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榴辉岩制片方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田洋[1](2021)在《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是地球历史时期重要的演化阶段,该时期发生了罗迪尼亚向冈瓦纳大陆的转换及伴随的全球性构造事件、成矿过程、古气候变化及生命演变等关键过程。因而,各陆块在该时期的地质演化和相互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其中,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在晋宁期-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不仅是理解中国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及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探索全球超大陆古地理格局恢复的基础与关键。华南板块由扬子和华夏陆块拼合而成,二者的拼合时间、位置、方式及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然而,扬子-华夏的拼合时限存在新元古代与早古生代的不同认识,拼合界线西南段的空间展布也存在多种观点,这些都制约了对华南构造演化的理解。应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选取出露于湘桂粤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调查与代表性剖面测制基础上,系统开展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工作,并综合华南岩浆岩、沉积岩、构造变形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研究区鹰扬关群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变形序列,恢复了鹰扬关群火山岩源区与构造背景,厘定了青白口系-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物源及沉积盆地性质,判定了研究区与扬子或华夏陆块亲缘关系,约束了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限定了拼合界线西南段空间展布,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历程。获得主要认识如下:(1)鹰扬关群实质为一套由断层接触的基质与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基质为变质含凝灰质细碎屑岩,岩块为变质火山(碎屑)岩、微晶石英岩与大理岩等。岩块中安山质和流纹质岩石分别形成于822-816 Ma和~765 Ma,基质中变砂岩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峰值为764 Ma。结合前人获得的大理岩岩块与变砂岩基质661 Ma与700 Ma的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以及被奥陶纪(~450 Ma)辉长岩和志留纪(440-417 Ma)花岗岩侵入的野外证据,认为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岩的形成时代应在青白口纪-南华纪。(2)鹰扬关群经历了5期构造变形。沉积层理(S0)指示的第一期片理(S1)形成的紧闭同斜褶皱(S2),长英质脉(S1)形成的无根勾状褶皱(S2),叠加在S2之上的宽缓褶皱、分割褶劈理及左行走滑运动(S3),形成于晋宁期-加里东期构造变形(D1-D3)。以区域片理为基础形成的剪切带、层间剪切褶皱及右行走滑运动(D4)形成于印支期及早燕山期W-NWW向挤压作用;晚燕山期的伸展作用主要表现为正断层活动(D5)。区域上泥盆系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前泥盆系之上,且泥盆系的脆性变形明显区别于鹰扬关群D2期的韧性变形。因此,鹰扬关群构造混杂是新元古代扬子-华夏拼合过程中初始构造混杂与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3)鹰扬关群中的822-816 Ma安山质岩石多具有高Mg安山岩特征,源于俯冲构造背景下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765 Ma流纹质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拆沉作用引发软流圈上涌造成古老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这些岩石记录了822-816 Ma俯冲环境向765 Ma板内裂谷环境的转变,与扬子东南缘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历程,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碎屑锆石证据,明确了湘桂粤交界鹰扬关群具有亲扬子属性。(4)南华系-寒武系杂砂岩碎屑颗粒组成石英含量低-中等、岩屑与长石含量变化较大,分选磨圆较差,其中岩屑包含较多沉积岩、变质岩岩屑,具有锆石-磁铁矿-榍石-电气石的重矿物组合。南华纪-寒武纪杂砂岩ICV平均值逐升高,平均值分别为0.90、1.02与1.03,泥岩也显示相同特征,平均值分别为0.70、0.72与0.79,所有样品具有中等-较高的CIA值,表明源区累积经历中等-强烈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岩样品均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且平坦、Eu负异常特征,地球化学物源判别图解样品主体落入富含石英质沉积物源区,指示物源岩石以酸性岩或低级变质岩为主,包含再循环古老沉积物与第一次循环物质,且第一次循环沉积物供给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5)青白口纪晚期(820-720 Ma),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主要接受来自扬子东南缘江南古岛弧及扬子陆块内部物源供给,而南华系天子地组沉积时期物源发生转变,来自华夏方向的物源到达研究区及郴州-临武一线。随后,华夏方向的物源不断向北西推进,于震旦纪到达永福一带,寒武纪到达龙胜一带,该迁移特征与W-NW古流向相互佐证。结合南华系-寒武系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寒武纪浅海相沉积构造,认为青白口纪晚期-寒武纪沉积盆地性质为大陆裂谷环境,扬子与华夏陆块之间无宽阔的大洋相隔。(6)综合江南造山带蛇绿混杂岩、弧岩浆岩、弧后盆地沉积、碰撞后花岗岩、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形成时代以及鹰扬关群与扬子的亲缘关系等关键素材,本论文限定扬子-华夏陆块聚合最终时限约820-805 Ma,拼合界线西南段位于鹰扬关地区以东。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经历了:(1)洋-洋俯冲(970-880 Ma);(2)弧-陆碰撞(880-860 Ma);(3)洋-陆俯冲(860-825 Ma);(4)碰撞拼合(825-805 Ma);(5)大陆裂谷(805-750 Ma);(6)构造抬升(750-720 Ma);(7)裂谷沉积(<720 Ma)七个阶段。
范正哲[2](2021)在《西藏拉萨地体南缘叶巴岩群厘定、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韩振玉[3](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谭东波[4](2020)在《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东部,是由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在三叠纪时期碰撞所形成的,它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出露规模最大和研究程度最高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同时也是广泛发育碰撞后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研究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以及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对大别造山带道士冲、祝家铺、椒子岩和沙村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全岩锂(Li)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为认识俯冲华南陆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地幔提供了新的证据。碰撞后镁铁质全岩具有高MgO(高达20.67 wt.%),低SiO2(41.06—56.02 wt.%)含量,以及弧形微量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我们首次调查了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全岩Li同位素组成(Li=2.50—28.0 ppm,平均为9.20 ppm,δ7Li=-2.9至+7.2‰,平均为+2.7‰),发现其变化范围与正常地幔值有明显不同(Li=1.20±0.10ppm;δ7Li=+2.9至+4.3‰,平均为+3.5±1.0‰)。在排除了围岩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部分熔融程度和俯冲脱水过程可能造成的Li同位素分馏对碰撞后镁铁质岩Li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后,我们认为再循环陆壳物质的加入是导致碰撞后镁铁质岩具有超出正常地幔Li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大别-苏鲁造山带出露的变质岩以及陆源沉积物的Li同位素组成,我们认为再循环进入地幔源区的岩石单元主要以片麻岩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榴辉岩、陆源沉积物和大理岩。本项成果首次证明了 Li同位素可以是研究俯冲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的良好示踪剂。对大别造山带祝家铺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熔-流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主要成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中均识别出三类包裹体,成分组合分别为:硅酸盐(类似于寄主矿物,下同)±碳酸盐±硫酸盐±甲烷(CH4)±H2O,碳酸盐+滑石+CH4±硫酸盐,硅酸盐+碳酸盐±滑石±CH4±硫酸盐,它们分别代表了寄主矿物在形成时所捕获的熔体相、流体相和熔-流体共存相的组分。三类包裹体中均存在碳酸盐和硫酸盐子矿物以及CH4组分,指示了地幔源区在发生部分熔融之前已经存在CO2、CH4和S组分。排除了寄主矿物对包裹体成分的改造作用,认为包裹体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子矿物主要来自于自身成分的结晶与沉淀。CH4可能由深俯冲大陆地壳衍生的CO2流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费托反应所形成的或者来自地球表层。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大别造山带祝家铺碰撞后镁铁质岩的源区同时受到两种介质的交代,分别为长英质硅酸盐熔体和COH流体,这种介质的性质可能为硅酸盐熔体+COH流体体系的超临界流体。本项成果通过对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熔-流体包裹体研究,深化了对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的认识。对大别造山带道士冲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全岩和单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数据为理解幔源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元素(特别是铌(Nb)和钽(Ta))的分异行为提供了新的认识。根据野外和显微镜下岩相学观察,道士冲镁铁质岩大致可以分为三组(Group-Ⅰ,Ⅱ和Ⅲ),分别代表了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从 Group-Ⅰ到 Group-Ⅲ,全岩 MgO、Fe2O3、CaO、Cr 和 Ni 含量y以及 Mg#值逐渐降低,SiO2、A12O3、Na2O、Ba、Sr 含量和 Nb/Ta 比值(19.5—26.2)逐渐升高,表明道士冲镁铁质岩代表了一个良好的岩浆演化序列,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显着的Nb-Ta分异。单矿物角闪石的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 Nb(4.87—22.5 ppm)、Ta(0.20—0.77ppm)含量和 Nb/Ta 比值(16.8-41.1)随着其Mg#值降低而升高,但随TiO2含量增加而升高;单矿物黑云母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其Nb(8.50—25.1 ppm)、Ta(0.32—0.65 ppm)含量和Nb/Ta(21.1—49.6)比值随着Mg#值降低而升高,随TiO2含量增加而升高。通过半定量模拟与角闪石和黑云母结晶时平衡的硅酸盐熔体的Nb/Ta比值组成,以及黑云母和硅酸盐熔体之间的Nb-Ta分配系数(DBt/melt Nb/Ta),发现(1)随着角闪石的不断分离结晶,硅酸盐熔体的Nb/Ta 比值会大幅度下降,可以从31.6逐渐降低到15.6;(2)黑云母和硅酸盐熔体之间的D Bt/melt Nb/Ta(0.89—2.40)和Mg#值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D=-0.0626×Mg#+5.4811,R2=0.9424)。这方面的研究首次从天然样品角度证实了岩浆演化过程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会造成较大的Nb-Ta分异,并显着降低熔体中的Nb/Ta比值。据此我们提出角闪石和黑云母是早期大陆地壳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结晶残余相,并估算大约有0.12—0.24%硅酸盐地球质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就可以平衡整个硅酸盐地球的Nb亏损,中-下地壳是可能的高Nb/Ta比值储库。
王建[5](2020)在《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大型重要的金矿集区,拥有如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玲珑金矿等一系列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吸引了我国乃至全球矿床学家和地质勘探学家的目光,是开展金矿矿床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随着矿山资源枯竭,矿床深部外围找矿迫在眉睫,应用于深部找矿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亟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胶东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依据收集的119个金矿床的空间位置、赋矿地质体、储量-平均品位-矿体产状和成矿时代(部分矿床)等数据,总结了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品位-吨位模型评价和预测了其成矿潜力。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是典型焦家式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玲珑式花岗岩中、受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控制,根据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划分为(黄铁矿)绢英岩化、金-石英-黄铁矿、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四个阶段。其中,(黄铁矿)绢英岩化是主成矿期的蚀变产物,热液流体通过钾质交代作用和水解作用使围岩中的金活化,元素地球化学上表现为亲硫的成矿元素明显带入特征;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具有复杂的地球化学行为。矿化蚀变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26~35℃)、中低盐度(1.02~10.48%NaCleqv)为特征,属于C02-H20-NaCl±CH4体系。在热液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硫化作用使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导致Au沉淀富集成矿。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受K交代作用影响的蚀变岩以K富集和Na、Ca贫化为特征;与K交代相关的元素摩尔比值图可用以识别焦家式金矿床中的的热液蚀变矿物及其蚀变过程。金及探途元素的质量变化模式反映了金矿化与K交代作用的空间关系,是液热流体共同作用的产物。K和金及探途元素的最大富集区域通常发生在金矿化区的近端,而贫化多发生在远离金矿化区的远端;K交代作用可以识别可能更大范围的蚀变区域,从而可以有效指示金矿化区位置。矿床尺度上,Au、Ag、As、Bi、Cd、Cu、Pb、S、Sb、W、Sr和Na20等12个地球化学指标可用来区分焦家式金矿床的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精细尺度上,沿钻孔方向的成分漂移可以指示深部是否存在和/或接近金矿化区,组份漂移最强烈的元素往往最能指示是否靠近金矿化区;近地表的强氧化岩中,须考虑表生作用和风化效应。
陈婕[6](2020)在《海南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岛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是古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置区,具有极其复杂的构造-岩浆作用和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岛内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代表的构造意义,素来是地质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海南岛保亭地区的二叠纪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富含黑云母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本文在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细致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讨论海南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浆作用以及其大地构造背景,并尝试进一步揭示二叠纪花岗岩成因对古特斯洋演化历史的启示。研究区的二叠纪花岗岩岩体规模相差较大,主要由通什、中林岭、黄山水库、响南和红峰队五个岩体组成。岩石形成于252.0Ma~262.7Ma,反映该套侵入岩是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具有中等偏高的Si O2(64.74%~75.69%)含量和相对较高的碱含量(Na2O+K2O=3.18%~7.15%)岩石的A/CNK值平均小于1.1,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具有钾玄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特征。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为77.95~450.27μg/g。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现明显的右倾,轻重稀土分异强烈;具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绝大多数介于0.67~0.27。绝大多数岩石都明显富集轻稀土和Rb、Th、U、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都为总体右倾曲线;Rb富集和Sr、Ba、P、Ti的亏损,说明岩体经历了斜长石、黑云母、磷灰石和钛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研究区花岗岩的二阶段Nd同位素模式年龄T2DM集中在1248~1681Ma,与扬子地块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1.4~1.7Ga)基本一致,可能反映研究区地体与华南地块有亲缘性。这些数据显示源区中可能加入了少量新元古代地壳物质。岩浆源区明显的不均一性再结合岩石包体特征,暗示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可能来自于壳幔混合的源区。整体来看,二叠纪花岗岩的岩浆来源属于下地壳基性物质的熔融或壳幔混合源,并且具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特点,岩石成因类型属于I型花岗岩,局部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中二叠世花岗岩主要为同碰撞花岗岩,晚二叠世花岗岩主要为后碰撞花岗岩。综上所述,海南岛二叠纪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板块向华南地块北缘NE向俯冲的构造环境,主要受到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在晚二叠世(~260Ma)时由洋陆俯冲转换为陆陆碰撞,整体是挤压--松弛--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的产物。
李兴奎[7](2019)在《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文中提出班公湖成矿带是西藏三大世界级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最晚、认知度最低、研究最为薄弱的一条成矿带,其范围涵盖南羌塘地块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和拉萨地块西北部三个构造区。受限于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班公湖成矿带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时限与过程、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液榍石U-Pb定年、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 r-Nd同位素等研究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南羌塘地块西部地壳结构进行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区域成矿时空差异以及构造-岩浆-成矿深部过程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ca.170-100 Ma)花岗质岩浆岩带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地球化学急变带)为界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北带花岗质岩石以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为主;而南带花岗质岩石则出现了埃达克岩、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和巴哈岩等多种类型,其中埃达克岩和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均起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后者还获得了一定的地幔组分的贡献;巴哈岩则起源于先期遭受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通过Hf同位素剖面构建和继承锆石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并且该地块内部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在晚中生代时期地壳性质和演化明显不一致,南侧边缘地区在侏罗纪发生了幔源岩浆底侵所导致的地壳垂向增长,形成了新生下地壳;而北侧内陆地区地壳基底并未遭受年轻幔源物质的明显改造,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3.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进入软碰撞演化阶段。在早白垩世中期(130-115 Ma),南羌塘地块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以及北拉萨地块上均有深水复理石沉积发育,表明这一时期存在一个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的陆内深水盆地。4.综合沉积-岩浆-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70-140 Ma时期,班公湖—怒江洋处于南北双向俯冲阶段,并且北侧的大洋板片从ca.160 Ma开始发生平坦俯冲。140-132 Ma时期,南羌塘地块和北拉萨地块发生初始软碰撞,导致有限的区域性隆升和沙木罗组底部角度不整合的出现。132-113 Ma时期,软碰撞结合带之下的大洋板片开始下沉并拖拽上覆岩石圈,从而导致区域性沉降和陆内深水盆地的形成;与此同时,南羌塘地块之下平坦化的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和后撤,从而导致区域伸展和岩浆岩时代向南年轻化。113-100 Ma时期,大洋板片从上覆岩石圈上完全拆离并沉入地幔,导致软碰撞结合带及两侧地块边缘快速均衡隆升,形成大规模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例如去申拉组、阿布山组和竟柱山组等)。5.通过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测得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1.7±1.9Ma(MSWD=1.1)。通过热液榍石U-Pb定年测得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06.4±1.1 Ma(MSWD=1.5),该年龄是班公湖成矿带北缘首次获得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年龄。综合区内己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提出班公湖成矿带北缘Cu-Au-Fe多金属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6.在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所含暗色包体内首次发现了岩浆硫化物包裹体,表明暗色包体的母岩浆是一种金属硫化物饱和岩浆;同时,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暗色包体为富水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铝玄武质岩浆注入到长英质岩浆房后淬火所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镁铁质岩浆在多龙矿集区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具有显着差异:南带花岗质岩体主要发育超大型-大型规模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而北带花岗质岩体则主要形成中小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铁矿。利于南带花岗质岩体形成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的构造-岩浆因素有:(1)南带所处的南羌塘地块边缘地区在侏罗纪时期形成了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2)早白垩世时期,存在有利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例如板片断离和后撤,促使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发生重熔,从而为南带岩浆-成矿系统提供丰富的金属和硫;(3)早白垩世时期,有特别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并注入到南带长英质岩浆房系统内,为岩浆房系统提供了大量成矿必需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金属和硫。相反,北带花岗质岩体所处地区下地壳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因此不具有太大的铜金类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只能形成一些富磁铁矿、贫(或不含)硫化物的矽卡岩型铁矿床。8.随时间的推移,南带花岗质岩体中的铜金矿成矿类型逐渐由斑岩型转变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导致这种成矿类型转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是: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在ca.118-113 Ma时期从南羌塘地块底部逐渐拆离,促使南羌塘地块南缘发生强烈的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铜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埋深逐渐变浅。
位鸥祥[8](2019)在《东天山-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文中指出东天山-北山地区发育了白山、东戈壁、花黑滩、小狐狸山等多个三叠纪钼矿床,本文选取小狐狸山钼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开展电子探针、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等工作,从小狐狸山岩体的形成过程、岩浆-流体-成矿的成因联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对比东天山-北山地区钼矿床成岩成矿背景,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小狐狸山矿区围岩除奥陶系咸水湖组安山岩(489±11Ma),另发现晚志留世安山玢岩(419±5.4Ma),为矿区首次报道志留纪火山活动。安山玢岩为准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源于壳幔混合源区,经历了强烈同化混染作用,形成于俯冲岛弧背景。(2)小狐狸山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与南部的旱山微陆块、马鬃山岛弧带岩浆岩具有相似年代学、地球化学性质和形成背景,同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多岛弧增生带。(3)小狐狸山成矿岩体钾长花岗斑岩中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198215Ma,对应晚三叠世,岩体显示高硅、高钾、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A1型花岗岩特征。母岩浆源于板内拉张背景下,地幔岩浆底侵导致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4)小狐狸山矿床成矿流体分为三个阶段:钾硅酸盐化阶段(400250℃)→石英-硫化物阶段(300100℃)→石英碳酸盐化阶段(200100℃),主成矿温度在400150℃之间,压力小于400MPa,成矿深度为小于2.5km,形成的辉钼矿为3R型。矿床为典型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沉淀主要由于温度骤降引起的。(5)东天山-北山地区三叠纪钼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内伸展背景下,含钼母岩浆起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6)天山-北山地区含钼矿床以斑岩型矿床为主,时空分布整体具有“西老东新”的特征,就成矿规模来看以新疆东天山-甘肃北山接触带位置成矿潜力最为巨大。综上,东天山-北山地区具有形成三叠纪钼矿床的巨大潜力。本文对小狐狸山矿床的研究成果为东天山-北山地区三叠纪钼矿床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聂飞[9](2019)在《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文中认为甘孜-理塘造山带是“三江”构造-岩浆中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Au-Cu多金属成矿带,本次论文通过对其南段的蛇绿岩、梭罗沟造山型金矿、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详细的研究,总结出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的构造演化与成矿模式,并对蛇绿岩岩石成因,梭罗沟大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代、成矿流体特征,德工牛场铜矿含矿斑岩岩石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获得如下成果:1.梭罗沟大型金矿围岩为一套蛇绿岩套,其岩性组合为橄榄岩、MORB型玄武岩、OIB型玄武岩、硅质岩、灰岩。其中,橄榄岩为方辉橄榄岩,在形成过程中局部熔融程度低,并且在甘孜-理塘洋俯冲时受到壳源的流体作用的影响;枕状玄武岩是由正常的、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受到富集组分的影响而形成的;岩石形成过程中消减组分加入基本没有关系,主要与源区幔源性质及形成过程地幔部分熔融及有关。2.确定梭罗沟大型金矿为造山型金矿,成矿年龄为238±52Ma,证明在晚印支期,甘孜-理塘带存在一期Au-Cu成矿作用;其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并且壳源的混染,与围岩中的蛇绿岩密切相关;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高温、富CO2的变质热液向低温、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CO2逃逸以及硫化物的沉淀是控制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3.德工牛场含矿斑岩侵位年代在214Ma左右,岩石成因为俯冲带之上的幔源岩浆既提供热量诱发(下)地壳本身重熔,又与该地壳源熔体混合形成母岩浆,并且说明此时的甘孜-理塘洋盆还没有关闭;黄铜矿δ34S值与黄铁矿δ34S值均与陨石S同位素组成相近,落于幔源硫范围,证明硫的来源为深部岩浆。同时,铅同位素特征反映了铅的来源主要为造山带的壳幔混源铅;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早-中期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V-L和L-V体系热液系统,与甘孜-理塘古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岩浆活动有关,引发了铜为主的斑岩成矿作用。晚期仅发育低温、中低盐度的L体系热液系统,该期次不存在矿化。
张玉龙[10](2019)在《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2.60 Ga)长英质侵入体成因信息及构造意义》文中指出鲁西地区是华北克拉通迄今所知完整地保存了新太古代早期(>2.60 Ga)和晚期(<2.60 Ga)花岗-绿岩带的唯一地区。鲁西地区太古宙岩浆岩组合类型及成因可为揭示区域太古宙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及构造背景提供依据。本文以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长英质侵入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空间分布范围、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指示。结合已有研究,根据区域侵入岩及表壳岩岩石组合特征、侵入岩成因、区域陆壳深熔及变质作用出现时间等特征可将鲁西新太古代早期岩浆作用划分为2.77-2.69 Ga和2.69-2.60 Ga两个阶段。新太古代早期长英质侵入岩集中分布于B带,以DTTG(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并含有少量其他花岗岩。时间上,早期(>2.69 Ga)以英云闪长岩为主;晚期(2.69-2.60 Ga)以奥长花岗岩为主。空间上,根据不同的岩浆作用时间,同期侵入的岩浆岩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分布。锆石U-Pb定年表明,TTG中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形成于2.67-2.69 Ga,石英闪长岩形成于2.71 Ga和2.62 Ga两个时期。锆石Hf同位素表明,这些岩石中岩浆锆石εHf(t)值为1.22-7.51,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结合前人研究,岩浆锆石Hf模式年龄集中于2.7-3.0 Ga之间。地球化学特征表明,DTTG显示轻、重稀土较明显分异,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2.71 Ga形成的石英闪长岩和2.67-2.69 Ga的TTG均源于玄武质岩石在中高压环境的部分熔融;而2.62 Ga石英闪长岩可能为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后交代地幔产物。综上所述,长英质侵入体的空间分布、同成分岩浆作用时间、岩石组合类型及岩石成因均表明这些侵入体形成于俯冲环境。结合区域上>2.70 Ga表壳岩为科马提岩、富集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的组合特征,>2.69 Ga为弧-地幔柱联合作用阶段,2.69-2.60 Ga为俯冲阶段。
二、榴辉岩制片方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榴辉岩制片方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2.1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时限 |
1.2.2 扬子-华夏陆块拼合界线西南段在哪里 |
1.2.3 华南青白口纪-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
1.2.4 鹰扬关群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
1.2.5 南华系-寒武系蕴含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扬子陆块基底特征 |
2.2 华夏陆块基底特征 |
2.3 江南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1 江南造山带的组成 |
2.3.2 江南造山带基底特征 |
2.3.3 江南造山带盖层特征 |
2.4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5 华南多期变形与改造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野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 碎屑颗粒统计 |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3.4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
3.5 单矿物微区原位分析 |
3.5.1 矿物形貌及内部结构分析 |
3.5.2 锆石原位U-Pb测年 |
3.5.3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青白口纪-南华纪鹰扬关群火山-沉积建造与构造背景 |
4.1 鹰扬关群岩石组合及采样 |
4.2 鹰扬关群构造变形特征 |
4.2.1 D_1期变形特征 |
4.2.2 D_2期变形特征 |
4.2.3 D_3期变形特征 |
4.2.4 D_4期变形特征 |
4.2.5 D_5期变形特征 |
4.3 测试分析结果 |
4.3.1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
4.3.2 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4 讨论 |
4.4.1 鹰扬关群形成时代 |
4.4.2 构造变形序列 |
4.4.3 鹰扬关群安山质岩石成因 |
4.4.4 鹰扬关群流纹质岩石成因 |
4.4.5 鹰扬关群构造背景 |
4.4.6 对扬子-华夏拼合时间及界线的限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华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5.1 南华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
5.2 测试分析结果 |
5.2.1 锆石CL及U-Pb年龄特征 |
5.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讨论 |
5.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5.3.2 沉积物源分析 |
5.3.3 构造背景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震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6.1 震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与采样 |
6.2 测试分析结果 |
6.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
6.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 讨论 |
6.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6.3.2 沉积物源分析 |
6.3.3 构造背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寒武系碎屑沉积建造与物源、构造背景 |
7.1 寒武系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及采样 |
7.2 测试分析结果 |
7.2.1 锆石CL与U-Pb年龄特征 |
7.2.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7.3 讨论 |
7.3.1 源区化学成分与古风化条件 |
7.3.2 沉积物源分析 |
7.3.3 构造背景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
8.1 青白口纪早期构造演化 |
8.1.1 扬子-华夏陆块的拼合时限 |
8.1.2 华夏-扬子陆块西南段拼合界线 |
8.2 青白口纪晚期构造演化 |
8.2.1 裂谷岩浆活动 |
8.2.2 裂谷沉积作用 |
8.3 南华纪-寒武纪构造演化 |
8.4 结论 |
8.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3)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俯冲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的示踪 |
1.1.1.1 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 |
1.1.1.2 Li同位素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及应用 |
1.1.2 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与熔-流体包裹体 |
1.1.2.1 大陆俯冲带的H_2O |
1.1.2.2 大陆俯冲带的CO_2 |
1.1.2.3 俯冲带的CH4 |
1.1.2.4 大陆俯冲带的S |
1.1.2.5 大陆俯冲带的N,Cl,F |
1.1.3 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 |
1.2 本学位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 |
2.2.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形成时代 |
2.2.2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样品描述 |
3.1 祝家铺岩体 |
3.2 道士冲岩体 |
3.3 椒子岩岩体 |
3.4 沙村岩体 |
第4章 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Li同位素分析 |
4.2.1 熔样 |
4.2.2 化学分离 |
4.2.3 Li同位素组成测定 |
4.4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4.5 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4.6 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第5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Li同位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2.3 全岩Li同位素 |
5.3 讨论 |
5.3.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Li同位素特征 |
5.3.1.1 围岩同化混染作用 |
5.3.1.2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
5.3.1.3 俯冲过程中Li同位素分馏 |
5.3.2 再循环大陆地壳物质的贡献 |
5.3.3 地幔环境下的Li扩散 |
5.3.4 Li同位素与深部碳循环示踪 |
5.3.5 大陆俯冲带的Li循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熔-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样品中的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1 橄榄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2 斜方辉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3 单斜辉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4 角闪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3 讨论 |
6.3.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中的熔-流体包裹体 |
6.3.1.1 包裹体的分类 |
6.3.1.2 包裹体中碳酸盐子矿物的成因 |
6.3.1.3 包裹体中甲烷的成因 |
6.1.1.4 包裹体中的硫酸盐子矿物及对大陆俯冲带S循环的意义 |
6.3.2 超临界流体在天然样品中的包裹体证据 |
6.3.3 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Nb-Ta地球化学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 |
7.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7.2.2 角闪石的主量元素(EMPA) |
7.2.3 角闪石的主-微量元素(LA-ICPMS) |
7.2.4 黑云母的主-微量元素(LA-ICPMS) |
7.3 讨论 |
7.3.1 良好的自然样品演化序列 |
7.3.2 角闪石/黑云母—硅酸盐熔体之间Nb-Ta分异机制 |
7.3.2.1 实验研究 |
7.3.2.2 自然样品的研究 |
7.3.3 Nb-Ta分异与早期大陆地壳生长机制 |
7.3.3.1 有关TTG的成因模型 |
7.3.3.2 基于本研究的TTG成因模型 |
7.3.4 硅酸盐地球Nb-Ta平衡 |
7.3.4.1 已有可能的高Nb/Ta比值储库 |
7.3.4.2 本研究中建议的可能高Nb/Ta储库 |
7.4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量 |
第二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地层 |
2.1.2 元古宇地层 |
2.1.3 显生宇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晚三叠世侵入岩 |
2.3.2 晚侏罗世侵入岩 |
2.3.3 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 |
2.3.4 早白垩世中期侵入岩 |
2.3.5 早白垩世脉岩群 |
第三章 金矿时空分布及成矿潜力 |
3.1 空间分布 |
3.1.1 焦家式金矿 |
3.1.2 玲珑式金矿 |
3.1.3 蓬家夼式金矿 |
3.2 时间分布 |
3.2.1 典型金矿成矿年龄 |
3.2.2 成矿时代 |
3.3 品位-吨位模型 |
3.3.1 品位-吨位分布特征 |
3.3.2 品位-吨位模型 |
第四章 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2 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
4.2.1 热液蚀变特征及分带 |
4.2.2 蚀变矿化阶段 |
第五章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5.1 取样和分析方法 |
5.1.1 岩石地球化学 |
5.1.2 流体包裹体 |
5.2 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元素质量变化 |
5.2.3 元素富集贫化特征 |
5.3 显微测温方法及结果 |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 |
5.3.2 显微测温结果分析 |
5.3.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4 成矿流体性质 |
5.5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第六章 致矿异常模式及深部找矿指示 |
6.1 钾交代作用及其深部指示 |
6.1.1 蚀变岩的富集贫化 |
6.1.2 元素摩尔比值图 |
6.1.3 钾交代、贵金属和探途元素 |
6.2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指标 |
6.2.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
6.2.2 矿床尺度研究 |
6.2.3 精细尺度研究 |
6.2.4 风化效应 |
6.3 致矿异常模式 |
6.4 总结及勘查指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海南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南岛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海南岛大地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
1.2.3 古特提斯构造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自然地理 |
1.3.2 交通位置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变质岩 |
2.4.1 区域变质岩 |
2.4.2 接触变质岩 |
2.4.3 动力变质岩 |
2.4.4 气-液变质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断裂 |
2.5.2 褶皱 |
第3章 二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
3.1 岩体分布及产状 |
3.2 通什岩体 |
3.3 中林岭岩体 |
3.4 黄山水库岩体 |
3.5 红峰队岩体 |
3.6 响南岩体 |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4.1 样品处理及测试 |
4.2 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 |
5.2 微量元素 |
5.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Sr-Nd同位素 |
第6章 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讨论 |
6.1 岩浆来源 |
6.2 成因判别 |
6.3 形成机制及动力学背景 |
6.3.1 形成机制 |
6.3.2 构造环境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考地质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7)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南羌塘地块 |
2.3 拉萨地块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矿床 |
3.1.1 多不杂铜金矿 |
3.1.2 波龙铜金矿 |
3.1.3 尕尔勤铜金矿 |
3.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3.2.1 荣那铜金银矿 |
3.2.2 地堡那木岗铜金矿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3.1 先遣铁矿 |
第四章 测试方法 |
4.1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
4.2 锆石U-Pb定年 |
4.3 榍石U-Pb定年 |
4.4 黄铁矿Rb-Sr定年 |
4.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6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4.7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班公湖成矿带北缘岩浆岩特征与成因 |
5.1 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
5.2 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先遣铁矿成矿岩体为例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2.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5 岩石成因 |
5.3 南带埃达克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尕尔勤铜金矿成矿岩体为例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锆石U-Pb年代学 |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3.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5 岩石成因 |
5.4 南带正常钙碱性岩特征与成因:以恰秋西和波龙南岩体为例 |
5.4.1 岩相学特征 |
5.4.2 锆石U-Pb年代学 |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4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4.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4.6 岩石成因 |
5.5 南带巴哈质岩特征与成因:以地堡那木岗南粗安岩为例 |
5.5.1 岩相学特征 |
5.5.2 锆石U-Pb年代学 |
5.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4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5.5 岩石成因 |
5.6 岩浆岩年代学格架与成分时空差异 |
第六章 班公湖成矿带大地构造格架与演化 |
6.1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 |
6.1.1 继承锆石U-Pb定年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
6.1.2 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 |
6.1.3 南羌塘地块晚中生代地壳增长 |
6.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6.2.1 早白垩世深水相火山-沉积序列的识别 |
6.2.2 锆石U-Pb年代学 |
6.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两侧早白垩世深水盆地 |
6.2.4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时限与过程 |
6.2.5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沉积-岩浆-构造演化 |
第七章 成矿时空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
7.1 成矿时代 |
7.1.1 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 |
7.1.2 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热液榍石U-Pb定年 |
7.2 波龙南暗色包体中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的发现 |
7.2.1 暗色包体特征与成因 |
7.2.2 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特征、成因及成矿意义 |
7.3 成矿的空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7.4 成矿的时间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东天山-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1 矿床分类 |
1.2.2 成矿岩浆岩 |
1.2.3 构造背景 |
1.2.4 热液蚀变与矿化特征 |
1.2.5 钼的成矿机制 |
1.3 我国钼矿床的时空分布 |
1.4 东天山-北山研究现状 |
1.4.1 大地构造背景 |
1.4.2 成岩成矿作用 |
1.4.3 小狐狸山钼矿床研究现状 |
1.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7 论文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2.2 小狐狸山钼矿床 |
2.2.1 矿区地质特征 |
2.2.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成矿岩浆岩 |
3.1 地质特征 |
3.2 火山岩 |
3.2.1 岩相学特征 |
3.2.2 分析测试 |
3.2.3 岩石成因与成岩背景 |
3.3 侵入岩 |
3.3.1 岩相学特征 |
3.3.2 分析测试 |
3.3.3 岩石成因与成岩背景 |
第四章 矿床成因 |
4.1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 |
4.2 辉钼矿矿物学研究 |
4.2.1 SEM分析 |
4.2.2 辉钼矿粉晶衍射 |
4.3 成矿流体 |
4.4 成矿模式 |
第五章 东天山-北山地区三叠纪钼-多金属矿床对比 |
5.1 东天山-北山三叠纪钼矿床 |
5.1.1 东戈壁钼矿床 |
5.1.2 白山钼矿床 |
5.1.3 花黑滩钼矿床 |
5.1.4 东天山-北山三叠纪钼矿床对比 |
5.2 天山-北山含钼-多金属矿床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7 区域矿产特征 |
3 梭罗沟蛇绿岩特征 |
3.1 蛇绿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3.2 蛇绿岩与洋岛玄武岩大地构造背景 |
3.3 梭罗沟蛇绿岩形成时代的讨论 |
4 梭罗沟大型金矿特征 |
4.1 梭罗沟金矿发现历史 |
4.2 矿区地质特征 |
4.3 矿体特征 |
4.4 矿石类型及成矿阶段 |
4.5 围岩蚀变 |
4.6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
4.7 成矿流体特征 |
4.8 成矿年代学特征 |
4.9 成矿物质来源 |
4.10 矿床成因类型 |
5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特征 |
5.1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发现历史 |
5.2 矿区地质特征 |
5.3 德工牛场含矿斑岩体岩石成因 |
5.4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
5.5 德工牛场斑岩铜矿成矿流体特征 |
6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与成矿 |
6.1 蛇绿岩带对梭罗沟金矿的成生关系 |
6.2 蛇绿岩带对德工牛场铜矿的成生关系 |
6.3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 |
6.4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与成矿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2.60 Ga)长英质侵入体成因信息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岩石学特征 |
3.1 鲁西侵入岩野外地质特征 |
3.2 样品结构及矿物组成特征 |
3.2.1 石英闪长岩 |
3.2.2 英云闪长岩 |
3.2.3 奥长花岗岩 |
3.2.4 花岗闪长岩 |
4 锆石U-Pb年代学 |
4.1 石英闪长岩(TA0718-3-1) |
4.2 石英闪长岩(TA1712) |
4.3 英云闪长岩(TA0718-4) |
4.4 奥长花岗岩(TA0718-1-1) |
5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1 石英闪长岩(TA0718-3-1) |
5.2 石英闪长岩(TA0712) |
5.3 奥长花岗岩(TA0718-1-1) |
5.4 英云闪长岩(TA0718-4) |
6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2 主量元素特征 |
6.3 微量元素特征 |
7 讨论 |
7.1 鲁西地区侵入体时空分布 |
7.2 岩性组合、阶段划分及不同阶段中酸性侵入体成岩过程 |
7.3 中酸性侵入体岩石成因 |
7.3.1 蚀变评估及影响 |
7.3.2 不同阶段中酸性侵入岩浆成分响应 |
7.4 新太古代早期的构造演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分析方法 |
个人简介 |
四、榴辉岩制片方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南造山带西段青白口系-寒武系火山-沉积建造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D]. 田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西藏拉萨地体南缘叶巴岩群厘定、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研究[D]. 范正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4]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D]. 谭东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D]. 王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海南保亭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陈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6)
- [7]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D]. 李兴奎. 南京大学, 2019(02)
- [8]东天山-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D]. 位鸥祥.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D]. 聂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早期(>2.60 Ga)长英质侵入体成因信息及构造意义[D]. 张玉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