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纺织品出口:不利因素不可小视(论文文献综述)
原梦[1](2021)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吕天石[3](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唐禄[4](2019)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雅戈尔和南纺为例》文中提出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出口贸易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功能的手段。而在所有对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汇率又是当中极其关键的指标之一。汇率是某个国家开展国际经济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其在开展经济贸易和金融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价格转换功能,并且成为对某国贸易收支进行调整的工具,其变动对一国的外贸收支平衡和本国国内经济的发展都能够产生深刻的变革。所以,国际经济学长期把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开始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的重视。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实施了重要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作为出口重点行业,纺织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汇率相关问题文献的基础上,采集了 2004年至2017年我国纺织业的进出口数据,运用GARCH模型来估算汇率变动对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并应用协整模型来检验汇率变动与纺织行业出口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传导作用,同时,结合纺织行业典型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行业影响的理论研究,同时还对我国纺织企业如何有效采取各种防控措施规避汇率风险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实证分析结合案例分析并从浙江的支柱产业纺织行业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研究。
杨亚雄[5](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古丝绸之路上的阿图什市维吾尔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他们有“新疆犹太人”之美誉,到月球上做生意的故事1代代相传。经商已经成为众多阿图什人最主要的生计活动。在阿图什市巨大的商业群体中,跨国经商群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跨国商人则是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行业群体。大肖鲁克村是阿图什跨国布料商人数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肖鲁克跨国布料商人群体产生并迅速崛起,商人们的布料生意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和萎缩四个阶段。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商人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大肖鲁克村的跨国布料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意困境,以至于在过去的五年里,近一半商人结束了其在国外的布料生意而回国。继续坚守在国外市场的布料商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布料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流动资金不足、货源不稳、国外安全和外贸环境变化频繁、家庭支出逐年增大、转行困难等方面。致使维吾尔人跨国布料生意陷于困境,既有商人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同商人所处的环境和所跨居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关。商人们的生意困境将直接导致众多家庭日常生计之困境,还有可能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治理带来压力。本文以生意困境为论题研究的切入点,以跨国布料商人的生意过程为研究维度,采用实证分析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对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贸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对目前布料商人所面临的生意困境作了调查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对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的研究,旨在为边境地区跨国商贸现状研究提供“抛砖引玉”之效,进而对边疆治理和跨国民族之和平跨居提供某些思考和启示。本文认为,跨国民族的跨国商贸实践是促进边疆通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作为边疆人群安身立命的生计活动,跨国商贸的持续和发展是“边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作为跨国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以跨国族群的生计可持续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计,新疆维吾尔族商人所面临的跨国布料生意困境应该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各方合力,改善商人们目前的生意现状,以促进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和边疆的通达、发展与繁荣。
曾珣[6](2016)在《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研究 ——基于金融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国际金融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账户开放后如果遇到严重的外部冲击就可能出现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引发货币危机,最终阻碍甚至导致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出现倒退。因此探讨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决定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为“桥梁”,将以往割裂开来分析的全球失衡可持续和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国际化)可维持问题构建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这一分析框架的创新不仅使得本文有关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研究成果能为维护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和稳定所借鉴,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分析当前面临的全球失衡和人民币国际化着力点选择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由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盈余能力直接决定国际收支状况,而金融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又是这两个账户盈余能力的深层决定因素,所以本文拟从这两大竞争力的角度探寻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决定机理。在分析金融竞争力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的关系时,本文首先将货物商品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引入金融资产国际交易领域并构建理论模型。发现一国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和风险金融资产成本是构成金融竞争力,决定该国风险金融资产净输出情况的主要因素。其中风险金融资产成本的上升会降低该金融资产的净输出额;投资者法律保护状况的改善则有利于该金融资产的净输出。此外本文还用G20国家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资本成本的上升会显着地降低金融资产的净输出水平;而从法律制度、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三个维度构建的投资者保护指数则会通过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而促进金融资产的净输出。由此可见,要提高一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盈余能力以增强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就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切实降低资本成本,同时加强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设以提升金融竞争力,增强金融资产对国外资金的吸引力。在分析产业竞争力与经常账户余额的关系时,本文首先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直接从创汇能力角度分析了中美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结果发现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低技术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中国只是从事其中加工组装等位于产业价值链下游的分工环节,且参与度在逐年降低。美国则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位置,且其在高科技制造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仍在逐年扩大。接下来本文对产业竞争力进行细分,寻找决定这种创汇能力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根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了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其中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削弱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数额;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净出口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主要国家近年来这两种产业竞争力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发现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虽逐年上升,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虽远低于美国,但上升较快(已超过印度)且增速长期超过本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导致产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所以要想通过经常账户渠道强化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就必须抓紧实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生产率的提升来弥补劳动成本增加对产业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增强产品的净输出和经常账户的盈余能力。综上,本文认为当前的全球失衡问题实质上是美国凭借其良好的投资者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的金融资产、较高的金融体系效率及较低的资本成本所形成的强大金融竞争力,对外输出金融资产;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中低端制造业领域的产业竞争力,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这一国际分工体系的必然产物。但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者保护环境较差等客观现实。为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中国应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生产产品的附加值含量,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同时积极发展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强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设。从而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梁惠[7](2016)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以我国纺织产品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之后,纺织品产业使我国成为全球纺织业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之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随着国家和国家之间商贸往来的日趋频繁,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当今使用最普遍且影响很大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对我国的纺织品贸易产生了很大的限制作用。诸如欧美等国对我国的纺织品实施的复杂苛刻的技术规范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纺织品输出。世界贸易组织为约束主体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合理使用,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相关国际条约。①对我国纺织业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作为我国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阻碍。因而,我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探究WTO中关于国际贸易特别是纺织品贸易的相关规则与条款,逐步深入研究影响我国纺织品发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纺织品产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有更好的发展。在当今国际贸易局势下,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要做到认真探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进程,并且妥善解决国际间的各种贸易摩擦,同时注意合理有效地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保障我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布局以达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王雅琳[8](2014)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中国贸易利益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制造业凭借低廉的要素成本和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的优势,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融入到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中,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制造或组装,实现了贸易量的迅速扩大和制造业的高速成长。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要素成本大幅度上涨、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以及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这种定位于“GVC底部”的贸易增长模式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研究逐步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利益分解走向精确化和体系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贸易增加值作为切入点,研究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利益的分配和中国贸易结构优化的路径,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采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全球价值链长度”等以增加值为核心的指标定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角色。得出基本印象:在过去的15年间,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了飞速的发展,而我国主要以制造业参与分工,位于全球价值链的较低端。随后,本文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南北国家的价值链贸易模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影响价值链贸易利益分配的决定因素,得到两个基本命题。命题1: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技术工人丰裕的国家相对于技术工人稀缺的国家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命题2:全球价值链分工会固化原有的国家间贸易收入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在静态贸易利益方面,本文从贸易增加值角度考察了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值率、中国基于增加值的贸易差额和基于增加值的产业竞争力。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值率在波动中下降,国内增值能力较弱,有相当的贸易利益被国外获得。在以增加值重新估计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差额之后,本文发现中国与美德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被高估,从而揭示了我国与欧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中国参与价值链分工的模式。本文接着测算了基于增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发现中国传统劳动密集性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这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失去,面对“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有必要及时调整贸易政策。在动态贸易利益方面,本文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就业、收入分配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我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与外资流入密切相关;中国主要以低技术劳动力参与价值链分工,因而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虽然有积极作用,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之间存在“质量阶梯”。接着,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法对1995-2010年40个国家(含中国)的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了计量检验估计。计量模型的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中的两个命题。结合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的结果,可以认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贸易相对收益较低的主要的原因是要素禀赋中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稀缺,以及研发投入的不足;此外,中国在全球生产能力网络中的从属地位也对出口国内增值率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产业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价值链贸易模型的契合程度更好。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隐含的主要风险是贸易结构低端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压力加大、生态环境负担加重等问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突破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从而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优化一国的贸易结构,其实质是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论文的最后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优化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姚博明[9](2012)在《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欧经贸交往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世界三大纺织品进口市场之一的欧洲,一直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主要目标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中欧双方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相互往来更为紧密。而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日益紧密,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伴随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未来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前需要我们重新全面审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失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从经济层次探讨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实际影响,并探讨持续扩大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本文将基于上述研究需要,在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中欧双边贸易数据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特征。其次,从需求、供给和环境政策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并对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利用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然后,重点针对2009年之后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数据,利用实证方法,对欧洲债务危机给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总结发展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对策措施。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该章首先分别从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历史背景,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次介绍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然后从中欧双边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等三个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全面梳理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全章从国际贸易理论现有的发展入手,介绍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并重点针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在历史分析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重点针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特点(包括第SITC26类纺织品、第SITC65类纺织品和第SITC84类纺织品的中欧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测度,从而对其包括的三类纺织品双边贸易,是属于产业内贸易还是属于产业间贸易,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统计证明。第四章,从需求、供给、政策和环境等多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总结了当前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具体有哪些。第五章,利用Novy贸易流量模型,设计了一个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进行了全面测度,实证计算了中国与欧盟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平均成本;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解释力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探讨了贸易成本下降这一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第六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全面回顾欧洲债务危机的历程、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对欧第SITC26类、第SITC65类和第SITC84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同时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传导路径,最终通过设计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第七章,在论述中国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张沛[10](2013)在《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低碳技术优势,以保护世界环境的名义提出对进口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尽管遭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关税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制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产品具有明显的高能耗和高碳排特征,而且主要出口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碳关税一旦开征将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认为,碳关税主要是通过成本控制机制、需求控制机制和创新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出口贸易抑制效应、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出口创新促进效应和出口流向转移效应等影响。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高能耗、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因此,碳关税实施后,高额的碳关税、低碳技术成本和碳标签、碳认证等相关销售成本的增加都将大大提升产品出口成本,从而削弱中国现有的成本优势,致使出口额明显下降;而且随着碳关税壁垒扩散效应的显现,从短期静态来看必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甚至大大增加中小纺织企业的关停风险。但从长期动态来看,若应对得当,其倒逼机制将形成低碳技术创新增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测算碳关税及其他主要相关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与CO2排放强度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CO2排放强度越高,碳关税的实施强度也将越高,产品出口额降低幅度就越大;同时产品出口额与劳动力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产品出口额与固定资产投入之间则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中国整个纺织服装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而产品出口额与R&D投入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品大部分属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产品,科技贡献度低。利用进出口数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及碳关税实施后可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形成影响和威胁的十五个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表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出口竞争力下滑的隐患;同时发展中国家里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和越南的出口竞争力则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服装出口方面;整个发达国家除意大利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外,其他国家都明显的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但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相对较高,美国则在十五个国家中位居末位。但随着碳关税的开征,目前的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中国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出口竞争力。通过建立“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低碳出口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显示:从成本优势角度看,随着中国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与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明显下降,同时中国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主要竞争对手国则货币贬值趋势明显;但由于中国有着较完整、先进的产业链和覆盖面广的产业集群,近年来中国内需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成本优势有所下降,但并没消失,尤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从低碳与创新优势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人才与研发优势决定了其在纺织与低碳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并牢牢占领着全球价值链中低碳排和高附加值环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纺织与低碳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则以时尚的设计和卓越的品牌运营能力获取高额利润,因此,碳关税实施将有利于增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中国低碳创新优势虽比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各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情况看,中国同样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的未来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及行业和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有效。面对碳关税,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本文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应对方略:从国际层面上,中国应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坚持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从产业层面上,应着力于低碳创新优势的提升,在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品牌国际化,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发展;实施规避碳关税的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从企业层面上,则应以碳足迹为导向,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流程环节中,通过实施全过程的低碳化管理,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最后,从政府的国内政策层面上,应当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并积极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理念,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实现对中国纺织服装业低碳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
二、今年纺织品出口:不利因素不可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纺织品出口:不利因素不可小视(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路 |
四、概念界定 |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
2.1.1 棉纱的情况 |
2.1.2 棉布的情况 |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
小结 |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
6.2.1 关税与主权 |
6.2.2 城市与乡村 |
6.2.3 洋货与国货 |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雅戈尔和南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1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
1.2.2 汇率变动相关理论 |
1.2.3 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
1.2.4 企业避险的策略效果以及障碍 |
1.2.5 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 |
1.2.6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 |
2 汇率影响我国纺织企业的风险及传导机制 |
2.1 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 |
2.2 汇率变动影响纺织企业风险的现状及类型 |
2.2.1 风险现状 |
2.2.2 风险类型 |
2.3 汇率变动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及其传导 |
2.3.1 利润影响 |
2.3.2 出口额影响 |
2.3.3 国际竞争力影响 |
3 中国纺织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的障碍 |
3.1 特有的制度性约束 |
3.2 市场不完善降低风险防范效果 |
3.2.1 市场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
3.2.2 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
3.2.3 市场所能提供的避险产品匾乏 |
3.2.4 市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3.3 纺织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和管理体系 |
4 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的设定 |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3 计量结果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协整关系及误差纠正模型 |
4.4 计量结果的解释 |
5 汇率变动影响纺织企业的案例分析 |
5.1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 |
5.1.1 雅戈尔概况 |
5.1.2 人民币升值给雅戈尔带来了一定影响 |
5.1.3 雅戈尔的战略 |
5.2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教训 |
5.2.1 南纺概况 |
5.2.2 人民币升值给南纺带来的巨大冲击 |
5.2.3 南纺采取的相应措施及效果 |
5.3 小结 |
6 我国纺织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原则和策略建议 |
6.1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原则 |
6.1.1 全面重视的原则 |
6.1.2 灵活性原则 |
6.1.3 最低成本原则 |
6.1.4 重在规避原则 |
6.2 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 |
6.3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策略分析 |
6.3.1 灵活运用各种结算方式 |
6.3.2 运用贸易融资手段 |
6.3.3 利用金融衍生产品 |
6.3.4 灵活运用多元化经营模式 |
6.4 考核和监控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田野概况 |
第一节 南疆商都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气候 |
三、人口与民族构成 |
四、阿图什市维吾尔族生计概况 |
五、经济、教育、宗教、语言文字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一、无花果之乡 |
二、具体田野点 |
三、具体田野经历 |
第二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 |
一、穆萨巴依家族及其跨国商贸史 |
二、阿图什市维吾尔族跨国商贸史 |
三、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史 |
第二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现状 |
一、数量及分布 |
二、现状 |
第三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群体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
一、阿图什市自然生态环境现况 |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生计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 |
一、市场经济 |
二、现代化 |
第三节 其他原因 |
一、个人价值的追求 |
二、他者的影响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四章 跨国经商:过程和困境 |
第一节 跨国生计过程 |
一、分工 |
二、学徒 |
三、“Dukan”(店面) |
四、进货 |
五、接货 |
六、销货 |
七、回归 |
第二节 布料生意困境 |
一、“Payda”(利润) |
二、市场 |
三、商人与家庭 |
第五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致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商人 |
一、商人的竞争力 |
二、历史与未来 |
三、父权 |
四、债务贸易 |
五、胡大与商人 |
六、经验与教条 |
七、生意与生计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全球经贸 |
二、吉尔吉斯斯坦 |
三、俄罗斯经济 |
四、商业竞争 |
五、巴扎的所有者 |
六、客户的变化 |
七、进货之恼 |
第三节 制度因素 |
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政策 |
二、签证 |
三、劳动卡 |
四、结汇之困 |
五、交易货币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六章 改善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的路径 |
第一节 国家与跨国布料商贸 |
一、关税问题 |
二、安全问题 |
三、结汇问题 |
第二节 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 |
一、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认识 |
二、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服务 |
三、阿图什市政府的努力 |
第三节 生计资本的积累 |
一、语言与技术 |
二、交流与交往 |
三、青春与机遇 |
四、财务习惯 |
五、尝试转行 |
六、学会“tetqiqat”(调研) |
七、回归家庭 |
结论与思考 |
一、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研究 ——基于金融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金融竞争力 |
1.2.2 产业竞争力 |
1.2.3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 |
1.2.4 全球失衡 |
1.2.5 资本账户开放 |
1.2.6 货币国际化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全球失衡及其成因的文献 |
2.1.1 “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
2.1.2 居民视角 |
2.1.3 政府视角 |
2.1.4 金融发展差异说 |
2.2 全球失衡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文献 |
2.3 货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文献 |
2.4 金融竞争力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文献 |
2.5 产业竞争力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文献 |
3 全文主要关系梳理 |
3.1 全球失衡可持续性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 |
3.1.1 全球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 |
3.1.2 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 |
3.1.3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是全球失衡可持续的前提条件 |
3.2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与资本账户开放可维持性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可维持性 |
3.2.2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资本账户开放可维持性的基础 |
3.3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与货币国际化 |
3.3.1 资本账户开放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
3.3.2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是货币国际化的核心条件 |
3.4 国际收支可维持性的“桥梁”地位 |
3.5 金融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决定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金融竞争力对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影响机理 |
4.1 金融贸易的性质辨析 |
4.2 金融贸易产生基础与贸易差额决定因素 |
4.2.1 国际贸易产生基础和贸易差额决定因素的理论回顾 |
4.2.2 金融贸易产生基础和贸易差额决定因素分析 |
4.3 比较优势、金融竞争力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 |
4.4 金融竞争力影响金融资产净输出的理论模型 |
4.4.1 模型构造 |
4.4.2 封闭经济情形 |
4.4.3 开放经济情形 |
4.4.4 模型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金融竞争力影响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实证研究 |
5.1 中国金融竞争力的现状 |
5.1.1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5.1.2 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现状 |
5.1.3 金融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现状 |
5.2 金融竞争力对金融资产净输出的影响分析 |
5.2.1 计量模型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产业竞争力对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影响的指标分析 |
6.1 产业竞争力是决定经常账户状况的重要因素 |
6.1.1 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
6.1.2 产业竞争力对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影响机理 |
6.2 产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
6.2.1 基于传统统计口径的指标 |
6.2.2 增加值核算方法的提出 |
6.3 产业竞争力对经常账户影响分析:基于增加值视角 |
6.3.1 指标选取 |
6.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6.3.3 中美制造业总体的世界排名分析 |
6.3.4 基于增加值的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产业竞争力影响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实证研究 |
7.1 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
7.1.1 劳动力成本 |
7.1.2 劳动力生产率 |
7.2 产业竞争力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分析:基于产业竞争力细分视角 |
7.2.1 计量模型 |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2.3 描述性统计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3 中美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
7.3.1 劳动力成本 |
7.3.2 劳动生产率 |
7.3.3 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率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金融竞争力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研究结论 |
8.1.2 产业竞争力与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7)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以我国纺织产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概述 |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与特征 |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特征 |
(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
1. 根据《TBT协议》的分类 |
2. 根据其实践表现的分类 |
(三) 《TBT协议》与《GATT》中的相关规定 |
1. 《TBT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基本原则 |
2. 《GATT1994》第20条(b)款的规定 |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与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一) 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
(二) 世界主要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1. 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2. 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3. 日本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1.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积极影响 |
2.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三、我国纺织品贸易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
(一) 纺织品贸易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外部原因 |
1.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差异 |
2. 贸易壁垒的转换效应作为各国向我国实施TBT的前提条件 |
3.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差异 |
4. 消费者环保和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 |
(二) 我国纺织品贸易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部原因 |
1. 从我国政府角度分析其内部原因 |
2. 从我国纺织品自身角度分析其内部原因 |
四、我国纺织品贸易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的策略 |
(一) 我国政府应采取的策略 |
1. 重视对TBT的法律研究,完善我国贸易壁垒调查法律制度 |
2. 促进信息交流,建立健全我国纺织业的预警机制 |
3. 适应WTO规则,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制 |
(二) 我国纺织品行业应采取的策略 |
1. 完善行业协会的设置,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
2. 加大技术创新,促进标准规范体系的制定与完善 |
3.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
(三) 我国纺织品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
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纺织品的抗风险能力 |
2. 充分利用WTO/TBT规则、规定维护自身利益 |
3.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缓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中国贸易利益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 |
2.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利益 |
2.3 价值链升级与贸易结构优化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国际贸易 |
3.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驱动力 |
3.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 |
3.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理论模型 |
4.1 古典理论框架下的价值链贸易利益 |
4.2 新古典理论框架下的价值链贸易利益 |
4.3 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价值链贸易利益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静态贸易利益 |
5.1 中国的出口国内增值率 |
5.2 中国基于增加值的贸易差额 |
5.3 中国基于增加值的产业竞争力 |
第六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动态贸易利益 |
6.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就业 |
6.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要素收入 |
6.3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的技术进步 |
第七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的实证研究 |
7.1 价值链贸易的计量模型 |
7.2 国家面板数据检验 |
7.3 产业面板数据检验 |
第八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的贸易结构优化 |
8.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贸易结构的特点 |
8.2 中国贸易结构优化的政策含义 |
8.3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双边贸易成因的理论研究 |
一、传统的贸易理论 |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三、新贸易理论 |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新新贸易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阐释 |
一、国际贸易理论对经济失衡的理论阐释 |
二、国际贸易失衡调整的理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
一、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
二、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三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二、欧盟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欧盟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分析 |
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因素 |
二、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分析 |
一、中欧居民收入水平因素 |
二、汇率变化因素 |
三、气候和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供给因素分析 |
一、中欧双方的纺织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二、国际直接投资(FDI)因素 |
三、纺织业内的验厂标准因素 |
第三节 贸易环境与政策因素 |
一、欧盟东扩因素的影响 |
二、取消配额因素的影响 |
第四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差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模型结果 |
第五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一、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及其改进 |
二、数据描述与参数设定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的结果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和基本方法 |
二、实证检验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与贸易增长 |
一、基于分解方程的贸易成本下降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
二、贸易成本下降与行业经济发展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三、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发展特点 |
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因素 |
一、欧洲国家经济不景气导致其对纺织品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 |
二、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 |
三、区域内失业率持续高位,使欧盟对外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
四、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
五、贸易摩擦增加,限制对欧纺织业出口 |
六、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纺织业成本难以确定 |
第三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结果 |
三、实证结论 |
四、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 |
一、优势互补,相互依存 |
二、以“我”为主,互利共赢 |
三、鼓励竞合,包容增长 |
四、内外结合,以内促外 |
五、携手整合,多管齐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推动创新,着力调整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产品失衡结构 |
二、努力开拓市场,实现中国对外纺织品市场的多元化 |
三、扩大内需,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
四、加强品牌营销,做大做强国内领先的纺织类企业 |
五、注重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六、强调国际协调,充分利用WTO和G20全球治理平台 |
第三节 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措施 |
一、开展“战略性协调”,积极游说欧盟内部利益集团 |
二、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纺织业出口商品结构 |
三、提升国产面辅料质量,鼓励国内下游纺织企业采购国产商品 |
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控制观念,全面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
五、加强行业联盟建设,降低纺织业对外贸易成本 |
六、加强对欧盟的纺织品贸易政策的研究 |
七、重视人民币汇率有序调整,积极推动中欧纺织业进一步开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10)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
1.2.2 碳关税对出口贸易与竞争力的影响 |
1.2.3 碳关税的应对策略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碳关税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碳关税概论 |
2.1.1 碳关税的涵义及由来 |
2.1.2 实施碳关税的目的和动机 |
2.1.3 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实质 |
2.1.4 碳关税实施现状 |
2.1.5 碳关税发展趋势 |
2.2 出口竞争力理论 |
2.2.1 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的涵义 |
2.2.2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2.2.3 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2.3 环境与出口竞争力关系假说 |
2.3.1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3.2 环境标准竞相降低假说 |
2.3.3 生态倾销论 |
2.3.4 环境成本转移说 |
2.3.5 波特假说 |
第三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发展概况 |
3.1.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 |
3.1.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
3.1.3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
3.1.4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结构 |
3.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与挑战 |
3.2.1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局势动荡 |
3.2.2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 |
3.2.3 后配额时代贸易壁垒愈演愈烈 |
3.3 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国际比较 |
3.3.1 指标及国家的选取 |
3.3.2 指标计算与比较分析 |
3.3.3 主成分分析及验证 |
第四章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1 碳关税对出口国出口贸易影响机理与效应经济学分析 |
4.1.1 出口贸易抑制效应 |
4.1.2 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
4.1.3 贸易流向转移效应 |
4.1.4 出口创新增强效应 |
4.2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定性分析 |
4.2.1 短期静态影响分析 |
4.2.2 长期动态影响分析 |
4.3 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定量分析 |
4.3.1 碳关税与碳排强度 |
4.3.2 研究对象说明 |
4.3.3 模型的构建 |
4.3.4 指标选取与样本数据来源 |
4.3.5 实证与经济意义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5.1 成本因素 |
5.1.1 纤维原料 |
5.1.2 劳动力 |
5.1.3 市场空间与规模 |
5.1.4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5.1.5 资本投入 |
5.2 低碳创新因素 |
5.2.1 科技研发人才与研发投入 |
5.2.2 纺织技术水平与技术设备 |
5.2.3 能源结构、低碳技术与低碳需求 |
5.2.4 品牌与营销 |
5.3 政府低碳政策因素 |
5.3.1 发达国家低碳政策 |
5.3.2 中国低碳政策 |
5.3.3 部分发展中国家低碳政策 |
5.4 汇率变动因素 |
5.5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优势与劣势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低碳出口竞争力方略 |
6.1 整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
6.1.1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主张共同而有区别责任 |
6.1.2 结成反碳关税联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
6.1.3 以价值为导向,实施低碳化发展战略 |
6.2 行业层面:实施低碳创新优势提升战略 |
6.2.1 以高素质人才开发为先导,建立高层次竞争优势 |
6.2.2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抢占低碳市场竞争制高点 |
6.2.3 打造自主优势品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
6.2.4 与产业链相耦合,实现产业集群低碳化创意化 |
6.2.5 实施碳关税跨越型出口与对外投资战略 |
6.3 企业层面:打造低碳企业价值链 |
6.3.1 依寻碳足迹实现全程低碳化管理 |
6.3.2 低碳设计与研发 |
6.3.3 低碳原料采购 |
6.3.4 低碳加工制造 |
6.3.5 低碳营销与服务 |
6.3.6 回收利用 |
6.4 政府层面:完善政策支撑与保障体系 |
6.4.1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
6.4.2 倡导低碳理念引导低碳消费 |
6.4.3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低碳政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今年纺织品出口:不利因素不可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研究[D]. 原梦. 东华大学, 202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雅戈尔和南纺为例[D]. 唐禄. 浙江大学, 2019(01)
- [5]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D]. 杨亚雄. 兰州大学, 2017(03)
- [6]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研究 ——基于金融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视角[D]. 曾珣. 厦门大学, 2016(02)
- [7]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以我国纺织产品为视角[D]. 梁惠.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中国贸易利益与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 王雅琳. 南京大学, 2014(05)
- [9]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 姚博明. 武汉大学, 2012(05)
- [10]碳关税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 张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