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生花[1](2021)在《依托校本课程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兰州市H小学的个案》文中研究说明
欧素菊[2](2021)在《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三级课程制度的保障下,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托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的课程,突破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特点,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将其以课程的形式纳入学校教育系统是缓解传承断代危机的有效途径。已有研究较为关注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路径,而较少关注非遗教育结果质量的问题。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是回应非遗教育结果的关键,基于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真实图景,分析课程实施的优秀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厘清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探索提升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这是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非遗校本课程不仅要满足实现育人价值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实现文化价值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应是交互的过程。交互是非遗课程与学生生活情境的交融,是教育主体间的交互。非遗以课程的形式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其实施目的是实现非遗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由此,非遗校本课程应以人文精神的升华为价值导向,实现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培育、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审美生活意识的培育。基于对非遗校本课程的应然样态及其实施的应然样态和价值导向的理解,本研究采用工具性个案研究方法,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方法对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做了探析,以了解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实然状态。以课程实施的时间线为导向,以课程实施的准备、过程和结果为调查的一级维度,以对象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为二级维度,设置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具体访谈1位校长、1位副校长、12位教师、3位学生,回收学生问卷376份。另外,非参与式课堂观察4节,搜集教学文件以及采集环境观察材料若干。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实施获得了优秀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学校通过邀请非遗专家,弥补师资力量之短板;建设校本教研团队,沉淀课程之牵引力;赋旧曲予新意,保障非遗生命力;建非遗校园文化,厚积课程之推动力等优秀的举措来推进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但学校的非遗校本课程实施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标引领不足;课程内容多为物化呈现,少触及文化内里;课程组织过程传统,未体现非遗活态性;课程评价薄弱,未发挥其效力等。基于以上发现,借助陈晓端、张立昌《课程与教学通论》的课程实施影响理论为分析框架,发现由课程方案、课程材料组成的课程对象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客体条件,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非遗传承人或艺人组成的主体因素构成了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由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的环境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由地方教育当局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组成的管理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力量。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结论:(1)课程实施主体对非遗校本课程认同度高,然而其行为能力却与之不匹配;(2)软环境为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然而硬环境限制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3)课程的对象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染化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提高各因素的协调性,才能继续促进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已获得的优秀经验,改进其存在的不足。由此,研究提出五个方面的优化建议:(1)引进专家,保障课程建设的专业力量;(2)活化课程实施过程,培植民族文化心理场;(3)优化教育场域,缓解教育情境与非遗生境的疏离;(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破教师经验茧房;(5)创新课程内容,激发非遗生命等.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研究问题,通过查找文献和翻阅课程理论,厘清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蕴,然后深入学校课程实施图景,探索其优秀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厘清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研究是为提高非遗教育结果质量,促进其价值的实现。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下多元文化共生的教育,培养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审美生活意识,这也是贯穿本研究始终的价值取向。
毛萍[3](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加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强调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课程全过程。且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性意蕴,是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感染力与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和促进学科发展的传统文化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的难点。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蕴含着规范与道德,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利资源,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开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助力文化育人理念的践履,同时也成为塑造学生人格、促进教师成长以及凸显学校特色的重要力量。D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开发的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取得一定的经验积累,具有示范性,因而本研究将以D中学为个案,在分析其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之道”,以期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参考的“发展之路”。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并着重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本部分在介绍D中学的概况与其校本课程开发办法的基础上,并从学校特色理念、学科课程要求、学生需求调研与教师资源评估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第三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本部分具体围绕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第四部分:D中学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结论与建议。本部分针对D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并结合访谈记录与问卷调查,总结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经验,同时发现与反思D中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刘丽群,周先利[4](2020)在《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校本课程的深层开发面临着深层困境。从开发的定位来看,主要是对国家预留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极大地限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拓展空间与发展疆域;从开发的主体来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缺乏开发的意愿与能力且得不到外部的必要支持;从知识的来源来看,境域性知识是其主要知识来源,知识的边缘化容易导致课程的边缘化;从开发的路径来看,侧重于开发技术的调整与完善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改造与重塑。校本课程的深层开发:首先,应实现文化解围,即从文化传承的多样性来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与特殊价值;其次,应推行课程同构,即通过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课程共同体实现校本课程的同创共生;最后,应进行路径解锁,即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互借互补中消解对峙、走向相容。
范清[5](2020)在《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因而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重要补充的校本课程则顺应成为新课改的着力点。对化学学科而言,以地方本土资源为依托的化学校本课程因其具有特色性、情境性、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样的校本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它对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土资源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也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转型成为研究型教师,关注到教育本位上来。同时,本土资源下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为主要研究基地进行该项目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找到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然后,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关于校本课程认识的情况分析,采用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接着采用个案法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具体说明本文中提出的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即情景化模式、体验化模式、模拟实验化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高效性;最后采用前后测对比法证明基于本土资源下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云南作为一个多种少数民族融合的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本土资源的选取原则和选取范畴;本土资源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相融合的形式;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流程;化学教学素材资料的编排顺序以及校本课程实施的高效模式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动手的实践探究能力增强,化学学业成绩也明显提升。2、云南本土资源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相结合既能补充国家教材知识的陈旧性又能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资源。3、应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情景化模式、体验化模式、模拟实验化模式的“三化模式”具有高效性等特点,可继续深入研究和补充。4、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使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5、化学校本课程可以有效建设学校特色教育体系。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和国外关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方面的发展与进程;本文研究范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支撑。最后在这些相关文献中寻找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新的研究突破点,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对应用于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云南本土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编排。主要包括:分析本土资源选择的原则;本土资源的分类即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化工工艺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学生较感兴趣的本土资源类型;对具体的列入校本课程的本土资源内容分析、整理和编章归节,形成校本课程教材。第四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对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具体流程、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的研究等。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个案研究和有效性分析。主要包括基于云南本土资源下的《古滇青铜文化与金属的保护》《斗南玫瑰花精油的提取》《滇池水样检测和水体保护》《普洱茶的成分探究和普洱茶文化》等几个具体教学个案的分析。并通过成绩的前后测结果变化证明“三化模式”在个案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前后测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良好。第六部分:结论与反思。总结本论文的结论和研究中的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提出方向。
杨蕴希[6](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张洪彬[7](2020)在《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中学教育需要做相应的改进:在课程上,课程的开发力度和开发渠道上要更多更广;在教学中,需要从教书转向育人,尽量用真实的情境教育学生。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对课程开发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扩展,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自然博物馆是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内收藏着大量地理相关的标本,包含着多种形象直观的地理情境。但现实中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却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对重庆市的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OECD开发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模式,并提出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最后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进行了实践案例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目前,重庆市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开发水平不高、教师开发动力不足、城乡间认知差异大等问题,但部分已开发的课程实施效果较好,学生兴趣大、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也较高。(2)教师是影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因素。教师态度、经验、精力和时间及开发能力都会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甚至影响能否开发课程。(3)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考虑四大开发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博物馆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开发校本课程;二、主体性原则,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学校为开发主体;三、整体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意三级课程的整体性,不能脱离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四、开放合作原则,开发时需坚持学校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课程教学专家、自然类博物馆内的管理人员三方合作。(4)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模式包括七个步骤:开发小组组建、资源调查、学情分析、目标拟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5)促进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高效开发有六大策略。一、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二、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增设互动型活动;三、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四、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五、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六、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总之,利用自然博物馆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对建设适合学校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具有重要价值,且能提高学校利用社会课程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顾程晨[9](2020)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实施中的问题识别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T市T中为例》文中提出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全国各地部分中学为了顺应这场改革,开始着手对本校的课程体系以及教育组织形式进行打破与重建。近几年,走班制在“不得不走”的呼声中,对学生生涯指导规划和关键能力培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等方面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已成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与实践者探索的热点。论文以江苏省T市T中学走班制改革为研究案例,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4769名学生对走班制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18位教师和24位同学的访谈结果为依据,发现:T中的走班制总体实施良好,得到了教师和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认同。学生们认为走班制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教师们表示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得到了专业发展。走班制实施中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4个层面的价值观与行为的影响,同时产生了多个方面的问题。社会层面主要是对走班制实施前的宣传不够,家长认同感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区域内教学资源配置欠合理性。学校层面主要是顶层设计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缺乏打通学段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科研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走班制对高质量课程的开发,走班制导致选科组班导师结构性失衡和教师工作量加大。学生层面,缺乏生涯规划指导导致选课功利性、随大流。新高考背景下,学生个性培养难以凸显。教学组织的形式变化导致教学反馈滞后,师生关系疏远等。基于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了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多位联动,开展生涯规划指导;重视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全面培育学校课程领导力;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优化校内师资配备,合理调用区内资源;统筹教学组织安排,加强课程的实质结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等改革策略。
张晓帆[10](2020)在《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榆次区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响应并颁布了《榆次区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学校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最终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进一步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调查其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的策略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榆次区城区小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从开发主体、资源的利用、评价体系、开发中的困难这几个维度对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了解不到位,能力不足;二是缺乏交流、合作;三是评价机制缺失;四是课程开发资金短缺;五是资源利用不足。针对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成因分析,本研究尝试提出了改进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提高主体开发的意识和水平;健全合作机制;完善评价制度;加强支持力度。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层面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以促进其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文化传承之必然:非遗校本课程是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 |
2.校本课程实施之诉求: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亟需优化 |
3.研究现状之需要:非遗校本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1.非遗相关研究 |
2.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相关研究 |
3.述评与启示 |
(四)理论基础 |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
3.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4.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
(五)核心概念 |
1.非遗 |
2.校本课程实施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八)研究创新点 |
一、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意蕴探源 |
(一)非遗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非遗校本化 |
1.非遗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校本化 |
2.非遗校本课程的内容遴选在地化 |
(二)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多元交互 |
1.课程实施是课程与学生生活情境交互的过程 |
2.课程实施是多元课程主体交互的过程 |
(三)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升华 |
1.培育文化自觉意识 |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3.培养审美生活意识 |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的说明 |
(三)资料搜集的过程与整理分析 |
(四)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三、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素描 |
(一)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概述 |
(二)课程实施准备的解读 |
1.课程实施主体的认同 |
2.课程实施师资的培育 |
3.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 |
4.课程实施环境的打造 |
(三)课程实施过程的展现 |
1.教师的教学策略 |
2.学生的学习态度 |
3.环境资源的利用 |
4.校本教材的开发 |
(四)课程实施案例的展示 |
(五)课程实施效果的呈现 |
1.课程实施效果述评 |
2.课程实施评价策略评析 |
四、H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
(一)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优秀经验透视 |
1.邀请非遗专家,弥补师资力量之短板 |
2.建校本教研团队,沉淀课程之牵引力 |
3.赋旧曲予新意,保障非遗之生命力 |
4.建非遗校园文化,厚积课程之推进力 |
(二)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存在问题检视 |
1.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目标引领不足 |
2.课程内容多为物化呈现,少触及文化内里 |
3.课程组织过程传统,未体现非遗活态性 |
4.课程评价薄弱,未发挥评价效力 |
五、非遗校本课程实施优秀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对象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客体条件 |
1.课程方案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
2.课程材料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 |
(二)主体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 |
1.校长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领航者 |
2.教师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导者 |
3.学生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者 |
4.家长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 |
5.非遗传承人或艺人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促进者 |
(三)环境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
1.硬环境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硬基础 |
2.软环境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源驱力 |
(四)管理因素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力量 |
1.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护航力量 |
2.学校内部管理是非遗校本课程实施的推进力量 |
六、结论和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主体对非遗校本课程的认同度高 |
2.主体的行为能力与认同不匹配 |
3.软环境助力富足而硬环境支持不足 |
4.课程实施影响因素染化非遗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
(二)研究建议 |
1.引进专家,保障课程建设的专业力量 |
2.活化课程实施过程,培植民族文化心理场 |
3.优化教育场域,缓解教育情境与非遗生境的疏离 |
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破教师经验茧房 |
5.创新课程内容,激发非遗生命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硕博论文 |
(四)其他 |
附录1: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2:非遗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非遗校本课程实施学生问卷 |
附录5:非遗校本课程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6:课外观察记录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
二、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 |
(一)D中学概况 |
(二)D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
(三)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 |
三、D中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
(一)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 |
(二)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
(三)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
(四)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价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经验与启示 |
(二)问题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校本的课程开发 |
1.校本课程容易成为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对立面而非统一体 |
2.校本课程往往成为国家与地方课程之外的代名词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是否愿意和能否开发 |
1.教师基于投入—产出的理性分析不愿意投身其中 |
2.教师开发能力先天不足导致无能力投身其中 |
三、校本课程知识的来源:边缘化的境域性知识能否准入课程 |
1.境域性知识处于知识价值排序链的低端 |
2.城镇化进程加剧了境域性知识,尤其是乡土知识的边缘化 |
3.学校的制度化与评价的应试导向使得境域性知识进一步边缘化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技术的不足还是文化的缺失 |
1.缺乏学校教育哲学的统帅与引领 |
2.尚未建立合作共商的工作机制 |
3.没有真正赋予教师以课程自主权 |
五、校本课程深层开发:如何突围 |
1.文化解围:从文化传承的多样性来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与特殊价值 |
2.课程同构:通过建立课程共同体来实现校本课程的同创共生 |
3.路径解锁:在互借互补中消解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对峙 |
(5)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 |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3 应用于化学校本课程的云南本土资源的选取与整合 |
3.1 本土资源的选取原则 |
3.2 云南本土资源的分类 |
3.3 云南本土资源的选择 |
4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
4.1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
4.2 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 |
4.3 化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
4.4 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三化”模式 |
4.5 化学教本课程的教材选题目录 |
5 个案实践和效果分析 |
5.1 《古滇青铜文化与金属的保护》教学案例 |
5.2 《滇池水体保护与水样检测》教学案例 |
5.3 《玫瑰花精油的提取》教学案例 |
5.4 《普洱茶文化与成分检测》教学案例 |
5.5 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分析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
3.1 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水平不高 |
3.2 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开发目的,并取得较好课程效果 |
3.3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利用率高于其他类型博物馆 |
3.4 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认可度高,但认知水平区域差异大 |
3.5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
3.6 学校对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程度较低 |
第4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教师因素 |
4.2 安全因素 |
4.3 学校因素 |
4.4 学生及家长因素 |
4.5 博物馆因素 |
4.6 课程因素 |
第5章 基于OECD程序的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5.1 OECD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
5.2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
5.3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第6章 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
6.1 深挖博物馆课程资源 |
6.2 增设互动型活动,多种课程实施方式结合 |
6.3 定期开展博物馆馆员课程论知识培训 |
6.4 出台促进开发校本课程的鼓励政策 |
6.5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吸引力 |
6.6 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开发效率 |
第7章 重庆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
7.1 组建开发小组 |
7.2 调查课程资源 |
7.3 分析学情 |
7.4 拟订目标 |
7.5 组织课程 |
7.6 实施课程 |
7.7 评价课程 |
7.8 反思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实施中的问题识别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T市T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要求 |
1.1.2 所在中学改革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技术线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扎根理论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分层走班和学分制 |
2.1.2 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 |
2.1.3 新高考改革方案 |
2.2 相关理论 |
2.2.1 核心素养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课程领导力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1 走班制的价值和理论分析 |
2.3.2 走班制实施中问题研究 |
2.3.3 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实施研究 |
2.3.4 美国走班制教学研究与实施历史 |
2.3.5 我国走班制实践探索历史 |
第三章 T中走班制实施的背景与教学管理机制 |
3.1 T中的育人环境与培养理念 |
3.1.1 T中的实施走班制度的内外环境 |
3.1.2 T中的育人目标与课程理念 |
3.2 走班制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 |
3.2.1 “体用课程I”的设置与组织实施 |
3.2.2 “体用课程II”的设置与教学组织 |
3.3 走班制的教学评价与组织保障 |
3.3.1 课程评价 |
3.3.2 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T中走班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
4.1 体用课程II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简介 |
4.1.2 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
4.2 T中走班制的访谈 |
4.2.1 访谈设计 |
4.2.2 访谈样本分布 |
4.3 T中走班制访谈结果分析 |
4.3.1 领导层对走班制实施的目标与理念 |
4.3.2 师生和家长对走班制的认同感 |
4.3.3 师生对走班制课程设置方案的评价 |
4.3.4 走班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分析 |
4.3.5 学生对走班制实施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走班制实施过程中问题及改进策略 |
5.1 走班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1.1 社会层面 |
5.1.2 学校层面 |
5.1.3 教师层面 |
5.1.4 学生层面 |
5.2 走班制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T中走班制有效实施的改进策略 |
5.3.1 社会、学校、家庭多位联动,开展生涯规划指导 |
5.3.2 重视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全面培育学校课程领导力 |
5.3.3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
5.3.4 优化校内师资配备,合理调用区内资源 |
5.3.5 统筹教学组织安排,加强课程的实质结构 |
5.3.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 |
(10)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进程 |
1.2.2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 |
2.1 研究方案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3 访谈的设计 |
2.1.4 调查样本的选择 |
2.2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2.2.1 开发主体相关现状 |
2.2.2 资源利用现状 |
2.2.3 评价现状 |
2.2.4 开发中的困难 |
第三章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存问题 |
3.1.1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了解不到位、能力不足 |
3.1.2 缺乏交流、合作 |
3.1.3 评价机制的缺失 |
3.1.4 课程开发资金短缺 |
3.1.5 资源利用不足 |
3.2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先天专业知识技能匮乏 |
3.2.2 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不完备 |
3.2.3 保障教师参与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
3.2.4 提升主体开发能力的措施不足 |
3.2.5 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走出困境的策略 |
4.1 提高主体开发的意识和水平 |
4.1.1 健全激励制度 |
4.1.2 保证开发时间和精力 |
4.1.3 加强培训教育 |
4.2 健全合作机制 |
4.2.1 加强校内合作 |
4.2.2 积极联系校外合作 |
4.3 完善评价机制 |
4.3.1 丰富评价对象、内容、方式 |
4.3.2 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全程性 |
4.4 加强支持力度 |
4.4.1 完善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
4.4.2 积极寻求周边资源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托校本课程的乡土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兰州市H小学的个案[D]. 张生花.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欧素菊.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研究 ——以D中学礼仪教育课程为个案[D]. 毛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J]. 刘丽群,周先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06)
- [5]基于云南本土资源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D]. 范清. 西南大学, 2020(05)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自然博物馆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D]. 张洪彬. 西南大学, 2020(05)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实施中的问题识别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T市T中为例[D]. 顾程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10]榆次区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张晓帆. 山西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