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

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

一、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崇宏[1](2022)在《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生产机制的生成与流变——以“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的流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要对以"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等为关键词的当代文学理论进行追本溯源式思考,就有必要对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生产机制作必要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将"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作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无疑能够将问题聚焦于"生产机制"这一中心话题之中。一方面,从言说语境的流变来看,近代来以来文学理论的言说语境经历了一个从"现代性"到"消费"的变化过程。尽管"现代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未完成的命题,但当代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言说语境,既是近代以来所生成的"现代性"语境在当代的流变,也是对现代性话语的传承与呼应。而随着消费社会的生成以及大众文化的繁荣,"消费"已逐步取代"现代性"成为当代文学理论言说的话语背景。很显然,以"消费"为中心的大众化立场,与之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精英化立场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以"批判"理论的引入为标志的批判话语得以生成。另一方面,从叙事方式来看,近代以来在以革命斗争为主题所生成的"革命"语境中,宏大叙事成为革命年代叙事方式的首选,其话语表征是注重文学艺术的革命宣传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到了当代,随着言说语境从革命向"消费"的转移,叙事方式也从宏大叙事向大众化叙事转移。与之前的注重革命政治意义的宏大叙事不同,大众化叙事更强调意义本身的生成性与建构性,也就是将"语言学转向"的思维模式纳入到大众化叙事的言说系统之中。

罗崇宏[2](2022)在《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对“后文化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独立性”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且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后文化研究时代,有关文学理论的讨论涉及文本转向、文学性、文学理论服务的对象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性等问题。相比文学实践,后文化研究时代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凸显出特有的"独立性",即文学理论知识并不完全源于文学实践,而是具有不同于文学实践的"先验性"。而且,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又是伴随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这一话语逻辑的流变过程呈现出来的。

于瑞[3](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肖明华[4](2021)在《“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文中指出文化批评的发生和文学理论是有内在关联的。文学理论需要借助文化批评彰显知识的公共性,文化批评则需要借助文学理论来获取合法性。当前,要凸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有必要继续倡导文化批评。为了让文化批评区分于"文化讨论"与"文化研究",就特别需要发展"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而为了让"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不至于过度他律,则需要有文学公共领域的评价机制。理论地言说文化批评,对于彰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不无益处,但我们更应该多加强调和落实"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对于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际作用。

李红波[5](2021)在《新世纪我国文学理论的三种非本质书写及启示》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学理论界进行了多种非本质书写的尝试。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提倡文学理论的历史化和地方性;王一川着的《文学理论》重视文学理论的体验和应用;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视文学理论为一种话语分析。他们为我们呈现了非本质文学理论的多种可能,但也有着自己的误区和不足。这就启发我们在理论书写时应该超越本质和非本质对立互伤的知识观,以文学现实或理论问题为起点,建构当下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

吴婷[6](2021)在《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对我国八十年代文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李凌峰[7](2021)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批评教材是与文学批评课程配套使用的专业教科书,是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百年建设历史,中国的文学批评教材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文艺思潮及批评理论方法大量引进的结果。文学批评教材建设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文学批评课程的设置、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阶段、21世纪以来的成熟阶段。除了时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之外,其发展线索主要与文学批评观念的不断更新及文学批评教学理念的变革有关。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框架体例上主要体现出三种模式:第一是借鉴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经验,构建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板块的“四大论”模式;第二是以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为两大块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方法”模式;第三是以批评方法及批评实践指导为主的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文学批评本体论、主体论、文体论、方法论是新时期以来大部分文学批评教材的主要内容,各种教材在这些主要内容的阐述上呈现出异同,对“文学批评性质”“文学批评功能”“文学批评对象”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见仁见智。面对大量的批评理论资源,各种教材从史的逻辑、类比的逻辑等对其进行了整合。在西方批评理论占据大量教材篇幅的情况下,如何整合好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资源是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王先霈提出的“圆形批评论”是一种颇具本土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这一批评思想出发,王先霈主编了《文学评论教程》《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导引》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学批评教材。对这一系列教材进行个案研究可发现,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概念的使用、批评方法及模式的编排上有较大改变;在实践性和教学性上不断增强;与现实的关系日趋紧密;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促进也不断强化。尽管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应看到文学批评教材自身特点仍然不够明显,体系性、实践性、创新性仍有待提高。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进行研究,应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总结其编写经验,发现其不足,查找原因并寻找对策,在不断的反思中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新路径。同时,也应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出发思考文学批评教学的可能性。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向应着眼于丰富和完善批评理论、加强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互动、鼓励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文学批评教材的多元化发展,构建批评理论资源贯通、民族性凸显的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

李勇[8](2020)在《作为动词的理论》文中提出就科学主义的理论类型而言,理论是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理性思维活动所生产出来的系统知识,它是一个名词。政治化的批判理论却深深地介入现实生活,表达立场,质疑现有的理论和秩序造成的不公正,它是一个动词。从知识形态看,作为动词的文学理论应该是文学化的理论,它应该是文学与理论的对话。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语言所表达的感性存在状态,是动词性文学理论的思想源泉。

黄瑞钰[9](2021)在《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克·朗西埃是法国当代着名思想家,曾致力于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问题的研究,后期的研究由政治哲学转向了文学和艺术。朗西埃对文艺理论研究涉猎广泛,提出了“文学政治”主张,从“文学性”、底层书写和知识诗学等方面来阐述文本政治的主张,对20世纪文学批评关键词之一“文本”进行思考,扩大了文学的外延。选取文学文本、历史档案文本、知识理论文本进行分析,体现出文本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张力关系。试图剖析政治、文学文本、泛文本之间的关联,在文本维度下建构自己的文艺理论观。本文以朗西埃文本政治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章对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思想进行溯源。主要从文本观和政治观两个角度,论述文本观与西方文论、朗西埃的联系,政治观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思想、福柯的微观政治话语理论和主体诗学对他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分析朗西埃的文本政治观的内涵,从文学文本政治观和泛文本政治观两个角度阐述。第三章对如何发展文本政治的回答,即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实践策略,包括文学的技巧和文学的风格,底层书写和知识诗学。最后,第四章论述朗西埃文本政治观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从文学理论、文学对话及社会思想等方面展开论述。

姜文振[10](2021)在《情境与建构:文学理论知识学属性审思》文中研究说明在后现代知识观和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中,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体系性的知识,具有确定的情境性和建构性。通过反思以西方文论范式为重要理论资源的中国现代文论,考察世纪之交文论建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知识型分化及转换状况,可以看出,文学理论的"真理性"仅仅存在于它与文学"现实"的互相映照与互相生成的动态历史过程之中。只有立足于百余年来中国文化由古代到现代、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型的宏观历史语境,以及各种文论范式所由生成的知识型基底和具体情境,方可深刻把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建构特质,获得阐释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的理论合法性。

二、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生产机制的生成与流变——以“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的流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问题意识
二、从“现代性”到“消费”的语境流变
    (一)“现代性”语境的流动
    (二)“人文主义”语境的生成
    (三)“消费”语境的转向
三、从“宏大叙事”到“大众化叙事”
    (一)“革命”语境下的“宏大叙事”
    (二)从“向内转”到“大众化”叙事的生成
结 语

(2)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对“后文化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独立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文本转向”
二、“文学性”的泛化与“先验性”概念的介入
    (一)“文学性”泛化的问题
    (二)“先验性”概念的理论旅行
三、文学理论区别于文学实践的先验性
四、文学理论与文本实践之间的“错位”
余论

(3)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小结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小结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小结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小结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的诸种关联
二、文化批评作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方式
三、理论地言说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公共性实现的条件

(5)新世纪我国文学理论的三种非本质书写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历史化的绝对和相对
二、《文学理论》——解构之中的建构
三、《文学理论新读本》——后现代话语理论
四、启示

(7)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一、文学批评教材定位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教材
    (二)文学批评学与文学批评教材
    (三)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批评教材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线索与脉络
    (一)20 世纪8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初创期
    (二)20 世纪9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长期
    (三)21 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熟期
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专题研究
    (一)文学批评教材框架体例的三大模式
        1.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四大论”模式
        2.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并行模式
        3.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
    (二)文学批评教材内容的四大理论体系
        1.文学批评本体论
        2.文学批评主体论
        3.文学批评写作论
        4.文学批评方法论
    (三)文学批评教材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研究
        1.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的四种逻辑
        2.西方批评理论在教材中的应用
        3.古今中外批评理论资源的整合
四、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案例研究
    (一)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批评理论基础
        1.“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
        2.“圆形批评论”的思维特征
        3.“圆形批评论”的理论贡献
    (二)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分析
        1.《文学评论教程》(1986)
        2.《文学批评原理》(1999)
        3.《文学批评导引》(2005)
    (三)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特点及意义
五、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经验及反思
    (一)成效及经验
    (二)不足与问题
    (三)对策及发展策略
        1.加强批评范畴研究
        2.加强批评方法及运用研究
        3.加强批评的可操作性研究
        4.专着型教材与主编型教材并重
        5.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与发展
    (四)对文学批评教学可能性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文学批评教材在高校接受情况的调查
致谢

(9)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渊源
    第一节 朗西埃的文本观来源
        一、西方文论中的文本观
        二、朗西埃思想的文本观
    第二节 朗西埃的政治观缘起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三、福柯的微观政治话语理论和主体诗学的影响
第二章 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内涵
    第一节 朗西埃文学文本政治观
        一、“文学性”的阐释
        二、“介入式”的文学观
        三、诗歌的僭越
    第二节 朗西埃泛文本政治观
        一、历史档案文本的探析
        二、知识理论文本的考究
第三章 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策略
    第一节 文学的应用
        一、文学的技巧
        二、文学的风格
    第二节 泛文本维度
        一、底层书写
        二、知识诗学
第四章 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的启示
    第一节 文学理论:介入现实的实践
        一、文学重塑平等、民主与解放的观念
        二、倾听底层边缘人群发出的不同声音
    第二节 文学对话:理论话语的交流
        一、促进对中国“文学性”的深层思考
        二、启发对中国“底层书写”的深层思考
    第三节 社会思想:话语平等的解放
        一、后现代语境的共同体
        二、读者感性的重新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情境与建构:文学理论知识学属性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的文学理论知识学属性
二、20世纪的知识学转向
三、西方文学理论知识学路径的转换
四、基于知识社会学的文论反思
五、情境性、建构性与文学理论的“真理性”

四、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生产机制的生成与流变——以“言说语境”和“叙事方式”的流变为中心[J]. 罗崇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 [2]从“文学理论”到“理论”——对“后文化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独立性”的思考[J]. 罗崇宏.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01)
  • [3]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论文学理论公共性的实现之途[J]. 肖明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1)
  • [5]新世纪我国文学理论的三种非本质书写及启示[J]. 李红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6]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对我国八十年代文论的影响研究[D]. 吴婷. 上海大学, 2021
  • [7]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D]. 李凌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作为动词的理论[J]. 李勇. 中外文论, 2020(01)
  • [9]雅克·朗西埃文本政治观研究[D]. 黄瑞钰.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10]情境与建构:文学理论知识学属性审思[J]. 姜文振. 江西社会科学, 2021(01)

标签:;  ;  ;  ;  ;  

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