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2000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根[1](2019)在《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种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网、无线城域网等多种无线网络,各种无线网络在信号覆盖范围、传输速率、支持业务特性、移动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些无线网络的共同存在形成了异构无线网络。与此同时,移动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能力也在不断扩充,能够支持接入多种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如何使处于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之中的用户终端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接入,成为异构无线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接入选择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分析,系统地对各接入选择算法进行分类,描述各类接入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并对主要的参考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接入选择方法:(1)为了更好地体现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的用户特征,本文提出一种结合业务特性及用户偏好的接入选择算法。算法首先将用户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利用效用函数计算每个网络属性对于不同业务的效用值;然后分别利用熵值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网络属性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整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得到网络属性的组合权重,此外,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用户对候选网络的用户偏好值;最后根据网络属性效用值和权重,分别利用简单加权法、乘法指数加权法和逼近理想值法计算各个候选网络分值,将该分值结合用户偏好值,合成候选网络的综合分值,得到候选网络的排序。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特性使用户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接入,并且能减少用户在网络间的切换次数。(2)为了在接入过程中优化异构无线网络的传输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带宽资源分配的并行接入选择方法。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并行接入及带宽资源分配模型,根据无线链路的特点对无线链路传输速率进行分析,然后以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理论根据接入用户的个数将目标问题的求解过程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把求解所有用户情况下的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问题转化为求解不同用户数情况下的最大化系统传输速率的子问题,推导出为用户分配带宽的最优值,最后根据用户业务的速率需求将用户接入到合适的网络中。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多链路并行接入场景下的系统传输性能。(3)为了实现在接入选择过程中同时得到候选网络的分值和带宽分配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构无线网络中联合接入选择和带宽分配方法。该方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了联合接入选择和带宽分配的算法框架,框架包含输入模块、模糊逻辑决策模块、输出模块和学习模块。输入模块考虑了无线链路状态、网络性能及用户需求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利用接收信号强度、网络负载和用户速率需求作为输入判断参数;模糊逻辑决策模块通过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这三个步骤,得到各候选网络的分值以及带宽分配值;此外,学习模块通过有监督学习修正模糊神经网络结构中隶属度函数的参数。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使用户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接入,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且可以调整不同网络之间的资源利用率。
张玮[2](2016)在《DL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DLX科技有限公司(下称“DLX公司”)是央企DTDX的全资子公司,也是DTDX集成电路板块的核心企业。DLX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芯片和通信模块的研发、销售工作。公司成立八年,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地位下滑,本文旨在为DLX公司提出合适的发展战略。论文从DLX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困境入手,阐述了通信半导体产业的宏观环境(PEST)和行业发展,并通过波特五力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全面梳理DLX公司的外部环境。同时,本文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市场、运营等角度出发,详细客观分析了DLX公司的内部环境。论文的战略定位和选择,采取内部因素评价(IFE)和外部因素评估(EFE)矩阵输入,然后由SWOT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匹配战略选项,最后由QSPM综合并进行客观评估。提出了DLX公司需采用以聚焦市场和客户为主的发展战略,同时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提升DLX公司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在战略选择的基础上,从技术、产品、市场、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内部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战略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付沛可[3](2016)在《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评估方法与测试验证》文中认为随着异构网络的兴起,不同网络重叠覆盖的场景时有发生。中国电信一方面需要加快建设LTE基站,满足LTE覆盖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兼顾已有的CDMA网络,保证现存用户的通信质量。在目前情况下,一般LTE的优先级高于CDMA网络,用户终端会优先驻留到优先级更高的LTE网络,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小区基站的负载会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负载均衡,将会严重影响用户通信质量。基于现实的挑战,电信运营商需要兼顾好CDMA网络与LTE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论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CDMA与LTE网络重叠覆盖为研究场景,基于现有仿真平台设计了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的评估方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论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论文对CDMA网络、LTE网络、帧结构、负载均衡技术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CDMA与LTE异系统间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案,对关键参量进行明确定义,并且对现有仿真平台从功能架构和网络单元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其次,基于CDMA与LTE的互操作,论文提出了一种异系统间的双门限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既考虑了不同小区不同系统间的负载差异,也考虑了单个小区的负载程度,以双门限负载作为首要切换判决依据。在满足双门限负载的前提下,基于B2事件对用户接收信号质量进行判断,如果满足B2事件则执行切换,反之,则不执行。该算法符合课题中对负载均衡的要求。最后,利用现有仿真平台,对负载均衡评估方法进行测试验证。因为不同网络帧结构的差异,需要对负载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达到异系统间同步仿真的目的。论文对CDMA/FDD和CDMA/TDD分别进行负载均衡的测试验证,从用户速率、系统平均吞吐量、链路失败率、RB占用率、最优负载双门限、切换频次等维度比较了负载均衡前后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异系统间负载均衡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整理性能。目前,课题成果已经交付,得到了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认可。
刘德鹏[4](2016)在《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能力也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传输音视频数据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利用3G移动网络技术来传输音视频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较大关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视频会议、网络视频、Vo IP语音聊天、互联网医疗、网络远程教学、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已被大量应用。由于3G移动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一样,具有丢包率、误码率高的特点,采用多通道绑定传输更是存在延时抖动严重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马赛克或者丢帧现象。因此,如何实现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以满足音视频数据传输的流畅性(不抖动)、实时性(延时小)的需求,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本文对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了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处理技术,设计了软硬件结合的嵌入式平台,实现了视频信号在3G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传输和接收处理功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系统实测,提出的3G图像传输系统,满足了图像监控系统的整体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如下:对本课题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开展前期调研,主要包括网络实时传输协议、音视频编码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控制技术等。根据前期调研所获得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详尽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完善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针对3G无线网络的传输特点,设计和实现了多种网络策略,包括前向纠错技术、拥塞控制技术和多通道负载均衡成功地解决了网络传输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基于嵌入式平台技术的图像编码设备,设计实现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PRUDP协议,系统基于模块化的系统软件设计思路采用VC++编程工具实现后台中心软件,利用JRTPLIB开源库实现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系统在各种无线网络环境传输效果进行分析和测试。对各种物理条件中相应的传输速率、不同视频分辨率等图像传输阶段的延迟、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测试。
史俊潇[5](2016)在《多网协同的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多网协同背景下,合理的频谱使用策略能缓解移动数据流量大幅增长与无线频谱资源稀缺的矛盾。频谱重耕是确保频谱有效使用的关键策略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频谱重耕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频谱重耕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别从国内外运营商的频谱规划现状分析和总结了频谱重耕对移动通信发展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了移动通信频谱需求和频谱重耕经济效益。从无线技术标准演进、频谱效率的局限性、电磁频谱特性和混合组网四方面介绍了频谱重耕的基础。针对移动数据业务大幅增长对频谱资源带来的压力,引入FCC模型预测频谱需求,将移动数据业务量需求、网络密度、频谱效率和频谱利用现状作为输入变量,根据语音和数据业务量的需求估算了未来我国频谱需求;引入了无差异曲线,在网络系统容量一定条件下,将提升网络密度所需成本转化为额外频谱的经济价值。提出了LTE-FDD网络建设对应的频谱重耕方案,与传统建设方案比较,得到了频谱重耕的经济效益。然后,研究了频谱重耕的部署策略。从频段部署、天线解决方案、终端多模多频和开展Vo LTE业务四步骤阐述了频谱重耕的实施策略,理论上证明了频谱重耕技术的可行性。针对CDMA载频分布的特点,引入干扰控制机制,设定频谱缓冲区,并根据实地的无线测试数据制定了800M LTE频谱重耕的组网策略,该策略保证了4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高可用性。最后,利用Atoll无线网络规划仿真平台,对具体的800M LTE频谱重耕方案进行覆盖性能仿真验证和优化。针对CDMA2000与LTE-FDD异系统之间共存的特点,利用3GPP2Multi-RAT模板建立仿真工程,导入地图,配置工程参数,建立话务模型和话务地图,引入蒙特卡洛仿真法对800M LTE和1.8G LTE的覆盖性能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切换性能的前提下,800M LTE比原有的1.8G LTE提升了覆盖性能。随后用RSRP、边缘速率、SINR衡量有效覆盖性能,通过新增站点、改变发射机天线分集方式和MIMO配置的方法进一步优化了频谱重耕后的LTE网络。
周宇清[6](2015)在《异构网络中网络选择与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未来异构无线网络,即下一代无线网络,应该为各种共存的具有不同特性及功能的无线接入技术提供一个开放灵活的架构,来支持不同需求下的各种应用和业务。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网络选择过程。本文就无线资源管理中的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方面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传统的网络选择算法,有时会造成某些网络的拥塞和某些网络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一种网络选择算法,在效用函数中考虑用户业务的QoS等级,利用效用函数在数值上量化一些在网络选择判决时会考虑的因子,然后根据效用值为用户提供适当的接入网络。假设网络由GPRS/EDGE/HSDPA组成,将用户分为网页浏览、电子邮件、视频等不同业务需求。根据用户实际的业务,选择一个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该算法使无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实时用户的满意度。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比例公平的次优化网络选择算法。假设不同的网络有各自的频带,没有网内干扰,一个用户选择一个网络。利用最优化数学方法得出网络选择的方案,通过数学分析,发现网络选择方案和用户在不同网络的数据速率有关,并且存在一个最优速率比。利用排序算法,以最大化最小标准用户数据速率为目标,得到最优的网络选择方案。在网络选择后,WLAN网络直接使用基于比例用户速率约束的次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方法。LTE网络重新进行资源分配,研究一种次优化资源分配的算法,其目的是最大化最小标准用户速率,首先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资源块,然后使用贪婪思想,为标准速率最小的用户继续分配资源,直到所有的资源块都分配完。这个算法在最小用户标准速率和公平指数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和业务分类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和垂直切换算法,异构网络由GERAN/CDMA2000/WLAN组成。该算法将业务分为话音类业务和数据类业务,话音类业务倾向于接入质量稳定,覆盖范围广的网络,数据类业务更喜欢传输速率较高的网络。在本文提出的算法中还考虑了用户的潜在移动方向,使用户避免不必要的切换;而且还考虑了网络的负载情况,使网络负载均衡,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网络对不同业务的适合度,定义了负载比较门限常量,使不同业务的用户接入更适合的网络。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网络接入阻塞率和网络切换阻塞率。
马俊汉[7](2014)在《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系统是美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低功率、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并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CDMA2000系统的物理信道中,前向链路业务信道的结构组成较为全面,具有代表性,所以,研究实现一个基于FPGA的前向业务信道通信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CDMA通信技术和FPGA开发技能。本文以CDMA通信技术为基础理论,在详细研究了CDMA2000前向链路业务信道的结构和特点,基带处理的算法、架构与实现的基础上,设计给出了以CDMA2000前向对业务信道结构和参数为依据的CDMA通信系统方案。并依据设计方案完成了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发送与接收系统在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Transfer Layer, RTL)的设计与FPGA实现。发送系统中主要包括信源、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卷积编码、交织、扩频、长码掩蔽、Walsh码和伪码发生器、加扰和QPSK调制等模块。接收系统包括发送系统各模块的逆向实现模块。其中重点研究设计了QPSK的调制解调方法,卷积编码的最大似然维特比(Viterbi)译码算法,各模块间的传输控制等。在设计完成后采用Modelsim6.5a专业仿真工具进行了各模块仿真与系统综合仿真,在仿真成功的基础之上,采用Spartan3E硬件开发平台对设计系统进行了下载测试,并对仿真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CDMA2000前向业务信道通信系统能够正确实现CRC校验和解码、信道编码和Viterbi译码、扩频和解扩、QPSK调制和解调、低通滤波和码元判决等各个模块功能。系统综合仿真结果正确,硬件下载测试结果正确。
刘鹏飞[8](2014)在《紧急救援场景下基于等效带宽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研究》文中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比如车站火灾、商场犯罪事件等突发情况,用户发起的呼叫请求短时间急剧增加,导致接入成功率下降,系统性能严重恶化。如何保证用户的QoS,提高接入成功率,并且保证如政府部门、军队、公共安全部门以及医护人员等特殊角色用户能够优先接入系统并顺畅通信,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并实施救援活动显得更加重要了。本文首先从保证用户业务的QoS角度出发,研究了无线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呼叫接纳策略,以经典的等效带宽接入控制算法为基础,提出了紧急救援场景下支持多业务的接入控制策略。CDMA2000系统支持多业务,根据业务特性,可将业务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语音业务对时延敏感,优先级最高,流媒体业务次之,交互类业务较低,背景类业务优先级最低。根据各类业务不同的优先级和QoS要求以及系统的等效带宽,对新用户进行接纳控制。为保证特殊用户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通信顺畅,本文在等效带宽接入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户分级的策略。不同角色的用户通过基于属性的信任协商的方式,使得特殊角色的用户获得接入权限之后,在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保证高优先级的角色用户优先接入系统,低优先级用户等待高优先级用户释放资源后才可接入。本文采用JAVA多线程技术,对提出的两种紧急情况下的接入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仿真实现,并且与正常情况下和紧急情况下的等效带宽接纳算法的性能比较,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接入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系统性能。
胡俊英[9](2014)在《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无线通信中,随时随地高服务质量的高数据速率一直是用户的追求目标。而随着近年来通信用户量的增加,有限的频谱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一大因素,大容量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由于在CDMA技术中多径干扰和码道间的干扰很严重,因此不能将一个扩频因子SF下的所有扩频码都用作地址码。本文中分析了扩频码长度与可用地址码数量间的关系,得出可用地址码数量要小于扩频码长度的结论,并数值仿真计算了CDMA系统的容量,表明前面结论的成立。从而可以初步推测过多码道并行发送技术的可行性不高,文中对此进行分析、证明,并进行了仿真比较。cdma2000和WCDMA是两种得到广泛应用的3G系统,两种系统的目标都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支持更高数据速率的无线网络业务,3GPP阵营推出了HSDPA技术,能在5MHz带宽内提供最高14.4Mbit/s的数据速率。同时3GPP2也推出了EV-DO技术,能在1.25MHz带宽内达到4.9Mbit/s的最高速率。然而,在对两种系统的速率进行核算中发现了某些不合常理的地方,例如EV-DO中前向链路速率形成过程问题,HSDPA中码分多址14.4Mbit/s信道速率的可用性问题。文中将研究这些问题,并将给出初步研究结果。还结合我国电信及联通运营商对两种系统的商用及发展状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周满辉[10](2014)在《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G移动通信标准不仅要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语音和低速数据服务,也要满足少数用户的高速分组数据服务3G中的主流制式都采用了码分多址通信方式,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干扰有关系,可以通过降低干扰来提升系统容量在高速数据传输部分1x EV-DO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而WCDMA仍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1x EV-DO与WCDMA的高速数据传输部分分别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类截然不同的技术,文章从调制方式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技术的合理性1x EV-DO中的业务信道由16个Walsh信道构成,业务或控制数据采用16码道同时发送来提高分组传输速率本文对1x EV-DO中业务信道16码道发信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cdma2000与WCDMA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给出它们的容量和无线覆盖,得出的结论为网络规划提供了一些参考首先,给出了1x EV-DO前向链路的速率形成过程,对前向链路标称速率进行核算,从1x EV-DO中采用的调制方式角度说明下行链路中使用TDMA方式的合理性,然而WCDMA中并无此做法其次,比较分析了cdma2000和WCDMA的上行和下行最大用户数以及覆盖半径,给出了1x EV-DO反向链路的极限容量和仿真方法,研究了1x EV-DO下行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分析无线覆盖,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最后,研究了1x EV-DO系统在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吞吐量
二、CDMA2000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2000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
1.1.2 异构无线网络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概述 |
2.2.1 接入选择概念 |
2.2.2 接入选择过程 |
2.2.3 接入选择影响因素 |
2.3 接入选择算法研究综述 |
2.3.1 基于RSS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2 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3 基于业务类型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4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5 基于效用理论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6 基于模糊逻辑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7 基于博弈论的接入选择算法 |
2.3.8 其它模型接入选择算法及比较 |
2.4 接入选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
2.4.1 存在问题 |
2.4.2 挑战与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合业务特性及用户偏好的接入选择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研究 |
3.3 系统模型 |
3.3.1 利用效用函数计算网络属性对不同应用的效用值 |
3.3.2 利用熵值法计算网络属性的客观权重 |
3.3.3 利用FAHP计算网络属性的主观权重 |
3.3.4 利用FAHP计算不同应用对候选网络的用户偏好值 |
3.3.5 利用SAW、MEW、TOPSIS方法计算候选网络分值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参数设置 |
3.4.2 静态网络属性值环境下的网络排序 |
3.4.3 动态网络属性值环境下的网络排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最优带宽资源分配的并行接入选择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 |
4.3 系统模型和问题定义 |
4.3.1 系统模型 |
4.3.2 问题定义 |
4.4 问题求解及算法设计 |
4.4.1 动态规划相关理论 |
4.4.2 最优带宽分配计算及接入选择算法设计 |
4.5 实验及性能分析 |
4.5.1 实验参数设置 |
4.5.2 算法性能分析 |
4.5.3 算法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联合接入选择和带宽分配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 |
5.3 系统模型 |
5.3.1 算法框架设计 |
5.3.2 模糊逻辑决策模块 |
5.3.3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块 |
5.3.4 学习模块 |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参数设置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DL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公司概况 |
1.1.1 公司简介 |
1.1.2 公司发展历程 |
1.1.3 公司主要业务 |
1.2 公司面临的发展困境 |
1.2.1 公司发展的两个阶段 |
1.2.2 公司面临的发展困境 |
1.3 论文研究目的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P) |
2.1.2 经济环境(E) |
2.1.3 社会文化环境(S) |
2.1.4 技术环境(T) |
2.2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2.2.1 产业及市场特点分析 |
2.2.2 行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
2.2.3 行业的技术和产品特点 |
2.2.4 智能手机市场趋势及客户情况 |
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3.1 现有竞争对手能力 |
2.3.2 客户议价能力 |
2.3.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2.3.4 潜在进入者威胁 |
2.3.5 替代产品威胁 |
2.3.6 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
2.4 主要竞争对手的公司和业务分析 |
2.4.1 高通(Qualcomm) |
2.4.2 联发科(Mediatek) |
2.4.3 展讯(Spreadtrum) |
第3章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
3.1.1 企业文化 |
3.1.2 人力资源概况 |
3.1.3 公司管理团队 |
3.2 技术与产品分析 |
3.2.1 产品线 |
3.2.2 生产能力 |
3.2.3 质量控制能力 |
3.2.4 产品开发能力 |
3.2.5 技术支持能力 |
3.3 市场与运营分析 |
3.3.1 细分市场分析 |
3.3.2 市场开发能力分析 |
3.3.3 运营管理能力 |
3.3.4 独特商务模式 |
第4章 公司SOWT分析和评估矩阵 |
4.1 SWOT矩阵分析理论 |
4.2 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4.2.1 公司优势分析(S) |
4.2.2 公司劣势分析(W) |
4.3 DLX公司的机会与威胁 |
4.3.1 公司机会分析(O) |
4.3.2 公司威胁分析(T) |
4.4 公司SWOT组合和策略 |
4.4.1 SO策略 |
4.4.2 ST策略 |
4.4.3 WO策略 |
4.4.4 WT策略 |
4.4.5 确定企业具体的战略和策略 |
第5章 公司战略定位与选择 |
5.1 公司战略目标与定位 |
5.2 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5.2.1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5.2.2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5.2.3 小结 |
5.3 SPACE矩阵分析 |
5.4 BCG矩阵分析 |
5.5 QSPM矩阵分析 |
5.6 发展战略选择 |
5.6.1 应采用聚焦战略 |
5.6.2 内部职能战略配合聚焦战略 |
第6章 战略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
6.1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 |
6.2 积极拓展公开市场和海外市场 |
6.3 加大行业市场拓展和构筑行业壁垒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5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6.6 完善公司内部管理 |
6.7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评估方法与测试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CDMA背景知识介绍 |
2.1.1 CDMA系统架构 |
2.1.2 CDMA帧结构 |
2.2 LTE背景知识介绍 |
2.2.1 LTE系统架构 |
2.2.2 LTE帧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负载均衡与切换技术 |
3.1 负载均衡 |
3.1.1 技术原理 |
3.1.2 负载定义 |
3.1.3 研究热点 |
3.2 切换技术 |
3.2.1 前向切换和后向切换 |
3.2.2 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级仿真平台 |
4.1 链路级仿真与系统级仿真 |
4.2 仿真平台架构 |
4.2.1 链路测试模型 |
4.2.2 链路性能模型 |
4.3 设计思想 |
4.4 仿真构成 |
4.4.1 网络元素类 |
4.4.2 调度器类 |
4.4.3 主函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评估方法 |
5.1 CDMA与LTE间互操作网络架构 |
5.2 e HRPD与LTE间垂直切换 |
5.2.1 非优化切换 |
5.2.2 优化切换 |
5.2.3 对比分析 |
5.3 e HRPD与LTE的切换流程 |
5.3.1 LTE切换至e HRPD |
5.3.2 e HRPD切换至LTE |
5.4 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算法 |
5.4.1 B2事件 |
5.4.2 算法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测试验证 |
6.1 仿真参数设定 |
6.2 仿真模型设定 |
6.3 结果显示设定 |
6.4 CDMA与LTE-TDD间的负载均衡仿真 |
6.4.1 参数设置 |
6.4.2 结果分析 |
6.5 CDMA与LTE-FDD间的负载均衡仿真 |
6.5.1 参数设置 |
6.5.2 结果分析 |
6.6 分析比较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工作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视频编码技术 |
1.2.2 3G通信技术 |
1.2.3 网络传输技术 |
1.2.4 PRUDP协议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应用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 |
2.1.1 视频编码传输设备 |
2.1.2 中心后台系统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安全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图像传输编码设备设计 |
3.2.1 编码控制板设计 |
3.2.2 3G传输板的设计 |
3.2.3 嵌入式软件设计 |
3.2.3.1 多路通道绑定的网络传输技术 |
3.2.3.2 传输控制策略及其实现 |
3.3 通信协议设计 |
3.3.1 PRUDP连接的建立 |
3.3.2 缓冲区 |
3.3.3 流量控制 |
3.3.4 确认技术 |
3.3.5 超时处理 |
3.3.6 改进的Nagle算法 |
3.4 中心后台软件设计 |
3.4.1 中心后台软件系统组成 |
3.4.2 中心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3.4.3 接口设计 |
3.4.4 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软件系统设计策略与实现 |
4.1 后台软件总体框架 |
4.2 网络传输控制策略实现 |
4.2.1 通道速率统计及反馈 |
4.2.2 排序、解交织及纠错 |
4.2.3 丢弃P帧消除方法 |
4.3 系统各部分的实现 |
4.3.1 通讯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4.3.1.1 网络通信的编程实现 |
4.3.1.2 与图像编码设备的Udp通信 |
4.3.1.3 与客户端程序的TCP协议通讯 |
4.3.1.4 缓冲区的实现和管理 |
4.3.1.5 RTP/RTCP协议实现 |
4.3.2 客户端程序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应用与测试数据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1.1 图像编码传输设备开发平台 |
5.1.2 网络环境 |
5.1.3 中心软件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实验室测试 |
5.3.2 外场实地测试 |
5.4 系统用户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多网协同的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频谱重耕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海外运营商的频谱重耕 |
1.2.1.1 GSM900至UMTS900 |
1.2.1.2“数字红利”频谱用于移动通信 |
1.2.1.3 GSM1800至LTE1800 |
1.2.2 国内移动通信频谱的运用 |
1.2.2.1 运营商频谱规划和利用现状 |
1.2.2.2 局限性分析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移动通信频谱需求分析与经济效益 |
2.1 频谱重耕的基础 |
2.1.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演进 |
2.1.2 频谱效率的局限性 |
2.1.3 电磁频谱特性 |
2.1.4 2G/3G/4G混合组网 |
2.2 我国移动通信频谱需求预测 |
2.2.1 总体流程 |
2.2.2 模型输入参数计算 |
2.2.3 频谱需求计算方法 |
2.2.4 频谱需求预测 |
2.3 频谱的经济价值 |
2.3.1 额外频谱资源的经济效益 |
2.3.2 频谱重耕的经济效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频谱重耕部署策略研究 |
3.1 频谱重耕的实施策略 |
3.1.1 多网协同的频段部署 |
3.1.2 天线解决方案 |
3.1.3 终端多模多频 |
3.1.4 部署VOLTE业务 |
3.2 800M LTE频谱重耕规划研究 |
3.2.1 频率使用策略 |
3.2.2 干扰控制 |
3.2.2.1 农村区域判定 |
3.2.2.2 频率缓冲隔离带设定 |
3.2.2.3 试验区域划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网络性能优化仿真 |
4.1 ATOLL无线规划平台 |
4.1.1 概述 |
4.1.2 3GPP2 MULTI-RAT网络模板应用 |
4.2 工程搭建与参数导入 |
4.2.1 工程建立 |
4.2.2 地图导人 |
4.2.3 工程参数配置 |
4.2.3.1 天线选型 |
4.2.3.2 载波频率配置 |
4.2.3.3 网络数据导入 |
4.2.3.4 模型建立及参数优化 |
4.3 覆盖预测及仿真结果分析 |
4.3.1 话务模型建立 |
4.3.2 话务地图建立 |
4.3.3 蒙特卡洛仿真 |
4.3.4 仿真预测与优化 |
4.3.4.1 覆盖性能验证 |
4.3.4.2 仿真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6)异构网络中网络选择与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综述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概述及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异构无线网络架构 |
2.3 资源管理的数学模型 |
2.3.1 最优化问题 |
2.3.2 动态规划问题 |
2.3.3 无线资源管理和经济学的类比 |
2.4 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和算法 |
2.4.1 速率最大化策略和公平原则 |
2.4.2 基于效用理论的网络选择算法 |
2.4.3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接入选择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构网络中基于效用函数的网络选择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基于效用函数的网络选择算法 |
3.3.1 UBET算法 |
3.3.2 UBRe Qo S算法 |
3.4 信道质量估计 |
3.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比例公平的无线资源管理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最大化数据速率的数学模型 |
4.3.1 问题公式化 |
4.3.2 最优化求解 |
4.3.3 比例速率约束 |
4.4 近似问题模型与求解 |
4.4.1 近似问题与最优化求解 |
4.4.2 次优化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算法 |
4.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5.1 仿真模型与假设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移动性和业务分类的网络选择算法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基于移动性和业务分类的网络选择算法 |
5.3.1 基于业务分类的网络选择算法 |
5.3.2 基于负载均衡的网络选择算法 |
5.3.3 改进的网络选择算法 |
5.4 改进算法分析 |
5.4.1 马尔可夫模型 |
5.4.2 改进算法参数分析 |
5.4.3 异构网络性能参数 |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DMA的发展与应用 |
1.2 FPG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CDMA2000通信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CDMA2000物理信道 |
2.1.1 前向链路物理信道 |
2.1.2 反向链路物理信道 |
2.2 信道编译码技术 |
2.2.1 CRC |
2.2.2 卷积码 |
2.2.3 Viterbi译码 |
2.2.4 交织技术 |
2.3 扩频与调制技术 |
2.3.1 扩频技术 |
2.3.2 调制技术 |
第3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系统构成设计 |
3.1.2 系统参数设计 |
3.1.3 开发环境的选择 |
3.2 时钟与信源模块设计 |
3.2.1 时钟模块 |
3.2.2 信源模块 |
3.3 信道编码单元设计 |
3.3.1 CRC模块 |
3.3.2 卷积编译码模块 |
3.3.3 交织与解交织模块 |
3.4 数据掩蔽与扩频单元设计 |
3.4.1 数据掩蔽与解掩蔽模块 |
3.4.2 扩频与解扩模块 |
3.5 载波调制与解调单元设计 |
3.5.1 载波发生器模块 |
3.5.2 QPSK调制模块 |
3.5.3 QPSK解调模块 |
3.6 系统综合设计 |
3.6.1 发送端模块逻辑综合 |
3.6.2 接收端模块逻辑综合 |
第4章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 时钟与信源模块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1 时钟模块仿真 |
4.1.2 信源模块模块仿真 |
4.2 信道编码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2.1 CRC编译码模块仿真 |
4.2.2 卷积与Viterbi模块仿真 |
4.2.3 交织与解交织模块仿真 |
4.3 数据掩蔽与扩频单元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数据掩蔽与解掩蔽模块仿真 |
4.3.2 扩频与解扩模块仿真 |
4.4 调制与解调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1 QPSK调制模块仿真 |
4.4.2 QPSK解调模块仿真 |
4.5 系统整体设计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1 发送系统的仿真 |
4.5.2 接收系统的仿真 |
4.6 系统的硬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4.6.1 硬件测试平台 |
4.6.2 系统的硬件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8)紧急救援场景下基于等效带宽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与国内外现状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实际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CDMA2000接入控制技术分析 |
2.1 CDMA2000系统关键技术 |
2.2 CDMA2000系统无线资源管理 |
2.2.1 无线资源管理的分类及功能 |
2.2.2 CDMA2000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特点 |
2.3 呼叫接入控制 |
2.3.1 呼叫接入控制算法概述 |
2.3.2 呼叫接入控制的研究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持多业务的接入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3.1 概述 |
3.2 通信系统模型 |
3.2.1 系统模型 |
3.2.2 用户呼叫行为分析 |
3.2.3 业务模型 |
3.3 基于等效带宽的接入控制算法分析 |
3.3.1 等效带宽计算 |
3.3.2 接入控制策略 |
3.3.3 接入控制性能指标 |
3.4 基于Eclipse的cdma2000接入控制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3.4.1 Eclipse简介 |
3.4.2 数据库设计 |
3.4.3 JAVA多线程方式模拟CAC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仿真参数设置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用户角色分级的接入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4.1 概述 |
4.2 通信系统模型 |
4.3 接入控制策略 |
4.3.1 信任协商模型 |
4.3.2 基于用户分级的接入控制策略 |
4.3.3 接入控制性能指标 |
4.4 基于Eclipse平台的仿真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 |
4.4.2 仿真实现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仿真参数设置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工作总结 |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移动无线通信概述 |
2.1 移动无线信道 |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
2.3 扩频通信 |
2.3.1 香农公式 |
2.3.2 扩频通信的数学模型 |
2.3.3 扩频通信的物理模型 |
2.3.4 扩频通信的频谱效率 |
2.3.5 扩频通信的重要参数 |
2.4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
2.4.1 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 |
2.4.2 数据流量的使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 系统性能 |
3.1 CDMA 系统的多址性能 |
3.2 PN 序列自相关性 |
3.3 CDMA 系统的容量 |
3.3.1 CDMA 系统上行容量一 |
3.3.2 CDMA 系统上行容量二 |
3.3.3 CDMA 系统下行容量 |
3.3.4 EV-DO 上行极限容量 |
3.3.5 EV-DO 下行极限容量 |
3.4 CDMA 系统自干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和 WCDMA 高速传输技术 |
4.1 EV-DO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4.1.1 EV-DO 技术介绍 |
4.1.2 EV-DO 速率核算 |
4.1.3 EV-DO 前向链路速率形成 |
4.1.4 提前终止技术与重复发信讨论 |
4.2 WCDMA 系统速率核算 |
4.3 HSDPA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4.3.1 HSDPA 技术介绍 |
4.3.2 HSDPA 速率可用性 |
4.4 多码道发送方案研究 |
4.4.1 多码道技术简介 |
4.4.2 多码道发送的性能分析 |
4.4.3 EV-DO 及 HSDPA 中多码道发送 |
4.5 CDMA 系统工程案例 |
4.5.1 中国联通之 WCDMA |
4.5.2 中国电信之 cdma2000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发展史 |
1.1.1 cdma2000 演进线路 |
1.1.2 WCDMA 演进线路 |
1.2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3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扩频通信 |
2.1 引言 |
2.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论理论基础 |
2.2.2 抗干扰理论基础 |
2.3 扩频通信的原理 |
2.4 扩频通信的性能 |
2.4.1 信噪比和误码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 |
3.1 1x EV-DO 前向发信框图 |
3.2 1x EV-DO 前向信道速率形成过程 |
3.2.1 导频信道速率形成 |
3.2.2 MAC 信道速率形成 |
3.2.3 业务和控制信道速率形成 |
3.2.4 前缀速率形成 |
3.3 1x EV-DO 前向信道标称速率核算 |
3.4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合理性研究 |
3.5 1x EV-DO 与 WCDMA 下行调制方式研究 |
3.6 时分多址技术下扩频系数调整速率方案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和覆盖 |
4.1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 |
4.1.1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容量比较 |
4.1.2 cdma2000 与 WCDMA 下行容量比较 |
4.1.3 1x EV-DO 反向容量和仿真 |
4.2 cdma2000 与 WCDMA 覆盖 |
4.2.1 链路预算概述 |
4.2.2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链路预算 |
4.2.3 1x EV-DO 下行链路预算 |
4.3 不同调度算法下 1x EV-DO 吞吐量研究 |
4.3.1 吞吐量概述 |
4.3.2 吞吐量模型 |
4.3.3 调度算法 |
4.3.4 仿真结果 |
4.4 cdma2000 1x 无线接入系统吞吐量研究 |
4.4.1 无线接入系统概述 |
4.4.2 能量干扰比 |
4.4.3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DMA2000中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 梁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DLX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3]CDMA与LTE间负载均衡评估方法与测试验证[D]. 付沛可. 重庆邮电大学, 2016(03)
- [4]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德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多网协同的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策略研究[D]. 史俊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6]异构网络中网络选择与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D]. 周宇清.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6)
- [7]CDMA2000前向基本业务信道的FPGA实现[D]. 马俊汉.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9)
- [8]紧急救援场景下基于等效带宽的接入控制算法仿真研究[D]. 刘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 胡俊英.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10]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D]. 周满辉.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