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崔展[1](2021)在《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文中指出旋转机械作为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常见机构,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目前旋转机械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其摩擦副需要适应高速、高压、高温等极端工况条件,摩擦副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机的工作性能和安全。但目前用于研究摩擦副性能的计算软件普遍功能单一、操作不便,难以对复杂系统进行多人协同设计,且软件缺乏科学的设计流程。因此本文以高参数旋转机械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件开发中的技术分散、专业化程度低、计算功能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现具有功能集成的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平台构建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加以整理,分别从摩擦副及其计算平台的设计方法、摩擦学仿真计算理论与数学处理方法、平台数据存储和远程功能实现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以公理设计为主体,结合模块化、系统化等现代设计思想对平台进行概念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选择以Java和MySQL作为平台开发的基础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类型。其次,通过用户调研等途径对平台设计需求进行分析,利用质量功能配置对分析结果进行分解,并根据获得的功能特性重要度确定了平台设计的四项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公理设计方法对平台进行功能分解和模块划分,得到了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根据设计模型对平台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采用Java和Html编程语言分别实现了平台的数据接口设计和界面设计,并通过调用轴承、密封计算软件的可执行程序实现平台计算功能的集成。此外,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参数输入界面,并实现了智能参数建议、本地数据共享、远程访问及数据安全保护等设计,完善了平台的功能和结构。最后,通过对平台进行使用功能检测,获得了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计算服务案例和各项设计参数。选取了其中最为典型的船用重载滑动轴承和高速高压火箭发动机机械密封等两个高参数摩擦副性能计算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结构及工况条件下的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进行性能计算,充分验证了平台计算功能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了本平台的工程实用价值。
温茂林[2](2021)在《高温熔融沉积3D打印设备设计及软件开发》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3D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3D打印技术向着高性能、多材料、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种工程塑料以其优越特性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同时也对打印设备和工艺提出新的挑战。目前国内针对特种工程塑料3D打印的研究较少,相应设备商业化普及程度很低,已有设备价格昂贵且性能参差不齐。本文结合相关企业需求,设计开发了一款兼顾功能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美观性的高温3D打印设备。同时,为提升制件表面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对切片软件进行优化开发;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打印过程远程监控可视化应用,为高温3D打印设备产业化应用提供思路。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搭建了高温3D打印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重点对核心喷头组件、温度控制系统及外形框架进行设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成型室腔体和喷头组件温度场分布,完成喉管部件的结构优化,优化后的喷头组件最高加热温度可达450℃;成型室腔体采用PTC热风系统,主板集成PID控制,腔体最高温度约为100℃。(2)探究了腔体温度和喷头温度对PEEK制件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0℃的成型室环境温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件翘曲程度;较高的喷头温度能够保证稳定的出丝流量,同时制件层间粘结效果较好、挤出丝宽度较为均匀。在合适的打印参数下(喷头温度420℃、腔体温度90℃、热床温度150℃、打印速度20mm/s),打印制件质量良好,设备满足设计要求。(3)提出层间内外轮廓起点等距偏移打印策略,基于开源切片引擎Cura Engine,完成策略程序开发和控制台软件编译;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优劣:等距偏移能够有效地解决打印制件表面Z轴接缝问题,打印效率介于就近策略与随机策略之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制件的结构稳定性。(4)基于物联网平台设计实现了3D打印过程远程监控系统,采用MCU+WIFI模组的通信方案,基于Marlin固件完成与平台通信程序的开发;实现将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信息、打印进度、打印状态信息通过Web端和移动端的可视化应用进行展示,同时能够向设备端下发停机指令。
夏志新[3](2021)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热点。自动驾驶仿真技术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由于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企业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浏览器的自动驾驶云仿真技术开始萌芽。Uber等国外无人驾驶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发展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国内从事无人驾驶研究的高校和企业在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开源源代码的自动驾驶仿真平台较少。受制于网络传输限制,基于浏览器的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大多仍处于初期研发阶段,对人工智能(AI)算法训练和远程执行人工智能模型的支持尚不完善,配置较为繁琐,常依赖于具体的企业平台。因此有必要研究自主可控的、开放源代码、方便部署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基于浏览器的自动驾驶云平台仿真软件,为后续开发更大规模的开源共享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套基于“瘦客户端”思想的B/S架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系统。该系统可装载基于浏览器的前端人机交互界面,并且可集成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仿真模块。此外,此系统还支持分布式服务器扩充。用户运用该系统,可减少繁琐的配置和脱离操作系统依赖,仅依赖于浏览器即可实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算法的调用和仿真测试。(2)实现了基于HTML5、Web GL技术的浏览器人机交互可视化仿真界面、基于My SQL的仿真数据库、高并发的后台服务器。仿真界面允许用户上传多种三维仿真模型和设置相应参数,包括汽车、道路、障碍物等,并支持搭建汽车在行驶过程常见的场景,包括:单车超车、双车超车、等候行人等;仿真页面具有算法接口,允许用户上传用于远程云训练和可远程执行的人工智能代码和模型;该仿真界面支持访问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实现仿真数据交互。仿真数据库结合了权限模块,保障仿真数据安全。后台云服务器实现了线程池、非阻塞传输(NIO)等技术,可支持高并发的多用户请求。(3)实现了自动驾驶云平台中的激光点云感知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并对两大模块完成测试。激光点云感知模块基于Python、Py Torch,搭建点云感知服务器,并利用具有目标检测算法“SECOND”,通过点云感知模块的功能性测试,完成对汽车、行人、自行车的目标检测。后者基于Node.js技术,搭建用于路径规划的服务器,并运用路径规划“图搜索”算法,通过路径规划模块的功能性测试,最终在浏览器中实现仿真云平台中汽车的自动驾驶。
姜雪[4](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尚佳友[5](2021)在《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及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然而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靶场作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是基于虚拟化等技术对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架构、用户行为等要素进行复现,并用于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新技术评测与人才培训,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需求。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旨在复现网络用户行为和业务流量,是网络靶场的重要支撑技术。面向大规模、多样性、高并发的用户行为特征,如何实现高性能、可扩展的用户行为仿真是关键。相对于传统的全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资源占用低等优势,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容器网络构建技术。针对当前容器云所能构建的仿真网络存在网络场景单一、网络性能低的问题,基于Kubernetes容器云,设计了一种仿真网络场景可灵活定义的高性能网络互联方案——N-NET,为复杂仿真网络场景下基于容器的用户行为仿真奠定了基础。N-NET突破了Kubernetes固有互联方案的单一性,设计了多样化、高交互的网络管理方案,实现了容器网络的细粒度灵活配置,为复杂仿真网络场景的构建提供了支撑。此外,N-NET通过优化通信网络的传输架构提升了网络传输性能,通过设计Kubernetes与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实现两者的服务一致性与通信互通性,为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与基于虚拟化的网络仿真提供无缝互联支撑。实验表明:N-NET可实现基于IP地址的细粒度复杂网络的构建以及容器节点与全虚拟化节点的无缝互通;在网络性能方面,相对于传统的Kubernetes互联方案,N-NET可显着提升网络吞吐量并降低传输延迟。2)提出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多样性、大规模等特征,从仿真用户、仿真业务架构、仿真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一种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在仿真用户方面,通过仿真用户、仿真行为驱动的设计,构建了大规模、多样化且具有真实行为特征的仿真用户;在仿真业务架构方面,一方面,基于层次化仿真业务架构实现了对用户仿真流程的统一描述,另一方面,研究了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以提升仿真性能;在仿真资源方面,研究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层用户仿真镜像构建方法。实验表明: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可有效实现大规模、多样化、差异化的用户行为仿真,可生成真实行为流量,且可有效缩减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任务所消耗的运行时间。3)基于1),2)的研究内容,结合Kubernetes与Open Stack,设计并实现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融合两种云平台,综合了基于Kubernetes的用户行为仿真优势以及基于Open Stack的网络仿真优势,实现跨云平台的仿真系统。基于该系统,提出了面向大规模仿真网络的拓扑映射优化方法,实现计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仿真网络拓扑构建的高效性与易用性。基于该系统,构建了典型的面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仿真场景,并进行了仿真系统的功能测试以及大规模天地一体化网络用户行为的仿真实验验证。
黄宁[6](2021)在《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网络靶场已经成为支撑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攻防对抗试验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大规模网络用户行为仿真提供灵活逼真的仿真环境。同时,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作为网络靶场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可为各类新技术评测和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提供基础支撑。为此,本文以面向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迫切需求为背景,针对目前用户行为仿真在逼真性、规模性、多样性、可扩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在有限、固定的计算资源中构建逼真度高的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场景为研究目标,以流量模拟作为用户行为仿真研究切入点,基于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和流量回放与生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用户行为仿真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面向用户行为仿真行为多样性、并发性的仿真目标,针对传统行为仿真方法在仿真规模、逼真程度的缺陷,探讨和论证了基于虚拟化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的优势与可行性。依托虚拟化成本低、弹性可扩展的优势,可以为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提供快速构建高逼真的仿真场景,实时分布式的仿真用户节点自动化灵活加载,以及用户行为高并发基础支撑;基于流量回放的流量模拟生成差异性用户行为流量,能够针对用户行为多样、并发规模大、高吞吐量等仿真需求,解决传统建模仿真方法行为类单一、逼真性不足的局限性问题。2)基于1)的论述,面向复杂虚拟网络的交互式用户行为仿真需求,针对传统的交互式流量回放方法逼真性不足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前景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架构,将回放规模从单个节点扩展到整个目标网络场景。该架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流量仿真策略,以实现面向复杂虚拟网络的用户行为仿真多样化、可扩展加载。进一步研究了交互式流量回放过程中延时修复与补偿策略,以提升交互式用户行为仿真的时序逼真性。面向复杂的目标网络进行交互式用户行为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流量时序准确性的前提下,实现交互式的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在仿真行为的多样性、规模性、逼真性上具有一定优势。基于重放攻击的恶意用户行为仿真场景表明,该方法可为安全评测提供有效支撑。3)面向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场景背景流量注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技术,针对OpenStack云平台虚实互联机制不够灵活和透明的问题,对云平台底层通信架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基于vlan的虚实融合仿真架构,可构建不同尺度(虚拟和实物)仿真节点,同时进行背景流量仿真。重点研究了虚实融合映射表和虚实链路切换策略,以实现虚实链路灵活透明传输,基于DPDK的流量生成技术提升流量注入效率和吞吐量。所构建的虚实融合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OpenStack已有的虚实互联机制,该方法构造的虚实链路在透明性、隔离性、扩展性方面具有以一定的优势。针对单个虚拟仿真节点的性能评测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高吞吐量的背景流量,能够有效满足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对背景流量注入的性能需求。4)基于2)、3)所提出的相关技术,融合了前景交互行为流量回放仿真和背景流量生成仿真,构建了一个面向大规模用户行为的仿真平台。仿真平台由多个子系统协同实现,可实现大规模仿真实验的全周期管理。面向集群用户行为仿真场景快速搭建、仿真节点灵活部署的需求,实现了大规模仿真场景自动化构建模块,针对集群仿真实验统一控制,设计了集群仿真控制策略,并构建了用户行为仿真模板库以满足用户行为多样性需求。最后,设计了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仿真平台具有快速搭建仿真场景、集群仿真节点调度的能力,能有效支持大规模高吞吐量并发用户行为仿真。
孟博洋[7](2021)在《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4.0的技术浪潮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等众多先进的制造业新技术,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模式。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的智能化、网络化制造模式中,机床的数控系统不仅需要利用云端的计算和存储优势来收集、分析加工中的相关多源数据,而且更加需要通过云端丰富的技术资源优势,来指导和优化对应的加工过程。传统的云架构数控系统,由于数据传输中的延迟、稳定性、实时性等问题,难以满足机床云端的实时感知与分析、实时优化与控制等高实时性需求。这一问题也成为传统云架构数控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进行了智能感知与分析、智能优化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根据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提出的边缘计算3.0参考架构,本文分析了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的边缘计算体系层级。从边缘计算在机床智能数控系统中的智能功能分析及物理平台搭建两个方面,完成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体系环境建模,并且提出了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该架构在传统云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边缘计算设备端和边缘计算层级。通过基于边云协同交互的智能分析、智能优化等方法,完成了机床云端与设备端之间,高实时性任务的数据交互。以架构中的模块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基础构成单元,对所提出的系统架构进行模块化开发。在各主模块的开发过程中,提出各子模块细分方法以及相互调用模式,详细介绍了各主模块在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分别从边缘运动控制模块、边缘逻辑控制模块、边缘计算服务器配置三个方面,提出了各主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与机床原数控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三种对接运行模式,并给出了两个系统中各个执行子模块的具体对接方法和流程。同时,为了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来提升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计算处理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提出了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与云端交互部分的配置策略,并且搭建了相应的云计算服务器以及交互环境。在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智能感知技术应用方面,针对机床铣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形变信息等等多源加工信息数据,提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智能数据感知方法。针对多源信息在高速实时性要求与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时钟波动等问题,导致采集数据的不准确、不一致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多源数据智能调度及融合方法。通过高度一致性的数据协同,将多源信息根据对应关系进行映射,使得数据的基准可以从基于时间因素的基准投影到基于工件表面因素的空间基准。为了充分利用云端计算的硬件资源优势与边缘端计算的实时性优势,提出边云混合交互的多维关联数据智能分析方法,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提供高效、实时的分析数据。在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铣削力优化技术应用方面,根据感知到的铣削力信息与加工工件的关联数据,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和刀具参数条件下的铣削力波动特性。建立了整体螺旋刃立铣刀的铣削力波动预测模型。提出三个与轴向切削深度和刀具参数有关的铣削力波动特性:一致性,周期性和对称性,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公式推导和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边云系统的铣削力优化方法。通过离线参数优化与在线铣削力控制两种方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边缘计算数控系统实现及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欧春尧[8](2021)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面向利基市场需求引入新的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等环节,由此逐步侵入主流市场并破坏在位者价值基础,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颠覆与深远影响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群落逐项落地与聚变赋能,不断促进后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范式变迁和价值创造模式变革以催生颠覆性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随着主流产品价值基础和在位企业竞争优势被逐步破坏,颠覆性创新对现有产业技术体系与发展格局造成“归零效应”,为后发企业应对不确定情境下的诸多挑战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其提升价值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逻辑及实现过程等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及政府颠覆性创新管理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符合我国正确认识和培育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权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颠覆性创新为理论基础,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紧密围绕“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主要遵循理论研究、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研究步骤,面向本土后发企业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系统梳理了颠覆性创新及价值创造等相关研究成果,对所存在的理论缺口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物联网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梳理出“技术应用—价值创造—优势获取”这一逻辑主线,揭示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优势获取过程,形成整体概念模型;其次,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围绕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归纳出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形成机制;再次,基于组态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要素的聚合路径进行探讨,采用fsQCA分析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对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的综合影响及组态作用;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对后发企业价值扩散效应与颠覆性创新优势演化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重点探讨并检验价值扩散效应中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主要参数变化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程度,进一步解构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关系。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企业内部价值主张、价值聚合和价值扩散的整个价值创造链条的动态过程,后发企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持续发挥颠覆性技术价值潜力来推动企业创造价值获取优势;(2)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范式转变与组织结构创新,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赋能以及市场化应用优势,加快实现价值网络创新;(3)技术演化、组织变革和环境变化等相关因素会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产生组态影响,根据后发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及环境应对等能力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组态策略更有利于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扩散;(4)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是一个由技术、组织和环境等方面关键变量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是影响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后发企业获取颠覆性创新价值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逻辑与过程,从新视角印证了部分文献对于颠覆性创新演化扩散的主要观点,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弥补了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形成方面研究的不足,增加了颠覆性创新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深度。在实践上,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并处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本研究重点开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和案例验证,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对相关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蔡畅[9](2021)在《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SRAM型FPGA具有可重构与高性能的优势,已成为星载系统的核心元器件。SRAM型FPGA主要是通过配置码流来控制内部存储器、寄存器等资源的逻辑状态,在辐射环境下极易引发单粒子效应,导致电路逻辑状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威胁空间系统的在轨安全。复杂的空间任务对数据存储、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高性能的SRAM型FPGA满足应用需求,而这类器件对重离子辐射效应较深亚微米器件更敏感。因此,本文针对65 nm、28 nm、16 nm等关键节点的SRAM型FPGA,通过系统性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认识重离子与该类器件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探究纳米CMOS工艺数字集成芯片辐射响应的物理规律、加固技术的有效性、适用性、失效阈值和失效条件,为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依据,为航空、航天领域推进高性能、高可靠的特大规模数字集成器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研究了纳米SRAM型FPGA单粒子效应的测试方法以及系统设计,分析了测试向量、测试模式、测试方法、数据解析技术等的软硬件实现过程,阐述了复杂数字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故障诊断与数据提取的优先级选择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体硅和Fin FET工艺商用SRAM型FPGA在辐射环境下单粒子效应响应的物理规律探究。从器件、电路等多层面分析了高能粒子与纳米集成电路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基于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并结合Geant4、TRIM、CREME等工具,分析了电荷扩散半径、能量与射程的离散度等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离子引起的SRAM型FPGA内部存储模块单粒子翻转截面受离子径迹特征与能量共同影响;器件内部CRAM、BRAM、DFF等核心资源的辐射敏感性响应规律具有显着差异,但受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严重,功能配置后BRAM的翻转截面提升~10倍;SRAM型FPGA功能故障的阈值与CRAM的翻转阈值直接关联;在高精度脉冲激光辐照平台的辅助下,建立了初始激光能量与器件SBU、MBU等参量的物理关联,揭示了商用Fin FET工艺SRAM型FPGA空间应用面临的功能失效问题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验证了采用高能重离子Al-foil降能的方式完成倒封装ULSI单粒子效应实验与机理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本文针对单元级版图加固与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两种策略对纳米SRAM型FPGA抗辐射性能的提升效果、防护机理以及加固失效的物理机制等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单元级版图加固能减弱电荷共享效应引起的MBU等问题,器件翻转阈值由<5 Me V·cm2·mg-1提升至~18 Me V·cm2·mg-1,证明在65 nm节点采用单元级版图加固提升关键配置位的翻转阈值是可行的。配置模式加固实验揭示了ECC与TMR的组合使用对器件抗单粒子翻转能力的提升效果突出,即使采用181Ta离子辐照,65 nm标准BRAM单元的翻转截面仅为8.5×10-9 cm2·bit-1(降低了~86.3%)。28 nm SRAM型FPGA的配置加固技术研究证实,电路内部全局时钟等敏感资源的使用方式会对DFF的翻转截面造成2-10倍影响。结合CREME工具的空间粒子谱预测SRAM型FPGA在轨应用价值,证明合理运用加固策略可有效降低器件的性能损失与面积代价,而关键资源采用物理版图加固设计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文中提出的SRAM型FPGA内部资源相互影响的规律模型对其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解析关键配置位与其他存储资源、电路功能的关联性并确定影响系数,是判断该类器件在辐射环境下是否能够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UTBB FDSOI工艺,结合SRAM型FPGA的电路架构与逻辑资源类型,提取多款抗辐射电路结构并开展重离子辐照实验。结果表明,互锁单元、单端口延时门、多端口延时门等加固方式对单粒子翻转阈值与截面等参数的改善效果明显,紧密DICE和分离DICE器件的翻转阈值分别为~32 Me V·cm2·mg-1和~37 Me V·cm2·mg-1。22 nm节点的瞬态脉冲扰动对器件翻转截面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背偏调控对阈值电压和辐射引入的非平衡载流子收集过程有影响,±0.2 V的微弱背偏电压可引起抗辐射单元翻转截面倍数增加。考虑空间粒子在4π范围的分布规律,设计了大倾角高能重离子辐照实验,获取了部分加固电路的失效条件并分析了电离能损与能量沉积区域。相关结果与同LET低能重离子垂直辐照的实验数据存在显着差异,仅在垂直辐照条件完成单粒子实验可能存在器件抗辐射性能被高估的风险。研究发现,基于FDSOI工艺实现超强抗辐射SRAM型FPGA具有可行性,相关物理性结论可为22 nm以下节点的星载抗辐射器件的研发提供实验数据和设计依据。
郑欣[10](2021)在《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嵌入式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片上系统(SoC)的设计复杂度也越来越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软硬件协同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SoC设计方法学,经过几代的发展,SoC设计逐步向全自动化流程方向发展。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它可以显着缩短SoC设计的时间,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大规模系统来说,大多数相关研究提出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具有搜索时间长、划分结果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信息安全领域,数字签名SoC系统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签名系统软硬件划分的实现仍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且硬件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软件设计,这将使得系统开发周期变长,设计效率低。现有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没有形成完备统一的验证流程,使得验证过程繁琐,验证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从图分类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再扩展到结点分类,最后到软硬件划分问题的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模型。其次,根据设计需求搭建SoC系统架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高效软硬件划分和调度方法—GCPS,在满足系统硬件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寻找最优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并进行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任务静态优先级设计任务调度算法完成系统的调度并回馈给划分模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并行性。最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中,实现数字签名系统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大规模系统中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并设计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DMTTL模型,通过迁移学习和并行执行的特性,提升了系统的分类性能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对具有图结构数据的任务进行分类,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图模型,其分类效果优于大部分最新的图分类模型。通过引入多视角,GMADL模型扩展性强,可以将GMADL模型应用于结点分类问题,故本文对GMADL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 NMADL结点分类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该模型在软硬件划分问题上的可行性,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撑。(2)针对大规模系统设计复杂度高,软硬件划分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基于图卷积网络(GCN),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方法——GCPS。GCN可以有效地处理图结构数据,并聚合邻居结点的特征来生成新的结点表示。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有效地实现结点分类。本文研究的划分问题可以描述为在硬件面积约束下最小化所有任务的执行时间的优化问题。可以利用GCN和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实现高效的系统软硬件划分,尤其针对于大规模系统而言,该方法与传统启发式算法相比效率更高。(3)为了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划分的性能和通过并行化减少系统的执行时间,在实现软硬件划分后对系统进行任务调度,设计任务调度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结点的静态优先级,设计基于静态优先级的表调度算法实现任务调度和量化软硬件划分的质量,进一步缩短执行时间。从而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最小化任务调度时间和最大化硬件资源利用率,对系统任务图实现最优的调度。(4)为了进一步增强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ECDSA算法进行改进,在明文的预处理阶段设计防护手段,实现了高安全的数字签名片上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完成系统任务图的构建、系统软硬件划分和调度后,针对数字签名系统应用,本文采用了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首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过程。其次,实现系统的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和接口设计,并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进行软硬件综合,采用C/C++和Verilog编程语言实现ECDSA数字签名验签。(5)针对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效率低、流程不统一等问题,构建协同仿真验证平台,通过设计PLI/VPI共享接口实现测试向量和输入数据的共享,并且由高级语言模型随机产生测试向量,提高系统验证效率。研究完备统一的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流程,对系统设计的验证可以达到实时比特级验证,并实时反馈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体化的验证平台提高了系统的验证效率。
二、一种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摩擦副设计方法的研究方面 |
1.3.2 摩擦副仿真分析的研究方面 |
1.3.3 摩擦副试验技术的研究方面 |
1.3.4 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总结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的理论技术基础 |
2.1 现代摩擦副设计的一般流程 |
2.1.1 摩擦副设计的发展过程 |
2.1.2 摩擦副的现代设计流程 |
2.2 摩擦副仿真计算的理论基础 |
2.2.1 摩擦副的流体润滑理论 |
2.2.2 基于有限元法的轴承特性计算 |
2.3 平台构建过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
2.3.1 摩擦副参数的数据库存储 |
2.3.2 平台远程计算的技术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概念设计 |
3.1 平台的设计背景及需求分解 |
3.1.1 平台的设计背景分析 |
3.1.2 设计需求的质量功能配置 |
3.2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平台设计建模 |
3.2.1 平台的功能分解及模块划分 |
3.2.2 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4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1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的构建 |
4.1.1 摩擦副性能计算的功能集成 |
4.1.2 平台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
4.2 平台辅助功能模块的构建 |
4.2.1 人机交互的平台服务功能设计 |
4.2.2 摩擦副性能远程计算的功能实现 |
4.2.3 摩擦副的智能化参数服务设计 |
4.2.4 平台数据安全的保障功能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使用功能检测 |
5.1 船用滑动轴承的基本工作性能计算 |
5.1.1 船用轴系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1.2 轴承常见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 偏载及椭圆轴瓦的轴承工作性能计算 |
5.2.1 轴承的偏载工况分析 |
5.2.2 轴承偏载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3 椭圆轴承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2.4 椭圆轴承的基本静动特性计算 |
5.3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性能计算 |
5.3.1 涡轮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3.2 气液两相下密封参数的优化设计 |
5.3.3 槽深制造误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高温熔融沉积3D打印设备设计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特种工程塑料3D打印 |
1.2.1 3D打印技术概述 |
1.2.2 特种工程塑料简介 |
1.2.3 特种塑料3D打印研究进展 |
1.3 3D打印软件系统 |
1.3.1 3D打印路径规划 |
1.3.2 3D打印软件应用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温3D打印设备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设备模块化设计 |
2.2.1 外形框架设计 |
2.2.2 喷头组件设计 |
2.2.3 成型室温控系统设计 |
2.2.4 其他机构设计 |
2.2.5 整机装配及样机展示 |
2.3 PEEK打印试验 |
2.3.1 试验过程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设备整机热仿真及结构优化 |
3.1 引言 |
3.2 热仿真有限元理论 |
3.2.1 传热基本方式 |
3.2.2 温度场控制方程 |
3.2.3 流场控制方程 |
3.3 腔体温度场热仿真 |
3.3.1 ANSYS Icepak简介 |
3.3.2 腔体热仿真模型及属性设置 |
3.3.3 仿真结果与讨论 |
3.4 喷头组件热仿真及结构优化 |
3.4.1 喷头组件热仿真模型 |
3.4.2 属性设置与网格划分 |
3.4.3 仿真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ura Engine的打印路径优化 |
4.1 引言 |
4.2 Cura Engine切片引擎 |
4.2.1 切片软件简介 |
4.2.2 切片流程算法分析 |
4.3 层间内外轮廓起点偏移打印策略实现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策略提出及实现 |
4.3.3 软件编译及使用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过程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打印过程远程监控 |
5.1 引言 |
5.2 物联网平台简介 |
5.3 总体方案设计 |
5.4 打印过程远程监控方案实现及测试 |
5.4.1 通信过程实现 |
5.4.2 平台端设备管理 |
5.4.3 Web端和移动端应用开发 |
5.4.4 系统联调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自动驾驶仿真平台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驾驶仿真平台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现有自动驾驶云平台的现存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相关技术简介 |
2.1 自动驾驶仿真技术 |
2.1.1 自动驾驶系统和仿真概述 |
2.1.2 自动驾驶感知简介及仿真研究 |
2.1.3 自动驾驶路径规划和相关决策仿真技术 |
2.2 云仿真相关技术概述 |
2.2.1 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
2.2.2 分布式架构 |
2.2.3 云仿真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轻量化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 |
3.1 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3.2 仿真云平台前端界面设计和实现 |
3.2.1 前端浏览器页面功能设计 |
3.2.2 前端浏览器页面架构设计 |
3.3 仿真云平台的后端服务器设计和实现 |
3.3.1 支持前端动态页面微服务器的具体搭建方法 |
3.3.2 高并发场景下后端服务器设计和实现 |
3.4 仿真云平台的图形交互模块设计和实现 |
3.4.1 仿真云平台人机交互仿真方式 |
3.4.2 仿真主页的图形界面开发技术 |
3.4.3 仿真云平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
3.5 仿真云平台基于权限管理的仿真数据库设计 |
3.5.1 仿真云平台的权限模块构建 |
3.5.2 仿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3.5.3 仿真数据库中表的关键点阐述 |
3.6 本章小结 |
4 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激光点云感知模块设计与测试 |
4.1 感知模块的原理及设计路线 |
4.2 SECOND激光点云目标检测模型的分析与训练 |
4.3 激光点云感知模块的前端浏览器实现 |
4.3.1 浏览器加载时序激光点云 |
4.3.2 激光点云的连续渲染及切换 |
4.4 激光点云感知服务器的构建 |
4.5 激光点云感知模块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车辆路径规划模块设计与测试 |
5.1 路径规划模块的原理及设计路线 |
5.2 路径规划模块的坐标系表示方法 |
5.3 路径规划模块的路径表示方法 |
5.4 图神经搜索算法模型 |
5.5 路径规划服务器的构建 |
5.5.1 路径规划服务器的运行流程 |
5.5.2 路径规划服务器的搭建 |
5.5.3 路径规划服务器的算法部署 |
5.5.4 路径规划服务器与前端图形界面交互 |
5.6 仿真云平台路径规划模块测试 |
5.6.1 单车超车场景下的测试结果 |
5.6.2 双车超车场景下的测试结果 |
5.6.3 多行人马路通行行为下的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线程池工具类的创建代码 |
附录B 仿真汽车的渲染与运动控制代码 |
附录C 激光点云渲染与切换代码 |
致谢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虚拟化技术概述 |
2.2.1 虚拟化技术简介 |
2.2.2 Docker技术概述 |
2.2.3 虚拟化技术小结 |
2.3 云平台技术概述 |
2.3.1 Kubernetes概述 |
2.3.2 Open Stack概述 |
2.3.3 云平台技术小结 |
2.4 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容器网络构建技术 |
3.1 引言 |
3.2 逻辑架构设计 |
3.3 高交互的网络管理实现方案 |
3.3.1 多样化网络管理方法 |
3.3.2 基于异步消息传输的网络细粒度配置策略 |
3.4 高性能网络架构优化策略 |
3.5 面向Kubernetes和 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设计 |
3.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6.1 实验环境配置 |
3.6.2 网络管理功能验证 |
3.6.3 网络基础连通性验证 |
3.6.4 网络性能验证 |
3.6.5 Kubernetes与 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 |
4.1 引言 |
4.2 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4.3 面向多种类行为的仿真用户构建 |
4.3.1 仿真用户设计 |
4.3.2 仿真行为驱动设计 |
4.4 层次化仿真业务架构构建 |
4.4.1 仿真业务架构设计 |
4.4.2 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 |
4.5 基于Docker的仿真资源构建 |
4.6 用户行为仿真实现流程 |
4.7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7.1 实验环境配置 |
4.7.2 大规模仿真用户创建测试 |
4.7.3 用户行为仿真的可行性验证 |
4.7.4 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有效性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 |
5.2.1 仿真系统硬件配置 |
5.2.2 基于融合云平台的仿真系统架构 |
5.3 面向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网络的拓扑映射优化方法 |
5.3.1 问题分析 |
5.3.2 基于多虚拟化融合的网络拓扑映射算法 |
5.4 用户行为仿真系统工作流程 |
5.5 面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应用实验验证 |
5.5.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场景构建 |
5.5.2 用户行为仿真系统功能验证 |
5.5.3 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实验验证 |
5.6 拓扑映射优化方法有效性验证 |
5.6.1 网络拓扑及硬件配置 |
5.6.2 拓扑映射评估方法 |
5.6.3 拓扑映射性能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概括 |
2.1 引言 |
2.2 用户行为仿真概述 |
2.3 流量回放与生成技术 |
2.4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 |
2.4.1 虚拟化技术 |
2.4.2 云计算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互式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交互式流量回放的前景用户行为仿真体系 |
3.2.1 现有方法存在问题与设计思路 |
3.2.2 基于交互式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架构 |
3.3 基于交互式流量回放的关键优化技术 |
3.3.1 RTT时间戳修复算法 |
3.3.2 低延时补偿策略 |
3.4 实验分析与验证 |
3.4.1 实验拓扑搭建 |
3.4.2 交互式流量回放方法逼真性验证实验 |
3.4.3 用户行为仿真多样性与规模性验证实验 |
3.4.4 用户行为仿真逼真性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技术 |
4.1 引言 |
4.2 虚实融合用户行为仿真需求描述 |
4.2.1 虚实融合仿真必要性描述 |
4.2.2 虚实融合仿真问题描述 |
4.3 多租户网络隔离机制与底层通信原理 |
4.3.1 多租户虚拟网络隔离机制 |
4.3.2 底层网络架构及实例通信过程 |
4.4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方法 |
4.4.1 基于VLAN的虚实融合仿真设计思路 |
4.4.2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架构 |
4.4.3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过程 |
4.5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实现 |
4.5.1 虚实融合映射表 |
4.5.2 虚实链路切换策略 |
4.5.3 基于DPDK的背景流量生成技术 |
4.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6.1 实验环境及拓扑搭建 |
4.6.2 虚实融合链路连通性测试 |
4.6.3 基于虚实融合的背景流量仿真功能测试 |
4.6.4 背景流量仿真性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平台 |
5.1 引言 |
5.2 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平台 |
5.2.1 用户行为仿真平台架构 |
5.2.2 子系统间交互过程 |
5.3 用户行为仿真平台功能实现 |
5.3.1 大规模仿真场景自动化部署 |
5.3.2 背景流量仿真模板库 |
5.3.3 集群仿真控制策略 |
5.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4.1 用户行为仿真平台功能测试 |
5.4.2 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测试 |
5.4.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控系统架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云架构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4 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4.1 边缘计算架构研究现状 |
1.4.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技术应用 |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智能制造下的边缘计算体系架构 |
2.2.1 边缘的概念与特点 |
2.2.2 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体系层级 |
2.3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体系环境建模 |
2.3.1 数控系统中边缘计算智能功能 |
2.3.2 数控系统中边缘计算物理平台 |
2.4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5 机床数控系统模拟测试平台 |
2.5.1 机床执行端设备模拟 |
2.5.2 机床边缘控制模拟测试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边缘计算架构数控系统的关键模块开发 |
3.1 引言 |
3.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程序开发模式 |
3.2.1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边缘计算数控系统 |
3.2.2 子模块间交互调度及内部代码设计模式 |
3.2.3 插补子模块程序接口及代码调度示例 |
3.3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平台集成 |
3.4 边缘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3.4.1 Sercos-Ⅲ的通讯程序设计 |
3.4.2 基于Sercos的机床边缘运动控制技术 |
3.5 边缘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3.5.1 边缘逻辑控制模块的搭建 |
3.5.2 基于软PLC的边缘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3.6 边缘计算服务器搭建 |
3.6.1 云存储服务器搭建 |
3.6.2 云计算服务器搭建 |
3.6.3 工业云平台物联网接入 |
3.7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
3.7.1 边缘数控系统执行模块搭建及调试 |
3.7.2 边缘计算数控系统的云环境搭建及调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云协同的数控系统感知与分析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边云协同的数控系统感知与分析模块总体架构 |
4.3 数据实时感知技术基础 |
4.3.1 高速信号采集数据流模型 |
4.3.2 经典采样定理理论 |
4.3.3 高速信号采样通讯方式 |
4.3.4 RTX实时系统及时钟性能分析 |
4.4 数据实时采集周期的智能补偿策略 |
4.4.1 时钟周期累积误差智能补偿 |
4.4.2 时钟周期临界误差智能补偿 |
4.4.3 时钟周期优先级误差智能补偿 |
4.5 智能实时采样补偿策略应用与验证 |
4.6 多源感知数据的智能融合关联策略 |
4.6.1 多尺度感知数据的智能融合方法 |
4.6.2 多源数据的智能关联方法 |
4.7 智能融合关联策略实验验证 |
4.8 边云混合交互的多维关联数据智能分析 |
4.8.1 加工参数驱动的动态关联分析模型 |
4.8.2 基于边云混合的智能关联仿真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边云协同的加工优化与控制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优化理论研究 |
5.2.1 整体螺旋刃立铣刀铣削机理 |
5.2.2 铣削力波动建模 |
5.2.3 虚拟刃投影等效替换方法 |
5.3 铣削力波动特征理论推导 |
5.3.1 铣削力波动一致性 |
5.3.2 铣削力波动的周期性 |
5.3.3 铣削力波动的对称性 |
5.3.4 铣削力波动强度指数 |
5.4 铣削力波动理论实验验证 |
5.5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优化知识集搭建 |
5.5.1 边缘端铣削力波动预测方法 |
5.5.2 基于边云协同的铣削力离线优化方法 |
5.6 边缘数控系统加工实验测试 |
5.6.1 基于边云协同的在线控制测试 |
5.6.2 基于边云协同的离线铣削力参数优化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G代码插补子模块代码程序开发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8)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
2.1.1 颠覆性创新的本源与发展 |
2.1.2 颠覆性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
2.1.3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与演化 |
2.1.4 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2.2 颠覆性创新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转型与颠覆性创新演化 |
2.2.2 创新生态位与颠覆性技术跃迁 |
2.2.3 基于价值创新的颠覆性创新扩散 |
2.3 基于价值创造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
2.3.1 价值创造的内涵特征 |
2.3.2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 |
2.3.3 后发企业价值创造与颠覆性创新 |
2.3.4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构成维度 |
2.4 现状述评与研究机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与模型构建:价值形成、聚合与扩散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与框架设计 |
3.1.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3.1.3 资料收集与信度效度分析 |
3.2 案例描述 |
3.2.1 物联网的内涵特征 |
3.2.2 物联网的技术层次 |
3.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 |
3.3 案例分析 |
3.3.1 基于颠覆性技术应用的物联网企业价值主张分析 |
3.3.2 基于颠覆性创新的物联网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
3.3.3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获取的过程模型 |
3.4 研究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2.1 概念界定 |
4.2.2 研究思路 |
4.2.3 研究方法 |
4.2.4 案例选择 |
4.2.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3 分析过程 |
4.3.1 开放式编码 |
4.3.2 轴心式编码 |
4.3.3 选择式编码 |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 |
4.4.1 技术范式转变: 累积-识别-跃迁-防范 |
4.4.2 组织动态演化: 战略创新-结构创新-能力拓展 |
4.4.3 价值网络创新: 价值主张-价值跃变-价值实现 |
4.5 研究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sQCA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路径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2.1 颠覆性创新前因条件 |
5.2.2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
5.2.3 组态模型构建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样本选择 |
5.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4 变量赋值标准 |
5.3.5 编码信度检验 |
5.4 分析过程 |
5.4.1 必要性分析 |
5.4.2 组态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CAS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效应仿真研究 |
6.1 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 |
6.1.1 理论模型 |
6.1.2 仿真方法适用性分析 |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2.1 价值扩散对颠覆性创新优势影响机制的仿真模型 |
6.2.2 因果关系图及主要反馈 |
6.2.3 模型假设与系统流图 |
6.3 方程构建与有效性检验 |
6.3.1 方程构建 |
6.3.2 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仿真分析 |
6.4.1 系统运行结果 |
6.4.2 关键变量动态仿真分析 |
6.5 系统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的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人工智能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条件变量赋值标准 |
(9)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空间辐射环境与辐射效应简介 |
1.2 单粒子效应及其表征分析方法 |
1.2.1 单粒子效应物理机制 |
1.2.2 单粒子效应的主要类型 |
1.2.3 单粒子效应核心参数 |
1.2.4 单粒子效应实验方法 |
1.2.5 单粒子效应的数值仿真技术 |
1.3 SRAM型 FPGA的发展现状 |
1.4 典型 SRAM型 FPGA的资源架构 |
1.4.1 可配置逻辑块 |
1.4.2 互连与布线资源 |
1.4.3 可编程的输入输出单元 |
1.4.4 其他资源 |
1.5 SRAM型 FPGA的单粒子效应研究现状 |
1.5.1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基本介绍 |
1.5.2 晶体管密度对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的影响 |
1.5.3 晶体管工作参数对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的影响 |
1.5.4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面临的挑战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章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与实验技术 |
2.1 本章引论 |
2.2 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与流程 |
2.2.1 单粒子闩锁的监测与防护 |
2.2.2 单粒子功能中断测试 |
2.2.3 单粒子翻转的测试 |
2.3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硬件模块 |
2.4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软件模块 |
2.5 单粒子效应实验测试向量的设计 |
2.6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功能验证 |
2.7 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辐照实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级商用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实验 |
3.1 本章引论 |
3.2 器件选型与参数信息 |
3.3 实验向量设计 |
3.4 辐照实验条件与参数设计 |
3.4.1 重离子辐照条件与参数计算 |
3.4.2 脉冲激光辐照条件与参数 |
3.5 单粒子效应数据结果 |
3.5.1 相同工艺不同结构BRAM与 CRAM的实验结果 |
3.5.2 相同工艺不同结构DFF的实验结果 |
3.5.3 测试参量依赖性的实验结果 |
3.5.4 FinFET工艺器件的实验研究 |
3.6 分析与讨论 |
3.6.1 存储单元单粒子翻转机理讨论 |
3.6.2 测试技术与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研究 |
4.1 本章引论 |
4.2 单元级版图加固的SRAM型 FPGA |
4.3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SRAM型 FPGA |
4.3.1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BRAM |
4.3.2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DFF |
4.4 加固单元与电路的重离子实验设计 |
4.5 单元级版图加固效果的实验研究 |
4.5.1 单元级版图加固对SEU的影响 |
4.5.2 单元级版图加固对SEFI的影响 |
4.6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效果的实验研究 |
4.6.1 配置模式加固的BRAM |
4.6.2 配置加固的DFF |
4.7 加固效果及适用性讨论 |
4.7.1 单元级版图加固的效果及适用性 |
4.7.2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效果及适用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轨翻转率及空间应用 |
5.1 本章引言 |
5.2 空间翻转率预估流程 |
5.3 重离子引起的空间翻转率预估 |
5.4 降低小尺寸SRAM型 FPGA空间翻转率的方法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FDSOI工艺抗辐射电路及其应用 |
6.1 本章引言 |
6.1.1 提升纳米SRAM型 FPGA抗单粒子效应能力的主要途径 |
6.1.2 抗辐射SRAM型 FPGA涉及的单元与电路类型 |
6.1.3 纳米FDSOI工艺器件单粒子效应研究现状 |
6.1.4 本章研究内容 |
6.2 22 nm UTBB FDSOI器件 |
6.3 基于22 nm FDSOI工艺的DFF测试电路 |
6.4 基于22 nm FDSOI工艺的抗辐射SRAM |
6.5 FDSOI测试样片的单粒子效应实验设计 |
6.5.1 测试样片的实验向量设计 |
6.5.2 单粒子效应实验参数与条件 |
6.6 FDSOI DFF单粒子效应实验结果 |
6.6.1 FDSOI DFF单粒子翻转截面 |
6.6.2 测试频率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
6.6.3 数据类型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
6.6.4 背偏电压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
6.6.5 DFF中单粒子翻转类型统计 |
6.7 FDSOI SRAM单粒子效应实验结果 |
6.7.1 FDSOI SRAM单粒子翻转特征 |
6.7.2 测试应力对SRAM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
6.7.3 FDSOI SRAM单粒子翻转位图 |
6.8 FDSOI的抗辐射电路加固效果讨论 |
6.8.1 FDSOI DFF抗辐射加固效果 |
6.8.2 FDSOI SRAM抗辐射加固效果 |
6.9 影响22 nm FDSOI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性的关键参量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1.2.2 图卷积网络 |
1.2.3 数字签名密码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图神经网络 |
2.1 片上系统的组成与设计方法学 |
2.1.1 SoC集成模型 |
2.1.2 SoC设计方法学 |
2.2 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
2.3 软硬件划分技术研究 |
2.3.1 问题描述及优化目标 |
2.3.2 基于精确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3.3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4 图神经网络架构研究 |
2.4.1 图卷积网络模型 |
2.4.2 GraphSage网络模型 |
2.4.3 图注意力网络模型 |
2.4.4 图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研究 |
3.1 迁移学习与字典学习 |
3.1.1 迁移学习 |
3.1.2 字典学习 |
3.2 基于多任务迁移学习的字典学习模型 |
3.2.1 DMTTL模型描述与设计 |
3.2.2 DMTTL模型优化 |
3.2.3 多线程并行优化学习低维表示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3.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特征提取与分析字典 |
3.4.1 子图特征提取 |
3.4.2 多视角分析字典 |
3.5 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分类模型 |
3.5.1 基于PCA和LDA的图数据预处理 |
3.5.2 基于分析字典的特征提取 |
3.5.3 多视角SVM图分类模型构建与优化 |
3.5.4 软硬件划分结点分类模型构建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6.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软硬件划分模型研究 |
4.1 基于TGFF构建系统任务图 |
4.1.1 系统任务图的存储与表示 |
4.1.2 具有物理意义的任务图属性设定 |
4.1.3 基于TGFF的系统任务图生成 |
4.2 GCN软硬件划分模型设计 |
4.2.1 数据预处理与输入层设计 |
4.2.2 图卷积层设计 |
4.2.3 输出层设计 |
4.3 LSSP任务调度算法设计 |
4.3.1 静态优先级计算 |
4.3.2 任务分配规则设计 |
4.4 GCPS软硬件划分、调度模型设计与优化 |
4.4.1 GCPS模型优化与改进策略 |
4.4.2 预训练及GCPS算法实现 |
4.4.3 GCPS算法应用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4.5.2 实验评估指标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 |
5.1 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算法 |
5.1.1 ECC密码算法 |
5.1.2 ECDSA数字签名算法 |
5.2 ECDSA任务模型与系统框架构建分析 |
5.2.1 软硬件划分粒度选择 |
5.2.2 目标体系架构与任务模型设定 |
5.2.3 确定SoC系统架构 |
5.3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 |
5.3.1 数字签名系统的任务图构建 |
5.3.2 ECDSA软硬件划分与调度 |
5.4 ECDSA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5.4.1 ECDSA软件设计与优化 |
5.4.2 ECDSA核心硬件设计与优化 |
5.4.3 AHB-Lite总线接口设计 |
5.5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验证 |
5.5.1 协同仿真验证流程设计 |
5.5.2 仿真工具与数字签名系统协同验证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5.6.2 实验评估指标 |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四、一种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D]. 崔展.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温熔融沉积3D打印设备设计及软件开发[D]. 温茂林. 浙江大学, 2021(09)
- [3]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研究和实现[D]. 夏志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D]. 尚佳友. 江南大学, 2021(01)
- [6]基于流量回放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研究[D]. 黄宁. 江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D]. 孟博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8]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D]. 欧春尧.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9]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D]. 蔡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10]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D]. 郑欣.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