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膜外注射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胸科手术创伤大,涉及皮肤、肌肉、肋骨、胸膜、肺脏等多个器官脏器组织及躯体和内脏感受器,开胸术后疼痛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手术疼痛之一,目前胸科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达80-96%,其中约有40-50%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疼痛,麻醉疼痛潜在的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残留肿瘤细胞清除,如何更加有效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减少副作用发生,并关注免疫功能的保护,是当前胸外科麻醉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临床研究立足一种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脉冲注药镇痛”,通过与“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和常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方法相比较,系统论证其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估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模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实施肺叶切除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进行不同术后镇痛方式的系统比较研究。1.研究分组:将90例行VAT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组”,(简称程控组,P组,n=30);“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组”,(简称连续组,S组,n=30)和“静脉持续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V组,n=30),术后分别应用相应镇痛方式。2.临床观察指标和时间点:观察术前(T0)、切皮后40min(T1)、切皮2h(T2)、术毕(T3)、术后 1h(T4)、术后 4h(T5)、术后 24h(T6)和术后 48h(T7)不同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疼痛强度数字模拟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镇痛泵的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的消耗量、麻醉药品(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QoR-15恢复质量评分。3.免疫应答指标选择和监测方法:(1)流式细胞术延续分析淋巴细胞及亚群中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NK 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比例在术前、切皮 2h 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2)基于吸附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免疫微球的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析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浓度在术前、切皮2h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结果]1.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三组镇痛方式下,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方面,“程控组”(P组)[0.0(0.0)~3.0(1.0)]与“连续组”(S组)[0.0(0.8)~3.0(1.8)]和“静脉组”(V组)[1.0(2.0)~4.0(1.0)]分别比较,在术后4h、24h和48h(T5-T7)显着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方面,P组[2.0(1.0),2.0(0.0)]和 S 组[3.0(1.0),2.0(0.8)]与 V 组[3.0(1.0),3.0(0.0)]分别比较,在术后1h、4h(T4和T5)分别有显着降低(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三组比较各时间点(T0-T7)无明显差异(P>0.05)。2.镇痛药品和麻醉药品消耗量比较:三种镇痛方式下,自控镇痛追加药物次数方面,P组[0.0(0.0)~2.0(3.0)]与S组[0.0(0.8)~3.0(4.0)]和V组[0.0(1.0)~5.0(5.0)]分别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显着减少(P<0.05);在局麻镇痛药罗哌卡因消耗量方面,P 组[30.0(0.0)~525.0(37.5)]与 S 组[40.0(7.5)~540.0(40.0)]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出现显着减少(P<0.05)。在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量方面,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着降低(P<0.05)。3.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主要包括心动过速和头晕症状,三组镇痛方式下,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4.QoR-15 恢复质量评分变化:P 组(107.0±5.1,114.4±4.2)与 S 组(104.4±5.3,110.5±3.8)和 V 组(103.1±3.5,108.3±4.2)分别比较,在术后 24h 和48h(T6、T7)时分别显着增加(P<0.05)。5.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影响(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①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总淋巴细胞(P 组:22.1±6.0~6.3±2.0;S 组:25.4±7.5~6.4±1.4;V 组:25.0±5.5~6.2±1.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总 T 细胞(P 组:72.9±7.4~64.5±9.9;S 组:73.3±8.0~68.4±9.0;V 组:74.0±7.5~68.2±12.9)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辅助性 T 细胞(P 组:41.9±4.6~35.6±4.2;S 组:42.3±7.4~35.8±5.4;V组:41.6±7.6~35.1±10.6)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②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组内分别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B淋巴细胞(P组:10.8±3.5~12.8±3.9;S组:9.9±2.8~11.1±4.0;V组:9.6±4.4~11.7±6.5)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NK 细胞(P 组:16.9±5.8~21.1±8.2;S 组:16.8±8.4~20.3±7.7;V 组:13.9±5.6~17.5±7.8)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2)细胞因子变化:IL-2、IL-4、IL-6、IL-10、TNF-α、IFN-γ 在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L-6和IL-10分别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①IL-6(P:4.6±2.2~82.4±61.3;S:4.9±1.9~72.9±39.5;V:4.6±1.7~125.4±77.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②IL-10(P:3.8±1.4~5.4±2.0;S:3.3±0.8~5.2±2.4;V:3.4±0.8~6.0±4.3)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结论]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镇痛通过脉冲式给药模式对于VATS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术后镇痛局麻药物的用量少,术后恢复质量好,适用于VATS术后镇痛。2.应用椎旁超前镇痛可以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应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胸科手术及麻醉镇痛可以导致免疫抑制,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影响,并不比静脉镇痛具有优势,但是胸科术后免疫抑制现象值得关注和必要干预。
林慧钦,宫妍妮[2](2010)在《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用于前列腺术后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应用于前列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3例住院前列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法镇痛,对照组采用度冷丁间断肌内注射法镇痛,分别于用药后1h及24h内评价效果。结果用药后1h及24h内镇痛效果实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睡眠时间分另为5.65±2.1和3.11±1.59(P<0.01),肌门排气时间、呼吸频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吗啡硬膜外注射术应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具有用药剂量小、作用时间长、镇痛效果佳、生理扰乱轻、操作简便的优点,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范向凯[3](2009)在《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奈福泮复合罗哌卡因经硬膜外途径连续给药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奈福泮代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经硬膜外途径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搜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要求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ASA分级I-II级、无近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精神正常、能理解VAS等评分测试、愿意接受术后镇痛及能够配合试验。硬膜外麻醉失败,试验中硬膜外导管脱出,以及因其它原因无法观察试验数据者均予排除。入选病例按照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手术前均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L2-3间隙,向头置管4cm,按常规进行麻醉管理。术毕即时给予硬膜外镇痛泵镇痛,R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RF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芬太尼0.5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RN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奈福泮100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注射速度均为4ml/h。手术结束后即刻以及1,2,4,8,24,48小时观察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试验采用双盲法,由专人按照预先拟定的方案进行分组、配药并准确记录,由另一人进行术后数据采集。所有数据采集结束后再根据分组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和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在各时点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第2,4,8,24,48时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在各时点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在第4,8时点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福泮复合罗哌卡因经硬膜外途径连续给药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与使用芬太尼加局麻药相比,奈福泮加局麻药的镇痛效果相当但可能会减少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奈福泮代替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更适合于老年人。
王昭辉[4](2008)在《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前列腺增生症发生于老年男性,常合并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术后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处理一直都受到重视。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随着现代医学及科技的发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各种手术方法也不断发展创新,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再到经尿道激光治疗等,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各种术前及术后处
王祥云,文学锦,谢建梅,苏亚海[5](2007)在《PCEA技术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80例,实验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小剂量吗啡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肌注杜冷丁药物镇痛。观察两组各时段的镇痛效果及术后48h内发生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量、冲洗时间等。结果:两组各时间段的镇痛评分呈显着性差异(P<0.01);48h内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膀胱冲洗量、冲洗时间等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伤口疼痛等症状,镇痛良好,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腺摘除术后利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小剂量吗啡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因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和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病人生理功能的稳定和康复。
曹桂荣[6](2007)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c pump,PCEA)对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oplasia,BPH)术后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BPH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7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PCEA组缓解膀胱痉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CE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无显着性。结论:前列腺术后采用PCEA可有效地缓解膀胱痉挛症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积极的作用。
张红芹,熊洪书,张洲[7](2007)在《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中的平衡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平衡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术毕前3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人负荷量小剂量吗啡1mg加1%利多卡因4ml,B组注人1%利多卡因4ml,之后两组均用芬太尼加局麻药行PCE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h的镇痛效果、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患者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结果A、B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膀胱痉挛的发生和患者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中可明显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率,自控给药量及总给药量,起到了平衡镇痛的作用。
邓红英,林笛[8](2006)在《前列腺汽化术联合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的护理24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昭辉[9](2005)在《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到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症状,延缓病程的作用,国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手段还是手术治疗。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则是达到手术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研究越来越成熟,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治疗方面的难点,特别是在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目前的研究较少。中医药在围手术期处理上存在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术后通过中医药的介入,将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形成规范,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成为我们的研究目标。我们首先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讨论并制订了前列腺术后西医治疗护理规范。其次,我们通过文献调研、德非尔法(一线专业医生、专家咨询调研)、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并结合临床试用制定了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证候调查表,对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179例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了术后证候调查,并利用I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调研及专家讨论,认为前列腺增生症在术后早期(1—2天)以实证为主,常见证型包括气滞血瘀、湿热夹瘀、湿热内蕴等,约占总证型的43.5%,兼证则以实证症状为主证,三类兼证中实证比例分别为80.3%、66.9%和74%;在术后5天以后,患者表现则以虚证证型为主,主要证型包括肾阴不足兼气滞血瘀型、脾肾不足兼气滞血瘀型、湿热内蕴型、中气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和肾阳亏虚型。其中虚证比例71%,在两类兼证中,虚证比例分别占84.2%和74.6%。在总结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证候规律的基础上,我们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术后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形成情志疗法、汤药、中成药、针灸、理疗、外治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的中医治疗护理方案,并与西医治疗护理规范有机结合,形成了新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方案。方案的建立为临床进一步进行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打下基础,并将为开拓中医治疗领域及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提供经验与思路。
刘义兰[10](2005)在《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
二、硬膜外注射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注射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纳入排除标准 |
2.4 主要药品和设备 |
2.5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置管方法 |
2.6 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
2.7 观察指标 |
2.8 免疫评估技术方法 |
2.9 免疫检测原理、步骤 |
2.10 疼痛、镇静、爆发痛和恢复质量评价标准 |
2.11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患者纳入流程 |
3.2 病人一般资料和分组情况 |
3.3 三组镇痛方法在静息/咳嗽时NRS疼痛评分变化 |
3.4 三组镇痛方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3.5 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情况 |
3.6 三组镇痛方法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 |
3.7 两椎旁镇痛组不同时点罗哌卡因用量差异 |
3.8 术毕麻醉药用量变化 |
3.9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10 三组镇痛方法QoR-15恢复质量评分情况 |
3.1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
3.12 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变化 |
3.13 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变化 |
3.14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分析结果 |
3.15 血浆IL-2、IL-4、IL-6、IL-10 浓度变化 |
3.16 血浆TNF-α、IFN-γ浓度变化 |
4.讨论 |
4.1 程控间歇椎旁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
4.2 镇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术和麻醉对免疫反应及肿瘤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用于前列腺术后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术后镇痛方法 |
1.4 术后护理措施 |
1.5 术后并发症的评价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7)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中的平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 果 |
3 讨 论 |
(9)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
2 西医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
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制订前列腺术后证候调查表 |
1.1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前列腺术后证候规律调查分析 |
2.1 病例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制订前列腺术后中医治疗护理方案 |
3.1 湿热夹瘀型 |
3.2 气滞血瘀兼肾阴不足型 |
3.3 气滞血瘀兼肾阳亏虚型 |
3.4 气滞血瘀型 |
3.5 湿热内蕴型 |
3.6 气滞血瘀兼中气不足型 |
3.7 脾肾不足兼气滞血瘀型 |
3.8 肾阳亏虚型 |
3.9 中气不足型 |
4 制订前列腺术后西医治疗护理方案 |
4.1 治疗 |
4.2 护理 |
5 制订新的前列腺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方案 |
5.1 术后早期(停留尿管阶段) |
5.2 术后早期(拔尿管后阶段) |
5.3 术后5天以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硬膜外注射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D]. 刘伟.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1)
- [2]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用于前列腺术后效果观察[J]. 林慧钦,宫妍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0(13)
- [3]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D]. 范向凯. 山西医科大学, 2009(10)
- [4]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治疗进展[A]. 王昭辉. 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5]PCEA技术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J]. 王祥云,文学锦,谢建梅,苏亚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7(06)
- [6]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曹桂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07(14)
- [7]硬膜外负荷小量吗啡在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中的平衡应用[J]. 张红芹,熊洪书,张洲. 重庆医学, 2007(06)
- [8]前列腺汽化术联合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的护理24例[J]. 邓红英,林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01)
- [9]创建新的前列腺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方案的研究[D]. 王昭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10]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护理[J]. 刘义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