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豪放的忧伤——刘郎的心路与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萱仪[1](2021)在《明代女词人词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明代女词人词作的研究,随着近年来各类相关资料的出版,已经具有比较坚实的文献基础,相关研究也已展开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本文将生于明代的女词人词作视作研究对象,在过往大多呈现碎片化、个案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明代女词人词作展开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认识明代女词人创作的整体风貌,阐释其繁荣的背景,探讨其词作的思想情致和形式风格上的特征,进而评价其词史地位。具体来讲,论文共分如下几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阐述了明代女词人词作从词史意义上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为明词研究和女性词研究增补资料的必要性。其次,梳理了本文的文献基础和学界的宏观研究、专题研究、个案及其他相关研究,作出综述并总结当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特点和现存问题。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一章是对明代女词人和词作做出概述。首先对明代女词人进行界定,在综合考虑女词人的个人意志、创作时间以及鼎革之际社会思想认同等因素后,将生于明代(1368-1644)的女词人视为研究对象,解决明代女词人的断代问题。进而解决具体的词人词数问题,以《全明词》《全明词补编》所收女词人及词作为基础,参考相关补正论文,通过重新考证,剔除重复与误收词人及词作,增补漏收词人及词作,增补已收词人漏收词作,存疑者暂列入附录,从而进行明代女词人及词作的数据统计。根据上述断代年限,得出研究对象411位女词人、词作2888首,解决了谁是明代女词人和词作多少的问题。在《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及相关补正论文基础上,本文考证增补女词人52位,词作360首,均超过总数的12%,同时剔除非明代女词人20多位,还做了大量的补词工作。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可以窥得明代女词人及词作的基本风貌,包括其大致活动年代和地域等。本文对大量明代女词人的活动时期做出考证。据此已经大致可以看出明代女词人及词作的繁荣景象。第二章是探究明代女词人创作繁荣的背景。从词学发展、文体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当时词坛风尚对明代女词人创作的感召和推助,包括《花间》《草堂》传统的本色复归、晚明词坛振兴形成创作氛围、词谱迭出提供创作便利等方面。其次探讨了晚明特殊时代背景对于明代女性词作一些特点的深刻影响,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女性观念以及女性教育几方面展开探讨。第三章是明代女词人词作思想内容的上半部分,主要集中于“闺门之内”的细腻情思。首先是明代女词人的闺情世界,包括她们笔下浓情艳情、相思空闺、寡妇悲吟等爱情体验,不同身份女性的不安心态,亲友之情的建构和在词作中的体现,以及游艺消遣、赏玩自然的生活意趣。其次是明代女词人笔下的女性观,聚焦了女性对自身的看法,包括女性的自我迷恋与互相欣赏、女性道德的彰显与叛逆、以及女性意识的萌发。第四章是明代女词人词作思想内容的下半部分,聚焦于“闺门之外”的更宏大深远的主题。首先探讨女词人的遗民情怀的来源,同时讨论了心态各异、内涵丰富的遗民词作,探究其中的亡国之痛、缅怀英烈、离乱乡情、吊古讽今、厌言兵火等复杂的遗民情怀,总结了明代女性遗民词的群体性特征。其次是女词人的人生思考,包括明代女词人词作中的隐逸思想,探讨了其由来和表现,也涉及了国变后女词人的避世思想。还包括明代女词人的出世情怀,探讨了她们的佛道因缘和词作中体现的出世遐思。第五章是明代女词人词作的艺术风貌。从用调、小序等方面探究其形式特色,以梦、花、春、秋为例阐释其常用意象,从婉约清雅、豪放洒脱、率真浅近和戏谑诙谐等方面分析其艺术风格。第六章是明代女词人及词作的词史地位评说,其中词史、女性词史和明词史等方面都有涉及。首先从词史的角度讨论其正本清源的意义,包括“男子作闺音”的词之本色与明代女词人的闺音原唱。其次是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探究明代女词人的创作对明词振衰的助力作用。再次是明代女词人对宋代女性词创作传统的继承、发展以及杰出词人的突破。最后是对清代女性词坛的影响与推动,包括开拓清代女性词创作空间,以及对清初女性词坛繁荣景象的参与与推动。对明代女性词的词史地位评价,本文得出突破唐宋、助力明词振衰、参与推动清初女性词繁荣的结论,并以大量资料作为佐证。本文附录部分是对第一章的补充,包括对存疑的研究对象的概述,对研究对象词作补辑的依据,以及女词人按活动年代分组的情况。
宋雪伟[2](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王君,陈海亮,郑喜微,孙秋备,张娟,陈荔[3](2019)在《群文诵读:获得语文课堂高峰体验的素朴之道——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五)》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刊2018年9期上,王君老师与她的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一同探讨了诵读型文本的教学,为我们展示了诵读型文本所拥有的能够打通语文课上常见的咬文嚼字、讨论辩论等方法的自足功能。而在群文视野下,诵读型文本的教学就更具有了一种"加速度"。在本期"诵读型文本的群文教学"话题研讨中,王老师与她的团队将重点研讨两个问题:一是诵读型文本群文教学"诵读脚本"的设计策略问题。二是诵读型文本群文教学的"诵读策略"问题。
官剑丰[4](2019)在《郑孝胥诗学研究》文中指出郑孝胥是晚清同光体的重要诗人,与陈三立并称“陈郑”。在晚清民国的诗坛上,郑孝胥的声名地位极高。由於郑氏晚年附逆,受人唾弃,其诗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秉着不以人废言的立场,最大限度地利用《郑孝胥日记》及其他相关材料深入探讨其诗本论、诗风的家学渊源与文学史渊源、创作论及其与同光体其余诗人的诗学异同,并对《海藏楼诗集》重要题材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综合考察其熔铸唐宋爲一手而独具个性的诗学进路。本文致力於总结郑氏诗学体系,以期做到较全面的认识和公允的评价。论文分爲六章。第一章是诗本论,概述郑氏诗学的变风变雅根源,重点分析其以真性情爲本和诗中必有事的两大主张,并由此揭示郑氏诗学中的尽情使气的特质及其不得性情之正的缺陷,其诗学渊源及创作论亦即根源於这两大主张。第二章是诗风论,郑孝胥诗风多变,陈衍评定的清苍幽峭与伉爽风格是比较重要的,但不足以限之,郑氏诗风尚有沈挚真刻、夷旷冲淡、豪横雄肆等几个特征。本章第一节考察郑孝胥的家世背景与家学渊源,重点分析家传诗学对其“清苍幽峭”和“伉爽”诗风的影响。第二节分析其诗风的文学史渊源,对其主要的师法对象作一详细的梳理,全方位把握其诗风的多面性。第三章是创作论,主要考察了郑氏熔铸唐宋爲一手而颇具独特审美趣味的诗学进路。第一节分析其兼采唐宋诗的清隽意趣和峭折筋节,第二节研究其清切和透切的主张,第三节探讨其推崇气力和宗尚白战的创作祈向及手法。第四章分析《海藏楼诗集》中较具代表性的五个题材。考察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五个题材分别是:独存神理的风怀诗,沈挚真刻的哀挽诗,清远雄奇的写景诗,清空骚雅的咏花诗,萧旷雄肆的重九诗。研究其诗本论和创作论在创作中的体现,最後对其成就与缺陷作出合理的评价。第五章深入考察郑孝胥与同光体诗人的交游唱酬及其诗学异同,择取了陈宝琛、陈三立、陈曾寿及陈衍四位同光体诗人作爲比较对象,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突显郑氏诗学的独特性。第六章讨论郑氏诗学的影响。第一节探讨海藏诗派,主要分析郑氏诗学对李宣龚和周达两位诗人的影响。第二节探讨郑氏诗学对学衡派诗人的影响,主要分析胡先驌对郑氏诗学中白战手法的推崇和吴宓对其清切主张的赞可。
杨柳[5](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刘睿[6](2017)在《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词是生长在城市的娱乐文学这一命题出发,最迫切的问题是弄清楚词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一命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的概念问题,是将城市仅仅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物质存在,还是将城市以空间的概念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这是本文城市空间视角的基础。由城市空间出发,人类在构建和改造自身聚居地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空间的滋养和反馈,这一现象不仅作用于人类自身,也作用于生长于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文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由此来展开对词之运行和演进机制的观察,并通过这一视角来寻找现实与文学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条新鲜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种,既照顾到城市空间的物质现实,也重视城市空间的精神内涵,还注意到前述两者合力的感知结果,这是在充分考虑到人类自身力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分类。同样,每个空间之下又有自成体系的同样三个空间存在,层层分级下去,最终得到城市空间最详细完整的构建组成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宋词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每一层级的城市空间内涵产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双向互动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总之,通过城市空间这一视角来看宋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以及探询其中各种关系的生成原因,这是解决词是城市文学这一命题的一个新尝试。所谓三个空间的内涵,并不是完全界限分明的划分,而是以这一空间的主要展现内容为考量标准,因为事实上三个空间中都贯穿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改造成果,那么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空间与词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首先,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内容中,宋词虽不是以展现城市物质现实为主要目的,但作为情感表达背景而出现的城市物质空间样貌,在帮助展现其时城市以富裕繁华为主的物质空间内涵上却是功不可没。宋朝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但在经济上的发展却是不可小视的。城市空间繁盛的物质现实不仅为宋词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宋词中清晰展现了包括公共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公共游乐空间以及连接城市具体物质景观的街巷道路等内容,这些都是词的生存环境的物质要素,是与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另外,宫廷空间的内容是另一个分支,在封建社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中,由从上往下的方向来了解其时城市空间中关于统治阶级、普通文人以及市井百姓等的生活,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城市空间物质现实的冲击下,宋词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和体制上的改革,为词更好的展现城市空间发展面貌作好了文体上的准备。宋词中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展现由于与现实城市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描写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城市精神空间的内涵以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为主,因而可以超越物质城市的界线而形成有条件的外延,相比起男女恋情这一传统主题来说,这部分更靠近“诗言志”的内容可以说是后来者。在文人加入词的创作阵营后,诗性题材也随之逐渐进入词的书写范围,包括政治情怀的表达、道德伦理的规范以及哲学命题的思考等都成为了词的书写题材,这在传统词的范围是没有的。在与政治空间有关的表达中,爱国思想、科举仕途、政治态度以及一部分有条件的外延等内容是较为突出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争斗是贯穿整个宋代的政治大事件,尤其是靖康之难和南渡将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词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现是尤为珍贵的。另外,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理想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文人们拥有了赴试应举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在入仕之后的种种政治遭遇和态度,都是组成政治空间内涵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生存法则中道德伦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词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的创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词的雅俗之辨以及词品与人品两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表现。而文人精神世界里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如理学、宗教等精深复杂的内容,也有如时间、生命、自我等哲学本原性问题,也都影响到了词的创作。城市精神空间内涵在宋词中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词走向雅化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文人精神世界在诗文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再次,城市感知空间作为物质现实与人类精神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在表现人类城市生活轨迹的同时赋予了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包括宋词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都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优秀作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内涵,风俗、歌妓以及审美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风尚习俗又是市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节序风俗,都为宋词书写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发展的机会。歌妓作为宋词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和改革的参与者,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歌妓与文人这两个不同阶层成员交往的原因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作为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强烈的表现出城市感知空间的特征来。上述内容因为有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双向特质,更适宜在本身就归属于城市感知空间的宋词中来表现。最后,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既具有物质现实内容又具有精神世界内涵的综合存在,在人的参与下与自身所包含的下层级内容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宋词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表现为各城市空间内涵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都与人类的参与有关,尤其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意识的认同和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都最终决定了宋词接纳城市空间影响和回馈城市空间内涵方面的路径和结果。以城市空间的视角来观照宋词,在重视人类力量重要性的前提下,揭示宋词作为城市娱乐文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城市空间影响下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轨迹,是本文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潘丹[7](2015)在《卓人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卓人月(1606-1636)是晚明时期一位终身未遇而又不幸早夭的文学奇才。他宛若流星般地划过夜空,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华彩又瞬间陨落。其生命虽然只有三十一年的短暂光阴,但是却为中国文学史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以丰厚的着述、独特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高远的抱负连同他不幸的人生一同令人注目,被时人赞为“才情横溢”、“才命并同长吉”、“古今文人第一流”。这颗中国文学史上的沧海遗珠,不应被历史所遗忘。因此,出于对卓人月系统认知的需要,乃至文学史臻于完善的诉求,在卓人月着作尚无现代整理本、其生平资料还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卓人月家乡杭州塘栖镇搜集到了与其相关的稀见文献,首次对卓人月的家世生平、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研究共分四章。第一章:卓人月的家世与生平。作为晚明时期一位备受关注的知名才子,卓人月拥有令人钦羡的家世。明清之际江南卓氏家族已经发展成为声名显赫的文学望族。卓人月的人格和创作深受卓氏家族独特家学风尚的濡染。然而,相对于家族背景的通达,卓人月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备遭挫折。他有侍母之累,兼及两顾之伤,又有丧子之痛,更添科举之厄。家学传统的力量支撑与个人的不幸遭遇共同塑造了一位既悲情痛苦而又深情豁达的卓人月。第二章:卓人月诗歌研究。卓人月是一位重视性灵、提倡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的诗人,他的诗学思想处处都彰显出这些特征,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极端复古,亦反对竟陵派过分追求幽情单绪,对公安派虽然多有继承,但却不是人云亦云的全盘接纳。卓人月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立诗学思想的文人。他各类题材的诗歌处处体现出求新求变的真个性。比如他在明代是少数创作讽喻诗的文人,体现出卓人月极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他的咏物诗在明代题材相对驳杂的大趋势下,虽固守传统题材,但却能从中翻出新意;他的酬唱诗特别是祝寿诗一洗传统应景式的套话,转而关注寿星的精神品格,为寿星昭传。他的诗歌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无论是哀婉深情的、奇丽新颖的还是大气豪宕的,卓人月都注重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展现独特的真性情与真个性,使得其诗歌佳作迭出。第三章:卓人月词作及词学思想研究。卓人月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今词统》的编选与评点当中。《古今词统》作为明末大型词选,在词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卓人月一统古今、豪婉并重、弃绝俚鄙、主情求真、尚趣尚奇、词曲融通、追求内涵等词学观念都可在与同时代稍早的词选——顾从敬本《类编草堂诗余》的比较中清晰可见。由于词作数量有限,卓人月的词作尚未能充分体现其词学观念,但是其词作体现出的活泼风趣、纵横慷慨、奇峭俊丽等特点亦是对其词学观的部分实践,这些特点在与徐士俊词作的对比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凸显。第四章:卓人月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卓人月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卓人月的文学观与人生观。其戏曲悲剧观的生发与其不幸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遭遇密切相关,其喜剧《花舫缘》的创作又体现出他性情中乐观幽默与刚强的内里。卓人月在《新西厢序》中体现出的悲剧观,是他对人生的冷静思考,亦是他对晚明曲坛现状充满责任感的力挽狂澜,这些思想都在与同时代曲家金圣叹的悲剧观的比较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凸显。在喜剧创作方面,卓人月将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改编成《花舫缘》,因此在两剧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显现出卓人月的喜剧精神与提倡通俗、主情求真、重视才学的戏剧观念。
王靖懿[8](2015)在《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明词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基础却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必然会被触及,比如,明词到底有没有形成上不同于唐宋、下不同于清代的特色?假如这种特色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明词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因何形成了这样一些特色?通过对明词词调选择、题材表现以及追和词创作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明词特色的确是存在的。弘治至嘉靖时期,是明词特色的滥觞与形成期,而隆庆至崇祯的晚明时期,才是明词特色集中展现的时期。首先,在选声择调上,明人不再满足于唐宋词已有调式,自创调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受诗文复古运动向词学延伸的影响,即使是沿用唐宋词调,也显现出新变的迹象;同时,一些带有古调、民歌色彩的短章小令,或顺应明代文学世俗化、通俗化的整体文化环境的“俗调”备受青睐。其次,在题材内容上,明代尤其是晚明“主情”词论的张扬,使爱情词继南宋、金元词之后出现“回潮”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世俗化、民歌化的全新面貌;“玩赏”、“隔离”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以及“艳逸”的词体定位与审美追求,改变着晚明咏物词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使其整体上呈现出艳情化、闲逸化的风格取向以及浅媚轻绮的特异情调;晚明山林隐逸风气的煽动,加之江南造园之风成为一种时尚,造就了文人闲逸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令晚明写景词更多地融入反映文人日常生活情趣的俗景、乐景,显示出情感缺失的倾向;浸润于晚明“山人”氛围中的闲适词,受制于山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呈现娱乐化、世俗化的特点,进而突破了传统词作幽婉感伤、意在言外等美感特质,表现出鄙俚、纤佻、儇薄等异质元素以及逸乐化的审美追求。最后,在追和词创作上,明代后期的追和词较之前期,相对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晚明词人自足自立意识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追和对象的选择上,更多的作家选择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唐五代词作为学习或模仿的对象,从而突破了视北宋词为正则的词史观,呈现多元化的审美追求。明词特色的生成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是词体演进的需要。一方面,词体作为文学之一体,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整体性的改变;另一方面,词体为避免或延缓自身走向衰亡的趋势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从而为自身注入新的动力,引发其局部特质的改变。外部因素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词人主观的审美理想,通过明代词学理论中的词史观、词体观以及词体雅俗观加以体现。二是明代社会文化环境对词体创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及创作心态的变迁对明词创作的影响;二是明代后期主情、好色、尚俗的风俗人情对明词的浸染与薰陶;三是明代诗文、小说、戏曲、民歌等文体样式与明词的互动及对明词的挤压与重塑。
兰石洪[9](2015)在《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题画词因画面产生,是词画艺术交融的典型体现。题画是顺康雍乾词创作的重要题材,此期重要词人差不多都参与了题咏活动,不少词人更是大力创作题画词,此期题画词的总量和比例以及艺术质量都要远高于前代,成为清词中兴的重要表征。本文以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为研究中心,采取历时性叙述与共时性描述相结合以及宏观性扫描与微观性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代题画词发展基础上对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发展历程作一番细致梳理与客观描述。本文共分七章。绪论,包括简要介绍顺康雍乾题画词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梳理清代以前题画词史的发展轨迹。题画诗的发展和成熟为题画词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文学背景。五代两宋是题画词的初创和成熟期,元代是题画词的深入发展期,明初保持了元代题画词发展势头,明中叶稍有衰歇迹象,晚明题画词创作再度繁荣。第二章统计分析顺康雍乾题画词人的占籍情况和创作数量。这一时期飞题画词人之多,题画词数之庞,题画词所占词总量的比例之高,都是前代无法与之相比的,这表明题画是这一时期词创作的重要题材。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持续并强化了明代以来题画词创作集中于江浙地区的区域发展趋势,这一时期题画词所题咏的画作绝大多数是清代画家创作的,可见清代绘画的繁盛程度和清代词人对本朝画家的认可和接受。第三章考察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生态。先整体审视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社会氛围,接着结合清代学术昌盛的背景来探究清代学术对绘画创作、绘画理论、画家素养及题画文学的影响,从而勾稽出清代题画词创作繁盛的稽古右文、学术昌明之文化环境,然后考察清代士人交往频繁、群体品题风尚盛行对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重要影响。第四章探析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顺康雍乾题画词题材类型的变化呈现出题人物画词尤其是题写真词比例大幅攀升,而题花鸟画词、题山水画词比例有所下降的发展趋势,这跟这一时期绘画门类的消长、清词中兴以及词体推尊等原因密切相关。画家自题与集体唱和是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两种主要机制,尤其后者体现了这一时期题画词创作机制不同于前代的独特之处。第五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思想内涵对前代题画词的拓展与新变。此期题画词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抒发情感的多样性以及体现的思想深度方面远远超过前代。此期题画词生动再现了士人繁复细腻的情感生活,举凡家国之思、人伦亲情、爱恨情愁、友情乡思等种种复杂情感均得到了相当深刻的体现。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是这一时期题画词题材内容拓展的新变与亮点。顺康雍乾题画词还表现出浓厚的学术文化色彩。第六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创变。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题画词由以咏画为主到抒情为主的艺术创变,并在题画词体制形式和艺术表现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发展了题画词的意(形)象体系,表现出与清学昌明相一致的融学入词的发展趋势,这在题人物画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七章论述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学史及文化史意义。顺康雍乾题画词无论是思想内涵的拓展,还是艺术表现的创变,抑或是词学群体的促成以及词风转变的加快等方面,都凸显出此期题画词对题画词史的独特贡献以及对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另外,它还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意义,也为画史资料及文学文献的考索提供重要参考。
李恒[10](2013)在《苏轼谐趣词研究》文中提出在《词话丛编》之“戏作”中载,丘石常曰:“词中每多戏赠,曲中谓之诨语。周德清谓庄重之余,出以诙谐,顾用之者何如。独恨今之以风格笑人者,如陈仲子笑齐人,庄谐皆优,然不如谐者之神明,足以解颐。”沈雄则曰:“苏长公为游戏之圣,刑俊臣亦滑稽之雄。苏赠舞鬟云:‘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需柳柳州。’盖柳州用吕温嘲宗元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也。”1这段话实际上正说明,何为谐趣词及谐趣词的创作动因两个重要的问题。而这当中以苏词举例并推崇苏公为“游戏之圣”,也恰恰说明苏词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谐趣词创作。本文主要着眼于苏轼的谐趣词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苏轼谐趣词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概说;目前学界研究现状分析;本论文结构及创新点。目的是承前启后,既总结前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又将之系统整理和分析,以期开启苏轼谐趣词的全面系统研究。第二部分主要研究:苏轼谐趣词的成因,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北宋社会风气的影响,前代文人文学的影响;其自身性格与人生经历上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全面梳理苏轼词作中内容谐趣词作品篇目,即题目或序言中含“戏”和“戏作”之作;虽未点明,但内容上含有谐趣涵义之作。从文本内容上进行戏谑之作,嘲讽之作,诙谐之作三方面的总结分析。从时间上,用历时的角度来解读苏轼不同时期带有谐趣的词作及其艺术特点。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创作体式的谐趣词作,通过福唐体、藏头词、集句词、檃栝词、回文词、复字体不同形式来分析总结苏轼的形式上的游戏之作,将之归为苏轼形式上的谐趣词创作。在分析其文本同时,总结其艺术创作特点。最后将苏轼的内容和形式谐趣词进行整体分析和总结。第五部分主要研究:苏轼谐趣词研究意义及对后世文人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豪放的忧伤——刘郎的心路与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豪放的忧伤——刘郎的心路与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女词人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女词人和词作概述 |
第一节 断代方法及依据 |
第二节 词人及词作的数据统计 |
第三节 明代女词人词作的基本风貌 |
一、大致活动年代 |
二、籍里分布 |
第二章 明代女词人创作繁荣的背景 |
第一节 词学背景 |
一、《花间》《草堂》的影响 |
二、晚明词坛振兴形成创作氛围 |
三、词谱迭出提供创作便利 |
第二节 时代背景 |
一、明代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女词人 |
二、明代文学思想和女性观念的新变 |
三、明代女词人的教育背景与文化修养 |
第三章 闺门之内——明代女词人词作的思想内容(上) |
第一节 明代女词人的闺情世界 |
一、爱情体验 |
二、不安心绪 |
三、亲友之情 |
四、生活意趣 |
第二节 明代女词人的女性观 |
一、女性的自我迷恋与互相欣赏 |
二、女性道德的彰显与叛逆 |
三、女性意识的萌发 |
第四章 闺门之外——明代女词人词作的思想内容(下) |
第一节 遗民情怀 |
一、词作中遗民情怀的来源 |
二、内涵丰富的遗民词作 |
第二节 人生思考 |
一、隐逸思想 |
二、出世情怀 |
第五章 明代女词人词作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形式特色 |
一、词调的选择 |
二、小序的使用 |
三、联章的使用 |
第二节 常用意象 |
一、凄美迷离的梦意象 |
二、自喻明志的花意象 |
三、敏感牵情的春、秋意象 |
第三节 艺术风格 |
一、婉约清雅 |
二、豪放洒脱 |
三、率真浅近 |
四、戏谑诙谐 |
第六章 明代女词人词作的词史地位 |
第一节 正本清源的闺音原唱 |
一、“男子作闺音”的词之本色 |
二、明代女词人的闺音原唱 |
第二节 明词振衰的女性助力 |
一、“量”的方面 |
二、“质”的方面 |
第三节 对宋代女性词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一、对宋代女词人创作传统的继承 |
二、对宋代女词人创作的发展 |
三、杰出词人的突破与新高峰的树立 |
第四节 对清代女性词的影响 |
一、开拓了清代女性词的创作空间 |
二、清初女性词繁荣景象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存疑但仍作为研究对象者概况 |
附录二:存疑暂不作为研究对象者概况 |
附录三:研究对象补词表 |
附录四:明代女词人按活动年代分组的具体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
一、“无题”与“蝶” |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绝非陈情令狐 |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怀才不遇”辨析 |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
(一)诗面意义分析 |
(二)评析的争议 |
(三)题旨的争议 |
(四)细节的争议 |
(五)恋情说的争议 |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
(二)“暗”与“红”的组合 |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
(一)焦虑而急切 |
(二)失望与绝望 |
(三)执着的追逐 |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
(一)菱枝与桂叶 |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
(四)金蟾与玉虎 |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
(一)《西昆贯玉稿》 |
(二)《集玉溪生句》 |
(三)《玉溪碎锦集》 |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
结语 |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郑孝胥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研究意义 |
二 以往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诗本论 |
第一节 主体性:诗以真性情爲本 |
一、从性情之正到性情之真 |
二、养气与负气 |
三、真性情的偏颇 |
第二节 时代性:诗中必有事 |
一、从诗中有我到诗中有事 |
二、以诗存史的祈向及其缺陷 |
第二章 诗风论 |
第一节 郑孝胥诗风的家学渊源 |
一、清言与高调:高祖母何玉瑛的诗风 |
二、幽峭凄厉:父亲郑守廉的诗风 |
三、复古与尊唐:叔祖郑世恭对郑孝胥的诗学指导 |
第二节 郑孝胥诗风的文学史渊源 |
一、郑孝胥宗尚的唐代诗人 |
二、郑孝胥宗尚的宋代诗人 |
三、郑孝胥宗尚的其余诗人 |
第三章 创作论 |
第一节 熔铸唐宋的清隽意趣与峭折筋节 |
一、对唐宋诗的基本认识 |
二、独取清隽的意趣与峭折的筋节 |
第二节 由清切到透切 |
第三节 推崇气力与宗尚白战 |
第四章 《海藏楼诗集》代表题材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独存神理的风怀诗 |
一、郑孝胥与金月梅交往过程 |
二、念梅诗 |
第二节 沈挚真刻的哀挽诗 |
一、悼亡妻 |
二、悼子女 |
三、哀兄侄 |
四、挽友朋 |
第三节 清远雄奇的写景诗 |
一、山水纪游 |
二、濠堂与盟鸥榭 |
三、夜起 |
第四节 清空骚雅的咏花诗 |
一、樱花 |
二、菊花 |
三、梅花与海棠 |
第五节 萧旷雄肆的重九诗 |
一、辛亥以前的重九诗 |
二、辛亥至出关之前的重九诗 |
三、出关後的重九诗 |
第五章 与同光体诗人之交游及其诗学异同 |
第一节 与陈宝琛的交游及其诗学异同 |
一、交游与唱酬 |
二、诗学异同 |
第二节 与陈三立的交游及其诗学异同 |
一、交游与唱酬 |
二、诗学异同 |
第三节 与陈曾寿的交游及其诗学异同 |
一、交游与唱酬 |
二、诗学异同 |
第四节 与陈衍的交游及其诗学异同 |
一、交游与唱酬 |
二、诗学异同 |
第六章 郑孝胥诗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海藏诗派 |
一、李宣龚 |
二、周达 |
第二节 对学衡派的影响 |
一、胡先驌 |
二、吴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5)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
一、时代背景 |
二、主体特征 |
三、接受机制 |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6)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编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
第一章 宋词得以展现城市物质空间的背景 |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物质空间内涵的丰富 |
第二节 娱乐场所的兴盛为宋词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
第三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物质空间的传统 |
第二章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
第一节 宫廷空间 |
第二节 市井空间(一) |
第三节 市井空间(二) |
第四节 市井空间(三) |
第五节 公共游乐空间 |
第三章 宋词中城市物质空间展现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景”与“境” |
第二节 铺叙 |
第三节 联章组词 |
第二编 宋词中的城市精神空间 |
第四章 政治空间 |
第一节 爱国情感 |
第二节 求仕之路 |
第三节 政治态度 |
第四节 城市政治空间的有条件延伸 |
第五章 道德伦理空间 |
第一节 雅俗之辨的道德伦理根源 |
第二节 人品与词品 |
第六章 哲学宗教空间 |
第一节 宋词与理学 |
第二节 宋词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三节 宗教空间 |
第三编 宋词中的城市感知空间 |
第七章 宋词里的风尚习俗 |
第一节 宋词里风尚习俗的展现 |
第二节 宋词与节序风俗的关系 |
第八章 宋词与歌妓 |
第一节 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原因 |
第九章 宋词与审美 |
第一节 宋词的审美风貌 |
第二节 审美认知的层次 |
第四编 双向互动与身份意识 |
第十章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
第二节 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十一章 身份意识与现实选择 |
第一节 宋词中城市空间类型与创作主体身份意识的关系 |
第二节 创作主体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 |
第三节 城市空间在宋词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卓人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卓人月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仁和卓氏家族考述 |
一、卓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
二、独特的家学风尚及其对卓人月的影响 |
三、卓氏家族在科举阴影下精神出路的寻觅 |
第二节 卓人月的生平与性格 |
一、“如处长晦久失晨”——卓人月的家庭之累 |
二、“六战文场毛羽摧”——卓人月的科举之厄 |
三、“君才未尽身先尽”——卓人月的早夭之谜 |
四、“君家自许月中人”——卓人月的性格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卓人月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卓人月的诗学思想 |
一、从卓人月对前后七子和竟陵派的态度看其诗学观 |
二、卓人月的诗学主张——兼与袁宏道比较 |
第二节 卓人月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讽喻诗与咏怀诗:对现世的讽刺和怀才不遇的慨叹 |
二、咏物诗:对大自然馈赠的灵性捕捉和趣味观照 |
三、酬唱诗:对人物品格的观照与情感交流的见证 |
第三节 卓人月诗歌的艺术风格 |
一、“一种幽恨喁喁在耳”——哀婉深情 |
二、“如游名山洞壑,奇花异草往往而遇”——奇丽新颖 |
三、“俯仰间自然成声”——大气豪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卓人月词学思想及词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卓人月、徐士俊与《古今词统》 |
一、卓人月与徐士俊交往始末 |
二、《古今词统》的词学史价值 |
第二节 《古今词统》所蕴含的独特词学观 |
一、《古今词统》较明代《草堂诗余》之突破性 |
二、《古今词统》中所体现出的词曲融通观 |
第三节 卓人月词的艺术特点——兼与徐士俊比较 |
一、纵横慷慨:融入豪放元素的次韵词和怀古词的创作 |
二、活泼风趣:融入曲化元素的小词创作 |
三、奇峭俊丽:卓人月的爱情词及其他题材的词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卓人月戏曲观与戏曲创作研究 |
第一节 从《新西厢序》看其戏曲悲剧观——兼与金圣叹比较 |
一、对待人生悲剧的体认不同 |
二、对悲剧的功能认识不同 |
三、反对大团圆结局的出发点不同 |
四、卓人月《新西厢》失传之原因 |
第二节 从《花舫缘》看其戏曲创作及喜剧观 |
一、从《花舫缘》看其戏曲创作特点——兼与《花前一笑》比较 |
二、从《花舫缘》看卓人月的喜剧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顾本《类编草堂诗余》被《古今词统》继承与舍弃情况表 |
附录二:《古今词统》对顾本《类编草堂诗余》增补情况表(唐宋部分) |
附录三:卓人月年谱补正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明词及明词特色研究现状 |
二、对论题的界定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上篇 明词特色的内涵探析 |
第一章 明词用调的继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明词用调情况的历史考察 |
一、明词用调情况的数据统计 |
二、明词用调情况与唐宋词的比较 |
三、明词择调对宋词的继承 |
四、明词用调所呈现的新变 |
第二节 明代常用词调论析 |
一、明代文化思潮与《竹枝》创作——兼论《长相思》、《调笑令》 |
二、明代应酬之风与《喜迁莺》创作——兼论《千秋岁》等 |
三、明代文学的“俗”化取向与《西江月》创作——兼论《一剪梅》 |
四、词学创作传统与明代《苏武慢》创作 |
五、江南地域文化的集结与《江南春》创作 |
第三节 明代新增词调辨证 |
一、明代“伪词调”衍生的主要形式 |
二、明代新增词调辨析 |
第二章 明词题材的泛化与变异 |
第一节 明词题材的多样性呈现 |
一、词学传统题材在明词中的表现 |
二、明词题材表现对词学传统的突破 |
第二节 殢酒拈花任我狂——论明代爱情词的回潮 |
一、明前爱情词发展历程总览 |
二、对明代前中期爱情词发展脉络和存在状态的考察 |
三、明代中后期词体观背景下的爱情词创作 |
四、“花间”传统的回归与爱情词的复兴 |
第三节 咏花树下成新句——论明代咏物词风神之变 |
一、明代花草类咏物词之繁茂及其成因 |
二、论明代花草类咏物词风神之变——以咏梅词为例 |
三、寄托与艳逸:宋明两代咏梅词差异性探析 |
四、略论明代其他类型咏物词之变异 |
第四节 草阁看花倾浊酒——论明AI写作景词之兴盛与变异 |
一、明AI写作景词兴盛之成因 |
二、论明AI写作景词风格之变 |
第五节 酒杯诗卷有余闲——论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 |
一、晚明“山人现象”概览 |
二、山人现象与晚明词的复兴 |
三、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关系探析 |
第三章 明代追和词所体现的“复”与“变” |
第一节 明代追和词的历史考察 |
一、明代追和词概况 |
二、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 |
三、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作 |
第二节 对明代追和词兴盛原因的探讨 |
一、传词环境、方式的改变对明词创作方式、心态的影响 |
二、明代“宗宋”词学观对词的接受和创作的制约 |
三、明前词学资源在明代的传播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
小结 |
下篇 明词特色的历史生成 |
第四章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对明词“不得不变”的内因考察 |
一、音乐形式的演变是明词之变的内在根源 |
二、民众审美趣味的转移是明词之变的直接原因 |
三、词体自我调适的特性是明词之变的驱动因素 |
第二节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呈现 |
一、“率意”的创作态度与明词之粗疏浅俗、自然率真 |
二、卑视词体的价值定位与明词之“艳逸”风貌 |
三、明词抒情功能的弱化及其实用化、功能化、世俗化倾向 |
四、明词地位的弱化及其曲化、民歌化倾向 |
第五章 明代词学审美理想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明代词史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明代词史观的具体表现 |
二、词学观由“宗宋”向“反宋”的转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三、“文学代兴”论、“诗词同源”论与明词创作之关系 |
第二节 明代词体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嘉靖中期以前:依附于诗教传统的词体观 |
二、嘉靖中至万历中:依附于传统诗学理论向“言情”词学观的过渡 |
三、万历中期以后:“主情”词学观的高扬与时代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明代词论“雅俗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论明代词论“黜雅崇俗”的价值取向 |
二、对明代词论“崇俗”取向的历史性考察 |
第六章 明词特色生成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变迁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一、明代前期士人心态与词的创作 |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文人心态变迁与明词走向 |
三、晚明士人心态与明词特质的生成 |
第二节 世风“崇俗”与明词的俗化取向 |
一、对雅、俗文学之关系的历史性考察 |
二、明词之“俗”的具体表现 |
三、论明代文学“趋俗性”对明词“俗”化特质的塑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 本文的研究意图及研究方法 |
四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第一章 题画词的产生与清代以前题画词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题画诗发展概述 |
一 先秦两汉:题画诗的孕育萌芽 |
二 六朝:题画诗的正式产生 |
三 唐代:题画诗的完备成熟 |
四 宋元:题画诗的全面发展 |
五 明清:题画诗的再焕异彩 |
第二节 题画词兴起和宋代对题画词发展的奠基性影响(附论金代题画词) |
一 苏轼“以诗为词”开启题画词的吟咏之风 |
二 南宋爱国词人题画词中的悲愤、隐逸之情 |
三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情感表达的净化和拓展 |
四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艺术水平的提升 |
五 附论:东坡词范式影响下的金代题画词 |
第三节 词、画通融与元代题画词的新变 |
一 同题集咏成为元代题画词的重要要创作方式 |
二 元代题画词体现出鲜明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 |
三 画家题画词的创作成为元代题画词的新亮点 |
四 元代题画词文化内涵的深层意蕴凸显道家思想的文化底色 |
第四节 明词中衰背景下的明代题画词 |
一 雅的品味:明代题画词的主流审美趣味 |
二 艳的情思:明代题人物画词回归艳情的题材取向 |
三 曲化俗化:明中叶以来题画词的发展趋向 |
四 区域辐射:江浙地区对明代题画词的辐射和带动 |
第二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占籍情况和题画词数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的占籍分析 |
一 从省区的角度考察 |
二 从府区的角度考察 |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数量统计 |
一 创作数量统计 |
二 被题咏的画家 |
三 被题咏的画作 |
第三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生态 |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社会氛围 |
一 帝王权贵对绘事的爱好和倡导 |
二 文化专制统治下的画隐和娱画 |
三 西画东渐背景下的渗透和新变 |
四 文人画的极度发达与高度成熟 |
五 清代文人对绘事的爱好与参与 |
第二节 稽古右文、朴学兴盛下的文艺创作环境 |
一 清代学术对绘画实践的影响 |
二 清代学术对绘画鉴藏的影响 |
三 清代学术对绘画理论的影响 |
四 清代学术对绘画主体的影响 |
第三节 士人交往频繁的群体品题风尚 |
一 品题风尚的盛行 |
二 文人与画家的交往 |
第四章 顺康雍乾画词的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 |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类型 |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消长 |
二 顺康雍乾时期写真及其题咏勃兴原因探讨 |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机制 |
一 画家自题画词 |
二 文人唱和中的题画词 |
三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机制的特征 |
第五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交 |
第一节 表现社会性情感功能的开拓 |
一 陵谷变迁的感愤 |
二 民生疾苦的同情 |
三 忠孝节义的表彰 |
四 世态人情的针砭 |
第二节 表现个体性情感功能的拓宽 |
一 人伦亲情的讴歌 |
二 爱恨情愁的咏叹 |
三 友情乡思的眷念 |
四 胸怀心志的披露 |
第三节 审视女性问题的新视野 |
一 才艺品节的称扬 |
二 不幸遭遇的同情 |
三 悲剧命运的思考 |
第四节 学术文化倾向和理论思辨色彩 |
一 文化生活的再现 |
二 儒佛哲理的探讨 |
三 艺术理论的阐释 |
第六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创变 |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体制创新 |
一 缘题赋词的选调特征 |
二 联章组词的容量扩充 |
三 精撰词序的体制完善 |
四 集句成词的体制探索 |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山水画词与花鸟画词的艺术创变 |
一 意象体系的丰富发展 |
二 由画到词的倾向增强 |
三 融学入词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顺康雍乾题人物画词的艺术创变 |
一 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 |
二 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创变 |
三 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创变的原因 |
第七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学及文化意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词史意义 |
一 拓展词的题材内涵 |
二 深化词的艺术表现 |
三 促进词学群体的形成 |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化意义 |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审美意义 |
二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献考索意义 |
结语 |
附录一 本文参考图版 |
附录二 元代题画词文献考述 |
附录三 明代题画词文献考述 |
附录四 顺康雍乾题画词辑补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苏轼谐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价值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苏轼谐趣词概述及成因 |
第一节 儒释道思想影响 |
一、 佛禅思想影响 |
二、 老庄思想影响 |
第二节 从社会历史人文上探究 |
一、 北宋社会风气的影响 |
二、 前代文人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从性格与经历上探究 |
一、 苏轼性格的影响 |
二、 苏轼经历的影响 |
第三章 苏轼内容谐趣词探究 |
第一节 苏轼谐趣词定义、分类与界定 |
第二节 题目或序言中含“戏”和“戏作”之作 |
一、 题目或小序中标明“戏”“戏作”的谐趣词文本分析 |
二、 题目或小序中标明“戏”“戏作”的谐趣词图表分析 |
三、 题目或小序中标明“戏作”词作艺术手法分析 |
第三节 内容上涉谐趣词作的分析 |
一、 内容上涉谐趣词作的文本分析 |
二、 内容上涉谐趣词作的图表分析 |
三、 内容上涉谐趣词作的艺术手法分析 |
第四节 内容谐趣词艺术特点分析 |
一、 用典 |
二、 民间习俗与通俗口语的运用 |
三、 夸张 |
四、 指代和双关 |
五、 比拟和比喻 |
第四章 苏轼形式谐趣词研究 |
第一节 苏轼形式谐趣词概述 |
第二节 苏轼形式谐趣词文本分析 |
第三节 苏轼形式谐趣词创作特点分析 |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谐趣词总体分析 |
第五章 苏轼谐趣词研究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苏轼谐趣词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苏轼谐趣词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豪放的忧伤——刘郎的心路与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女词人词作研究[D]. 刘萱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群文诵读:获得语文课堂高峰体验的素朴之道——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五)[J]. 王君,陈海亮,郑喜微,孙秋备,张娟,陈荔.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7)
- [4]郑孝胥诗学研究[D]. 官剑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D]. 刘睿. 浙江大学, 2017(12)
- [7]卓人月研究[D]. 潘丹.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8]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D]. 王靖懿. 苏州大学, 2015(11)
- [9]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D]. 兰石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10]苏轼谐趣词研究[D]. 李恒. 吉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