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域网中的数据一致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1](2021)在《适用区域综合能源交易的区块链分片共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交易在交易市场中的分量也在日益增长,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用户交易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以及用户信息数据不对称等。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交易公开以及数据透明等优势,与分布式能源交易场景有着很高的契合性。电力数据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对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机制具有较高的性能要求。所谓共识机制就是保证区块链系统中节点一致性的算法,不仅会影响区块链系统的安全,还决定了系统的效率。目前主流的共识算法存在着共识效率不高、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无法满足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交易市场需求,现有共识算法在性能上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旨在研究适应区域综合能源交易市场需求的共识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适用综合能源交易的共识模型CRSM(Consensus Resource Slice Method),对共识资源进行切片、划分共识域,使得多个共识域并发进行共识,提高全局区块生成效率,优化了共识速度。此外,针对联盟链严格的准入准出机制,创造性地把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单元和存储单元进行隔离,分摊了区块链系统的通信压力。2.为了降低CRSM系统中主节点的故障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权重的主节点选取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主节点中心化问题的发生。此外,为了保证每个共识域的均衡,设计一种基于权重的共识域划分方法,每轮共识之前根据节点权重动态划分共识域,使得每个共识域中共识节点的权重尽可能一致。3.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不同情况下系统的吞吐量和主节点轮换的情况。在不同区块大小和不同节点数量下与对比算法相比,CRSM的吞吐量均提高100%以上,且降低了主节点的故障率,能够满足能源交易场景在共识效率方面的要求。
谢之皓[2](2021)在《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分布式已成为系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分布式计算虽然具有较大的规模与较高的可用性,但是在实时性方面却不如并行计算。在软硬件协同的背景下,分布式系统不仅应当具有功能与一致性上的保证,还应当具有实时性与可靠性上的要求。在边缘计算的场景中,节点的资源有限,网络环境复杂,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以传统的传输链路进行通信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难以满足低延时的需求。同时,以发布/订阅机制进行数据交换也容易发生数据冲突。本文采用了结构化的,兼具可用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的通用DDS通信中间件架构,并重点研究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的实时性和数据一致性的实现。从实时性的角度出发,DDS通信中间件需要建立低延时的传输链路,使得消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分布式系统的某个节点分发到各个节点中。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的网络协议栈可以对传输协议的实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场景并尽最大可能减少传输延时。为此,本文通过数据包捕获实现了可自定义的网络协议栈,并同时支持TCP与UDP链路。从高一致性的角度出发,DDS通信中间件应当确保分布式系统中所有的节点具有相同的数据,并在数据冲突时能通过一定的机制维护数据。本文利用DDS发布/订阅的特点,基于Raft算法实现了分布式的共识算法。此外,本文还通过DDS通信中间件实现了具体应用。DDS通信中间件的通信层具有毫秒级的时延,对协议的实现可以高度定制化,具备实时性与灵活性。通过共识算法,系统中的各节点中的数据保持一致,同时具备一定的错误恢复能力,DDS通信中间件的高一致性与可用性也得到验证。DDS通信中间件可以正确地订阅与发布主题,进行节点间通信与数据交换,满足可扩展性的要求。DDS通信中间件的实现达到了预期目的。
黄钰玮[3](2020)在《分布式图数据库存储引擎的事务管理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涌现了许多分析事物关联关系的新需求,由于存在大量连接操作,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处理这些需求的延迟难以容忍。为高效处理海量复杂数据之间的关联操作,图数据库应运而生。由于单机能力有限,海量数据必然要求图数据库分布式化。分布式图数据库有许多应用场景,如离线分析、在线查询等。在线查询要求图数据库增量更新,分布式图数据库必须具有事务能力,这也是当前分布式系统一个热点问题。传统上,一般采用两阶段提交(2PC)实现分布式事务。其它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如三阶段提交等,本质上都是对2PC的优化。2PC协议假设节点可用,但当前分布式系统大多采用普通商用PC机,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如何在节点不可用的场景下,高可用的实现分布式事务是本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的分布式事务方案主要参考Google提出的Percolator事务模型。本文尝试设计并实现分布式图数据库中的分布式事务功能,主要工作包括:(1)多版本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方案采用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实现了Read Snapshot的隔离级别,并优化MVCC存储模型,减少序列化次数。通过MVCC能够快速获得系统的数据快照。(2)分布式事务:设计并实现分布式事务模块,避免使用传统的两阶段提交协议,基于Percolator事务模型进行优化,减少事务执行的关键路径上数据持久化和远程过程调用的次数;简化协调者的执行逻辑,使其无状态化。使用批处理、异步提交、流水线处理等技术优化事务执行效率。(3)高可靠的容错方案: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Raft,设计并实现Multi-Raft协议,保证数据可靠地复制至大多数节点。Multi-Raft中引入多个Raft Group,通过将分片分散存储于系统中,保证系统的负载均衡。并实现自动化调整功能,如当负载均衡被破坏时,进行分片调度、Leader切换等。在基准测试中,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完整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处理读写请求和事务请求、能够正确应对事务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读写请求和事务请求的处理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苏凡[4](2019)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新型路由协议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网络业务不断增长,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作为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5G)技术融合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将在5G时代承载越来越多的网络压力。IEEE 802.11系列协议作为WLAN沿用的标准,不断为新的场景及需求进行演进,如IEEE 802.11ax关注用户密集化场景,IEEE 802.11ay工作在60GHz毫米波频段,采用波束赋形对抗干扰。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正是一种结合了IEEE 802.11协议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与新场景的新型WLAN,它引入了波束切换天线与路由技术,以区域性的高速传输和保障密集用户群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为目标,通过一定的路由协议形成无线自组织多跳网络,实现区域内节点间终端设备直连的特性,具有可支持密集化用户群体、窄波束传播等特点。在异构化的5G网络中,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可与蜂窝网络协同工作,融入5G网络架构以承载部分流量压力。在用户越来越密集的场景下,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将是影响网络传输质量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以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需求为目标,以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为模型,对其路由协议进行研究与开发。本文首先对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及其路由技术进行概述,对路由协议中路由选择的度量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中对高传输速率和保证用户QoS的需求,本文将链路可用带宽作为重要指标,研究了可用带宽估计算法。结合IEEE 802.11ay的波束赋形思想,本文引入波束切换天线,提出了一种结合波束切换天线的可用带宽估计算法,充分发挥可用带宽在路由选择中的优势。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可用带宽估计算法较为准确,可对带宽变化进行跟踪,并在不同波束方向上具有不同结果,以供路由协议依据此为标准,结合波束切换天线进行路由选择。进一步地,本文对路由度量问题递进,认为可用带宽指标作为单一的考量并不够全面。此外,在网络中一旦节点多次被选中成为繁忙状态,将面临链路拥塞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受到帕雷托分布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历史信息机制,以衡量节点的传输能力与繁忙程度。基于可用带宽与历史信息,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考虑多参数影响并分别构建归一化分布函数,构建出一个能够较为全面反映网络状况的链路质量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机会路由中的“竞争”思想为基础,设计了具有“竞争”形式的下一跳转发机制。结合软硬件,本文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研究的路由协议可在恶劣环境中进行多跳传输,完成区域性多跳组网,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传输速率。
杜镇宇[5](2018)在《APT攻击的建模与路径预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国家主权的新疆域,围绕其展开的争斗活动不断升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安全及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面临严峻风险与挑战。在众多的争斗形式中,出现了一种具有高级性、针对性、持续性以及阶段性的网络攻击形式,称之为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击。通过对近年来已报告的APT攻击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APT攻击的数量逐年增加,其攻击手段也不断变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然而,与之相适应的防御技术却升级缓慢,防御重点在被动防御的层面上。因此,研究一套能够主动防御APT攻击的技术对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以及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第一章在研究当前网络空间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APT攻击的防御流程及防御方式,分析了网络攻击的建模与预测技术的现状并深入研究其相关技术的优势及不足,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基本思路、组织结构与主要工作。论文第二章对涉及的三个相关技术基础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结构并总结其对APT攻击的优势及不足,最后给出本文的改进方向及改进思路。论文第三章针对第一个子问题即路径建模问题,深入研究了APT攻击的阶段性特点,对原有杀链模型进行了丰富并改进,并基于Petri网,构建了APT攻击的通用Petri网模型(APTPN)。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能够以具体APT攻击的相关信息为输入,自动生成其Petri网模型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输入信息的预处理,得到三个基础元集,再通过预置的七个逻辑推理,得到攻击元路径集并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最终得到所有可能的APT攻击路径。算法的复杂度可以控制在O(N2)。实验通过搭建虚拟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模拟谷歌极光攻击,利用该算法得到了极光攻击的Petri网模型APTPN-Aurora。论文第四章针对第二个子问题即初始路径生成问题,提出基于Open IOC的APT攻击初始路径生成算法,计算该攻击在T0前已完成的初始路径。算法首先依据信息熵原理,通过判断去掉某一特征后样本总熵的变化将特征分成强特征及弱特征两类,其中强特征是对样本标识能力高于设定阈值的特征,而弱特征组合则是将区分能力低于阈值的特征以AND组合形成的组合特征,并根据连接原则将强特征及弱特征连接成该APT样本的逻辑表达式,然后依据T0时刻得到的情报对模型中攻击路径的各个节点逻辑表达式进行判断,最后得到APT攻击的初始路径。论文第五章针对第三个子问题即路径预测问题,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APT攻击路径预测算法,计算模型中初始路径之后的攻击路径发生的概率。该算法引入融合后的报警信息,提出了当报警信息不足时的起点库所确定方法,并针对APT攻击样本数量少的问题,对原有隐马尔可夫模型参数的计算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状态转移矩阵以及基于关联规则挖掘计算混淆矩阵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起点库所后每个变迁的发生概率得到一条APT攻击路径的发生概率,达到预测的目的。实验计算得到了APTPN-Aurora的路径发生概率,并与真实极光攻击的攻击路径做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米阳,刘红业,宋根新,李战强,符杨,李振坤[6](2018)在《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局域网两层功率优化分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局域网运行调度中的实时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两层一致性理论的多能源局域网实时动态功率分配策略。将能源互联网划分为若干个能源局域网,同时以各能源局域网和能源局域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增量成本作为一致性状态变量设计一致性功率分配算法,使得各能源局域网根据自身情况承担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功率不平衡量,进一步使得各分布式电源根据自身情况承担能源局域网的功率不平衡量,从而达到降低系统发电成本的目的。该算法通过相邻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减少了数据通信量,并且能够很好地应对能源互联网和能源局域网拓扑结构的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嘉成[7](2018)在《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中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网络架构,并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大量关注。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和传输功能进行解耦,SDWN不仅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强大和高效的资源管理机制,同时还能够实现一些新的特性和功能,例如: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人工智能化的资源管理、异构资源协作等。因此,SDWN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无线网络将面临的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例如:高密度)和更加多样化的新型业务(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然而,SDWN与传统无线网络存在很大区别,当前针对SDWN中资源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更加适合SDWN的资源管理模式从而使得SDWN的特性能够被充分利用。鉴于此,本文研究SDWN中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问题。首先,本文研究静态的无线局域网(WLAN),在“用户基础设施”网络架构下,研究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SDWLAN)中面向延时敏感业务的用户连接管理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中的用户连接管理”展开了研究。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其为用户连接管理所带来的新特性,包括:集中式用户连接管理,全局网络信息可知性,数据流级别的连接以及无缝切换。接下来,通过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无线局域网性能分析,得出每个数据流的平均包间延时结果表达,并基于该分析结果,给出了以延时最小化为目标的用户接入管理问题描述。为了求解问题,将原问题转化为超模函数最小化问题,并分别给出了一个贪婪用户连接算法和一个具有最优保障的局部搜索用户连接算法。最后,通过大量仿真结果,分析了一些主要网络因素对延时的影响,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相较现存算法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降低20%至75%的延时。接下来,本文研究动态的车联网(IoV),在类似的具有基础设施的网络架构下,研究软件定义车联网(SD-IoV)中面向车载内容分发业务的空白频谱动态接入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软件定义车联网中的空白频谱动态接入”展开了研究。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的架构和设计因素。然后,对车联网场景下基于频谱地理位置数据库的电视频段空白频谱资源进行了建模,以及对车的微观运动模型进行了建模。在此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实现算法。在基于优化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以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在这里,给出了基于位置的资源分配算法和基于位置的最大帧长设计方法,使得车载用户总传输数据量得到提升。在基于匹配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中,网络吞吐量与用户服务质量被同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分配结果更倾向于用户的利益。通过资源匹配算法,实现了稳定、且对车载用户最优的空白频道与车载用户之间的资源匹配。通过大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相较基准算法和对比算法在吞吐量、服务质量、公平性等方面上的优势。最后,本文进一步考虑车联网的对等网络性质,在SD-IoV中研究面向具有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的资源分配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软件定义车联网中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展开了研究。为此,本文首先给出了系统模型和网络架构,并介给出了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接下来,将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问题描述为车载覆盖网络构造问题,并且给出了用于评价车载覆盖网络的效用函数设计,并将其作为问题的优化目标。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因此主要通过基于图的基因算法来对问题进行建模并求解,其中基因算法的主要步骤全部被重新设计,包括:基因型表达,初始人口生成,杂交,变异和适应性评价。在此之外,还给出了一个更易于实现的贪婪构造算法。最后,通过大量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算法参数对基于图的基因算法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高车辆密度环境下在数据传输量和服务完成数上相较现存算法提升2倍。
张林[8](2018)在《无线局域网中同步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面向流程行业无线通信标准的成熟应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提出,工业过程自动化无线网络已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广泛的关注。目前,在工业通信系统的设计中,一个常用的设计方案是使用混合“有线-无线”工业网络,有线网络通常使用实时以太网,而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三大工业过程自动化无线通信标准,都仅适用于低速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无法满足高速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的实时性和高采样率要求。所以,在面向高速控制的工厂自动化应用中,无线通信技术仍面临着巨大技术挑战。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具有媲美以太网的传输速度,且Wi-Fi设备可以提供高采样率保证。但是,由于IEEE 802.11协议MAC层发送时延具有随机性,导致其不具备实时操作的能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IEEE 802.11硬件基础上,完成基于TDMA机制的MAC层设计与实现,保证MAC层确定性发送时延,并提出新的时钟同步算法,实现无线局域网中Station时钟和AP时钟对齐,保证TDMA时隙调度的准确性,从而满足高速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的实时性要求。为了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关于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实时性和时钟同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本文在TDMA机制的MAC层中添加了同步模块,该模块保证了无线局域网中各Station时钟与AP时钟对齐,给TDMA时隙调度提供准确的时间信息。(2)针对无线局域网中TSF模式同步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时钟同步算法(CS-ILWLR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通过减少矩阵运算等措施,减少了时钟调节耗时。实验结果表明,CS-ILWLR算法的同步精度比TSF模式高,可以将同步误差降低到27μs。(3)本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时钟同步算法(TSCSA算法),即样本数据采集阶段同步和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同步。TSCSA算法在运行过程中,动态更新样本数据,选取最新的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在实时Wi-Fi平台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TSCSA算法的同步误差低于23μs。(4)由于在两次时钟校准的时间间隔内,Station端的本地时钟会产生漂移,故本文基于TSCSA算法,提出了时钟漂移补偿算法(CDCA算法),利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下一个周期的时钟漂移量,达到补偿从时钟漂移的目的。TSCSA算法与CDCA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多阶段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CS-MSC算法)。通过对CS-MSC算法的测试,结果表明CS-MSC算法实现了低于21μs的同步误差。
李伟平[9](2016)在《云计算环境下取证及证据管理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电子数据取证在云环境中难以取得数据、大量网络数据有效存储困难、数据管理的不规范性以及在取证过程中证据数据可信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提出云取证数据管理基本模型;同时在改进原有云取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云环境下混合式网络电子取证模型;基于存储路径加密的云存储方案;改进遗传算法的存储副本调度机制;基于云模型电子数据取证信任评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证据管理平台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针对现有的电子数据取证中电子证据的基本特征及云计算环境的特殊性,对云取证过程中电子数据管理建立一个新的管理模型,主要是针对该环境下电子证据所具有的数据量大、多样性、易被破坏等特点,实现电子数据采集过程可靠、存储安全、管理合理等要求。后续对该管理模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为该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2.云计算环境下的混合式网络电子取证模型在云计算环境下研究并设计了云环境下混合网络的取证模型。该系统能够将取证对象中的电子数据周期性地收集到云端的服务器上,这能有效避免数据被篡改所导致的一系列不利于取得有效证据的问题。该模型还能够利用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在使得取证模型各个部分都可用的情况下收集各种动态信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交叉取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混合式网络电子数据取证模型的可用性。3.基于存储路径加密的云存储方案研究电子证据的安全存储是司法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云计算在司法界能否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存储路径映射加密的数据存储访问方案。方案中,不同取证人员所取得的电子证据被划分为具有逻辑关系的若干存储块,这些逻辑块将提交到云索引服务平台并以多备份的方式存储到不同的云存储服务提供者的存储介质上;基于此,电子证据存储者对其重要的证据数据在云中的存储路径进行加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在通过加密路径的方式存储电子证据时,在不同的云存储提供者之间采用了副本备份的机制,有效的保证了电子证据存储的高可靠性;同时,方案仅通过对电子证据的存储路径进行加密,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对数据整体的加、解密操作,使得负载减小;分析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4.基于信息素遗传算法在云存储副本动态选择机制的研究针对目前证据管理负载均衡技术中副本选择优化问题,在深入研究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副本选择策略的基础上,汲取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新的副本选择策略,基于信息素的遗传算法在云存储副本动态选择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遗传算法求解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蚁群算法在算法初期信息素缺乏等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基于信息素的遗传算法在云存储副本动态选择机制在整个电子证据存储环境中能有效的减少作业运行的总体时间,提高了副本选择的速度,提高了证据管理模型的整体性能。5.基于云模型的取证信任评估方案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给网络取证所取得的电子证据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而在取证过程中,电子数据的的可信性是其能成为法庭证据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成为呈堂证供的关键。文中以复杂的网络环境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信任、信任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及信任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引入云模型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方法,实现了信任的定性与定量的转换,客观地反映了信任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为了有效地防止善于钻法律空子的不法分子利用证据的不可信性来否定案件的犯罪事实。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研究的信任评估方法能够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取证过程中证据的信任做出合理的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电子数据取证中证据的有效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
朱一龙[10](2016)在《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文中研究指明地质学属于数据密集型科学,涉及到地球的方方面面。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质数据海量、数据类型繁杂为数据传输、存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数据管理主要适用于规范、来源单一、数据量低的结构化数据,不能满足深层次数据挖掘和信息服务。地质大数据服务理念应用而生,且地质大数据应用研究提升到国家大数据战略高度。由于地质行业的保密性和特殊性,地质大数据与Web大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地质核心数据存储局限于局域网范围。本文从地质大数据发现入手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对传统数据服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该模式包含数据发现、数据梳理、数据挖掘和信息服务,是一个从无数据到再数据的循环过程,针对各环节的具体实现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数据发现是对当前主流NTFS文件系统中MFT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正向提取和逆向过滤的方法进行地质数据筛选,实现对地质数据的快速发现和定位。数据梳理环节实现地质数据快速归类以及数据清洗,通过建立元数据星状模型将非结构化数据纳入统一的数据框架中,实现地质大数据集成统一管理,结合ArcGISEngine提供的灵活的空间数据操作方法,创建空间锚点实现地质数据空间化。结合主流的CRISP-DM数据挖掘过程标准和成矿预测模型,提出地质数据挖掘模型,设计了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并采用P2P在线传输和FTP离线传输的方法来实现地质数据资源共享。最后,选取典型地区进行地质数据发现模式研究论证。地质大数据发现系统功能模块研发采用C#开发语言和MySQL数据库,集成了ArcEngine开发组件和Nherbinate框架,设计了数据发现、数据梳理、数据检索、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的专业需求。
二、局域网中的数据一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域网中的数据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1)适用区域综合能源交易的区块链分片共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块链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能源区块链研究现状 |
1.2.3 共识机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区块链技术原理 |
2.1 区块链技术 |
2.1.1 区块链定义 |
2.1.2 区块链分类 |
2.1.3 区块链应用 |
2.2 密码学相关技术 |
2.2.1 哈希函数 |
2.2.2 Merkle树 |
2.2.3 加密算法 |
2.3 智能合约 |
2.3.1 智能合约技术 |
2.3.2 智能合约生命周期 |
2.3.3 智能合约示例 |
2.4 共识机制 |
2.4.1 工作量证明机制 |
2.4.2 权益证明机制 |
2.4.3 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 |
2.4.4 Raft一致性协议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片共识模型和存储优化策略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系统模型 |
3.3.1 CRSM相关定义 |
3.3.2 共识资源切片模型 |
3.3.3 一致性协议分析 |
3.3.4 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 |
3.3.5 CRSM算法一轮共识过程 |
3.4 实验及分析 |
3.4.1 TPS对比分析 |
3.4.2 垂直扩展性测试分析 |
3.4.3 水平扩展性测试分析 |
3.4.4 区块扩展性分析 |
3.4.5 容错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权重的主节点选取策略和共识域划分策略 |
4.1 问题分析 |
4.2 基于权重的主节点选取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节点权重 |
4.2.3 权重奖惩方案 |
4.2.4 基于权重奖惩的主节点选取流程 |
4.3 基于权重的共识域划分 |
4.3.1 基本原理 |
4.3.2 共识域划分流程 |
4.3.3 共识域划分算法实现 |
4.3.4 安全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1 节点权值轮换验证 |
4.4.2 共识域权值之和对比 |
4.4.3 系统吞吐量对比 |
4.4.4 系统防篡改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2)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数据分发模型 |
2.1.1 点对点模型 |
2.1.2 消息队列模型 |
2.1.3 发布/订阅模型 |
2.2 数据分发服务DDS |
2.2.1 应用层 |
2.2.2 数据本地重构层DLRL |
2.2.3 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DCPS层 |
2.2.4 通信层 |
2.2.5 Open DDS |
2.3 一致性与共识算法 |
2.3.1 二阶段提交算法 |
2.3.2 Quorum算法 |
2.3.3 Paxos算法与Raft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系统的体系架构 |
3.1 CAP理论 |
3.2 体系架构的层次 |
3.2.1 基础设施层 |
3.2.2 通信层 |
3.2.3 中间件层 |
3.2.4 应用层 |
3.3 本章小结 |
4 DDS通信中间件的软件实现 |
4.1 可插拔的传输层 |
4.1.1 可扩展传输层框架 |
4.1.2 UDP链路 |
4.1.3 TCP链路 |
4.2 一致性 |
4.2.1 共识算法 |
4.2.2 存活性检测 |
4.2.3 数据持久化 |
4.3 发布/订阅 |
4.4 应用层 |
4.5 本章小结 |
5 DDS通信中间件的实验测试 |
5.1 可插拔的传输层测试 |
5.1.1 UDP链路测试 |
5.1.2 TCP链路测试 |
5.2 一致性测试 |
5.2.1 共识算法测试 |
5.2.2 网络分区测试 |
5.2.3 主节点审计测试 |
5.3 发布/订阅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分布式图数据库存储引擎的事务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工作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图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
1.2.2 分布式事务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综述 |
2.1 LSM-TREE |
2.2 一致性哈希DHT |
2.3 分布式理论相关介绍 |
2.3.1 CAP理论 |
2.3.2 BASE理论 |
2.3.3 ACID理论 |
2.3.4 事务的隔离级别 |
2.3.5 RAFT协议 |
2.4 事务相关理论介绍 |
2.4.1 二阶段提交2PC |
2.4.2 三阶段提交3PC |
2.4.3 TCC补偿型事务 |
2.4.4 异步确保型事务 |
2.5 分布式数据库事务的关键技术 |
2.5.1 Percolate事务模型 |
2.5.2 Calvin事务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整体设计 |
3.1 应用场景及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3 系统模块设计 |
3.4 关键技术 |
3.4.1 Multi-Raft的设计 |
3.4.2 分布式事务的设计 |
3.4.3 并发控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模块的实现 |
4.1 图数据存储模型的设计 |
4.2 基础模块的实现与实现 |
4.2.1 网络库的设计实现 |
4.2.2 通信协议的实现 |
4.2.3 RPC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4.2.4 定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
4.3 分布式事务ID生成器的设计 |
4.4 分片算法的实现 |
4.5 CLIENT模块的实现 |
4.6 存储引擎的实现 |
4.6.1 本地事务实现 |
4.6.2 MVCC读取 |
4.6.3 协调者模块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读写测试 |
5.1.1 测试环境 |
5.1.2 功能测试 |
5.1.3 性能测试 |
5.2 分布式事务测试 |
5.2.1 事务容错功能测试 |
5.2.2 事务处理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新型路由协议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路由技术研究 |
2.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概述 |
2.1.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
2.1.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 |
2.2 IEEE 802.11ac MAC层机制研究 |
2.2.1 IEEE 802.11 控制帧及帧间间隔 |
2.2.2 载波侦听机制 |
2.2.3 DCF接入机制 |
2.3 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2.3.1 无线多跳网络路由协议 |
2.3.2 路由度量 |
2.4 可用带宽估计算法研究 |
2.4.1 可用带宽估计算法概述 |
2.4.2 感知式可用带宽估计面临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定向可用带宽估计的路由度量 |
3.1 问题引入 |
3.2 结合波束切换的可用带宽估计算法 |
3.2.1 定义及推导 |
3.2.2 构建可用带宽 |
3.3 实验设计与实现 |
3.3.1 底层数据获取 |
3.3.2 构建可用带宽的实现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全向模式下实验结果分析 |
3.4.2 定向模式下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HP模糊分析的竞争路由设计与实现 |
4.1 路由协议整体设计 |
4.2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链路质量因子 |
4.2.1 链路质量因子指标研究 |
4.2.2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权重 |
4.2.3 构建链路质量因子 |
4.3 路由协议设计 |
4.3.1 下一跳候选节点表设计 |
4.3.2 路由逐跳转发规则 |
4.4 实验平台搭建与实现 |
4.4.1 实验目标 |
4.4.2 实验设计 |
4.4.3 基于Open WRT的实验平台搭建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连通性测试 |
4.5.2 多跳测试 |
4.5.3 路由协议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APT攻击的建模与路径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网络攻击的建模技术 |
1.2.2 网络攻击的预测技术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三个相关技术基础 |
2.1 基于Petri网的网络攻击建模技术 |
2.1.1 Petri网类型分析 |
2.1.2 基于Petri网的网络攻击基础模型 |
2.2 基于Open IOC的初始路径生成技术 |
2.2.1 Open IOC基本概述 |
2.2.2 基于Open IOC的初始路径生成 |
2.3 基于隐马尔可夫的网络攻击预测技术 |
2.3.1 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 |
2.3.2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攻击预测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etri网的APT攻击建模 |
3.1 基于Petri网的APT攻击模型 |
3.1.1 APT攻击阶段性特点分析 |
3.1.2 模型建立 |
3.1.3 模型分析 |
3.2 APTPN-P模型生成算法 |
3.2.1 算法基本思想 |
3.2.2 算法设计 |
3.2.3 算法分析 |
3.3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目的与设计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pen IOC的 APT攻击初始路径生成算法 |
4.1 算法的基本思想 |
4.1.1 样本间的相似度计算 |
4.1.2 基于熵值的强特征选择 |
4.1.3 基于熵值的弱特征组合 |
4.2 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4.2.1 算法设计 |
4.2.2 算法分析 |
4.3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1 实验目的与设计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APT攻击路径预测算法 |
5.1 算法的基本思想 |
5.1.1 起点库所确定 |
5.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确定 |
5.1.3 混淆矩阵确定 |
5.1.4 攻击路径预测 |
5.2 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5.2.1 算法设计 |
5.2.2 算法分析 |
5.3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目的与设计 |
5.3.2 实验步骤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局域网两层功率优化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多智能体的能源互联网架构 |
1.1 能源互联网物理拓扑 |
1.2 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 |
2 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模型 |
2.1 目标函数 |
2.2 约束条件 |
3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 |
3.1 能源局域网间增量成本一致性算法 |
3.2 能源局域网内增量成本一致性算法 |
3.3 能源互联网增量成本一致性算法流程 |
4 仿真算例分析 |
4.1 能源局域网间增量成本一致性仿真 |
4.2 能源局域网内增量成本一致性仿真 |
4.3 ΔP连续变化时的增量成本一致性仿真 |
4.4 ELN2中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越限时的增量成本一致性仿真 |
4.5 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时的增量成本一致性仿真 |
4.6 功率平衡调节因子对算法收敛速度的影响分析 |
4.7 联络线传输功率约束对算法收敛性的影响分析 |
5 结论 |
(7)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中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未来无线网络的应用 |
1.1.2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的前景 |
1.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 研究场景综述 |
1.2.1 无线局域网 |
1.2.2 车联网 |
1.3 关键技术综述 |
1.3.1 软件定义网络 |
1.3.2 动态频谱接入 |
1.4 资源管理问题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中的用户连接管理 |
1.5.2 软件定义车联网中的空白频谱动态接入 |
1.5.3 软件定义车联网中面向业务的资源分配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中的用户连接管理 |
2.1 引言 |
2.2 软件定义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
2.2.1 SDWLAN原型系统与新特性 |
2.2.2 SDWLAN中的用户连接管理 |
2.3 问题描述 |
2.3.1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时延分析 |
2.3.2 延时最小化的用户连接管理问题 |
2.4 用户连接管理算法 |
2.4.1 求解马尔科夫模型 |
2.4.2 问题转化 |
2.4.3 两种启发式算法 |
2.4.4 对用户连接管理的进一步探讨 |
2.5 仿真分析结果 |
2.5.1 马尔科夫模型结果验证 |
2.5.2 高密度AP与回传链路带宽的影响 |
2.5.3 用户连接算法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定义车联网中的空白频谱动态接入 |
3.1 引言 |
3.2 网络架构和设计因素 |
3.2.1 网络架构 |
3.2.2 网络设计因素 |
3.3 网络建模 |
3.3.1 车载用户建模 |
3.3.2 TVWS资源建模 |
3.4 基于优化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 |
3.4.1 问题描述 |
3.4.2 基于位置的资源分配与最大帧长设计 |
3.5 基于匹配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 |
3.5.1 问题描述 |
3.5.2 资源匹配算法 |
3.6 仿真结果 |
3.6.1 网络建模仿真结果 |
3.6.2 基于优化的资源分配仿真结果 |
3.6.3 基于匹配的资源分配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定义车联网中面向业务的资源分配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网络架构 |
4.3 问题描述 |
4.3.1 系统模型描述 |
4.3.2 面向QoS的效用函数设计 |
4.3.3 车载覆盖网络构造问题描述 |
4.4 车载覆盖网络构造算法 |
4.4.1 基于图的基因算法 |
4.4.2 贪婪构造算法 |
4.5 仿真分析结果 |
4.5.1 仿真环境设置与验证 |
4.5.2 基于图的基因算法的仿真结果 |
4.5.3 算法对比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以及参与的项目 |
(8)无线局域网中同步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确定性数据传输行为研究 |
1.2.2 IEEE 802.11 内置时钟同步方式研究 |
1.2.3 面向IEEE 802.11 时钟同步方式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实时Wi-Fi平台搭建及时钟同步简介 |
2.1 基于TDMA机制的MAC层分析与设计 |
2.1.1 TDMA设计重点 |
2.1.2 IEEE 802.11 协议相关功能修改 |
2.1.3 时隙设计 |
2.2 实时Wi-Fi平台搭建 |
2.2.1 Linux开源无线驱动模块 |
2.2.2 配置详情 |
2.2.3 实验平台展示 |
2.3 时钟同步协议 |
2.3.1 时钟模型 |
2.3.2 时钟同步协议简介 |
2.3.3 集中式时钟同步模型 |
2.3.4 分布式时钟同步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时钟同步算法 |
3.1 建立相对时钟模型 |
3.1.1 TSF同步模型 |
3.1.2 时钟偏移量计算误差 |
3.1.3 相对时钟模型 |
3.2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
3.2.1 回归简介 |
3.2.2 损失函数 |
3.2.3 权重函数 |
3.2.4 回归校准时钟过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阶段补偿的时钟同步算法 |
4.1 两阶段时钟同步算法 |
4.1.1 样本数据采集阶段同步 |
4.1.2 LSLR同步 |
4.1.3 实验结果 |
4.2 时钟漂移补偿算法 |
4.2.1 时钟漂移补偿算法提出 |
4.2.2 时钟漂移补偿算法实施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云计算环境下取证及证据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云取证 |
1.2.2 证据安全存储 |
1.2.3 副本选择策略 |
1.2.4 证据可信性研究 |
1.3 本文工作及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证据管理模型及相关技术背景 |
2.1 证据管理平台模型 |
2.2 云计算与电子数据取证 |
2.2.1 云计算概述 |
2.2.2 云计算技术特点 |
2.2.3 云计算与云取证 |
2.2.4 云取证关键技术 |
2.3 云存储和副本技术 |
2.3.1 云存储及其关键技术 |
2.3.2 副本技术相关理论 |
2.4 云模型及模糊评价 |
2.4.1 云模型概述 |
2.4.2 云的数字特征 |
2.4.3 云的基本算法 |
2.4.4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3章 云计算环境下的混合式网络电子取证模型 |
3.1 引言 |
3.2 云计算环境下混合式网络电子取证模型 |
3.2.1 控制中心 |
3.2.2 运算代理 |
3.2.3 网络附加存储 |
3.2.4 监测代理 |
3.2.5 信息收集终端 |
3.3 云计算下分布式代理的设计 |
3.4 电子证据数据种类及格式设计与实现 |
3.4.1 电子证据数据种类 |
3.4.2 电子证据数据格式 |
3.4.3 电子取证的实现与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存储路径加密的证据管理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存储路径加密的证据管理方案 |
4.2.1 证据存储管理的架构(BHS)设计 |
4.2.2 证据数据处理方案 |
4.2.3 数据加密机制 |
4.2.4 数据块随机存储管理方案 |
4.3 方案测试与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素遗传算法在云存储副本动态选择机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算法描述 |
5.3 证据存储副本动态预测选择算法 |
5.3.1 染色体编码 |
5.3.2 适应度函数计算 |
5.3.3 信息素生成 |
5.3.4 副本选择概率的设定与选择策略 |
5.3.5 算法流程 |
5.4 算法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环境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云模型的取证信任评估方案 |
6.1 引言 |
6.2 取证信任评估方案 |
6.2.1 电子数据取证过程中的信任属性 |
6.2.2 本组偏好权重分配算法 |
6.3 实例分析 |
6.3.1 案例说明 |
6.3.2 案例分析和取证可信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 |
2.1 地质大数据概述 |
2.2 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 |
第3章 地质大数据发现器设计 |
3.1 数据发现器结构 |
3.2 MFT表扫描 |
3.3 数据定位 |
3.4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地质大数据梳理设计 |
4.1 数据梳理基本结构 |
4.2 数据清洗 |
4.3 元数据星状模型设计 |
4.3.1 元数据理论 |
4.3.2 元数据星状模型 |
4.4 地质数据索引设计 |
4.4.1 索引建立流程 |
4.4.2 索引存储与更新 |
4.5 数据梳理模块设计 |
第5章 地质大数据挖掘设计 |
5.1 地质数据挖掘理论研究 |
5.1.1 数据挖掘概述 |
5.1.2 地质数据挖掘理论 |
5.2 数据检索设计 |
5.2.1 模糊查询 |
5.2.2 “二次”检索方式 |
5.2.3 本模块检索设计 |
5.3 文件传输设计 |
5.3.1 文件传输技术与理论 |
5.3.2 文件传输设计思路 |
第6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
6.1.1 开发平台 |
6.1.2 技术选择 |
6.1.3 开发工具 |
6.2 系统需求分析 |
6.3 概要设计 |
6.3.1 系统总体设计 |
6.3.2 系统架构设计 |
6.3.3 系统功能设计 |
6.3.4 数据库设计 |
6.4 关键模块设计及实现 |
6.4.1 数据发现 |
6.4.2 数据梳理 |
6.4.3 数据检索 |
6.4.4 文件传输 |
6.4.5 其他模块 |
第7章 地质大数据发现系统的实例应用 |
7.0 数据检索 |
7.1 数据理解 |
7.2 信息提取 |
7.3 信息综合及成果输出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局域网中的数据一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区域综合能源交易的区块链分片共识策略研究[D]. 胡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D]. 谢之皓. 浙江大学, 2021(01)
- [3]分布式图数据库存储引擎的事务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 黄钰玮.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新型路由协议研究与开发[D]. 苏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APT攻击的建模与路径预测技术研究[D]. 杜镇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12)
- [6]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局域网两层功率优化分配[J]. 米阳,刘红业,宋根新,李战强,符杨,李振坤.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07)
- [7]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中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 陈嘉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无线局域网中同步机制的研究[D]. 张林.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9]云计算环境下取证及证据管理模型研究[D]. 李伟平. 河北大学, 2016(05)
- [10]地质大数据发现模式研究与功能研发[D]. 朱一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