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rom Molecules to Mind(论文文献综述)
谢清果[1](2022)在《媒介哲学视域中的中华“门”文化》文中指出"门"以开与关的方式来彰显其区别内外的功能,同时也显露出它联系与区隔的姿态,甚至演变成社会地位的象征和心灵世界交往的隐喻。从这个意义上讲,"门"就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媒介":它既是一种作为器具的实体媒介,也是一种作为装置的关系媒介;深入挖掘中华"门"文化的媒介运作逻辑,就会发现中国人巧借"门"的媒介功能来表达自己对日常社会交往和精神意义世界的独特理解与运用,从而在一扇扇门的开关之间升华了人生。
李建会[2](2021)在《生物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贡献了什么?》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学哲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踪到古希腊,但作为一门学科分支的生物学哲学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传统科学哲学的危机以及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发生,生物学哲学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生物学哲学对科学哲学做出了哪些贡献呢?首先,生物学哲学改变了传统科学哲学把物理科学作为科学标准范式的看法,使人们重新思考科学的理论结构和解释方式等问题;其次,功能和目的概念以及功能解释和目的性解释等成为科学中继因果概念和因果解释之后的重要概念和解释方式;第三,在生物学中不仅存在描述性解释,而且存在规范性解释,事实和价值在生物学的一些领域纠缠在一起;第四,信息成为生物学解释生命现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量。生物学哲学还讨论了传统科学哲学不涉及而只在生物学哲学中才讨论的问题,比如适应主义到底正不正确?自然选择的单位是什么?物种是自然类还是自然个体?进化论能不能解释利他主义的进化?进化是偶然的吗?劳动是如何创造出人的?语言、意识如何能从进化中产生?这些都丰富了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为科学哲学提供新的思想源泉。
曹旭婷[3](2021)在《进化视域下的自由意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由意志(Free Will)问题中的意识基础,或者说认知哲学和意识科学中的意识难题(consciousness problem)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对象,随着近年来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以及现代量子力学的发展,意识在21世纪重新占据了科学哲学家甚至科学家的视线焦点。国内外关于意识相关问题的研究,基本以神经科学作为核心学科,其中的机械论观念通常都受制于决定论的语境,而关于非决定论的种种立场只是在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偶有提出后得到关注。自由意志之所以构成一个哲学问题,是因为它和决定论构成了互不相容的矛盾,而后者是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逻辑框架。在这一基础上,本文结合当下神经科学中意识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往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和概括,反思意识或与自由意志相关的决策是在何种条件下做出的,并尝试系统地引入神经非决定论进行讨论。以往的研究中物理学方法的基础是还原论,而在生物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系统上的质疑。塞尔(John Searle)依托神经生物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生物自然主义的解释方案,使意识作为一种生物现象被研究,据此,就有理由设想从历时性的进化视角来看待自由意志的出现。本文第一章首先聚焦于围绕自由意志问题的非决定论争论,在区分多种非决定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弱”非决定论的假设,并介绍了量子意识理论、自由意志定理以及物理主义非决定论对于自由意志存在可能性的论证,以此说明非决定论思想在自由意志问题的讨论中难以被忽略。第二章运用神经非决定论的解释模型,结合第一章对于脑中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事件的描述,将问题置于非决定论的框架之下。本章主要通过神经科学找寻脑中的不确定性过程,将其反映在神经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性之中,使其能够为自由意志存在的可能性加以辩护,同时这种路径的局限性也在本章得以说明。第三章讨论物理主义的因果完备性命题下对于心-身问题的具体论断。物理主义认为意识是能够在特定物理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但目前面临着如何从因果性上去界定物理与心理层面之间影响的问题。物理主义的还原路径由于现象和定律之间的不相关性而被认为无法实现自上而下的推理,而物理学定律所包含的决定论观念碰到了自由意志这样一种直觉上的怀疑。本章将指明物理主义面对心-身问题时的局限性。第四章介绍生物自然主义对自由意志问题的解释。由于物理学原理所依赖的简约性原则在生物学研究中实际价值较低,塞尔将意识视作是在脑中作为更高层次的或系统的特征、由脑中的神经生物过程所引起的一种生物现象,并说明“间隔”对理解自由意志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五章介绍了当下与自由意志问题紧密联系的李贝特实验及对此的反驳,说明脑的当下的物理状态对于判定自由意志的充分性是值得怀疑的,因其界定标准仅仅是依据受试者的行为输出,这能否揭示主体真实、完整的意识状态同样也值得怀疑。一旦将意识纳入到生物体的进化发育之中,这种实验方法就很难对它的功能进行充分描述,造成意识的生物学意义无法完全归于描述的范围。因此本章将自由意志背后的生物性演化纳入到本章的讨论之中。最后,对于自由意志问题做出了一种历时上的解释,说明当下的一系列物理过程对于意识的主观体验等问题的共时性解释是不充分的,以及进化解释在应对“解释鸿沟”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结语部分总结了物理主义在心-身问题解释上的局限性,结合进化视角延续塞尔的生物自然主义的路径,探讨作为一种生物现象的意识不再局限于其现象性质与物理事实的认知鸿沟,转而探求意识的生物性特征是否能获得更多对于自由意志问题的解释效力。
漆志超[4](2019)在《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从希腊时代的有限的、符合理性的古代宇宙观,到近代的无限的、永恒的机械宇宙观,再到现代的有机的演化宇宙观,人类的宇宙论已经发生了彻底地改变。随着宇宙论的改变,我们不仅对宇宙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且越来越意识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时空有机维度以及精神现象都应当被加入到宇宙的本质之中。德日进认为,作为整体的宇宙处于两种相互对立的变化中,一种是进化运动,即宇宙整体朝向越来越有秩序、精神现象越来越彰显的状态前进;另一种是熵化运动,即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总的熵值不断增加,宇宙越来越混乱,最后走向混沌和死亡。这让我们意识到,生命不仅与存在和非存在相关,亦与秩序和混沌相关。由于宇宙的进化运动和熵化运动的存在,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与希望同时被扩大了,受到熵化的影响,我们的威胁不再是个体生命的死亡,而是宇宙整体的覆灭;受到进化的作用,我们的希望不再是个体的生命和精神得到拯救,而是宇宙整体进入超越境界。遗憾的是,现代的科学与宗教并没有适应演化的宇宙,它们仍然秉持着静态宇宙观的逻辑,既不能克服新的威胁,又不能拥抱新的希望。从科学方面来说,科学过于依赖分析方法,试图通过宇宙中某一特殊现象,或者某一领域的一套理论系统来对宇宙的本质做通盘解释,但这种做法无疑是为了理论的自洽性把宇宙丰富的现象排除出去,因而漏掉了实在,无法揭示宇宙的本质;从宗教方面来说,传统基督教普遍认为宇宙是上帝通过“分有的创造”而得来的,人类的灵魂虽然归于上帝而得救,却要以割裂人类和宇宙的连接的方式进行,由于上帝的存在并没有给宇宙的未来更多的助益,因而上帝变成了纯粹逻辑概念中的存在。现代科学与宗教之所以能用“分析”或者“分割”的方式来看待宇宙,那是因为在它们看来宇宙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它们追求的是“伟大的平衡”,德日进却告诉我们,宇宙正在经历着“伟大的运动”,用静态宇宙论逻辑来处理演化宇宙论问题,自然是不会成功的。德日进综合科学理论与宗教理想,构建其“广义进化论”思想,他积极肯定了生命和精神的超越价值,德日进说,在个人层面,如果生命不是决定性地超越死亡,那么生命意义和价值就会即刻被抽空,在整体层面,情况更是如此,生命是宇宙论意义上地超越死亡,只有把熵化现象看作进化现象的副效应,宇宙才能够被理解。德氏指出,从科学层面来看,人类是宇宙中的特殊现象,只有人类独自突破了思想阶,从而把宇宙提升进新的境界,因此人类是宇宙进化的轴心和前沿,宇宙的进化过程在人的身上仍然再次跃进,把人类由个体性的存在提升到“精神智慧圈”的存在,“精神智慧圈”发展到极限,必然汇合于超越时空的Ω点,此即进化的终局,通过进入时空而超越时空,这就是宇宙进化的完整过程;从宗教层面来看,如果宇宙激活的总能量刚好只够其达到Ω点,那么宇宙的进化就会因其能量匮乏而自动消解,因此需要上帝在宇宙进化到终末整个地把它转化纳入“神的氛围”,万事万物的价值才最终实现。广义进化论需要上帝的预设以补全其宇宙论,因此科学与宗教不是互不干涉或者相互对立的,毋宁说是为了追求同一真理的两条不同进路。根据广义进化论,可以说德日进的神学是末世论向度的。只有在进化的终末,上帝才向人类显现其所是,因此上帝不再是某种超越宇宙的实体,而是宇宙的延伸,如此世俗世界与超越境界就由宇宙的进化连通在一起,德氏的上帝观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处于宇宙进化过程中的人类虽然无法把握上帝,却被上帝所把握,通过参与到上帝创世的伟大工程,人类就能逐渐对上帝加深了解,所以上帝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超人格、超智慧的氛围,德氏称之为“神的氛围”。“神的氛围”和Ω点给予人类以生命的目的和希望,而人类在实践上应当效仿基督,才能切实地朝着希望迈进。基督通过“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之路”的奥迹,明确地表达出通过进入世界而提升世界的宇宙进化逻辑。因此,现代人不仅要投入工作与生活,而且还要从中不断超拔提升,只有如此,作为有限生命的人格中心才能与作为“万有之万有”的基督中心合而为一。一方面,德日进的思想在基督教世界虽然称不上主流,但是它却与中国宗教思想高度契合,不论是人生哲学、宇宙论,甚至是本体论都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德氏的思想能够为沟通东西方宗教搭建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在演化的宇宙中,我们需要的是进入历史的上帝,而不仅是逻辑概念的上帝,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科学,而不仅是片面深入的科学,所以德日进在现代神学转型的尝试中,可以称为一个先锋人物。第一章主要讨论从静态的宇宙观到演化的宇宙观的转化而带来的宇宙的进化和熵化关系问题。德日进的宗教哲学与他的宇宙论密不可分,由于人类的宇宙论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宗教所关心的问题如今要么失去其效力,要么产生了新意,这些新生成的变化和问题,都需要通过对演化的宇宙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审视和厘清。由于宇宙论的转化,曾经威胁到个体生命的死亡现在扩展到宇宙整体,这不仅是范围的扩大,也是程度的加深,整个宇宙都会因为熵化的影响而走向总体的死亡。单独依靠宗教或是科学根本无法克服这种威胁,科学过于依赖分析方法,从宇宙的基本单位出发无法解决宇宙总体倾向问题,宗教教导人类抛弃宇宙,这就掩盖了上帝创世的积极意义。因为熵化是宇宙整体的变化,也只有另一种变化才能克服这一威胁,那就是宇宙的进化,但是生物进化论漏掉宇宙的精神本性,狭义进化论可被还原为一套物质秩序,都无法把宇宙从死亡的命运中拯救出来。德日进综合科学和宗教的洞见,提出精神乃物质复杂化所显露的实在,并归结为“复杂性——意识性”定律,科学处理的是宇宙的理化能量,而宗教协调的是宇宙所激发出的精神能量,这样我们就在现象层面把宇宙统一起来。可以说,我们所生活的宇宙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在物质层面有熵化堕落的危险,但是在精神层面却有无限提升的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把熵化作为进化的副效应,从而彻底地肯定生命与精神的价值。第二章主要讨论人在宇宙进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静态宇宙论的逻辑中,科学与宗教所产生的往往是歪曲的人的形象,因此人类被放置在宇宙的边缘,人的神圣性也被遮蔽起来,而在演化宇宙论的逻辑中,人类是进化的轴心和前沿,因此宇宙的价值提升离不来人的参与和实践,人的神圣性得以充分地彰显出来。科学视精神为副现象而把人类排除在宇宙本质之外,宗教视精神为超现象而割裂了人类和宇宙的联系,无论哪种情况,人都处于宇宙的边缘地带,两者都产生了歪曲的人类形象。德日进在彻底地坚持系统论与进化论的基础上指出,科学的分析只不过是不断朝着宇宙最为基础的底层实在前进,但是当他们到达某一层面的实在后,转身就抛弃这个层面而又进入另一更深的层面,这样就对宇宙的有机整体价值视而不见了;上帝不仅有创造宇宙的活动,还有进入宇宙的过程方能显露他的仁爱,可以说,上帝不仅创造宇宙,更加透过万事万物而提升宇宙。这样看来,人就不再是宇宙中的异类,而是宇宙进化的轴心和前线,人的价值也由参与到上帝的创世工程而彰显出来。对于人类自身,宇宙的进化过程仍然在起作用,未来人类将由自我存在走向“精神智慧圈”的总体存在,而“精神智慧圈”将通过时空有机维度而达到超越时空的超人格的、超智慧的Ω点,同样的过程也是人类进入上帝的国度的旅程,因着宇宙进化的功德,人类终将彻底地告别熵化和死亡。第三章主要讨论在演化的宇宙中,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新的上帝观给人类的启示。在德氏的广义进化论中,上帝的存在作为宇宙论的补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科学与宗教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毋宁说它们是达到同一真理的不同进路。德日进指出,上帝是宇宙的延伸,只有到宇宙进化的终末,上帝自身的存在才完全显露出来,因此德氏的上帝观既是内在超越的,又是末世论的。对于处在进化过程中的人类,上帝不再可被设想为某种超越宇宙的实体,而应当被设想为一种全然包裹着我们的超人格的、超智慧的氛围,德氏称之为“神的氛围”。为了认识上帝,德日进扬弃了传统的“形式”与“质料”认识方法,而采用朝向未来、朝向进化的“结构”与“能量”认识方法,德氏意识到,宇宙的进化过程就是精神能量和爱的能量不断激活的过程,凭借着这些能量,宇宙朝着上帝的国度不断攀升,这也说明了世俗世界与超越境界是连接在一起的。Ω点和“神的氛围”给人以崇高的理想,而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之路”的奥迹则能够指导人类的实践。基督通过进入宇宙而提升宇宙向我们展现了拯救的真理,人类也应当积极投身建设世界的伟大工程并与他人相结合以提升人格,如此才能使宇宙整体地与作为“万有之万有”的基督中心合而为一。第四章主要讨论德日进的宗教观与中国宗教思想的一致性,为沟通东西方宗教思想架起一座桥梁。本文选取方东美与唐君毅的思想与德日进的思想做一比较,发现他们不论在人生哲学方面,在宇宙论方面,还是在本体论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性。方东美强调,人类需要参与到作为整体的宇宙生命之中,就能自然地把宇宙带入真、善、美的宗教胜境;唐君毅指出,人类需要朝着心之本体不断前进,才能够把宇宙的苦、恶、错转化为真、善、乐。他们二者的思想可以用德日进的理论总结为,“提升个体的中心”以契合“超越的中心”,与“移个体的中心”进入“超越的中心”这两种相互配合的运动以达到宇宙进化的目的。也只有通过宇宙整体的进化,个人的存在才能达到古今、内外、上下、主客的自由贯通。
蒋正清[5](2019)在《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及其哲学思考》文中认为在当代科学背景下,意识研究呈现出了跨学科、多维度的特征,这也让意识与量子理论的结合显得不那么突兀。随着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坚信意识与量子理论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近年来量子力学研究介入意识的理论开始兴起,他们试图从量子理论的角度去寻找突破,并结合神经科学的发展来构建一套意识理论,从而为意识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方案。量子理论存在着各种版本的解释,由此基于不同版本的量子解释建立了不同的意识解释。例如斯塔普的心理物理理论是建立在传统或标准量子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彭罗斯和哈梅洛夫的Orch OR理论则是建立在新物理学或量子引力框架之下的。本文首先选取意识的难问题为出发点,对现存意识的解释做出了简要的分类和分析;然后从量子理论的角度出发,然后对现今的一些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做出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之后以彭罗斯和哈梅洛夫提出的意识模型——Orch OR理论为核心,对量子理论之于意识问题的解决方案给出系统的归纳和阐释,主要从阐述了其物理学基础和生物学基础,对意识产生的过程展开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就意识的量子解释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意义给予进一步的分析,意识的量子理论相对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造成了这些理论模型存在着各种不足,但是该研究方向不仅仅推动了意识研究向前发展,还给其他领域带来的新的研究方向和新动力,因此,即便这些理论模型存在着缺点,但其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不容忽视,我们也可以对此类理论抱有希望。
尤洋,王振华[6](2018)在《神经科学哲学视域下的意识——基于无情还原论的解释》文中研究指明意识问题是当前神经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组成。文章在关注当前意识研究两类方法的基础上特别阐述了一种新的还原论路径即无情还原论研究。在详细分析了无情还原论的实现机制﹑方法论特征以及对意识"难问题"的介入解释之后,文章论述了无情还原论的方法释疑和价值探析,指出无情还原论可以看作是心灵哲学中自然主义的展示橱窗,它重塑了意识研究的认知范式,实现了心灵问题上神经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意识本质上仍是一种物理属性,从神经科学的机制背景和因果联系进行考察应成为当下意识研究的新的哲学范式。
王振华[7](2018)在《约翰·比克尔“无情还原论”(ruthless reductionism)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笛卡尔以来,身心问题就引起学界的广泛谈论,特别是在身心二分的论断难以解释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寻找一条解释身心关系出路的呼声就变得愈发强烈。当今科技发展和学科交融为解释哲学问题带来的新的生机,尤其是神经科学发展介入哲学问题的求解,一种自然化的趋势开始席卷于哲学领域。还原论解释一直是饱受争议,但也不得不承认其推动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引入哲学,约翰·比克尔(John Bickle)对此持肯定态度,文章以比克尔的无情还原论(ruthless reductionism)为研究重点,着重分析对于意识问题回答的强解释力,结合科学实践研究给出一种实证性的解释。文章分文四部分,以无情还原产生、记忆问题还原、意识的问题求解、对传统哲学重塑为逻辑进程来述。第一章节,分析新潮还原论的缺陷和无情还原论的产生。首先介绍了新潮还原论的概念和内容,并分析了其缺陷所在。其次,引入无情还原论的谈论,对其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特征作了分析。文章第二部分是无情还原论介入记忆问题研究的探讨,记忆问题是关系到心灵、意识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理清西方哲学史上的记忆相关理论,以科学实践对其做无情的还原解释,使其回归到自然物质的层面。文章第三章主要是对于意识问题的还原,意识是大脑的一种机能,大脑是意识的发源地,理解意识就必须去了解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本章将意识的产生和实现机制作为研究核心内容,首先对意识简单问题的介入研究,其次是对于意识“难问题”-感受质的解释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研究路径,最后讨论无情还原论之于意识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发展,指出无情还原论的解释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第四章是探讨无情还原解释对于传统哲学问题的重塑,如心理因果性、多重可实现问题以及心脑关系问题等。本文是对比克尔的无情还原论的一种剖析,为身心问题、意识问题的解释增添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同时对于无情还原论要秉持一种理性态度,意识问题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坚信意识的本质将在物理世界得到解答,在没有更有力的证据驳倒还原论之前,它仍是理解意识问题的最佳的选择。
尚凤森[8](2018)在《意识神经生物学的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意识的理解在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推动下获得了爆炸性的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哲学借助思辨方法就意识的本质所提出的观点获得了新的发展,甚至受到了挑战。发展是由于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使得寻找意识确切的神经相关物的位置以及建构意识产生机制的理论得以可能,挑战则是由于新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结论与相关的传统哲学的见解发生了矛盾。结合当代认知神经科学意识研究的方法论,本文详细论述了意识问题的五个方面:第一,意识研究中的对比方法。当代脑成像技术使得无意识与意识的对比研究更为精确,通过“减法”,意识运行的神经基础和神经机制能够更加明显。但是意识研究的对比方法并不能解决意识的心-身问题。如果心-身问题本身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仅仅依靠意识的实证对比方法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意识。第二,意识的认知神经学定义。与传统哲学从感受质的角度定义意识不同,认知神经科学从“意识的神经相关物”以及信息的角度定义意识。这种定义是在其方法论的指导下,为其实证研究服务的,意识被视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信息,这种信息如何体现出一种现象性,当前的科学研究还没有提供一个满意的解答。第三,意识的认识神经机制。意识研究必须说明意识是如何从物理的脑中产生和演变的。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意识理论,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和整合信息理论都在结合前者的理论上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框架。从哲学上看前者代表了物理主义对意识的理解,后者代表了泛心论(更为精妙的)对于意识的理解。第四,意识机制对自由意志的解释。自由意志的实验研究必须结合对于意识的产生机制进行解释,自由意志本身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愿的意图,不能脱离意识与无意识相关作用的连贯性的整体。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研究对于自由意志的抽取就如同我们在生物实验中提取有机体的某个横切面一样,它忽视了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换的机制,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第五,意识结构中的自我。传统哲学将意识、思维过程视为证明自我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工具,更多的关注于自我的研究。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则是相反,不再将自我视为一个预设的实在,而是试图从意识的内容中去发现自我如何生成。本文从语言和精神分析两个方面论证了自我不是一个连贯性和同一性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意识的认识神经学研究也表明,当代意识的科学研究虽然扩展了意识研究的问题域,发展了意识研究的方法论,更新了解释意识机制的某些方面,但还并没有解答意识的哲学问题,这表明意识的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在未来可以更好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王振华[9](2018)在《意识“难问题”研究:一种还原论的视角》文中认为意识问题解释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意识"难问题"悬而未决加剧了这种事态。僵尸论证、功能主义等理论都未能很好处理这个问题,找到一种合适的研究进路才是揭开"难问题"首要前提。一种"自然化"的趋势影响之下,还原论主张把意识问题还原到神经科学领域中,通过神经科学研究解读意识问题。还原论以神经科学实例解释"反转地球"中感受质颠倒问题,它坚持一种自然主义立场。尽管还原论还存在着某些争议,但不必将还原论扼杀,我们坚信,意识答案将在还原研究中获得突破。
沈晓敏[10](2017)在《柑橘全爪羧酸酯酶对甲氰菊酯解毒代谢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螨,在我国主要柑橘产区为害严重,且对多种杀螨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arEs,3.1.1.1)是一类重要的解毒代谢酶,其对杀虫(螨)剂代谢作用的增强是导致昆虫(螨)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增效剂研究发现,羧酸酯酶专一性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显着提高甲氰菊酯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作用,暗示羧酸酯酶参与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作用。在前期羧酸酯酶基因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解析了柑橘全爪螨11个羧酸酯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筛选出甲氰菊酯解毒代谢的相关基因PcE1、PcE7与PcE9。在此基础上,基于Bac-to-Bac真核表达系统,结合反向遗传学手段RNAi,深入探究了PcE1、PcE7与Pc E9基因在甲氰菊酯解毒代谢中的作用,以期为柑橘全爪螨抗药性的田间治理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羧酸酯酶特异性抑制剂对甲氰菊酯的增效作用以柑橘全爪螨北碚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了羧酸酯酶专一性抑制剂TPP对甲氰菊酯的增效作用。结果显示,TPP对甲氰菊酯的毒力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3.09。由此推测,羧酸酯酶参与了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过程。2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解析利用RT-qPCR技术,针对前期已鉴定的柑橘全爪螨11个羧酸酯酶基因,解析了其在不同地理种群(北碚、奉节、万州、室内敏感)的表达模式。与室内敏感种群相比,PcE3基因在北碚及奉节种群表达量显着提高,分别达到敏感种群的9.07与3.54倍;PcE7基因在3个种群表达量均高于敏感种群且差异幅度较大;PcE1基因在奉节及万州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9.43与3.72倍;PcE9基因在3个种群中表达量均高于敏感种群且差异较小。进一步利用甲氰菊酯胁迫发现,PcE1、PcE2、PcE4、PcE5、PcE7、PcE9在药剂处理后表达量显着上调,暗示上述基因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过程,并可能介导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抗性的形成。3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PcE1、PcE7、PcE9真核表达及蛋白活性分析利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出PcE1、PcE7、PcE9重组蛋白。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表达有PcE1、PcE7、PcE9蛋白的Sf9细胞的羧酸酯酶活性显着提高,分别为表达有EGFP细胞活性的27.31倍、9.21倍及12.17倍。采用MTT法对甲氰菊酯诱导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表达有目的蛋白的Sf9细胞对甲氰菊酯产生了更高的耐药性,表明PcE1、PcE7、PcE9基因参与了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过程。4基于RNAi的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PcE1、PcE7和PcE9的功能鉴定利用RNAi技术,有效沉默目的基因PcE1、PcE7和PcE9在柑橘全爪螨的表达,同时结合甲氰菊酯的毒力测定,系统探究了PcE1、PcE7和PcE9基因在甲氰菊酯解毒代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干扰PcE1、PcE7、PcE9基因表达的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敏感性显着提高:LC50甲氰菊酯处理下,饲喂dsPcE1、dsPcE7和dsPcE9的柑橘全爪螨死亡率分别为81%、77%、72%,与对照(未取食dsRNA)相比,死亡率分别提高了31%、27%和22%,差异显着。进一步暗示PcE1、PcE7和PcE9参与了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过程。综上所述,本论文结合生化毒理学实验,初步明确羧酸酯酶参与柑橘全爪螨对甲氰菊酯的解毒代谢。在前期羧酸酯酶基因鉴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RT-qPCR、真核表达和RNAi等技术,在解析柑橘全爪螨11个羧酸酯酶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的基础上,筛选出参与甲氰菊酯解毒代谢的PcE1、PcE7和PcE9基因,并对上述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本学位论文为开展柑橘全爪螨的田间抗性治理以及后续抗性相关羧酸酯酶家族基因的挖掘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From Molecules to Min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rom Molecules to Mind(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哲学视域中的中华“门”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生活媒介到心灵媒介的“门” |
(一)门道:因“门”而入世的意义建构 |
(二)作为器具与装置媒介的“门”调控着我们的生活 |
二、从生活之门到关系之门:“门”的媒介哲学意蕴 |
(一)从穴居到宫室:人类以“门”树立交往主体性 |
(二)联系与隔离:作为自我与他者关系确立意义的“门” |
(三)界线与跨界:作为信念转换装置的“门” |
三、作为情感交互对象的“门”媒介 |
(一)因门成家:门的首属群体温馨表征 |
(二)因门生情:门的交往意义衍生 |
四、光耀门楣:社会交往身份象征的门 |
(一)门望:一种社会身份的建构 |
(二)闭门:一种社会身份的退场姿态 |
(3)进化视域下的自由意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关于自由意志问题的非决定论争论 |
1.1 非决定论概念的发展 |
1.1.1 量子力学的非决定论 |
1.1.2 非决定论的划分 |
1.1.3 “弱”的非决定论 |
1.2 自由意志的量子机制 |
1.2.1 量子意识理论 |
1.2.2 自由意志定理 |
1.3 物理主义非决定论路径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
1.3.1 因果封闭原则造成的心-身问题 |
1.3.2 物理主义非决定论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神经非决定论对自由意志的辩护 |
2.1 神经非决定论路径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
2.1.1 神经活动中的非决定性来源 |
2.1.2 从量子到生物系统中不确定性条件 |
2.2 脑中的非决定论模型 |
2.2.1 随机过程的“渗透”效应 |
2.2.2 神经非决定论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物理主义面对心-身问题时的局限 |
3.1 物理主义的一元论困境 |
3.1.1 因果完备性 |
3.1.2 律则的决定性 |
3.1.3 物理-心理过程的同一性 |
3.2 物理主义的内部分歧 |
3.2.1 还原/非还原的路径分歧 |
3.2.2 类型/殊型的同一论分歧 |
3.2.3 功能主义导致的“二元论”立场分歧 |
3.3 “难问题”的症结 |
3.3.1 心理与物理规律的异质性 |
3.3.2 解释鸿沟与第一人称问题 |
第四章 自由意志问题的生物自然主义路径 |
4.1 生物自然主义对心-身问题的消解 |
4.1.1 作为生物现象的心灵 |
4.1.2 对第一人称问题的应对 |
4.1.3 意向性的因果性说明 |
4.2 生物自然主义路径下的意识与自由问题 |
4.2.1 意识的非排他性说明 |
4.2.2 “间隔”对自由意志的调和 |
第五章 进化视角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
5.1 共时性实验解释的局限 |
5.1.1 有意识决策的难题 |
5.1.2 无意识过程的影响 |
5.2 神经系统内部的进化思想 |
5.2.1 “重入”作为随机性的来源 |
5.2.2 神经达尔文主义与“动态核心”假说 |
5.2.3 神经达尔文主义的意识构成解释 |
5.3 意向性与自由的关系 |
5.3.1 “理由”与“自由” |
5.3.2 意识的“从无到有” |
5.4 走向进化视域的自由意志解释 |
5.4.1 生命历程中的意识 |
5.4.2 意识的演化 |
5.4.3 自由意志问题的进化解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一、还原德日进思想的本色 |
二、进行有效的哲学对话 |
三、与中国宗教思想的汇通 |
四、对现实问题的观照 |
第五节 德日进的生平与宗教哲学引论 |
第一章 进化作为宇宙超越之途径——德日进宗教哲学的宇宙论基础 |
第一节 宇宙的未来危机 |
一、宇宙论范式的转化 |
二、宇宙的熵化危机 |
三、从物理的“恶”到伦理的“恶” |
第二节 进化作为熵化的对冲 |
一、狭义进化论的局限性 |
二、广义进化论的确立 |
三、宇宙的未来与希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是宇宙进化的前锋——德日进论人的宗教维度 |
第一节 进化的创造论 |
一、对“分有创造”观念的批判 |
二、对“科学分析”观念的批判 |
三、从“分而创造”到“合而创造” |
第二节 人的未来——精神智慧圈 |
一、宇宙进化的动力 |
二、精神智慧圈的性质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日进的上帝观 |
第一节 上帝和宇宙的关系 |
一、试论现代宗教文化之合流 |
二、从“平衡伦理”到“运动伦理” |
三、上帝是宇宙的延伸 |
第二节 上帝是一种氛围 |
一、从“结构”与“能量”的角度认识上帝 |
二、爱的能量的激活 |
三、宇宙的基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日进的宗教观与中国人生哲学的相通性 |
第一节 人生进化论 |
一、方东美与德日进论人生之进化 |
二、方东美与德日进论人生之实践 |
第二节 死亡的积极意义 |
一、唐君毅与德日进论人生之超脱 |
二、唐君毅与德日进论对死亡之超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及其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 |
1.1 意识研究 |
1.2 量子理论解释的三种主要路径 |
1.2.1 量子理论的概念隐喻 |
1.2.2 心理物理理论 |
1.2.3 量子引力和微管理论 |
1.3 小结 |
第二章 意识的量子引力研究 |
2.1 意识单一态的确立与波函数的塌缩 |
2.1.1 单一态 |
2.1.2 塌缩原理 |
2.1.3 引力诱导 |
2.2 微管中量子效应假说的生物学基础 |
2.2.1 微管与细胞骨架 |
2.2.2 微管中的信息处理机制 |
2.3 意识生成的量子效应解释 |
2.3.1 微管中三个层面的量子效应解释 |
2.3.2 微管中量子相干性的实现基础 |
2.4 小结 |
第三章 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的哲学思考 |
3.1 从心理内容的推断到物理形式的表征 |
3.2 量子理论解释对神经科学研究的推动 |
3.3 量子理论解释之于心灵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6)神经科学哲学视域下的意识——基于无情还原论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问题的研究方法:突现论VS还原论 |
(一) 突现论 |
(二) 还原论 |
二意识还原的新路径:无情还原论 |
(一) 无情还原论的方法论特征 |
(二) 对意识难问题的介入解释 |
1. 意识“难问题”中的主体性 |
2. 无情还原论的介入 |
三无情还原论的方法释疑和价值探析 |
(一) 无情还原论的方法释疑 |
(二) 无情还原论的价值探析 |
(7)约翰·比克尔“无情还原论”(ruthless reductionism)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潮还原论的褪色与无情还原论的产生 |
1.1 新潮还原论的褪色 |
1.1.1 新潮还原论的概念和内容 |
1.1.2 新潮还原论的缺陷 |
1.2 无情还原论的产生 |
1.2.1 无情还原论概念与内容 |
1.2.2 无情还原论研究方法 |
1.2.3 无情还原论的研究特征 |
第二章 无情还原论对记忆问题的介入研究 |
2.1 记忆观的演变及本质的澄清 |
2.2 影响记忆巩固的两种心理特征 |
2.2.1 重复刺激 |
2.2.2 倒摄抑制 |
2.3 LTP(长时程增强)的分子机制 |
2.4 记忆─行为的联结:无情还原论实践案例分析 |
2.5 记忆本质澄清所引发的哲学思考 |
第三章 无情还原论对意识问题的的介入研究 |
3.1 意识的鸿沟问题及其回答 |
3.2 对意识“简单问题”的介入研究 |
3.2.1 ODR(眼动延迟反应)实验和工作记忆的神经元活动 |
3.2.2 干预细胞机制和分子通路 |
3.3 对意识“难问题”的介入研究 |
3.3.1 “难问题"和感受质(qualia) |
3.3.2 对“难问题”的介入研究 |
3.4 意识“难问题”的解释—无情还原论的哲学思考 |
第四章 无情还原论对传统哲学问题的重塑 |
4.1 对心理因果性的重塑 |
4.2 对多重可实现性的重塑 |
4.3 对心脑关系的重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意识神经生物学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四、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意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
1.1 意识研究方法的历史追溯 |
1.1.1 前意识研究时期的隐喻方法 |
1.1.2 笛卡尔及其影响 |
1.1.3 19世纪的心理物理学方法 |
1.1.4 认知科学的兴起与意识主题的确立 |
1.2 将意识作为变量的对比方法 |
1.2.1 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 |
1.2.2 意识与无意识的操作性定义 |
1.3 还原论中的难题:现象意识 |
1.3.1 意识科学研究现象属性的路径:主体报告 |
1.3.2 还原论的两种解释——机械解释与涌现解释 |
1.3.3 现象意识是涌现属性的论证及其反驳 |
第二章 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界定 |
2.1 “意识神经相关物” |
2.1.1 “意识神经相关物”概念的提出 |
2.1.2 “意识神经相关物”的研究进展 |
2.2 “意识神经相关物”的概念分析 |
2.2.1 意识状态的种类 |
2.2.2 直接相关的条件 |
2.2.3 神经状态所及的范围 |
2.3 相关性面临的形而上选择 |
2.3.1 “解释鸿沟”或“难问题” |
2.3.2 相关性的四种理论选择 |
第三章 意识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解释 |
3.1 意识产生的神经基础及其功能问题 |
3.1.1 认知与意识的区分 |
3.1.2 意识不同状态以及产生的神经基础 |
3.1.3 意识神经基础的功能问题 |
3.2 意识的全局工作空间机制 |
3.2.1 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假说 |
3.2.2 迪昂的神经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
3.2.3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哲学意蕴 |
3.3 意识的整合信息理论 |
3.3.1 意识的现象学属性分析 |
3.3.2 物理系统必需具备的属性 |
3.3.3 整合信息理论中的哲学思考 |
第四章 作为自由意志阐释机制的意识 |
4.1 有意识感觉知觉、行动意图的延迟 |
4.1.1 里贝特的经典实验 |
4.1.2 苏恩对里贝特实验的改进和发现 |
4.1.3 神经科学对自由意志的诘难 |
4.2 自由意志存在的空间 |
4.2.1 日常经验中有意识的意志对行为的介入 |
4.2.2 有意识的否决 |
4.3 意识对于自由意志的实践意义 |
第五章 意识中的自我 |
5.1 前意识科学的自我理论 |
5.1.1 自我实体作为意识主体的理论 |
5.1.2 意识中无自我的理论 |
5.2 关于自我的神经科学模型的争议 |
5.2.1 达马西奥的自我理论 |
5.2.2 巴尔斯的自我系统 |
5.2.3 迪昂关于自我的观点 |
5.3 情境化的自我 |
5.3.1 自我的语言分析:语言对于自我的重构 |
5.3.2 自我的精神分析:他者对于自我的规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意识“难问题”研究:一种还原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体验中的感受质问题 |
二、“反转地球”和还原论的解释进路 |
三、意识解释中的还原论:争议与辩护 |
(10)柑橘全爪羧酸酯酶对甲氰菊酯解毒代谢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柑橘全爪螨为害现状及抗性问题 |
2 昆虫(螨)抗性机理 |
3 羧酸酯酶及其介导的昆虫(螨)抗药性 |
3.1 羧酸酯酶的分类 |
3.2 羧酸酯酶介导昆虫(螨)抗药性产生的作用机制 |
4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5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引言 |
第二章 TPP对甲氰菊酯的增效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源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 |
第三章 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时空表达模式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源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试螨处理 |
1.4 总RNA提取 |
1.5 第一链cDNA合成 |
1.6 定量PCR引物设计 |
1.7 定量PCR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在北碚种群的表达模式 |
2.2 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在奉节种群的表达模式 |
2.3 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在万州种群的表达模式 |
2.4 甲氰菊酯胁迫后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模式解析 |
3 小结 |
第四章 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的真核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细胞培养 |
1.3 PCR扩增及pMD-19T Simple载体构建 |
1.4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构建 |
1.5 细胞转染及病毒株获取 |
1.6 PcE1、PcE7和PcE9重组蛋白表达 |
1.7 PcE1、PcE7和PcE9表达产物酶活性测定 |
1.8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
1.9 细胞毒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扩增及pMD-19T Simple载体构建 |
2.2 pFastBac- PcEs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 Bacmid- PcEs重组杆粒的构建 |
2.4 重组杆粒对昆虫细胞的转染 |
2.5 PcE1、PcE7和PcE9重组蛋白的酶活性测定 |
2.6 细胞毒性测定 |
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RNAi的柑橘全爪螨羧酸酯酶基因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dsRNA引物设计 |
1.4 dsRNA合成 |
1.5 dsRNA检测 |
1.6 RNAi处理 |
1.7 沉默效率的检测 |
1.8 生物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sRNA合成 |
2.2 沉默效率检测 |
2.3 甲氰菊酯生物测定 |
3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果及研究展望 |
1 主要结果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From Molecules to Mind(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哲学视域中的中华“门”文化[J]. 谢清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生物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贡献了什么?[J]. 李建会. 广东社会科学, 2021(06)
- [3]进化视域下的自由意志问题研究[D]. 曹旭婷. 山西大学, 2021
- [4]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D]. 漆志超. 武汉大学, 2019(01)
- [5]意识的量子理论解释及其哲学思考[D]. 蒋正清. 山西大学, 2019(02)
- [6]神经科学哲学视域下的意识——基于无情还原论的解释[J]. 尤洋,王振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6)
- [7]约翰·比克尔“无情还原论”(ruthless reductionism)思想研究[D]. 王振华. 山西大学, 2018(04)
- [8]意识神经生物学的哲学研究[D]. 尚凤森. 山西大学, 2018(04)
- [9]意识“难问题”研究:一种还原论的视角[J]. 王振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0]柑橘全爪羧酸酯酶对甲氰菊酯解毒代谢功能的研究[D]. 沈晓敏.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