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大对峙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大对峙

一、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论文文献综述)

施王欢[1](2012)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动词转类名词,即动词不经过任何词形上的变化,而直接用于名词词性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名用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个别转类现象的解释上,没有形成一个动词转类名词的语料库来进行系统研究,即观察充分性不足;二是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动转名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频率方面的描写,即描写充分性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一角度或理论,缺乏跨学科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即解释充分性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交代动词名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步骤和框架。第二章:动词名用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动词名用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汉语“名物化”讨论时期、“NP的VP”构式的讨论时期和多角度研究时期,并指出局限性。第三章: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CCD)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来建设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语料库以弥补前人观察充分性的不足。转类词的判断标准和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是本章中心。第四章:从动转名词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频率分布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动词转类名词的分布特征以弥补前人描写充分性的不足。第五章:从功能类型学视角出发全面解释动转名词的本质、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弥补前人解释充分性的不足。根据类型学的标记理论,本章提出名词动用实质上是一种标记现象。同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张鼎良[2](2005)在《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其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文中认为本文依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俄罗斯左翼政党和中派政党对苏共垮台问题的看法,着重从执政能力的角度,对苏共垮台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总结苏共垮台的教训,探索其对共产党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着重引述俄罗斯左翼政党与中派政党对苏共垮台问题的看法,从他们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苏共垮台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执政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执政能力丧失,苏共自己搞垮了自己。第二章着重从执政能力的角度对苏共垮台问题进行了分析,苏共执政理论不能与时俱进,理论落后于实践,以致后来完全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民主政治不健全,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个人高度集权;人民的民主权利不能实现,党内争夺权力现象严重,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先进性和形象。苏共缺乏驾驭改革的能力,在政治改革上,偏离了马列主义;在经济改革上,屡屡出错,最后走上了私有化。苏共没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党群关系、民族关系等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外交政策不是社会主义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而是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第三章陈述了苏共垮台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通过对苏共垮台问题的分析,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探求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成功地完成其历史使命。

牛宝成,马志强[3](2001)在《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文中指出

牛宝成,马志强[4](2001)在《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0年代至60年代,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因为共同的利益曾走到一起,同时也曾为各自的利益针锋相对。这两位伟人之间的较量,无疑对当时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深刻影响。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斗争既尖锐复杂又惊心动魂,其中还有许多鲜为人知

李捷[5](1998)在《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文中指出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李捷中苏关系,经历过“蜜月”时期,也有过“严冬”的历史。然而,正是在“蜜月”时期,就已经隐藏着不和谐的因素。一、民族传统、意识形态与战略利益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经历了从友好合作到逐步疏远的过程。即使是在友好合作的时...

姚南[6](1996)在《毛泽东与王明的五次交锋》文中认为 王明,原名陈绍禹,1904年5月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一个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天资聪颖,熟读经书。15岁时就以"子午谷鸟飞兔走,须知日月易蹉跎"为下联,对上了金家寨名流李少山先生的"山海关虎啸龙吟,漫道风云难际会"的当时很久没人对得上的上联而一鸣惊人。从而得到了当地富户晁三的赏识,认他做干儿子并接济他上学。1920年秋,王明考入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1924年夏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并于1925年赴苏联留学,从此接受了马列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这位比毛泽东小了11岁的人物,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与毛泽东进行了五次交锋。第一次交锋,发生在1931年秋至1934年秋。1929年3月,王明在苏联度过了4年留学生活之

刘思慕[7](1981)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大加强”世界史研究——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文中认为 (一)全国人民都正在认真学习节日前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后发表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胡耀邦同志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这两个文件都提出了大大加强世界史研究的任务,我们要很好地以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完成党所交付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我们世界史教研工作者面前就有一个史学理论问题,指导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为历史而历史”,单纯为了世界史本学科建设的需要而讲

二、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Research Procedure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First Period
    2.2 The Second Period
    2.3 The Third Period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3.1 About the Tools Used in Data Couection—CCD and CCL
        3.1.1 About the CCD
        3.1.2 About the CCL
    3.2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rbal Nouns Library
        3.2.1 About the Instruction of CCL
        3.2.2 About the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 of Deverbal Nouns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rbal Nouns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verbal Nouns
    4.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Different Genres
        4.2.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4.2.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Literature
        4.2.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rama
        4.2.4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Writing
        4.2.5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ranslated Works
        4.2.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elevision and Movie
        4.2.7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Literature
        4.2.8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Historical Biography
        4.2.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5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Study of Deverbal Nouns
    5.1 Typology and SFL
    5.2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and Deverbal Nouns
        5.2.1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5.2.2 Deverbal Nouns of Markedness Theory
    5.3 Context Theory of SFL and Deverbal Nouns
        5.3.1 Context Theory of SFL
        5.3.2 Deverbal Nouns of Context Theory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Nine Genres
Appendix 2 The Information of Deverbal Noun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其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对苏共垮台原因的新认识——俄罗斯左翼政党与中派政党对苏共垮台问题的看法
    第一节 俄罗斯左翼政党分析苏共垮台的原因
        一、苏共没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忽视党内斗争和党内上层的蜕变
        三、苏共不注重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四、党的领导官僚化思想严重,党内监督机制薄弱
    第二节 俄罗斯中派政党对苏共垮台的看法
        一、苏共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二、苏共没有解决好同农民的关系问题
        三、苏共对外政策方面的严重错误
        四、苏共没有同知识分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苏共没有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能动性
        六、苏共没有确定正确的改革方向
        七、苏共党内腐败现象滋长,失去民心
第二章 从执政能力的角度重新审视苏共垮台的原因
    第一节 执政理论不能与时俱进
        一、斯大林的理论缺陷
        二、赫鲁晓夫的错误理论
        三、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超出了苏联的现实
        四、戈尔巴乔夫的理论背离了马列主义
    第二节 民主政治不健全
        一、缺乏民主监督机制——斯大林实行高度集权及大清洗运动
        二、苏共内部争权夺利,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
    第三节 苏共缺乏驾驭改革的能力
        一、政治改革偏离了马列主义的指导
        二、经济改革存在严重的问题
    第四节 苏共没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苏共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
        二、苏共没有协调好党群关系
    第五节 苏共没有正确地处理国际问题的政策
        一、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二、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
        三、勃列日涅夫的霸权扩张的外交政策
        四、戈尔巴乔夫的屈从西方的外交政策
第三章 苏共垮台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执政理论的创新
        一、执政理论必须反映时代进步的潮流
        二、执政理论必须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
        三、执政理论必须抛弃僵化的教条
    第二节要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
        一、站在时代前列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核心问题
        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第三节提高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四节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节提高执政队伍的素质
        一、提高中高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
        二、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三、加强对执政人员的监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传统、意识形态与战略利益
二、和谐中的裂痕
三、战略利益:从一致到破裂
四、中苏论战的序幕:从战略利益冲突到意识形态论争

四、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D]. 施王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2]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其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D]. 张鼎良.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3]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J]. 牛宝成,马志强. 文史春秋, 2001(03)
  • [4]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交锋[J]. 牛宝成,马志强. 党史天地, 2001(01)
  • [5]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J]. 李捷. 党的文献, 1998(02)
  • [6]毛泽东与王明的五次交锋[J]. 姚南. 党的建设, 1996(12)
  • [7]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大加强”世界史研究——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J]. 刘思慕. 历史教学问题, 1981(04)

标签:;  ;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大对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