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峰[1](2021)在《歌唱技巧中“叹”之理解与运用》文中提出"叹"作为声乐演唱方法中的一种演唱技巧,对演唱者歌唱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分析"叹"在声乐演唱方法中的表现与状态,讨论声乐演唱中"叹"的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在演唱中正确运用"叹"的方法,旨在引起歌唱者对演唱技巧中"叹"的重视,并为声乐学习提供科学且正确的借鉴作用。
奇星星[2](2020)在《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声乐的深入研究,关于声乐理论研究角度逐渐丰富。声乐是一门既抽象又具象的艺术。在声乐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即是将声乐由抽象变为具体。因此,声乐技艺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歌唱技术与情感层面,应拓展到哲学思维中,利用辩证思维更深层次挖掘理解,本文是从辩证思维的哲学角度认识感性与理性认知思维在声乐学习中的影响作用。笔者就声乐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以哲学为工具,用哲学辩证思维关照在歌唱技术学习与歌唱情感的表达中探究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文章分别阐述了感性与理性各自的内涵在歌唱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将声乐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感性与理性的引导进行详细论述。面对歌唱技艺的提高与养成,从感性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地提高歌唱技艺呈现效果。首先从歌唱技术要素入手分析。在歌唱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必定要从感性感知开始,通过感性认识经过理性分析、整理与概念化,这一过程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关于学习过程中歌唱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将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如呼吸控制、共鸣调节、歌唱语言等问题,分别解释了不同认识阶段的技术认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认识来源,理性认识指导着感性认识。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性与理性相互转化。在实践过程中适度调控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高度统一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在歌唱实践中达到感性与理性关系的统一。其次从声乐作品情感处理的感性与理性辩证关系入手,对歌唱作品演绎中情感表达的感性与理性调控做出分析。进一步在歌唱训练中感性体验取得经验,理性分析指导感性处理方式。最后通过声乐作品《佛罗伦萨的卖花人》进行分析与总结,验证感性与理性思维在歌曲作品学习与演唱中的作用。实践证明,认识的感性与理性思维方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更具有指导作用。发挥二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的作用将对提高声乐技艺具有显着效果。
徐广燚[3](2020)在《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歌唱共鸣是歌唱发声时产生的共鸣腔体内气流共震现象。是声乐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声乐演唱评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歌唱共鸣可以增强演唱者的声音感染力,对歌唱的音量、音色等声音形象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从生理过程看,歌唱共鸣的产生过程由四个阶段构成,从呼吸运动产生流向体外的气流,气流经过声门时与声门产生一定对抗性施压,形成一定声门压力,在“贝努力作用”下产生高密度气体流,气体流进入共鸣腔,在共鸣腔体里高速回旋,形成“共振峰”,从而声音音量被扩大,音色发生改变,形成歌唱的声音形象。第二,从歌唱共鸣的产生过程中可以看出,共鸣的发声机制会受到的影响来自生理的:声带肌张力、腔体结构和形态、腔体机能和质地等;来自语言的:辅音动作、元音形态和归韵过程;来自心理的:性格情绪、作品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声音的改变。第三,基于对以上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笔者对歌唱共鸣的可调节性、可控制性,进行了一系列歌唱实践运用方面的思考:(一)通过心理调控树立声音的心理形象。(二)通过机能训练,优化嗓音共鸣生理基础。训练良好的歌唱身体机能训练;训练良好的“气声”关系为歌唱共鸣奠定基础;有针对性的共鸣腔训练;对声学因素的关注性训练等。(三)通过元音调控,进行由字到声的共鸣形态调节。(四)歌唱家们的共鸣调控主观体验等。第四,在歌唱共鸣的训练和学习是理论认识的形成和思考辨别的过程,能否准确理解和领会共鸣的本质是认识共鸣问题的关键。在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实践中,因为歌唱者个人主观体验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千人千解”的声乐认知现象,其中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误解”,文中进行了辩析。文章中涉及了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阐述,从生理上的认识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歌唱共鸣的产生机理,也可以使共鸣意识的形成从想象认识变为具体器官的感知认识,为声乐技术的运用实践做了理论准备,并有效的理解和解决声音训练中的相关问题;在物理声学上对共鸣声音的探索,使得歌声形象从心理感知的认识走向了自然科学的实证。同时,声学的认识也使得共鸣问题化繁为简、直击实质;歌唱过程中对演唱发声的心理干预涉及内容如:性格情绪的影响、感知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建立、作品形象的心理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仅做围绕主题的相关阐述。由此,关于歌唱共鸣相关问题的理论梳理和笔者自身的主观意识得到初步建立,为歌唱实践艺术打下坚实的理论认识基础。
呼钰[4](2020)在《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文中认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唱法在不同层面都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中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意大利美声唱法作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开创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平台,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美声唱法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东西借鉴过来消化融合,洋为中用,使民族唱法有一个大的飞跃,走向更系统、更科学、更完美的艺术境界,是我国声乐界乃至学习者为之奋斗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新时代民族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继承、发扬并融合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歌唱艺术精华,吸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使之提升歌唱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能够更自如地演绎具有时代感的声乐作品,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取得长足发展的可喜成绩。新时代的民族唱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特征的中国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与新型歌唱范式。本文基于声乐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获得的有路可寻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学习实践,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特点探究,技巧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比较入手,结合作品演唱实践的体验,主要论述了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阐释他们之间的共性融合和优势互补的关系。
伏海[5](2020)在《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声乐男中音声部歌唱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这三位中国声乐男中音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经历、演唱技术、艺术修养、社会情怀、文化观念以及声乐演唱审美意识等多种角度,关注并认识这些因素与其演唱风格形成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以审美范畴的理论范式,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概括、提炼和界定,继而又对这三位代表人物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不同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从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角度,审视中国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范围和历史选择,进而分析和认识中国男中音的发展走向。本文是在“代表人物-艺术实践-艺术风格-审美范畴-曲目择用”的综合维度中,展开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以“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定”为题,主要介绍男中音在西方声部划分体系下进行声部划分的方法,以及男中音声部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传入后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第二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题,对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三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既总结他们的不同演唱风格特征及艺术个性,又寻找他们的共性特征,通过对每一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同时基于对他们演唱的大量作品的感性体验、审美感知,从声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对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分别归纳、提炼出以四个字来概括的声乐审美范畴,即:将温可铮演唱风格概括为“通”“融”“灵”“透”;将刘秉义演唱风格概括为“阔”“情”“灵”“透”;将廖昌永演唱风格概括为“阔”“雅”“韵”“透”,并分别界定和论述。第三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三位典型代表人物演唱风格审美范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题。在本文的认识和归纳、提炼中,对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其演唱风格审美范畴共性个性特点的形成,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取向、文化观念、声乐流派、职业定位、时代情感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第四章以“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为题,第一部分对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做一个脉络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的思考和认识,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曲目择用的文化因素和遵循原则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声乐男中音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至今,可以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美声唱法传入之初以西洋声乐为学习标准,再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提倡,从唱法、风格、观念、曲目的择用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西洋化到民族化、最后到以中国声乐的建立为目标的发展过程。其变化伴随着时代和变迁,呈现出一个不断融合、发展,趋于平衡且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王海霞[6](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周振惠[7](2019)在《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的协调统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的艺术历史长河中,歌唱始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存在,歌唱中尤其讲究呼吸、发声和共鸣的协调统一,只有当这三者有机结合、协调配合,才能演唱出优美的歌曲。因此,对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的协调统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呼吸、发声、共鸣的作用原理,从呼吸与发声,呼吸与共鸣,发声与共鸣,呼吸、发声与共鸣四个角度,研究三者之间如何更好地协调统一。
张琴[8](2019)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平衡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声乐歌唱艺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这门艺术学科的教育与表现活动,提高声乐艺术的理论与科学的教学实践研究也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的声乐艺术学科虽然相对于国外而言开设的比较晚,但是却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声乐艺术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了,声乐艺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声乐艺术无论在理论和表演中都存在有各种的矛盾或者说对抗性的现象。如何在对立中取得相对统一,笔者认为声乐表演平衡性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极其关键的问题所在。研究平衡性理论与实践中所存在的普遍属性与特殊性,也会为表演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对立现象,衍生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与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因此,平衡属性的理论研究对于声乐表演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声乐艺术的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事例与文献分析研究,尝试解剖声乐表演艺术在达到平衡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基本属性。本课题研究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平衡性研究的意义与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综述,以及关于平衡性在哲学层面上的解释,并列举了多种不同视角的阐述,力求寻找平衡性的哲学释义,从而使课题能正确把握声乐平衡性的理论研究。第二个部分为本文第2章,主要探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生理规律,在歌唱中身体状态是否平衡,会给歌唱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力,从各发声器官以及骨骼、肌肉、韧带等肌体组织间,建立良好的歌唱生理运动关系,才能更好地使器官和肌体组织等发声生理功能,在歌唱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理想的表演效果。本章节通过研究声乐艺术生理相关文献,结合作品,配合图文进行分析阐述,并归纳生理平衡中存在的基本属性。第三个部分为本文第3章,主要研究声乐表演艺术的心理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歌唱表演心理研究,探索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反作用的各种心理现象,研究演唱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形成过程的规律和条件,以及歌唱与发声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演唱个性的相互关系。本章通过研究声乐艺术心理相关文献,结合作品以及具体事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归纳心理平衡中所存在的基本属性。第四个部分为本文第4章,主要从声乐表演技巧入手进行研究。歌唱过程是通过各种演唱技巧表现的过程,更是技巧与情感结合表现的过程。人声是歌唱表演的基本条件与手段,精湛的演唱技巧是完美演绎声乐作品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需要在声音和语言方面都做到科学、精细,没有正确的演唱技巧就更谈不上情感表达,演唱技巧与丰富情感的特殊魅力,能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得到更为丰富完美的表现。本章主要将声乐艺术表演中所存在的演唱技巧进行分类,分析探求各分类相互之间所存在的统一性与平衡性,并归纳出声乐演唱过程中各表现技巧相互之间的平衡性应具备的基本属性。第五部分分为本文第5章,主要从身体重心与呼吸的平衡性、歌声与伴奏音乐之间的平衡性和歌唱者心理与生理的平衡性三个方面,阐述声乐艺术表演中平衡性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歌唱表演过程中具体实践活动的措施与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平衡性理论研究能在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运用。
方云霓[9](2019)在《“管道”意识在歌唱实践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正确的歌唱“管道”对声乐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管道”意识并将这种“管道”意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缺乏“管道”意识或是“管道”意识不稳定对歌唱者而言都会导致一些发声问题的产生,而发声环节中的任何一环有问题,都会影响歌唱表现的完整性。“管道”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歌唱实践中用正确的方法来建立、培养正确的歌唱“管道”意识,加上科学有效训练,将对我们学习声乐有较大的帮助。
陈晓盼[10](2019)在《“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歌唱教学对高中生的音乐教育及全面素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关键。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纷纷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将其优秀的教学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解决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字行腔”正是在中国汉字的音韵结构与发音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借鉴西方科学发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手段、训练方法,将它应用于高中歌唱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较好的运用发声、咬字吐字等技能,声情并茂、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整理出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前期基础理论,并对“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教学中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运用观察法与案例研究法,将“以字行腔”为研究对象,普通高中生为教学对象,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设计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教学实践记录教学过程并做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析与教学反思。通过应用效果评析肯定“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可实施性与有效性,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其教学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发现,“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课中具有提高学生演唱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演唱逐渐“咬字真切,行腔圆润”等教学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流行歌曲的独唱教学中,不能突出其音乐个性、笔者的理论储备与教学经验欠缺,对学生的一些声音问题心余力绌等。结合教学优势与不足,笔者提出相关教学对策:第一,丰富教师理论储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技巧;第二,遵循“以字的训练为核心”的歌唱教学原则;第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第四,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合理借鉴与应用“以字行腔”。歌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很难见成效,不要因此产生倦怠、失望或困惑等情绪,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歌唱教学,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改进,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以期为促进我国高中歌唱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帮助。
二、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歌唱技巧中“叹”之理解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歌唱技巧中“叹”的理解 |
(一)“叹”的表现 |
(二)“叹”的状态 |
二、歌唱技巧中“叹”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解决声音“虚”和“挤”的问题 |
(二)有利于解决气息僵的问题 |
(三)有利于产生共鸣并获得通透的音色 |
三、歌唱技巧中“叹”的运用方法 |
(一)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
(二)掌握叹在歌唱中的练习方法 |
四、结语 |
(2)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内容、目标及解决的问题 |
(四)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一、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哲学认知 |
(一)歌唱中的感性 |
1.感性的哲学概念 |
2.歌唱中的感性 |
(二)歌唱中的理性 |
1.理性的哲学概念 |
2.歌唱中的理性 |
(三)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1.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2.以哲学为工具看歌唱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
二、歌唱技术要素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 |
(一)机理学派的追寻 |
(二)关于歌唱呼吸 |
1.歌唱呼吸的感官形态 |
2.歌唱呼吸的机理认知 |
(三)关于歌唱起音 |
1.起音的感知 |
2.起音的机理 |
(四)关于歌唱共鸣 |
1.歌唱共鸣的感觉 |
2.歌唱共鸣的机理 |
(五)关于歌唱语言 |
1.歌唱语言的感官形态与发音发法 |
2.歌唱咬字吐字的理性原则 |
三、歌唱情感表达的感性与理性调控 |
(一)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
1.歌唱情感的表达是歌唱的灵魂 |
2.歌唱情感的表达是富有感染力的 |
3.歌曲情感的表达体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
(二)歌唱情感表达中的感性理性矛盾 |
1.过度的感性使歌曲情感表达夸张 |
2.过度的理性使歌曲情感表达缺失 |
(三)歌唱情感表达中的感性理性平衡 |
四、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旨归——歌唱技艺的养成与提高 |
(一)歌唱训练中感性与理性的作用 |
1.感性体验取得歌唱经验 |
2.理性认知指导感性歌唱处理方式 |
(二)歌唱训练中把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
(三)歌唱技艺在感性与理性循环交织中养成并逐步提高 |
1.课堂的学习 |
2.乐谱记忆 |
3.总结与熟练 |
4.上台准备 |
五、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应用 |
(一)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升华——作品的二度创作 |
1.二度创作的概念 |
2.二度创作的意义 |
3.通过二度创作表现作品 |
(二)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应用——以《佛罗伦萨的卖花人》为例 |
1.《佛罗伦萨的卖花人》概述 |
2.《佛罗伦萨的卖花人》分析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3)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歌唱共鸣概述 |
(一)歌唱共鸣的生理过程 |
1.呼吸是共鸣的源泉 |
2.声门是共鸣的起点 |
3.腔体内的共鸣 |
4.气流回旋与共鸣 |
(二)歌唱共鸣的声学理论 |
1.海尔姆霍尔兹的共鸣声学理论 |
2.“伯努力”作用 |
3.“共振峰”理论 |
二、影响歌唱共鸣的客观因素 |
(一)生理因素 |
1.声带肌张力 |
2.腔体结构和形态 |
3.腔体机能和质地 |
(二)语言因素 |
(三)心理因素 |
1.性格情绪的影响 |
2.作品情感的影响 |
三、歌唱共鸣实践的主观调控 |
(一)心理调控——树立声音共鸣的心理形象 |
1.培养声音形象的感知和记忆 |
2.建立抽象思维的“空间感” |
3.作品情感下的心理调控 |
(二)机能训练——优化嗓音共鸣生理基础 |
1.良好的歌唱身体机能训练 |
2.良好的“气声”关系为歌唱共鸣奠定基础 |
3.针对性共鸣腔训练 |
4.对几种物理因素的把握 |
(三)语言调控——由字到声的形态把握 |
1.辅音的调控 |
2.元音的调控 |
3.“归韵行腔”过程 |
(四)歌唱家们关于“共鸣”的主观调控感受 |
四、被“误解”的共鸣 |
(一)生理上对“误解”的共鸣辩析 |
1.对相关共鸣提法的辩析 |
2.以准确的生理认知纠偏共鸣的“误解” |
(二)心理与声学对共鸣“误解”的辩析 |
1.听觉对共鸣声音的“误解” |
2.颤音与抖音 |
3.关于歌唱音响的“误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特点比较 |
(一)表现形式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二)演唱技术内涵的比较 |
1.差异性 |
2.共同性 |
(三)审美层面的比较 |
1.审美功能的共同性 |
2.审美取向的差异性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的时代趋势 |
(一)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艺术融合趋势 |
(二)民族唱法在借鉴美声唱法中发展 |
1.借鉴美声唱法的可喜成绩 |
2.继承传统与借鉴美声的关系 |
3.新时代民族唱法嗓音分类的多样性 |
三、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探析 |
(一)当前民族唱法歌坛存在问题的质疑 |
1.千人一面的局限性 |
2.嗓音发紧、共鸣单一 |
(二)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术的机理探析 |
1.嗓音共鸣的机理认知 |
2.真假声的机理认知和调节途径 |
3.借鉴美声唱法共鸣调节的机理与途径分析 |
(三)借鉴美声唱法艺术表现探析 |
1.大气恢弘的时代感作品催生民族唱法的艺术气质 |
2.新时代民族唱法的嗓音能力大大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
四、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技艺融合的体验——我唱《玛依拉变奏曲》 |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分析 |
1.《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素材 |
2.《玛依拉变奏曲》的曲式结构 |
3.《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西方音乐思维 |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体验 |
1.音域的大幅度拓展 |
2.花腔技巧的运用 |
3.风格特色的把握 |
4.声情并茂的演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声乐 |
二、典型代表人物 |
三、演唱风格审美范畴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 |
第一节 男中音声部划分与界定 |
一、直观分辨法 |
二、西方歌剧中体系划分法 |
三、男中音的声部类型和属于各声部类型的歌剧角色 |
第二节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 |
一、“美声歌唱”传入我国及其影响 |
二、中国男中音声乐教学成果 |
第二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
第一节 温可铮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温可铮的艺术经历 |
二、温可铮演唱技术分析 |
三、温可铮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
四、温可铮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二节 刘秉义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刘秉义的艺术生涯 |
二、刘秉义声乐艺术呈现的审美特色 |
三、刘秉义演唱技术分析 |
四、刘秉义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节 廖昌永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廖昌永的艺术经历 |
二、廖昌永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的多种样态 |
三、廖昌永的艺术情怀与多元化文化观念 |
四、廖昌永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三位代表人物为例 |
第一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共性与风格特点的技术因素 |
一、正确的呼吸 |
二、歌唱中的打开腔体与打开喉咙 |
三、共鸣 |
四、咬字吐词 |
第二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个性与风格特点的文化因素 |
一、时代情感、时代精神 |
二、生活、学习经历 |
三、职业定位 |
四、师承、实践与风格流派 |
五、文化环境、专业氛围 |
第四章 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 |
第一节 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 |
一、五四运动后艺术歌曲 |
二、20 世纪30-40 年代艺术歌曲 |
三、20 世纪50-60 年代艺术歌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 |
六、1978 年至今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曲目择用的思考与认知 |
第三节 曲目择用中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和遵循原则 |
一、代表人物的演唱作品类型 |
二、时代情感对曲目泽用的影响 |
三、风格流派对演唱曲目的影响 |
四、曲目择用遵循的原则 |
结论 |
余论:笔者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声乐观念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7)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的协调统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唱中的呼吸 |
二、歌唱中的发声 |
三、歌唱中的共鸣 |
四、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的协调统一 |
(一)呼吸与发声 |
(二)呼吸与共鸣 |
(三)发声与共鸣 |
(四)呼吸、发声与共鸣 |
(8)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平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声乐表演艺术的范围 |
1.2.2 声乐艺术理论平衡性存在的基础 |
1.3 文献综述 |
1.3.1 声乐史学发展概述 |
1.3.2 声乐生理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
1.3.3 声乐艺术流派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4 声乐艺术平衡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章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生理平衡 |
2.1 腔体之间的生理平衡 |
2.1.1 腹腔与胸腔的协调性 |
2.1.2 口腔与鼻腔的协调性 |
2.1.3 胸腔与头腔的协调性 |
2.1.4 各腔体相互之间的整体协调性 |
2.2 声乐表演中生理平衡的属性 |
2.2.1 各腔体生理结构和机能的复杂性 |
2.2.2 歌唱过程中各腔体机能运作的持续性 |
2.2.3 歌唱过程中各腔体协同运作的精准性 |
第3章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心理平衡 |
3.1 表演中的心理平衡 |
3.1.1 心态对表演内在平衡的影响 |
3.1.2 思维对表演状态内在平衡的影响 |
3.2 声乐表演中心理平衡的属性 |
3.2.1 表演心理调控的复杂性 |
3.2.2 声乐表演思维的宏观性 |
3.2.3 表演思维意识的超前性 |
第4章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技巧平衡 |
4.1 声乐表演艺术各技巧间的平衡性 |
4.1.1 呼吸方式的平衡 |
4.1.2 情感表达的平衡 |
4.1.3 连音与花腔的内在平衡 |
4.1.4 声区与共鸣的统一与平衡 |
4.2 声乐表演中技巧平衡的属性 |
4.2.1 声乐表演技巧的调控性 |
4.2.2 声乐表演状态的不稳定性 |
4.2.3 声乐表演中技巧与状态的统一性 |
第5章 声乐艺术表演中平衡性理论的具体实践 |
5.1 身体重心与呼吸的平衡性的运用 |
5.1.1 身体重心对呼吸与歌唱的影响 |
5.1.2 声乐表演过程中重心的把握 |
5.2 心理与生理的平衡性运用 |
5.2.1 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 |
5.2.2 声乐表演中生理与心理的调控 |
5.3 歌声与伴奏音乐之间的平衡性运用 |
5.3.1 歌声与伴奏间的相互影响 |
5.3.2 声乐表演中歌声与伴奏的有机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管道”意识在歌唱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管道”意识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
1.“管道”意识缺乏导致的歌唱问题 |
2.“管道”意识对“管道”状态稳定性的影响 |
3.“管道”的运用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
二、“管道”意识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
1.如何建立正确的“管道”意识 |
2.“管道”意识建立后的应用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以字行腔”基础理论研究 |
一、“以字行腔”发展历史 |
(一)“以字行腔”的理念萌芽 |
(二)我国声乐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
二、“以字行腔”教学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内容阐释 |
三、“以字行腔”教学实践 |
(一)行腔母音的训练 |
(二)咬字吐字的训练 |
(三)歌唱的艺术处理 |
第二章 “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一、“以字行腔”的理论与方法已被普遍认同 |
二、“以字行腔”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 |
三、“以字行腔”符合高中歌唱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
(一)“以字行腔”教学符合歌唱教学内容 |
(二)解决歌唱中学生声音技术问题,提高演唱能力 |
四、“以字行腔”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提高学习兴趣 |
第三章 “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
一、“以字行腔”在发声练习中的应用——行腔母音的训练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二、“以字行腔”在歌词朗诵中的应用——咬字吐字的训练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三、“以字行腔”在歌曲排练中的应用——歌唱的艺术处理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反思 |
一、教学优势 |
(一)在提高学生演唱水平上有显着成效 |
(二)改善传统《歌唱》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
(三)应用“以字行腔”,使学生的歌唱逐渐“咬字真切,行腔圆润” |
二、不足之处 |
(一)在流行歌曲的独唱教学中,不能突出其音乐个性 |
(二)笔者的理论储备与教学经验欠缺,对学生的一些声音问题心余力绌 |
三、教学对策 |
(一)丰富教师理论储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技巧 |
(二)遵循“以字的训练为核心”的歌唱教学原则 |
(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
(四)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合理借鉴与应用“以字行腔”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四、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歌唱技巧中“叹”之理解与运用[J]. 吴宇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2]声乐学习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探究[D]. 奇星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歌唱共鸣理论与实践探析[D]. 徐广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D]. 呼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D]. 伏海.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的协调统一研究[J]. 周振惠. 艺术教育, 2019(09)
- [8]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平衡性研究[D]. 张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 [9]“管道”意识在歌唱实践中的应用[D]. 方云霓.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10]“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D]. 陈晓盼. 石河子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