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

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

一、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张宇[2](2021)在《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体现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农固本,贵在求实。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既是我们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光辉时期,也是面临新挑战,迈向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三农”问题,“三农”工作成效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质量如何,更决定着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是否扎实。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三农”问题展开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必须将务实精神贯穿“三农”问题始终,这既是我们“三农”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开启“三农”工作新篇章的精神动力与工作指南。本文主要以习近平“三农”问题重要论述为依托,研究了习近平务实精神的内涵、来源及其重要表现。习近平关于“三农”论述中的务实精神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思想,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秀政治品格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当前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所必须坚持的精神品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务实精神的重要内涵,有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激发昂扬斗志。更重要的是,探究习近平务实精神对我们今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启示。将习近平务实精神贯彻落实到“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三农”工作细化、深化、实化。论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围绕习近平务实精神的内涵以及习近平务实精神的来源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问题重要论述,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务实精神在“三农”论述中的体现,并归纳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特征。第四部分集中探讨了习近平务实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而思考习近平务实精神对我国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现实启示,以期推动“三农”工作继续深入推进。

陈学超[3](2020)在《邓小平冲破惯性思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能够在探索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敢于打破陈规,跳出旧的思想框框的束缚,勇于开拓创新,进而不断冲破了惯性思维的束缚,开创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梳理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形成的“阶级斗争”“群众运动”“革命”“计划经济”“战争与革命”等惯性思维的过程,这些惯性思维阻碍了人们的创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挫伤了人们进行建设的心理,妨碍了国家的正常运作。然后分析正是因为邓小平具备领导人的特殊地位、丰富的领导经验、特殊的人生经历、敢于坚持实事求是、革命家开拓创新的勇气以及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等条件,使得他能够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期间树立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平与发展”等新思维。最后从邓小平冲破惯性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必须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敢于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这对于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晓钰[4](2019)在《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研究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不仅是纪念邓小平同志的一种方式,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入研究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全面分析邓小平坚持探索改革开放的原因,为我们高擎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更高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坚持探索原因及其对当前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首先,从改革开放思想着眼对这一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分析改革开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历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确立时期、拓展时期、深化时期;再次,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邓小平坚持对改革开放事业不懈探索的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有邓小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强大的政治勇气等,客观原因主要从世界背景以及中国国情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最后,吸收和借鉴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从理想信念、领导风格、工作方式、工作宗旨等几个方面,总结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书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乔肖菲[5](2019)在《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务实。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与精神底色。“务实”早在农耕文明的胎胞里便孕育出来,我们的先人不断为其注入朴实、求是、勤劳、自强的血液,沉淀为支撑我们整个民族度过艰难困苦走向辉煌的脊梁。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本着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和发展,继续将“务实”贯穿于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培育务实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继承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有利于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利益关系复杂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共同驱使之下,浮躁之风日益蔓延。一些诸如好高骛远、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与行为已经逐渐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群体,若不及时予以纠正,祖国事业与社会发展必将遭受挫折。因此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务实精神为切入点,选取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以中国古代的务实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习近平关于务实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沿着基本概述——问题及原因分析——培育路径的逻辑顺序而展开。具体脉络如下:首先,以古今中外的务实思想为理论依据把握务实及其精神内核,并结合时代要求阐释了大学生务实精神的基本构成;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指明了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了原因;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更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本文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务实精神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对大学生务实精神进行概述。包括务实、务实精神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大学生务实精神的基本内容。第三章对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务实精神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朋辈群体、大学生自身五个维度上剖析了原因。第四章是大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路径。在实事求是的求实性原则、寓教于行的实践性原则、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原则、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原则的指导之下,从优化务实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探索高校培育务实精神的多重路径、塑造以务实精神为支撑的优良家风、发挥朋辈群体的积极矫正作用、完善大学生务实精神的自我养成五个层面全方位探究了培育大学生务实精神的现实路径,力求为解决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宋来[6](2016)在《邓小平务实品格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务实品格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务实品格,更要在当今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背景下运用邓小平的务实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凸显邓小平务实品格在当代的价值。邓小平的务实品格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是纷繁复杂并且反复进行的,同时依托于对实践的反复摸索。它不仅能反映出邓小平所具有的气质、意志和能力,还是邓小平看问题、想问题的内在驱动和内化模式,并且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了内在和外在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这种源于内在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务实品格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提升了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邓小平务实品格的形成、体现以及当代价值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将邓小平务实品格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邓小平务实品格形成的萌芽阶段,磨砺阶段和成型阶段。邓小平成型的务实品格具有特殊的特质:其实践基础是实事求是;其价值诉求是为民谋利益;其现实目的是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其次,邓小平务实品格在现实中的体现主要从三个视角去研究,即邓小平能够审视世界,务形势之实:提出了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立足发展,务国情之实: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既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不搞争论,务机遇之实:邓小平善于发现、抓住机遇,注重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敢闯敢干,求实效。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邓小平的务实品格对当代中国塑造新型民族务实精神、改善社会各阶层的作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的务实品格作为文化和精神遗产仍然可以影响人民群众在考虑问题,参加实践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务实品格的塑造,为民族务实品格的形成树立了典型的学习榜样。只有一个个社会个体真正科学运用务实思想才能影响整个民族在国家发展的各方面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发展的务实政策;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最有效的实践指南和现实路径。

冀春娇[7](2016)在《邓小平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邓小平精神是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锤炼出来的,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逐步形成的优秀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学习邓小平精神,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引入系统论、结构—功能理论来考察邓小平精神的各构成要素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邓小平精神的安慰、激励、教化、协调和凝聚五个子系统,丰富了邓小平精神体系。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精神与邓小平精神”,首先是对精神的概述,对精神的内涵、分类及功能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是对邓小平精神内涵的界定,引入系统论的方法研究邓小平精神,根据邓小平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的功能,与之对应,从结构上把邓小平精神分为五个子系统,即安慰系统、激励系统、教化系统、协调系统和凝聚系统。第二部分为“邓小平精神的形成”,文章主要从思想条件、实践基础、主观条件等方面,对邓小平精神的形成进行深入的分析。思想条件方面,从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等方面进行阐述;实践基础主要包括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生动丰富的革命实践、一波三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以及改革实践;主观条件,主要从邓小平的刚毅性格、辩证思维、博大情怀、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为“邓小平精神的基本内容”,从安慰系统、激励系统、教化系统、协调系统和凝聚系统五方面对邓小平精神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坚持真理、忠于理想的共产主义精神和注重修身、高风亮节的精神是邓小平精神的安慰系统的主要内容;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邓小平精神的激励系统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精神的教化系统主要包括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严于利己、人民至上的公仆精神和顾全大局、爱国无私的群体精神是协调系统的主要内容;心胸开阔、包容和谐的精神、和为贵、团结统一的精神和灵活权变、和合协力的精神是邓小平精神的凝聚系统的主要构成。第四部分为“邓小平精神的主要特点与当代价值”,首先对邓小平精神的特点以“三个统一”为特点分别进行论述,包括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其次就邓小平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探讨:邓小平精神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引领;为共筑“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

孙晓静[8](2014)在《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哲学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技术理性膨胀、社会浮躁的今天,直面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所要解决的难题,亟需发扬务实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务实之风气。邓小平以务实闻名于世,他的理论和活动,处处彰显踏实肯干、勤于实践的务实精神、务实品格。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非常值得当代人驻足学习的。哲学以对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见长。从哲学高度解析邓小平的务实思想,有助于把握其真髓、澄明其价值。邓小平的务实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中国传统崇实黜虚、崇尚实干的经世致用思想,为邓小平务实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深地影响了邓小平,构成其思想背后的理论支撑;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特定形势,既为他施展雄才大略提供条件,同时也成为他求真务实的现实之根。务实,也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务实不等于实用主义,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诉求和检验标准上有着本质区别。邓小平务实思想之要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以创新为本质,以解放思想为起点,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旨归,以人本为诉求,彰显自信自觉的理论品格。关于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哲学实质,论文着重从四个维度展开论述。立足实践论,阐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实践观。立足认识论,揭示于“实事”之中求“是”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而思想解放的内在逻辑是辩证否定。立足方法论,阐明邓小平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总体性”的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程”与“结构”的统一。立足价值论,彰显邓小平呼唤人的主体性、确立人民本位、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诉求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邓小平的务实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向,而且给当今的社会建设以有益启示:一方面,只有务实,才能自信,务实是自信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务实,才能正视问题,进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

张雪萍[9](2010)在《论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文中研究指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本性是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中实现的。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充分运用批判性思维,客观地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潮和旧的习惯势力,创立崭新的邓小平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入的探究:论文第一部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品质”论述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性质。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现实生活,在实践基础上,使他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具有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论文第二部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辩证性、务实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特征。邓小平注重于对马克思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其批判性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思维过程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而使他的批判性思维具有以上五大特征。论文第三部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实践”,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立足中国实际,运用其科学的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旗帜鲜明地批判对待毛泽东功过的两种错误倾向,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尖锐深刻地批判旧的习惯势力,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科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入细致地批判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错误思想与思潮,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果敢坚硬地批判党内不良风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论文第四部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论述了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导我们前进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们确立批判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利于增强我们开拓创新的勇气。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在当代国具有重大意义,将对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批判性思维是邓小平的重要思维方式。邓小平理论中十分有价值和值得珍视的是其科学的思维方法——批判的、革命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从邓小平理论中可以深刻地领悟到邓小平思想内在的那种敢于突破陈规的批判性精神实质。

王建明[10](2010)在《论邓小平求真务实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文中提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精神,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的求真务实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价值。

二、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体现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务实精神的内涵及其来源
    2.1 习近平务实精神的内涵
        2.1.1 务实精神
        2.1.2 习近平的务实精神
    2.2 习近平务实精神的来源
        2.2.1 理论来源
        2.2.2 现实依据
        2.2.3 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
第三章 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体现及其特征
    3.1 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体现
        3.1.1 以战略智慧重新定位“三农”工作
        3.1.2 以制度创新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保障
        3.1.3 以绿色发展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3.1.4 以弘扬乡村文明为“三农”工作提供发展动力
        3.1.5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三农”工作提供保证
    3.2 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特征
        3.2.1 把握整体,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3.2.2 立足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道路
        3.2.3 坚守使命,党的建设与振兴“三农”相统一
第四章 习近平务实精神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
    4.1 习近平务实精神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代价值
        4.1.1 习近平务实精神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方法指南
        4.1.2 习近平务实精神为解决“三农”问题明确价值导向
        4.1.3 习近平务实精神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了落实力度
    4.2 习近平务实精神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启示
        4.2.1 在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中把握“三农”问题
        4.2.2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2.3 处理好农村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4.2.4 构建有务实精神的“三农”工作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邓小平冲破惯性思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选题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六、惯性思维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及影响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惯性思维
        一、“阶级斗争”惯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二、“群众运动”惯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三、“革命”惯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四、“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五、“战争与革命”惯性思维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所形成惯性思维的影响
        一、惯性思维阻碍了人们的创新
        二、惯性思维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惯性思维挫伤了人们进行建设的心理
        四、惯性思维妨碍了国家的正常运作
第二章 邓小平能够冲破惯性思维具备的条件
    第一节 敢于坚持实事求是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二、坚持真抓实干
    第二节 拥有开拓创新的勇气
        一、大胆突破僵化教条思想的束缚
        二、在经济建设中提倡敢试敢闯
        三、敢于改变领导方式
    第三节 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一、对“文化大革命”教训的总结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教训的总结
        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验的借鉴
        四、对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总结
第三章 邓小平树立的新思维
    第一节 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维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维的树立过程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树立“不搞运动”思维
        一、“不搞运动”思维的树立过程
        二、“不搞运动”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树立“改革开放”思维
        一、“改革开放”思维的树立过程
        二、“改革开放”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树立“市场经济”思维
        一、“市场经济”思维的树立过程
        二、“市场经济”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树立“和平与发展”思维
        一、“和平与发展”思维的树立过程
        二、“和平与发展”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邓小平冲破惯性思维的启示
    第一节 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一、深刻把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
    第二节 必须敢于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
        一、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二、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创新
    第三节 必须不断总结经验
        一、要从国际与国内双重视角总结经验
        二、及时把新鲜的经验上升到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研究的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
    (一)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1.对内改革
        2.对外开放
    (三)改革开放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邓小平探索改革开放的历程
    (一)文革后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1.反对“两个凡是”,拉开解放思想的序幕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前夕
        1.以农村为突破口,吹响农村改革的号角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面改革的实施
    (三)十二大到“南方谈话”之前
        1.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2.探索如何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四)“南方谈话”到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南方谈话”掀起改革开放的大潮
        2.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美好蓝图
三、邓小平坚持探索改革开放的原因分析
    (一)邓小平坚持探索改革开放的主观原因
        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3.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4.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5.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
        6.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二)邓小平坚持探索改革开放的客观原因
        1.开放世界的环境影响
        2.紧跟世界的发展脚步
        3.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四、邓小平探索改革开放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弘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
    (五)树立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
    (六)正确认识改革与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七)关心人民群众,夯实群众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务实精神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务实
        2.1.2 务实精神
    2.2 务实精神的理论基础
        2.2.1 中国古代的务实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2.3 习近平关于务实的重要论述
    2.3 大学生务实精神的基本内容
        2.3.1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3.2 力学笃行的实践精神
        2.3.3 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2.3.4 善做善成的实效精神
第3章 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部分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的问题
        3.1.1 求实精神有待加强
        3.1.2 躬行实践精神较弱
        3.1.3 实干精神亟需提升
        3.1.4 务求实效精神欠缺
    3.2 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社会浮躁风气的不良影响
        3.2.2 高校的培育路径过于单一
        3.2.3 朋辈群体的负面作用
        3.2.4 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偏差
        3.2.5 大学生自身成长特点的制约
第4章 大学生务实精神培育对策
    4.1 培育务实精神应坚持的原则
        4.1.1 实事求是的求实性原则
        4.1.2 寓教于行的实践性原则
        4.1.3 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原则
        4.1.4 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原则
    4.2 优化务实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
        4.2.1 弘扬传统美德挖掘时代价值
        4.2.2 责虚扬实树立务实正确导向
        4.2.3 强化新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4.3 探索高校培育务实精神的多重路径
        4.3.1 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培育务实精神
        4.3.2 协同多种工作机制齐抓共育务实精神
        4.3.3 依托校园文化保障务实精神教育常态化
        4.3.4 创建与引导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4.4 塑造以务实精神为支撑的优良家风
        4.4.1 发挥务实进取教育理念的引领
        4.4.2 注重脚踏实地实践习惯的养成
    4.5 发挥朋辈群体积极的矫正作用
        4.5.1 培植榜样示范引导
        4.5.2 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4.6 完善大学生务实精神的自我养成
        4.6.1 实事求是明确定位
        4.6.2 力学笃行活学活用
        4.6.3 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4.6.4 脚踏实地积微成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务实精神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邓小平务实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
2 邓小平务实品格的形成
    2.1 邓小平务实品格形成的萌芽阶段
        2.1.1 传统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
        2.1.2 巴蜀文化务实思想的孕育
    2.2 邓小平务实品格形成的磨砺阶段
        2.2.1 马克思实践观的哺育
        2.2.2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
        2.2.3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练
    2.3 邓小平务实品格的成型
        2.3.1 务实的实践基础—实事求是
        2.3.2 务实的价值诉求—为民谋利
        2.3.3 务实的现实目的—解决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邓小平务实品格的体现
    3.1 审视世界,务形势之实
        3.1.1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1.2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1.3 经济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
    3.2 立足发展,务国情之实
        3.2.1 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2 中国既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
    3.3 不搞争论,务机遇之实
        3.3.1 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
        3.3.2 加快发展,注重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3.3.3 敢闯,敢干,求实效
    3.4 本章小结
4 邓小平务实品格的当代价值
    4.1 为塑造新型民族务实精神树立了榜样
    4.2 为改善社会各阶层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学习标杆
    4.3 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提供了实践指南
    4.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现实路径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邓小平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综述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精神与邓小平精神
    (一)精神概述
        1.精神的内涵
        2.精神的分类
        3.精神的功能
    (二)邓小平精神的内涵
二、邓小平精神的形成
    (一)邓小平精神形成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1.邓小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2.邓小平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3.邓小平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体现与升华
    (二)邓小平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1.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2.生动丰富的革命实践
        3.一波三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
        4.敢为人先的改革实践
    (三)邓小平精神形成的主观条件
        1.愈挫愈奋的刚毅性格
        2.灵活多变的辩证思维
        3.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4.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
三、邓小平精神的基本内容
    (一)邓小平精神的安慰系统
        1.坚持真理、忠于理想的共产主义精神
        2.注重修身、高风亮节的精神
    (二)邓小平精神的激励系统
        1.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精神
        2.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
        3.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邓小平精神的教化系统
        1.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精神
        2.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邓小平精神的协调系统
        1.严于利己、人民至上的公仆精神
        2.顾全大局、爱国无私的群体精神
    (五)邓小平精神的凝聚系统
        1.心胸开阔、包容和谐的精神
        2.和为贵、团结统一的精神
        3.灵活权变、和合协力的精神
四、邓小平精神的主要特点与当代价值
    (一)邓小平精神的主要特点
        1.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的统一
        2.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邓小平精神的当代价值
        1.邓小平精神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引导
        2.邓小平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引领
        3.邓小平精神为共筑“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哲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 研究重难点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邓小平务实思想之渊源
    (一) 传统文化的滋养
        1. 先秦时期的经世致用思想
        2. 宋明理学的经世致用思想
        3. 明清的经世致用思潮
    (二)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承
        1. 马克思的实践观
        2. 列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
    (三) 时势造英雄
        1. 中国国情需要
        2.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何谓务实
        1. 务实即实事求是
        2. 务实不等于实用主义
    (二)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要义
        1. 本质:创新
        2. 起点:解放思想
        3. 旨归:解决中国问题
        4. 诉求:以人为本
        5. 品格:自觉自信
三、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哲学实质
    (一) 创新的实践观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2. 邓小平创新中的实践哲学
    (二) 解放思想的哲学向度
        1. 辩证否定的哲学态度
        2. 邓小平对辩证否定观的践行
    (三) 思维的辩证法
        1. “总体性”的方法
        2. 辩证的思维方式
    (四) 人本的价值观
        1. 呼唤人的主体性
        2. 确立人民本位
        3. “公共人”的终极关怀
四、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一) 提供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向
    (二) 奠定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
    (三) 提供了破解当代中国难题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论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一) 批判性思维是邓小平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和依据
    (三) 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
    (四) 现实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源泉
二、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一) 客观性
    (二) 辩证性
    (三) 务实性
    (四) 整体性
    (五) 创新性
三、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实践
    (一) 运用批判性思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 运用批判性思维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 运用批判性思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四、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一)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我们确立批判的思维方式
    (二)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是指导我们前进的科学方法
    (三)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我们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能增强我们开拓创新的勇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研究成果

四、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习近平务实精神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体现及启示研究[D]. 张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邓小平冲破惯性思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研究[D]. 陈学超.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4]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探索及其启示[D]. 宋晓钰.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大学生务实精神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乔肖菲.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6]邓小平务实品格研究[D]. 宋来.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6(03)
  • [7]邓小平精神研究[D]. 冀春娇.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8]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哲学解析[D]. 孙晓静. 鲁东大学, 2014(09)
  • [9]论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D]. 张雪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10]论邓小平求真务实精神的内涵及价值[J]. 王建明.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务实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