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专业大学英语开设背诵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莎[1](2021)在《新HSK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反拨效应实证研究》文中指出
曲晨晖[2](2021)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推进和改革深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公共英语教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的水平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进一步进行完善。因此,本文以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导致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进而为我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在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还有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一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阐释了高职院校和公共英语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主要通过对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展开调研,进一步发现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传统模式授课阻碍学生积极性、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以及教材内容和专业匹配不够的问题。第三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归纳总结认为导致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并对三个层面的原因展开具体论述。第四章为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结合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建议。最后为结论部分,通过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进而对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在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其他领域进行展望。
李启英,张静[3](2020)在《基于项目教学的泰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以文山学院非泰语专业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泰语专业学生由于"大学泰语"课程课时量少、口语训练和实际应用的机会不多,学生的泰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将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非泰语专业口语教学中,让学习者通过参与项目更多地接触和应用泰语,有利于更好地扩展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泰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郑岚[4](2019)在《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文中认为在2016年6月,广东省打破以往的省内命题现象,首次改用全国卷用于高考。但特别之处是,广东省高考英语这一科仍然保留了听说考试这一部分,因此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对人们的英语能力要求必将更高。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向国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吸引国外优秀文化时,英语听说教学课堂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惜中国最常见的便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人们在英语听说过程中经常产生交流障碍。本文通过采取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山市某高中(笔者所在单位)艺术班的学生、教师、家长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艺术生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艺术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缺乏,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艺术班英语教师的教学及其管理意识不到位、艺术生的自身学习动力不充足及艺术生家长的配合教育不得力有密切关系。考虑到艺术生不但要参加高考英语听说考试,还要在日后进行长远发展,艺术班的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总结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而且学校、教师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必须共同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用这种方式,艺术班英语教师才能以全新的心态去探索新一轮的听说教学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改善对策,帮助艺术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适应当今高考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论文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郑杰[5](2019)在《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而作为主要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在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在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思想和基于“多元文化论”这一课程设置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法聆听管理和教师层面看待通识课程的心声,并运用课堂观察法了解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接着分析与思考访谈、课堂观察的结果,整理出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基本现状的合理部分和待改进之处;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官网上的相关通识教育文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依据上述分析与思考,初步重构出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采用问卷咨询的方式与15位高校课程建设的管理者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三次反复的意见反馈之后,尝试改进师范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从教务处处长、任课教师两个层面对通识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设置与安排、评价与管理、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访谈。具体结论归纳为: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与目标;教务处主要负责但缺乏整体统筹的设置与安排;略显单一、缺乏采用多元综合方式的评价与管理;师资、规划、管理、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展望。2.依据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观察结果的结论。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用教材、课堂提问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具体结论归纳为:教室选用、多媒体运用不当等以及看似“安静”的课堂氛围;以讲述法为主的教学方式且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单一;多为浅层次、单向型互动且行为与情感方面的互动很少;师生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且课件要能够与教材互为补充;课堂提问以理解类问题为主但提问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改进等。3.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将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官网文件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的相关文件,从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与设计、组织与行政运作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论归纳为: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地方特色与明确规定的理念与目标;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专责部门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由非专责部门的教务处来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4.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根据课程建设管理者或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建议,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应当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思考的能力等;对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改进,尝试重构出相对合理的、适用于山西省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具体包括八大领域的课程结构与内容。5.整体结论与对策:树立明确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整体统筹通识课程的规划与设计;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教学环境;完善组织与行政运作的机制;尝试重构与改进通识课程体系。
白雨鑫[6](2019)在《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了解有特殊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朝鲜族小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其英语学习是在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基础上进行的,与单一语言基础上的外语教育有所不同。朝鲜语与英语两种语系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致使三语视域下延边地区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障碍普遍存在。如果在他们英语学习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忽视了对其障碍成因的关注与合理解决,这会严重阻碍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与语言能力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朝鲜族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问题是新时代下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工作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为题,以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迁移理论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及文本分析法,从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全面考查了延吉市Z小学216名朝鲜族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现状并探讨了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虽然被试总体在英语学习方面并未呈现出大范围的学习障碍,但部分被试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一定障碍;2.在听力、阅读、写作等语言技能中,被试在听力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数最多;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项语言知识中,被试在词汇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数最多;3.学生的自卑心理过重、知识储备不足以及语言环境匮乏是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4.基础知识薄弱、中英文化以及语言思维习惯的差异致使朝鲜族小学生英语阅读存在严重的障碍;5.母语环境干扰以及写作兴趣不浓厚是造成朝鲜族小学生英语写作障碍的相关因素;6.胆怯心理、为难情绪以及教师发音不标准是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语音障碍形成的关键因素;7.学习计划缺失以及词汇记忆策略的匮乏导致朝鲜族小学生英语词汇障碍加剧;8.母语语言负迁移的影响致使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存在着严重障碍;9.生活经验不足、社交能力欠缺以及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致使朝鲜族小学生在英语功能、话题表达方面受限。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分别从教师、学校和家长三个层面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教师层面上看,第一,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高水平运用多种英语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通过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第三,教师还要丰富英语练习材料,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其次,从学校层面上看,第一,学校应优化教学设备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第二,学校要重视英语学科,注意课时、教学内容等的分配;第三,学校要主动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第四,英语授课最好是由具有朝汉双语基础的教师来承担。最后,从家庭层面上看,家长要有家校合作意识,不能把英语学习的任务完全推到学校和学生个人身上,同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黄存良[7](2019)在《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审辩性思维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首先在高校以通识课程来设课并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4C素养”(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世界公民的必备技能,其中审辩性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技能之一。2005年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引起国内教育界对我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更引发高校对于审辩性思维通识课程相关研究。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高校通识教育关键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和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国已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或开设与审辩性思维相关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实施评价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缺位、课程内容失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和规范,本研究从通识课程的视角切入,在比较借鉴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构审辩性思维课程的理念目标、模块结构和实施策略,以为我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和策略架构。在我国提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进行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审辩性思维培养。本研究围绕研究目标,采用文献法、理论思辨、对比分析法和测量法等研究方式展开,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问题缘由。首先,审辩性思维是人适应世界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国际组织和各国课程改革都将审辩性思维纳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亟需培养提升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其次,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与国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数量少、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到位等,为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三,审辩性思维做为一门通识课程在西方的开发和实施早已展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审辩性思维课程体系化、系统化、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吸收借鉴美国的课程开发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理念与目标、结构组织、内容体系、实施过程和评价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第二部分:如何进行问题研究。首先从思维、审辩性思维能力及模型、课程及课程设计、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等进行文献梳理;对通识课程与审辩性思维课程二者的关系进行诠释,析出研究问题及解题框架;从学理上完成课程设计的相关分析和论述。其次在以培养人的理性为线索,对西方的通识教育,特别是美国通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文献梳理。其次中美两国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培养:哈佛大学的融入课程、芝加哥大学的经典原着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审辩性写作”、岭南大学核心课程、台湾大学的基本素养、复旦大学的通识模块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方法通识+创新实践”等,从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组织管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对比分析,为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对高校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进行实证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先选取量表对重庆、青岛、内蒙古、陕西四所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状况;而后,在遵循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原量表修订检验信效度后,对NM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测量;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变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本次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处于中低等水平,审辩性思维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建构问题解决框架,确定通识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设计和应用参考案例展示和分析。首先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全球素养理念出发;从课程来源、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基本取向、教育领域分类进行目标体系建构;从课程依据、选择原则、内容选择、内容组织等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完成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学理性分析。其次,结合文献梳理、能力调查、对比研究以及在课程构建思路指导下,对SX大学通识课程和审辩性思维课程进行具体设计,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内容强调课程目标构建的来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确定课程“三维目标”体系,完成SX大学通识课程总目标、六大模块课程目标、审辩性思维课程模块及课程群等设计;以案例选择的方法,不同类别的学生学习通识+融合课程,审辩性思维案例、审辩性阅读和写作、“问题为中心”探究课程等完成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以“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两种主线,设计两种不同风格的审辩性思维课程案例,为开设审辩性思维单独课程提供参考。
林冬梅[8](2015)在《南疆高校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Lambert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磨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语言磨蚀,自此以后,语言磨蚀这一个议题成为国外大多数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所在。国外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界的学者们对语言磨蚀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语言磨蚀在经历了近30年发展后,其研究在国外已经达到了“青春期”。虽然语言磨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并且都是以描述性为主。在国内从新千年起,在外语教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为数不多的几名专家学者开始注意到语言磨蚀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但他们仅仅是把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而对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磨蚀研究并未有研究者涉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教学是属于特殊地区的特殊教育,对于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磨蚀研究更是无人问津。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英语专业本科生,主要包括喀什大学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和塔里木大学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共计120名大学生,其中女生92名,男生28名。本研究主要是对他们的汉语磨蚀情况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细致、缜密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以下7个问题达到所要研究的目标。1.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其汉语输入性技能(听力和阅读)是否出现了磨蚀?汉语输出性技能(写作)是否出现了磨蚀?磨蚀程度如何?2.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是否对汉语磨蚀程度产生了影响?如果有影响,对听、读、写三种技能的影响程度如何?3.不同类型动机的学生其汉语磨蚀程度如何?4.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后并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其对汉语接触量是否会对他们的汉语磨蚀有影响?影响程度如何?5.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原有的汉语水平是否会对汉语磨蚀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对听、读、写三种技能影响程度如何?6.性别差异对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磨蚀是否会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对听、读、写三种技能各影响程度如何?7.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他们的汉语写作是否会受到英语语种学习的影响?如果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主要包括以下调查工具:研究工具一是包括学生个人信息、性别等、汉语学习动机、汉语学习态度和停止汉语学习后进入英语专业学习时在日常生活中与汉语的接触量等这些与汉语磨蚀的相关变量的调查问卷。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完成质量,笔者把它翻译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母语即维吾尔语。研究工具二是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前后测试试卷,试卷采用全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试卷(MHK)的模拟真题,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包括口语、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共四项,每一项都是100分,共计400分。后测完成后,还对磨蚀程度最高的18名学生和磨蚀程度最低的18名学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访谈,为了保证访谈的质量我们采用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维吾尔语对其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转写、翻译成汉语。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定量研究的结果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挖掘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内在规律性的特征。本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由社会科学数据包SPSS18.0进行处理。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有效、扎实的实证数据进行科学透彻细致地分析与诠释,同时结合深度访谈的结果,得出了研究的最终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后并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其汉语输入性技能听力技能和阅读技能方面都出现了磨蚀,其中听力技能的磨蚀程度低于阅读技能的磨蚀程度。学生的输出性技能写作技能也出现了磨蚀,但是输入性技能的磨蚀程度比输出性技能的磨蚀程度低。它们之间的磨蚀程度关系如下所示:写作技能的磨蚀程度>阅读技能的磨蚀程度>听力技能的磨蚀程度。(2)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对汉语磨蚀程度的确会产生影响。语言态度的不同会对汉语磨蚀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持积极语言态度的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磨蚀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持积极态度的学生的汉语听力技能和写作技能方面保持较好,而持消极语言态度的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程度高。消极的语言态度对学生的汉语听力技能和写作技能的磨蚀有显着性影响,对阅读技能的磨蚀影响不大。(3)通过汉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持工具型动机的学生最多,共计79人,而持文化型动机的人数最少仅9人,情境型动机的人数是32人。通过数据显示文化型动机的学生汉语磨蚀程度小于工具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的学生,文化型动机对于汉语水平的保持更有利。(4)在学生进行完MHK后测以后,通过汉语接触量调查问卷收集到了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后并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他们与汉语接触量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在进行英语专业学习中与汉语接触量多的学生比与汉语接触量少的学生的汉语磨蚀程度低,他们之间的磨蚀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5)通过对汉语高分组学生和汉语低分组学生的汉语原有水平相关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的信息,其结果显示汉语原有水平高的学生的汉语磨蚀程度低而汉语原有水平低的学生的汉语磨蚀程度高。(6)性别差异会影响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磨蚀程度。主要体现在男女生在汉语整体水平、汉语听力技能、阅读技能方面的磨蚀有显着性差异,男生在汉语整体水平、听力技能、阅读技能方面的磨蚀程度都高于女生。而在写作技能方面,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磨蚀程度并没有显着性差异。结合访谈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女生的学习兴趣比男生高,女生对待汉语的学习态度也比男生更积极,平时她们对于汉语学习更加主动,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汉语。(7)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停止了10年的系统正规汉语学习后并进入英语专业学习1年后他们在汉语写作前后测试中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语言使用的流利度、精确度和复句使用的复杂度三个大的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小的方面:第一,在汉语写作后测中,学生的作文字数的使用已经减少,汉语写作前测中学生的字数平均使用量是398个字而后测中学生的字数已经降至平均197个字。第二,在汉语写作前测当中,学生在遇到不会写的汉字或者词汇时,会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而在后测当中,学生会使用英语单词来代替。第三,学生在汉语写作前测当中出现偏误的句型结构,主要是主语+宾语+谓语的句型结构,这样的句型结构最主要是由于受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维吾尔语的影响。在汉语写作后测当中,受到母语影响的偏误降低了,由于英语语种的影响偏误量增多了,主要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第四,在汉语写作后测中,学生在使用原因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时,由于受到英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喜欢把主句放在前面,从句放在后面。而在汉语写作前测中,学生没有出现把从句放在后面的情况。结合访谈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英语语种学习的影响,本身英语和汉语语种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更容易产生磨蚀。第五,在量词偏误方面,量词的偏误量由汉语写作前测的27处增加到汉语写作后测的197处。由于学生进入英语专业学习后,受到语言使用的近期性影响,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印欧语系中没有量词,大部分都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第六,在汉语写作后测中,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学生使用被动句式增多了。在汉语写作前测中学生共使用被动句式62处,而在后测作文中学生使用被动句式高达122处。第七,在小句使用字数方面,由前测每个小句平均使用18个字到后测是13个字,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学生的汉语写作流利度下降了。第八,句式复杂度方面,复句的使用量由前测每篇作文平均使用5个复句,到后测2个复句,这表明学生在使用句式方面的复杂度下降了。第九,语言准确度方面,前测偏误总数量是5120处,后测是10414处,其偏误量明显增加。第十,从作文的整体语言质量来看,学生前测作文写作部分的平均分值是53.6分,后测是29.3分。这说明学生的作文整体语言质量有所下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创新。首次将语言磨蚀研究引入新疆地区,开创了新疆语言磨蚀研究的先例。首个针对国内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的研究。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内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定量研究。本研究在多维视野下,综合运用了语言学、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并通过文献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法、对比分析等多元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新疆南疆地区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的状况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三,研究理念的创新。本研究从行为学层面的语言态度、语言动机、语言接触量,磨蚀前的水平、生理学层面的性别和语言学层面的语种间的相对特征展开多个层面相结合的研究。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包括第一,拓展和深化了第二语言磨蚀研究的领域。第二,完善并验证了语言磨蚀相关的理论,扩大了其解释范围。第三,尝试对语言磨蚀定义进行重新界定,厘清了语言磨蚀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这为后来的研究铺设了一条可行之路。第四,依据已有研究和本土实际情况研制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测量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接触量这三个影响语言磨蚀的相关变量的测量工具,这为其他类似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实践层面的贡献主要有第一,有助于新疆南疆地区的汉语与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避免资源重复浪费。第二,有助于培养适应南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汉英双优”的英语人才。第三,有助于新疆南疆地区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处理好英语专业学习和汉语学习的关系。第四,本研究结果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为本地区汉语与英语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石。第五,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其他语种的语言磨蚀研究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第六,为新疆南疆地区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预科汉语教材和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编写有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教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赵晓军[9](2014)在《三语环境下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内蒙古地区地处祖国西北部,全区共有蒙古族群众4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17.11%。内蒙古师范大学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1952年建校,多年来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平均每年招收蒙古族大学生近2000人,约占招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国家教育部规定,大学英语课程是各级各类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内蒙古师范大学为更好地满足蒙古族大学生公共外语教学需要,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特设有蒙古语授课为特色的英语系,负责全校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规定,蒙古语授课大学英语课程总计12学分,每门课程2学分,开设3学年。对于来源于牧区、既没有学过汉语言也没接触过英语的蒙古族大学来说,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英语,加之处于汉语言文化环境影响下,社会上蒙古语学习资源少,而且很少有用蒙古语编写的外语学习资料,汉语言与蒙古语的相似度很低,语言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多,再学习第三门外语,难度就更大。然而,有些蒙古族大学生却在短期内能用汉语交流,英语学习进步也很快,也有学生甚至能在大学毕业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相对于部分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低下而言,他们的成功经验到底是什么?本研究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外语教学,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视角,探索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在分析蒙古族大学生各级考试成绩和教材、师资等数据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基于语言学视角的蒙古语、英语、汉语的异同,探寻困扰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的因素和三种语言的共性及文化学视角下三种语言与其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挖掘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成功者的有效经验,努力发现蒙古族大学生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本文由下列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学习的基本情况,并且阐明当前有关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其次为国内外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第三语言习得以及蒙古族大学英语学习的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以学习理论为指导,错误分析理论2为基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和2008级蒙古语授课大学生两级共1226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入学分班成绩、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探讨了任课教师和所使用教材情况,梳理了教学大纲对于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英语教学各个级别的相关规定,比较了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习者和未通过者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动机,分析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动机的现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对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借助于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试卷分析,考察了学生在语言输出能力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学生说和写方面的错误类型及解决建议;同时,分析了汉语言环境对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和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力求找到影响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的因素。第四部分是基于蒙古语与英语对比研究的英语学习有效性分析,从语言学视角探索蒙古语与英语的联系的有效学习,通过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对比了蒙古语和英语的异同,并从文化学视角探求蒙、英、汉三种语言联系下的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优势。第五部分从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有效“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三语”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促进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的策略,在教学、管理、师资、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对今后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彭梅[10](2014)在《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高等继续教育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教学改革力度总体较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角度看,成人学生听说能力尤其薄弱,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听说技能。本文针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展开研究(共四轮),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对学生听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听写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对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小组合作式英语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者主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学生书面报告、教师日记和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标注归纳等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四轮行动研究,笔者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他们不仅听写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听写成绩均分从5.25分提高到11.03分,口试成绩均分从79.83分提高到86.80分),其语法使用、词汇量、拼写准确性、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兴趣、态度、动机、学习策略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针对学习者特点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对学习者施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并且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在国内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中较少见。该学习群体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因此如何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对该学习群体的认识、总结其学习外语的特征有助于拓宽国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活动、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来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比该领域之前以理论式探讨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的英语教学类研究,本研究内容比较有创意。3)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长的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师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进行了4个学期(共4轮)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时长在我国高等英语教学领域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篇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对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作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听力和口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环境和对象、初步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简述。第四章作为本论文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从听力和口语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以“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系列活动来进行,按照行动研究开展的特点,逐一对四轮研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分析、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笔者以鸟瞰的角度对四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式总结,对本文四个研究问题做出正面回答,肯定了听写教学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积极效果,概括出比较有效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学习策略培训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描述、讨论和总结。最后一章结语部分首先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继而从应用层面讨论本文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产生的教学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非专业大学英语开设背诵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专业大学英语开设背诵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五、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高职院校 |
(二)公共英语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动机理论 |
(四)分层教学理论 |
第二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
一、T高职院校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办学资源 |
(三)办学优势 |
二、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问卷设计 |
(四)调研过程 |
(五)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 |
(二)传统模式授课阻碍学生积极性 |
(三)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 |
(四)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 |
(五)教材内容和专业匹配不够 |
第三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
(一)教师自身能力不够 |
(二)教师缺乏专业培训 |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
(一)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 |
(二)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
三、学校层面的原因 |
(一)学校重视度不够 |
(二)教学环境单一 |
(三)教学设施落后 |
第四章 T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一)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
(三)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 |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
(三)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
(四)完善多媒体设施 |
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
(一)结合专业选取教材 |
(二)教学内容体现特色 |
(三)多说多练实践为主 |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
(一)建立学生评价体系 |
(二)建立教师评价体系 |
(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项目教学的泰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以文山学院非泰语专业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泰语专业学生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
2. 课程课时相对较少,缺乏口语训练和实际应用的机会 |
3. 学生基础较薄弱 |
三、非泰语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建议 |
1. 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培养 |
2. 创造情境,增加口语训练及实际应用机会 |
3. 输入、互动、输出的有机结合 |
三、结语 |
(4)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
(二) 英语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英语学科素养的界定 |
(二) 英语听说能力的界定 |
(三) 艺术生的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
(一) 习得——学得假设 |
(二) 输入假设 |
(三) 情感过滤假设 |
二、输出假设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个案学校及其基本情况 |
(二) 艺术班英语教师和艺术生的基本情况 |
(三) 调查内容及概况 |
二、调查结果概述 |
(一) 学校缺失对艺术班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视 |
(二) 教师在艺术班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出现的问题 |
(三) 艺术生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因素 |
(一) 学校对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存在功利性的态度 |
(二) 学校现存的英语听说教学资料库内容不完善 |
二、教师因素 |
(一) 教师自身欠缺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 |
(二) 教师对艺术生的英语听说学习缺少正确的教学评价标准 |
(三) 教师没有与艺术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三、艺术生因素 |
(一) 英语学习动机不足 |
(二) 缺乏英语语言背景 |
(三) 听说交际意图薄弱 |
第四章 改善对策 |
一、学校方面 |
(一) 建立健全合理的英语听说教学体系 |
(二) 加大对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 |
(三) 提高艺术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
二、教师方面 |
(一) 教师要创设自然的英语习得环境 |
(二) 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听说教学模式 |
(三) 教师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以感化艺术生的学习心态 |
二、艺术生方面 |
(一) 增强英语听说动机 |
(二) 采取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
四、家庭方面 |
(一) 艺术生家长重视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 |
(二) 艺术生家长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及提升个人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
1.1.3 师范院校设置优质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相关概念 |
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2.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2.2.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三大哲学流派 |
3.1.1 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2 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1.3 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
3.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3.2.1 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2.2 课程设置——基于课程领域与内容定位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山西省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
5.1.1 不同层面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 |
5.1.2 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观察结果 |
5.1.3 通识教育课程基本现状的分析思考 |
5.2 与港、台教育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分析 |
5.2.1 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明确阐释的课程理念与目标 |
5.2.2 能够规划与设计出具体课程架构但缺乏专责部门 |
5.2.3 尚未设立专责部门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 |
5.2.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结果分析 |
5.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尝试重构与改进 |
5.3.1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重构 |
5.3.2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尝试性改进 |
5.3.3 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 |
6.1.2 依据通识教育课程课堂观察结果的结论 |
6.1.3 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 |
6.1.4 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 |
6.1.5 整体结论与对策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5 中介语理论 |
第三章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现状的调查结果 |
3.1 研究设计 |
3.2 英语学习障碍的总体调查结果 |
3.3 英语听力障碍的调查结果 |
3.4 英语阅读障碍的调查结果 |
3.5 英语写作障碍的调查结果 |
3.6 英语语音障碍的调查结果 |
3.7 英语词汇障碍的调查结果 |
3.8 英语语法障碍的调查结果 |
3.9 英语功能、话题障碍的调查结果 |
第四章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1 英语听力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2 英语阅读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3 英语写作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4 英语语音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5 英语词汇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6 英语语法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4.7 英语功能、话题障碍现状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D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成因的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E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期末测试卷 |
附录F 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听力测试卷 |
(7)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将审辩性思维纳入“核心素养” |
1.2.2 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审辩性思维人才 |
1.3 国内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路线 |
1.7 相关说明 |
1.7.1 大学 |
1.7.2 通识教育 |
1.7.3 审辩性思维 |
1.7.4 课程与课程设计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通识课程 |
2.1.2 审辩性思维能力 |
2.1.3 课程设计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通识课程理论 |
2.2.2 审辩性思维理论基础 |
2.2.3 课程设置理论 |
2.2.4 课程设计理论 |
2.2.5 课程开发类型 |
2.3 二者关系及解题框架 |
2.3.1 关系阐释 |
2.3.2 意义阐释 |
2.3.3 问题解决框架 |
第三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的中美比较 |
3.1 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的发展演变 |
3.1.1 思想渊源——古罗马的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
3.1.2 初期——耶鲁报告:古典语言是自由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3 发展期——哈佛大学红皮书:通识教育的确立 |
3.1.4 深化期——《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至今:审辩性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
3.1.5 审辩性思维课程演变的回顾 |
3.2 中美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 |
3.2.1 美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现状 |
3.2.2 中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能力课程的现状 |
3.3 中美高校基于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情况比较 |
3.3.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设计 |
3.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设计 |
3.3.3 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 |
3.3.4 审辩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 |
3.3.5 审辩性思维课程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
4.1 调查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与过程 |
4.1.3 调查方法 |
4.1.4 量表选用与修订 |
4.2 实施调查与问题整理 |
4.2.1 发放问卷并回收 |
4.2.2 问卷整理统计 |
4.3 审辩性思维能力分析 |
4.3.1 四所学校在审辩性思维各因子及男女学生相关分析 |
4.3.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前后测对比分析 |
4.4 结论与建议 |
4.4.1 结论 |
4.4.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能力结果的讨论 |
4.4.3 建议 |
第五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建构与内容设计 |
5.1 审辩性思维课程理念与定位 |
5.1.1 教育理念: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
5.1.2 培养目标:具有全球素养的人 |
5.1.3 课程定位:打造“金课” |
5.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构建 |
5.2.1 课程目标学理性分析 |
5.2.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 |
5.2.3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原则 |
5.2.4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分类 |
5.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5.3.1 课程内容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
5.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
5.3.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5.3.4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
5.3.5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组织 |
5.4 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案例 |
5.4.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设计 |
5.4.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
5.4.3 课程大纲案例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回顾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试知情书 |
附录2 :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审辩性思维能力测试答题卡 |
附录4 :高校《审辩性思维》类课程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南疆高校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国内外语言磨蚀研究的主要发展期及情况 |
2.2.1 国外语言磨蚀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 |
2.2.2 国内语言磨蚀研究的主要发展情况 |
2.3 国内外有关影响语言磨蚀因素的研究 |
2.3.1 国外有关影响语言磨蚀因素的研究 |
2.3.2 国内有关影响语言磨蚀因素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磨蚀的基本内涵、分类与特征 |
3.1 引言 |
3.2 语言磨蚀的内涵 |
3.2.1 语言学视角 |
3.2.2 社会语言学视角 |
3.2.3 心理学视角 |
3.3 语言磨蚀的分类 |
3.3.1 Weltens的分类 |
3.3.2 van Els的分类 |
3.3.3 Hansen的分类 |
3.4 语言磨蚀的特征 |
3.4.1 诱发因素的归一性 |
3.4.2 发生机制的生理性 |
3.4.3 受蚀个体的独立性 |
3.4.4 受蚀对象的选择性 |
3.4.5 磨蚀过程的回归性 |
3.4.6 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 |
3.4.7 表现形式的隐匿性 |
3.4.8 再学习的优越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引言 |
4.2 语言磨蚀研究的相关理论 |
4.2.1 回归假说 |
4.2.2 “倒置关系”假说 |
4.2.3 提取失败假说 |
4.2.4 储存范式假说 |
4.2.5 重新学习假说 |
4.2.6 中介语或跨语言影响假说 |
4.3 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 |
4.3.1 语言输入假说 |
4.3.2 情感过滤假说 |
4.3.3 语言输出假说 |
4.4 对比分析理论 |
4.5 偏误分析理论 |
4.6 动态系统理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5.1 引言 |
5.2 研究问题 |
5.3 研究对象 |
5.4 研究工具 |
5.4.1 调查问卷 |
5.4.2 测试 |
5.4.3 访谈 |
5.5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方法 |
5.5.1 数据的获取 |
5.5.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5.6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引言 |
6.2 测试和问卷数据与分析 |
6.2.1 汉语总体水平、听力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方面的磨蚀情况 |
6.2.2 语言态度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3 学习动机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4 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5 原有汉语水平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6 汉语接触量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7 性别差异对汉语磨蚀的影响 |
6.2.8 英语语种学习对汉语写作磨蚀的影响 |
6.3 访谈结果与讨论 |
6.3.1 对待汉语的态度 |
6.3.2 汉语学习动机 |
6.3.3 在汉语学习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汉语接触量 |
6.3.4 汉语学习的结果归因 |
6.3.5 汉语等级考试的最低分数要求 |
6.3.6 男女生对于汉语学习态度、汉语学习动机以及汉语接触量的差异 |
6.4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引言 |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7.3.1 研究领域的创新 |
7.3.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3.3 研究对象的创新 |
7.3.4 研究理念的创新 |
7.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7.4.1 理论层面的贡献 |
7.4.2 实践层面的贡献 |
7.5 研究的主要启示 |
7.5.1 本研究对学校管理部门的启示 |
7.5.2 本研究对汉语教师的启示 |
7.5.3 本研究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
7.5.4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启示 |
7.6 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7.6.1 研究的局限 |
7.6.2 对未来研究的设想 |
7.7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学习态度调查问卷(维吾尔文版本) |
附录2 汉语学习态度调查问卷(汉文版本) |
附录3 汉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维吾尔文版本) |
附录4 汉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汉文版本) |
附录5 汉语接触量调查问卷(维吾尔文版本) |
附录6 汉语接触量调查问卷(汉文版本) |
附录7 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测试卷(前测试卷) |
附录8 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测试卷(后测试卷) |
附录9 访谈提纲(维吾尔文版本) |
附录10 访谈提纲(汉文版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三语环境下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理论依据 |
(一) 学习理论 |
(二) 语言学理论 |
(三) 有效教学理论与有效学习理论 |
三、研究现状 |
(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
(二) 第三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
(三) 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一) 蒙古族大学生 |
(二) 大学公共英语 |
(三) “三语”联系的有效学习 |
(四) “三语”文化环境 |
五、研究思路 |
(一) 学习现状分析 |
(二) 学习障碍分析 |
(三) 学习优势分析 |
(四) 达成有效学习的对策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分析法 |
(三) 对比分析法 |
(四) 调查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
一、入学英语成绩分析 |
(一) 高考英语成绩分析 |
(二) 英语分级成绩分析 |
二、教师与教材分析 |
(一) 教师配备情况 |
(二) 教材使用情况 |
三、英语学习效果分析 |
(一)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
(二) 英语学习一般情况调查 |
(三) 英语学习效果分析 |
第二章 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内外在影响因素 |
一、学生者内部因素 |
(一) 学习观念偏差 |
(二) 学习动机功利性 |
(三) 学习策略欠缺 |
(四) 知识体系单一 |
(五) 语言输出能力不强 |
(六) 母语负迁移 |
二、学习者外部因素 |
(一) 学生主体缺位 |
(二) “三语”教学方式割裂 |
(三) 教材中民族文化“失语” |
(四) “三语”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
(五) 人才培养质量滑坡 |
(六) 汉语言环境强势干扰 |
第三章 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实质 |
一、基于语言学视角下的“三语”内在联系 |
(一) 读音之间的比较 |
(二) 语法之间的比较 |
(三) 词汇之间的比较 |
二、基于文化学视角下的“三语”文化环境 |
(一)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
(二) 文化环境对三语教学的正向影响 |
第四章 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的生成路径 |
一、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
(二) 培养有效的学习能力 |
(三)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
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
(一) 有效教师的素养 |
(二) 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
(三) 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
三、建立有效“三语”教学体系 |
(一) 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 |
(二) 开发校本“三语”教材 |
(三) 设置科学完善的“三语”教学科目 |
(四)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四、培养“三语”师资队伍 |
(一) 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 |
(二) 多渠道培养“三语”教师 |
(三) 多维度培养“三语”教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继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相关文件对继续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3 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学习者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观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二语”和“外语”的概念界定 |
2.2 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及成人英语办学现状 |
2.2.1 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特点 |
2.2.2 我国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办学现状 |
2.3 外语听力教学研究 |
2.3.1 听力概念的界定 |
2.3.2 听力技能、策略及练习活动 |
2.3.3 听写研究现状 |
2.3.4 听力的评估 |
2.4 外语口语教学研究 |
2.4.1 口语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口语活动的特点 |
2.4.3 常用的口语活动 |
2.4.4 短剧表演与口语能力培养 |
2.4.5 英语口语研究现状 |
2.4.6 口语能力评估 |
2.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 |
2.5.1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求和形式 |
2.5.2 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
2.6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 |
2.6.1 语言学习策略 |
2.6.2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回顾 |
2.7 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2.7.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述 |
2.7.2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7.3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
2.8 行动研究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 |
3.2 初步研究 |
3.2.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
3.2.2 第一次综合问卷调查 |
3.2.3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
3.2.4 语言学习策略初次调查 |
3.2.5 听力和口语水平初步评估 |
3.2.6 基于初步研究的启示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研究过程简述 |
3.5.2 数据收集过程 |
3.5.3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
4.1.2 第一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1.3 第一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1.4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二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2.2 第二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2.3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三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3.2 第三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小结 |
4.4 第四轮行动研究 |
4.4.1 第四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4.2 第四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4.3 第四轮行动研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听写教学总结和反思 |
5.1.1 实施听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
5.1.2 听写训练的有效性 |
5.1.3 听写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 |
5.2 口语教学总结和反思 |
5.2.1 实施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策略 |
5.2.2 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性 |
5.2.3 口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5.3 学习策略培训与听说能力培养 |
5.3.1 实施学习者培训 |
5.3.2 策略培训效果 |
5.3.3 学习策略培训小结 |
5.4 学业评价与听说能力培养 |
5.4.1 平时成绩评价体系 |
5.4.2 口语成绩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整个研究的反思与总结 |
6.2 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 |
6.2.1 教师的教学自主性 |
6.2.2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6.2.3 学业评价体系及教师的要求和督促 |
6.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加强课外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问卷调查 1 |
附录2 学习风格检测表 ILS(中文版) |
附录3 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附录4 段落听写样本以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听写调查问卷 |
附录6 口语调查问卷 |
附录7 学生平时课堂段落听写记录表 |
附录8 第一轮短剧表演评分表及表演题目 |
附录9 第一轮短剧表演小组报告样本 |
附录10 综合问卷调查2 |
附录11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2 |
附录12 综合问卷调查3 |
附录13 综合问卷调查4 |
附录14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 (学生材料) |
附录15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教师材料) |
附录16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4 |
附录17 综合问卷调查5 |
附录18 全程参加研究的 31 位学生 5 次听写成绩总表 |
附录19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1 |
附录20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5 |
附录21 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2 学生第二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3 学生自我评价表样本 |
四、非专业大学英语开设背诵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HSK对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反拨效应实证研究[D]. 张莎.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T高职院校为例[D]. 曲晨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项目教学的泰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以文山学院非泰语专业学生为例[J]. 李启英,张静. 文山学院学报, 2020(02)
- [4]高中艺术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以中山市某高中为例[D]. 郑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D]. 郑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Z小学为例[D]. 白雨鑫. 延边大学, 2019(01)
- [7]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D]. 黄存良.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南疆高校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磨蚀研究[D]. 林冬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三语环境下非外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D]. 赵晓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10]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 彭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