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活泼 主动发展——记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论文文献综述)
吴寒[1](2021)在《重庆市渝中区小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馨瑶[2](2020)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和声课堂”为例》文中提出音乐的教育功能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重视,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引导人们向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得利方式。美育则是审美教育,一方面重视音乐的审美作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从而给予并塑造人具有“美”的个人品格和素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方式进行审美教育,反映在音乐学科上则为音乐欣赏教育。2011年“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欣赏教学“定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养成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总体目标,对于奋斗在一线的义务阶段音乐教师来说,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长音乐相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重点关注问题。“和声课堂”是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为让“人和文化”融入课程、融入课堂,基于人和理念学校建构而创建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而不同,人人发展,“和声课堂”的目的是尊重学生之前的差异性,教师在倾听中要尊重学生产生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寻求突破,进而形成共识,从而达成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结果,实现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声课堂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强调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与同伴相互比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关注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为例,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教师的具体教授内容,以具体的课程案例为基础,探索“和声课堂”这一教学策略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适应性和匹配性,明确其教学优势和成果,分析其缺点与不足,试图对“和声课堂”这一教学策略进行日常音乐欣赏课教学方面的改进。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笔者首先对近三年有关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成果进行了部分梳理,参考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相关书籍,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小学音乐欣赏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次对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独有的“和声课堂”这一教学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而后对“和声课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然后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音乐欣赏课作为具体案例与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具体阐述了;最后对“和声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感受与欣赏”板块四大要素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在优势方面,小学音乐欣赏课“和声课堂”能够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把握,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课堂效率;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扩展和逻辑梳理,学生能够通过该教学策略获得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经验,从而进行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身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在劣势方面,小学音乐欣赏课“和声课堂”存在一定的固定性,可能无法全面把握各种音乐作品欣赏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教学,长时间的训练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音乐欣赏的惯性思维。具体案例与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具体阐述;最后对“和声课堂”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具体运用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并提出今后可能改进的方向。
陈璨[3](2020)在《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规范的贯彻落实对未来小学校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对于指导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小学校园实践项目尚有一定欠缺。鉴于此背景,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归纳总结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可行性策略。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实际案例调研和多学科综合等方式,对于小学校园的总平面规划、平面功能布局、空间的竖向组织、立面造型设计和绿建技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系统地探究和归纳:针对总平面规划,主要从建筑布局形式、交通流线梳理和室外环境塑造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平面功能布局,主要从教学用房、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和生活用房这四个方面展开;针对空间的竖向组织,主要从剖面层高指标、房间的竖向排布、集约化的竖向布置策略和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这几个角度展开;针对立面造型设计,主要从建筑形象、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常见的绿建技术,主要从节能和节材两个方面展开。最后将上述策略落实到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项目中来,分析实际项目中的设计重点和难点,将策略与工程项目结合,灵活运用设计策略来满足设计要求并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全文约9万字,图179张,表18幅
龚庆庆[4](2020)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小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在小学期间,大多数教师经常把重点放在教学生英语单词的含义和用法上,却忽略了英语单词的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最初由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提出,到现在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教学史了。在这一百多年间,许多学者发现运用自然拼读法能够较为迅速的提高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读写能力。我国在十多年前引入了自然拼读法来进行英语语音教学,但由于师资、教学习惯和英语使用习惯等方面的限制,自然拼读法目前在中国小学的普及率很低,如何将自然拼读法移植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小学生身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一套适用于中国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自然拼读教学方法,找出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本研究以关键时期假说和整体语言语音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小学三年级的1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自然拼读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单词拼写能力?2)自然拼读如何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并改善他们的英语单词拼写策略?研究采用了访谈法用以找出学生对单词拼写和学习的兴趣以及他们使用哪种单词拼写策略的看法;使用教学纪要来能够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阅读学生学习心得来了解学生的需求、感受和见解以及学生的问题;使用课堂观察法来观察学生如何在使用自然拼读法的语音课上学习、思考和行动,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语音课的教学策略。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首先,自然拼读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音意识、单词拼读能力和拼写能力。一方面自然拼读法可以培养初学者的学习能力,能够解码和拼写新单词;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初学者记住他们已经听过和学到的单词,因此,自然拼读法进行本土化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听和说”,然后再进行“说出”训练。不断地将听、说、读、写混合使用,直到他们根据声音知道单词为止,看到单词时正确地发音。其次,自然拼读法既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单词拼写策略。研究者通过访谈发现,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促使他们反思单词的发音,单词的拼写结构和含义,他们不再死记硬背。这种方法的良好效果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自然拼读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最后,老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需要注意输入和模仿。应该高度重视英语语音的输入和模仿,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原声音频和视频,与此同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模仿语音。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在没有足够的感知和模仿的情况下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出。简而言之,自然拼读法需要长期保持训练。该研究能为中国小学语音教学的发展提供实用的帮助,并为中国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音发展提供建议。
张栩晨[5](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何纯夫[6](2019)在《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党的十九大、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会议的召开,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和提高民生水平成为规划界的热点议题。此外“城市双修”要求在城市修补工作中,既要完成物质空间等硬件环境的修补,也要加强社会文化等软环境的修复。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既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载体,也是城市微更新的本体。社区正面临着从增量建设向增存并举的转型,如何在进行社区物质环境更新的同时,满足居民的文化诉求,是摆在规划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在传统社区更新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种能够兼顾多方需求并传承社区文化的社区更新模式。本文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文化资本在社区更新中如何发挥作用?社区协作式规划运作过程是什么/各方参与的途径是什么?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中如何体现地域特色?规划师如何在社区更新中发挥能动性?本文围绕研究问题,收集国内外关于文化资本及协作式规划的案例,通过清河实验、史家胡同、上海社区花园、北京798等一系列代表性案例总结出“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文中运用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渝中区(侧重中观视角)和合川区(侧重微观视角)两个案例进行详细的实践演绎,完善并佐证“文化-协作式”规划。总的来说,文化资本要发挥其价值,首先要通过工作会议、居民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调查和识别,接着通过价值评估判断不同文化资本的特性,然后显性转换和隐性转换分别转换为经济和社会资本,对社区进行激活,最后通过规划手段,进行社区更新。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修补和社区文化修复两个方面,通过场景设计等手段,重现旧日繁华。同时,文化资本作为多方利益团体的触媒,辅助构建了全过程协作平台:由街道牵头,规划师引导,企业助力,分类别分阶段组织各方进行更新规划工作。在完成空间更新的同时,深化社区治理,加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研究内容具体可分为下列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并对本文研究概念“文化资本”、“协作式规划”、“老旧社区更新”等进行解析,界定其研究范围。之后建构了本文研究框架,提出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2章):认识问题。对文化资本、协作式规划等概念进行研究综述,找到现有理论和案例中的亮点和缺失,对本文规划方法进行初步的判断。同时,第2章对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适应性作出简要探讨。第三部分(第3章):方法建构。根据清河实验、史家胡同、深圳南头古城等一系列案例总结共同方法,形成“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本章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文化资本的识别、调查、评估、利用及协作式规划的基本流程。后文则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利用该方法进行演练实践。第四部分(第4,5章):解决问题。第四章以渝中区为例,分析重庆城市老旧社区的困境与契机。接着以大溪沟街道更新对“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进行详细演练,然后对重庆协作治理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协作式规划流程与方法,并考虑如何使其制度化。第五章以合川区草花街社区为例,通过“基于文化资本的空间更新”与“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治理”为线索,将协作式规划方法贯彻其中。该部分在更新实践中,摸索社区规划师进行在地实践的途径。这两章分别从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探索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践性。第五部分(第6,7章):得出结论。这两章总结了“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的创新性,同时讨论了规划师应做怎样的角色调整来适应目前的社区更新项目。最后对本文进行研究结论总结和不足性探讨。本文对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提出了一种可行性很强的方法,可为后续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最后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文化资本在社区更新领域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性;第二,协作式规划在社区尺度必不可少,且与社区文化关系紧密;第三,“文化-协作式规划”应建立在尊重地域价值及人的价值基础上。
梅真[7](2019)在《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医务社工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本文从人口健康视角出发,关注精神障碍患者人群健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干预精神障碍患者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效果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促进医务社工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还为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成果贡献绵薄之力。首先,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对微观系统中的患者进行效果研究发现,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均具备显着差异(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具备非常显着的差异(P<0.05);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具备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而对照组在三个量表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采用了自身对照法对中观系统中的家属进行效果研究发现,家属的后测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在前测基础上基本均呈下降趋势,评分优于服务前。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宏观系统的社区环境进行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对自身精神健康的关注度、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得到了提升,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消除。通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从患者的社会生态系统出发,不仅有利于患者稳定病情、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提升社会功能,而且有助于缓解家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营造一个利于患者居家康复的和谐社区环境,使得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本文提出了关于促进精神健康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精神卫生问题纳入国家健康政策,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体系,二是加强精神健康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这类特殊弱势群体的偏见与歧视。三是鼓励医务社工在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政府增加购买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财政投入,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江玉博[8](2019)在《基于有机更新理念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为例》文中指出文章所研究的老旧社区,主要指建设于二十世纪80年代,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12000人,占地1030公顷,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划分其区域范围且至今仍在居住使用的社区。这些老旧社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但其公共空间通常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停车位紧缺,道路缺少人行体系等多重问题。因此,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势在必行。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其本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大拆大建的社区更新模式,通常会带来城市记忆流失,城市肌理紊乱,社区文化消退,空间活力衰减,邻里关系冷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利用微小的、渐进的、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对老旧社区进行改造,在提升社区空间环境品质的同时,延续居民公共记忆,重塑社区场所精神,实现人文关怀。文章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运用外部空间相关理论,从城市肌理、空间结构、功能构成、空间界面、空间形态、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对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现状进行研究。其后,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以原有的空间结构为基础,以延续社区文化、优化社区物质环境为根本目标,从肌理的有效修复、社区更新的渐进、人文历史的延续以及改造中的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对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对老旧社区和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老旧社区和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对论文中的支撑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阐述。第四章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对其公共空间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一般性特征。第五章结合研究理论和调研分析,提出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的改造原则和改造方法。第六章通过实践,将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新桂东社区的改造中,以验证改造方法的可行性。第七章总结全文。
赵光磊[9](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认为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体育教学》编辑部[10](2013)在《我对教师称号的领悟之路——记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特级教师阳劲力》文中指出阳劲力:重庆市渝中区人,生于1 949年1 0月,中共党员。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体育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渝中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市杰出贡献英模;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会员;重庆市体育学会会员;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由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授命建立"阳劲力名师工作室"推广课改实验成果。
二、和谐活泼 主动发展——记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谐活泼 主动发展——记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和声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和声课堂”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小学音乐欣赏课”研究综述 |
1.3.3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
2.2 教学策略的理论界定 |
2.3 “和声课堂”相关理论 |
2.3.1 “和声课堂”的概念 |
2.3.2 “和声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
2.3.3 “和声课堂”理论解读 |
2.3.4 “和声课堂”的教学优势 |
2.4 “和声课堂”的现实意义 |
2.5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下的“和声课堂” |
3 教学案例 |
3.1 案例一:音乐欣赏课《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
3.2 案例二:音乐欣赏课《乘雪橇》教学设计 |
4 小学音乐欣赏课“和声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
4.1 小学音乐欣赏课“和声课堂”的教学目标 |
4.2 小学音乐欣赏课“和声课堂”的五步骤策略和方法 |
4.2.1 聆听音乐设情境 |
4.2.2 交流感受出差异 |
4.2.3 把握要素聚疑点 |
4.2.4 反复聆听求突破 |
4.2.5 自主赏析达共识 |
5 结论 |
5.1 “和声课堂”对音乐表现要素学习的帮助 |
5.2 “和声课堂“对音乐情绪与情感要素学习的帮助 |
5.3 “和声课堂”对音乐体裁与形式要素学习的帮助 |
5.4 “和声课堂”对音乐风格与流派要素学习的帮助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事业的发展 |
1.1.2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
1.1.3 工程实践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1 相关概念释义 |
1.3.2 国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3 国内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3 相关研究问题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案例分析 |
2.1 案例选取 |
2.1.1 用地条件的针对性 |
2.1.2 案例个体的代表性 |
2.2 案例分析 |
2.2.1 重庆市约克郡人民小学 |
2.2.2 南京市力行小学 |
2.2.3 大连市风景小学 |
2.2.4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
2.2.5 案例分析与总结 |
2.3 小学校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 |
3.1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
3.1.1 安全性原则 |
3.1.2 趣味性原则 |
3.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小学校园总平面规划策略 |
3.2.1 小学校园功能用房分类 |
3.2.2 小学校园建筑布局形式 |
3.2.3 小学校园交通流线组织 |
3.2.4 小学校园室外环境塑造 |
3.3 小学建筑平面功能布局策略 |
3.3.1 教学用房设计 |
3.3.2 办公用房设计 |
3.3.3 体育设施设计 |
3.3.4 生活用房设计 |
3.4 小学建筑空间的竖向组织策略 |
3.4.1 剖面层高指标 |
3.4.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3.4.3 集约化的小学竖向空间布置策略 |
3.4.4 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 |
3.5 小学建筑立面造型设计策略 |
3.5.1 建筑形象 |
3.5.2 建筑色彩 |
3.5.3 建筑材质 |
3.6 小学建筑常用的绿建技术 |
3.6.1 节能技术 |
3.6.2 节材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践——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 |
4.1 项目概述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区位分析 |
4.1.3 周边环境分析 |
4.1.4 场地现状分析 |
4.1.5 设计目标 |
4.1.6 设计要求和难点 |
4.2 前期方案构思 |
4.2.1 前期梳理 |
4.2.2 构思方案分析 |
4.2.3 方案比较与选取 |
4.3 总平面设计 |
4.3.1 建筑布局形式 |
4.3.2 交通流线组织 |
4.3.3 室外环境组织 |
4.4 平面功能布局 |
4.4.1 教学用房设计 |
4.4.2 办公用房设计 |
4.4.3 体育设施设计 |
4.4.4 生活用房设计 |
4.4.5 地下车库设计 |
4.4.6 安全疏散设计 |
4.5 空间的竖向组织 |
4.5.1 对地形的处理方式 |
4.5.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4.5.3 剖面层高设计 |
4.6 建筑形象设计 |
4.6.1 立面主体风格设计 |
4.6.2 地方特色元素的体现 |
4.7 绿建技术应用 |
4.8 无障碍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4.9.1 项目特色 |
4.9.2 应对设计难点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课题总结 |
5.1.2 项目总结 |
5.1.3 创新点 |
5.2 反思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路小学项目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小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音教学概述 |
2.1.1 语音教学的定义 |
2.1.2 语音教学的国内外现状 |
2.2 自然拼读法概述 |
2.3 自然拼读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语音意识 |
3.1.1 语音意识的定义 |
3.1.2 语音意识与语音教学的关系 |
3.2 关键时期假说 |
3.3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访谈法 |
4.3.2 教学纪要 |
4.3.3 课堂观察 |
4.4 数据收集 |
4.5 数据分析 |
第5章 研究的实施过程 |
5.1 问题识别 |
5.2 假设 |
5.3 计划制定 |
5.4 计划实施 |
5.5 计划调整 |
5.5.1 培养语音意识的教学策略 |
5.5.2 拼写单词的教学策略 |
5.6 评估 |
5.7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解析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
3.1.3 相关理论基础 |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
3.2.6 小结 |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
4.1.4 小结 |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
4.2.1 资料收集情况 |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
4.6 本章小结 |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
5.2.1 自然地理因素 |
5.2.2 政治政策因素 |
5.2.3 经济技术因素 |
5.2.4 文化习俗因素 |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
5.3.1 持续模式 |
5.3.2 覆盖模式 |
5.3.3 拼贴模式 |
5.3.4 延展模式 |
5.3.5 小结 |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
6.1.2 研究不足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
H.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背景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3 拟解决问题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文化资本 |
1.2.2 协作式规划 |
1.2.3 老旧社区更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2 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 |
1.4.3 学科交叉法 |
2 研究综述 |
2.1 文化资本与社区更新研究进展 |
2.1.1 社区资本分类和界定 |
2.1.2 文化资本相关研究进展 |
2.1.3 社区更新相关研究进展 |
2.2 协作式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协作式规划案例 |
2.3 “文化—协作式”规划适应性思考 |
2.4 本章小结 |
3 方法建构:“文化-协作式”规划 |
3.1 “文化-协作式”规划引入思路 |
3.2 “文化-协作式”规划方法 |
3.2.1 文化资本识别方法 |
3.2.2 文化资本分类方法 |
3.2.3 文化资本调查方法 |
3.2.4 文化资本评估方法 |
3.2.5 文化资本转换方法 |
3.2.6 文化资本促进社区更新方法 |
3.2.7 多方协作思路与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实证一: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社区更新规划(侧重中观尺度) |
4.1 渝中区社区更新背景 |
4.2 社区文化资本研究调查 |
4.2.1 社区基础调研 |
4.2.2 文化资本识别分类与调查 |
4.2.3 文化资本录入空间信息库 |
4.2.4 文化资本价值评估 |
4.2.5 文化线路及文化网络规划 |
4.3 基于文化资本的规划方法与协作过程 |
4.3.1 历史建筑更新 |
4.3.2 公共空间修补 |
4.3.3 社区文化修复 |
4.4 协作规划过程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二:重庆合川区草花街社区更新·城市修补行动规划(侧重微观尺度) |
5.1 项目背景与价值梳理 |
5.1.1 项目背景 |
5.1.2 价值梳理 |
5.2 基于文化资本的空间更新 |
5.2.1 文化资本调查与评估 |
5.2.2 文化资本的转换与利用 |
5.2.3 空间更新方法与过程 |
5.2.4 空间更新中的多方协作 |
5.3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治理 |
5.3.1 社区治理现状 |
5.3.2 治理行动规划 |
5.3.3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组织培育 |
5.3.4 社区治理中的多方协作 |
5.4 规划反馈 |
5.4.1 各方意见采集 |
5.4.2 后续完善与补充 |
5.5 本章小结 |
6 归纳演绎,回归规划本位 |
6.1 文化资本反思 |
6.1.1 文化资本利用方法步骤 |
6.1.2 “输血式”社区转向“造血式”社区 |
6.2 协作式规划反思 |
6.2.1 协作各方关系网络 |
6.2.2 投入/产出环节核心要素 |
6.2.3 “协作式规划”转向“协作式治理” |
6.3 “文化——协作式”规划理念创新 |
6.4 规划师角色反思 |
6.4.1 规划师所需能力 |
6.4.2 规划师角色转变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会议 |
E 部分调研图表 |
附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调研表 |
附图:大溪沟街道调研图纸(资料来源于项目) |
F 公众访谈记录 |
G 问卷:文化资本价值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致谢 |
(7)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
1.1.2 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精神康复工作 |
1.1.3 医务社会工作更好地弥补现有精神健康服务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精神障碍患者 |
1.3.2 居家康复 |
1.3.3 医务社会工作 |
1.4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述 |
1.4.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 |
1.4.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1.5.1 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研究 |
1.5.2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服务研究 |
1.5.3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服务研究 |
1.5.4 简要评述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医务社工介入精障患者居家康复服务的实践 |
2.1 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困境 |
2.1.1 经济贫困 |
2.1.2 家属照顾负担大 |
2.1.3 社会歧视 |
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础的医务社工服务架构 |
2.2.1 服务原则 |
2.2.2 服务对象 |
2.2.3 服务手段 |
2.3 实践概况 |
2.3.1 个案服务的实践情况 |
2.3.2 小组活动的实践情况 |
2.3.3 社区工作的实践情况 |
第3章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2 正态分布检验 |
3.3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
3.3.1 精神障碍患者的生理状态变化情况分析 |
3.3.2 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分析 |
3.3.3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变化情况分析 |
3.4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患者的个案效果分析 |
第4章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效果研究 |
4.1 家属服务效果研究设计 |
4.2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效果总体评分分析 |
4.2.1 正态分布检验 |
4.2.2 总体评分比较 |
4.3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效果具体评分分析 |
4.3.1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 |
4.3.2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家属抑郁情绪的影响 |
4.4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患者家属的案例效果分析 |
第5章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效果研究 |
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1.1 前测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1.2 后测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 居民的精神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5.2.1 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情况 |
5.2.2 对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 |
5.3 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态度的调查结果 |
5.4 居民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调查结果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结论 |
6.1.1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促进精障患者康复效果 |
6.1.2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缓解精障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 |
6.1.3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消除社会歧视 |
6.2 建议 |
6.2.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体系 |
6.2.2 加强精神健康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6.2.3 鼓励医务社工在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发挥积极作用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8)基于有机更新理念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的必要 |
1.1.2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
1.1.3 政策背景——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研究 |
2.1 老旧社区的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社区的概念 |
2.1.2 老旧社区的概念 |
2.1.3 老旧社区的分类 |
2.1.4 老旧社区的基本特征 |
2.2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 |
2.2.1 公共空间的概念 |
2.2.2 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 |
2.3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 |
2.3.1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影响因素 |
2.3.2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多方动力 |
2.3.3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价值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更新理论溯源 |
3.1 有机更新的内涵——生物的有机更新 |
3.2 有机更新的外延——城市与社区的有机属性 |
3.3 有机更新的发展历程 |
3.4 有机更新的核心理念 |
3.5 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
3.6 有机更新的设计方法 |
3.7 有机更新模式与传统更新模式的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4.1 老旧社区改造调研情况相关说明 |
4.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4.1.2 调研方法 |
4.2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实例调研 |
4.2.1 武汉市汉阳区桥西社区 |
4.2.2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 |
4.2.3 广州市海珠区穗花新村社区 |
4.3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对比与现存问题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
5.1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
5.1.1 城市肌理的有效修复 |
5.1.2 社区更新的渐进性 |
5.1.3 人文历史的有机延续 |
5.1.4 改造中的公众参与 |
5.2 城市肌理的有效修复 |
5.2.1 空间布局的梳理整合 |
5.2.2 道路体系的优化提升 |
5.3 社区更新的渐进性策略 |
5.3.1 分期分区的改造模式 |
5.3.2 社区功能的动态完善 |
5.3.3 空间界面的分类修复 |
5.3.4 景观设施的逐步增设 |
5.4 人文历史的有机延续 |
5.4.1 生活记忆的可视化表达 |
5.4.2 旧材质的延续与新生 |
5.4.3 文化元素的提炼与植入 |
5.5 改造中的公共参与 |
5.5.1 引入政企合作机制 |
5.5.2 建设留白,让社区有机生长 |
5.5.3 改造后居民的自治与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设计实践——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改造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2 新桂东社区改造目标 |
6.3 新桂东片区改造前的民意调查 |
6.3.1 与社区管理者的访谈 |
6.3.2 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 |
6.4 新桂东社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6.4.1 整体布局 |
6.4.2 道路体系 |
6.4.3 功能构成 |
6.4.4 空间界面 |
6.4.5 景观设施 |
6.5 新桂东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
6.5.1 社区肌理的有效修复 |
6.5.2 社区更新的渐进性 |
6.5.3 人文历史的有机延续 |
6.5.4 改造中的公共参与 |
6.6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附录1 :社区调研问卷 |
附录2 :新桂东改造技术图纸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和谐活泼 主动发展——记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渝中区小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吴寒. 西南大学, 2021
- [2]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和声课堂”为例[D]. 冯馨瑶. 西南大学, 2020(01)
- [3]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陈璨.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4]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小学校为例[D]. 龚庆庆. 西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协作式更新规划研究 ——以重庆城市老旧社区为例[D]. 何纯夫. 重庆大学, 2019(01)
- [7]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D]. 梅真.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8]基于有机更新理念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为例[D]. 江玉博.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我对教师称号的领悟之路——记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特级教师阳劲力[J]. 《体育教学》编辑部. 体育教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