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C·德沃夏克的内幕

约翰·C·德沃夏克的内幕

一、John C.Dvorak趣闻内幕(论文文献综述)

蔺晓林[1](2016)在《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政坛中,国会与选民的联系最为直接,也最能反映不同派别、群体及社会舆论的风向变动。而作为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以调查为主职的国会常设委员会之一,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自1938年至1975年间陆续调査了境内各时期的重要社会运动与思潮,其所引领的"非美"调查以独特的方式见证了美国近40年的社会变迁。"非美"调查是典型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美国式道路在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推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重塑和整合的表现。非美活动委员会长期以管控"颠覆宣传和活动"为目标,对美国社会各时期"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客观上推动了多种力量的整合。正如"非美"一词所喻,该委员会实质是美国保守派正统和权威的象征,委员会的历史也是保守派抵制"非美因素"、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过程,是美国基本政治文化保守性与反革命性的体现。本文主要以美国国家档案馆新解密的非美活动委员会专题档案为依据,以时间顺序作为叙事的基本轴线,综合考察非美活动委员会在各主要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及其所主导"非美"调查的时代内涵,进而探讨美国保守派在"美国身份"的塑造和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并思考散发着威尔逊式理想气息的"美国文明"与冷战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非美因素"在20世纪的滋长空间和外在表现。除绪论和余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非美"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档案材料情况、以及本研究的立意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追溯"非美"调查出现的历史缘由。在梳理费诗委员会、迪克施泰因委员会、戴斯委员会之间关系的同时,着重介绍马丁·戴斯及戴斯委员会对本土纳粹活动、美国共产党、"新政"、二战时的日裔美国人群体的调查活动,探讨1930年代左翼思潮对"美国主义"的冲击、以及"非美"调查由此出现的时代氛围。第二章阐述冷战爆发与"非美"调查兴起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作用。非美活动委员会自二战末期升级为国会常设机构,在战后又因调查共产党间谍案件使委员会的影响力达致巅峰,推动了国内反共共识的凝聚和美国身份认同的整合;其在国会中推动一系列反共立法的通过,也为随后数年间美国社会的反共高潮提供了制度基础。第三章在分析麦卡锡主义与"非美"调査内在关系的同时,综合比较两者的异同。麦卡锡主义是对美国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最简洁的笼统概括,其本质是一种走向极端的社会性情绪发泄,并非正常的社会行为模式;而非美活动委员会及其"非美"调查则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约束与制衡,并因其规程的不断完善而在麦卡锡淡出政坛后仍能长期维继。此外,由于美苏冷战政策的调整,双方开始了更加重视自身制度吸引力的"人心之争",也为沃尔特主席改变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在麦卡锡主义衰落后重振"非美"调查提供了契机。第四章考察1960年代美国出现的泛左翼思潮对"非美’"调查的消释作用。在这个十年中,声势浩大的激进运动中混淆着各式青年运动、民权斗争、反主流文化运动、反战运动等,几乎颠覆了美国在20世纪上半期已臻于成熟的社会文化传统;同时,以戈德华特为代表的极端保守派、以三K党为典型的极端保守组织等也有所抬头;以维护美国宪政体制和传统秩序为己任的非美活动委员会,则在"左"与"右"的激荡中举步维艰。第五章讲述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更名及其废除过程,并对"非美"调查的历史特性进行回顾与总结。在尼克松时期的冷战转型中,新任主席艾科德试图以更名来重振委员会的生机,但却因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在反对者的持续攻击中猝然收场。余论部分延展讨论非美活动委员会及其浓缩的"非美意识’"对20世纪美国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并思考美国社会对自身信条的笃信在其处理恐怖主义等当代"非美因素"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于振涛[2](2016)在《希腊罗马(从伊索克拉底到苏维托尼乌斯)传记文史特性考察—西方传记文史归属争议的缘起》文中指出关于传记文类归属的争论历时已久,实际上传记所具有的文学性和历史性都是无法否认的,取消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也就相当于取消了传记本身,无论把传记看作历史学的分支或是文学的部门都是不准确的。传记应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形态、一种独立于文学和历史学之外的文类。由于传记的文学性与史学性直接关系到传记的可读性与真实性、道德垂训与史料剪裁、人物细节与想象虚构等一系列矛盾因素,因而传记作品的文史归属一直备受关注。从历史发展来看,传记作品的体裁起源、记述内容与价值追求,使其自产生之日起便兼具着文史双重属性。由于缺乏成熟的传记理论指导,所以希腊、罗马时期的传记呈现出或重视文学性或重视史学性的摆动。这种摆动在某种意义上受到哲学观念、伦理倾向,甚至民族主义等历史时代背景与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希腊、罗马时期的传记体现出传记从起源、演进到成熟定型的一般趋势。而传记作家自身的文学、史学、哲学等层面的涵养也是造成传记作品表现出文学性与史学性差别显着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事物或现象起源的追溯,往往涉及对多种因素的考虑。就西方传记文史特性起源而言,需借助民俗学、考古学等资料辅助,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可以确定:传记的文史特性交织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祖先、英雄崇拜意识、垂训教育观念与满足自身纪念天性需求等都对传记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在时代与社会因素影响下个体写作出现种种差异,在文史特性的表现上也不尽相同。据此,本文的研究在时间段上主要选取的是自西方传记的滥觞时期至传记写作走向成熟与分化的古罗马后期。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伊索克拉底、色诺芬、奈波斯、塔西佗、普鲁塔克与苏维托尼乌斯等六位传记作家及其主要传记作品,通过对传记作家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学术思想,考察传记写作兼具文史特性的深层原因;并对传记作品梳理、分析,以考察不同时期传记写作的风格,即文学与史学影响下的传记作品初步形成,哲学影响下的希腊早期传记,通俗与严谨写作并行不悖的罗马传记。并通过对这些传记作品的梳理与研究,探讨西方传记早期文史特性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而分析西方传记文史争议的缘起。

邬震婷[3](2014)在《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勤奋而多产,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建树,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从而引起世人瞩目。国内学术界对阿特伍德的研究在2000年之后逐渐形成高潮,大多数研究者都集中于对她长篇小说的探讨,也有少部分成果对她的短篇故事和诗歌进行了分析,但对她非虚构类作品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迄今为止,阿特伍德己发表了十部非虚构类文集,包括文学评论、历史性着作、演讲集,及文论合集等。本论文首次综合阿特伍德这十部非虚构类文集进行专题研究,旨在分析她作为一位加拿大女性作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身份意识。以对阿特伍德非虚构类文集的解读为中心,本论文从以下三方面追寻她身份意识的发生、发展和流变的轨迹,实际上是对她深邃文学思想的探索和整理。首先,论文的第一大部分探讨了阿特伍德的民族身份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从她早年所受的课堂教育、到美国求学的经历以及去欧洲旅行的遭遇可以得知,阿特伍德是逐渐意识到加拿大在国际上受到忽视和加拿大文学几乎“不存在”的事实,而她的民族身份意识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萌生并逐步加强。在这种思想意识的驱使下,阿特伍德积极参与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她不仅以持久旺盛的精力在各个文学领域进行创作实践,更通过总结加拿大文学主题和分析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北方意象,来凸显和强调加拿大英语文学区别于英美文学的特质与魅力。与她同时代的许多加拿大作家一道,阿特伍德为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和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崛起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次,论文的第二大部分是对阿特伍德女性身份意识进行的分析。阿特伍德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从小为她树立了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女性行为榜样,特别是她母系家族中的女性亲戚,大都个性鲜明,天资聪颖,意志坚强,并具有非凡的进取心。而她生活中经历的一些特殊片段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对男女两性加以区别对待的事实。另外,二十世纪中期西方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文学领域里女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发展,也对阿特伍德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与她自身女性意识的引导下,阿特伍德通过为女作家写作书评及主持有关女性话题的讲座等方式,表达了对女性问题的热切关注。她不仅对西方白人女性在社会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号召社会对女性不完美之处的宽容,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穆斯林国家妇女的生存状态。而对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处理,她更倾向于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寄希望于两性的和谐共生,而不是绝对对立。最后,论文的第三大部分是针对阿特伍德作家身份意识的讨论。阿特伍德一方面通过论述作家的双重性、为艺术所要作出的牺牲、以及作家的权力与社会道德责任,来强调作家与众不同的身份特质,另一方面她还探讨了与作家身份紧密相关的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以及作家的理想读者,从而丰富了对她作家身份的认识。正是出于对作家身份特质的认同,阿特伍德在创作过程中坚持履行自己身为作家的社会道德责任,她不仅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指导人们如何从文化与思维的层面化解当下的危机,更是通过对包含科幻小说及其所有次类型的SF这种文学形式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论述乌恶托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来展示她对现代科学技术过度发展进行的反思和对人类未来走向所表示的深切关注。

戴道昆[4](2012)在《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大众媒介一方面为政治社会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让政治社会化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美国媒介产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大众媒介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美国社会利用大众媒介确保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构建、传播和渗透,使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融入公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推动美国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所以,无论是对了解美国大众媒介,还是认识美国政治社会化,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概述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相关基础理论并对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大众媒介和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关联;探讨了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涵义和特点。其次,对作为政治社会化主渠道的美国大众媒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美国大众媒介的结构和特点,研究美国大众媒介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地位和运作方式;同时也分析了美国大众媒介与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之间的关系。再次,着重分析了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正向和负向功能,美国大众媒介具有传承政治文化、引导政治参与、稳定政治系统和输出意识形态等正向功能;同时由于受自身特性所限,美国大众媒介对政治社会化也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作用,并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美国对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分析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调控的手段。最后,总结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我国大众媒介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途径。本文研究丰富了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的理论内容体系,拓展了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视野,不仅有利于了解美国大众媒介,也有利认识美国政治社会化。论文研究为中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参考,对于大众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有利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卢百可(Patrick Lucas)[5](2010)在《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是一项针对“屯堡人”这个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一个地方群体持续六百年的族群起源、形成和社会文化演变的研究。在屯堡社会中,流传着一个关于屯堡人历史与来源的极为丰富、引人入胜的叙事(以后称之为“屯堡叙事”),不断在社会中被谈及、展演与争论,有时几乎成为屯堡社会文化中的迷念。这一叙事称,屯堡人为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600多年前派遣到中国西南疆域的中原官兵与平民的后裔和继承人,其先民受到朝廷使命,为国戍守与开发当时仍然野蛮、落后、未开化的边疆。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叙事,是关于屯堡认同与社会地位以及当地社会成分、族群关系等多方面的关键性叙述,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有很大社会力量和影响力。本研究在历史人类学的框架内,聚焦于屯堡叙事的研究,在跨越600多年时间历程的每个阶段中寻找叙事的遗迹,跟踪屯堡叙事历代演变的流程,以了解和解释屯堡叙事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和机制,以及叙事在每个阶段的社会意义和叙事所代表的当时人们的主观经历和思想等,并在某些特定方面将当地时人“历史”(主观历史)与历史(客观历史)进行对比,以求更好地知晓某些主观历史的记忆与叙事出现的实际背景、意义与作用。叙事和历史记忆本身与族群和认同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跟踪记忆与叙事的演变流程,实际上也是追寻族群的边界和认同的演变流程,因此,本文作者将记忆与叙事作为对于民族起源和族群演变讨论的依据。作者力求说明,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情景背景下,屯堡叙事与屯堡群体是在与他者竞争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出现并演变,是在控制自然资源、财富、机会、特权等资源的竞争中,使用某些文化特征作为边界标记,通过界限的构建和族群的定义来完成的。在这种认识下,屯堡并非是如同化石般的文化留存,也并非处于隔离、孤立的状态中,而屯堡人恰恰是在接触他族并与之竞争的过程中,才得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族群认同。这是一个直到今天仍在变化的动态过程,屯堡人还在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以使自己拥有如此高的成就和竞争力。屯堡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始终处于与其他当地族群动态的、持续不断竞争的历史进程之中,这一进程已导致社会分化,并形成了现今当地社会由屯堡人、其他汉民和少数民族三个主要群体组成的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社会等级制度和各自的地理分布。尽管在竞争中的各种条件与因素的不断变化可能会引发诸如社会边界的创建或重组等许多社会文化的反应,其结果却不是简单的、决定性的(deterministic),因为屯堡人经常会根据需要,用当下社会文化的标准与价值判断,从已有的族群文化智慧宝库里选取具体的策略与内容,且有选择地放弃某些内容,或是修改并巧妙地将新的含义赋予已有的文化素材,甚至创造出全新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就显得非常关键,因为环境条件和文化结合起来,就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变化。通过对屯堡历史记忆600年演变的分析,本文作者试图说明,集体想象和对自我、他人及世界的认知,受到历史场景的强烈影响,极容易被戏剧化地、或有意或无意地重新解释、重新界定,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面临不利证据或自相矛盾时也是如此。这些群体的认知服务于族群的现实需求和心理欲求,在竞争的压力下尤其如此。但是,群体认知又受制于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力量。这些因素和复杂力量源自一系列的行为体(族群内部和外部),包括在当今时代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政府部门、媒体、旅行社和插一脚进来的社会科学家。这项研究有几方面的特点与优势。在历史人类学的框架内着眼于竞争、族群形成和边界,而跟踪叙事与记忆的历代演变,除了梳理屯堡人的600年的社会历程外,实际是针对学术研究的本质化现象的一次探讨,考察跨时空的历史过程的族群及其文化形成、个人和族群认同的形成和关系、族群边界与族群间关系、族群竞争与生存等不同方面。加之,透过族群边界的概念,包括边界的瓦解、变革和维护,认识屯堡人社会文化变迁的不同方面,一些本来令人费解的社会现象,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对于屯堡人叙事这一个案本身的注意与重视,也成为了对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考验、修正与扩展的最佳实验室。由于屯堡人的主要形成时间相对较短,这个600多年的时间范围在研究中相对来说较为易于掌握,是更为容易理解与概念化的时段。关于屯堡人的文献与资料相对丰富、相对全面,既有大量学者和研究与当地的表述,也包括延续至今的当地未被大体解构的社会生活与实物等,使本项研究和论证能够应用和依靠大量的细节性的例子与信息,因而也提高了其解释力,同时也在以后对其它族群研究的理论讨论中具有再讨论和进一步扩展的价值。

董琇[6](2009)在《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 ——赛珍珠翻译风格探源》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因果模式,采用历史批评观,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赛珍珠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影响赛珍珠翻译风格形成的各方因素。研究过程中,笔者采访了赛珍珠国际组织的总裁珍妮特·明泽女士,美国赛珍珠故居博物馆馆长唐纳·罗兹女士,并参观了美国赛珍珠故居,在赛珍珠故居博物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手稿珍藏部仔细阅读了赛珍珠的小说手稿、来往信件、出版合同等,为研究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是一位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家,是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第一人的翻译家,是一位呼吁人类平等的发言人,是一位争取和平的活动家,是一位国际领养机构的发起者。曾被历史学家詹姆斯·汤姆森称为自13世纪马可波罗以来描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西方人。1932年,籍其“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描述”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她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由于其创作、翻译等诸多作品的杰出成就,赛珍珠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她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赛珍珠以中文为母语之一,出生后三个月来到中国直到四十三岁才回到美国。她说,“我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生长——一个属于我父母,狭小的,白人的,清洁的,张老会的美国人的世界;另一个是广大的,温馨的,欢乐的,不太干净的中国人世界。两者之间并不相通。”赛珍珠以“双焦”透视中西文化,以切肤体验和智慧感悟中西文化的真义、差异和冲突,比他人有更强烈的意识去促进异质文化的沟通。作品中展现的更多的是文化的共通性而不是差异性,她的作品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即其《水浒传》译本)始,以《天下一家人》结束,证明她的翻译、作品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求同存异,天下一家。赛珍珠以毕生的跨文化创作和社会活动寻求跨文化理解、融通之道,从而形成了其极具历史前瞻性的中西文化和合思想。她毕生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与语言,其“天下万物归一”的坚定信念为两种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融不断创造着条件,她是中国文化的深刻同情者和积极译介者,尼克松总统称她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一座人桥”。她珍视土地上农民和普通百姓的巨大力量,赞赏农民的品质。但是,中国人、美国人都曾经对这位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有所误解,曾有一段较长的时期,对于赛珍珠的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对其创作、翻译的批评多于赞赏。对于其译作《水浒传》,长期以来“死译”、“误译”的论调一直影响着人们,以致后人对赛珍珠的评价沿袭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批评,极大地妨碍了对赛珍珠的全面认识与客观评价。正是如此,着眼于其翻译风格探源的译者整体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其译作《水浒传》的分析研究,总结她的翻译风格,为其“正名”。本文放眼整体,本着历史批评观,将研究方法建立在因果模式基础上,多角度地对比平行译本,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参照系中探究译者的风格,立体多元地寻求赛珍珠翻译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分析赛珍珠翻译风格形成的原因,将译者放在所处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考量,摆脱以“原着”或“译本”为中心或以“原语”或“目标语”为倾向的传统翻译研究模式,以“译者”为中心,并运用译者的传记、自传、文学手稿、来往信件、出版合同等史料发掘事实,立体多元地分析译风形成的原因。笔者利用在美国访学的机会亲临赛珍珠故居、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手稿珍藏部、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赛珍珠的大量手稿、信件和相关书籍,并单独采访了赛珍珠国际组织的总裁珍妮特·明策女士和美国宾州赛珍珠故居博物馆的馆长唐纳·罗兹女士,现场录像,通过大量一手资料探究译者风格形成的缘由,开创译者风格研究的新思路。同时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首先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统计方式,将赛珍珠译本和沙博理前71回译本作词频对比,分析赛珍珠的高频词语和独特词语,运用数据,更为精确客观、细致深入,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然后抽取实例分八个类别对赛珍珠、沙博理、登特杨、杰克逊的四个译本作横向对比,分析赛译风格。总体来看,赛珍珠采取“异化”的策略,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力求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顾及全文的顺畅通达,赛的异化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也力求做到忠实。赛译不同于“死译”,“死译”是有悖于翻译的根本宗旨——翻译意思,“死译”是把字典里的解释直接用在译文里,失去原来的面目,译得读者“看不懂”。赛的译文理解起来依然不费力,原作的面目、精神八九尚在。研究发现赛珍珠的翻译风格具体呈现出五大特点。首先,最明显的特点是贴近原文,偏向异化,力图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基本保留当时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行文习惯,包括词语结构、修辞手段等,想象发挥的成分较少。第二,赛珍珠翻译汉语文本时有用词通俗、口语化的倾向。第三,赛珍珠翻译细致,务真求实,虽略显枯燥,但总体来说可靠翔实。第四,赛珍珠注重句式的工整对仗,即使原文没有形成对偶押韵,她根据需要仍会创造出平衡的效果。最后,赛珍珠翻译倾向使用长句,结构简单,句式略显松散。任何翻译方法的采用和风格形成都有其存在的原因。赛珍珠翻译保留原文语言特点,忠实再现原文的文化习俗等乃有意为之,是其翻译风格的自然流露,而且,通过对英语读者的调查访谈得知英语读者认为她的译文并不晦涩难懂,赛珍珠在忠实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即使“异化”,也可以“顺达”,达到化境。赛珍珠是一位一丝不苟地把中国大地上的奇葩异草展现于西方花园的“花艺师”。其翻译风格的形成源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国小说及语言风格对赛珍珠产生了重要影响。她崇尚中国小说的语言,热爱中国小说,对中国小说特点有深刻领悟,对中国小说地位高度评价,这种仰视的态度决定了她在翻译汉语小说时会竭力再现原文风格。对写实性与人物描写个性化关系以及写实性与生动性关系的认识,促使她翻译细致入微。其次,由于中国文化的耳濡目染,使她对中国文化充满敬意,同时受到热爱中国文化的庞德、艾略特和斯诺的感染,原语文化在赛珍珠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赛珍珠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精神”,她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兴趣,提倡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因此决定通过异化策略去介绍、宣传异族语言、文化和习俗,达到不同文化最终的相互理解。第三,中国传统哲学对赛珍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赋予了她“仁”的思想,因而其翻译活动能出于真实性情,在翻译时顺利达致“物我同一”的境界。儒家心性、禅宗心境有利于她成功实现翻译过程中的“审美移情”、“视野融合”,儒家倡导的“格物致知”以及“用敬”对“成功的模仿”至关紧要,也赋予了她面对批评淡定从容的心境。第四,赛珍珠边听边译的独特翻译过程和写作的特殊思维过程也影响了其翻译,使得其译文在结构、语序上贴近原文,而她高超的汉英双语能力使得这种翻译过程和异化策略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以上的探究,受布瑞恩·摩梭普(Brian Mossop)“声音类型三分法”的启发,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译者风格球体模型”,以期开拓译者风格研究的视野。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从研究动机入手,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范围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东西双视: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介绍了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及起源,分析了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文学成就及人类贡献的影响和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宗教立场和内心世界的作用。第三章“毁誉参半:东西方对赛珍珠作品的评价”,分析了在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人们对赛珍珠创作、翻译的评价。首先介绍对赛珍珠创作的评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受政治气候影响,国内对赛珍珠的作品评价呈现出时代特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国外读者对赛作品的评价也有明显差异,特别是二战前后。而对于赛珍珠的译作,也从国内外两方面归纳,将国内评价划分为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二十一世纪之前,国内的评价以负面评价为主,普遍认为赛译过于直白,是“误译”、“死译”、“望文生义”;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赛珍珠的翻译态度、翻译方法及译文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都被予以肯定,认为她是“有意为之”,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而国外对其翻译的评价一直以来总体以正面意见为主。另外,赛珍珠的翻译与创作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传达出相仿的精神。第四章“务真求实:《水浒传》赛译与沙译、登译、杰译多元对比”,首先借助软件Concordance 3.0 (简称Concordance)和Concordancer for Windows 2.0(简称Wconcord),将赛珍珠70回译本与沙博理译本前71回以美国国家语料库ANC(American National Corpus)为参照进行整体词频对比,统计赛译的高频词语和独特词语,分析译者的语言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接着抽取实例,分“四字格翻译、谚语翻译、诗歌翻译、人名翻译、习俗翻译、服饰、兵器翻译、书名翻译和赛误译处”八个类别对赛珍珠、沙博理、登特杨、杰克逊的译本作横向对比,多元化地进行剖析,总结赛珍珠的翻译风格。第五章“有情有状:赛珍珠翻译风格立体多元化探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中国小说及语言风格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哲学的作用以及个人语言能力的条件四个方面立体多元地探究赛珍珠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形成独特翻译风格的缘由。赛对汉语和中国小说充满着热爱,认为汉语通俗口语化的特点正适合于表现中国小说的情节和内容,她认为中国文字结构上简单的美,是最适合于叙写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的,用本国那种传统的复杂的句法,反而不足以衬托出故事中人物的个性。因此她的翻译倾向于保留汉语的词语结构、修辞手段、语序节奏和行文习惯,翻译细致翔实,忠实再现原文情节。本章最后还运用布瑞恩·摩梭普(Brian Mossop)的“声音类型三分法”分析赛译风格,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风格球体模型”。假定原着的精神内核为“O”点,原着风格或原作者风格为“A”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一空心球体,球面上的任意一个点C都代表理想状态中的一种译者风格,即完整准确地反映原着精神内核的译者风格。现实中代表译者风格的点C’可以无限接近于这个球面。点B代表百分之百地利用英文母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并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原着的“内核”的译者风格,AOB在一条直线上。研究三角形ABC(’)定位的过程,就是探求各种历史、个人因素如何影响译者风格形成的过程。球体模型考虑到译者的风格受到个人生活经历、价值观、心智、历史文化背景等多项因素的影响,超越了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摆脱两极价值观——倾向汉语还是英语的两极,正面评价、负面评价的两极,运用了多元化的立体观点。第六章结语,总结了论文研究的发现,论及本研究的启示,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发展空间。本文研究的发现主要在三方面:一、赛珍珠翻译风格的总结;二、赛珍珠翻译风格成因的发掘;三、“译者风格球体模型理论”的建立。从本研究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译者风格,能够获得更为客观、直观的结论;探究译者风格形成背后的“道理”须采用立体多元的视角;“译者风格球体模型理论”的建立有助于开拓译者风格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野。应倡导不拘泥于个别字句翻译好坏的语言层面的批评视角,放眼整体,采用历史主义观,跳离以两极评判译文好坏的思维模式,立体多元地分析译者译风形成的根源。全面地,整体地,本质地,历史地评价译者、译作。翻译是一项脑力劳动,受多种因素制约,如果忽略译者本人,仅仅从语言层面研究是不可能做到全面的。客观上,赛珍珠的译本《四海之内皆兄弟》起到了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宣传中国文化的作用。翻译也是一种叙述,叙述的方式就是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体现。

严慧[7](2009)在《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译介学、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在20世纪初中国文学西传活动的大背景下,全面详实地考察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最重要的全英文思想文化刊物T’ien Hsia Monthly的中西文学交流实践,从中外文学交流史的角度,在国内学界首次系统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西方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以《天下》月刊为传播媒介进行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活动。不仅研究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思想文化的过程中所持的文化交流理念与文化立场,而且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西方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互动与沟通情况,揭示出在这一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中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学的不同理解与不同阐释视角,最后归纳出《天下》月刊在中国文学西传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现代中西文学交流史上的意义。论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是从媒介史的角度,运用传播学理论,全面考察《天下》的源起、办刊宗旨、刊物性质、编辑部构成、撰稿队伍特点,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通过细致的考证,澄清了不少学界之前对《天下》的认识讹误,还原了《天下》的真实面貌。第二章到第五章具体考察了《天下》对中国古代思想典籍,中国古典诗歌,中国传统戏剧、散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所做的译介与研究活动,对每一领域内的译介与研究活动的内容、特点、意义作了阐述。在中国文学西传领域,《天下》的文学译介与研究活动体现出系统性、多元性、自觉性的特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以作品翻译与介绍性、研究性论文为主要形式,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学,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天下》是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第一次有组织、有目的地主办一份旨在向西方(主要是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全英文思想文化类刊物。刊物以国民政府资金与人事支持作为刊物正常运转的基础,以公平性与思想性保证刊物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公正立场。《天下》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建立起一个同时具备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国际文化公共空间,从而实现了东西方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对话与交流,丰富、拓展、提升了双方观察对方文化的视野,同时也通过刊物的传播功能,整体系统地将中国文学译介到西方,实现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办刊宗旨。《天下》的中国文学西传实践具备了高度的主体性、自觉性、组织性与计划性,由此打破了16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文学西传过程中西方“独语”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方长期“缺场”的状态。

张哲馨[8](2008)在《推销总统:作为执政策略的白宫政治营销》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政治生态的变迁,特别是利益集团的发展、政治筹码的不断增加,以及府会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加剧,对总统在华盛顿政治中传统上所采用的游说策略与协商策略提出了挑战。随着媒体技术及政治咨询业的进步,肯尼迪之后的总统愈加重视通过民意测验、草根动员及宣传广告等类似于商业营销的方法积极寻求民意对自己总体工作及当前议题的支持。人们把这种新型的总统执政手段称为“白宫政治营销”。简单地说,作为总统执政策略的政治营销就是白宫采用类似商业营销理念与工具进行执政的方法。商业以利润为最终目的,而政治市场上的货币则是民意。随着美国的传统政治生态在后工业时代的不断演变,白宫政治营销活动日益频繁,手段逐渐多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的总统与其他政治行为者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原则,还加剧了华盛顿政治过程中的竞争心态。鉴于政治营销学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较新的学科,本文将重点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政治营销的本质?白宫政治营销活动如何进行?这种新型执政策略得以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美国的总统政治及美国民主又会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对白宫政治营销这种新型执政策略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考察,本文的结论为:由于促使总统开始大规模利用民意的那些因素仍然存在,白宫政治营销策略将会不断发展;其结果不仅会进一步扩大总统的权力,还会大大增加总统连任的可能性;假如不对此种发展趋势加以限制,华盛顿政治中的对抗性将持续增大,使美国的多元主义民主表现出更多的零和博弈特征。全文共约十三万字,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回答两个问题:当代美国总统为何愈来愈多地采用政治营销策略?并且,这种策略与注重讨价还价的沟通和协商策略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章对白宫政治营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考察,包括白宫公关活动的扩大、总统运用诉诸民众策略的发展,以及民意测验的作用。本章试图说明,尽管当代白宫政治营销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但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才真正成为一种用来增加总统权力的机制化手段;并且,自那时起,美国总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执政过程中用到这种领导策略。第三章回答总统究竟如何利用政治营销战略的问题。首先介绍白宫营销团队的发展,以及政党和利益集团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之后对白宫政治营销战略的运行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尤其强调此种战略的系统性;最后,借助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成功营销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的案例,对以上模式予以更加具体的解释。第四章通过对1993-94年医疗保健改革法案及1996年联邦预算案中白宫政治营销战略的比较,分析了影响此种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变量,具体包括:营销的时机、强度、内部统一性及多种策略之间的配合程度。第五章研究当代白宫的政治营销活动对于总统政治与美国民主的影响。基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本文根据政治营销与传统的游说及协商策略所产生权力的异质性,区分了这两种执政策略所体现的不同的民主特征。最后,文章指出,虽然总统应该对主流民意的方向保持高度敏感,但是,对政治营销战略的过度依赖必然会对美国民主的长期发展产生众多不利的影响。文章的结语除了对本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外,还对当代各国政府普遍利用民意调查来加强政策合法性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John C.Dvorak[9](2004)在《John C.Dvorak趣闻内幕》文中认为现在已经有许多这种后处理器芯片了,但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在机身上标明

John C.Dvorak[10](2003)在《趣闻内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包的唯一理由应该是你做不了某项工作,这才把它包给外面的专家。

二、John C.Dvorak趣闻内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hn C.Dvorak趣闻内幕(论文提纲范文)

(1)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新档案与论文立意
第一章 非美调查的缘起(1938-1944)
    第一节 法西斯的兴起与国会非美调查
    第二节 非美活动特别调查委员会
    第三节 三十年代的左翼思潮与"美国主义"的危机
    小结
第二章 冷战爆发与非美调查的高潮(1945-1950)
    第一节 冷战兴起: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对抗
    第二节 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活跃时期
    第三节 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立法活动
    小结
第三章 麦卡锡主义与非美调查(1950-1959)
    第一节 麦卡锡与"麦卡锡主义"
    第二节 麦卡锡时期的非美活动委员会
    第三节 沃尔特时期的新方向:来自铁幕国家的证人
    小结
第四章 六十年代的泛左翼思潮与非美调查(1960-1968)
    第一节 旧金山听证与电影《废除行动》
    第二节 反抗运动与民权运动
    第三节 对国内颠覆组织和暴力活动的关注
    小结
第五章 非美调查的终结(1969-1975)
    第一节 冷战转型与非美调查的终结
    第二节 非美调查的历史回顾及其特性
余论: 并未终结的"非美"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非美活动委员会历任主席一览表
    二、美国宪法修正案(摘录)
    三、译名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希腊罗马(从伊索克拉底到苏维托尼乌斯)传记文史特性考察—西方传记文史归属争议的缘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1章 传记写作兼具文史特性的具体表现
    1.1 传记文史特性争议的核心问题
        1.1.1 传记真实性
        1.1.2 传记艺术性
    1.2 传记写作中的文史表现
第2章 传记的起源:先天的文史双重基因
    2.1 共同源头
    2.2 体裁来源
        2.2.1 史学角度
        2.2.2 文学角度
    2.3 写作对象与着述目的
        2.3.1 写作对象一致性
        2.3.2 写作目的相似性
第3章 早期传记写作:与哲学接轨的希腊传记
    3.1 希腊传记产生的时代背景
        3.1.1 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3.1.2 思想骤变,移风易俗
        3.1.3 泛希腊主义,反民主思想
    3.2 希腊传记的发展状况
        3.2.1 早期希腊传记
        3.2.2 晚期希腊传记
    3.3 传记写作的奠基者——色诺芬及其着作
        3.3.1 色诺芬生平及思想
        3.3.2 色诺芬传记文史结合的表现
第4章 摆脱哲学束缚:罗马通俗传记产生与发展
    4.1 奈波斯传记及其写作背景
    4.2 奈波斯传记着述内容
        4.2.1 对军政大事的记录
        4.2.2 对个人逸事的重视
    4.3 奈波斯传记写作特点
        4.3.1 知识普及
        4.3.2 道德教育
        4.3.3 命运主题
    4.4 罗马通俗传记的传承与发展
        4.4.1 塔西佗与苏维托尼乌斯传记写作背景
        4.4.2《阿古利可拉传》
        4.4.3《罗马十二帝王传》
        4.4.4 其他通俗传记的写作
第5章 罗马成熟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
    5.1 普鲁塔克及其传记写作背景
        5.1.1 普鲁塔克生平
        5.1.2《希腊罗马名人传》的写作背景
    5.2 普鲁塔克传记理论与实践
        5.2.1 普鲁塔克的传记理论
        5.2.2 普鲁塔克的传记写作
    5.3 普鲁塔克的道德垂训意识
        5.3.1 传记材料的搜集与运用
        5.3.2 对比手法的使用
        5.3.3 具体写作中的文学性描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阿特伍德国外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二、作品教学状况简述
    第二节 阿特伍德国内研究综述
        一、起步期(1990-1995年)
        二、发展期(1996-2000年)
        三、高潮期(2001年至今)
    第三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方法、预期目标
        一、选题依据及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介绍
        二、研究意义、方法、论文框架及预期目标
第一章 民族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对加拿大民族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早期加拿大民族身份的缺失
    第二节 阿特伍德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阿特伍德的文学活动与加拿大民族主义运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身份之二:阿特伍德对民族文学的贡献
    第一节 《生存》:阿特伍德对加拿大文学主题的概括
    第二节 《奇景》:阿特伍德论加拿大英语文学中的北方意象
        一、北方冰雪女神
        二、灰色猫头鹰
        三、雪怪温迪戈
        四、油污洞穴——女作家笔下的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女性意识的缘起
    第一节 家庭影响
        一、女祖先玛丽·韦伯斯特
        二、外祖母基兰
        三、母亲玛格丽特·基兰
        四、姨妈凯瑟琳和乔伊斯
    第二节 生活经历与时代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身份之二:阿特伍德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为女性作家写作书评
    第二节 有关女性主题的学术讲座、公开演说及其他
        一、阿特伍德谈作家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关系
        二、阿特伍德谈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三、阿特伍德谈女作家塑造男性人物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家身份之一:阿特伍德对作家身份的界定
    第一节 你以为你是谁?——作家的身份特质
        一、作家的双重性
        二、作家为艺术做出的牺牲
        三、作家的权力与社会道德责任
    第二节 你为什么写作?——作家的创作动机与过程
    第三节 你为谁而写?——作家的理想读者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作家身份之二:阿特伍德为经济危机开出的良方
    第一节 《偿还》的撰着背景
    第二节 《偿还》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主流媒体报导及学术期刊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作家身份之三:阿特伍德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第一节 SF的基本元素
    第二节 SF的神学意义及文类分析
    第三节 走向疯狂的科学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后果
        二、追求永生的梦想——现代科技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疯狂科学家——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者
    第四节 乌恶托邦(Ustopia)
        一、乌托邦地理位置的变迁
        二、乌托邦与恶托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阿特伍德对自己笔下乌恶托邦的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年谱简编
附录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目录
附录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四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获奖项与荣誉
附录五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汉译情况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动态
        1.2.2 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大众媒介与政治社会化概念辨析
    2.1 大众媒介
        2.1.1 大众媒介的涵义
        2.1.2 大众媒介的特点
    2.2 政治社会化及其相关概念
        2.2.1 政治社会化
        2.2.2 思想政治教育
        2.2.3 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 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
        2.3.1 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
        2.3.2 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涵义
        2.3.3 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大众媒介与政治社会化
    3.1 美国大众媒介的结构和特点
        3.1.1 美国大众媒介的结构
        3.1.2 美国大众媒介的特点
    3.2 政治社会化中美国大众媒介的角色
        3.2.1 政治社会化中美国大众媒介的地位
        3.2.2 政治社会化中美国大众媒介的运行方式
    3.3 美国大众媒介与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
        3.3.1 家庭与政治社会化
        3.3.2 学校与政治社会化
        3.3.3 同辈群体与政治社会化
        3.3.4 大众媒介与以上渠道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的正向功能
    4.1 美国大众媒介的传承政治文化功能
        4.1.1 政治文化的定义
        4.1.2 美国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的影响
        4.1.3 美国大众媒介对政治文化的传播
    4.2 美国大众媒介的引导政治参与功能
        4.2.1 政治参与的定义
        4.2.2 美国大众媒介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4.2.3 美国大众媒介作为政治参与渠道的局限性
    4.3 美国大众媒介的稳定政治体系功能
        4.3.1 美国的政治体系
        4.3.2 美国大众媒介对政治体系的影响
    4.4 美国大众媒介的输出意识形态功能
        4.4.1 意识形态的定义
        4.4.2 美国大众媒介输出意识形态的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的负向功能
    5.1 美国大众媒介对政治社会化的阻力
        5.1.1 政治社会化的失败
        5.1.2 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
        5.1.3 媒介暴力及色情内容的负面影响
    5.2 从大众媒介传播内容分析
        5.2.1 传播内容的拟态化
        5.2.2 传播内容的庸俗化
    5.3 从大众媒介传播过程分析
        5.3.1 传播过程的难以控制性
        5.3.2 传播过程的难以反馈性
        5.3.3 传播过程的不对称性
    5.4 从大众媒介传播客体分析
        5.4.1 受众的依赖心理
        5.4.2 受众的逆反心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
    6.1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调控的理论基础
        6.1.1 自由主义理论
        6.1.2 社会责任理论
    6.2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6.2.1 传播者的影响
        6.2.2 传播内容的影响
        6.2.3 传播情境的影响
        6.2.4 政治社会化对象的影响
    6.3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调控的主要手段
        6.3.1 政府的控制
        6.3.2 资本的掌控
        6.3.3 受众的制衡
        6.3.4 新闻法制的约束
        6.3.5 大众媒介的自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启示与借鉴
    7.1 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启示
        7.1.1 公信力与社会适应性
        7.1.2 间接性与隐蔽性
        7.1.3 生动性与多样性
    7.2 中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
        7.2.1 全球化浪潮的侵袭
        7.2.2 消费主义的现实语境
        7.2.3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
        7.2.4 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影响
    7.3 改善中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途径
        7.3.1 明确大众媒介自身定位
        7.3.2 确立主流意识形态主导
        7.3.3 完善大众媒介传播策略
        7.3.4 提升政府机构管理水平
        7.3.5 实施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
    第一节 选题与兴趣点——屯堡文化延续之谜
    第二节 对屯堡人的不同观点与未回答的问题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社会关系论、族群与边界区分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与叙事
    第三节 资源、机会竞争以及边界机制
    第四节 变迁、主观性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过程、田野调查地点与文献资源
        一、研究与田野
        二、文献
第三章 现代"屯堡叙事"概述
    第一节 "屯堡人"的定义
    第二节 现代"屯堡叙事"
        一、屯堡为移民的迁移目的与身份:为皇朝守护西南疆边者
        二、移民与目的地的关系:先进技术、发展主力、改造使者
        三、移民与现代社会分类的关系:"征南"与"填南"
        四、另外两个叙事要素:汪公崇拜、江南为集体发源地
第四章 明代的历史与叙事
    第一节 明朝贵州情况、明政权的进入、屯田的推广及其发展
        一、朱元璋初步征服西南及贵州与屯种的开始
        二、在贵州和西南设卫以增强控制
        三、屯军与屯田制度在贵州
        四、屯军的地位与特权
        五、移民者与当地人——矛盾、阻抗、暴力
        六、屯军在贵州的人数及其变化
        七、屯田、屯军的迅速衰退
        八、明朝贵州人口
        九、屯军聚落选址、屯地来源、农业技术
        十、优越选址莫过于安顺地区
    第二节 明朝时期贵州当地叙事、历史记忆、社会变迁
        一、贵州为原始、落后、野蛮之地
        二、社会建构为两类人:区分、对立、威胁
        三、现代屯堡叙事中"征南"与"填南"组织性移民在明代贵州的迹象
    第三节 自然移民、人口流动、村社与社区的不断结合、整合
        一、有关自然移民的记载
        二、移民者落脚点、卫、屯人口成分的变化,卫所、屯田制度的废弛
    第四节 象征标界与社会跨界、为生存而融合、积极同化
        一、发源地与族群边界
        二、为明初礼制的贵州本土化与延伸、族群边界的象征标记:俭与靡
        三、排外、竞争与不断变移的边界,中原移民者特征的变异,民族起源
        四、晚明全国奢靡之风尚,贵州地方城乡分异,族群分化之加大及其意义
        五、陆续的中原移民者越入村社:融入而同化
    第五节 小结:明代吉昌屯
第五章 清朝的历史与叙事
    第一节 叙事的演变及不同地方特殊群体之涌现
    第二节 明末清初1600年至1685年的社会动乱及其对人口影响
    第三节 清初1685年至1775年贵州人口生齿渐繁,土地竞争与人口流动
        一、中国人口变迁、人口与耕地比例关系、流民
        二、贵州人口、人口与耕地比例关系
        三、关于贵州人口压力及其社会反应的文献记载
        四、人口压力引起的聚落扩散
        五、这一期间外来移民到底有多少
    第四节 1775年至1850年:人口压与力竞争的增加、人口流动与移民浪潮、屯堡人群体的涌现
        一、人口压力的增加
        二、外来移民的增加、移民者对移民目的地的有条件的选择
        三、人口压力、移民与人口流动的不均衡,尤其在安顺
        四、新移民对原居民的威胁
        五、"征南"新叙事与记忆的形成——为新移民扩展、地理性演替及其引发的反应
        六、新移民扩展、地理性演替
        七、新叙事的的涌现、族群与社会分类
        八、基于新叙事的声明——"创立传说"
        九、叙事为体系与文化变迁
        十、地方族群、文化特征、族群聚落、"屯堡"
        十一、排出"非我类"
    第五节 清中期1850年至清末1911年社会矛盾与混乱,新商业的出现与鸦片交易
        一、"咸同之乱"
        二、人口
        三、商业化日益扩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客户聚落势力的突增
        四、屯堡中的反应:吉昌屯、鲍屯、狗场屯三村围绕汪公崇拜而连接
    小结:清朝贵州屯堡叙事、记忆、族群的在场景中的形成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历史与叙事
    第一节 地方族群
        一、屯堡叙事的发展
    第二节 安顺地区的乡村情况与社会
        一、聚落边界变迁个案之一:民国时期的异姓联合
        二、聚落边界变迁个案之二:吉昌屯的汪公祭祀仪式
    小结:社会、边界与叙事的变迁
第七章 当前的发展与叙事
    第一节 安顺地区早期变迁与历史风波
    第二节 1980年以后
    第三节 异姓联合
    第四节 吉昌屯与祭汪公
    第五节 经济
    第六节 屯堡精华
    第七节 屯堡研究的开始、外来观察者及其想象
    第八节 为同质性的想象
    第九节 一切为明朝的想象、商屯
    第十节 内外想象会重新进入当地意识与文化并产生影响
第八章 分析与总结
    第一节 屯堡人:叙事、记忆、民族起源、生存
    第二节 屯堡文化延续之谜的破解
    第三节 一种方法,一种结果
    第四节 历史在研究中的解构及其在生活中的重构
参考资料
附录A:民国《续修安顺府志》卷四《氏族·各氏族之由来》
附录B:《移家行》全文
附录C:基于世代的时间计算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 ——赛珍珠翻译风格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无怨无悔: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范围
    1.4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西双视: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
    2.1 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及起源
        2.1.1 赛珍珠特殊的文化身份
        2.1.2 赛珍珠文化身份的起源
        2.1.2.1 赛珍珠的教育
        2.1.2.2 赛珍珠的婚姻及文学生活
    2.2 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文学成就及人类贡献的影响
        2.2.1 赛珍珠的文学成就
        2.2.2 赛珍珠通过写作对中国的支持
        2.2.3 赛珍珠的爱心事业
    2.3 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宗教立场和内心世界的作用
        2.3.1 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宗教立场的作用
        2.3.2 双重文化身份对赛珍珠的内心世界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毁誉参半:东西方对赛珍珠作品的评价
    3.1 前人对赛珍珠创作的评价
        3.1.1 国内评价
        3.1.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
        3.1.1.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3.1.1.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3.1.2 国外评价
        3.1.2.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3.1.2.2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3.1.2.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
        3.1.3 对赛珍珠作品的总体评价
    3.2 前人对赛珍珠翻译的评价
        3.2.1 国内评价
        3.2.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3.2.1.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
        3.2.1.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3.2.2 国外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务真求实:《水浒传》赛译与沙、登、杰译文多元对比
    4.1 《水浒传》赛珍珠与沙博理译本全文对比
        4.1.1 《水浒传》赛译高频词与沙译高频词比较
        4.1.2 赛译和沙译中含“酒”词语的翻译的比较
        4.1.3 《水浒传》赛译独特词语分析
    4.2 赛译、沙译、登译和杰译抽样分类对比
        4.2.1 四字格翻译
        4.2.2 谚语翻译
        4.2.3 诗歌翻译
        4.2.4 人名翻译
        4.2.5 习俗翻译
        4.2.6 服饰、兵器翻译
        4.2.7 书名翻译
        4.2.8 赛误译处
    4.3 赛珍珠翻译风格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情有状:赛珍珠翻译风格立体多元探源
    5.1 兴趣所致:中国小说及语言风格对赛珍珠的影响
        5.1.1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语言风格的崇尚
        5.1.1.1 赛珍珠对大众化语言的认同
        5.1.1.2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语言的推崇
        5.1.1.3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和《圣经》语言共通点的认识
        5.1.2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热爱
        5.1.2.1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特点的领悟
        5.1.2.2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地位的评价
        5.1.3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写实性的感悟
        5.1.3.1 赛珍珠对写实性与人物描写个性化关系的认识
        5.1.3.2 赛珍珠对写实性与生动性关系的认识
        5.1.4 赛珍珠极具中国小说语言特点译作的接受性
        5.1.4.1 对赛珍珠《四海之内皆兄弟》接受性的调查
        5.1.4.2 赛珍珠《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当时的影响力
        5.1.5 赛珍珠宣扬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成就的态度
        5.1.5.1 《水浒传》题材、主人公对赛珍珠的吸引
        5.1.5.2 扞卫、传播中国文学的翻译动机
        5.1.6 赛珍珠翻译中国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
    5.2 耳濡目染:中国文化对赛珍珠的熏陶
        5.2.1 与中国文化的近距离接触
        5.2.2 庞德、艾略特和斯诺的感染
        5.2.2.1 庞德、艾略特的世界文学精神和平等文化态度的感染
        5.2.2.2 斯诺支持中国革命、热爱中国人民之举的感染
        5.2.3 赛珍珠的“文化相对主义精神”
        5.2.3.1 赛珍珠故居及创办的组织体现的文化精神
        5.2.3.2 “文化相对主义精神”对赛珍珠文学活动的指导
        5.2.3.3 “多元系统论”和译者的文化态度
        5.2.3.4 赛珍珠翻译、创作的文化意义
    5.3 潜移默化:中国传统哲学对赛珍珠的作用
        5.3.1 中国传统哲学对赛一生“仁”的思想的作用
        5.3.1.1 儒学思想对赛人生理念的作用
        5.3.1.2 儒学思想对赛翻译活动的作用
        5.3.1.3 儒家心性对赛的译者风格形成的作用
        5.3.2 中国传统哲学对赛翻译中达致“物我同一”境界的作用
        5.3.2.1 儒家心性、禅宗心境与翻译审美“移情”
        5.3.2.2 格物致知
        5.3.2.3 视野融合
        5.3.3 中国传统哲学对赛珍珠淡定从容面对批评的影响
        5.3.3.1 赛珍珠面对他人批评的态度
        5.3.3.2 赛珍珠淡定态度的形成
    5.4 得天独厚:个人语言能力的条件和基础
        5.4.1 赛珍珠超凡的汉语能力
        5.4.2 赛珍珠出众的英语能力
        5.4.3 赛珍珠独特的翻译过程
    5.5 赛译风格研究对“译者风格球形模型”建立的启发
        5.5.1 布瑞恩·摩梭普(Brian Mossop)的“声音类型三分法”
        5.5.2 运用“声音类型三分法”对赛译风格的分析
        5.5.3 笔者提出的“译者风格球体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别有洞天:结论
    6.1 本研究的发现
    6.2 本研究的启示
    6.3 本研究的局限和发展空间
附录
    附录一 《费城调查者报》(2008-10-16)
    附录二 《费城调查者报》(2008-10-23)
    附录三 采访赛珍珠故居博物馆馆长唐纳·罗兹女士(2008-11-14)
    附录四 采访“赛珍珠国际”组织总裁珍妮特·明泽(2008-11-14)
    附录五 维新(Gwei-Hsin W. Ho)女士致赛珍珠的信(1940-1-31)
    附录六 赛译中出现的“This Humble One”
    附录七 赛珍珠对宋先生寄送《水浒传》原着插图影印件的感谢信
    附录八 赛珍珠一生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天下》与中学西传
    第一节 《天下》的创办与性质
        一、中山文化教育馆与《天下》的创办
        二、《天下》的性质
        三、《天下》的终刊
    第二节 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撰稿群体
        一、跨专业的编辑部成员
        二、多元化的国内撰稿人士
        三、国际化的外籍撰稿群体
第二章 《天下》与中国古代思想典籍
    第一节 多元化的儒家典籍译介
        一、《天下》与《论语》英译本
        二、《天下》与儒家思想的现代阐释
    第二节 吴经熊与《道德经》译介
    第三节 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一、《天下》与诸子学说译介
        二、现代学术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第三章 《天下》与中国古典诗歌译介
    第一节 《天下》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一、中西方视域中的《诗经》
        二、《天下》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普及性介绍
    第二节 《天下》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一、吴经熊的汉诗英译
        二、胡先骕与苏轼诗翻译
        三、《天下》汉诗英译的意义
第四章 《天下》与传统戏剧及其他文体的译介
    第一节 《天下》与中国传统戏剧的译介
        一、中国学者对传统戏剧的研究
        二、中西翻译视域中的中国传统戏剧
    第二节 《天下》与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的译介
        一、文学视域中的散文与赋
        二、文体意识观照下的中国古代小说
第五章 《天下》与中国现代文学西传
    第一节 二战前的中国现代文学在西方
    第二节 《天下》与鲁迅的“天下”传播
    第三节 《天下》与京派文学翻译
        一、《天下》与沈从文
        二、凌叔华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
    第四节 反法西统一战线下的抗战文学译介
    第五节 《天下》译介的现代戏剧
    第六节 《天下》与白话新诗译介
        一、哈罗德·阿克顿与新诗翻译
        二、《天下》与新诗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天下》月刊目录(中译)
附录二 《天下》月刊重要西文人名中译名
附录三 《天下》月刊海内外销售点

(8)推销总统:作为执政策略的白宫政治营销(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白宫政治营销的相关概念
    三.白宫政治营销文献回顾
    四.本文研究路径与各章分布
第一章 白宫政治营销战略倾向的根源
    第一节 沟通与协商的政治
        一.美国总统的权力来源与沟通—协商策略
        二.沟通—协商策略的优势
        三.沟通—协商策略的限制
    第二节 政治生态的演变与白宫政治营销
        一.政治角色间的权力变迁
        二.政治规则的改变
        三.政治手段的发展
    第三节 白宫政治营销的本质
        一.政治市场与政治商品的寡头垄断式生产
        二.政治营销与沟通—协商策略的本质区别
        三.白宫政治营销下国会议员的选择
    小结
第二章 白宫政治营销战略的发展
    第一节 "回拉式营销":白宫公关策略的发展
        一.早期总统与媒体的关系(美国建国——19世纪50年代)
        二.白宫公关的机制化(19世纪50年代——二战期间)
        三.二战后白宫公关的发展
    第二节 "推出式营销":总统诉诸民众战略的发展
        一.日益重要的"权威讲坛"
        二.议题营销中草根动员活动的加强
        三.越来越多的议题广告
    第三节 总统运用民意测验的发展
        一.总统运用民意测验的历史
        二.白宫民意测验的作用
        三.白宫民意测验的方法、类型和缺陷
    小结
第三章 白宫政治营销的模式
    第一节 白宫政治营销活动的关键角色
        一.白宫营销班子的结构与职能
        二.政党在白宫政治营销过程中的作用
        三.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在白宫政治营销中的作用
    第二节 白宫政治营销的模式
        一.从选战营销到执政营销
        二.白宫政治营销的过程
        三.白宫政治营销与总统连任竞选
    第三节 案例分析:克林顿政府对华PNTR法案的营销经过
        一.美国对华PNTR法案出台前后的力量博弈
        二.对华PNTR法案的白宫营销策略
    小结
第四章 白宫政治营销策略的效果:案例比较与评估
    第一节 案例介绍与变量选择
        一.1993-94年医保案简介
        二.1995-96年两党预算战简介
        三.本研究中的关键变量
    第二节 影响白宫政治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两个案例中白宫营销的不同时机
        二.两个案例中白宫营销的不同规模
        三.两个案例中白宫的内部统一性
        四.两个案例中白宫多种策略的配合程度
    第三节 政治产品与政治消费者
        一.医保案中的政治产品与选民的反应
        二.预算战中的政治产品与选民的反应
        三.白宫政治产品对营销效果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白宫政治营销的影响和未来
    第一节 白宫政治营销与总统领导方式的演变
        一.白宫政治营销与总统权力的扩张
        二.总统领导方式的变迁与白宫政治营销
        三.民众的期待与总统的政治营销战略倾向
    第二节 白宫政治营销对美国民主的影响
        一.从制度性多元主义到个人化多元主义
        二."民心所系"还是"民心所用"?
        三.白宫政治营销与民众的信任危机
    第三节 白宫政治营销的未来
        一.政治市场化的前景
        二."永恒选战"的逻辑
        三.消除白宫政治营销负面影响的可能措施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John C.Dvorak趣闻内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美活动委员会的缘起与变迁(1938-1975) ——基于新解密美国档案的研究[D]. 蔺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2]希腊罗马(从伊索克拉底到苏维托尼乌斯)传记文史特性考察—西方传记文史归属争议的缘起[D]. 于振涛. 吉林大学, 2016(10)
  • [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身份意识的三重解读 ——以非虚构类文集为中心的研究[D]. 邬震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D]. 戴道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8)
  • [5]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D]. 卢百可(Patrick Lucas).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6]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 ——赛珍珠翻译风格探源[D]. 董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12)
  • [7]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D]. 严慧. 苏州大学, 2009(06)
  • [8]推销总统:作为执政策略的白宫政治营销[D]. 张哲馨. 复旦大学, 2008(03)
  • [9]John C.Dvorak趣闻内幕[J]. John C.Dvorak. 个人电脑, 2004(04)
  • [10]趣闻内幕[J]. John C.Dvorak. 个人电脑, 2003(12)

标签:;  ;  ;  ;  ;  

约翰·C·德沃夏克的内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