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麻葛根汤在耳鼻喉科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戴璐璐[1](2020)在《加味紫归油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加味紫归油治疗干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干燥性鼻炎的中医病机,为加味紫归油申请院内制剂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120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干燥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及随机隐藏将患者2:1:1分配到治疗组(A组)、阳性对照组(B1组)、阴性对照组(B2组),分别予加味紫归油、复方薄荷油、麻油滴鼻,每次每鼻孔各2滴,每日2次。连续治疗1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量化计分,鼻部整体症状、鼻干、鼻刺痒、鼻痛、鼻塞等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药物起效时间,入组4周时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B1组总有效率为72%,对照B2组总有效率为53.33%。2.症状体征计分比较:治疗前主症得分、次证得分、体征得分、总分和各单项症状体征得分在组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主证得分、体征得分、总分、鼻干燥感、涕中带血、利特区黏膜糜烂症状得分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证得分、体征得分、总分、鼻干燥感、涕中带血、鼻腔黏膜、鼻腔痂皮、利特区黏膜糜烂的疗后差值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鼻部总体感觉、鼻塞、鼻痛、鼻干、鼻刺痒评分测量值在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鼻部总体感觉、鼻干评分测量值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部总体感觉、鼻塞、鼻痛、鼻干、鼻刺痒评分的疗后差值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加味紫归油组2.42±0.17天,复方薄荷油组3.24±0.33天,麻油组3.87±0.38天,三组药物起效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入组4周时复发率:治疗A组复发率为23.73%,对照B1组复发率为56%,对照B2组复发率为53.33%。结论:加味紫归油对干燥性鼻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改善鼻干燥感、涕中带血等症状及体征,药物起效时间较短,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石维娟[2](2020)在《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数据挖掘与理论研究结合研究调和营卫法的应用规律,以期指导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1)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Python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疾病、症状、治法、用方和用药规律。(2)理论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梳理营卫理论;研究营卫失和的历史源流、概念和分类;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与其他治法的关系、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与数据挖掘结果相结合分析仲景的调和营卫方;探析营卫辨证的概念和内容。成果:(1)数据挖掘成果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古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5种常见病、4个常用方和42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做了进一步统计。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现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症状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4种常见病、27个核心症状、5个常用方和33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症状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症状、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了做了进一步统计。(2)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梳理了古今营卫失和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探讨了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了仲景有关的调和营卫方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具体应用。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方法,并从“表”和“里”两个方面探讨了调和营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将数据挖掘与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紧密结合,数据挖掘结果为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结合能更科学的导调和营卫法的临床应用。
陈菲菲[3](2019)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医证型与术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探索》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结合中西医各自优势,初步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CRSwNP术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以期为CRSwNP的术前评估提供更多依据,为FESS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更多思路,也为术后中医药防治策略的实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胆腑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气虚弱证3种中医证型并在我院行FESS治疗的CRSwNP患者71例(2018.3.14-2018.12.19),术后定期复查,随访至少3个月。搜集术前症状VAS评分、内镜评分、CT评分、外周血EOS,以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内镜评分及术后标本组织EOS浸润程度等资料,比较分析3组中医证型的手术前后症状VAS平均分差值、内镜评分差值及术后标本组织EOS浸润程度等资料,以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CRSwNP术后近期疗效是否具有差异。结果:三种中医证型中,脾气虚弱型占36.62%,脾胃湿热型占45.07%,胆腑郁热型占18.31%。三种中医证型的术后症状VAS平均分差值、内镜评分差值以及组织EOS比较,均显示脾气虚弱型与胆腑郁热型及脾胃湿热型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胆腑郁热型与脾胃湿热型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三种中医证型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X2=17.068,P=0.001,P<0.05),两两比较,脾胃湿热型与胆腑郁热型及脾气虚弱型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胆腑郁热型与脾气虚弱型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8,P<0.05)。其中,脾气虚弱型的近期疗效控制率最低,为57.69%。提示中医证型与CRSwNP术后近期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CRSwNP的近期疗效未控制率为14%;中医证型是CRSwNP近期疗效影响因素之一,脾气虚弱型近期疗效最差;不同证型的CRSwNP患者组织EOS浸润程度存在差异,脾气虚弱型组织EOS浸润程度最高。
常梦春,刘静静,刘勃缨,任静,张丽娜,李佳玮,刘志东[4](2019)在《LC-MS/MS法测定升麻葛根汤颗粒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的方法测定犬灌胃给药升麻葛根汤颗粒后葛根素、芍药苷、异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0.05%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25℃;进样量:5μL。以甲苯磺丁脲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检测方式下进行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15.2→294.9(葛根素)、m/z 525.0→449.0(芍药苷)、m/z 193.05→133.9(异阿魏酸)、m/z 269.09→169.9(甲苯磺丁脲,内标)。[结果]葛根素、芍药苷、异阿魏酸在10~4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方法回收率、基质效应、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强,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葛根素、芍药苷、异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
林小珊(Lam Siu Shan)[5](2015)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文中指出目的:《伤寒论》经方知名教授李赛美,师承糖尿病名家熊曼琪教授,学贯中西,温病、伤寒知识兼备,一直致力推广和实践把经典理论回归临床应用、教育和科研,成绩有目共睹,深受同行业界的赞誉和推崇。其运用经方治疗内分泌疾病经验丰富,尤其糖尿病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充分发挥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提出“经方临床运用九步曲”、“糖尿病辨病辨证五步法”以及“糖尿病六经辨治心悟”等指导临床治疗,效如浮鼓,疗效显着。因此,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仲景《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药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疾病创新和独特的经验、心得、思路和学术思想,值得通过优良的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去全面系统整理和分析、分享和流传后世,乃为医者和病人的福祉。现代数据挖掘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由一对一师带徒人手抄写总结经验的年代,走进以先进计算机机器广泛收集数据,并利用数学统计软件系统整理分析的新时代。数据挖掘技术日新月异,但应用于以复杂网络概念闻名的中医学理论思维,往往不能具体和客观反映事实真相,未能满足将名中医经验和心得有效整理的鸿图和愿望,而使名中医经验传承的理念和工作一直停滞不前,未能突破现有的框框。因此,本课题借着与北京燕山大学的洪文学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利用崭新的数据挖掘技术:以形式概念分析为指导,构建直观、可视化的能够同时彰显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属性偏序结构图,去进行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病证的病例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疏理其经验和心得,为中医名家传承作出一些贡献。方法:收集李赛美教授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一周年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所有有关柴胡桂枝汤的病例,经筛选排除后利用频数分析初步获得患者的年龄、性别、西医诊断疾病谱、中医证型、原方药量、加味药物等原始资料,去芜存菁,得出李赛美临床上常用的柴胡桂枝汤药物和药量,称为柴胡桂枝汤协定方,再利用以形式概念分析为指导而构建的属性偏序结构图作数据挖掘,凭借图中综合频数、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的可视化构图观测研究对象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关系,揭示当中的隐性知识,从而深入浅出探讨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汤的方证辨治经验。成果: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病证的病例,经频数分析初步探视后发现李赛美教授临床常用的柴胡桂枝汤药物和药量分别是:柴胡10g、桂枝10g、白芍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30g、甘草10g、大枣10g。主要用于中老年妇女的罹患内分泌紊乱疾病的患者,尤其以糖尿病病人占多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次之。李赛美教授的柴胡桂枝汤亦常用于治疗其他病证,范围相当广泛,除内分泌科外,亦包括精神神经科、妇科、骨伤科、皮肤科、消化科、呼吸科、心脑血管科、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等。其他疑难杂病如疲劳综合征、发热NOS等,应用本方机会也多。证型以少阳证为多见,太阳证次之;第三最多证型为寒热错杂和肝郁脾虚证。加味药物应用种类繁多,牵涉不同功效的药物,其中以补虚药为最多,清热药次之,解表药再次之,利水渗湿药、化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亦为常用加味药物。按频次由大至少排列首十位药物依次为淫羊藿15g、砂仁6g、玄参15g、葛根60g、茯苓20g、当归15g、连翘20g、生地黄20g、紫苏15g和牡蛎30g。李赛美教授的柴胡桂枝汤协定方经以形式概念分析指导下构建的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后,结果显示主要用于治疗口干为主要症状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其中以糖尿病为主,其次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症状除了口干以外,还有神疲懈怠、夜寐不安、口苦、头晕、汗多、恶寒等,涉及多个脏腑、经络系统,表里寒热虚实夹杂,概而论之,可分为糖尿病症状和外感表症两大类别,提示李赛美教授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协定方主要用于治疗以口干、口苦、神疲懈怠、头晕、夜寐不安等症状为主的糖尿病或兼夹外感表症的糖尿病。方中加味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组别:一组以淫羊藿15g和砂仁6g为首温肾健脾,另一组以玄参15g为首滋阴清热。两者于一张处方栈同用机会相当微,提示可以理解为两组用药针对不同症状或证候而洐亍生应用,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治疗思路。温肾健脾组淫羊藿15g和砂仁6g,李赛美教授临床常常与茯苓20g、苍术30g、当归9g、生或炒白术15-30g、地黄20-50g、川芎10-15g、黄连5-20g、生或煅龙骨30g和生或煅牡蛎30g、葛根60g和郁金10g和鸡内金10g、附子5-10g和干姜6-10g同用,内蕴含附子理中汤、八珍汤的意味。主要围绕补肾、健脾、养肝这三方面而展开,有加强或辅助全方温肾健脾的治疗效果。淫羊藿15g不配合砂仁6应用时,则与补骨脂15g、盐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菊花10g等共享加强温肾壮阳的功效。当李赛美教授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时,特别喜欢将淫羊藿15g和砂仁6g与苍术30g和黄连15-20g同用,达到温肾健脾的功效。滋阴清热组玄参15g,李赛美教授临床常常与生牡蛎30g、连翘15-30g、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生地黄20g和麦冬20-30g同用,内蕴含增液汤的意味。主要围绕滋阴、清热、软坚、散结、利咽这五方面而展开,有加强或辅助全方滋阴清热的治疗效果。当李赛美教授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时,特别喜欢将玄参15g与地黄15-20g、麦冬20-30g、(增液汤)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和连翘15-30g同用,达到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李赛美教授学术特色,一是辨糖尿病崇《伤寒论》,二是审病证症倡导六经,三是治本虚重脾立论,四是遣方药擅活法运用;临床运用治疗以中老年女性为主的糖尿病时,柴胡桂枝汤主要适合两种证型,共有症状包括口干、口苦、咽痒、头晕、神疲懈怠、便溏、夜寐不安;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其他症状常见喜饮、视物昏朦、夜尿、恶寒、咳嗽有痰、四肢痹痛、汗多、胸闷、小便色黄或耳鸣等;并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转归和愈后:一组为脾肾俱虚,夹杂湿热,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淫羊藿15g、砂仁6g、苍术30g和黄连15-20g为主,另一组为表邪入里,传入少阳,化热耗阴之象,以柴胡桂枝汤加味玄参15g、地黄15-20g、麦冬20-30g、(增液汤)浙贝母10-15g、炒僵蚕10g和连翘15-30g为主。因此,李赛美的柴胡桂枝汤既治太少合病糖尿病,又治脾肾俱虚消渴症,一方二用,既效于法,而不囿于法,并贯穿糖尿病的早、中、晚期。
徐美渠[6](2015)在《ISO/TC249项目中药方剂与日方汉方方剂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日本汉方医学的方剂现状进行对比和总结,离清二者的异同。尊重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和渊源,尊重知识产权,澄本清流,为进一步完善《中药方剂编码系统》ISO、国家、深圳标准提供研究依据。同时,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经济贸易和学术交流等提供参考,以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方法:应用比较学、文献学、方剂学、中药学、历史学、语言学方法,系统对比研究148个医疗用汉方制剂的文字、出处、方名、组成、剂量、剂型等内容。以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JKMA)相关报告和ISO/TC249中方项目《中药方剂编码系统》为主要依据,结合《中国药典》、《日本药典》、《一般用汉方制剂手册》、中医学典籍及相关史料和文献比较研究,进行综合、归纳、比较、分析,探讨日本汉方方剂在采自中医古籍而又有所变化的历史面貌。成果:主要进行了几方面的对比和比较:①汉字字体比较:日本医药术语上大量使用汉字,与中国汉字的简体、繁体相同。同时也出现不同的汉字,是为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古体字、异体字,其本质内容完全相同。②方剂出处比较:日本汉方出处有101首方剂与我国传统医籍完全相同,主要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杂病论》、《万病回春》等医籍,这体现了汉方医学从经验方、后世方、古方思辨的过程。有21首方为日本经验方,而日本方主要为中国古方的合方、加减方和变方。③方剂名称比较:日本汉方与我国方剂基本相同,仅19首方剂略有差异,其差异的方剂名也大多在我国医籍上出现过。主要是剂型、缩写等描述性的差异。④方剂组成比较:医疗用汉方制剂的组成以生药为主,除炮附子、熟地黄、炙甘草等少数药物之外,很少进行炮制加工。通过日本中国两国药典比较药物来源发现,同属同种的品种有124种,同属不同种的有52种,合占98.3%,可知其药物来源有高度的同源性,但是需要注意其中存在同名异物和药用部位差别的情况,主要是使用习惯和药源开发导致的区别。方剂组成药味上存在差异,但基本与医学原籍保持一致,主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并删除药物炮制加工的内容。且日本汉方用药剂量较中国轻,主要是药物质量、日本人体质、用药理论以轻剂、其汉方医学主流摒弃性味归经等因素有关。⑤方剂剂型比较:医疗用汉方制剂,以浸膏提取制剂为主,制成颗粒、散剂。又包括外用软膏、丸剂、片剂等。结论: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国,其整体内容与中医学有一致性,但又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与对方剂的理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吸收中医学的精华,并形成自身独特,以汉方制剂、标准化为着力点,推动汉方医学的发展,值得中国深思和借鉴。
石玥[7](2014)在《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文中指出中医解表法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吴鞠通,大倡辛凉之说,在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制银翘散,后世由此将银翘散视为治疗“风热表证”的“辛凉解表剂”代表方。然而,长期以来,“辛凉解表剂”是否“解表”,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以“辛凉解表剂”两首经典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的分析为主,进一步对“风热表证”的病机实质、“辛凉解表法”的真正内涵以及“辛凉解表剂”的临床运用思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首先,通过梳理《伤寒论》中表证相关条文,深入阐述表里同病及表里先后缓急治疗原则,为辨辛凉解表剂解表还是清里之争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重点论述表证、风热表证及辛凉解表剂的理论矛盾探讨。表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束缚卫气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恶寒”为其特征性表现。热邪不可能束缚卫气,“风热表证”不宜与“风寒表证”相并列。传统上认为由风热外邪所导致的风热表证,并非单纯的表证,其病机应该理解为:热邪犯肺为主,兼有寒邪束表(即肺热证兼有表寒证)。辛凉解表应理解为,以清解肺热为主,兼以散寒解表。再次,从量化的角度加以佐证,将银翘散、桑菊饮两首代表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文献部分进行Access2007数据库分析。研究对象为1959年3月至2014年3月,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补充检索到的文献共计668篇,除去实验研究、实验观察、无病例及重复的文献499篇,共统计169篇文献(银翘散137篇,桑菊饮32篇)纳入研究。以文献所提供病案中的症状、病机、药物为基础,建立数据库的表和查询,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后世运用两方治疗疾病的种类、疾病的病机、舌苔脉象、主要症状以及辨治疾病的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两方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耳鼻喉科及皮肤科中的研究内容丰富,具有广大的运用前景,所治病证热证居多,治疗以清解肺热为主,兼有表寒之症时,多配伍荆芥、豆豉、防风等辛温之药。最后,谨慎提出辛凉解表剂在《方剂学》中的重新归属:建议将《方剂学》“解表剂”章“辛凉解表”一节有关方剂进行重新归类: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等方归入“表里双解剂”章的“解表清里”一节;将桑菊饮归入“清热剂”章的“清脏腑热”一节。
王玮[8](2014)在《《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清代瘟疫学家杨栗山代表作《伤寒瘟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的遣方用药的思想以及现代文献运用杨氏学术思想的用药辨治规律。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从杨栗山的学术渊源、杨栗山对瘟疫的阐述以及杨栗山治温十五方四个方面对《寒温条辨》进行分析,从《条辨》原文出发,总结、整理、分析所体现的杨氏学术思想,关于杨栗山治温十五方的研究,则是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对杨栗山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探讨。杨栗山深痛世人“于病寒病温两者之辨不明”,面对“瘟疫盛行,死者枕藉”的残酷现实,对伤寒和温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零星采辑,参以管见,”于1784年着成《伤寒瘟疫条辨》。杨粟山注重运气对人体的影响,开篇首论运气。尽管如此,杨氏仍强调以临床见证为要,而不以常局相推。从《寒温条辨》自序可以看出,杨栗山的学术渊源复杂,分别受到《伤寒论·辨脉法》“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喻嘉言“邪毒由口鼻而入,闭郁三焦”,吴又可杂气学说、张璐“温病由血分发出气分”以及刘河间双解、三黄的制方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伤寒和瘟疫进行条分缕析。杨栗山并未沿袭叶天士卫气营血的分证认识,提出温病(实为瘟疫)的病因为“杂气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燥非火,天地间另有一种偶荒旱潦,疵疠烟瘴之毒也”。杨氏在卷一总论各篇中始终贯穿了对温病的病机认识,即“怫热内郁,郁久而发,自内达外,由血分发出气分……”杨栗山所论实为瘟疫,但是也提到运用十五方治疗四时温病可收良效。由此可见杨栗山认为瘟疫和四时温病存在相同的病机—郁热。杨栗山注重强调寒温异治。尤其是疾病的初起,伤寒宜辛温发汗,而温病则宜苦寒清热、辛凉透散。对于疾病发展所出现的诸多里证变证,则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通过整理归纳,以及数理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杨栗山治温十五方遣方用药规律如下。1.重视辛凉宣透;2.重视苦寒清热;3.重视辟秽解毒;4.注重调畅气机治从三焦;5.注重导赤泻心;6.治病求本,补泻兼施。第二部分是现代文献。研究对象为1958年5月至2013年6月,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补充检索到的文献,经筛选共223篇文献,448个病案纳入研究。采用Access2010数据库分析技术。以文献中所提供病案中的症状、病机、药物、诊断为基础,建立数据库的表和查询,得出后世运用杨栗山学术思想治疗疾病的种类、疾病的病机、舌苔脉象、主要症状以及辨治疾病的用药规律。通过查询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现代临床中运用杨栗山十五方所治疗的临床疾病种类繁多,涉及20类总计287种,其中以升降散的运用最为广泛,在皮肤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及感染性疾病中运用较多,所治病证热证居多,且多具有郁火郁热不达、气机不畅的病机。(2)现代临床448例病案研究发现,病机以热、郁尤其是肝郁、气郁最多,舌象以红舌黄(厚)苔、红舌黄腻苔多见,脉象多为数脉和弦脉。(3)病案出现的主要症状以发热、斑疹、头痛最为常见;次要症状有:咳嗽、眩晕、咽痛、口腔溃疡、面目红肿疼痛、腹痛、胸闷等。(4)现代临床中运用杨栗山十五方进行辨治时所用药物出现频次较多的有蝉蜕、僵蚕、大黄、姜黄、甘草、黄芩、连翘、栀子、柴胡、银花、丹皮、半夏、赤芍、生地、黄连、白芍、桔梗、玄参、薄荷等;两味药组成的药对出现频次较多的有僵蚕和蝉蜕、蝉蜕和大黄、姜黄和僵蚕、姜黄和蝉蜕、姜黄和大黄、甘草和僵蚕、甘草和大黄、甘草和蝉蜕、黄芩和蝉蜕、连翘和僵蚕、黄芩和大黄、栀子和蝉蜕、柴胡和蝉蜕、柴胡和僵蚕等;三味药组成的药对出现比例较高的有蝉蜕、大黄和僵蚕,蝉蜕、甘草和僵蚕,蝉蜕、黄芩和僵蚕,蝉蜕、僵蚕和连翘,大黄、黄芩和僵蚕等等。后世运用十五方的规律与杨栗山相似,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重视升降散原方尤其是僵蚕和蝉蜕的使用,以发挥其升降气机、解郁散结、涤热解毒的作用。针对热、郁的病机仍是多配伍性质寒凉、气味辛散的药物,如黄芩、栀子、连翘、银花、豆豉、石膏、薄荷、丹皮等药物。后世对黄连的重视程度不及杨栗山,且针对现代临床上气郁、肝郁的病机导致疾病的大量存在,对柴胡、赤白芍等疏肝解郁、柔肝药物的重视程度远远在杨栗山之上。第三部分是结语。此部分在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杨正佳[9](2013)在《加减龙胆泻肝冲剂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加减龙胆泻肝冲剂对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鼻渊胆腑郁热型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非盲随机平行对照法,并对观察项目进行临床评价。治疗组30例给予加减龙胆泻肝冲剂,每次10克,每日20克早晚分服;对照组30例,给予先锋Ⅳ号,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只观察1个疗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Ridit检验比较,p>0.05,两组无显着差异,总体疗效相当。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与体征组内经过t检验,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鼻渊胆腑郁热型均有效。3.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治疗后脓涕与鼻腔分泌物组间,经过t检验,p<0.05,说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龙胆泻肝冲剂对鼻渊胆腑郁热型的各个症状及体征均有效;特别对脓涕和鼻腔分泌物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陈嘉文[10](2013)在《葛根汤运用规律探究》文中指出目的:太阳经为“诸经之藩篱”,风寒邪气外侵,首犯太阳。葛根汤素有辛温解太阳表邪,升津舒经之效,主治太阳表实兼太阳经输不利证,亦可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主表,统摄营卫,葛根汤乃桂枝汤加葛根、麻黄,临床应用广泛。仲景《伤寒杂病论》以行文精练、药简效宏闻名,实难从经典条文中窥见该方全效,因此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运用依据,为中医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实践数据,有必要对其运用规律作进一步探索研究。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2013年公开发表于各种医学期刊中有关葛根汤及其类方的验案报导,以文献研究为根据,证治疗效为指导,严格遵循医案录入原则,筛选符合录入原则验案152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资料规范、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库,再应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葛根汤的证治规律。结果:①葛根汤证的一般发病规律:性别上无明显差异,30-59岁是葛根汤证主要的发病年龄段,多发于春、秋两季,特别是秋季,主要病程范围为1天-1周、1月-3月、1年-5年。主要的病机是邪盛正衰、精气血的失养,主要病因是太阳经输不利、风寒袭表、营卫不和。②葛根汤证的中医临床辨证指征:主要症状为头痛、颈项拘急、发热、颈项疼痛、无汗、恶寒、恶风、头晕、目眩、呕吐、肢体麻木、背痛等。舌色主要为淡白舌、淡红舌,苔色以白苔为主,苔质多为薄苔,临床常见的主要舌象以薄白苔、白苔为主。主要单一脉象以浮为主,其次分别为弦、紧、缓,临床常见的主要脉象为浮紧、缓、浮缓、沉细、浮数、弦紧。③葛根汤用药规律:主要治法治则为解肌散寒、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平均每个葛根汤证医案按原方运用药味数6.28味,平均加味数2.76味,每个葛根汤证医案加味数为9.04味,比原方多2.04味。平均用药剂量葛根20.55g>大枣14.62g>白芍13.10g>生姜10.26g>桂枝9.66g>甘草7.00g>麻黄6.95g。主要加味药分别以解表、活血化瘀、补虚、清热和祛风湿等五类药为主。临床上常用的主要加味药为川芎、当归、防风、黄芪、细辛、白芷、丹参、半夏、羌活、威灵仙、白术、石膏、茯苓。④葛根汤证疾病谱:中医常用于经络病证,旁涉肺系、肝胆、脾胃病证,以及皮肤科、耳鼻喉科病类等,其中痹证、头痛、痉病、眩晕作为葛根汤的中医主治疾病。西医临床用于神经系统、外科系统、皮肤科及呼吸系统等疾病治疗。葛根汤的西医主要主治疾病有颈椎病、颈肌综合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头痛、面神经炎、荨麻疹。结论:葛根汤的主要病因是太阳经输不利、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其病机为邪盛正衰、精气血的失养。治法治则为解肌散寒、发汗解表、调和营卫。葛根汤方既有解肌散寒,调和营卫之功,又有温经通络,升津舒筋之效,是方有表里双解,攻补兼施,灵活辨证能奏疏通太阳经脉之效,达到治病祛邪目的。适用于具有太阳经输不利及诸种风寒阻络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二、升麻葛根汤在耳鼻喉科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升麻葛根汤在耳鼻喉科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紫归油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中医对干燥性鼻炎的认识 |
1.1 中医对干燥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治疗干燥性鼻炎 |
2. 现代医学对干燥性鼻炎的认识 |
2.1 概念 |
2.2 病因 |
2.3 病理 |
2.4 治疗现状 |
3. 加味紫归油成分分析 |
3.1 紫草 |
3.2 当归 |
3.3 桑白皮 |
3.4 麻油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样本量估算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7 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 |
2.8 观察时点及指标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10 安全性评价 |
3. 数据分析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基线分析 |
4.3 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2. 加味紫归油治疗干燥性鼻炎机理的分析 |
3. 结论 |
优势、不足、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2)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
第一章 调和营卫法的古代文献研究 |
1 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 |
1.1 唐代及以前 |
1.2 金元时期 |
1.3 明清时期 |
2 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章 调和营卫法的数据挖掘准备 |
1 采用的软件 |
2 医案研究的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
2.1 频数分析 |
2.2 图表分析 |
2.3 关联分析 |
2.4 黄金分割法 |
第三章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 |
1 建立数据库 |
1.1 古代医案来源 |
1.2 纳入原则 |
1.3 排除原则 |
1.4 数据规范化 |
2 医案统计结果 |
2.1 疾病结果 |
2.2 治法结果 |
2.3 用方结果 |
2.4 用药结果 |
2.5 常见疾病用方、用方及用药规律 |
第四章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 |
1 建立数据库 |
1.1 现代医案来源 |
1.2 纳入原则 |
1.3 排除原则 |
1.4 数据规范化 |
2 医案统计结果 |
2.1 疾病结果 |
2.2 症状结果 |
2.3 治法结果 |
2.4 用方结果 |
2.5 用药结果 |
2.6 常见病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 |
第二部分 仲景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
第一章 营卫理论概论 |
1 营卫的功能 |
2 营卫的关系 |
3 营卫的运行 |
4 营卫与气血、津液、六经、脏腑的关系 |
4.1 营卫和气血的关系 |
4.2 营卫和津液的关系 |
4.3 营卫和六经的关系 |
4.4 营卫和脏腑的关系 |
第二章 营卫的病理 |
1 营卫和谐的要素 |
2 营卫的病理 |
3 营卫失和的历史的研究概况 |
3.1 唐代以前的研究概况 |
3.2 三纲鼎立学说 |
3.3 营卫失和卫气为主导 |
3.4 营卫失和与气血阴阳津液的关系 |
3.5 营卫失和与脏腑关系 |
3.6 营卫失和的分类 |
3.7 《伤寒论》之营卫失和 |
3.8 《金匮要略》之营卫失和 |
4 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 |
第三章 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
1 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 |
2 仲景调和营卫方分析 |
2.1 桂枝汤 |
2.2 桂枝汤相关方 |
2.3 小建中汤及相关方 |
2.4 麻黄汤及相关方 |
2.5 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 |
3 小结 |
第四章 营卫辨证论治初探 |
1 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 |
2 营卫辨证方法分析 |
2.1 营卫辨证之病位辨证 |
2.2 营卫辨证之病因病机辨证 |
2.3 营卫辨证之体质辨证 |
2.4 营卫辨证之综合辨证 |
3 营卫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
3.1 “表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
3.2 五脏系统疾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
4 小结 |
结语 |
1 数据挖掘用于古今医案研究十分有效 |
2 总结了营卫失和的定义和分类 |
3 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定义分类及治法特点 |
4 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 |
论文创新点 |
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3)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医证型与术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1.1.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流行病学调查 |
1.2. 中医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认识 |
1.2.1. 中医对慢性鼻窦炎的认识 |
1.2.2. 中医对鼻息肉的认识 |
1.2.3. 现代中医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认识 |
1.3. 西医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认识 |
1.3.1. CRSwNP形成的机制 |
1.3.2. 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 |
1.3.3. 嗜酸性粒细胞的病理生理 |
1.4. CRSwNP中医证型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术前资料 |
2.1.3. 术后资料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年龄 |
3.1.2. 性别 |
3.1.3. 病程 |
3.1.4. 吸烟 |
3.1.5. 伴发疾病 |
3.1.6. 术前症状VAS评分 |
3.1.7. 术前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 |
3.1.8. 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 |
3.2. 术后三组中医证型组间差异性分析 |
3.2.1. 术后VAS评分比较 |
3.2.2. 手术前后VAS平均分差值比较 |
3.2.3. 手术前后内镜评分差值比较 |
3.2.4. 近期疗效比较 |
3.3. 三组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
3.3.1.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
3.3.2. 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4.1.2. 年龄分析 |
4.1.3. 症状VAS评分及内镜评分分析 |
4.1.4. 近期疗效分析 |
4.1.5. 织织EOS分析 |
4.1.6. 外周血EOS分析 |
4.1.7. 总结 |
4.2. CRSwNP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
4.3. 中医干预对CRSwNP术后疗效的影响 |
4.4. CRSwNP的治疗 |
4.5. 问题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附录 |
附录1 鼻窦CT(Lund-Mackay)评分 |
附录2 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 |
附录3 症状VAS评分 |
附录4 术后复诊单 |
附录5 中医辨证 |
第八章 致谢 |
第九章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LC-MS/MS法测定升麻葛根汤颗粒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2 混标溶液的配制 |
2.3 内标溶液的配制 |
2.4 色谱条件 |
2.5 质谱条件 |
2.6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2.7 所用软件 (版本) 及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专属性 |
3.2 标准曲线 |
3.3 提取回收率 |
3.4 基质效应 |
3.5 精密度及准确度 |
3.6 稳定性 |
3.7 药动学研究 |
4讨论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古今柴胡桂枝汤方证研究综述 |
1.1.1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 |
1.1.2 柴胡桂枝汤原文释义及详解 |
1.1.3 柴胡桂枝汤病因病机分析 |
1.1.4 后世医家对柴胡桂枝汤功用的阐发 |
1.1.5 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的经验 |
1.2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现状 |
1.2.1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概念和渊源 |
1.2.2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主要方法和手段 |
1.2.3 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成果 |
1.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3.1 中医药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
1.3.2 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
1.4 立题立论背景与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渊源 |
1.4.1 立题立论背景 |
1.4.2 李赛美教授的学术渊源和背景 |
第二章 李赛美教授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数据挖掘 |
2.1 资料收集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录入方法 |
2.1.3 纳入标准 |
2.2 资料规范 |
2.2.1 西医诊断规范 |
2.2.2 症状规范 |
2.3 数据处理 |
2.3.1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定义和原理 |
2.3.2 属性偏序结构图生成的步骤 |
2.3.3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解读规则和例子示范 |
2.3.4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特点和优点 |
2.4 研究结果 |
2.4.1 李赛美柴胡桂枝汤病例频数分析 |
2.4.2 李赛美柴胡桂枝汤协定方病例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2.5 讨论 |
2.5.1 辨糖尿病崇《伤寒论》 |
2.5.2 审病证症倡导六经 |
2.5.3 治本虚重脾立论 |
2.5.4 遣方药擅活法运用 |
2.6 病案赏析 |
2.6.1 脾肾俱虚复感表邪,邪渐入少阳,化热伤津耗阴的糖尿病病案 |
2.6.2 脾肾俱虚感热邪,三焦不畅、津液不和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ISO/TC249项目中药方剂与日方汉方方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资料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字字体比较 |
第三章 中日方剂出处比较 |
3.1 出处差异 |
3.2 同名异方 |
3.3 出处存疑 |
3.4 日本方剂 |
3.5 出处源流 |
第四章 中日方剂名称比较 |
第五章 中日方剂组成比较 |
5.1 统计对象 |
5.2 药物加工炮制比较 |
5.3 药物来源比较 |
5.4 药味比较 |
5.5 药物剂量比较 |
第六章 中日方剂剂型比较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外感病是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疾病 |
1.2 外感病初期正确诊治的重要意义 |
1.2.1 中国古代医籍对外感病初期诊治的论述 |
1.2.2 现代医学中对外感病初期诊治的论述 |
1.3 外感病初期中医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伤寒论表里相关论述 |
2.1 《伤寒论》相关内容 |
2.2 临床应用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表证相关概念 |
3.1 恶寒——表证的特征性表现 |
3.2 表证定义及其兼夹证 |
3.3 风热表证的理论矛盾 |
第四章 辛凉解表剂之溯源 |
4.1 汉代以前 |
4.2 宋金元时期 |
4.3 明清时期 |
4.4 清之后 |
第五章 辛凉解表之“解表” |
5.1 吴鞠通对温病初期恶寒与否的认识 |
5.2 风热表证及辛凉解表的理论矛盾根源 |
5.3 治法:辛凉与清热 |
5.4 辛凉解表之代表方剂 |
5.4.1 银翘散 |
5.4.2 桑菊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银翘散:解表与清里之辨 |
6.1 银翘散临床应用研究 |
6.1.1 感染性疾病 |
6.1.1.1 呼吸道感染 |
6.1.1.2 肺炎 |
6.1.1.3 感染性发热 |
6.1.1.4 病毒性心肌炎 |
6.1.1.5 亚急性甲状腺炎 |
6.1.2 传染性疾病 |
6.1.2.1 流感 |
6.1.2.2 儿科传染病 |
6.1.2.3 病毒性肝炎 |
6.1.3 耳鼻喉科 |
6.1.4 皮肤科 |
6.1.5 肾病 |
6.1.6 儿科其他报道及妇科 |
6.1.7 眼科 |
6.1.8 面部神经病变 |
6.1.9 其他 |
参考文献 |
6.2 银翘散现代文献病例要素提取 |
6.2.1 研究对象 |
6.2.1.1 资料来源 |
6.2.1.2 检索策略 |
6.2.1.3 文献纳入标准 |
6.2.1.4 文献排除标准 |
6.2.1.5 文献筛选方法 |
6.2.2 研究方法 |
6.2.3 研究内容 |
6.2.4 查询结果 |
第七章 桑菊饮:解表与清里之争 |
7.1 桑菊饮临床应用研究 |
7.1.1 呼吸科 |
7.1.2 感染性疾病 |
7.1.3 耳鼻喉科 |
7.1.4 眼科 |
7.1.5 皮肤科 |
7.1.6 妇科 |
7.1.7 儿科 |
7.1.8 其他 |
参考文献 |
7.2 桑菊饮现代文献病例要素提取 |
7.2.1 研究对象 |
7.2.1.1 资料来源 |
7.2.1.2 检索策略 |
7.2.1.3 文献纳入标准 |
7.2.1.4 文献排除标准 |
7.2.1.5 文献筛选方法 |
7.2.2 研究方法 |
7.2.3 研究内容 |
7.2.4 查询结果 |
八、现代文献提取结果讨论 |
8.1 病机频次分析 |
8.2 症状分析 |
8.3 脉象分析 |
8.4 舌象分析 |
8.5 所治疾病分类 |
九、补充及结论 |
9.1 麻杏石甘汤 |
9.2 柴葛解肌汤 |
9.3 升麻葛根汤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二十年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1. 学术思想研究 |
1.1 学术渊源 |
1.2 学术思想 |
1.3 治温十五方 |
2.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杨栗山十五方现代临床运用概况 |
前言 |
1. 临床各科运用 |
1.1 皮肤科 |
1.2 耳鼻喉科 |
1.3 神经内科 |
1.4 消化科 |
1.5 感染性疾病 |
1.6 呼吸科 |
1.7 肾病科 |
1.8 内分泌科 |
1.9 传染性疾病 |
1.10 心血管科 |
1.11 风湿免疫科 |
1.12 口腔科 |
1.13 血液科 |
1.14 妇科 |
1.15 儿科 |
1.16 眼科 |
1.17 肿瘤 |
1.18 泌尿科 |
1.19 男科 |
1.20 其他 |
2.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文 |
前言 |
一、古代文献分析 |
1. 杨栗山小传(成书背景) |
2. 《伤寒瘟疫条辨》学术思想内容概括 |
2.1 学术渊源分析 |
2.2 重视运气 |
2.3 瘟疫与伤寒的区别 |
2.4 瘟疫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要治则治法 |
2.5 杨栗山治温十五方原文分析 |
2.6 杨栗山十五方数据库分析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二、现代运用文献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结果 |
4.1 中药频次查询结果 |
4.2 药对查询结果 |
4.3 病机频次查询结果 |
4.4 主要症状查询 |
4.5 脉象频次查询结果 |
4.6 舌苔频次查询 |
4.7 舌质频次查询结果 |
4.8 疾病分类查询结果 |
5.现代文献分析结果讨论 |
5.1 病机频次分析 |
5.2 舌象分析 |
5.3 脉象分析 |
5.4 主要症状分析 |
5.5 所治疾病分类 |
5.6 药物分析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讨论 |
四、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加减龙胆泻肝冲剂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鼻渊的认识 |
1.1 鼻渊的概念 |
1.2 释名与沿革 |
1.3 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1.4 鼻渊的病因病机 |
1.5 鼻渊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学对鼻窦炎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致病菌 |
2.4 病理 |
2.5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剔除)标准 |
1.5 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标准 |
1.6 终止试验的标准 |
1.7 疗效判定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药物来源及剂量 |
2.3 仪器来源 |
2.4 实验步骤 |
3. 观测项目及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6. 观察结果与分析 |
7. 治疗后疗效比较 |
讨论与体会 |
1. 选题依据 |
2. 鼻渊宜从胆治 |
3. 方药解析 |
4. 加减龙胆泻肝冲剂的功效主治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葛根汤运用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葛根汤相关条文 |
1.2 葛根汤方解述评 |
1.2.1 药物组成、煎服法及加减运用 |
1.2.2 诸药溯源 |
1.2.3 功用及方解 |
1.2.4 历代方论选录 |
1.3 葛根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1.3.1 抗炎镇痛作用 |
1.3.2 抗流感病毒作用 |
1.3.3 免疫调节作用 |
1.3.4 抗过敏作用 |
1.3.5 抗凝血作用 |
1.3.6 心肌保护作用 |
1.4 葛根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1.1 医案辑录范围 |
2.1.2 医案收录标准 |
2.1.3 医案剔除标准 |
2.2 资料整理 |
2.2.1 规范资料 |
2.2.2 资料处理 |
2.2.3 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证治规律探究 |
3.1 发病规律 |
3.1.1 性别 |
3.1.2 发病年龄 |
3.1.3 发病季节 |
3.1.4 病程 |
3.1.5 病因病机 |
3.2 辨证规律 |
3.2.1 症状 |
3.2.2 舌象 |
3.2.3 脉象 |
3.2.4 脉象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5 脉象统计结果分析及诊断标准 |
3.3 用药规律 |
3.3.1 治法 |
3.3.2 原方用药规律 |
3.3.3 原方用药综合分析统计 |
3.3.4 配伍规律 |
3.4 疾病谱 |
3.4.1 中医疾病谱 |
3.4.2 西医疾病谱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4.1 葛根汤证的一般发病规律 |
4.2 葛根汤证的中医临床辨证指征 |
4.3 葛根汤用药规律 |
4.3.1 治法治则 |
4.3.2 原方用药规律 |
4.3.3 配伍加味规律 |
4.4 葛根汤证疾病谱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升麻葛根汤在耳鼻喉科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紫归油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疗效研究[D]. 戴璐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D]. 石维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中医证型与术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探索[D]. 陈菲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LC-MS/MS法测定升麻葛根汤颗粒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常梦春,刘静静,刘勃缨,任静,张丽娜,李佳玮,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的李赛美柴胡桂枝汤方证辨治经验探讨[D]. 林小珊(Lam Siu Sh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6]ISO/TC249项目中药方剂与日方汉方方剂的比较研究[D]. 徐美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7]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D]. 石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D]. 王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加减龙胆泻肝冲剂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观察[D]. 杨正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葛根汤运用规律探究[D]. 陈嘉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