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上颌垫式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雅[1](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儿童的病历资料,了解就诊儿童的口腔疾病发病情况,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临床工作提供数据参考。2.结合五例不同类型的病例,探讨常见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操作要点。方法:1.选取2019年5-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216名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主诉、诊断、患病牙位、程度等信息进行Excel录入整理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2.结合第一章的研究结果,选取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外伤、错畸形这几种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展示,结合临床操作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2019年5-12月共收集初诊病例3216例,其中男1707例,女1509例,年龄为1-15岁,中位数为6岁,平均年龄为(6.58±2.25)岁。主要就诊需求分布情况:龋病1414例(44.00%),牙齿发育异常621例(19.31%),预防检查538例(16.73%),牙髓根尖周病437例(13.59%),牙外伤111例(3.45%),错畸形69例(2.15%),其他26例(0.81%)。在3-5岁年龄段,因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就诊的患者占该年龄段就诊总人数的76.60%(802/1047)。乳牙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从就诊年龄分布上来看高峰期均位于4-6岁。2.通过短期随访,五例病例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1.龋病是儿童口腔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且整体呈现低龄化的特征,需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龋的防治工作。2.儿童口腔科是按年龄划分的综合性科室,儿童口腔疾病复杂多样,涉及到口内、口外、修复、正畸各个领域以及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各个时期,儿童口腔医生应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结合临床指南规范化诊治。
惠泽明[2](2019)在《前牙反(牙合)早期临床干预方法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前牙反(牙合)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其临床表现为患儿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反覆盖关系。此类错畸形可能会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影响正常的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美观,而且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国内学者对乳前牙反(牙合)流行病学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其患病率高达8.49%[1]。为了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甚至发展成骨性错,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患儿配合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治疗[2]。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是治疗乳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一种。垫作为矫治器的组成部分用以抬高后牙以达到解除前牙锁结目的,但垫的应用可能会影响口腔卫生、增加复诊次数、导致患者的急性不适甚至引起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改建等[3-5]。随着相应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技术的成熟,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被提出可以用于治疗反覆较浅的乳前牙反(牙合),从而避免使用垫的弊端,但对此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尚少。中国地区幅员辽阔,受限于调查标准、样本人群、调查时间、调查范围的不同,多数关于错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代表整体人群发病情况的资料有限。因此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关于乳牙列期错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拟通过调查分析渭南地区替牙期儿童错畸形流行病学现状,补充该地区错畸形发病情况数据;并探索无垫式上颌活动矫器和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及矫治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期为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渭南地区替牙列期儿童错畸形流行病学现状,为错畸形早期矫治提供参考。2、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更佳方法。3、通过观察分析乳前牙反(牙合)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可能的原因,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不同矫治器的应用情况。方法:1、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渭南地区替牙列期儿童,对其咬合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与错畸形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招募因前牙反(牙合)就诊的乳牙列期儿童,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从反到对刃、再到反解除所需要时间,对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头影测量分析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结果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从而比较两种矫治器的治疗效果。3、对上述受试患儿定期行口腔检查,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在治疗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调查问卷表,从治疗时效、诊疗经历、舒适度、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种矫治器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1、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渭南地区3所小学612岁儿童707名。受检儿童中有一种或多种错畸形的患病率为34.7%;在各种错畸形类型中深覆患病率最高为9.9%,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8.6%;有口腔不良习惯儿童其错畸形发生的危险性为正常儿童的2.2-6.6倍(P<0.001)。2、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66例,其中依据试验方案退出3例,其余病例满足试验要求。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组相较于上颌垫活动矫治器组,在上前牙唇向移动到对刃状态所需时间更长(P<0.01),而总治疗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反解除的主要机制为上前牙的唇向移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磨牙症、睡眠呼吸障碍、龋病、乳磨牙压低、乳磨牙牙根异常吸收、牙龈炎、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组在矫治器佩戴舒适度、适应期长短、咀嚼效率等方面有显着优势(P<0.05)。结论:1、渭南地区儿童替牙期错畸形患病率高达34.7%,深覆及前牙反(牙合)为主要错类型,儿童替牙期错畸形的发生与口腔不良习惯密切相关。2、使用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疗效与使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在佩戴时并发症较少,舒适度、适应期长短、咀嚼效率等方面有显着优势,可作为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一种选择。
李湘琳,司新芹,卢蓁,李彤,侯玉霞,潘峰,张智勇,管丽敏,牛亦睿[3](2018)在《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的制作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制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全牙弓联冠牙合垫附斜面导板矫治器,用于治疗因乳牙冠短小或依从性不良患者乳前牙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反牙合畸形,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乳牙期因哺乳姿势不当、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及遗传等造成的乳前牙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反牙合畸形患者,共有23例佩戴研制的下颌全牙弓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10个月,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并用Steiner和Tweed方法分析测量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18.0软件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SNA(°)、U1-N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Wit’s(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矫治器佩戴时可进食,不影响语言发音,固位良好、舒适、依从性良好;矫正了因哺乳姿势不当、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及遗传等造成的乳牙期AngleⅢ类前牙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反牙合畸形,对乳前牙反覆牙合深者疗效显着,提高了临床疗效。
闫轶群[4](2016)在《上颌垫加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垫矫正器治疗乳牙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乳牙反患儿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上颌垫矫正器治疗,观察组采用上颌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联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情况。结果患儿对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及下颌平面角通过拍摄X线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及下颌平面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垫式矫治器与前方牵引联合应用于治疗乳牙反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上颌垫式矫治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湘琳,周洪,候玉霞,司新芹,刘玉,潘峰[5](2015)在《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制作一种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的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并应用于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AngleⅢ类反的治疗。方法:选择乳牙、替牙和恒牙早期,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牙磨耗不足造成的AngleⅢ类反患者16例,配戴机械性和功能性组合的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1年,并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Steiner分析法和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并用SPSS20.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结果:临床观察对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牙性、齿槽性、功能和轻度骨性AngleⅢ类反疗效显着。统计数据显示:ANB、U1-NA和U1-NA距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GoGn-Sn、N-A-Pg和G-Sn-P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观察基本一致。结论:该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治疗因唇颊侧肌压力和乳尖牙磨耗不足造成的的牙性、齿槽性、功能和轻度骨性AngleⅢ类反,特别对一侧后牙反,配合调合尖牙可解除轻度偏颌,面型改变明显,疗效显着。
朱亚斌,王靖华,张亚梅[6](2015)在《改良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在前牙牙性反矫治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两种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矫治前牙牙性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52例前牙牙性反患者,对照组26例采用改良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传统组26例采用传统的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期间定期观察两种矫治器的稳定性,双曲舌簧性能、矫治完成时间等。结果:改良组矫治器稳定性、双曲舌簧性能明显高;4周内解除反者20例(传统组8例、改良组12例),7周内解除者14例(传统组6例、改良组8例),13周内解除者15例(传统组9例、改良组6例),17周内解除者2例(均为传统组),失败1例(传统组),改良组矫治完成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上颌垫式矫治器矫治前牙牙性反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型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
李曼煜,李秦莉[7](2014)在《两种方法矫治乳前牙反的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乳前牙反,对比"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与"上颌垫式矫治器"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择乳前牙反患儿46例,实验组23例用"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矫治,对照组23例用"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进行矫治,分析了两个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和两组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在乳前牙反矫治上疗效肯定,并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肖亦芳[8](2014)在《乳前牙反早期矫治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乳前牙反矫治的效果。方法采用上颌牙垫式活动矫治器对45例乳前牙反进行矫治。结果 44例乳前牙反在3周5个月全部解除,早期消除了妨碍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结论乳前牙反应早期矫治。应用上颌牙垫式活动矫治器可快速解除反,促使上下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方法简便,疗程短,疗效好。
熊莉,陈晓峰,高红媛,段义峰[9](2013)在《2种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上颌垫式可摘矫治器与导弓式可摘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35周岁的乳前牙反患儿,上颌正常或稍后缩伴下颌正常或轻度前突,随机分为2组。组1:16例患儿采用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组2:16例患儿采用上颌垫式可摘矫治器。结果经过14个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解除乳前牙反,采用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组解除反稍快于采用上颌垫式可摘矫治器组,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组X线头影测量值及软组织改善等指标变化更明显,效果更好。结论乳牙反应尽早矫治,尽量在35周岁期间进行;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效果更好,同时具备机械力和肌能力的作用,在推上前牙唇倾的同时可引导下前牙舌倾,抑制下颌向前发育,能明显改善患儿侧貌;上颌垫式可摘矫治器不具备肌能力,只具备机械力,作用力仅限于上前牙,对患儿面部整体改观不太大。
张宝茹,苏莉,穆玥[10](2012)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矫治乳牙期前牙反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矫治乳牙期前牙反对牙面及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学龄前前牙反患者20名,平均年龄4.4岁。随机选择10名患者佩戴传统上颌垫式矫治器,另10名患者佩戴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值和语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头颅侧位片测量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种矫治器正畸治疗前后SNA角、NA-PA角有显着性变化(P<0.05),SNB角、ANB角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U1-SN角、U1-NA角、U1-NA距矫治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组治疗后语音清晰度明显升高。结论乳牙期前牙反患者使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有利于上颌骨的发育,改变了上颌前牙的倾斜度,塞擦音清晰度明显升高,并且舌篓及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反的解除与语音的改善。
二、改良上颌垫式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上颌垫式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
第一部分 乳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
病例一 严重低龄儿童龋序列治疗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年轻恒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
病例二 左下后牙深龋行部分活髓切断术+超瓷嵌体修复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病例三 右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牙外伤的临床治疗 |
病例 四左上前牙简单冠折合并右上前牙复杂冠折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 |
病例五 活动矫治器矫正乳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一例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激光在儿童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前牙反(牙合)早期临床干预方法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渭南地区替牙期儿童错畸形流行病学调查 |
1 调查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不同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乳前牙反早期干预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病例汇报 |
(3)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的制作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制作方法: |
1.3 矫治乳前牙反的下颌全牙弓联冠垫附斜面导板矫治器结构和原理: |
1.4 临床治疗: |
2 结果 |
3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上颌垫加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头影测量方法 |
1.5 制作矫正器的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6)改良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在前牙牙性反矫治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矫治器的制作 |
1.2.2 矫治器的使用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两种方法矫治乳前牙反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分组依据 |
1.2.2 具体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乳前牙反早期矫治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2种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矫治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乳前牙反牙合的危害性和早期矫治的必要性 |
3.2 2种矫治器的作用机制 |
3.3 2种矫治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0)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矫治乳牙期前牙反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改良上颌垫式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D]. 王文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前牙反(牙合)早期临床干预方法及疗效研究[D]. 惠泽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3]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的制作和应用[J]. 李湘琳,司新芹,卢蓁,李彤,侯玉霞,潘峰,张智勇,管丽敏,牛亦睿. 中国美容医学, 2018(07)
- [4]上颌垫加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反的临床分析[J]. 闫轶群.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29)
- [5]一种组合改良式上颌垫式矫治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J]. 李湘琳,周洪,候玉霞,司新芹,刘玉,潘峰. 陕西医学杂志, 2015(10)
- [6]改良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在前牙牙性反矫治中的疗效观察[J]. 朱亚斌,王靖华,张亚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1)
- [7]两种方法矫治乳前牙反的对比[J]. 李曼煜,李秦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1)
- [8]乳前牙反早期矫治临床效果观察[J]. 肖亦芳. 黑龙江医学, 2014(02)
- [9]2种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J]. 熊莉,陈晓峰,高红媛,段义峰. 口腔医学, 2013(12)
- [10]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舌篓矫治乳牙期前牙反的效果评价[J]. 张宝茹,苏莉,穆玥. 北京口腔医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