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园景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中山陵园景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谈思[1](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晓瑞[3](2020)在《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及产品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研学旅游自2013年被提出,国家开始大力提倡青少年研学旅游。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游的开展更受重视和关注。目前,我国研学旅游发展进度不一,以一线大城市发展为主,中小城市发展滞后。研学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主题单一、活动形式枯燥、研学资源待开发、研学产品较少等诸多问题。辽宁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旅游地质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突出,将这些资源与研学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开发研学旅游。一方面,可以拓宽辽宁省研学旅游发展空间,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研学旅游资源,为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提供主题丰富,具有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通过大量查阅旅游开发模式及研学旅游的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研学旅游的研究动态,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学旅游的开发模式,即“政府发力、教育为核、学校运作、多方协调”。在旅游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教育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市场两个方面的开发现状,并据此进行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辽宁省具备研学旅游开发的良好条件,研学旅游资源丰富,价值高,本土特色鲜明,能够为研学旅游的开发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为研学旅游开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良好。其次通过百度指数,线上访谈法,获取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情况,结果显示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研学旅游产品进行研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学段的研学目标、时间,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分为六个类型:地质科普研学游、励志拓展教育游、历史遗迹探秘游、自然风光观赏游、农工生产实践游、文化康乐畅享游。根据地区发展差异,又进一步将辽宁省分为三个地区划分研学旅游产品。最后结合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为辽宁省开发研学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大力应用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加快研学旅游开发研究;充分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打造主题丰富的研学产品;积极开拓国际研学市场;加快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多方合作,联合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此研究,一方面,丰富了辽宁省旅游产品种类,对游客增强吸引力;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地区研学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蔺晔涵[4](2020)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休闲度假游的时代性发展,旅游综合体业态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兴项目之一,其中山地旅游综合体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山地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与敏感的生态系统,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会导致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侵占,也会对旅游综合体及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山地旅游综合体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及特点的研究,明确前期土地适宜性评价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研究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指导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和设计分别进行总结和研究。在规划层面,山地旅游综合体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需从等级体系的建立、指标分级选取、模型构建及GIS技术的综合利用,通过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基本与特殊两种类型,及建立具有山地系数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山地环境的综合评价,并根据最终结果指导总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层面,结合土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综合性评价,对山地旅游总体中的道路、建筑、植物景观、水系、公共空间以及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贵州省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王雷[5](2020)在《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襄阳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湖北省五大革命老区、全国十二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全国和湖北省的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发襄阳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对推动襄阳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截至目前,有关湖北襄阳红色旅游无论是研究文献还是实践研究都很少,这与蕴含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襄阳不相适应,本文首次提出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襄阳红色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与帮助作用。本文研究首先在国内外关于红色旅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实地深入襄阳红色旅游景区及相关部门调研,结合襄阳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当前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产业发育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从襄阳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挑战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佳组合策略;然后重点介绍了襄阳主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主要价值,分别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部分景区的调查问卷结果,对襄阳红色旅游的市场趋势、市场消费特征及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以加快襄阳红色旅游开发,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等为目标,提出适合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主要包括精品项目谋划、积极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加强统筹规划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入、多措并举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以及注重人才开发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吴小同[6](2020)在《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召开,为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角度和新动能。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为依托,以玉龙雪山旅游区(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及周边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产品适宜性开发相关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山地环境、旅游资源、用地规划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山地旅游产品是否适宜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讨论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玉龙雪山旅游区为案例,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产品、产品开发适宜性等概念界定,选取RMP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山地垂直地带性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GI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玉龙雪山旅游区实际发展情况和游客对玉龙雪山的感知,分析玉龙雪山旅游区是否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为进一步明确适宜开发的产品类型,在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区分产品类型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最适宜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并提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与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找出了影响玉龙雪山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从山地资源、山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开发条件四个方面探讨了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结果显示:山地资源适宜性权重最高(0.4670),山地环境和旅游市场次之且权重相同(0.1977),旅游开发条件权重最低(0.1376)。表明山地资源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产品开发依托资源,又依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旅游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实现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价值。而旅游开发条件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性因素,交通、食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再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2)计算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值为7.5089,属于“较适宜”类,为适宜开发区域。综合加权后,旅游市场评分最高(8.0929),山地环境(7.7009)、旅游开发条件(7.6159)次之,山地资源评分最低(7.1489)。比较综合加权后的评分与权重得分可知,旅游市场适宜性评分在“最适宜”这一区间,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现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宜山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山地环境评分均在“较适宜”一类,山地环境与旅游市场权重得分相同,说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程度相同。但综合评分相较低于旅游市场,说明山地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产品类型开发的选择性,而实际开发情况中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确实会受到海拔、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受限。旅游开发条件综合评分相对较高而权重得分最低,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具备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山地资源综合评分最低而权重得分最高,权重得分高反映出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而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实际开发中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产品”转化率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可进一步提高。(3)在玉龙雪山旅游区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这一结论前提下,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各类产品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观光游憩类山地旅游产品、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科研科考类山地旅游产品、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其中观光游憩类、文化艺术类、运动康体类、科研科考类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分值均在3-4分之间,属于较适宜开发类型产品,表明这五类产品开发相对成熟,受喜爱程度相对较高,适宜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得分在2-3分区间,属于一般适宜开发类型,但在政策导向和旅游亟需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是值得期待的。(4)针对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多元发展的山地“慢”旅游路径;构建山地研旅结合的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等路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优化景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园区,提升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旅游安全运营等策略。

黄磊[7](2020)在《南京溧水无想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特别是处在江苏省省会南京郊区的旅游景点,如何在众多景点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是旅游开发的重点问题。本文就是针对南京市溧水区无想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景点的优势,运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的方法对无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而后通过SWOT分析法对无想山森林公园开发情况进行了分析,最终结合两项评价结果对无想山森林公园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无想山森林公园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部分参考。本文第一章是研究总论。简要地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和意义,除了对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研究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素材以外对进一步发展南京溧水特色旅游业,为打造溧水旅游地标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案。而后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当前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撰写本文的原因。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后续研究内容打好基础。本文第二章是无想山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首先对无想山森林公园的资源结构和开发情况进行了详细且全面的调查。按照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天象资源、特色景观资源等六个方面对无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了分类,同时也对当前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尽可能详细的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为下一步的评价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对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后运用《中国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对无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无想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以及旅游开发条件分别得分为23.73分、9分、8.5分,最终得到了41.23分,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质量达到一级水平,说明无想山森林公园的资源和旅游价值较高,难以人为地进行重建。因此,有必要加强保护,制定具体的保存、保存和发展措施。然后再次对上述统计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评定等级,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客观的得出无想山森林公园的资源旅游开发资源质量。本文第三章是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运用SWOT分析,对无想山森林公园开发状况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优势主要为:具有优秀的区位、优越的环境、珍贵的文化、深厚的历史背景、充分的旅游市场以及后发开发起步较晚等;劣势主要为: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缺乏资金来源、景点缺乏亮点、开发管理人才不足等;机遇主要为:生态旅游兴起、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政策的倾斜、自驾游市场的开拓等;挑战主要为:同类景点竞争、游客对景区的要求较高、旅游市场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等威胁。然后做了景区旅游发展SWOT战略分析,为下一步提出具体发展对策提供了借鉴。本文第四章是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对策。结合风景资源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和SWOT分析内容为了对无想山森林公园的开发保护盒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日:可以从强化配套设施;打造景观和文化特色;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想无想品牌;注重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建立多渠道投资平台入手,而目前无想山景区开发的首要内容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特色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无想山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当地的城市定位打造南京新副城和近期提出的“健康溧水”发展方向契合度很高,特别是溧水当地特色产品,都偏向于自然、绿色、养身、健康,融合难度小,可以作为无想山森林公园的主打旅游商品,相信只要能够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科学分析科学开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抓当下的机遇,一定能够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本文的最后一章是总结和展望,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于无想山森林公园景区本身来说,其景观资源质量很高,目前整个景区的开发却还在起步阶段,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只要结合其自身优势,在保证生态环境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开发手段,完全有可能把无想山森林公园打造成一个在全市乃至全国闻名的优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对于溧水区来说,作为全区的地标性景点,成功的开发运营除了能增加旅游景区的收入,带动相关领域发展的同时也能吸引外来人口的注入,提高溧水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对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想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分析和研判提供了一个生态旅游研究的现实案例,希望能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王宁[8](2020)在《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自然保护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旅游活动大规模延伸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情况屡见不鲜,自然保护地旅游呈现出粗放式地发展现象,致使自然保护地的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现象,二者成为一对矛盾体。论文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出发,选取泰安市自然保护地作为研究对象,将实现生态保护作为基本前提,将在自然保护地开展高质量的旅游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以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依据,积极探索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论文首先从概念着手,分析了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和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支撑。接下来论文系统梳理了泰安市自然保护地的分布和类型,采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发展的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资源优势四大发展优势,并指出了泰安市会社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旅游吸引力以及市场营销模式对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论文分析了“泰山国家公园”的建设、交通的便利、国家对自然保护地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等为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人气,指出了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周边旅游目的地给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论文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充分突出自然保护地的特性,以宏观区域旅游发展情况、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价值、自然保护地旅游发展质量和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基本方面为主要框架,选取25个二级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用来进行泰安市8个县区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用来进行泰安市8个行政区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将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区:综合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为高水平区,综合评分在60-80分之间的为中水平区,综合评分低于60分的为低水平区。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提出了分层次开发、全面借力“泰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整合交叉的自然保护地等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思路。继而论文提出了处于高、中、低水平区的各县区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类探讨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论文以此探索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为促进泰安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邓纯纯[9](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陈书芳[10](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二、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景区
        三、旅游转型发展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系统协同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一、指标的筛选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三、指标评价方法
        四、评价模型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旅游转型方式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3)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及产品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研学旅游
        1.1.2 研学旅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1.3 旅游消费者旅游消费需求发生变化
        1.1.4 研学旅游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1.5.3 百度指数法
        1.5.4 实证分析法
        1.5.5 线上访谈法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研学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3.1 现有旅游开发模式
        3.1.1 “栾川模式”
        3.1.2 “沈南模式”
        3.1.3 “吉美模式”
    3.2 研学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3.2.1 政府发力
        3.2.2 教育为核
        3.2.3 学校运作
        3.2.4 多方协调
4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现状研究
    4.1 辽宁省区域概况
    4.2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4.3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现状研究
        4.3.1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4.3.2 辽宁省研学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4.4 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现状研究
        4.4.1 数据搜集
        4.4.2 结果分析
        4.4.3 辽宁省研学旅游市场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4.5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5.1 尚未挖掘研学旅游资源
        4.5.2 安全是影响中小学开展研学旅游的主要因素
        4.5.3 缺乏专业的研学旅游人才
        4.5.4 研学旅游意识薄弱
5 辽宁省研学旅游及产品开发研究
    5.1 开发原则
        5.1.1 教育性
        5.1.2 体验性
        5.1.3 公益性
    5.2 开发思路
        5.2.1 资源为基
        5.2.2 统筹开发
        5.2.3 品牌意识
    5.3 研学时间和活动分析
    5.4 辽宁省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5.4.1 地区划分依据
        5.4.2 各地区研学旅游产品类型
6 辽宁省研学旅游开发的对策
    6.1 大力应用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加快研学旅游开发研究
    6.2 打造主题多样的研学产品
    6.3 积极开拓国际研学市场
    6.4 加快研学旅游基地建设
    6.5 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6.6 多方合作,联合开发
    6.7 开发与保护并重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4.2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进展综述
    1.5 技术路线
2.山地旅游综合体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山地
        2.1.2 山地旅游
        2.1.3 旅游综合体
        2.1.4 山地旅游综合体
    2.2 旅游综合体发展及趋势
        2.2.1 国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2 国内旅游综合体的发展
        2.2.3 国内外旅游综合体发展趋势研究
    2.3 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1 国外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2 国内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概况
        2.3.3 我国山地旅游综合体发展特点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概述
    3.1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念
    3.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3.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3.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概述
        3.3.1 农林牧业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2 城市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3 旅游开发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3.3.4 复垦与整理型土地适宜性评价
    3.4 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概述
        3.4.1 确定评价对象及体系
        3.4.2 划定评价单元
        3.4.3 选取评价因子
        3.4.4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及权重确定你觉得
        3.4.5 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综合评价
        3.4.6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概述
        3.5.1 层次分析法(AHP)
        3.5.2 德尔斐法(DELPHI)
        3.5.3 限制因素法与综合指数法
        3.5.4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3.5.5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
    3.6 本章小结
4.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4.1 影响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的自然要素
        4.1.1 山地地形
        4.1.2 山地地质
        4.1.3 山地植被
        4.1.4 山地水系
    4.2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总体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尊重本底原则
        4.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4 低影响开发原则
    4.3 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方法研究
        4.3.1 山顶型旅游综合体
        4.3.2 山坡型旅游综合体
        4.3.3 山麓型旅游综合体
        4.3.4 山谷型旅游综合体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5.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及评价要求
        5.1.1 山地旅游综合体用地特征
        5.1.2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要求
    5.2 山地旅游综合体评价要素分析
        5.2.1 地形地貌
        5.2.2 生态环境
        5.2.3 自然灾害
        5.2.4 水文条件
        5.2.5 社会因素
    5.3 山地旅游综合体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规划
        5.3.1 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
        5.3.2 评价指标设置与处理
        5.3.3 确定参评因子权重
        5.3.4 建立评价模型
    5.4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概述
        5.4.1 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5.4.2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5.4.3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6.1 道路系统设计
        6.1.1 道路选线及形式
        6.1.2 道路材料选择
    6.2 建筑设计
        6.2.1 建筑选址及依据
        6.2.2 建筑形态及布局
    6.3 植物景观设计
        6.3.1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6.3.2 植物选择及梯度设计
    6.4 水系设计
        6.4.1 引水布局及依据
        6.4.2 水景设计
    6.5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6.6 活动项目规划类型
7. 相关案例分析
    7.1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7.1.1 项目概况
        7.1.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2 海南呀诺达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
        7.2.1 项目概况
        7.2.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3 山西深山墕旅游综合体
        7.3.1 项目概况
        7.3.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4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修复性景观
        7.4.1 项目概况
        7.4.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7.5 阿尔卑斯多洛米蒂埃尼度假村
        7.5.1 项目概况
        7.5.2 规划设计内容及借鉴策略
8. 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
    8.1 项目概况
        8.1.1 项目区位及概况
        8.1.2 区域背景
        8.1.3 场地交通环境
        8.1.4 周边旅游资源
        8.1.5 场地现状概况
    8.2 场地分析
        8.2.1 地形地貌分析
        8.2.2 生态环境分析
        8.2.3 自然灾害分析
        8.2.4 水文条件分析
        8.2.5 社会因素分析
        8.2.6 SWOT分析
    8.3 规划设计原则与依据
        8.3.1 规划设计原则
        8.3.2 规划设计依据
    8.4 规划设计愿景与策略
        8.4.1 规划愿景
        8.4.2 战略目标
        8.4.3 设计策略
    8.5 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
        8.5.1 评价原则与依据
        8.5.2 等级划分与规划布局
        8.5.3 单因子评价与建设类型
        8.5.4 综合评价与功能分区
    8.6 总体规划设计
        8.6.1 设计理念
        8.6.2 规划布局与景观结构
        8.6.3 功能分区规划
        8.6.4 旅游主题分区规划
    8.7 景观节点设计
        8.7.1 入口管理区
        8.7.2 文娱体验区
        8.7.3 后勤服务区
        8.7.4 山地游览区
        8.7.5 亲子居住区
        8.7.6 静修居住区
        8.7.7 商务居住区
        8.7.8 生态体验区
    8.8 专项设计
        8.8.1 竖向设计
        8.8.2 植物景观设计
        8.8.3 道路系统设计
        8.8.4 山林驿站设计
        8.8.5 旅游活动设计
        8.8.6 建筑概念设计
        8.8.7 标识系统设计
        8.8.8 经济技术指标
9.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5)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五、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襄阳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襄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二、襄阳红色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主题不具备特色
        (二)景区开发投入不足,配套基础设施薄弱
        (三)景区各自为阵,缺乏区域统筹规划,难以树立旅游品牌
        (四)红色旅游产业发育程度低,未发挥带动效应
        (五)景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第3章 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红色资源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厚
        (二)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市场发展较好
        (三)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条件良好
        (四)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区位条件
    二、劣势分析
        (一)缺少全方位的规划
        (二)缺乏专业化旅游人才队伍
        (三)管理体制和管理意识还存在障碍
    三、发展机遇
        (一)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四、挑战分析
        (一)周边区域竞争激烈
        (二)环境硬约束日趋明显
        (三)客源市场的挑战
        (四)其他方面挑战
    五、总体分析
第4章 襄阳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一、红色旅游资源介绍
        (一)襄阳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二)主要价值
    二、红色旅游定性和定量评价
        (一)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二)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第5章 襄阳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一、旅游市场趋势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加快转型
        (二)旅游发展的目标多元化
        (三)红色旅游市场发展前景明朗
    二、游客属性和行为特点调查分析
        (一)游客客源市场
        (二)游客身份属性
        (三)游客出游目的及方式
        (四)游客出游时间
        (五)游客消费情况
        (六)展陈方式偏好
    三、红色旅游市场消费特征和定位分析
        (一)市场消费特征分析
        (二)市场定位分析
第6章 加快襄阳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精品项目谋划
        (一)襄阳红色主题游
        (二)省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省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二、开发特色商品和游客体验产品,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
        (一)深度开发体验型、参与型和娱乐型的旅游产品
        (二)积极开发和设计特色红色旅游商品
    三、树立品牌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开发
        (一)加强全域红色旅游景区的统筹规划
        (二)丰富开发模式,整合全域旅游资源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入
        (一)制定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二)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多措并举加大市场宣传营销力度
        (一)强化旅游广告宣传
        (二)细分市场,开展精准营销
        (三)围绕主题经常性开展活动
    六、注重人才开发与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加大红色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二)提高服务质量,整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6)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山地旅游发展的重视
        二、山地旅游产品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
        三、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研究有待深入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产品
        二、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三、玉龙雪山旅游相关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旅游产品
        二、山地旅游产品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RMP模式理论
        二、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三、山地垂直地带理论
第三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旅游区概况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一、旅游资源(R性分析)
        二、旅游市场(M性分析)
        三、区域经济
        四、交通条件
        五、山地环境
        六、政策支持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P性分析)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空间格局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第四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适宜性评价原则和内容
        一、适宜性评价原则
        二、适宜性评价内容
    第二节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三、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四、评价模型构建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一、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类型适宜性分析
    第一节 现有山地旅游产品分析
    第二节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缘由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四、指标权重分析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节 山地旅游产品谱系
第六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策略与路径
    第一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问题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五、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一、山地“慢”旅游路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多元发展
        二、山地研旅结合路径:打造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
        三、山地文创旅游路径: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
        四、山地运动旅游路径: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7)南京溧水无想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总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
        2.国内外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和进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二、无想山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
        1.区位
        2.自然环境概况
        3.风景资源现状
    (二)无想山森林公园开发经营现状及旅游情况
        1.开发现状
        2.经营现状
        3.旅游适游季
        4.游客旅游情况
    (三)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1.定量评价
        2.定性评价
三、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溧水的发展优势
        2.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3.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4.南京的旅游市场优势
        5.管理的优势
    (二)弱势分析(weaknesses)
        1.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2.资金来源缺乏
        3.旅游景点缺少亮点
        4.开发管理人才不足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游客旅游观念的改变
        2.当地政府的支持
        3.相关政策导向
        4.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周边有开发更加完备的景点
        2.游客对景区的要求
        3.旅游市场脆弱性挑战
        4.环境保护压力增加
    (五)战略分析
四、无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对策
    (一)强化配套设施
        1.完善基础性配套
        2.深化商业性配套
        3.强化人才和人员配备
    (二)打造特色
        1.挖掘文化遗产特色
        2.改造生态环境特色
    (三)开发旅游商品
        1.突出文化商品
        2.创新生态商品
        3.融合当地特色商品
    (四)打响“无想”品牌
        1.给“无想”赋予更加明确的内涵
        2.打造“无想”主题旅游项目
        3.规划合理的“无想”旅游路线
    (五)建立多渠道投资平台
    (六)注重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1.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2.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3.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
        4.强化森林防火措施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类型
        2.1.2 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
        2.2.3 旅游生态补偿理论
3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概况及其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3.1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的类型
    3.2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的分布
        3.2.1 泰山景区
        3.2.2 泰山区
        3.2.3 岱岳区
        3.2.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2.5 新泰市
        3.2.6 肥城市
        3.2.7 宁阳县
        3.2.8 东平县
    3.3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分析
        3.3.2 劣势(Weakness)分析
        3.3.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3.3.4 挑战(Threat)分析
        3.3.5 SWOT分析结论
4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导向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1.5 独立性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
        4.3.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3.2 各县区评价结果
5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5.1 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思路
        5.1.1 依据划分等级分层次开发
        5.1.2 全面借力“泰山国家公园”的建设
        5.1.3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4 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
        5.1.5 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5.2 高、中、低水平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5.2.1 高水平区
        5.2.2 中水平区
        5.2.3 低水平
    5.3 各类型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议
        5.3.1 泰山国家公园
        5.3.2 自然保护区
        5.3.3 各类自然公园
6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A 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附录B 泰安市各县区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问卷
致谢

(9)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区研究进展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城市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之处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研学旅游开发模式及产品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李晓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山地旅游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水城县营盘乡旅游综合体为例[D]. 蔺晔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湖北襄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王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吴小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南京溧水无想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黄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泰安市自然保护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中山陵园景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