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佳,汪伟民[1](2021)在《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论争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印关系从战略伙伴迅速走向战略敌对,甚至屡屡走在战争的边缘,这种变迁令世界为之震惊,与此伴随的是印度对华负面认知的加速上升及其主流战略界对华策略的激烈论争。独立至今,印度战略界的对华策略大致可分为三派:极端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及和平主义。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策略正逐渐从强调"平衡+接触"的实用主义为主演变为"反华""遏华"的极端民族主义,主张向中国主动挑衅,战略冒险主义不断攀升,并在中美战略竞争中选择高风险的投机主义,加速向美国靠拢。导致印度对华负面认知螺旋式上升的因素包括国际格局的变迁、印度民族主义的膨胀以及印度鹰派对"中国威胁论"的极力渲染。印度对华策略的激烈争论与尖锐分化引起了中国战略界的同频共振,后者形成了传统友谊派、矛盾不可调和派及平行崛起派三派对印策略。通过分析中印战略界观点的碰撞,对照其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可以为避免双边激烈的地缘对抗、降低武装冲突和战争风险提供建议。
门洪华,汪婷[2](2021)在《中印伙伴关系复杂性的战略分析》文中指出妥善处理中印伙伴关系复杂性,是应对双边关系恶化、发展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起点。当前,如何妥善经略中印关系考验着中国外交的智慧。面向未来,双方应摒弃零和思维,加强竞争管控,避免双边关系持续恶化,为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提供条件和动力。应对双边关系复杂性,中印应发挥高层往来的引领作用,理性看待对方崛起,推动双方形成新的全球战略共识;依托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开展合作,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推进安全对话,稳定地区预期,加强竞争管控和危机应对,为中印关系重回正轨创造条件。
周玉萍[3](2021)在《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迪政府上台后对印度外交政策作出显着调整,在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莫迪政府变革性的外交举措既显现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体现在总理莫迪任期内所制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上。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地区秩序与国际格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下的“身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莫迪政府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尝试作出规律性提炼与总结。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重点:说明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印度对外政策的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基于已有的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行为”分析路径进行创造性整合与阐释;提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性;最后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正文第一章对国家身份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力。第二章回溯印度外交的文明基因、历史脉络与战略思维,综观当前国际体系结构和“他者”话语的建构作用,为深入探究印度对外政策进行了背景铺陈。第三章透过莫迪政府的认知特点,看行为主体如何理解和定位国家身份与利益。第四章从周边、区域、全球多个层面展示了莫迪政府的外交举措,并对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了规律性把握,即在本国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下,莫迪政府如何基于身份认知确定国家利益,进而产生政策行为。第五章选取莫迪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典型案例来验证国家对外交往时“身份—行为”路径下的决策驱动机制,即在“印太”框架内,印度如何基于身份认知和利益目标,理解中、美两个主要大国的政策与角色,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对“他者”政策,实现具有明显转向表征的外交关系再造。结论部分系统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身份理论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决策者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从根本上左右着该国的对外行为。莫迪政府的政策调整正是基于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身份—行为”逻辑的把握有助于“自我”对“他者”行为与角色作出充分研判,从而减少误读,合理决策,有效外交。
张坤[4](2021)在《新世纪以来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及中国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的重心也随之变化,逐渐由原先的欧美地区向着有活力的亚洲地区迁移,呈现“东升西降”的特点。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友好是21世纪中印一同崛起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世界格局大变动大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下研究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尤其是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印度,推动中印关系发展。本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梳理印度对中国的基本认知。通过印度政府,印度学者以及印度主流媒体三个主要群体来分析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在印度学者眼中,主流的印度的对华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主流的派别是把中国作为印度在崛起中的对手而不是把中国放在对立面,另一个派别是对华友好派,认为中国是印度的友邦,两国可以友好交流往来,最后一派较为极端,认为中国是印度的威胁,两国在安全方面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对华持敌对态度。在印度政府的立场中,在经历了过去的乍暖还寒、摇摆不定的中印关系,印度政府由瓦杰帕伊时期的敌视提防的认知态度,进行核试验来以图维护国家安全,到辛格和莫迪政府的逐渐修正了“中国威胁论”,印度虽然偶尔对中国呈现负面认知,但总体是乐观的。印度政府逐步认为中国发展对印度发展意义重大,在对华认知上也逐步改善。尽管在印的英文媒体在数量上比较尴尬,读者受众也不多,但其却是研究中国问题,分析中国问题的主流方面,以下几家媒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印度快报》持有温和态度,仅仅认为应对中国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印度时报》将中国认为是威胁对象和竞争对手;《印度教徒报》将中国看作是友邻,论调友好积极;《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认知较为客观中立。第二部分分析影响印度对中国认知的因素。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印度的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以及国际域外大国等因素来分析以上因素是如何影响印度对中国认知。印度的自我认知是从尼赫鲁时期就开始的实用主义哲学,后续的领导人都继承了他的政治思想遗产,奉行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在推行印度的大国战略时,领导者个人因素都在自身的思想和政策中不断影响和作用着印度的对华认知。在印度国内则是由于印度的执政政党的理念不同,印度对华的认知也呈现着不同表现,对华友好的执政理念可以使印度转变对中国的威胁认知,而寻求两国的合作。国外因素则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和受美、俄、日等域外大国因素的左右,印度或为了国家安全或为了迎合各国而不断调整着对话认知。第三部分分析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对印度对华政策的影响。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分析,阐述认知对印度的对华政策的影响。政治方面两国虽然互动逐渐频繁,但是传统认知的对中国还是保留着潜在意识的戒备,两国受此影响,认知缺乏互信;在经济方面,印度在崛起中对中国保持着一个竞争对手的认知,在对华政策上两国在经济方面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但是经贸合作也有不平衡的一面,例如两国贸易逆差不断在扩大。文化方面,印度和中国之间碍于文化背景差异,两国的文化认知存在认知水平不对称和“交流赤字”的问题;安全方面,两国虽然曾经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是两国的边境时不时就会出现摩擦与冲突,为中印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中国的对策。首先是保持着目前印中关系稳中有进的策略,使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尽量不会出现负面认知。其次是要着手结局边界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从历史根源上破除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壁垒,通过合作和对话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对抗斗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使印度对中国认知逐渐向着友好合作的友邻友邦的方向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崛起,共筑“中国梦”和“印度梦”。
贺柳[5](2020)在《两次“习莫会晤”期间印度主流报纸对中印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文中指出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迅速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印关系纷繁复杂,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印度处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地理位置,印度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中国形象及中印关系,对未来中国与印度的合作发展、双方关系的维系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国内印度媒体涉华报道的相关文献,基本上从中国视角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假新闻、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报道等角度出发,缺少对印度本土媒体如何构建中印关系的研究。本文弥补研究视角缺陷,选取《印度时报》和《印度教徒报》两家印度主流英文报纸作为研究对象,以两次中印会晤期间共287篇报道为样本,为分析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于中印关系的建构,主要探讨印度主流报纸在报道中印关系相关议题时采用的议题框架,并分析印度主流报纸采取这种报道框架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在议题报道上,两家报纸对政治和经济议题关注较多,其次为文化议题。两家媒体在报道中印关系时呈现出“整体友好,部分对立,谨慎合作”的报道框架;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相对积极的态势,包括对未来中印的发展表现出的一些期待。但是在部分敏感问题上,如中印巴三方关系、一带一路议题、中印贸易逆差等,两家报纸呈现出一定的对中国的警惕以及对立的立场。相比而言,《印度教徒报》所呈现出的报道立场相对于《印度时报》而言更客观,态度更积极。本研究接着从中印关系发展的整体趋势、国家利益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印度媒体呈现出以上框架的原因。本研究从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印关系的报道出发,在理论层面为当下对印度媒体涉华报道的文献提供实证数据。在实践层面,研究结果所反映的中印两国复杂的关系和印度媒体对中印关系相关议题报道时所采用的框架、所持的态度以及公众舆论对华认知,有助于国内媒体了解印度在两国关系发展出现的敏感问题及遇到的分歧,为今后如何谨慎处理中印关系相关报道,从而推动中印两国的关系向友好共赢、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张可可[6](2020)在《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印关系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11月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以来,经过美国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回应,美国“印太”战略对印太地区的影响日益凸显。“印太”战略将传统意义上的印度洋和亚太地区进行地缘政治上的整合,一方面将使印度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印太”战略具有明显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该战略的施压对象和拉拢对象,这无疑会给中印关系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印太”战略背景下,印度与美、日、澳等国频频互动,域外大国对中印关系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同时印度希望借助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契机,降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洋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此外中印两国在印度洋上的安全困境也对两国关系也造成了一定挑战,这些都加深了中印之间的战略互疑。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影响下,印度依旧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这就使得中印关系仍将维持稳定的大局,这也符合两国的根本战略利益;同时由于美国“印太”战略存在着重政治轻经济的天然短板,经贸关系将成为稳定中印关系的压舱石。文章主要研究了美国“印太”战略及其可能对当前中印关系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美国“印太”战略,梳理了“印太”由地缘概念到现实战略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印太”战略出台的背景和目标,同时对于美国印太战略的主要内容从政治、军事、经济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新时期的中印关系发展从政治、经贸、民间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包括美国“印太”战略提出以后中印关系发生的一些变化。第三章对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中印两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包括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安全困境,域外大国因素的干扰以及两国在传统领域内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阐述了中国当前在发展对印关系时可以采用的战略措施,分别从政治、经贸、人文三个领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举措。从短期来看,美国“印太”战略的不断推进可能会给中印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增加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但是从长远来看,保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符合中印双方的战略利益,同时中印两国都有着坚持战略自主的外交传统,因此中印关系在总体上依然会保持一定的稳定,当然这也需要中印两国的共同努力。
冯传禄[7](2019)在《近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判:“回归常态”抑或“战略性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期中印关系回暖更多的只是一种从对抗向缓和、从非正常向常态的回归,并不能被视为中印关系的战略性转向。崛起国的风险厌恶和止损逻辑,以及双方在各自战略全局中的现实考量是中印关系从紧张状态实现"峰回路转"的深层次原因。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在国际体系格局未有重大变化前,印度与中国互动的整体趋势将体现为"战略性竞争、战术性合作"。印度已然构成影响中国崛起的次要战略方向上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对印战略应当置于大国崛起的宏观战略全局之下,既要避免中印关系陷入过度对抗、过度僵硬,也要避免对印过度争取、过度安抚。在"印太"概念勃兴背景下,中国对印外交政策和外交行动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有效应对:其一,印度本身行为的对华影响;其二,印度对域外大国所带来的战略资源效应;其三,印度对地区中小国家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心理威压和现实牵制等效应。
吴炎炎[8](2019)在《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文中提出2017年6月18日,印军越境进入中国洞朗地区,阻止中方正在进行的道路施工工程,洞朗事件由此爆发,并且双方在该地区进行长达两个多月的对峙。洞朗对峙事件折射出了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之间的复杂交往关系。不丹是南亚地区的一个内陆小国,夹在亚洲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之间。印度对不丹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的控制,切断了不丹跟外界的联系,因此不丹跟外界及中国的外交关系难以实现正常化,此次洞朗对峙事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爆发。洞朗事件引发中印危机,虽然最终得以和平解决,但是折射出的边界危机不容忽视。由于不丹的对外关系受到印度的干预,中不关系及边界问题也因此很大程度上受印度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洞朗对峙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说明其背后所反映的印不特殊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实质、中不关系的历史现状以及中不关系未来的发展与走向,进而对中不建交的障碍与前景进行探析。目前,不丹还未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不丹过去也一直在寻求外交独立自主,中国应该注重与不丹关系的发展。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对于努力实现与不丹关系正常化、保障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丽[9](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邹念琴[10](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二、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的外交思想基础 |
(一)极端民族主义 |
(二)实用主义 |
(三)和平主义 |
二、近年来(32)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的变迁及其动力 |
(一)从实用主义到极端民族主义 |
(二)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变迁的动力 |
三、印度战略界各派对华具体策略论争 |
(一)极端民族主义对华策略 |
第一,提高印度综合国力,增强对华内部硬制衡能力。 |
第二,突破传统“不结盟”策略,与美国结成联盟。 |
第三,发挥战略自主性,构建“志同道合”国家的“统一战线”。 |
(二)实用主义对华策略 |
(三)和平主义对华策略 |
第一,弥合矛盾,寻找和平共处之路。 |
第二,发展更为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构建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
四、中国战略界的回应 |
(一)传统友谊派 |
(二)中印矛盾不可调和派 |
(三)平行崛起派 |
结 论 |
(2)中印伙伴关系复杂性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伙伴关系复杂性的分析框架 |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曲折演进 |
(一)印度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
(二)中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
(三)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演进中迎来曲折 |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复杂性表现和原因 |
应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复杂性的建议 |
(3)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观点和视角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分析理论和路径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性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及应用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 |
一、国家身份概念 |
二、利益驱动因素 |
第三节 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
一、身份和利益的关系 |
二、身份理论的解释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份认知的背景:文化与体系 |
第一节 印度的内在文明基底 |
一、两种战略文化并存 |
二、印度外交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印度的外部体系环境 |
一、体系结构的塑造力 |
二、他者话语的作用力 |
第三节 印度的主要战略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莫迪政府的身份认知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认知特征 |
一、批判性继承: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
二、选择性内化:共有知识与他者观念 |
第二节 多维度印度国家身份 |
一、印度国家身份 |
二、印度关系角色 |
第三节 基于身份的国家利益 |
一、硬实力利益维度 |
二、软实力利益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视域下印度对外政策演进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 |
一、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特点 |
二、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三、公众舆论的作用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重点 |
一、邻国优先与互联互通 |
二、印太战略与多方联盟 |
三、全球治理与规范性议程 |
第三节 延续与再造:印度对外政策 |
一、对不结盟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
二、对实用主义逻辑延续并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太”框架内印度的大国关系再造 |
第一节 印度的“印太”身份和利益 |
一、身份角色定位 |
二、国家利益需求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关系认知 |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三、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互动 |
第三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外交政策 |
一、印度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
二、印度对美政策及其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4)新世纪以来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及中国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层次分析法 |
3.归纳演绎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新世纪以来印度对中国的基本认知 |
(一)印度学者眼中的中国 |
(二)印度政府对中国的认知 |
(三)印度媒体对中国的认知 |
1.印度主流英文媒体的发展现状 |
2.印度主流英文媒体的对华认知 |
二、影响印度对中国认知的因素 |
(一)国内方面的影响因素 |
1.个人因素 |
2.政党因素 |
(二)国际方面的影响因素 |
1.地缘政治因素 |
2.域外大国的影响因素 |
三、新世纪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政治方面:互动频繁却缺乏互信 |
(二)经济方面:竞争中合作但不均衡 |
(三)文化方面:交流增多但质量不高 |
(四)安全方面:存在共识却冲突不断 |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安全共识 |
(二)加强经济合作,提高文化交流质量 |
(三)预防中印两国出现突发状况提前设立预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两次“习莫会晤”期间印度主流报纸对中印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中印关系 |
二、框架理论 |
三、印度媒体概况 |
四、印度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研究对象选取 |
三、研究时间区间选取 |
四、分析单位及抽样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一、报道数量 |
二、报道篇幅 |
三、发稿地点 |
四、消息来源 |
五、议题分析 |
(一) 整体议题分布 |
(二) 政治议题 |
(三) 经济议题 |
(四) 军事议题 |
(五) 文体教议题 |
(六) 科技议题 |
第五章 研究讨论 |
一、报道框架:整体友好,部分对立,谨慎合作 |
二、原因探析 |
1. 整体趋势 |
2. 国家利益 |
3. 西方文化 |
三、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分析法 |
0.3.2 历史研究法 |
0.4 创新点和难点 |
0.4.1 创新点 |
0.4.2 难点 |
1 美国“印太”战略综述 |
1.1 “印太”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1.1.1 “印太”概念的缘起 |
1.1.2 “印太”战略的发展 |
1.2 美国“印太”战略提出的背景 |
1.2.1 印太地区战略地位日益显着 |
1.2.2 美国政府认为自身面临严峻战略压力 |
1.2.3 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持“遏制”心理 |
1.3 美国“印太”战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1.3.1 美国“印太”战略的目标 |
1.3.2 美国“印太”战略的内容 |
2 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后中印关系发展状况 |
2.1 政治关系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1 战略互疑有所上升 |
2.1.2 传统问题“悬而未决” |
2.1.3 印度对华政策矛盾性凸显 |
2.1.4 高层互访成为稳定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途径 |
2.2 经贸关系发展特点 |
2.2.1 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 |
2.2.2 不均衡性日益凸显 |
2.2.3 政治因素对经贸关系的影响上升 |
2.3 民间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两国民间交流途径有待拓展 |
2.3.2 印度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缺乏客观性 |
3 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 |
3.1 中印在印度洋的安全困境日益突出 |
3.1.1 两国在印度洋有着各自战略利益 |
3.1.2 印度对中国发展与南亚国家关系存在认知偏差 |
3.2 域外大国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3.2.1 美国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加强 |
3.2.2 “四边对话”的重启对中印关系造成潜在挑战 |
3.3 传统问题对中印关系的新挑战 |
3.3.1 边界问题的解决难度上升 |
3.3.2 印度在达赖问题上采取“模糊政策” |
4 中国的战略选择与应对措施 |
4.1 政治安全领域保持两国关系稳中有升 |
4.1.1 加强两国高层互访 |
4.1.2 对传统问题以稳定为主 |
4.1.3 对两国关系可能出现的倒退情况做好充分预案 |
4.2 经贸领域推动两国实现合作共赢 |
4.2.1 加强两国经贸发展中的均衡性 |
4.2.2 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纽带促进两国互联互通 |
4.2.3 以新兴国际金融机构为平台深化中印经济合作 |
4.3 人文领域推动两国实现互通有无 |
4.3.1 积极拓宽两国民间交流途径 |
4.3.2 改善印度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偏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近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判:“回归常态”抑或“战略性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与问题 |
二、近期中印关系发展回顾及关系回暖的动因分析 |
(一)近期中印关系发展回顾 |
(二)近期的三方面内外事态发展共同驱动中印关系的回暖 |
1.中印高层互动对中印关系回暖的直接推动作用 |
2.印美关系波动、美国因素间接地促使中印关系“再出发” |
3.打好“中国牌”也是莫迪为国内政治大选造势的需要 |
三、 理性认识当前中印关系回暖 |
(一)理性认识首脑外交的功能以及外交对象的对外宣示 |
(二)理性认识美国因素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性 |
(三)理性认识印度对华立场和战略偏好 |
(四)崛起国的风险厌恶和止损逻辑是中印关系“峰回路转”的深层次原因 |
四、审慎研判中长期印度对华互动趋势 |
(一)中印关系相关基本面 |
1.体系层面的中印结构性矛盾 |
2.地区层面的中印地缘战略陆海交叠态势 |
3.双边层面的中印互动的复杂模式 |
(二)印度的对华认知和行为策略 |
1.战略自主性与战略投机性 |
2.印度与华互动中相关策略的运用 |
五、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意义 |
二、相关文献评述 |
(一)关于中不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印不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中印关系与洞朗对峙事件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洞朗对峙事件的前因后果 |
第一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起因 |
第二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经过 |
第三节 洞朗对峙事件的结果 |
第二章 中印不三角关系:印度为什么挑起洞朗事件 |
第一节 印度干预洞朗事件的借口 |
第二节 关于洞朗问题的由来 |
第三节 印不关系的历史 |
一、英国殖民印度时期的印不关系 |
二、冷战时期的印不关系 |
三、冷战结束以来的印不关系 |
第四节 印不关系的现状与实质 |
第三章 中不建交的障碍与前景 |
第一节 洞朗对峙事件中不丹的态度 |
第二节 中不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一、清朝与不丹的早期关系 |
二、中国与不丹的现代关系(1912—1949) |
三、中国与不丹的当代关系(1949—) |
第三节 中不建交的障碍 |
一、印度因素 |
二、边界问题:洞朗事件会否重演? |
三、西藏问题 |
第四节 中不建交的前景 |
一、中不建交的理论视角 |
二、中不关系近期进展 |
三、中不建交未来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论争研究[J]. 王文佳,汪伟民. 社会科学, 2021(10)
- [2]中印伙伴关系复杂性的战略分析[J]. 门洪华,汪婷. 探索与争鸣, 2021(09)
- [3]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D]. 周玉萍. 外交学院, 2021(11)
- [4]新世纪以来印度对中国的认知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 张坤.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两次“习莫会晤”期间印度主流报纸对中印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D]. 贺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印关系研究[D]. 张可可. 辽宁大学, 2020(01)
- [7]近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判:“回归常态”抑或“战略性转向”[J]. 冯传禄. 南亚研究, 2019(03)
- [8]印度对不丹的影响与中不建交的障碍 ——以中印洞朗对峙为例[D]. 吴炎炎. 暨南大学, 2019(02)
- [9]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