.1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
8.1.2 地质因素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 |
8.1.3 开发因素形成剩余油的成因类型 |
8.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8.2.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8.2.2 垂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8.3 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九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辽河盆地宋家洼陷上侏罗统扇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论文参考文献)
- [1]浪控三角洲发育特征:以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为例[J]. 高雨,屈红军,陈硕,周伟,莫冯阳. 海洋地质前沿, 2021(11)
- [2]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D]. 陈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3]川西龙门山前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环境、构造含意与含气远景[J]. 赵霞飞,刘树根,彭靖淞,董顺利,张银德. 地质学报, 2018(03)
- [4]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D]. 李鹏真.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5]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 尹楠鑫,李存贵,贾云超,李中超,熊运斌,张文成,王德波,孙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5(06)
- [6]基于遥感分析的海南省昌化江河口泥沙运移模式研究[D]. 高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7]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潮控河口湾与潮控三角洲沉积[J]. 赵霞飞,胡东风,张闻林,张银德,唐波,林杭杰. 地质学报, 2013(11)
- [8]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下部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 付殿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9]大民屯凹陷沈257块ES4沉积特征研究[J]. 张丽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3)
- [10]扇三角洲相储层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为例[D]. 罗水亮.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