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应用rhGH、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营养素吸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田秋菊[1](2020)在《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提出目的:阐述胃癌术后居家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基于对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的调查,结合H2H营养管理模式,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纵向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索导致胃癌术后3个月内体重丢失的高危人群特质;采用PG-SGA、食物频率问卷、张璟编制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问卷等研究工具,描述160例胃癌居家患者的营养状况、经口营养摄入情况及生活质量,并阐述影响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影响经口摄入达标的相关因素;采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确定胃癌术后居家患者饮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对相关需求进行文献检索和证据总结,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结合H2H营养管理模式,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结果:1.胃癌术后居家患者体重变化的分析:对49例胃癌术后患者纵向随访研究结果提示,从术前到术后1个月患者体重平均减少了 9.2%(P<0.001),到术后2个月平均减少了 11.0%(P<0.001),到术后三个月平均减少了 11.4%(P<0.001)。广义估计方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胃切除(P=0.014)和术前BMI(P=0.005)是术后体重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与部分切除患者相比,全胃切除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更易发生体重丢失(β=2.8%,P=0.014);与术前低体重患者相比,术前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体重丢失(β=4.5%,P=0.026)。2.胃癌居家患者营养状况:①在160例胃癌居家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6%。21.9%患者能量摄入不达标,32.5%的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达标;且营养不良组患者能量不达标(26.5%vs 10.6%,P=0.027)和蛋白质不达标(38.9%vs 14.9%,P=0.002)比例显着高于非营养不良组患者;②不同治疗阶段胃癌患者,居家期经口饮食不达标颇多,其中蛋白质摄入不达标率以胃癌术后3个月内患者(占53.3%)居高、继之依次为胃癌治疗前患者(占40.3%)、术前化疗患者(占25.9%)及术后3个月后患者(占16.0%),且不同治疗阶段胃癌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有显着差异(χ2=8.84,P=0.029);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OR=3.62,P=0.005)、经口蛋白摄入不达标(OR=3.01,P=0.018)是导致胃癌居家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④营养不良患者在躯体功能(Z=-3.33,P=0.001)、角色功能(Z=-3.39,P=0.001)、认知功能(Z=-2.37,P=0.018)、情绪功能领域(Z=-3.28,P=0.001)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Z=-4.88,P<0.001)显着低于营养正常患者,在疼痛(Z=-2.32,P=0.021)、恶心呕吐领域(Z=-2.98,P=0.003)显着高于营养正常患者;⑤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胃癌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Waldχ2=15.77,P<0.001)、ECOG 得分(Waldχ2=10.40,P=0.015)是蛋白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胃癌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Waldχ2=18.42,P<0.001)、ECOG得分(Waldχ2=11.16,P=0.011)是能量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3.基于互联网的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调查结果:采用人工检索和爬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互联网上关于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及需求进行提取,经去重、清洗后,最终纳入1420个饮食相关问题,提问中饮食问题的时间点涉及拟出院到胃切除术后数年。询问关于胃癌术后“如何吃”的问题占全部问题的83.87%,询问饮食相关症状的原因和处理类问题占12.04%,询问营养品类问题占3.45%,询问饮食和预后问题占0.56%,询问饮食和运动类问题占0.07%。其中,在“如何吃”问题中,胃癌术后“常规饮食”及针对某一食物“是否可以吃”的提问分别占43.84%和44.44%。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饮食期间出现最多的七大症状分别为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胀、嗳气、反酸、体重下降,共占81.13%。针对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情感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问题情感倾向整体上处于正向(正性vs负性得分:1758 vs-1531),但是饮食和症状类问题情感倾向整体上处于负向(正性vs负性得分:256.5 vs-410),提示饮食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患者经口营养需求分析提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需求包括胃癌术后饮食相关知识、心理支持及专业人员提供营养知识的需求。4.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结果显示:基于胃癌术后患者经口营养实践、运动管理、心理支持主题分别进行文献检索,本部分共纳入22篇实验性研究文章、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6篇胃癌术后经口营养宣教手册。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系统地对营养评估、促进经口营养实施的措施、运动管理、心理支持等进行证据评价和综合,结合前期的文献回顾和研究结果,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结论:1.胃癌患者术后3个月内经历体重持续丢失,全胃切除、BMI≥25kg/m2是胃癌术后3个月内体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2.胃癌居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3.胃癌切除术后3个月内接受化疗的居家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达标率最高,且蛋白质摄入不达标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4.患者的营养知识、活动情况是导致胃癌患者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者营养知识不足会影响经口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营养状况。5.胃癌术后居家患者常见饮食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吃”、“出现饮食相关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的需求主要为对饮食知识的需求、对专业人员实施营养支持的需求、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6.以本研究前期研究结果为基础,构建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由经口营养管理模块、运动管理模块和心理支持模块三部分组成。
陈博,徐阿曼,胡孔旺,韩文秀,张嘉炜,李霆,韦之见,熊茂明,孟翔凌[2](2016)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对所有新入院胃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确定手术方式,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谷氨酰胺组(glutamine,Gln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肝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及营养相关住院时间。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一致。研究发现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Gln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9±5.6)g/L比(30.8±4.0)g/L(P=0.04)和(36.6±3.9)g/L比(33.9±4.2)g/L(P=0.04)。术后Gln组患者CD4+/CD8+细胞免疫指标较对照组显着增高(1.7±0.7比1.2±0.3,P<0.05)。Gln组在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65.7±5.3)h比(71.6±7.2)h,P<0.01)〕和术后营养相关住院时间〔(10.1±1.8)d比(11.7±1.9)d,P<0.01)〕均短于对照组。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现药物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存在营养风险的全胃切除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具有改善患者部分临床结局指标功能。
刘升辉[3](2016)在《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近年来,由丹麦医生Kehlet等提出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ERAS通过在围手术期综合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而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加快病人的康复,促使病人早日出院。随着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发展,外科手术病人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的纠正等已成为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支持意指为治疗或减轻疾病症状、增强临床治疗疗效,根据营养学机理采用的膳食营养方法。通过鼻饲、静脉输入等途径将氨基酸、脂肪乳、谷氨酰胺等营养素输入病人体内,是改善与维持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以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不进行营养支持则会对病人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而对于无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可能不改善结局,甚至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造成营养支持滥用。随着营养支持的兴起,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病人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理论上有必要规范进行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因而需要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营养支持治疗计划。无营养风险病人则不应盲目进行营养支持,以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浪费国家有限资源。“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2002)”是2002年Kondrup教授等基于128项RCT研究而制定的适用于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是当前唯一一个依据循证医学基础而建立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建立该项工具的目的旨在筛选出通过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的病人。“NRS2002”因其相对简单易用的原则,在国内外应用均有很好的适应性。“NRS2002”对胃肠、呼吸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用于肝胆疾病围手术期的营养风险筛查并指导营养支持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少。临床上肝胆疾病病人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情况并非少见。肝脏是物质代谢的中心,肝胆外科疾病的发生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其营养支持的时间、剂型、方式等均具有不同于一般胃肠疾患的独特特点。不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但不能改善病人预后,反而会对病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肝胆疾病病人应用营养支持尤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有必要选取最需要、适合营养支持的病人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并对其选择适宜的营养支持方案。Gln参与免疫调控的效果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其促进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但也有研究报道表明Gln的使用并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国内外营养协会指南对Gln的使用也持有不同意见。鉴于以上情况,本课题将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行调研,比较分析有营养风险病人进行不同方案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结局差异,以及肝胆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应谷氨酰胺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通过该项工作,期望能为肝胆外科疾病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依据。第一部分谷氨酰胺治疗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一、目的观察肝胆手术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探讨谷氨酰胺治疗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二、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胆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病种:包括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肝内胆管结石、巨大肝血管瘤或肝囊肿病人进行肝部分切除术,胆总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或门体断流术。(2)入院后进行手术治疗。(3)能完成身高、体重测量。(4)住院时间≥5d。(5)NRS 2002评分≥3分。(6)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B级者。(7)出院标准一致:病人无疼痛,伤口愈合,肝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饮食、下床活动。需满足上述所有标准。排除标准:(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存在严重腹腔积液影响实际体重者。(3)入院后48h内未完成营养风险筛查者。(4)肝功能Child分级C级者。(5)发生术中或术后大出血(≥800m1)、术后胆瘘、伤口裂开等手术并发症者。(6)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有其中一项即排除在外。2.营养风险筛查根据NRS 2002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内容包含3方面:(1)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2)疾病严重程度评分(0-3分)。(3)年龄评分:在上述评分基础上若年龄≥70岁则加1分;总评分为0~7分。根据Kondrup等的研究及欧洲营养学会指南,NRS评分<3分为无营养风险,NRS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将体质指数(BMI)<18.5定义为营养不良,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3.相关治疗Gln组病人在术后经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20g/d(100mL:20g山东鲁抗辰欣药业),补充时间为5~7d。两组病人术前均预防应用同级别抗生素治疗,当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后再按需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术后均有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配合早期进食。4.病例分组及资料收集将NRS 2002评分≥3分的病人按照临床是否给予Gln治疗的实际情况分成Gln组和非Gln组,再分别根据NRS评分程度按3分≤NRS<5分和5分≤NRS≤7分分成两个亚组,根据疾病性质按良恶性分成两个亚组,根据是否胆道梗阻分成两个亚组。进行双人双录入相关数据连续采集。建立Epidata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记录每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Gln治疗情况,结局指标包括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采用美国胸科医师及重症医学学会标准,指在人体内原本无菌的组织中出现了病原体并经病原体培养结果证实,且有与感染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或血液学方面的依据,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脓毒症等。本研究计划获得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注册号:20090058),并征得病人知情同意。5.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如年龄、BMI、住院天数等)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性别、感染性并发症、营养不良等)用百分数(%)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如性别构成比、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感染性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Gln组、非Gl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9.1%,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1.28±7.77)d、(12.03±9.02)d,P>0.05。Gln治疗能显着降低恶性疾病、胆道梗阻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对良性疾病病人、非胆道梗阻病人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NRS评分≥5分的病人,Gln组(130例)和非Gln组(47例)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7%、12.77%,住院时间分别为(11.21±7.15)d、(12.73±1.26)d,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Gln治疗是感染性并发症的保护因素,而NRS评分≥5分、术前GGT升高、术前前白蛋白降低是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0.76、1.19、1.25、1.39,均P<0.05。四、结论Gln治疗能显着降低存在营养风险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Gln治疗能显着降低恶性疾病、胆道梗阻病人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对于NRS评分≥5分的病人,Gln尚可缩短住院时间,更能从Gln治疗中获益。第二部分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营养风险肝胆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一、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对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二、资料与方法1.纳入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胆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①病种:包括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血管瘤、肝囊肿、门静脉高压症病人;②入院后顺利实施手术治疗者;③能完成身高、体重测量者;④住院时间≥5天者;⑤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确认NRS 2002评分≥3分者;⑥术前肝功能Child-Pughn A-B级者;⑦出院标准一致:病人无疼痛,伤口愈合,肝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饮食、下床活动。以上条件要求同时存在。(2)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存在严重腹腔积液影响实际体重测量者;③入院后48h内未完成营养风险筛查者;④肝功能Child-PughnC级者;⑤发生术中或术后大出血(≥800ml)、术后胆瘘、伤口裂开等手术并发症者。⑥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有其中一项即排除在外。2.营养风险筛查根据NRS 2002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内容包括三方面:①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 ②疾病严重程度评分(0-3分);③年龄评分:在以上评分基础上年龄≥70岁者加1分;总评分为0-7分。根据Kondrup教授等的研究及欧洲营养学会指南,NRS评分<3分为没有营养风险,NRS评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将体质指数(BMI)<18.5定义为营养不良,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3.营养支持方案方案①:从静脉输入包括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乳在内的人工营养素,即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或通过口服、鼻胃管、鼻肠管、经皮的胃肠造瘘管通道给予营养物质,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PN或EN的非蛋白热卡占15-30kcal/kg/day,且氨基酸0.8-1.6g/kg/day,持续≥5d。方案②:符合上述PN或EN能量及蛋白质入量标准,但应用时间仅为2-4d;或不符合(低于或高于)上述PN或EN能量及蛋白质入量范围,但应用时间≥2d。方案③:单用氨基酸或脂肪乳;或营养支持仅使用1天。使用的脂肪乳为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20%(250ml:50g华瑞制药公司),氨基酸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250ml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方案④:只补充葡萄糖和生理盐水,未使用氨基酸及脂肪乳。四组病人肠功能恢复后即开始经口进食。4.病例分组及资料收集将NRS 2002评分≥3分的病人,按照四种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分成①、②、③、④组,再分别根据疾病性质按良恶性分成两个亚组,根据是否胆道梗阻分成两个亚组,根据NRS评分程度按3分-≤NRS<5分和5分≤NRS≤7分分成两个亚组。建立Epidata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记录每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营养支持治疗情况,临床结局指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如年龄、BMI、住院天数等)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性别、感染性并发症、营养不良等)用百分数(%)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如性别构成比、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感染性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2011——2014年连续筛查肝胆外科病房中顺利进行手术治疗的936例患者,共402例存在营养风险,纳入队列研究,队列①、②、③、④各占90例(22.39%)、106例(26.37%)、100例(24.88%)、106例(26.37%)。402例有营养风险病人中,共有23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其中良、恶性疾病病人总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3%(14/284)、7.63%(9/118),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9±4.70)d、(12.53±6.37)d,(均P>0.05);非胆道梗阻、胆道梗阻病人总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2/297)、10.48%(11/105)(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6±5.90)d、(12.76±3.74)d(P>0.05)。①、②、③、④组病人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4/90)、2.8%(3/106)、6%(6/100)、9.4%(10/106),四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27±7.25)d、(10.76±6.48)d、(11.97±8.77)d、(12.26±10.0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53170.60±23470.50)元、(39853.09±22713.07)元、(22933.51±13542.79)元、(24216.98±15930.6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步将良恶性疾病病人、是否胆道梗阻病人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不同的四组中,其良性疾病病人、非胆道梗阻病人的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恶性疾病、胆道梗阻病人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在方案①组最低,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NRS评分≥5分的患者中,接受营养支持方案①、②、③、④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2/47)、2.0%(1/51)、5.4%(2/37)、16.7%(7/42)(P<0.05)。对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营养支持、NRS评分≥5分、术前GGT升高、术前前白蛋白降低是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13、1.19、1.25、1.39,均P<0.05。四、结论对于NRS≥3分的肝胆外科病人,应注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以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康复。特别是对于NRS≥5分的病人,更应注意给予适宜的营养支持,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和机体抗病耐力,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张柏林[4](2015)在《Ala-Gln对仔猪氮营养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饲料蛋白质进入机体后,在胃肠道消化酶作用下被降解为肽及游离氨基酸,通过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日粮氮营养素在机体内的消化与代谢不仅取决于消化道,还涉及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饲料中抗营养物质、活性肽等外源物质干预下,氮营养素的消化与代谢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外源活性物质对氮代谢的调控作用,可为氮营养素的高效利用,降低氮排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能够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及小肠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增加机体的氮利用,并能有效地缓解机体的免疫应激,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Ala-Gln研究其对正常及应激仔猪氮代谢的影响,并通过对氮代谢网络中关键通路的分析,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1.研究日粮添加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选取35日龄阉公猪180头(体重约为1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栏,每栏20头猪,每个处理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62%Ala、0.5%Ala-Gln及0.21%Ala+0.34%Gln,试验期为28天。结果显示:与Ala组相比(对照组),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降低了料重比(F/G,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未产生显着影响;日粮添加Ala+Gln对仔猪ADG、ADFI及F/G均无显着影响(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血液总蛋白(TP,P<0.05)含量,显着降低了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P<0.05)水平,对碱性磷酸酶(AKP,P>0.05)的活性并无显着影响;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血液TP含量(P<0.05),对AKP及LDH含量没有影响(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降低了粪中铵态氮、色胺、苯乙胺、组胺及酪胺含量(P<0.05),但对粪中腐胺及尸胺含量没有影响(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降低了色胺及苯乙胺含量(P<0.05),但对铵态氮、组胺、酪胺、腐胺及尸胺含量没有影响(P>0.05)。2.日粮添加Ala-Gln及Ala+Gln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显示,与Ala组相比,Ala-Gln显着增加了仔猪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仔猪空肠胰蛋白酶及胰腺胰蛋白酶活性(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血浆中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组氨酸(His)、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Ser)、谷氨酸(Glu)、Gln及脯氨酸的含量(P<0.05),而Ala+Gln显着增加了血浆Leu、Phe、His、Ser及Glu的含量(P<0.05);Ala-Gln显着增加了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表达,如钙离子传感受体(CaSR)、味觉传感受体1及味觉传感受体3异二聚体(T1R1+T1R3)、G蛋白偶联受体93(GPR93)的表达(P<0.05);同时,Ala-Gln也增加了空肠黏膜SLC1A5、SLC6A19、SLC7A7及SLC15A1等转运载体的表达(P<0.05)。3.日粮添加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显示,与Ala组相比,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仔猪肝脏及肌肉中Gln及谷氨酸(Glu)的含量(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肝脏及肌肉中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显着降低了肝脏和肌肉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P<0.05);同时,日粮添加Ala-Gln也显着增加了肝脏及肌肉组织中谷氨酸脱氢酶(GDH)及谷氨酰胺酶(GA)的表达水平(P<0.05)。此外,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肝脏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1)的表达水平(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肝脏及肌肉中磷酸化mTOR、磷酸化4E-BP1及磷酸化S6K1的表达水平(P<0.05),显着降低了肌肉中MAFbx及MuRF1的表达水平(P<0.05)。4.日粮添加Ala-Gln对LPS刺激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在正常仔猪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试验选用Ala-Gln作为外源活性物质。给仔猪腹腔注射LPS,建立仔猪免疫应激模型。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即日粮类型(0.62%Ala或0.5%Ala-Gln)和LPS刺激(100μg/kg体重LPS或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每个处理6栏,每栏4头猪。在头10天,仔猪不进行LPS刺激,分别饲喂含0.62%Ala或0.5%Ala-Gln的日粮,在第11及15天早上8点,仔猪分别被注射LPS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在LPS刺激后(d11-15),LPS刺激显着降低了仔猪的生长性能(P<0.05),Ala-Gln有缓解LPS刺激引起的仔猪平均日增重(P=0.071)及平均日采食量(P=0.087)下降的趋势。LPS刺激显着增加了血液中LDH活性(P<0.05)、降低了血液中AKP活性(P<0.05);LPS显着降低了血液中IGF-1及FT4含量、显着增加了血液中皮质醇含量(P<0.05),而Ala-Gln缓解了LPS引起的皮质醇含量的增加(P<0.05);LPS刺激显着增加了粪中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及铵态氮含量(P<0.05),而Ala-Gln添加显着降低了粪中色胺、酪胺及铵态氮含量(P<0.05)。5.Ala-Gln对LPS刺激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4。结果显示,LPS刺激显着降低了仔猪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脂肪(EE)及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Ala-Gln有增加DM(P=0.095)、OM(P=0.071)及CP(P=0.083)表观消化率的趋势;LPS刺激显着降低了胃蛋白酶活性、空肠胰蛋白酶及胰腺胰蛋白酶活性(P<0.05),而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胰腺胰蛋白酶活性(P<0.05),并且有显着增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的趋势(P=0.074);LPS刺激显着降低了血液中Lys、Arg、Tyr、Phe、Leu、Ile等氨基酸的含量(P<0.05),日粮添加Ala-Gln显着增加了Gln、Ile、Leu、Lys及Val等氨基酸的含量(P<0.05);LPS刺激及Ala-Gln均显着增加了CaSR、T1R1、T1R3、GPRC6A及GPR93的表达,并且LPS刺激和日粮添加Ala-Gln对T1R3具有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LPS刺激显着降低了空肠黏膜SLC1A5、SLC7A9、SLC6A19、SLC7A7、SLC1A1及SLC15A5的表达(P<0.05),Ala-Gln增加了空肠黏膜SLC1A5、SLC7A9、SLC6A19、SLC7A7及SLC15A5的表达水平(P<0.05),但并未显着影响SLC1A1表达(P>0.05)。6.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4。结果显示,LPS刺激增加了血浆中TNF-α、IL-1β、IL-6含量(P<0.05),Ala-Gln显着降低了血浆中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P<0.05)。LPS刺激显着增加了肝脏中Gin含量,显着抑制了肌肉中Gin含量(P<0.05)。Ala-Gln添加显着增加了肝脏及肌肉中GS活性及GA表达(P<0.05)。LPS刺激显着增加了肝脏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铜蓝蛋白(Cp)的表达(P<0.05),而添加Ala-Gln则降低了CRP、SAA及Cp的表达(P<0.05)。Ala-Gln添加增加了肌肉中IGF-1信号及Akt的表达(P<0.05)。Ala-Gln增加了肝脏及肌肉中磷酸化mTOR、磷酸化4E-BP1及磷酸化S6K1的表达水平。除此之外,Ala-Gin降低了LPS刺激下Toll样受体4、MAFbx及MuRF1的表达(P<0.05),对LPS刺激引起的肌肉蛋白降解具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日粮添加0.5%Ala-Gln显着提高了正常仔猪生长性能,降低了粪中含氮化合物排放,提高了仔猪日粮氮表观消化率、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的表达,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日粮添加Ala-Gln二肽的效果要优于Ala+Gln联合添加组。(2)日粮添加Ala-Gln可显着增加了肝脏及肌肉中GA及GDH表达,提高了Gln利用及肝脏和肌肉mTOR信号分子表达,并且显着抑制了肌肉MAFbx及MuRF1表达,有利于增加肝脏及肌肉蛋白合成,抑制肌肉蛋白降解。而Gln对蛋白合成增加和蛋白降解抑制的作用可能与肝脏和肌肉中Gin的代谢增加有关。(3)LPS刺激显着降低了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同时抑制了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转运载体的表达,抑制了仔猪养分消化利用。日粮添加Ala-Gln增加了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的表达,有增加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LPS应激对仔猪养分消化吸收的抑制作用。(4)LPS刺激显着增加了肝脏中Gln含量,显着增加了肝脏中急性期蛋白表达及mTOR蛋白信号,而日粮添加Ala-Gln则降低了肝脏中急性期蛋白表达,对LPS引起的肝脏应激具有缓解作用。LPS刺激显着降低了肌肉中Gln含量及肌肉中mTOR信号,提高了 MAFbx及MuRF1的表达从而诱导了肌肉蛋白的降解。日粮添加Ala-Gln增加了肌肉中Gln含量,增加了肌肉mTOR信号分子的表达,并且通过抑制UPP及TLR4通路中信号分子的表达而有效地抑制了LPS刺激引起的仔猪肌肉蛋白降解。
张建松[5](2010)在《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治疗》文中提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腹症,占AP发病率的20%-30%,病程较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SAP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并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导致以蛋白质代谢为主的分解代谢,出现急性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严重的代谢紊乱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且在早期即可出现胃肠功能障碍。采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既能达到对胰腺的最小刺激,抑制胰腺的分泌,又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从而阻止SAP病情恶化并向良性演变,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营养支持在SAP治疗中显得非常重要。现代研究证实SAP的营养支持早期应以PN为主,当肠功能允许时,PN+EN是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最终过渡到EN。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促进肠道吸收和运动功能,能够尽早实施EN,较少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效果,以供临床应用。了解经结肠灌注药物和营养物质来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可行性。方法:对最近几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外科进行经结肠内灌注中药、营养液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和实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进行经结肠内灌注中药、营养液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能够早期进行,能够显着提高疗效,患者花费少,并减少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营养支持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够发挥作用,尤其是对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肛门滴注药物和营养素显示十分重要。
赵东峰,李汉超,王悦然[6](2010)在《基因工程人生长激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人生长激素(h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人出生后最主要的内分泌激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其在问世初期主要作为激素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儿童成长期和成人的各种生长激素缺乏症。而后,由于其安全性和易获得性,尤其是其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目前已被广泛地用于大面积烧伤、肠外瘘、急性坏死性胰晾炎、重症感染、扩张性心肌病、呼吸功能衰竭、重症乙肝(肝硬化)、肾衰等治疗领域,在减肥、抗衰老、美容等领域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将就rhGH的研制、作用机理、以及临床适应症选择等问题作一探讨。
张运歆[7](2008)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荷瘤裸鼠血清中GH、IGF-Ⅰ、IGFBP和VEGF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短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后荷人胃癌裸鼠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2、3(IGFBP-1、2、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对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MKN45接种于裸鼠右臀部皮下,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于接种第14天,选取瘤体生长良好的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DDP)、rhGH组、DDP+rhGH组,再分为两个时间点(给药结束后第1天和第3天),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裸鼠。连续给药6天,分别于给药结束后第1、3天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GH、IGF-I、IGFBP-1、2、3和VEGF。并测量瘤体长、短径,计算瘤体体积及肿瘤抑制率。结果:瘤体:给药后DDP组、DDP+rhGH组与对照组、rhGH组比较瘤体体积明显减小,生长缓慢(P<0.05),肿瘤抑制率增加(P<0.05);DDP+rhGH组与DDP组、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学:给药结束后第1天,rhGH组、DDP+rhGH组与DDP组、对照组比较,血清中GH、IGF-I、IGFBP-2、IGFBP-3明显增加(P<0.05);rhGH组与DDP+rhGH组、DDP组与对照组比较GH、IGF-I、IGFBP-2、IGFBP-3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DP组、DDP+rhGH组与对照组、rhGH组比较IGFBP-1明显降低(P<0.05);DDP组与rhGH组、对照组比较,DDP+rhGH组与rhGH组比较VEGF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rhGH组、DDP组与DDP+rhGH组比较IGFBP-1、VEGF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结束后第3天荷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血清中GH、IGF-I、IGFBP-1、IGFBP-2、IGFBP-3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DP组、DDP+rhGH组的VEGF较对照组、rhGH组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rhGH组、DDP组与DDP+rhGH组比较VEGF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应用外源性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增加荷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血清中GH、IGF-I、IGFBP-2和IGFBP-3,但对人胃癌细胞无明显促进生长作用。
庞家武,吕小平[8](2008)在《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曹建春[9](2006)在《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和目的肠道不仅是一个吸收和消化的器官,同时在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肠道多种功能得以正常维持的基础。在创伤和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肠道的屏障功能受到削弱或损害,就可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经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侵入体循环,造成肠源性感染(Gut origin sepsis)和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并在一定条件下激发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连锁反应,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害。因此,胃肠道被认为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动力部位”和靶器官。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时腹腔压增高,肠系膜动脉、肝动脉、小肠黏膜、肝脏微循环及门静脉血流减少,造成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无氧代谢、酸中毒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因此研究腹腔压变化规律和腹内高压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防护措施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腑汤是导师李乃卿教授的经验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内制剂,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迟缓、以及麻痹性肠梗阻等方面,能够改善患者腹胀、腹痛、促进肠鸣音恢复和排便排气。本研究在导师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对腹腔压变化的规律、腹腔压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腹内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行初步探索;与谷氨酰胺相对照,研究了通腑汤对腹腔压的干预作用、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通透性增高的干预作用、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变化以及通腑汤的临床疗效作了初步研究。2方法本课题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干预治疗和临床防治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腹腔压变化规律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腑汤对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第三部分,腹腔压变化对血压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第五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第六部分,通腑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第一部分,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氮气气腹法成功制作了腹腔压增高的模型。定时定量向大鼠腹腔内注入氮气。利用MP-100A-CE型生理监护仪即时监测腹腔压动态变化。取每组各时间点腹腔压的算数平均值,绘制腹腔压和氮气量的散点图,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腹腔压升高和降低的氮气量与腹腔压的函数关系。第二部分,腹腔高压造
张明鸣[10](2004)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文中研究说明【试验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对象和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48例符合计划要求的胃肠道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为对象。按随机表进入研究组(24例)或对照组(24例),两组为等氮等热卡营养摄入。研究计划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参加。术前1日~术后10日为观察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和营养支持方案相同,营养支持总热量为20kcal·kg-1·d-1、氮量为0.14g·kg-1·d-1、热/氮比为140:1。生长激素组术后第3天开始加用重组人类生长激素(rhGH,0.15IU·kg-1·d-1)皮下注射,连续7日。监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营养耐受性指标和氮平衡指标,同时记录胰岛素应用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结果。 【结果】(1)安全性:rhGH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肝酶谱变化的代谢性并发症,无严重不良事件。(2)替代(surrogate efficacy)有效性指标(end point markers)①氮平衡:研究组累积氮平衡为(11.37±16.82)g,对照组累积氮平衡为(-9.11±17.52)g,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0。②营养指标:所有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差值(delta)无显
二、联合应用rhGH、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营养素吸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应用rhGH、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营养素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胃癌流行病学概述 |
2. 营养不良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3. 胃癌患者营养不良流行病学特征 |
4. 胃癌患者营养治疗状况 |
5.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实践现状 |
6. 胃癌术后居家经口营养中存在的问题 |
7. 营养评估和评价指标 |
8. 营养管理理论 |
文献回顾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理论基础 |
3. 相关概念界定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方法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体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部分研究总结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
第四部分 胃癌居家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部分研究结论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 |
第五部分 基于互联网的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问题和需求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部分研究总结及对下一步研究启示 |
第六部分 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第七部分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2)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研究过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结果 |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相血浆蛋白、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相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
2.4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3 讨论 |
(3)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与前沿 |
1 营养风险的概念 |
2 营养风险的筛查 |
3 NRS2002的应用现状 |
4 谷氨酰胺的作用 |
第一部分 谷氨酰胺治疗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临床结局影响研究 |
1.1 前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有营养风险肝胆手术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结论 |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Ala-Gln对仔猪氮营养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上篇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氮营养素消化代谢的研究进展 |
1 胃肠道氮营养素化学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 |
1.1 胃肠道化学传感受体 |
1.2 肠道氨基酸及肽转运载体 |
2 肝脏氮营养素代谢及调控 |
3 机体蛋白合成及降解信号通路 |
3.1 机体蛋白合成信号通路 |
3.2 机体蛋白降解信号通路 |
第二章 LPS免疫应激对动物氮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LPS |
2 LPS免疫应激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LPS免疫应激对动物炎症反应的影响 |
4 LPS免疫应激对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 |
5 LPS免疫应激对肝脏氮代谢的影响 |
6 LPS免疫应激对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影响 |
6.1 LPS免疫应激对肌肉蛋白合成的影响 |
6.2 LPS免疫应激对肌肉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三章 Gln和Ala-Gln的研究进展 |
1 Gln和Ala-Gln的特点 |
2 Gln在体内的代谢 |
2.1 Gln在肠道内的代谢 |
2.2 Gln在免疫细胞中的代谢 |
2.3 Gln在肝脏中的代谢 |
2.4 Gln在肌肉中的代谢 |
3 Gln和Ala-Gln的生理作用 |
3.1 对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3.2 对免疫机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 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4 Gln和Ala-Gln对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 |
5 Gln和Ala-Gln对蛋白降解信号的影响 |
下篇试验研究 |
第一章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Ala-Gln及Ala+Gln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Ala-Gln及Ala+Gln对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 |
2.4 Ala-Gln及Ala+Gln对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2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3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4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表达的影响 |
2.5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空肠黏膜氨基酸及肽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和肌肉中Gln及Glu含量的影响 |
2.2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及肌肉中Gln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3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及肌肉中Gln代谢酶表达的影响 |
2.4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mTOR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 |
2.5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肌肉mTOR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 |
2.6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肌肉MAFbx及MuRF1 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 |
2.4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粪中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氨基酸及肽传感受体及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2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3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血液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4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血液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5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空肠黏膜氨基酸传感受体表达的影响 |
2.6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空肠黏膜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信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血浆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2.2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肌肉中Gln及Glu含量的影响 |
2.3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ALT、AST、GS活性及GA mRNA表达的影响 |
2.4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肌肉ALT、AST、GS活性及GA mRNA表达的影响 |
2.5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急性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2.6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肌肉胰岛素及IGF-1信号的影响 |
2.7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mTOR信号的影响 |
2.8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肌肉mTOR信号的影响 |
2.9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肌肉降解相关信号分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体讨论 |
1.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吸收效果研究 |
2. Ala-Gln及Ala+Gln对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效果研究 |
3.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吸收效果研究 |
4. Ala-Gln对LPS应激仔猪肝脏蛋白合成、肌肉蛋白合成及降解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最新研究 |
1、与饮食相关的引起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及致病机制 |
1.1 胆道疾病 |
1.2 酒精中毒因素 |
1.3 高脂血症 |
2、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代谢特点 |
2.1 能量消耗改变 |
2.2 糖代谢异常 |
2.3 蛋白质代谢异常 |
2.4 脂肪代谢异常 |
2.5 水电解质代谢异常 |
3、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代谢的临床表现及机制 |
3.1 恶心、呕吐 |
3.2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IBD) |
3.3 消化道瘘 |
3.4 腹腔室间隔综合症 |
4、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指证及原则 |
4.1 急性炎症期 |
4.2 坏死感染期 |
4.3 康复期 |
5、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分泌的影响 |
5.1 肠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分泌的影响 |
5.2 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分泌的影响 |
6、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方式和实施 |
6.1 肠外营养支持 |
6.1.1 PN途径 |
6.1.2 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 |
6.1.2.1 葡萄糖 |
6.1.2.2 脂肪乳 |
6.1.2.3 蛋白质 |
6.1.2.4 氨基酸 |
6.1.2.5 谷氨酰胺(G1n) |
6.1.2.6 代谢调理制剂 |
6.1.2.7 胰岛素 |
6.1.2.8 其他物质 |
6.1.3 PN的实施 |
6.1.4 PN的主要并发症 |
6.1.4.1 空气栓塞 |
6.1.4.2 插管损伤或导管意外 |
6.1.4.3 导管并发的感染 |
6.1.4.4 代谢性并发症 |
6.1.4.4.1 低血糖 |
6.1.4.4.2 高血糖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
6.1.4.4.3 电解质紊乱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
6.1.4.5 与周围静脉长期输注营养液有关的并发症 |
6.1.4.6 胃肠道免疫低下及肝胆并发症 |
6.2 肠内营养支持 |
6.2.1 SAP肠内营养的时机和条件 |
6.2.2 肠内营养对SAP的作用优势 |
6.2.3 治疗的途径 |
6.2.4 肠内营养的实施 |
6.2.4.1 置管方法及饲养方式 |
6.2.4.2 EN制剂的选择和应用 |
6.2.4.3 生态免疫EN |
6.2.4.4 预防EN的并发症 |
7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营养支持中的特殊处理 |
7.1 高糖血症 |
7.2 高脂血症 |
7.3 低白蛋白血症 |
7.4 肠屏障功能障碍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2. 中医辨证治疗 |
2.1 分型论治 |
2.1.1 肝郁气滞型 |
2.1.2 脾胃实热型 |
2.1.3 肝脾湿热型 |
2.1.4 蛔虫上扰证 |
2.2 分期治疗 |
2.2.1 第一期(急性反应期、气血郁闭期)的治疗 |
2.2.2 第二期(全身感染期、热毒炽盛期)的治疗 |
2.2.3 第三期(恢复期、邪去正伤期)的治疗 |
3 中医中药在治疗SAP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抑制胰酶分泌 |
3.2 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活性 |
3.3 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 |
3.4 抗内毒素,保护胰腺细胞及胰周器官 |
3.5 增加胃肠运动,保护肠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方法及结果 |
1. 经肛肠滴注中药"通腑汤"的研究 |
1.1 研究对象选择与分组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分组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1.5 结果 |
2. 肛肠滴注控制条件的研究 |
2.1 研究对象选择与分组 |
2.2 按华罗庚优选法(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因素水平安排 |
2.3 正交表直观图 |
2.4 优选结果 |
3. 结肠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
讨论 |
1. 通腑汤在治疗SAP的价值与应用 |
2. SAP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问题 |
3. 经肛肠滴注营养液的可行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因工程人生长激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生长激素的研制历史与作用机制 |
1.1 人生长激素的研制历史 |
1.2 h GH的作用机制 |
2 生长激素的临床适应症研究进展 |
2.1 rhGH对儿童及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作用 |
2.1.1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
2.1.2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 |
2.2 rhGH对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
2.3 rhGH对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作用 |
2.4 rhGH、生长抑素与临床营养支持疗法的组合应用 |
2.5 rhGH与生长抑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
2.6 rhGH对肝脏功能及肝叶切除术后肝脏组织再生的作用 |
2.7 rhGH对重症感染的治疗作用 |
2.8 rhGH对术后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
2.9 rhGH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
2.9.1 rh GH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 |
2.9.2 rh GH对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
2.1 0 rhGH对生殖的作用 |
2.1 1 rhGH的抗衰老作用 |
3 rh GH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
(7)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荷瘤裸鼠血清中GH、IGF-Ⅰ、IGFBP和VEG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8)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营养物质 |
2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
3 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
4 益生菌 (微生态制剂) |
5 蛙皮素 (bombesin, BBS) |
6 中医中药 |
(9)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部分:腹腔压变化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通腑汤对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腹腔压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通腑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腔压的干预作用 |
1 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疗效判定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论文正文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三.综述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综述正文 |
参考文献 |
四.致谢 |
四、联合应用rhGH、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营养素吸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胃癌术后居家患者经口营养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D]. 田秋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 陈博,徐阿曼,胡孔旺,韩文秀,张嘉炜,李霆,韦之见,熊茂明,孟翔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07)
- [3]肝胆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D]. 刘升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4]Ala-Gln对仔猪氮营养素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柏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5]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营养支持治疗[D]. 张建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6]基因工程人生长激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赵东峰,李汉超,王悦然. 广州化工, 2010(02)
- [7]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荷瘤裸鼠血清中GH、IGF-Ⅰ、IGFBP和VEGF的影响[D]. 张运歆. 昆明医学院, 2008(10)
- [8]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J]. 庞家武,吕小平. 内科, 2008(02)
- [9]通腑汤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黏膜屏障的干预作用[D]. 曹建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D]. 张明鸣.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