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冶金》2002年题录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梁[1](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梅娇[2](2020)在《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26年有关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所包含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向来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的发展也都离不开跨学科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视角来分析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研究现状十分有必要。国内跨学科研究多是对某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进行分析,少见对多个学科进行分析、对比,而对学科大类进行分析对比可以使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学科发展状态,弥补不足。因此,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跨学科理论,将跨学科理论引入到管理学中,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对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运用引文分析法与共词分析法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进行分析;最后,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就知识流动广度来说,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大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相等;就知识流动强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就知识流动速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交流面都非常广泛;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主要知识交流学科集中且稳定;管理学科的亲缘学科同时也是图情学科的亲缘学科;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趋向成熟,学科独立性增强。
邹虎[3](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李元[4](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提出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四川冶金》编辑部[5](2009)在《《四川冶金》2009年题录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冬玲[6](2009)在《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科学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同时科学合作又极大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国近年来科学论文产出数量呈指数增长等发展趋势为我们提出了科学计量的现实要求,目前关于中国科学产出、科学合作总体状况以及二者关联关系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科学论文产出的生产力理论、科学论文合作的生产关系理论和二者的关联理论以及科学学的基本研究范式,以科学论文和合着论文代表科学产出和科学合作,利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方法探讨了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生产力状况、科学论文合作的生产关系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包括SCI、SSCI、A&HCI)数据库中1975—2007年中国科学论文产出数据,以科学论文的产出作为计量科学生产力的切入点,论文从数量角度计量了中国科学产出的总体状况,从国家、城市、大学层面分析了中国科学产出的地域分布与学科分布特点,从地域集中、机构集中、学科集中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科学产出的集中特征;然后以论文的被引频次和H指数为代表分析了中国科学论文的产出质量水平;进而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角度展示了中国科学生产力:科学论文的产出状况。其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科学论文的合作作为计量科学生产关系的切入点,论文一方面从国家、城市、大学的层面计量了中国科学论文的国际合作状况,发现中国科学论文国际合作总体处于增长趋势,通过对中国及中国主要城市与国外的论文合作状况进行的计量,发现论文合作累积数量的指数分布效应。另一方面从国内合作的角度对中国主要城市、主要大学的国内论文合作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性指数方法,研究和比较了中国主要城市、大学在合作网络中的合作状况。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科学论文的合作网络,展示了中国的科学生产关系:科学论文合作状况。再次,将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依据第三、四章中的研究数据,分析了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间的总体关联情况。以科学论文的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中的影响力(被引频次)代表科学生产力,以科学论文合作状况(论文合作作者数量、是否进行国际合作及不同的国际合作国家)代表科学生产关系,通过二者间的关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之间的关联关系。
李爱群[7](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思超[8](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表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卫恒先[9](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奚朝辉[10](2018)在《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数字化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及适应数字信息时代,其信息资源建设也逐渐发生转变。其中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建设特色数字资源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该项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标志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这些高校是目前国内发展走在前列的高校,研究这些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也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此次调研就是希望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些许参考。在此背景下,笔者首先以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邮件调研的方式,对各高校馆内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数量、内容、形式及其他项目进行了调查统计。其次,笔者选取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和暨南大学这3所高校的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特色数字资源的特点与不足。结合调查现状揭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中共性问题。最后,从多种角度提出相应的能够优化资源建设的建议,以期能够使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时更加合理、更有效率。本文的主体分为6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特色。第二章为调查部分。对限定的“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这一范围进行网络、文献、邮件调研,调研内容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数量、内容、建设形式及其他项目(包括资源建设与维护的时间、浏览与下载量、资源简介及使用说明、对外开放程度及知识产权政策5个方面)。第三章为典型案例分析。分别选择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中的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中的湖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的暨南大学3所高校进行具体的资源整体情况描述及优劣势分析。第四章是提出问题。根据第二、第三章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整体情况和典型案例的详细调查与分析,指出如今各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数量普遍较少、质量普遍不佳、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统一标准、重内容轻管理、共建共享程度低7个方面的问题。第五章是提供建议。结合案例分析中高校在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上的特点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围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资源建设的平衡发展、提升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意识、围绕特色丰富资源内容、加强推广宣传、制定统一建设标准、成立资源管理部门、倡导资源共建共享7点建议。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并反思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四川冶金》2002年题录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冶金》2002年题录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2)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跨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
2.1.2 跨学科研究发展历程 |
2.1.3 跨学科研究的测度指标 |
2.2 引文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3 共词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数据分析 |
3.3.1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3.3.2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3.3.3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3.3.4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3.3.5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3.3.6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图情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4.3.2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4.3.3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4.3.4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4.3.5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4.3.6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学科、图情学科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分析 |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2 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
5.3.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3)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
一、文字书写传承 |
二、前代字书贮存 |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
四、借字 |
五、新造俗字 |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
参考文献 |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
凡例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4)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方法论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
2.4.1 共引聚类方法 |
2.4.2 共词聚类方法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期刊遴选 |
3.3.2 数据内容 |
3.3.3 主要软件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内容 |
3.5 研究创新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理论 |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
1.2.1 对科学产出问题的研究 |
1.2.2 对科学合作问题的研究 |
1.2.3 对科学产出与科学合作关联问题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指标 |
2.1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1 科学论文产出的生产力理论 |
2.1.2 科学论文合作的生产关系理论 |
2.1.3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的关联理论 |
2.2 研究方式 |
2.2.1 研究范式 |
2.2.2 逻辑思路 |
2.2.3 时间与空间维度 |
2.3 数据来源与主要研究方法、软件工具 |
2.3.1 数据来源 |
2.3.2 主要研究方法与软件工具 |
2.4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研究的指标 |
2.4.1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研究的计量标准 |
2.4.2 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研究的基本指标 |
3 科学生产力: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状况分析 |
3.1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总体水平 |
3.1.1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数量 |
3.1.2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科学论文的高产区域 |
3.2.1 中国科学论文的高产城市 |
3.2.2 中国科学论文的高产大学 |
3.3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优势领域 |
3.3.1 中国国家科学论文产出的优势领域 |
3.3.2 中国城市科学论文产出的优势领域 |
3.3.3 中国大学科学论文产出的优势领域 |
3.4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集中特征 |
3.4.1 地域集中现象 |
3.4.2 机构集中现象 |
3.4.3 学科集中现象 |
3.5 中国科学论文产出的质量分析 |
3.5.1 中国科学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 |
3.5.2 中国科学论文的H指数 |
3.6 小结 |
4 科学生产关系:中国科学论文合作状况分析 |
4.1 中国科学论文国际合作的总体状况 |
4.1.1 中国科学论文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 |
4.1.2 中国在全球科学论文合作网络中的地位 |
4.1.3 中国与美国、日本的论文合作分析 |
4.2 中国科学论文国际合作的主体分析 |
4.2.1 中国城市的科学论文国际合作主体比较 |
4.2.2 中国大学的科学论文国际合作主体比较 |
4.3 中国科学论文国内合作的社会网络特征 |
4.3.1 中国城市之间的论文合作社会网络分析 |
4.3.2 中国大学之间的论文合作社会网络分析 |
4.4 中国科学论文国内合作的中心性分析 |
4.4.1 中心性的度量 |
4.4.2 中国城市之间的论文合作中心性 |
4.4.3 中国大学之间的论文合作中心性 |
4.5 小结 |
5 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的关联分析 |
5.1 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的总体关联情况 |
5.2 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生产关系分析 |
5.2.1 Kernel密度分布 |
5.2.2 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生产关系 |
5.2.3 科学生产关系的演进趋势 |
5.3 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的关联关系 |
5.3.1 论文作者数量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5.3.2 国际合作情况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6.2.1 研究对策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
1.4 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
2.1.1 数据收集 |
2.1.2 获取研究对象 |
2.1.3 收集结果 |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
2.2.1 研究专着 |
2.2.2 学术论文 |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
3.1.1 已有研究综述 |
3.1.2 本研究的分期 |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
4.2.1 总体面貌解读 |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
4.3.1 概说 |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
代表性学术专着 |
代表性期刊论文 |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
图录 |
表录 |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
(9)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特色 |
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内容 |
2.2 调查结果 |
2.2.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数量 |
2.2.2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内容 |
2.2.3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形式 |
2.2.4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其他项目 |
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
3.1 北京大学图书馆 |
3.1.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
3.1.2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特点 |
3.1.3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不足 |
3.2 湖南大学图书馆 |
3.2.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
3.2.2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特点 |
3.2.3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不足 |
3.3 暨南大学图书馆 |
3.3.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
3.3.2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特点 |
3.3.3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不足 |
3.4 小结 |
4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发展不平衡 |
4.2 数量普遍较少 |
4.3 质量普遍不佳 |
4.4 资源利用率低 |
4.5 缺乏统一标准 |
4.6 重内容轻管理 |
4.7 共建共享程度低 |
5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
5.1 注重数字资源建设平衡发展 |
5.2 提升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意识 |
5.3 围绕特色丰富数字资源内容 |
5.4 加强特色数字资源推广宣传 |
5.5 制定特色数字资源统一标准 |
5.6 成立特色数字资源管理部门 |
5.7 倡导特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2-3“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内容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 表2-4“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各项目统计表 |
致谢 |
四、《四川冶金》2002年题录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D]. 梅娇. 南昌大学, 2020(02)
- [3]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5]《四川冶金》2009年题录索引[J]. 《四川冶金》编辑部. 四川冶金, 2009(06)
- [6]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D]. 张冬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7]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8]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10]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思考[D]. 奚朝辉. 安徽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