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岛湖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新[1](2021)在《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千岛湖作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域环境治理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获取Landsat无云合成影像,基于ENVI软件得1988-2016年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水质监测数据,在以监测点划分的子流域和缓冲区两种空间尺度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水环境治理的土地整治措施。本文相关结果如下:(1)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单一,始终表现为林地与草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耕地、林地与草地的面积显着减少。研究期间,未利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且空间位置属性转变最大,林地的变化速度最慢且稳定性最强。水体重心靠近湖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重心聚集成团,位于流域腹地;其中林地与草地重心分布最为集中,空间迁移距离最短。流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持续上升,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级向较高土地利用级别发展。(2)千岛湖流域景观斑块数量明显减少且斑块间的连通性减弱,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流域景观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较小,尤其是未利用地,而耕地的斑块密度略高。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最大,其次为水体,这两类景观斑块数量少、面积大,因而空间聚集度也高,景观连通性好密度低。水体、耕地、建设用地的周长-面积分维数较高,而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分维数则偏小。(3)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不同,子流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最为显着,尤其是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对湖泊水质具有正向作用,植被根系具有截留作用,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耕地的集中便于机械化耕作,斑块密度减小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规模效应。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指数对水质的负面作用在大规模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不同子流域内水质的主导影响因素及其解释度各不相同。子流域5内因变量的解释度最高为68%,其中水体周长-面积分维数解释度最大。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仅在2 km缓冲区内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和湖泊透明度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同一尺度缓冲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指标对水质变化的解释度为52.1%;林地与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对水质在2.5km缓冲区内才有显着解释度,林地对湖泊水质的调节作用具有空间局限性。(4)结合千岛湖流域的发展现状和湖泊主体的发展定位,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及土地利用整治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防控源头污染;(2)实施区域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3)整合零碎地块,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章丽莎[2](2020)在《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研究选取广东增城、淳安千岛湖绿道中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段作为研究对象,以乡村产业绿道建设效益为价值导向,构建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得到乡村产业绿道的建设现状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如下:(1)乡村产业绿道的建设现状问题分为本质问题与衍生问题两类。其中本质问题一为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主导与优势产业发展方向指引;二为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生产要素。衍生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在产业系统方面,存在产业同质化、农业产业规模小、农地撂荒、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知名度低、农业景观总体美观度不高、旅游体验性低等系列问题。在游径系统方面,存在周边交通衔接性差、偏远乡镇路段游径管护不足等问题;在服务系统方面存在服务系统结构不完整、驿站设施类型较少、标识设施引导性差、偏远乡镇地段绿道设施管护不足等问题。(2)针对以上建设问题,本文相应提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发展对策。在宏观层面,提出三大对策。一是构建土地适宜性建设格局,秉持产业生态性经营方式;二是整合优势与特色产业,点线面阶段性发展;三是明确经营主体责任,引导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入驻。在微观层面,针对产业、游径与服务三个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发展对策。在产业系统方面,一要整合农地资源,扩大农业规模;二遥借力绿道公司引入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三要依托绿道展示平台,促进农业品牌的形成与提升;四要整合景观资源,提升景观整体性;五要提升产品层次与特色,提升旅游体验性。在游径系统方面,一要优化公共交通布点,加强周边交通衔接性;二要依托四大经营主体,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在服务系统方面,一要提升服务系统结构完整性;二要提升驿站多功能性与主题性;三要标识系统智能化与特色化;四要依托四大经营主体,落实养护管理责任。
柯尚逵,郑淑珍,徐高福[3](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国有企业发展思考——以千岛湖林业国有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林业国有企业在林业发展中起着领头示范作用,迈入基于生态文明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时代,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带来的影响,林业国有企业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共进、改革创新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服务的原则;以强化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提升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构建深绿产业为引擎,以锻造企业文化为抓手,以提高生活品质为核心,加快构建美丽国企,谱写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效能团队的时代新华章。基于此,以千岛湖林业国有企业为例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考,以期提供参考。
傅求妹[4](2019)在《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带薪假期的延长,旅游正逐渐从简单的观光模式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都是休闲度假产品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湖泊旅游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旅游小镇作为城镇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如何提升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档次,转变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分别从研究湖泊旅游资源与旅游小镇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几种开发模式,对国内国外较有影响的旅游规划理论以及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本文将云南省抚仙湖海口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抚仙湖的自然环境与区位交通等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接着对抚仙湖流域内的内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归类,分析了当前抚仙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以及提出解决思路,然后再将前文的研究结果运用到海口镇的旅游开发中。本论文通过对湖泊旅游与旅游小镇的综合分析,总结在保护湖泊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对旅游小镇进行旅游开发提供建议与对策。
徐红兵,徐高福,严世峰,王丽英,刘朝晖[5](2016)在《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探析——以千岛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们一直在追求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多种功能。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生态服务功能最优化、最大化,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南方森林可持续发展方向。21世纪以来,千岛湖区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在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方向进行了有益探索,而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投资大,见效慢,可借鉴的成功范例不多。基于协调、创新理念,提出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应当注重科学性、多样性、速生性、多元化、经济性的有机统一,建立相应的理论、管理、科技和生态型、富民型、服务型的林业经营体系。
王群[6](2015)在《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以千岛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恢复力是系统经受干扰并可维持其功能和控制的能力,是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性框架的核心理论。2002年在瑞典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提出构建恢复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并建议将恢复力的观点作为补充内容加入《21世纪议程》中。恢复力思想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可持续旅游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是重要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以社会-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的旅游发展本质使恢复力成为考虑的中心要素,从恢复力视角研究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及综合性,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途径。论文以人地关系为指向,以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千岛湖为典型案例地,从基本理论入手,以“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历程、客体恢复力(区域恢复力)历时测度、主体恢复力认知(社区恢复力认知)现状测度、可持续判定与适应性管理”为研究主线,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资料来源等基本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并对恢复力与脆弱性、适应性循环、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第二部分(第三-七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从理论研究入手,明晰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界定、特征、类型、要素等,构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性研究体系,探讨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类型、测度与评价。提出旅游是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可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相互作用的视角,分为区域客体测度和社区认知两大板块进行。第四章,以千岛湖为案例地,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从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三个方面全面梳理其历史演化过程,揭示系统特征与主导要素,并判定其适应性循环历程及驱动要素等。结果表明,湖泊、旅游、社区是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三大关键要素;先后经历了从传统种植农业经济到林茶经济到旅游经济的适应性循环过程;新安江水库建设和旅游发展是其系统循环的主要干扰。1982年进入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以来,历经初级开发、整合开发、保护性开发及保护与开发平衡阶段;外部主要受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扰沌,内部主要受内在经济发展和资源限制驱动。第五章,从客体(区域)角度,构建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多维度的恢复力具体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应对能力、恢复力进行历时性定量测度评价,探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各要素对恢复力的影响机理,揭示恢复力要素的影响曲线规律及系统潜在风险。研究发现:(1)1987-2012年间,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应对能力指数呈现由相对较弱至较强的快速上升趋势,恢复力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总系统脆弱性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最大,应对能力受经济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最大,总恢复力受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恢复力影响较大,总应对能力对恢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2)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子与恢复力之间大致呈现两种影响方式(线性与非线性)六种曲线类型(线性递增和线性递减、U型递增和U型递减、倒U型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和倒U型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下降)。总体上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各因子影响方向、速率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应重点关注生态子系统脆弱性,避免过于偏向社会能力的创造,并防止单一经济系统过度支配而带来脆弱性的增加。第六章,从主体(社区居民)恢复力认知角度,设计社会、经济、生态和治理四个层面问卷调研,运用SPSS和DPS软件分别进行因子分析、通径分析,测度社区居民对系统脆弱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的认知状况,揭示社区恢复力认知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居民对千岛湖社区脆弱性的认知较为强烈,并具有明显的分化倾向;对个体应对能力认知处于中等;对政府应对能力认同度较高;对社区恢复力认知综合平均值为2.4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社区恢复力认知的关键影响要素可分为人口学特征因子、脆弱性、应对能力(个体应对能力和政府应对能力)。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的居民在社区恢复力认知之间差异最显着。社区总恢复力认知受生态退化因子,个体社会、经济、生态应对能力因子,政府社会、经济、生态应对能力因子等7个因子影响最大。(3)各变量对社区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效应上,多数呈现以直接影响为主、间接影响为辅的复合影响;影响性质上以正向影响为主,负向影响主要表现为社区脆弱性对恢复力的影响;影响强弱上,政府应对能力对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的影响相对最强,个体应对能力和脆弱性对各恢复力各维度认知相对较弱。第七章,根据主客体恢复力定量测度结果和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轨迹类型,判定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并结合相关利益主体访谈结果,分析系统适应性共管要素,提出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发展导向和适应性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目前属外生型生长,非理想的可持续状态,生活体验型应成为千岛湖旅游发展的方向。(2)政府是最主要的治理主体,应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加大资源分享机会,力促居民收支均衡,坚持自然生态保护,并逐步开展学校乡土教育,促进适应性共管,提高恢复力。第三部分(第八章):是全文的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成果,讨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7](2012)在《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文中指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改革和生存的根本。从接续替代产业的内涵与意义出发,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分析国有林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新时期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措施。
彭方有[8](2011)在《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项目分析编制符合FSC森林认证要求的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实际,得出如下结果。1)开展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评价从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实际出发,综合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要求,构建能满足FSC要求,具可简易性、操作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内容体系,对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实施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2)制定基于FSC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现状的系统分析和发展趋势评估,在深入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和《FSC原则与标准》的要求基础上,研究制定基于FSC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3)编制与FSC原则相匹配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研究传统森林经营方案与FSC原则要求的差距,以构建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为主线,提出在符合FSC原则要求的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指导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4)提出符合FSC原则千岛湖区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实施措施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符合FSC要求的森林经营实施措施。完全适应FSC提出的新理念及其标准和指标,要走的路还很长,除了国有林场自身努力外,需要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才能编制并实施好森林经营方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丰炳财,王光贵,徐高福,陈爱明[9](2005)在《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分析了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要加快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推行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其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文军[10](2004)在《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岛湖是解放初期国家在浙江西部淳安县境内建设新安江大坝之后蓄水形成的大型深水人工湖泊,其兼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多项功能。改革开放后,千岛湖的旅游功能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评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随着区域经济特别是旅游开发活动的升温,千岛湖流域正面临着开发过程中不断增强的人为活动的影响。客观科学地评价由此所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是指导千岛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生态风险评价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的常规监测数据、酸雨、底泥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水域生态风险胁迫因子总氮和总磷的预测模型,最后从风险管理对策和风险管理技术两方面提出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2002年的环境常规监测数据,对千岛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价,全湖水质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但是,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千岛湖局部区域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千岛湖平均水质的最主要污染因子是TN,其次为TP,再次是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及BOD5。全湖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TN的污染负荷比高达50%,TP的污染负荷比为17%,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及BOD5的污染负荷比分别为12%、9%及8%,其余项目污染负荷比只占4%。从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总体评分为35.8分,全湖水质已为中营养状态。此外建筑扬尘、油烟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也比较突出。 通过对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源与胁迫因子的系统分析,确定了本区域生态风险源主要有农业污染、城镇化、采矿业、点源排污、交通运输、大气沉降、旅游业、畜牧水产养殖业、林业、外来生物入侵、洪水灾害等。区域风险胁迫因子主要是有毒化学物质、病原体、营养物质等方面。确定了以千岛湖水质变化为生态风险评价终点,并提出了以保持或提高本区域水质;遏制区域内酸雨恶化或劣变趋势;本区域的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恢复与增长;保证水力发电、防洪与灌溉的需要;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保障娱乐与旅游业的需要等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目标。 千岛湖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近十年来千岛湖多数监测项目和各断面污染指数都出现显着下降的趋势,全湖综合水质出现趋好的走势,表明千岛湖总体水质的变化正处于相对低的风险状态之中。各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的对比分析显示,代表千岛湖三个主要来水水质的街口、航头岛和百亩畈三个断面分列前三,通过河流污染物的输入是千岛湖水质下降的主要风险来源,其中街口指标显着高于其它断面,它是正常年份中污染输入强度最大的来源。各监测项目污染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总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指数排列前面,仅有总氮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高出国家标准限值,各断面的总平均值达到1.6,而其它各项均低于0.5,说明总氮的输入是在近期千岛湖水质下降风险中首要问题。根据各断面水质污染综合指数负荷比的比较分析,街口、航头岛和百亩畈三个断面排在前列,街口该指标远高于其它断面,多年平均负荷比高达17%。趋势分析中,除街口和西园码头外其它各断面负荷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它们对整体水质上升的贡献不高,分别表现出入湖水质和人为活动在延缓水质上升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在考核各监测项目综合污染指数分担率的分析中,总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指数排在前列,三项分担率之和达全湖71%,其中总氮接近49%,显着地高于其它项目。趋势分析中总氮的分担率出现了显着性的下降趋势,同时其它项目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大肠杆菌的变化趋势尚不明确。以有序聚类法分析全湖水质变化趋势的一致性结果显示,1998至1999年是千岛湖水质状态变化规律的最优分割点,并且在1998年后全湖总体水质上升的一致性明显高于此前各年份变化过程。 洪水对千岛湖的水质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19%年洪灾中千岛湖总体水质在多年走势图中出现“污染峰r,现象,表明外来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来源。根据洪灾前后水质变化对比分析,千岛湖水体受洪灾的影响仅局限于当年,通过水体的缓冲和自净能力的恢复,各项污染指数在灾后都能迅速恢复至止常状态。在洪灾年中,水质污染指数排序及负荷比均是百亩贩、航头岛、街口和三潭岛,四断面总负荷达到全湖72%。与正常年份不同,百亩贩是洪灾中水质最差的断面,根据洪灾年与灾前年的污染指数比值显示,水质变化对洪灾的敏感性次序是百亩贩、航头岛、二潭岛和街口,受洪灾影响变化最大且对全湖水质影响最大断面均是百亩贩和航头岛,二者上升幅度达到三倍之多。对洪灾年的各项监测项目的分析显示,洪灾年中综合污染指数对全湖分担率最高的是大肠杆菌和总氮,其它各项目分担率很低,对洪灾年中的总体水质几无影响,大肠杆菌分担率高达46.6%,取代了总氮的位置成为洪灾年中水质的最大污染因素。洪灾年与灾前年的污染指数比值显示,对洪灾影响敏感而污染指数发生迅速上升的监测项目依次是大肠杆菌、总锅、氨氮、总错和总氮,其它项目无明显变化。,又肠杆菌在洪灾年中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
二、千岛湖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岛湖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对水质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情况 |
2.1.5 植被特征 |
2.1.6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流域边界提取及不同空间尺度划分 |
2.2.2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三章 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3.1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3.1.2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分析 |
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第四章 千岛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1 聚集度(Aggregation Metrics)特征分析 |
4.2.2 多样性(Diversity Metrics)特征分析 |
4.3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3.1 建设用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2 未利用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3 耕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4 林地与草地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5 水体类型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对水质影响的多尺度分析 |
5.1 1988-2016 年千岛湖水质年际变化 |
5.1.1 水质指标年际变化 |
5.1.2 水质现状评价 |
5.2 分析方法 |
5.2.1 皮尔逊相关分析 |
5.2.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5.2.3 冗余分析 |
5.3 子流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
5.3.1 子流域内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相关性分析 |
5.3.2 子流域内湖泊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 |
5.3.3 子流域内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
5.4 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
5.4.1 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相关性分析 |
5.4.2 缓冲区内湖泊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模型 |
5.4.3 缓冲区内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冗余分析 |
第六章 基于水环境治理的土地利用整治措施 |
6.1 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防控源头污染 |
6.2 实施区域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
6.3 整合零碎地块,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图索引 |
附录 2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
1.1.2 绿道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产业 |
2.1.2 乡村绿道 |
2.1.3 乡村产业绿道 |
2.1.4 乡村绿道与乡村产业绿道的辨析 |
2.2 绿道建设与产业发展日益紧密 |
2.2.1 绿道规划建设进展 |
2.2.2 绿道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
2.3 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国外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 |
2.3.2 国内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 |
2.3.3 国内外与产业结合的绿道规划建设经验总结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 |
2.4.2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
2.4.3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4.4 农业产业集聚理论 |
2.4.5 循环经济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1 广东增城乡村产业绿道选择 |
3.1.2 淳安千岛湖乡村产业绿道选择 |
3.2 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2.1 产业系统 |
3.2.2 游径系统 |
3.2.3 服务系统 |
3.2.4 建设现状总结 |
3.3 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3.1 产业系统 |
3.3.2 游径系统 |
3.3.3 服务系统 |
3.3.4 建设现状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方法与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体系价值导向分析 |
4.2.2 评价指标构建与筛选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4.4.1 评分标准的制定方法 |
4.4.2 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
4.5 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 |
5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 |
5.1 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 |
5.1.1 产业系统 |
5.1.2 游径系统 |
5.1.3 服务系统 |
5.1.4 总体评价 |
5.2 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 |
5.2.1 产业系统 |
5.2.2 游径系统 |
5.2.3 服务系统 |
5.2.4 总体评价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总体及各系统评价对比分析 |
5.3.2 产业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3.3 游径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3.4 服务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乡村产业绿道发展对策研究 |
6.1 对策制定思路 |
6.2 宏观发展策略 |
6.2.1 构建土地适宜性建设格局,秉持产业生态性经营方式 |
6.2.2 整合优势与特色产业,点线面阶段性发展 |
6.2.3 明确经营主体责任,引导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入驻 |
6.3 微观发展对策 |
6.3.1 产业系统 |
6.3.2 游径系统 |
6.3.3 服务系统 |
7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1.1 总结得到相关先进规划建设经验与不足 |
7.1.2 构建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 |
7.1.3 分析得到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问题 |
7.1.4 提出乡村产业绿道两个层面发展对策 |
7.2 创新之处 |
7.2.1 产业系统的提出 |
7.2.2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
7.2.3 两个层面的发展对策 |
7.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图片目录及来源 |
附录B: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C: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D: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E: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沿线主要产业统计表 |
附录F: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沿线主要产业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国有企业发展思考——以千岛湖林业国有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千岛湖林业国有企业概况 |
3 新时代林业国有企业发展理念 |
3.1 保护与发展共进 |
3.2 改革与创新并举 |
3.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服务 |
4 开启林业国有企业深绿发展新篇章 |
4.1 强化生态保护,提升企业社会影响 |
4.1.1 抓实生态修复工程 |
4.1.2 启动智慧管护建设 |
4.1.3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 |
4.2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企业外在形象 |
4.2.1 全面提升场部形象 |
4.2.2 开展美丽场区创建 |
4.2.3 推进供电设施改造 |
4.3 构建深绿产业,提升企业发展动力 |
4.3.1 科学编制经营方案 |
4.3.2 突出项目示范带动 |
4.3.3 打造“一场一品”品牌 |
4.4 锻造林场文化,提升企业内在气质 |
4.4.1 挖掘林场特色文化 |
4.4.2 强化党建工作 |
4.5 提高生活品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
4.5.1 主抓“两室两堂”建设 |
4.5.2 丰富职工文体活动 |
4.5.3 优化薪酬考核体系 |
5 结语 |
(4)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建设旅游小镇的意义重大 |
1.1.3 湖泊水环境均呈恶化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 |
1.5.1 旅游小镇相关概念 |
1.5.2 旅游小镇的特点 |
1.5.3 湖泊旅游相关概念 |
1.5.4 湖泊旅游资源的类型 |
1.5.5 湖泊旅游资源的特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旅游开发模式相关理论 |
2.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2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湖泊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1 国内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3.2 国外旅游小镇开发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探讨 |
3.1 湖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源多 |
3.1.2 过渡开发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
3.1.3 湖滨景观设计不合理 |
3.1.4 湖泊旅游开发模式滞后 |
3.1.5 湖泊旅游与周边城镇的互动弱 |
3.2 旅游小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旅游小镇与当地居民互动缺失 |
3.2.2 对生态重视不够,环保意识较差 |
3.2.3 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吸引力不够强 |
3.2.4 旅游开发资金紧缺 |
3.2.5 相关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低 |
3.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原则 |
3.3.1 生态安全和修复原则 |
3.3.2 系统性开发原则 |
3.3.3 区域功能分异原则 |
3.3.4 特色化开发原则 |
3.3.5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
3.4 湖泊保护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
3.4.1 从开发主体的角度 |
3.4.2 从旅游小镇依托要素角度 |
3.4.3 从旅游小镇开发结构的角度 |
3.5 国内案例分析 |
3.5.1 乌镇 |
3.5.2 千岛湖 |
3.5.3 湖州太湖 |
3.5.4 小结 |
3.6 国外案例分析 |
3.6.1 新西兰皇后镇 |
3.6.2 日本琵琶湖 |
3.6.3 小结 |
第四章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实践 |
4.1 抚仙湖周边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
4.1.1 地区概况 |
4.1.2 区位交通 |
4.1.3 抚仙湖旅游发展历程 |
4.1.4 抚仙湖客源市场分析 |
4.1.5 区域湖泊类旅游资源竞合分析 |
4.1.6 抚仙湖周边景区旅游资源对比 |
4.1.7 抚仙湖周边主要景区开发模式分析 |
4.1.8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4.2 前期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海口镇概况 |
4.2.2 上位规划分析 |
4.2.3 现状分析 |
4.2.4 旅游资源分析 |
4.2.5 海口镇旅游开发SWOT分析 |
4.3 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的应用 |
4.3.1 开发理念 |
4.3.2 项目定位 |
4.3.3 开发模式 |
4.3.4 旅游产品策划 |
4.3.5 从新旅游发展六要素角度拓展旅游业态 |
4.3.6 方案设计 |
4.3.7 多维度贯彻环保理念 |
4.4 后期运营 |
4.4.1 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 |
4.4.2 全要素导入服务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5)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探析——以千岛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内涵 |
2 建设历程 |
2.1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
2.2 试验发展珍贵树种基地 |
2.3 实施千岛湖森林彩化工程 |
3 困惑与问题 |
4 原则和措施 |
4.1 坚持科学性原则, 实现人为促进与自然自动机制的有机结合 |
4.2 坚持多样化原则, 实现有效地保护发展森林 |
4.4 坚持多元化原则, 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多功能森林 |
4.5 坚持经济性原则,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绿色产业发展 |
5 结语 |
(6)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以千岛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思路 |
2.1 研究主旨 |
2.2 研究目标及问题 |
2.3 研究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2 资料来源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启示 |
1.1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相关认识 |
1.2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
1.3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
1.4 相关研究启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基础理论 |
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 扰沌理论 |
2.4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 相关概念辨析 |
3.1 与脆弱性的联系 |
3.2 与适应性循环的联系 |
3.3 与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 |
3.4 与可持续的联系 |
第三章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性研究 |
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界定与特征 |
1.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界定 |
1.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
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类型与要素 |
2.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类型 |
2.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要素 |
3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性研究框架 |
3.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框架 |
3.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关联 |
4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内涵与类型 |
4.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内涵 |
4.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方法的适用性 |
4.3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类型 |
5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评价 |
5.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维度 |
5.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方法 |
5.3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 |
第四章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分析 |
1 引言 |
2 千岛湖社会-生态系统历史演化与问题 |
2.1 千岛湖社会-生态系统历史演化 |
2.2 千岛湖社会-生态系统问题 |
3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特征与主导要素 |
3.1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
3.2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要素 |
4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阶段 |
4.1 第一个适应性循环(1958年以前):传统种植农业社会-生态系统 |
4.2 贫穷陷井(1959-1962年) |
4.3 第二个适应性循环(1963-1981年):林茶社会-生态系统 |
4.4 第三个适应性循环(1982年至今):旅游社会-生态系统 |
5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驱动机制分析 |
5.1 千岛湖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驱动力与影响 |
5.2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驱动机制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 |
1 引言 |
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框架 |
3 研究设计 |
3.1 测度指标体系 |
3.2 测度方法选取 |
4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测度 |
4.1 社会子系统恢复力 |
4.2 经济子系统恢复力 |
4.3 生态子系统恢复力 |
5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 |
5.1 脆弱性指数比较 |
5.2 应对能力指数比较 |
5.3 恢复力指数比较 |
5.4 子系统恢复力影响因素 |
6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测度 |
6.1 总脆弱性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 |
6.2 总应对能力指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
6.3 总恢复力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 |
7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 |
7.1 脆弱性影响因子与恢复力关联分析 |
7.2 应对能力影响因子与恢复力关联分析 |
7.3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 |
1 引言 |
2 社区恢复力理论模型构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样本结构 |
3.3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
4 千岛湖社区脆弱性认知测度 |
4.1 社区脆弱性认知公因子提取 |
4.2 社区脆弱性认知各维度测度 |
5 千岛湖社区应对能力认知测度 |
5.1 个体应对能力 |
5.2 政府应对能力 |
6 千岛湖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 |
6.1 社区恢复力认知公因子提取 |
6.2 社区恢复力认知各维度测度 |
6.3 社区恢复力认知综合测度 |
7 千岛湖社区恢复力驱动机制 |
7.1 人口学特征对社区恢复力认知的差异分析 |
7.2 脆弱性、应对能力对社区恢复力影响分析 |
7.3 社区恢复力认知综合影响机制 |
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 |
1 引言 |
2 研究设计 |
3 千岛湖系统主客体恢复力测度结果比较 |
4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运行轨迹与可持续判定 |
4.1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情景模型 |
4.2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运行轨迹与可持续状态 |
4.3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判定 |
5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评价 |
5.1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管理关键变量 |
5.2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潜在风险 |
5.3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意愿 |
6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发展导向与适应性管理对策 |
6.1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发展导向 |
6.2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表名索引 |
图名索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意义 |
1.1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内涵 |
1.2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国有林场发挥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的需要 |
2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对策 |
3.1 指导思想 |
3.2 基本原则 |
3.3 发展举措 |
(8)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FSC森林认证及森林经营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项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2、研究地区的概况 |
2.1 自然概况(区位、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森林资源状况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总体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FSC森林认证程序 |
3.2.2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
3.2.3 环境评价方法 |
3.2.4 利益相关方调研方法 |
3.2.5 森林经营规划方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历史 |
4.2 千岛湖区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分析 |
4.2.1 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4.2.2 实施可持续经营的机遇 |
4.3 森林经营指导思想与原则 |
4.3.1 指导思想 |
4.3.2 基本原则 |
4.3.3 主要依据 |
4.3.4 重点内容 |
4.4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技术 |
4.4.1 森林经营方案内容体系 |
4.4.2 森林经营目标的确定 |
4.4.3 建设项目的设计 |
(1) 营林措施设计 |
(2) 采伐措施设计 |
(3) 非木质资源经营设计 |
(4) 森林旅游设计 |
(5) 生态、社会保护措施设计 |
4.4.4 社区环境的管理 |
4.4.5 评估体系的建立 |
(1) 评估内容 |
(2) 资源信息管理 |
(3) 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 |
4.5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保障体系 |
4.5.1 效力与管理、修改程序 |
4.5.2 遵守法律和FSC原则 |
4.5.3 加强监测与评估 |
4.5.4 健全社区参与及冲突解决机制 |
4.5.5 强化宣传与培训 |
5、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
1.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类型、方法及特点 |
1.2 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实例、重点、难点、趋向及存在问题 |
1.3 生态风险评价过程简介 |
1.4 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 |
2 生态风险管理 |
2.1 生态风险管理的定义 |
2.2 生态风险评价(ERA)与生态风险管理(ERM)的关系 |
3 研究方案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3.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3.4 本项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千岛湖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
1 区域环境现状 |
1.1 自然生态环境 |
1.2 社会环境 |
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2.2 千岛湖区域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2.3 千岛湖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与分析 |
2.4 千岛湖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
第三章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
1 区域生态风险介绍 |
2 问题规划 |
3 问题形成 |
3.1 区域基本概况 |
3.2 评价终点 |
4 风险源的识别与描述 |
4.1 旅游业 |
4.2 生物风险源 |
4.3 工业风险源 |
4.4 城镇化 |
4.5 农业 |
4.6 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业 |
4.7 林业 |
4.8 城市污水 |
4.9 非法捕猎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 |
4.10 突发性灾害 |
4.11 大气沉降 |
4.12 外来风险源和其它人为灾害 |
4.13 生态系统动力学 |
5 概念模型 |
6 分析计划 |
7 风险分析 |
7.1 水质分析 |
7.1.1 资料收集整理 |
7.1.2 水质指标统计方法 |
7.1.3 分析方法 |
7.1.4 千岛湖水质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
7.1.5 结论与讨论 |
7.2 底泥重金属污染分析 |
7.2.1 相关研究概述 |
7.2.2 研究方法 |
7.2.3 不同采样点底泥重金属污染比较 |
7.2.4 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7.2.5 结论与讨论 |
7.3 酸雨分析 |
7.3.1 酸雨污染相关研究 |
7.3.2 分析方法 |
7.3.3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趋势分析 |
7.3.4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分析 |
7.3.5 结论与讨论 |
7.4 氮、磷风险预测模型 |
7.4.1 研究概述 |
7.4.2 预测模型 |
7.4.3 总氮灰色系统模型GM(1,1) |
7.4.4 总磷负荷模型 |
7.4.5 结论与讨论 |
8 不确定性分析 |
8.1 数据代表性 |
8.2 空间分异特征 |
8.3 模型误差 |
8.4 其它风险压力来源 |
8.5 知识缺乏 |
第四章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研究 |
1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现状 |
1.2 存在问题分析 |
2 千岛湖区域风险管理目标、原则及意义 |
2.1 生态风险管理目标 |
2.2 生态风险管理原则 |
2.3 生态风险管理的意义 |
3 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
3.1 农业管理 |
3.2 畜牧水产管理 |
3.3 林业管理 |
3.4 城镇管理 |
3.5 工业“三废”及噪声管理 |
3.6 旅游管理 |
3.7 对外来生物的管理 |
3.8 灾害风险管理 |
3.9 流域管理 |
3.10 酸雨管理 |
3.11 综合管理 |
4 千岛湖生态风险管理技术 |
4.1 农业生态风险管理技术 |
4.2 畜牧养殖业风险管理技术 |
4.3 水产养殖风险管理技术 |
4.4 林业风险管理技术 |
4.5 城镇风险管理技术 |
4.6 旅游风险管理技术 |
4.7 工业风险管理技术 |
4.8 外来生物风险管理技术 |
4.9 流域风险管理技术 |
4.10 酸雨风险管理技术 |
4.11 灾害风险管理技术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现状评价 |
1.2 水质变化风险分析 |
1.3 风险管理 |
2 讨论与建议 |
2.1 水质分析 |
2.2 风险管理 |
2.3 其它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千岛湖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D]. 黄新. 兰州大学, 2021(11)
- [2]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 章丽莎.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国有企业发展思考——以千岛湖林业国有企业为例[J]. 柯尚逵,郑淑珍,徐高福. 绿色科技, 2020(06)
- [4]湖泊资源背景下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研究 ——以云南抚仙湖海口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为例[D]. 傅求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探析——以千岛湖为例[J]. 徐红兵,徐高福,严世峰,王丽英,刘朝晖. 防护林科技, 2016(02)
- [6]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以千岛湖为例[D]. 王群.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4)
- [7]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J]. 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方有亮,黄武祥,孙邦建. 中国林业经济, 2012(02)
- [8]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D]. 彭方有.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3)
- [9]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对策[J]. 丰炳财,王光贵,徐高福,陈爱明. 中国林业企业, 2005(06)
- [10]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文军. 中南林学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