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儿童免疫计划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

结合儿童免疫计划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

一、结合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论文文献综述)

刘铁诚[1](2021)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自2009年我国新医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以来,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便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为保证这一政策目标的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强化措施建设,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但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短板。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实践工作的考察分析认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项目上落实良好,但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方面始终较差。为此,从研究角度有必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是决定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变量?供需双方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关系及影响变量是什么?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有哪些?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厘清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有利于关键问题的解决。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问题、完善相应措施提供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2)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主要影响因素;(3)分析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4)提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关键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典型地区开展研究。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包括(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内容包括2018年济南市15个区县和449家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情况以及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得分和扣分原因。(2)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选取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35人作为供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偶遇抽样法收集基层卫生机构门诊患者90人作为需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进行深入访谈。(3)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通过卫生统计年鉴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取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社会人口、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等指标数据。本研究首先采用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分析比较各区县和机构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评估结果,总结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影响因素分析的应用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既往研究结果中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对典型地区供需双方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梳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最后基于分析框架筛选供需双方变量作为自变量,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防控项目工作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先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区县和机构两层面上供需变量对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大小,再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探索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①各区县以慢性病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项目工作指标距离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差距较大。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未达标的区县比例分别为100%、66.67%、73.33%和86.67%,机构服务项目工作指标在各区县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幼保健、疾病防治、协查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各区县间均已达成或超额达成。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间分布差异较大。区县组织管理平均得分11.4分(9-13.5分),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分工协调和问题整改等方面落实不到位;机构组织管理平均得分8.13分(2-10分),主要问题为制度建设和绩效工作落实不到位。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层面无扣分,机构平均得分8.62分(5-10分),得分在区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问题为预算执行不到位和资金使用不合规。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形成分析框架。具体过程是通过研究整合相关卫生服务模型,构建了“供方影响因素-需方影响因素-项目政策目标”理论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系统收集影响因素建立分析框架。分析要素可以归纳为供方和需方两类,其中供方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制度(配套政策、配套制度、项目设计)、资源保障(人力资源、项目经费、硬件设备)、组织保障(运行模式、部门协作、信息化建设);需方影响因素包括倾向特征(人口学、社会结构、健康信念)、促进资源(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健康需要(感知需要、评估需要、效果评价)。其次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机构水平上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不同程度上受区县和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人力资源(区县每千人护士数、区县每千人公共卫生人员和区县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硬件设施(区县基层卫生机构平均床位数)、项目经费(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组织保障(区县和机构组织管理得分)等供方要素与不同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与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均呈独立负相关。区县基层需方社会人口要素中,区县人均GDP和人口增长率与不同项目工作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区县人口密度和死亡率均是独立负向影响因素。机构层面需方要素中,效果评价(辖区居民满意度)和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均是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正向影响因素,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同时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影响因素。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显着部分中介效应。在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资金管理得分、组织管理得分、医生满意度等供方变量影响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总效应中,居民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比例为50.30%~73.09%,居民知晓率的中介效应比例为13.04%~71.90%。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在影响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与机构供方变量间存在交互效应。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高于全市平均值时,可以降低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档案数对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阻碍作用、增强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的正向促进作用、削弱医生满意度的正向促进作用。结论与建议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性制度安排。项目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项目建设的系统性措施落实不到位,包括项目设计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2)项目建设保障要素落实不协同,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等基层卫生资源保障水平不足;(3)组织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4)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等,影响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健康防控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这提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从政策建设角度进行系统性制度安排,完善项目服务内容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度设计,建立服务包动态调整机制,重视区县和机构间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加强区县和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促进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2.建立项目落实的动态评估模型,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和管理工作执行中的问题。本研究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系统地整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核心、模块和要素三级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在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验证了“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的理论整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动态评估模型构建的工作基础。3.政府牵头建立供需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可有效提高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效率和质量。实证研究验证了区县和机构层面上人力资源、硬件设施、项目经费、组织保障等供方要素和社会人口、健康信念、效果评价等需方要素共同影响机构层面服务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进一步揭示了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交互作用,探析了供需双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路径和潜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应该重视需方要素在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社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指标识别重点干预人群,切实提高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知水平和利用水平。创新性1.本研究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本质出发,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系统梳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指标维度,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既考虑了影响因素分析理论上的规范性,也考虑到了分析过程中变量的可变性,为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变量筛选工具,从方法学角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研究在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上对供需双方影响因素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定量测算,明确了供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直接作用路径和通过需方因素的间接影响路径,探讨了需方关键影响因素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和政策干预意义。这对不同层面的政策制定者统筹卫生资源、制定干预策略、完善目标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局限性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考核评估问题发现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例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结论外推至客观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实证分析时尽管对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级变量信息挖掘较为详尽,但区县和机构两个层面难以涵盖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涉及的全部影响领域。同时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不能够反映时序变化的影响,也可能会对本研究方法学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刘璐[2](2020)在《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妇幼保健管理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我国仅有9家专科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政府认识到只有不断发展、壮大妇幼人才队伍,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升我国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水平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幼儿死亡率的根本措施,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妇幼保健机构,搭建妇幼三级信息网络,不断优化妇幼保健管理体系,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A市属于县级市,位于辽东半岛,下辖6个乡,15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 82.4万人。由于人口分散,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A市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化缺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对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分析新形势下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基础,对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妇幼保健管理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对妇幼保健相关概念和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再次,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服务能力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存在对问题,包括政府对妇幼保健管理体系投入不足、妇幼保健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机构资源利用不足、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并分析问题成因;在此基础上,从母婴安全、儿童保健、智慧医疗三个方面提出了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的优化方案;最后,为保证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能最终得以实现,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工作制度、打造优质服务等多项保障措施。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针对性研究,不仅对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为全国其他县级城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问题提供了参考。

纪璞璞[3](2020)在《基于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儿童接种率监测与评价》文中认为[背景]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特异、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一级预防措施。中国的免疫预防工作举世瞩目。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先后于1988年、1990年和1995年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2000年后,随着我国进入到免疫规划时期,特别是自2007年开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国家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及其针对疾病已从1978年的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增加到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疫苗接种数量的增加使得传统手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和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的方式逐渐显示出弊端。手工建档存在工作量大、接种信息记录不全、流动儿童重复建档等问题,而常规免疫接种率报表由预防接种单位医生手工统计和填写,往往存在数据漏报、虚报、填写错误等情况。接种率抽样调查虽能对报告接种率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受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入户调查越来越困难,而且受人力物力限制,调查年龄组受到局限,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难以获得准确的全年龄组接种数据。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管理预防接种个案成为可能。国外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计算机应用到儿童健康服务中。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主要功能包括预防接种登记、接种预约、接种通知、生成接种率报表,以及新疫苗应用监测等。自2000年开始,我国部分省份开始探索建立预防接种信息系统(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IIS),将传统手工登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方式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各地IIS系统建设如雨后春笋,至2010年,包括山东在内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和海南等8个省建成了省级平台;其余省份也积极推进,至2017年,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省级平台,实现区域信息共享。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已建成的省级平台功能差异较大,大部分省平台的作用仅限于预防接种个案的收集和流动儿童接种数据的交换,对于平台海量个案数据的利用并不充分。此外,接种率的一些算法尚有不精确、不统一的地方,非免疫规划疫苗对免疫规划疫苗的替代规则也不明确,这些问题均对数据评价结果造成较大干扰。因此,目前IIS虽已建成,但多数省份没有真正发挥其在免疫预防工作中对人群接种率开展实时监测和评价的有效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现有山东省IIS系统的工作基础上,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和山东省免疫规划及其预防接种工作需求,进一步完善山东省IIS省级平台功能方案,尝试性建立起基于山东省IIS系统的儿童接种数据质量控制及其接种率实时监测评价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作,实现全省预防接种信息的充分利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1)建立预防接种信息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算法规则,开发用于儿童接种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的程序软件,实现预防接种信息质量分析。(2)建立预防接种信息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算法规则,开发用于儿童接种率实时监测评价的程序软件,实现基于出生队列的接种率实时监测评价。(3)将上述两种规则和方法,运用于山东省儿童NIP疫苗实际监测评价工作中去。利用已建立的山东省IIS系统中接种记录数据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免疫程序的规定,尝试性对目前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数据质量及其接种率进行实时监测评价,及时发现未完成免疫接种的儿童,并采取针对措施及时予以接种,以达到提高并保持高水平接种率的目标。[研究方法]本研究人口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局编制的2011-2017年《山东统计年鉴》,接种数据来源于山东省IIS平台。平台建设采用的是基于J2EE技术的Web应用平台,通过基础平台集成技术将项目内容集成到Web应用平台上,对外提供开放式的基于XML技术的标准接口。本研究项目需求形成通过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论证的方法,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本研究对IIS数据质量控制评价指标及其算法规则、接种情况监测与评价的指标及其算法规则,是根据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疫苗说明书》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在专家论证和征求基层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逐步完善;最后由课题组转交中标公司组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测试完成后部署到省平台,由部分市县级CDC和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试用,对存在的问题和现有功能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汇总后再次提交给中标公司进行系统完善和测试发布,形成最终的应用软件。本次研究是以市为单位实例开展一次基于山东省IIS为基础的儿童接种数据质量控制及其接种率实时监测评价,实际应用的接种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均按照山东省IIS系统平台安装的本研究软件自动生成。[主要结果]1、本研究建立了山东省IIS系统平台功能标准与评价指标和山东省IIS系统客户端管理规程,并据此对IIS系统数据质量和预防接种情况进行了评价。2、通过IIS中质量评价指标的设置,山东省预防接种个案在数据管理率、上传率、完整性、重复率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改善,山东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个案管理率、数据上传率均接近100%;基本信息除身份证号、接种信息除接种部位外,均达到99%以上;数据修改率、补录率、重复率分别为2.74‰、7.46‰和0.58‰,仍有下降空间。3、鉴于山东省预防接种数据质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对全省以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结果进行检测评价,1-7岁儿童各年龄组单苗接种率大部分在90%以上,部分大年龄组儿童接种疫苗剂次低于90%。[主要结论]1、山东省IIS系统数据质量总体较高,部分地区数据完整性较低,修改率、补录率、重复率较高;小年龄组儿童接种情况好于大年龄组儿童,东部地区接种情况好于西部地区。2、本研究建立的山东省IIS系统平台功能标准与评价指标适用于山东省免疫规划工作实际,基本满足数据质量控制和接种率评价需要。3、本研究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与疫苗注射器信息系统对接的功能未能完全实现,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进一步完善。[主要建议]1、进一步提高和保持IIS系统的数据质量。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疫苗信息和接种信息的录入质量,保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个案信息与预防接种证信息的一致性,确保ns系统的数据真实、准确和可靠。2、推广应用本研究建立的IIS系统中质量控制和接种率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算法规则。各有关单位应定期评价和反馈结果,使该指标体系和算法规则臻至完善;同时,进一步升级已开发的用于儿童接种率实时监测评价的程序软件,逐步实现对儿童接种率的实时监测评价,满足免疫规划实际工作的需要。3、积极探索建立与其他大数据管理部门如户籍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基于山东健康云平台下的共享数据库,实现儿童建立户籍信息与IIS系统中儿童基本信息的互联互通,强化对于辖区内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同步管理,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4、适时扩大山东省IIS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根据新的《疫苗管理法》以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山东省IIS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尽快增加疫苗注射器信息系统,与接种个案系统对接,切实落实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尽快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纳入IIS系统,并与教育部门相关单位实现对接;尽快将冷链温度电子监控记录系统纳入IIS系统,进一步完善疫苗运输、温度全过程温度自动监测,保证疫苗质量。

马玉贞[4](2020)在《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该县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7年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数据来源于同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同心县公安局,行政区划电子地图来源于同心县政府。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该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及5种主要传染病的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特征。(2)采用Moran’s I、LiSA值分析主要传染病的全局自相关性和局部区域发病率的分布模式。(3)采用回顾性离散型Poisson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主要传染病聚集区域、范围和聚集时间,并对聚集区域的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2008-2017年间,同心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015例,年均发病率为259.59/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4种5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7.77/10万;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7种4314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2/10万。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是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2008-2017年间,该县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792例,年均发病率为47.02/10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患者中男性占比50.08%,男女性别比为1.15:1。15-3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最多(48.28%)。农民患者最多(84.04%)。10年间,兴隆乡(80.37/10万)、河西镇(66.30/10万)和丁塘镇(63.20/10万)年均发病率位居全县前三。2011年、2014-2016年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在0.4612-0.5884之间,P<0.05)。High-High分布模式主要位于该县西部,涉及兴隆乡、丁塘镇、河西镇、豫海镇和石狮管委会。Low-Low分布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下马关镇和中部的预旺镇。时空扫描探测到3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河西镇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2)肺结核: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79例,年均发病率38.37/10万,12月至次年2月发病较多。男性年均发病率(42.84/10万)明显高于女性(33.74/10万),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人群以60-79岁年龄段最多。农民群体发病最多,占比86.69%。10年间,田老庄无病例报告,窑山管委会(150.70/10万)年均报告率最高。2012-2016年该县肺结核发病率存在负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的绝对值在0.4251-0.7251之间,P<0.05),呈分散性分布。High-Low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窑山管委会。Low-Hig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田老庄乡、河西镇和韦州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LLR=19.3652811,RR=2.87),聚集时间为2012-2016年,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基本吻合。(3)流行性腮腺炎: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86例,年均发病率为37.92/10万。5-7月高发。报告病例中男性占比63.32%,男女性别比为1.70:1,男性年均发病率(47.15/10万)明显高于女性(28.34/10万);0-1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94.95%;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10%。10年间,豫海镇(190.00/10万)、兴隆乡(81.10/10万)和马高庄乡(70.84/10万)年均发病率位于前三位,下马关镇最低(9.82/10万)。2017年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3444,P<0.05),在全县范围内呈聚集性分布。其余年度空间相关不明显,呈随机分布。High-High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兴隆乡、丁塘镇和河西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和窑山管委会。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兴隆乡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豫海镇,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4)其他感染性腹泻: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059例,年均发病率为27.50/10万。6-9月发病最多;男性患者占比60.84%,性别比为1.55:1,男性年均发病率(32.76/10万)明显高于女性(22.03/10万);0-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52.12%;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49%。10年间,河西镇(48.31/10万)、王团镇(42.17/10万)、窑山管委会(41.96/10万)和兴隆乡(38.14/10万)年均发病率较高,韦州镇最低(1.18/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全局空间相关不明显,为随机分布。High-High-聚集区主要位于该县西部丁塘镇、石狮管委会和豫海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涉及该县一半以上乡镇,且聚集时间不一致,与空间自相关结果一致。(5)布鲁氏菌病: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946例,年均发病率为25.07/10万。男性患者年均发病率(35.23/10万)明显高于女性(14.49/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4:1。4-7月发病最多,占比50.26%。以青壮年居多,25-54岁年龄段患者占比63.01%。报告病例中农民占比90.52%。10年间,田老庄乡(58.13/10万)、张家垣乡(33.34/10万)和王团镇(32.30/10万)年均报告率位居全县前三位。2008年、2012年和2015年报告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P<0.05)。High-High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预旺镇和下马关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该县西部的兴隆乡、河西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一级聚集区(LLR=110.77452,RR=2.12)以窑山管委会为中心,半径为19.89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田老庄乡和石狮管委会,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结论:2008-2017年间,该县法定传染病发病较以往有所改善,传染病防控效果良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和布鲁氏菌病是危害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1)流行趋势:除布鲁氏菌病、流行性腮腺炎外的三种主要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均低于同期其他省市水平。(2)流行特征:时间、人群分布特征与国内相关结果基本一致,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应因地因病精准施策,分区分类重点防治。

赵飞[5](2019)在《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衡阳市2016-2018年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了解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与需求,为制定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衡阳市2016-2018年妇幼卫生年报表数据和衡阳市疾控中心提供的儿童计划免疫数据,整理和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的5项指标(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及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的8项指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儿童贫血)。同时随机选取衡阳市区0-6岁的360名儿童家长对衡阳市的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与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人口数2016-2018年,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逐年减少。2018年衡阳市有7岁以下儿童552517人;2、儿童健康管理2016-2018年,衡阳市新生儿访视率分别为95.03%、94.82%、96.02%;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逐年上升(90.55%、94.79%、95.5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90.58%、92.32%、92.39%),以上3项指标市区均低于县区;2016-2018年,衡阳市0-6月婴儿混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8.51%、76.71%、80.32%,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2.22%、50.03%、53.45%,市区混合母乳喂养率低于县区,但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县区;2018年衡阳市11项儿童常规预防接种按规定按时接种率均在97%以上。3、儿童健康状况2016-2018年,衡阳市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98‰、1.51‰、1.83‰,婴儿死亡率分别为3.44‰、2.82‰、3.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69‰、4.77‰、5.86‰,以上3率市区均明显高于县区;2016-2018年,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分别为1.59%、1.08%、1.62%,生长迟缓发生率分别为0.62%、0.58%、0.43%,超重率分别为0.91%、0.74%、0.68%,肥胖率分别为0.46%、0.30%、0.25%,以上4项指标均逐年下降;儿童贫血率逐年上升(3.16%、3.45%、3.65%)。市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贫血率均明显高于县区。4、儿童保健服务现状调查衡阳市0-6岁儿童保健建档率78.06%,计划免疫建卡率94.72%,体检率75.56%,家长保健知识知晓率78.61%。常住儿童保健4项指标依次为92.20%、99.02%、90.72%、93.66%,优于流动儿童的59.35%、89.03%、55.48%、5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长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率为76.39%。是否常住儿童和是否父母抚养的家长满意率不同(P<0.01);不同居住形式的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1、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规范有效: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均已达到且超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目标要求;但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于湖南省的基本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维持在较高水平: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儿童贫血8项指标均已达到且超过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目标要求。但儿童贫血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衡阳市儿童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有待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儿童保健服务。

肖传浩[6](2019)在《云南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开发云南省全民健康覆盖评价框架,描述指标现状,并对云南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进行评价。预测2030年若干全民健康覆盖相关目标实现情况并找出云南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困难与挑战,分析背后的原因,为云南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提供策略和措施建议。[方法]通过综述国内外全民健康覆盖评价研究文献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结合云南省实际卫生现状,构建适合云南省的全民健康覆盖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府部门发布的社会经济与健康发展的定量数据,描述云南省全民健康覆盖评价指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全民健康覆盖中有明确定量目标的指标进行预测,评价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提出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结果]制定出评价云南省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研究框架,从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费用和经济风险保护两个方面来评估,其中卫生服务可及性包括预防服务、治疗服务和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费用和经济风险保护包括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卫生服务可及性:(1)云南省2013年5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9.2%,计划免疫规定的五种疫苗中百白破的接种率最低(88.9%)。2017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为90.5%、92.2%,距离100%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017年云南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下降到了 90%以下,实现高水平发展还存在较大挑战。2017年云南省的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为98.5%和97.2%,有希望在2020年达到100%水平。(2)2013年云南省调查地区两周患病就诊率为41.50%,且男性低于女性,“经济困难”所占比例从2003年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2013年云南省调查地区城乡患者应住院未住院比例分别为18.9%和19.4%,应住院未住院原因中,“经济困难”所占比例有所减少,但仍然是造成患者应住院未住院的首位原因。(3)2017年,云南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分别为5.7人、5.9人、2.0人、2.7人、1.1人。预测结果显示云南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020年为2.18人,医护比2020年为1:1.77,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2020年为1.25人,除医护比外,其他两个指标均无法实现《国别方案》和《健康云南2030》中到2020年的目标。卫生费用和财务风险保护:2016年云南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8.27%,接近《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28.0%的目标。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云南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6.63%,2030年为20.52%。2013年云南省调查地区贫困家庭中因病致贫构成比例为31.6%,城市地区(45.4%)明显高于农村地区(25.0%),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地区疾病影响劳动力造成的经济负担较2008年有所上升(从15.4%上升至36.0%)。[结论]云南省全民健康覆盖水平在逐渐提高,其中预防服务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是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城市地区卫生服务需求较大,卫生服务利用有待提高,特别是城市地区男性群体;同时云南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且城乡分布不均,卫生人力资源水平距SDGs相关目标还具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要加大对执业(助理)医师数、全科医生数的重点投入,并且云南省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差距较大,并有扩大趋势,建议整合卫生资源弥补城乡差距;云南省贯彻落实国家医保方针,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医疗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明显改善,但同时研究也表明医疗卫生筹资压力增加,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需要拓宽卫生费用筹资渠道,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然居民就医负担减轻,经济困难仍影响住院服务利用,在医改过程中继续控制医药费用增长,降低住院治疗经济负担。

裴亚楠[7](2019)在《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了解该地区百日咳疾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发病人群免疫状况及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完成情况,掌握该地区的百日咳疾病的流行和分布规律,预测该地区未来百日咳发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当地百日咳发病和流行传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的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天津市百日咳发病率来源于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简报,百日咳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接种率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百日咳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建立ARIMA模型方法预测滨海新区未来百日咳发病情况。结果: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共报告确诊百日咳病例342例,发病率以2017年最高4.78/10万,2015-2017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χ2趋势=50.75,P﹤0.01)。百日咳高发季为5-9月份,高发年份季节分布现象更明显,2017年百日咳发病高发周期有所延长。报告病例前五位的街道为杭州道街、塘沽街、胡家园街、大港街、古林街。发病年龄最小的为出生6天,最大的66岁,<1岁的病例所占比例最大213例(61.99%);2014-2017年3月龄以下年龄组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8.14,P<0.01);2017年<1岁年龄组百日咳发病专率明显高于2010-2016年,是2014年的3.12倍。性别组发病率,除外2015年,其他年份女性均高于男性。散居儿童253例(73.98%);2014-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外省户籍病例所占构成比逐年下降。210例(61.40%)有免疫史,已完成全程四剂次免疫的71例(占20.76%);未到接种年龄儿童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14,P<0.01);有免疫史儿童基本都已按时接种。2013-2017年百日咳报告病例,住院人数113例(35.76%),住院天数均值为9.42天;百日咳病例临床表现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阵发性痉咳、呕吐、面红、憋气、鸡鸣音;125例(39.56%)出现并发症,主要为肺炎,并发症有逐年升高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4.39,P<0.01)。2010-2017年百日咳聚集23起,暴发例数75例,其中21起暴发为家庭聚集,传播模式主要为成人-婴幼儿模式。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白破疫苗接种完成率各剂次均在95%以上,前三剂次基础免疫均在99%以上,第四剂次加强免疫从2010年的95.23%上升到2017年的9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4.16,P<0.01)。建立模型ARIMA(0,1,2)(0,1,1)12,预测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年百日咳发病仍处于持续高发状态。结论:结合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流行特征及ARIMA模型预测,发现百日咳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基础免疫接种完成率已经达到极高水平,滨海新区可制定本地区预防百日咳发病的相关政策,首先可加强本地区实验室建设,自主开展百日咳样本实验室ELISA和PCR检测工作,保障实验室对百日咳监测的基本支撑;其次可广泛开展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工作者对百日咳基本知识的培训工作,从医学角度减少百日咳漏报误报迟报现象的发生。同时可面向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普及百日咳发病临床特征、防控方法、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及患病后的特殊护理知识等。保证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性,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小年龄组婴幼儿,保障基础免疫规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定期开展滨海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保护性抗体水平监测工作,逐步推进百日咳社区监测工作的开展,让百日咳预防、诊治、处置工作从最基层群众做起,从根本减少百日咳疾病的发生。

崔红岩,贾芳玉[8](2019)在《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讨论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选取50例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实行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的儿童,再选取同期不实行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以及儿童疫苗接种规律率的情况。结果在健康体检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系统管理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疫苗接种规范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疫苗接种不规范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行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能够提高儿童接种规范率,提高系统管理率以及健康体检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艳香[9](2019)在《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优化对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方法]我社康中心在2016年3月起开始实施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优化,选取本社区的224例儿童为观察组,选取实施常规儿童保健服务的兄弟社区内220例儿童作对照组,比较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及体检儿童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体检率94.64%、系统管理率95.98%、体检儿童家长满意度89.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5%、53.18%、73.20%(P<0.05);观察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过去3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优化有助于提高儿童健康体检率与系统管理率,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更易获得家长认可。

袁守利[10](2017)在《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6年1月实施儿童保健优化服务系统后的220例儿童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实施儿童保健优化服务系统的相邻社区服务中心儿童2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规范率高于对照组,不规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保健服务系统进行有效优化的效果显着,有利于提高儿童健康体检率,并可改善系统管理情况,可在社区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二、结合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合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际研究
    2.2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内研究
    2.3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相关概念
    3.2 理论基础
    3.3 资料来源
    3.4 质量控制
    3.5 研究方法
    3.6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
    4.1 基本公卫项目绩效考核结果
    4.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现状
    4.3 基本公卫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5.1 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5.2 关键知情人访谈
    5.3 扎根理论质性分析
    5.4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研究
    6.1 研究对象的确定
    6.2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6.3 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6.4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6.5 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研究方法学选择与应用
    7.2 基于研究发现有关问题的明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完善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措施的策略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济南市)
附件2 关键知情人访谈问卷
附件3 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整理示例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论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妇幼保健相关概念
        2.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概念
        2.1.3 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及职责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管理理论
3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现状
        3.1.1 妇幼保健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3.1.2 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人员配备
        3.1.3 妇幼保健管理体系服务能力
    3.2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 管理体制机制单一
        3.2.2 政府对妇幼保健体系投入不足
        3.2.3 妇幼保健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3.2.4 基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不健全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妇幼保健资金缺口大
        3.3.2 城乡妇幼保健体系发展不均衡
        3.3.3 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及意识较低
        3.3.4 监督管理机制未有效落实
4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4.1 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1.1 指导思想
        4.1.2 基本原则
    4.2 母婴安全管理
        4.2.1 母婴安全风险管理
        4.2.2 母婴安全信息管理
        4.2.3 母婴安全应急管理
    4.3 儿童健康管理
        4.3.1 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
        4.3.2 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管理
        4.3.3 散居儿童健康管理
        4.3.4 残障儿童管理
    4.4 智慧医疗管理
        4.4.1 “互联网+医疗”服务
        4.4.2 人工智能应用
        4.4.3 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5 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资金管理
        5.1.1 加大资金投入
        5.1.2 建立资金补充机制
    5.2 完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5.2.1 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设施建设
        5.2.2 完善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5.3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5.3.1 建立基地管理机制
        5.3.2 优化培训体系
        5.3.3 高水平专家授课
    5.4 优化管理工作机制
    5.5 打造优质服务
        5.5.1 加大宣传力度
        5.5.2 加强服务监管
        5.5.3 提高服务品质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儿童接种率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概述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山东省IIS简介
        3.1 相关标准和依据
        3.2 部署模式
        3.3 技术架构
        3.4 网络拓扑
        3.5 数据流程
        3.6 系统硬件运行环境及其支撑软件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主要研究方法和过程
    3 数据质量控制评价指标及其算法规则
        3.1 个案管理情况
        3.1.1 指标应用
        3.1.2 算法规则
        3.2 上传接种单位统计情况
        3.2.1 指标应用
        3.2.2 算法规则
        3.3 个案基本信息完整性统计
        3.3.1 指标应用
        3.3.2 算法规则
        3.4 个案接种信息完整性统计
        3.4.1 指标应用
        3.4.2 算法规则
        3.5 接种记录修改统计
        3.5.1 指标应用
        3.5.2 算法规则
        3.6 接种记录修改日志查询
        3.6.1 功能应用
        3.6.2 算法规则
        3.7 接种记录补录统计
        3.7.1 指标应用
        3.7.2 算法规则
        3.8 接种记录补录日志查询
        3.8.1 功能应用
        3.8.2 算法规则
        3.9 重复个案处理
        3.9.1 重复儿童查询
        3.9.2 重复儿童统计
        3.9.3 重复儿童汇总推送
        3.9.4 督导查询
    4 接种情况监测与评价情况
        4.1 按接种日期的疫苗接种人次情况统计
        4.1.1 指标应用
        4.1.2 统计对象
        4.1.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2 按出生日期的疫苗接种人次情况统计
        4.2.1 指标应用
        4.2.2 统计对象
        4.2.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3 按接种日期的N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4.3.1 指标应用
        4.3.2 统计对象
        4.3.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3.4 算法规则
        4.4 按接种日期的非NI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4.4.1 指标应用
        4.4.2 统计对象
        4.4.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4.4 算法规则
        4.5 按年龄组的分地区NI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4.5.1 指标应用
        4.5.2 统计对象
        4.5.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5.4 算法规则
        4.6 基于出生年度的NI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4.6.1 指标应用
        4.6.2 统计对象
        4.6.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6.4 算法规则
        4.7 任意出生时间的NI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4.7.1 指标应用
        4.7.2 统计对象
        4.7.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7.4 算法规则
        4.8 任意出生时间的NIP疫苗合格接种情况统计
        4.8.1 指标应用
        4.8.2 统计对象
        4.8.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8.4 合格/不合格接种判定规则
        4.9 任意出生时间的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情况统计
        4.9.1 指标应用
        4.9.2 统计对象
        4.9.3 纳入统计的疫苗种类
        4.9.4 算法规则
        4.9.5 及时接种算法
        4.9.6 接种率算法
        4.10 查漏补种情况统计
        4.10.1 指标应用
        4.10.2 统计对象
        4.10.3 纳入统计的疫苗
        4.10.4 算法规则
结果与分析
    1 客户端使用情况
    2 预防接种信息质量评价
        2.1 个案管理情况
        2.2 数据上传率
        2.3 基本信息完整率
        2.4 接种信息完整率
        2.5 接种记录修改率
        2.6 接种记录补录率
        2.7 个案重复率
    3 预防接种情况监测评价分析
        3.1 2011-2017年疫苗接种剂次情况
        3.2 2011-2017年出生儿童疫苗接种剂次情况
        3.3 基于年龄组的分地区疫苗接种情况
        3.4 基于出生年度的NIP疫苗接种情况统计
讨论
    1 接种信息报告质量及其接种率监测评估的意义
    2 预防接种信息质量评价
    3 疫苗接种率监测评价
        3.1 预防接种剂次情况
        3.2 分年龄组接种率情况
结论和建议
    1 主要结论
    2 建议
本研究的先进性、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
    1 本研究的不足
    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传染病流行与防控
        1.1.2 地理信息系统与传染病防控
        1.1.3 同心县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病例资料
        2.1.2 人口资料
        2.1.3 行政区划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描述性分析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3 时空扫描分析
        2.2.4 软件实现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疫情概况
        3.1.1 流行趋势
        3.1.2 病种构成
        3.1.3 发病顺位
    3.2 病毒性肝炎
        3.2.1 流行趋势
        3.2.2 一般流行特征
        3.2.3 空间聚集性
    3.3 肺结核
        3.3.1 流行趋势
        3.3.2 一般流行特征
        3.3.3 空间聚集性
    3.4 流行性腮腺炎
        3.4.1 流行趋势
        3.4.2 一般流行特征
        3.4.3 空间聚集性
    3.5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3.5.1 流行趋势
        3.5.2 一般流行特征
        3.5.3 空间聚集性
    3.6 布鲁氏菌病
        3.6.1 流行趋势
        3.6.2 一般流行特征
        3.6.3 空间聚集性
第四章 讨论
    4.1 传染病疫情分析
    4.2 主要传染病
        4.2.1 流行趋势
        4.2.2 流行特征
        4.2.3 空间聚集性
    4.3 对策及建议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
        2.3.2 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
        2.3.3 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
    2.7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人口分布情况
    3.2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
        3.2.1 2016-2018 年新生儿访视率
        3.2.2 2016-2018年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
        3.2.3 2016-2018年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3.2.4 2016-2018年6 个月内婴儿混合母乳喂养
        3.2.5 2016-2018年6 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3.2.6 儿童免疫接种现况
    3.3 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现况
        3.3.1 2016-2018 年新生儿死亡率
        3.3.2 2016-2018 年婴儿死亡率
        3.3.3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3.4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3.3.5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3.3.6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
        3.3.7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肥胖率
        3.3.8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
    3.4 衡阳市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3.4.1 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
        3.4.2 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保健现况比较
        3.4.3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3.4.4 不同类型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
        3.4.5 不同居住类型儿童的保健服务需求
第四章 讨论
    4.1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
        4.1.1 新生儿访视率、健康管理率和系统管理率
        4.1.2 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
        4.1.3 0-6 月婴儿母乳喂养
    4.2 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现况
        4.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2.2 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
    4.3 衡阳市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4.3.1 儿童保健服务现况分析
        4.3.2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4.3.3 儿童保健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4.4 存在的问题
    4.5 建议与对策
        4.5.1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
        4.5.2 完善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监测统计体系
        4.5.3 深化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4.5.4 加强儿童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保健能力
        4.5.5 积极开展新生儿筛查,加强儿童常见病防治和保健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云南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
    1.2 全民健康覆盖(UHC)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我国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政策措施
    1.5 云南省人口、社会、经济和医疗现状概括
2 研究目标
    2.1 研究总目标
    2.2 具体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
    4.2 现有资料收集和分析
    4.3 专家咨询
    4.4 统计学分析方法
    4.5 技术路线
5 结果
    5.1 全民健康覆盖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WHO的UHC监测和评价体系
        5.1.2 国内外有关研究框架和评价指标
        5.1.3 SDGs、《国别方案》、《健康中国2030》、《健康云南2030》中UHC相关目标梳理
        5.1.4 本研究采用的全民健康覆盖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
    5.2 云南省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及趋势分析
        5.2.1 预防服务
        5.2.2 治疗服务
        5.2.3 卫生资源配置
    5.3 云南省卫生费用和财务风险保护现状及趋势分析
        5.3.1 卫生总费用
        5.3.2 分类卫生支出
        5.3.3 家庭卫生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
        5.3.4 居民住院医疗费用
        5.3.5 贫困家庭因病致贫比重
    5.4 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目标实现情况预测
        5.4.1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5.4.2 医护比
        5.4.3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预测
        5.4.4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预测
    5.5 云南省实现UHC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6 讨论
7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百日咳监测病例定义与分类
        1.1.1 百日咳监测病例定义
        1.1.2 百日咳监测病例分类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
        1.2.1 血清学检测方法
        1.2.2 病原学检测方法
    1.3 资料来源
    1.4 研究方法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2010-2017 年滨海新区百日咳发病的时间分布
    2.2 2010-2017 年滨海新区百日咳发病的地区分布
    2.3 2010-2017 年滨海新区百日咳发病的人群分布
        2.3.1 年龄分布
        2.3.2 性别分布
        2.3.3 职业分布
        2.3.4 户籍分布
        2.3.5 免疫史分布
    2.4 住院情况及临床症状分析
    2.5 暴发情况
    2.6 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情况
    2.7 百日咳发病趋势预测
3 讨论
4 本研究的先进性和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我国百日咳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率以及系统管理率的情况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儿童疫苗接种规范率以及不规范率的情况
3 讨论

(9)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比较
    2.2 体检儿童家属满意度比较
    2.3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儿童健康管理费用
3 讨论

(10)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比较
    2.2 两组儿童疫苗接种规范率比较
3 讨论

四、结合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D]. 刘铁诚. 山东大学, 2021(12)
  • [2]A市妇幼保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刘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儿童接种率监测与评价[D]. 纪璞璞. 山东大学, 2020(02)
  • [4]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D]. 马玉贞. 兰州大学, 2020(01)
  • [5]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飞. 南华大学, 2019(01)
  • [6]云南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评价研究[D]. 肖传浩.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7]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 裴亚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J]. 崔红岩,贾芳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05)
  • [9]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护理干预对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的影响[J]. 张艳香. 护理研究, 2019(01)
  • [10]优化儿童保健服务系统对儿童健康体检率及系统管理率的影响[J]. 袁守利. 蛇志, 2017(04)

标签:;  ;  ;  ;  ;  

结合儿童免疫计划提高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