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新变化 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1](2019)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此以后,党的政治建设迅速成为了新时代的关键词和关注点。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控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效果,是党的建设的坚实保障。离开了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其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使全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赢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讲政治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特质。建党九十多年来,无论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并能将建设方向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建党初期,由于国共合作和国共十年内战的时代背景,党的政治建设经过了艰辛的探索,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教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形成了最广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的政治建设蓬勃发展、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在各领域全面推进。然而,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违背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及原则,使党的政治建设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党的政治建设走上正轨。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被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进入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高度全面审视、从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理念、落实举措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反映出清晰的演变规律,由此也能够得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方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来源,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立场,理论创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前提;在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方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根本,党章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纲领,党内法规体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依据;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方面,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组织命脉,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组织遵循,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党的组织力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党的政治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部分共产党员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共产党员个人的思想原因,如人性中的利己主义、世界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对社会主义现有成就的盲目自信;又有党的建设的制度原因,如民主集中制未能全面落实,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干部人事制度、奖惩制度均须完善;还有大的体制原因,如共产党未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内政治生态已被部分党员恶化等。党在政治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甚至会瓦解党的执政根基。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切入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主要着手点。具体的建设方略主要有以下方面: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和国家的巡视监督制度,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灵魂,大力弘扬党内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改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提高党的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途径,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融入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纳入专家智库体系中,并增强与世界各国政党的政治建设交流。唯有如此,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全面加强,从而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向前。
从宽基[2](2019)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研究 ——基于南京社区实践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跃迁为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乃至社区社会组织的行动遗留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基层党组织凭借其纵向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覆盖,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在“减负赋权”改革中培育了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唤醒了社区居民的公共理性。在社区实践中,党组织体系、行政组织体系与自治组织体系相互交织的景象使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之间彼此分离的状态发生根本性转变,无法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分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顶层设计层面规划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都推动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立足于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的背景,南京市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开放式建设与社区的社会化改革,将纵向的组织体系与横向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南京社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行动策略,以“双向互动”做到同时同向发力,打通两个相对独立的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道路。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实现源于共同的内在属性、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基层协商治理平台,并在社会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公共参与等方面发力。目前治理空间的不平衡、行政控制取向的遗留、公共理性的缺位、治理技术主义的俘获等束缚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为优化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路径,需要从制度创新、权力互动、系统生成、价值回归等方面着手。
孙明增[3](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何妍[4](2012)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会上明确提出了执政理论体系建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基本范畴。这就构建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执政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不仅是执政党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是执政党最直接和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政党要长久地保持它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政治资源体系予以支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那些政治资源、如何去开发和利用这些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可以分为国内和国际政治资源,也包括硬性和软性两个层面。硬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权力资源、群众资源、国有企业、跨国移民资源等,软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国际国内制度资源、信息资源、政治文化资源、党和国家的形象资源等。这些中国共产党执政需要的硬性的和软性的国内、国际政治资源又可以归纳成四种形态的政治资源:基础性政治资源、运行性政治资源、观念性政治资源和保障性政治资源。这些政治资源协同作用,共同维系着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体系的运行。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密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的主体,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是客体,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起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长久执政就离不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由于执政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开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执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既要从历史的脉络考察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也要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现状。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遇到的问题,如何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总的思路是:一是要制定长期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发展战略规划;二是要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教训;三是要积极吸取国外政党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和教训;四是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五是要以制度为创新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六是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开拓新的政治资源。在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时候,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政治资源提出了一些措施。
邵书峰[5](2008)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个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变革而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能不能正确、妥善地对待社会新阶层,对于我们党的发展,对于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重大。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及扩大党在社会转型时期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党,是党的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本位在汲取学术界先期研究成果基础上,探悉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内涵分析、范围界定文,阐释扩大群众基础的现实依据,探讨其对策。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内涵。该部分通过阐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概念,进而界定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范围。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理论渊源考察。该部分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群众基础的经典阐述,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群众基础的理论描述,从而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时期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理论源源。第三部分: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现实依据。本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扩大群众基础是新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社会阶级阶层的新变化为直接现实依据。第四部分: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对策思考。该部分提出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正确评价社会新阶层的作用,引导其积极的政治参与积极慎重地发展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发挥统一战线重要作用,获取非党群众的广泛支持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基本对策。
张红[6](2006)在《浅析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文中研究表明
黄敏[7](2005)在《正视执政基础的新变化 全力加强执政基础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党执政的社会政治基础对执政党具有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自身社会基础的新变化,即客观分析组织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新兴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新特点,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基础建设,使党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杨延冰[8](2004)在《浅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扩大和巩固》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变革,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阶层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以及将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勾淑玲[9](2004)在《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文中提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同时努力扩大党的阶段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执政党建设始终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大力支持,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十分注重这两个基础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在当前改革继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研究这一问题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和新世纪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分五个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提出、形成、成熟、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客观的评价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曲折发展的过程。 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期、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新的发展过程。 第五部分:深刻认识新世纪、新时期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重大意义。
张夏[10](2004)在《论党的先进性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文中研究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新世纪,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关键在于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使之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特
二、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新变化 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新变化 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框架结构 |
(一)文章框架 |
(二)研究重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 |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 |
(一)什么是政治 |
(二)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 |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内涵 |
二、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理论 |
(二)毛泽东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理论 |
(三)邓小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理论 |
(四)习近平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
三、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
(一)有利于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
(二)有利于优化党的政治生态和队伍建设 |
(三)有利于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章 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一)建党初期党的政治建设 |
(二)大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三)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四)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五)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一)全面执政初期党的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 |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政治建设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政治建设 |
四、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
(三)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第三章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 |
(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来源 |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立场 |
(三)理论创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前提 |
二、制度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保证 |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根本 |
(二)党章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纲领 |
(三)党内法规体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依据 |
三、组织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 |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组织命脉 |
(二)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组织遵循 |
(三)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党的组织力量 第四章 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党的政治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部分党员政治意识不强 |
(二)部分党员政治立场不稳 |
(三)部分党员政治能力不足 |
(四)部分党员政治行为不端 |
二、党的政治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原因 |
(二)制度原因 |
(三)体制原因 第五章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方略 |
一、讲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 |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性 |
(二)两个维护是讲政治的核心要义 |
(三)从严治党是讲政治的主要抓手 |
二、制度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保障 |
(一)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 |
(二)健全党和国家的巡视监督制度 |
(三)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 |
(一)大力弘扬党内正确的价值观 |
(二)全面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
(四)改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
四、提高党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途径 |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 |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汇入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中 |
(三)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专家智库体系中 |
(四)增强与世界各国政党的政治建设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期刊文章 |
三、外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2)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研究 ——基于南京社区实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层党建的研究现状 |
1.2.2 社区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联系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场域理论 |
2.1.2 社会资本理论 |
2.1.3 治理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基层社会中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诠释 |
2.2.2 基层治理中的组织行动 |
2.2.3 “双向互动”的策略选择 |
3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南京实践 |
3.1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现实考察 |
3.1.1 基层党建的历史透视 |
3.1.2 社区治理的兴起与发展 |
3.1.3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联系 |
3.2 调研社区的选取 |
3.2.1 选取社区的概况 |
3.2.2 选取社区的代表性 |
3.3 南京社区实践的实践样态 |
3.3.1 南京社区实践的基本经验 |
3.3.2 南京社区实践的操作方法 |
3.3.3 南京社区实践的典型特征 |
4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生成 |
4.1 南京社区实践的行动逻辑 |
4.1.1 基层党组织的开放式建设 |
4.1.2 社区改革的社会化路径 |
4.1.3 “共建共治”的提出 |
4.2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关系的转变 |
4.2.1 “分建分治”的惯性思维 |
4.2.2 “共建共治”的实践内涵 |
4.2.3 从“分建分治”走向“共建共治” |
4.3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实现条件 |
4.3.1 共同的内在属性 |
4.3.2 共同的价值追求 |
4.3.3 基层协商治理的生成 |
4.4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表现形式 |
4.4.1 党建嵌入:优化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机制 |
4.4.2 多元供给:构建“党建+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4.4.3 党引民治:搭建社区公共参与的新通路 |
5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现实障碍及原因剖析 |
5.1 “共建共治”现实障碍的凸现 |
5.1.1 治理空间的不平衡 |
5.1.2 行政控制取向的遗留 |
5.1.3 公共理性的缺位 |
5.1.4 治理技术主义的俘获 |
5.2 “共建共治”现实障碍的原因剖析 |
5.2.1 社区制度建设的不健全 |
5.2.2 社区行政权力的主导 |
5.2.3 社区成员角色认知局限 |
5.2.4 社区多元行动体系的弱化 |
6 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的优化路径 |
6.1 制度创新:加强社区制度生产 |
6.1.1 整合社区制度建设 |
6.1.2 推进社区制度供给 |
6.2 权力互动: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
6.2.1 重塑社区内部权力关系 |
6.2.2 健全社区资源共享机制 |
6.3 系统生成:扩大社区公共参与 |
6.3.1 引导社区有序的公共参与 |
6.3.2 建立基层治理的社会系统 |
6.4 价值回归:重拾社区情感需求 |
6.4.1 强化社区的社会属性 |
6.4.2 构筑社区的“情感治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3)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治资源概念的缘起及界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体系结构 |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的基础资源 |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系统运转提供能量的资源 |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优化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提供保障的资源 |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提供支撑作用的资源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第一节 从理论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一、 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 |
二、 政党变革理论的角度 |
三、 系统理论的角度 |
四、 政党文化理论的角度 |
第二节 从实践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 |
一、 从执政效率角度分析 |
二、 从执政理念的角度分析 |
三、 从执政合理性、合法性的角度分析 |
四、 从执政方式的角度分析 |
五、 从执政成本的角度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 |
一、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期间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二、 建国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三、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五、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
一、 政治资源的流失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二、 执政环境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提出了新挑战 |
三、 社会转型的新问题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好政治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总思路 |
一、 制定长期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发展战略规划 |
二、 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经验教训 |
三、 积极吸取国外执政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教训和经验 |
四、 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 |
五、 以制度为创新整合现有的政治资源 |
六、 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具体措施 |
一、 基础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二、 运行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三、 观念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四、 保障性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内涵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概念 |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范围的界定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理论渊源考察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基础的经典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对群众基础的经典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群众基础的理论论述 |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现实依据 |
(一)扩大群众基础是新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 |
1、扩大群众基础是适应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
2、扩大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
3、扩大群众基础是党内建设的要求 |
(二)扩大群众基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
1、扩大群众基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条件 |
2、群众基础是否扩大是检验执政能力建设的试金石 |
(三)社会阶级阶层的新变化是扩大群众基础的直接现实依据 |
1、社会新阶层的形成 |
2、社会新阶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
3、引导和团结社会新阶层,不断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四、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对策思考 |
(一)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1、保持党的先进性,正确把握发展的方向,确保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 |
2、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二)正确评价社会新阶层的作用,引导其积极的政治参与 |
1、社会新阶层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扩大群众基础的重要内容 |
2、构建社会新阶层的政治参与制度 |
(三)积极慎重地发展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
1、吸收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2、吸收社会新阶层优秀分子入党的制度设计 |
(四)发挥统一战线重要作用,获取非党群众的广泛支持 |
1、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综合协调的功能,整合非党群众的力量 |
2、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团结合作的功能,获取非党群众的广泛支持 |
参考文献 |
(6)浅析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不断扩大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意义 |
(一) 不断扩大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
(二) 不断扩大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党适应时代发展,增强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选择。 |
(三) 不断扩大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是党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的总体情况 |
(一) 成员构成多样化。 |
(二) 价值观念多样化。 |
(三) 利益关系多样化。 |
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不断扩大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
(一) 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二) 要坚持党员标准,积极稳妥抓好新的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入党工作。 |
(三) 要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新领域的党建工作,努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
(四) 要改进和创新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 |
(五) 要加强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积极支持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 |
(8)浅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扩大和巩固(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
二、扩大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重要意义 |
(一)工人结构的变化要求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
(二)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要求必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三)从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来看,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
(四)从践行三个代表实践看,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
三、如何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
(一)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二)政党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政策来扩大自身的群众基础 |
(三)加强执政党的廉政建设 |
(四)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9)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必要性 |
(一) 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当然要求 |
(三) 是新世纪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根本要求 |
(四) 是对各国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五)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应有之义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提出 |
(二)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形成 |
(三)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趋向成熟 |
(四)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深化 |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正确主张 |
(二) “文革”时期党的错误认识 |
(三) 改革开放后党的新认识 |
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新发展 |
(一) 新世纪形势的深刻变化 |
(二)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 |
(三) 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
五、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
(二) 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
(三)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党的先进性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1、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2、正确认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问题 |
3、正确认识“两个先锋队”问题 |
四、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新变化 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刘亚.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共建共治”研究 ——基于南京社区实践的分析[D]. 从宽基.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3]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 何妍. 湘潭大学, 2012(02)
- [5]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研究[D]. 邵书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6]浅析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群众基础[J]. 张红.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6(04)
- [7]正视执政基础的新变化 全力加强执政基础建设[J]. 黄敏.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4)
- [8]浅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扩大和巩固[J]. 杨延冰.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S1)
- [9]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D]. 勾淑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10]论党的先进性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J]. 张夏. 西藏发展论坛,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