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退耕还林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均华[1](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马国红[2](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刘烜[3](2019)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林木面积显着增加并且保存率处于较高的水平;2、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3、退耕农户的收入不断增加,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会迫使农户将其耕地转变成低收益的林地,因此会影响到参与其中农户的收入,从而导致出现了部分农户进行毁林复耕、不保护退耕地等实际问题。所以,如何去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卓越成果,完善现有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使农户受到激励从而不进行毁林复耕等负面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活动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内容与其现状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讨农户受偿意愿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使用基于Python Sklearn平台的SVM线性分类模型,从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耕地特征、退耕还林参与特征三个大的方面选取十五个变量对农户受偿意愿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目前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1)补偿资金源头单一,没有较好的利用到社会资源充实补偿主体;(2)地方政府缺乏补偿,没有将实际实施工程的地方政府纳入补偿对象,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效果;(3)补偿标准不灵活,没有因地制宜的实施差异化补偿,导致政策效益失衡。第二、农户的受偿意愿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当农户受偿意愿较高时,农户支持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展开。而农户受偿意愿较低时,容易发生毁林复耕与不管护退耕地的情况,从而导致增加了政府的维护成本,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第三、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到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为是否干部、家庭人口数、教育程度、非农生产用工数、生活消费金额、退耕还林亩数、退耕还林林地净收入。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农业产业改革,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整合补偿金,以当地政府为主体,因地制宜的开展投资或者新型产业开发、完善相关林业政策,鼓励农户对林业生产进行投入,降低农户对耕地的依赖程度。
李玥[4](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指出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梁书林[5](2019)在《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是我国在新世纪生态建设方面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前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取得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我国于201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虽然已经实施四年,但是要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并完全兑现现有补助政策要到2025年方才结束,要实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战略目标,稳定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很多管理工作要做。本文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认识研究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还林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兼具公益属性和经济属性,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职责,同时用市场机制解决项目经济效益实现路径,提出通过政府部门、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退耕农户的多元协作解决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面临现实问题的对策。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成果的指导下,首先从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背景、项目落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等建设现状出发,对当前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归纳出目前存在的落实退耕还林土地越来越困难,退耕还林地用途和林木权属不明晰,后期经营管理责任没有全面落实到位、退耕还林建设成功巩固存在较大风险和充分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存在较大风险等问题。然后再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即土地利用政策不协调,退耕还林地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不及时,后期经营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不健全,财政补助政策无比较优势和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特殊优势。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政府部门协同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地用途变更及确权登记,创新后期经营管理模式并建立考核机制,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和引导鼓励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等五项对策建议,本研究能够为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尤其是后期经营管理、成果巩固和充分实现经济效益等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龚荣发[6](2019)在《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鉴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完善、弥补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的生态补偿方面的优势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有效衔接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主体,必然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桥梁,其是否有效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关键。因而,深入剖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供给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主线,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辨析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退耕农户、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以及退耕农户最优行为模式选择,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剖析了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和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探讨了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能力及其制约因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基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与造林再造林项目农户参与行为和后退耕时代退耕农户行为存在显着的差异。(2)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退耕农户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形成(强制型推动、抗争型参与)的博弈困境。囿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诉求差异,项目业主、地方政府、退耕农户行为博弈面临困境,因地制宜,发挥中介组织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监督、调控作用,是退耕农户参与的最优行为模式。(3)退耕农户对情境风险感知最为敏感,是退耕农户是否履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感知利益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风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心理风险。强化对生态衍生负面效益的治理,是进一步激发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重要内容。(4)资源禀赋是导致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差异化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制约因素对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为资源禀赋约束>村域情境约束>项目制度约束。通过延伸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链、优先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开展、完善碳汇产权制度、落实项目契约、优化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强化森林碳汇知识宣传等是激励退耕农户有效参与的重要途径。(5)项目制度是影响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因素对退耕农户林地投入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项目制度约束>村域情境约束>资源禀赋约束。在满足碳交易市场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规范设置,放宽项目运行管理、增强技能培训、强化惠民产业等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退耕农户建立差异化的参与方式,实现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分离等措施是保障退耕农户有效途径的重要举措。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基于供给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从行为模式、行为意愿、行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分析框架,系统性分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弥补了以往学者片面关注行为意愿的不足(创新点出处:第三章)。(2)以感知价值为基础剖析了退耕农户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利大于弊”的主观价值评判替代传统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客观标准作为行为意愿分析的基础,弥补了以往学者行为意愿研究对心理因素的相对忽略(创新点出处:第三章)。(3)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退耕农户行为的制约因素。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三类因素对行为意愿和行为能力的制约路径,丰富了农户行为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出处:第七章、第八章)。
张炜[7](2019)在《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了建国以来投资最大、覆盖面积最广、造林最多的退耕还林工程。为了补偿退耕给农户造成的福利损失,政府建立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工程实施近20年来,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亿亩,生态总价值超过1万亿元。但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攻坚时期,仍存在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实施多年后大部分退耕面积已经进入生态补偿延长期,亟需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二是由于未能实现退耕农户收入结构转换的目标,且一部分农户已经处在补贴延长期,那么如何解决这部分(以及其他)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保障其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已经迫在眉睫。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要解决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需要评估退耕还林对保障农户收入增长的劳动供给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全国调研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以及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作用。退耕还林不仅减少农户的耕地面积,还会改变农户劳动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户收入。基于这一逻辑,本文聚焦于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及其作用机理、调整退耕区农业产业政策和构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全国调研数据,从农户劳动参与、劳动时间和家庭收入三方面,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主要内容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一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存在何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农业劳动参与与非农劳动参与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非农劳动参与是否存在劳动力区位选择差异;二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分配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与劳动力区位选择有关;三是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存在地区差异;四是退耕还林通过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是:在短期退耕还林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其中,对非农劳动参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但在长期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退耕还林会增加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减少非农劳动时间,未能完全实现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目标,对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外地非农就业时间,减少本地非农就业时间,对退耕区非农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作用有限;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收入,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农业劳动参与促进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均缓解了这种不利影响。一方面,退耕还林尚未建立一个退耕农户收入增长的内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构建退耕还林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完善劳动力转移制度,降低退耕农户非农就业的转换成本,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和劳动时间。第一,退耕行为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并不显着,但会显着提高退耕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和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的总体劳动参与率没有影响,但均会显着提高农户的非农劳动参与率。总体来说,短期内退耕还林对农户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均起到了促进作用;长期来看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说明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转移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参与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着降低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参与率,但会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劳动参与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第二,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劳动供给时间。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总体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均会产生负向影响,但对农业劳动时间会产生正向影响。从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的综合影响来看,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劳动广度(劳动参与)和农业劳动深度(劳动时间),因此,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供给强度。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非农劳动广度(劳动参与),降低了农户非农劳动深度(劳动时间)。综合两方面影响,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更加依赖于农业就业,未能完全实现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经济目标。第三,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着减少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增加外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表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本地非农劳动供给。结合退耕还林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提高外地非农劳动供给。从南北方地区差异来看,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增加总体劳动供给时间和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而南方退耕农户会更倾向于提高农业劳动供给时间;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本地非农劳动供给,而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说明南北方地区退耕农户的非农就业在劳动力区位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第四,退耕还林会显着降低参与农户的收入。无论从退耕参与行为还是退耕参与度来看,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均产生了负向影响。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均会减少农户收入。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来看,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从全国样本来看,退耕还林对东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而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并不显着。从黄河流域来看,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而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着。从长江流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着。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禀赋差异,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从家庭结构异质性的角度来看,非老年家庭(家庭人口中仅有年轻人和中年人、无老年人的家庭)会显着影响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作用。第五,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农业劳动参与率部分中介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非农劳动参与则抑制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从退耕参与度来看,农业劳动参与部分中介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部分抑制或遮掩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此,从劳动参与来看,农业劳动参与是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农劳动参与则缓解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第六,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劳动时间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抑制或遮掩作用,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20.03%。劳动时间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也存在抑制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17.99%。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
温晓金[8](2017)在《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解读是实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方式,直接面向环境变化下的区域发展需求。中国山区贫困人口存在发展困局,重大社会、生态工程对农户生计的正面影响是解决这一困局的切实途径。目前,对市域尺度的脆弱性评价研究存在测度尺度较粗、涉及指标较少、演变规律不明等问题,恢复力分析未能系统反映中国山区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复杂态度。因此,本研究梳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基础,剖析秦岭山区典型市区商洛市和商州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基于1997-2013长时间序列市县级统计数据,完成多指标集成下的县乡尺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演变规律分析;依托525份农户访谈问卷,解读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决策及生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增强地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和微观政策激励手段,为我国贫困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统筹提供案例指引。(1)基于TOPSIS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的评估商洛市与商州区县、乡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商洛市柞水县和洛南县的脆弱性程度分属最低(0.148)和最高(0.820),市域脆弱性于2003-2008年间取值达到峰值,2013年脆弱性空间差异最小;商州区西部乡镇脆弱性高于东部,城关街道办事处和北宽坪镇脆弱性程度分属最高(14年高度脆弱)和最低(17年低度脆弱),不同于其他22个乡镇,城关街道办事处依然脆弱性有上升的趋势,商州区乡镇之间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城乡差异不断扩大。山区县乡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发展定位的差异是造成脆弱性分异的内在原因。(2)商州区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内容认知不清(比较了解14.81%)、目的了解不全(改善生态54.63%),同意道路建设增强了社会连通度(改善通达性95.12%),同时认为搬迁改善了居住条件、出行、购物、教育、用能等生活环境以及旧址的生态环境(支持搬迁83.54%),农户对工作条件和收入状况不太满意(平均值3.06和3.19)。男性、年轻、文化程度高、健康状况好、年收入高、家庭人数及劳动力多的家庭,更容易全面认识并接受各种社会、生态工程,收入和就业条件主要影响农户生计满意度。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土地流转、发展林下经营等途径可以作为提升农村社区恢复力的操作重心。依托本研究所提出的面向社会、生态工程山区农户脆弱性分析框架,可以有效理解山区农户脆弱性形成机制。(3)面向恢复力强化和人类福祉提升,探讨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针对以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分别从区域和乡村社区两个尺度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控制工业与生活污染、关注粮食安全与农业污染、防范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针对以社会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在区域尺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在农村社区尺度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本研究依托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从时空分异到影响因素再到适应对策的系统研究途径,通过厘清系统脆弱程度、识别农户适应能力,为贫困山区人地矛盾的协调提供切实指引。
刘思琦[9](2016)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垦、陡坡地和沙化地耕种,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的生存环境、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受到威胁。始于1999年的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一些地区,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所导致的生产方式转变,直接影响到了农户的生计。广大农户的生计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不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还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发布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农户生计资本所受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的认知等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概况,以及退耕与非退耕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2)研究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情况,以及退耕农户对退耕工程更为深入的认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3)退耕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农户所做出的生计决策调整情况;(4)通过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评价展开对农户生计结果的研究。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工程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样本农户的物质资本最多,金融资本最少;对比两型农户发现,参与退耕工程并没有使退耕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好于非退耕户。第二,样本区域所有农户中只有近半的农户对退耕政策表示了解,对退耕的重要性(包括退耕的正向作用)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认知;农户多是自愿参与退耕,并且大部分退耕农户认为退耕增加了家庭收入,对工程实施表示满意;大多数参与退耕农户认为退耕工程需要持续进行下去,并表示不会复耕,可以通过外出打工、从事养殖业等途径来增加收入。第三,由于林地的长周期性退耕农户的自然资本减少,部分传统的耕作生产形式转化为养殖生产形式,使物质资本测量值显着提升。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略有增加;退耕后留守劳动力比重降低;对农户生计策略存在影响,主要是农户对发展林业和进行家庭经营方面的安排。最后,基于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为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完善退耕还林后续配套政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梁思莹[10](2016)在《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耕地来养活广大老百姓。为了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广大人民盲目毁林开荒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在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大百姓开垦了大量耕地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虽然暂时能够解决人们温饱问题,但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并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实行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和降低风沙危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无法回避的历史抉择。·四川省什邡市作为该工程实施开展的先发区域与重点区域,十多年的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在当前新一轮退耕还林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全社会普遍关注三农问题,本文以农民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尝试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较为系统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广大退耕农户既是这项工程最后端的实施主体,又是最直接的受益个体,.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基础力量,了解分析并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满意度,充分实现其经济利益,激发退耕农户的参与热情,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证工程的持续实施,为后续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经验与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此时的发展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这时候保护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退耕还林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全面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退耕还林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退耕还林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3)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补偿 |
2.1.2 退耕还林 |
2.1.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
2.1.4 农户受偿愿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2.2.5 经济人假设理论 |
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全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概述 |
3.2 研究区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现状 |
3.2.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农户受偿意愿的统计性分析 |
4.2.1 农户受偿意愿的情况 |
4.2.2 农户复耕意愿的情况 |
4.2.3 农户管护退耕地的情况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影响 |
4.3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影响分析 |
5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数据统计 |
5.2 模型选择 |
5.3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设定及预测 |
5.3.1 影响因素的设定 |
5.3.2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的预测 |
5.4 退耕还林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推动农业产业改革,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
6.2.2 建设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6.2.3 完善林业相关政策,提高农户林业收入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户调查表 |
附录B 农户问卷 |
致谢 |
(4)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
1.2.3 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情况 |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
2.3.1 退耕实施背景 |
2.3.2 退耕实施过程 |
2.3.3 退耕实施成效 |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
3.1 基本概念 |
3.1.1 退耕 |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
3.2.1 一般性理论 |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
5.2.1 系统耦合 |
5.2.2 耦合度模型 |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
6.1.1 问卷设计 |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
6.1.3 调查户特征 |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的选择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退耕还林与新一轮退耕还林 |
2.1.2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
2.2 相关理论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1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规划情况 |
3.1.2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财政补助政策及落实情况 |
3.1.3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管理协调机制及实施流程 |
3.1.4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完成及经营管理情况 |
3.2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落实退耕还林土地越来越困难 |
3.2.2 退耕还林地用途和林木权属不明晰 |
3.2.3 后期经营管理责任没有全面落实到位 |
3.2.4 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巩固存在风险 |
3.2.5 项目经济效益尚未充分实现 |
第四章 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土地利用政策不协调 |
4.1.1 事实耕种的部分坡耕地未进入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 |
4.1.2 全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任务不利于新一轮退耕还林 |
4.1.3 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不协调 |
4.2 退耕还林地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不及时 |
4.2.1 退耕还林地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程序和要求不清晰 |
4.2.2 相关部门和乡镇村组干部主动服务不够 |
4.2.3 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未纳入工作考核 |
4.3 后期经营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
4.3.1 经营管理模式单一 |
4.3.2 经营管理考核指标单一 |
4.3.3 经营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 |
4.4 财政补助政策无比较优势 |
4.4.1 与前一轮退耕还林直接补助比无优势 |
4.4.2 与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相比无优势 |
4.5 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特殊优势 |
4.5.1 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优势 |
4.5.2 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技术优势 |
4.5.3 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 |
4.5.4 未充分发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优势 |
第五章 加强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部门协同优化土地利用政策 |
5.1.1 实事求是完善耕地面积 |
5.1.2 依规调减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 |
5.1.3 统筹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
5.1.4 部门协同配合做好土地落实和管理工作 |
5.2 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地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 |
5.2.1 优化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办理程序 |
5.2.2 加强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主动服务 |
5.2.3 加强用途变更和确权登记工作考核 |
5.3 创新后期经营管理模式并建立考核机制 |
5.3.1 创新后期经营管理模式 |
5.3.2 优化经营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
5.3.3 建立健全经营管理考核制度 |
5.4 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
5.4.1 尽快出台后续财政补助政策 |
5.4.2 优化财政补助政策支持方向 |
5.4.3 统筹用好现有其他财政政策 |
5.5 鼓励引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 |
5.5.1 营造新型主体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政策环境 |
5.5.2 鼓励引导新型主体采用流转方式实施规模化经营 |
5.5.3 鼓励引导新型主体与退耕农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计量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碳汇 |
2.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
2.1.3 退耕还林 |
2.2 文献综述 |
2.2.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研究 |
2.2.2 退耕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 |
2.2.3 森林碳汇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 |
2.2.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退耕还林有效衔接的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
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内涵 |
3.1.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特征 |
3.1.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定义 |
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
3.2.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的理论分析 |
3.2.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理论分析 |
3.2.4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理论分析 |
3.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逻辑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4.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特征 |
4.1.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的差异性 |
4.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差异性 |
4.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发展实践 |
4.2.1 区域分布特征 |
4.2.2 规模分布特征 |
4.2.3 时间分布特征 |
4.3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障碍 |
4.3.1 组织开发难度大 |
4.3.2 履约激励不足 |
4.3.3 保障机制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调查分析 |
5.1 调研设计 |
5.1.1 调研问卷的设计 |
5.1.2 样本区域的选择 |
5.1.3 调研方案的设计 |
5.2 数据收集及整理 |
5.2.1 样本的总体分布 |
5.2.2 样本特征的描述 |
5.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描述 |
5.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具体内容 |
5.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现状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6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分析 |
6.1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6.1.1 典型组织模式 |
6.1.2 博弈模型构建 |
6.1.3 项目供给方的最优策略 |
6.1.4 退耕农户的最优策略 |
6.1.5 博弈困境 |
6.2 创新组织模式下的博弈分析 |
6.2.1 引入中介组织的博弈模型 |
6.2.2 中介组织博弈模型的对比分析 |
6.2.3 不同中介组织的差异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描述性分析 |
6.3.3 计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分析 |
7.1 研究假说 |
7.1.1 影响因素识别 |
7.1.2 资源禀赋约束的影响路径 |
7.1.3 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 |
7.1.4 项目制度的影响路径 |
7.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7.2.1 行为意愿的量表设计 |
7.2.2 行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7.2.3 资源禀赋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4 村域情境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2.5 项目制度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7.3 计量分析 |
7.3.1 模型构建 |
7.3.2 计量分析过程 |
7.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7.4 探讨:退耕还林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
7.4.1 理论基础 |
7.4.2 指标量化与描述性分析 |
7.4.3 计量分析 |
7.4.4 计量结果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分析 |
8.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
8.1.1 资源禀赋约束 |
8.1.2 村域情境约束 |
8.1.3 项目制度约束 |
8.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
8.2.1 行为能力分析的量表设计 |
8.2.2 行为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8.3 计量分析 |
8.3.1 信度效度检验 |
8.3.2 模型拟合 |
8.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9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构建 |
9.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组织机制 |
9.1.1 强化示范引领,引入中介组织降低组织开发的交易成本 |
9.1.2 增强监督调控,依托地方政府助推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9.1.3 注重因地制宜,依据区域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 |
9.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激励机制 |
9.2.1 创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区域识别机制 |
9.2.2 完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
9.2.3 构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示范引领机制 |
9.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保障机制 |
9.3.1 建立差异化的退耕农户参与方式 |
9.3.2 健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相关制度保障 |
9.3.3 适度放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制度规范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退耕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II 村级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
1.1.2 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来源,使农户收入增长复杂化 |
1.1.3 退耕还林促使农户调整劳动供给及其结构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退耕还林相关文献 |
1.3.2 退耕还林与农户劳动供给相关文献 |
1.3.3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相关文献 |
1.3.4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 |
2.1.2 生态补偿 |
2.1.3 退耕农户及其异质性 |
2.1.4 劳动供给 |
2.1.5 劳动力区位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生态理性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
2.2.4 退耕还林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
2.2.5 劳动供给相关理论 |
2.3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三章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与收入特征分析 |
3.1 退耕区农户基本特征及退耕状况 |
3.1.1 退耕区农户概况 |
3.1.2 农户退耕状况 |
3.2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特征分析 |
3.2.1 农户家庭劳动力特征 |
3.2.2 劳动参与特征 |
3.2.3 劳动供给时间特征 |
3.3 退耕区农户收入差异分析 |
3.3.1 非退耕农户与退耕农户家庭收入比较 |
3.3.2 农户家庭收入的地区异质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 |
3.3.3 农户收入的家庭结构异质性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
4.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设置 |
4.2.3 计量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
4.3.2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
4.3.3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总体分析 |
5.1.2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结构效应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5.3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
5.3.1 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3.2 退耕行为对农户农业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3.3 退耕行为对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3.4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力区位选择的影响 |
5.3.5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供给影响的内生性与稳健性分析 |
5.4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4.1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4.2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
5.5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变量设置 |
6.3 农户退耕参与的影响因素与样本匹配 |
6.3.1 退耕还林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2 倾向值估计与共同支撑域条件 |
6.3.3 样本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
6.4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4.1 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4.2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5 退耕还林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6.5.1 家庭结构异质性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
6.5.2 地区差异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
6.5.3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地区差异 |
6.6 小结 |
第七章 劳动供给对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的中介作用 |
7.1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的理论分析 |
7.1.1 中介作用及其原理 |
7.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7.1.3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7.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7.3 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7.3.1 劳动参与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
7.3.2 劳动参与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
7.4 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7.4.1 农户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
7.4.2 劳动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7.4.3 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变化下的资源可持续管理需求 |
1.1.2 中国贫困山区的乡村发展困局 |
1.1.3 重大社会-生态工程的农户生计响应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程度需要厘清 |
1.2.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适应能力亟需明确 |
1.2.3 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协调途径值得关注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 |
1.4.1 研究理论的集成化 |
1.4.2 研究尺度的精细化 |
1.4.3 地域矛盾的具体化 |
第二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 |
2.1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
2.1.1 概念内涵 |
2.1.2 研究范畴 |
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1 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
2.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
2.3.1 概念内涵与研究范畴界定 |
2.3.2 国外研究进展 |
2.3.3 国内研究进展 |
2.4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趋向展望 |
2.4.1 研究挑战与转型 |
2.4.2 人地系统要素时空演化观测 |
2.4.3 人地系统关键组分与过程刻画 |
2.4.4 城市化的生态影响与响应 |
2.4.5 乡村景观可持续管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商洛市社会-生态系统要素基本特征 |
3.1 商洛市概况 |
3.2 商洛市生态系统要素概况 |
3.3 商洛市经济系统要素概况 |
3.4 商洛市社会系统要素概况 |
3.5 商洛市代表性社会-生态过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市县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 |
4.1 商洛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区县发展目标界定 |
4.1.2 暴露准则层 |
4.1.3 敏感性准则层 |
4.1.4 适应性准则层 |
4.1.5 脆弱性指标度量与权重 |
4.1.6 TOPSIS评价模型 |
4.2 商洛市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
4.2.1 暴露指标叠加 |
4.2.2 敏感性指标叠加 |
4.2.3 适应性指标叠加 |
4.2.4 脆弱性时空变化 |
4.2.5 脆弱性多情景探讨 |
4.3 商州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1 乡镇脆弱性指标与权重 |
4.3.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
4.4 商州区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
4.4.1 脆弱性空间分异 |
4.4.2 脆弱性时间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恢复力视角下山区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 |
5.1 数据收集 |
5.1.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
5.1.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5.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感知状况与行为决策 |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感知状况 |
5.2.2 农户对道路建设的感知状况 |
5.2.3 农户对移民搬迁的感知状况 |
5.2.4 农户自身生计状况满意度 |
5.2.5 农户自身生计关键要素识别 |
5.3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与决策的影响因素 |
5.3.1 农户家庭状况对退耕还林感知的影响 |
5.3.2 农户家庭状况对道路建设感知的影响 |
5.3.3 农户家庭状况对移民搬迁感知的影响 |
5.4 农户对生计状况满意度感知的影响因素 |
5.4.1 农户家庭状况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
5.4.3 道路建设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
5.4.4 移民搬迁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
5.5 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与社区恢复力提升 |
5.5.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 |
5.5.2 恢复力提升途径 |
5.6 小结 |
第六章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 |
6.1 区域生态恢复力强化途径 |
6.1.1 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 |
6.1.2 控制工业三废污染 |
6.1.3 维系粮食质量安全 |
6.1.4 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
6.2 乡村生态恢复力提升手段 |
6.2.1 提升退耕农户收入水平 |
6.2.2 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 |
6.2.3 控制农药化肥施用 |
6.2.4 灾害移民整体搬迁 |
6.3 区域社会恢复力优化方式 |
6.3.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6.3.2 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 |
6.4 乡村社会恢复力增益路径 |
6.4.1 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 |
6.4.2 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区农户生计感知与行为决策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退耕工程的历史演进 |
1.1.2 退耕工程的实施机理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1 系统研究方法 |
1.5.2 实证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生计资本分类及影响因素 |
2.2.2 生计策略研究 |
2.2.3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 |
2.2.4 文献综述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3.1.2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2 研究数据来源 |
3.3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户的生计状况及差异性分析 |
4.1 农户的生计资本概况 |
4.2 两型农户的生计资本差异性 |
4.2.1 两型农户生计资本的总体性差异 |
4.2.2 两型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分析 |
5.1 所有农户对退耕工程的认知 |
5.2 针对退耕农户的退耕工程认知 |
5.2.1 退耕农户的退耕效果认知 |
5.2.2 退耕农户的复耕意愿 |
5.3 农户认知对农户退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 |
5.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2 因子分析及模型建立 |
5.3.3 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论 |
5.3.4 计算结果质量判定 |
5.3.5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退耕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 |
6.2 退耕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绝对量的变化 |
6.3 退耕工程引致的农户收入支出决策调整 |
6.3.2 农户的收入来源决策 |
6.3.3 农户的家庭支出决策 |
6.3.4 农户的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 |
6.4 本章小结 |
7.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与反馈 |
7.1 农户贫困状况的比较分析 |
7.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满意度分析 |
7.3 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
7.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7.3.2 研究的指标确定 |
7.3.3 计算结果及研究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8.2.1 促进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
8.2.2 继续加大和完善对林农的支持力度 |
8.2.3 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移民相结合 |
8.2.4 继续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 |
8.2.5 信贷支持方面适当地向林农倾斜 |
8.2.6 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 |
8.2.7 明确政府和林农双方的权力与义务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计划二手资料清单 |
附录2:计划座谈提纲 |
附录3:农户调查问卷 |
(10)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户 |
2.1.2 退耕还林工程 |
2.1.3 满意度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 |
2.2.3 资源经济学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
3.1 四川省什邡市基本情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2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做法 |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 |
3.3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
3.3.1 工程管理存在不足 |
3.3.2 补偿标准低 |
3.3.3 技术水平低 |
3.4 本章小结 |
4 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 |
4.1 前期准备 |
4.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
4.3 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
4.3.1 问卷具体问题的设计 |
4.3.2 理论假设 |
4.3.3 样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
5.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情况分析 |
5.1.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了解程度 |
5.1.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了解渠道 |
5.1.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程度 |
5.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技术投入程度的满意度分析 |
5.2.2 农户对退耕还林补偿程度的满意度分析 |
5.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政府职能的满意度分析 |
5.3.1 农户对政府制定政策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
5.3.2 农户对政府办事效率的满意度分析 |
5.3.3 农户对政府监管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
5.3.4 农户对政府处理投诉、提议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
5.4 基于退耕还林实施效果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
5.4.1 基于家庭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
5.4.2 基于家庭支出水平与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
5.4.3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
5.4.4 基于退耕还林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的满意度分析 |
5.5 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
5.6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期望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Logisitic模型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说明 |
6.2 模型实用性评价 |
6.3 模型变量定义 |
6.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6.4.1 农户自身基本特征的影响 |
6.4.2 政策因素的影响 |
6.4.3 政府职能因素的影响 |
6.4.4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认知度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 |
7.1.1 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大补偿力度 |
7.1.2 加大宣传力度并拓宽宣传渠道 |
7.1.3 加强技术指导和加大培训力度 |
7.1.4 加强监督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 |
7.2 个人层面 |
7.2.1 改变生产经营理念与消费观念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退耕还林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3]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以四川三县数据为例[D]. 刘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4]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四川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梁书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D]. 龚荣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8]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D]. 温晓金. 西北大学, 2017(03)
- [9]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D]. 刘思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10]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D]. 梁思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