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恶臭气体治理项目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信富[1](2019)在《某石化企业生物滤床处理恶臭装置工程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空气中,恶臭的研究和治理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一些大中城市的石化企业,其恶臭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是高浓度污染物的聚集地,各种类型的污染物种类十分复杂,性质各不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些污染物会以气体的形式直接挥发或相互反应转化为其他污染物。本文围绕某企业现场生物滤床处理恶臭装置展开,分别在实验室和企业现场展开研究。首先将实验室内前期筛选的三株恶臭降解菌(甲苯降解菌JBJ-3、硫化物降解菌S-5、氮化物降解菌D-4)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后的菌株氮化物降解菌D-4-7、硫化物降解菌S-5-6、甲苯降解菌JBJ-3-2。在实验室内探索了三株菌的摇瓶培养条件。然后用带有两个并行生物滤床的过滤系统进行挂膜实验。将三株恶臭降解菌按1:1:1的比例组成混合工程菌,与活性污泥进行挂膜对比实验。在恶臭治理现场,结合实验室摇瓶培养条件,利用发酵设备确定了三种菌发酵的最佳初始条件,根据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参数变化,提出了分段调控方案。生物处理装置根据中试实验的相关参数,结合污水处理厂现状确定了恶臭气体处理量、填料量、生物滤床、管道管径等相关参数。利用发酵培养的工程菌对装置进行挂膜,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考察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工程菌后,挂膜速度提高一倍,活性污泥系统在历时58天左右启动成功,工程菌系统只用了30天就启动成功。在相同的条件下,两个系统的最大去除率都能达到80%左右。各菌培养最佳初始条件为,甲苯降解菌JBJ-3-2:温度30℃,p H=7,接种量10%,搅拌速度150 rpm、有机硅类消泡剂Antifoam B。硫化物降解菌S-5-6:温度28℃,p H=6,接种量10%,搅拌速度200rpm、有机硅类消泡剂Antifoam B。氮化物降解菌D-4-7:温度30℃,p H=6,接种量10%,搅拌速度150 rpm、豆油消泡剂。通过前期增加转速、中后期调节罐压和通气量来调节溶解氧,分段流加(NH4)2SO4控制p H的分段调控后,甲苯降解菌、硫化物降解菌、氮化物降解菌发酵效率分别提高23.5%、31.3%、14.3%。挂膜完成后,生物滤床对VOCs和恶臭物质的去除率分别在45%-65%和55%-75%之间,在30000 m3/h、温度20℃-30℃、湿度45%时装置的处理效果最佳。
彭献兵[2](2017)在《炼厂储运系统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炼油厂储运系统异味治理是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安全运行的需要。论文从炼厂储运系统整体出发,分析异味分布区域,导致异味产生的相关操作,明确异味产生的具体部位。结合异味产生的区域、操作等提出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可行方案。再根据青岛炼化公司现场实际情况,对照各种异味治理工艺技术方案的优缺点优选适合的工艺技术方案。最终确定油罐脱水系统、汽车装车及火车装车系统、储罐罐顶气的异味治理技术方案。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密闭脱水技术在储罐脱水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做法,从源头上、本质上完成油罐脱水作业的异味治理问题,解决生产上储罐脱水的难题,并且消除因脱水带来的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风险。油气回收的成功应用,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得以回收再利用。装车时产生的油气经过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尾气出界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13g/m3,油气回收率97%以上;苯罐罐顶呼吸产生的油气经过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尾气出界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3mg/m3,油气回收率97%以上;中间罐区罐顶呼吸产生的油气经过油气回收装置处理后,尾气出界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7g/m3,有机硫含量<15mg/m3,硫化氢含量<5mg/m3,油气回收率97%以上。所有尾气再集中送入公司硫磺装置克劳斯尾气焚烧炉进一步焚烧处理,很好的解决挥发性有机物、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排放问题。通过对冷水机组的启动条件进行优化,减少制冷机组的运行时间,降低电耗15%。通过利用分层控制技术控制液环压缩机入口油气收集总管压力,保证装置平稳运行的同时,避免油气因回收气相密封不严造成泄漏。通过制冷机组控制及运行时间优化,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在冬季停运制冷机组,达到节能降耗的同时,减少设备维护费用。青岛炼化储运系统异味治理设施的成功应用,不仅实现现场异味的集中治理,回收大部分挥发有机气体,提高储罐运行的安全性,还减少氮封系统的氮气消耗量,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为以后进一步完善异味治理积累了经验。
王伟[3](2017)在《炼厂储运过程中VOCs治理技术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提高到国家治理方向的历史新高度。VOCs控制及治理,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环保排放新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推动我国VOCs治理在石油、化工领域迈入攻坚阶段。据相关统计,炼化企业油品加工生产及储运过程VOCs排放量约占我国人为VOCs排放总量的20%,其中储运过程产生的VOCs约占炼厂排放总量的40%55%。因此,对炼厂储运系统VOCs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环境治理具有现实意义。论文对燃烧处理技术、吸收技术、吸附技术等VOCs末端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青岛炼化公司储运过程中三个典型区域VOCs的排放特点,选择了三级冷凝法、低温柴油吸收法、碱液脱硫法、活性炭吸附法等VOCs技术进行工业应用,对青岛炼化公司储运过程中公路铁路装车台、中间罐区和苯罐区等VOCs重点排放点开展了废气治理。通过对公路、铁路装车场、中间罐区罐、苯罐区的VOCs的治理,实现废气中VOCs减排2738.43t/y,且排放治理点的污染物均达标排放。通过对多种VOCs治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建立VOCs治理技术投资分析模型,验证已建立的VOCs治理项目投资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将模型应用于VOCs治理项目投资,成本和收入分析,为炼厂储运过程中VOCs治理技术选择提出经济、合理的参考。通过对VOCs的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三级冷凝法等单一的VOCS治理技术已无法满足现行环保排放要求,一般需要采用多种VOCs治理技术的工艺组合方案以满足达标排放的目标。通过对VOCs治理设施运行条件及工业应用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改进的方向,实施优化措施,达到优化目的,进一步提高VOCs治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曹菁洋[4](2016)在《生物法净化石化化纤污水场VOCs及恶臭气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采用滴滤、过滤和洗涤3种生物法对某中石化公司化纤污水处理场四个污水池(生活污水提升池、氧化池、事故池、调节池)产生的VOCs及恶臭进行治理。以期获得治理该化纤污水处理场VOCs及恶臭的最佳生物法,并为后期的中试试验提供依据和指导。用陶粒做填料,挂膜的活性污泥取自该化纤污水场B201生化曝气池,当天污泥浓度为8808 mg/L。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气量为0.1 m3/h时,3台生物塔对苯、三氯乙烯、乙酸甲酯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去除甲醇、乙醇、环己烷和间二甲苯这4种污染物时,生物滴滤塔的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生物洗涤塔和生物过滤塔,其对这4种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8.61%、75.47%、45.08%和91.65%。待生物塔稳定运行后,改变处理气量由0.1m3/h增大到0.2m3/h,相应的停留时间(EBRT)由172 s缩短到86 s,这一过程中滴滤塔表现出比洗涤塔和过滤塔更好的稳定性,其对甲醇、乙醇、环己烷、间-二甲苯这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分别提升至96.80%、100.00%、92.15%和99.68%。对3台生物塔温度的监测发现,3台生物塔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良好,均维持在每天±2.5℃的范围内波动。扫描电镜下,过滤塔中主要的微生物种类有丝状真菌、球状细菌和螺旋状细菌,滴滤塔中主要微生物种类有丝状真菌、球状细菌、螺旋状细菌和线虫,二塔整体生物多样性高;但在压降的检测中生物滴滤塔的压降始终未检出。由小试的试验结果,得到生物滴滤塔为治理该化纤污水处理场VOCs及恶臭气体的最佳技术手段。以小试生物滴滤塔为雏形设计了两种中试规模的生物滴滤塔。分别是直径φ=2.0 m,高5.7 m的立式生物滴滤塔,和长、宽、高分别为5.1m,2 m,1.9 m的卧式生物滴滤塔,二塔的可填装填料体积均为9 m3。并对配套的臭气混匀器、营养液槽及布液方式做了说明。
孙一鸣[5](2016)在《典型有机硫(VOSCs)降解菌筛选、降解机理及其处理有机废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SCs)的降解越来越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的焦点。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并不是简单的控制挥发性有机废气浓度以达到相关标准的限定值,而是必须同时满足恶臭污染控制的要求。甲硫醚(DMS)是自然界中主要的含硫有机气体,也是典型的VOSCs,该气体嗅阈值低,通常为0.00060.04 ppm,当浓度高于0.05 ppm的情况下即可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相比,传统的生物技术法对去除恶臭污染源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究去除典型硫化物的高效的生物技术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筛选的典型高效VOSCs降解菌株Alcaligenes sp.SY1为基础,开展环境因素分析,主要参数优化;通过同位素示踪,开展生物代谢产物、动力学及其机理研究,探明降解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典型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甲硫醚、丙硫醇生物净化技术,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和甲苯废气混合进行反应器协同降解污染物及其动力学研究。从新昌制药污水池成功分离并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菌Alcaligenes sp.SY1,(Genebank NO:KP162176,保藏号为CCTCC M2014619),采用响应面分析(RSM)对菌株的生长环境进行实验设计,得出菌株最优生长条件为:温度27.03oC,pH7.80,盐度0.84%,甲硫醚浓度1585.39?M。在最优条件下培育的菌株能够在30小时内降解99%的甲硫醚。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SIP)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基二硫醚(DMDS)和二甲基三硫醚(DMTS)是最主要的两种中间产物,得出菌株Alcaligenes sp.SY1降解甲硫醚的代谢途径。动力学分析采用了Haldane-Andrews模型,得到最大比生长速率与最大比降解速率分别为0.17 h-1和0.63 gs·gx-1·h-1。建立生物滴滤塔(BTF),净化甲硫醚、丙硫醇以及甲苯混合废气。采用纯菌在已有甲苯降解菌的反应器中挂膜,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EBRT)为56 s、28 s和20 s三种情况下的进气负荷(ILR)的改变对反应器去除效率(RE)和去除负荷(EC)的影响。采用米氏动力学方程(M-M)模型,在甲硫醚、丙硫醇和甲苯分别为单一物质情况下,其最大去除率(rmax)的值分别为256.41 g·m-3·h-1、204.08 g·m-3·h-1和90.91 g·m-3·h-1,而rmax在废气混合条件下的值分别为114.94 g·m-3·h-1,104.17g·m-3·h-1和99.01 g·m-3·h-1。二氧化碳的矿化率在三种停留时间下分别为56 s,y=2.26x;28 s,y=1.88x和20 s,y=1.72x。在反应器运行不同阶段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analysis)对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是最主要的两个细菌群落,且在反应的不同阶段,细菌群落会随着时间及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本论文的研究采用多方程动力学拟合,响应面分析,同位素示踪代谢产物,反应器参数优化以及生物群落分析为生物法处理甲硫醚奠定了重要应用基础。
李宏[6](2015)在《炼油企业恶臭气体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石化企业是产生恶臭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在我国各工业行业中,石化企业恶臭污染源数量占27%。通过前期研究以及对石化企业的恶臭污染源全面调查发现,石化企业恶臭成分复杂,浓度范围大,排放源分散且数量大,排放量大。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影响,石化企业发展迅速,然而受到原油油源和品质的影响,一些含硫率相对较高,组分较重的原油进入炼化生产环节,日趋增大的生产量导致恶臭污染物的产生,恶臭投诉事件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迫使现有企业需要改进操作工序。本文以一套新兴的预处理+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炼油企业恶臭其它处理工业化实验装置为基础,以工业化的标准,设计这套第一个应用于抚顺地区的生物法脱臭装置的控制系统,并讨论现场检测仪表的选型与设计,主要包括:1.介绍目前恶臭处理的几种主要工艺方法,并且进行简单的比对和评估。2.对本实验装置所采用的工艺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工艺过程的控制特点和控制难点。对主要控制过程进行简要陈述。3.简述该工艺过程中的重点控制方案,温湿联锁控制的控制原理、控制方法和控制规模。4.讨论该工艺过程中自控方面的详细设计过程,包括控制系统的设计、现场仪表的选择以及仪表供电、安装等方面的要求。
陆伟[7](2014)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炼油储运系统安全问题及防控方案的研究》文中指出油料储运系统是炼油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全、健康、环保问题突出的系统。论文以高桥石化油料储运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控方案。本文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获得了储运系统存在主要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储运系统主要安全问题的层次分析法模型,并运用专业软件Yaaph计算软件,计算得到了主要安全问题的影响程度(权重值);以权重值计算结果为依据,分别研究了储运系统问题最为严重的油罐腐蚀、污水和恶臭问题及其预防与控制方案。三类问题均按照问题存在状况、形成原因或机理、防控方案的结构展开。论文从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出发,结合相关技术、原理和工程经验,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方案。部分措施已在储运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且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梁平[8](2014)在《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恶臭治理项目设计心得》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重质高硫原油进口量的逐年递增,以及国产原油品质变差、硫含量升高,原油加工深度的提高,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炼油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环保课题。笔者主持设计的《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恶臭治理项目》中,利用"低温柴油吸收—碱液吸收脱硫"和"膜法化学品回收"两种技术来除臭,现在与大家交流一些设计心得。
刘崇华,周皓,胡海,党争光,马楠[9](2014)在《劣质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场恶臭气体治理工程实践》文中认为劣质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场会排放大量臭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臭气中,硫化氢、氨气、非甲烷总烃(VOC)对人体危害巨大,是国家恶臭污染排放标准中规范的重点物质。为实现恶臭气体达标排放,利用组合式生物除臭技术(BRI)处理辽河石化炼油污水处理场恶臭气体,开展小试实验实现VOC类物质达标排放后,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持续监测显示:该技术对辽河石化三高型原油炼油污水处理场的高浓度臭气治理效果明显,硫化氢排放速率仅为国标限定值的11.1%,VOC排放速率仅为限定值的0.89%,而氨气则完全实现了零排放。与常规生物技术相比,BRI技术处理效果优异,稳定性能良好,且具有强抗冲击负荷性能,是处理高浓度的含硫、含氮、含烃类恶臭气体的最佳选择之一。
牟桂芹,隋立华,郭亚逢,马传军,杨文玉,高阳[10](2013)在《石化行业炼油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估》文中认为运用环保技术评估体系,提出石油炼制过程中典型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已应用的治理技术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筛选出炼油污水处理场废气、酸性水罐罐顶气、冷焦水罐/油品中间罐/污油罐罐顶气、氧化脱硫醇尾气和油品装卸挥发气的最佳可行技术.
二、炼油厂恶臭气体治理项目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恶臭气体治理项目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某石化企业生物滤床处理恶臭装置工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恶臭物质概述 |
1.1.1 恶臭物质来源 |
1.1.2 恶臭种类及危害 |
1.2 恶臭处理技术概述 |
1.3 生物过滤技术 |
1.3.1 生物滤床工作原理 |
1.3.2 生物过滤工艺 |
1.4 摇瓶培养与发酵罐培养差异分析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工程菌复壮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 |
2.1 前言 |
2.2 菌株复壮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菌株培养条件探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甲苯降解菌培养条件测定 |
2.3.3 硫化物降解菌培养条件测定 |
2.3.4 氮化物降解菌培养条件测定 |
2.4 活性污泥与工程菌挂膜比较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废气产生液与营养液 |
2.4.3 填料的选择 |
2.4.4 挂膜生物来源 |
2.4.5 污染废气浓度检测方法 |
2.4.6 系统启动 |
2.4.7 生物滤床启动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菌扩大培养工艺优化与调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设备与试剂 |
3.1.2 培养方法 |
3.1.3 发酵系统灭菌 |
3.2 种子罐工艺优化 |
3.2.1 消泡剂的选择 |
3.2.2 种龄确定 |
3.3 发酵罐分段调控发酵工艺 |
3.3.1 200L发酵过程中参数变化 |
3.3.2 发酵过程参数调控及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设计及计算 |
4.1 某企业污水处理厂简介 |
4.2 工艺流程 |
4.2.1 工艺概述 |
4.2.2 工艺流程 |
4.3 生物除臭装置工程设计 |
4.3.1 风量 |
4.3.2 恶臭气体收集及排放标准 |
4.3.3 生物滤床相关设计 |
4.3.4 管道管径 |
4.3.5 温湿联控 |
4.4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
4.4.1 三废处理方案 |
4.4.2 物料平衡 |
4.4.3 辅助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 |
4.4.4 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
4.4.5 安全与卫生 |
4.4.6 主要防范措施 |
第五章 装置运行与完善 |
5.1 生物滤床运行 |
5.1.1 微生物 |
5.1.2 检测方法 |
5.1.3 挂膜 |
5.1.4 运行结果 |
5.2 实验过程参数考察 |
5.2.1 不同流量条件下的脱臭效果 |
5.2.2 不同温度下的脱臭效果对比 |
5.2.3 不同湿度下的脱臭效果 |
5.3 初探优化与建议 |
5.3.1 风机 |
5.3.2 雾化加湿 |
5.3.3 预处理 |
5.3.4 仪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炼厂储运系统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异味治理技术 |
1.2.1 油气回收技术 |
1.2.2 无害化处理技术 |
1.3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2章 异味治理工艺技术方案优选 |
2.1 油罐脱水系统 |
2.1.1 异味治理可行方案 |
2.1.2 异味治理方案优选 |
2.2 汽车装车及火车装车系统 |
2.2.1 异味治理可行方案 |
2.2.2 异味治理方案优选 |
2.3 储罐罐顶气 |
2.3.1 异味治理可行方案 |
2.3.2 异味治理方案优选 |
2.4 治理方案安全性分析 |
2.4.1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
2.4.2 硫化亚铁自燃 |
2.4.3 化验数据分析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应用 |
3.1 油罐脱水系统 |
3.1.1 工艺流程 |
3.1.2 工艺控制指标 |
3.1.3 应用效果评价 |
3.1.4 应用问题 |
3.2 汽车装车及火车装车异味治理 |
3.2.1 装置概况 |
3.2.2 工艺流程 |
3.2.3 油气回收原理 |
3.2.4 工艺控制指标 |
3.2.5 应用效果评价 |
3.2.6 应用问题 |
3.3 苯罐异味治理 |
3.3.1 装置概况 |
3.3.2 工艺流程 |
3.3.3 油气回收原理 |
3.3.4 工艺指标 |
3.3.5 应用效果评价 |
3.4 中间罐区异味治理 |
3.4.1 装置概况 |
3.4.2 工艺流程 |
3.4.3 异味治理原理 |
3.4.4 工艺指标 |
3.4.5 应用效果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
4.1 冷水机组运行优化 |
4.2 装置入口压力控制优化 |
4.3 制冷机组运行优化 |
4.3.1 蒸发器出口温度控制优化 |
4.3.2 润滑油电加热器控制优化 |
4.3.3 机组运行时间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炼厂储运过程中VOCs治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VOCs定义及危害 |
2.1.1 VOCs的定义 |
2.1.2 VOCs危害 |
2.2 VOCs排放控制标准和法律 |
2.3 VOCs治理技术 |
2.3.1 燃烧处理技术 |
2.3.2 吸收技术 |
2.3.3 吸附技术 |
2.3.4 冷凝治理技术 |
2.3.5 膜分离技术 |
2.3.6 生物处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路、铁路油品装车台VOCs治理研究 |
3.1 公路、铁路装车台VOCs排放情况 |
3.2 三级冷凝技术的研究与实施 |
3.3 三级冷凝VOCs治理技术的效果分析 |
3.4 低温柴油吸收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
3.5 低温柴油吸收废气治理技术的效果及存在问题 |
3.6 废气治理技术的收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间罐区VOCs治理的研究 |
4.1 中间罐区VOCs排放情况 |
4.2 中间原料罐区储罐废气收集及引气研究 |
4.2.1 罐顶气收集及引气设计技术要求 |
4.2.2 罐顶废气收集和引气方案 |
4.3 低温柴油吸收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
4.4 废气治理技术的收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苯罐区VOCs治理的研究 |
5.1 苯罐区VOCs排放情况 |
5.2 固体吸附+表冷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
5.3 废气治理技术的收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生物法净化石化化纤污水场VOCs及恶臭气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恶臭污染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
1.1.2 VOCs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
1.1.3 石化污水处理场中VOCs及恶臭气体的来源 |
1.2 污水处理场治理VOCs及恶臭污染物的主要控制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离子除臭法 |
1.2.4 生物法 |
1.3 生物法治理VOCs及恶臭的主要工艺 |
1.3.1 生物洗涤法 |
1.3.2 生物过滤法 |
1.3.3 生物滴滤法 |
1.4 生物法治理污水处理场VOCs及恶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5 本课题来源、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来源 |
1.5.2 课题背景 |
1.5.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无机营养液的成分及浓度 |
2.1.3 菌种来源 |
2.1.4 填料的选择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分析条件及方法 |
2.3.1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
2.3.2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H2S的浓度 |
2.3.3 生物相的观察 |
2.3.4 生物塔压损及温、湿度的测定 |
2.4 生物塔净化工艺的评价指标 |
第3章 不同生物法治理化纤污水场VOCs及恶臭性能的比较 |
3.1 流程及装置 |
3.1.1 工艺流程 |
3.1.2 管路连接 |
3.1.3 实验装置 |
3.1.4 采样方法 |
3.2 挂膜方式及营养液供给方式 |
3.2.1 挂膜方式 |
3.2.2 营养液供给方式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化纤污水处理场恶臭气体浓度分析 |
3.3.2 三台生物塔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较 |
3.3.3 扫描电镜下观察填料上微生物生长情况 |
3.3.4 三台生物塔压降的比较 |
3.3.5 三台生物塔内部温度与气温的关系 |
3.3.6 三台生物塔内部湿度与室内湿度和气温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滴滤塔中试反应器的设计 |
4.1 设计要求 |
4.2 设计内容 |
4.2.1 通气量 |
4.2.2 停留时间 |
4.2.3 填料 |
4.2.4 营养液及pH值 |
4.2.5 填料体积 |
4.3 生物滴滤塔的设计 |
4.3.1 气体混匀器的设计 |
4.3.2 营养液槽的设计 |
4.3.3 立式生物滴滤塔的设计 |
4.3.4 卧式生物滴滤塔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典型有机硫(VOSCs)降解菌筛选、降解机理及其处理有机废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VOSCS来源及基本特性 |
1.1.1 VOSCs的来源 |
1.1.2 VOSCs的特性 |
1.2 VOSCS污染的危害及现状 |
1.2.1 VOSCs的危害 |
1.2.2 VOSCs的污染现状 |
1.3 VOSCS的处理方法 |
1.3.1 物理处理法 |
1.3.2 化学处理法 |
1.3.3 生物处理法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1.4.1 甲硫醚简介 |
1.4.2 本论文研究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4.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 |
1.4.4 本课题研目的主要内容 |
1.4.5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微生物培养 |
2.2.1 菌种来源 |
2.2.2 培养基制备 |
2.2.3 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2.4 菌株的DMS降解特性初步研究 |
2.2.5 菌株降解广谱性研究 |
2.2.6 甲硫醚降解曲线及菌体生长曲线 |
2.2.7 生物量增长标定 |
2.3 中间产物测定 |
2.3.1 实验准备 |
2.3.2 同位素示踪 |
2.4 优化培养条件 |
2.4.1 不同pH条件下对于SY1降解菌株的影响 |
2.4.2 温度对甲硫醚降解的影响 |
2.4.3 不同供氧条件对甲硫醚降解的影响 |
2.4.4 不同氮源对甲硫醚降解影响 |
2.4.5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 |
2.5 反应器运行参数优化 |
2.5.1 接种方式 |
2.5.2 不同停留时间对于去除负荷影响 |
2.5.3 喷淋量对于去除效果的影响 |
2.5.4 温度对反应器去除率的影响 |
2.5.5 压降对反应器去除效果的影响 |
2.5.6 反应器内混合废气的相互作用 |
2.5.7 饥饿条件及其恢复情况 |
2.5.8 多组分冲击负荷的影响 |
2.6 生物学实验 |
2.6.1 引物的选择 |
2.6.2 高通量数据分析 |
2.7 实验装置 |
2.8 分析方法 |
2.8.1 中间产物的定量分析 |
2.8.2 中间产物的定性分析 |
2.8.3 代谢终产物测定 |
2.8.4 动力学拟合 |
第三章 典型有机硫(甲硫醚)降解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
3.1 典型有机硫(甲硫醚)降解菌的分离 |
3.2 SY1的鉴定 |
3.3 生物量的标定 |
3.4 SY1抗性实验 |
3.5 甲硫醚降解曲线与SY1生长曲线 |
3.4.1 分离菌株对甲硫醚的耐受浓度研究 |
3.4.2 分离菌株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
3.4.3 动力学拟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LCALIGENES SP.SY1降解DMS的代谢途径及机理 |
4.1 菌株SY1降解DMS中间产物测定 |
4.2 代谢终产物的测定 |
4.3 代谢途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LCALIGENES SP.SY1降解DMS的条件优化 |
5.1 不同初始PH对DMS降解影响 |
5.2 温度对甲硫醚降解影响 |
5.3 不同供氧方式对DMS的降解影响 |
5.4 不同氮源对DMS降解影响 |
5.5 不同盐度对DMS降解的影响 |
5.6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培养基组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应器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研究 |
6.1 挂膜启动研究 |
6.2 稳定运行研究 |
6.3 生物滴滤塔中压降变化的研究 |
6.4 生物滴滤塔中SO42-浓度变化以及NAOH消耗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物滴滤塔各参数的影响 |
7.1 EBRT对最大去除负荷的影响 |
7.2 喷淋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7.3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7.4 压降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7.5 混合废气相互作用影响 |
7.6 饥饿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7.7 冲击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7.8 动力学研究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微生物群落分布规律 |
8.1 污染物对于微生物群落的选择性 |
8.1.1 微生物形态学 |
8.1.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与组成 |
8.2 微生物群落随着时间演化特征 |
8.2.1 微生物门水平演化规律 |
8.2.2 微生物在纲水平演化规律 |
8.2.3 微生物在属水平演化规律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6)炼油企业恶臭气体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 |
第二章 工艺方法简介 |
2.1 国内常用恶臭治理技术及应用案例 |
2.1.1 燃烧法 |
2.1.2 氧化法 |
2.1.3 吸收法 |
2.1.4 吸附法 |
2.1.5 生物法 |
2.2 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 |
2.2.1 工艺技术比选 |
2.2.2 工艺方案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控制策略简述 |
3.2 温湿联控 |
3.3 控制系统规模和控制特点分析 |
3.4 生产装置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及自动控制水平 |
3.5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3.6 PLC系统规格要求 |
3.6.1 系统规划 |
3.6.2 系统技术规格要求 |
3.6.3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3.6.4 冗余 |
3.6.5 控制系统负荷 |
3.6.6 控制器 |
3.6.7 操作站与人机接口 |
3.6.8 工程师站 |
3.6.9 故障诊断 |
3.6.10 通讯网络及设备 |
3.6.11 机柜 |
3.6.12 电缆及连接配件 |
3.6.13 电源和接地设置 |
3.6.14 软件配置的基本要求 |
3.6.15 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 |
3.6.16 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 |
第四章 主要仪表的选型与设计 |
4.1 温度仪表 |
4.2 压力仪表 |
4.3 流量仪表 |
4.4 物位仪表 |
4.5 调节阀 |
4.6 仪表设备数量统计 |
第五章 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设计 |
5.1 仪表及测量管线的保温和伴热 |
5.2 仪表的隔离 |
5.3 仪表接地设计 |
5.4 仪表电源 |
5.5 仪表用空气 |
5.6 电缆的敷设 |
5.7 安装材料配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炼油储运系统安全问题及防控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储运安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储运系统主要安全问题统计与分析 |
2.1 高桥石化炼油储运系统现状 |
2.2 高桥石化炼油储运系统安全事故统计 |
2.3 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 |
2.3.1 层次分析简介 |
2.3.2 建立储运安全层次分析法模型 |
2.3.4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2.3.5 计算因素相对权重 |
2.3.6 各元素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2.4 小结 |
第3章 储运系统油罐问题的分析与防控方案的研究 |
3.1 储运系统运行设备及检维修内容 |
3.2 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3.3 油罐腐蚀机理的分析 |
3.3.0 金属腐蚀机理 |
3.3.1 罐体腐蚀原因分析 |
3.3.2 油罐其他部位腐蚀原因分析 |
3.3.3 硫腐蚀机理探究 |
3.3.4 油罐腐蚀研究总结 |
3.4 油罐腐蚀问题防控方案的研究 |
3.4.1 边缘板腐蚀防控方案 |
3.4.2 油罐罐壁腐蚀防控方案 |
3.4.3 罐底板腐蚀防控方案 |
3.4.4 支柱对底板腐蚀的预防 |
3.4.5 硫化亚铁防治措施 |
3.5 小结 |
第4章 储运污水问题的分析与防控方案的研究 |
4.1 储运污水处理现状 |
4.2 储运污水的产生机理研究及分类 |
4.2.1 一般含油污水 |
4.2.2 含油污水(含硫化物)—高浓度污水 |
4.3 储运系统污水防控方案的研究 |
4.3.1 清污分流—防止雨水被污染,降低含油污水总量 |
4.3.2 高浓度污水密闭输送—防止硫化氢等散逸造成环境污染 |
4.3.3 少量排放的高浓度污水处理—油罐脱水 |
4.3.4 涉及高浓度污水作业防控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储运恶臭问题的分析与防控方案的的研究 |
5.1 异味气体及恶臭情况及存在问题 |
5.2 恶臭气体造成的问题 |
5.3 恶臭问题发生机理研究 |
5.3.1 恶臭物种类与特征 |
5.3.2 恶臭污染来源及分布 |
5.3.3 厂区恶臭污染源分析 |
5.3.4 储运恶臭处理方案研究 |
5.3.5 污油罐恶臭治理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恶臭治理项目设计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理范围 |
1.1 酸性水罐区 |
1.2 污油罐、焦化汽柴油罐区 |
1.3 石脑油、污汽油罐区 |
1.4 液化烃脱硫醇装置 |
1.5 三苯装车站 |
2 恶臭治理工艺 |
3 治理效果 |
(9)劣质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场恶臭气体治理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炼油装置污水处理场臭气处理技术 |
3 组合式生物处理除臭技术 |
4 实验部分 |
4.1 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 |
4.2 检测方法及项目 |
4.3 VOC去除实验结果 |
4.4 VOC去除实验结论 |
5 工业装置设计及运行效果 |
5.1 气体收集 |
5.2 处理装置 |
5.3 装置运行结果 |
5.4 装置运行效果讨论 |
6 结语 |
(10)石化行业炼油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环保技术评估体系 |
2 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价 |
2.1 污水处理场废气治理 |
2.2 酸性水罐废气治理 |
2.3 冷焦水罐、污油罐、中间罐废气治理 |
2.4 氧化脱硫醇尾气治理 |
2.5 油品装车和装船油气回收 |
3 结论 |
四、炼油厂恶臭气体治理项目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石化企业生物滤床处理恶臭装置工程化研究[D]. 李信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炼厂储运系统异味治理工艺技术应用研究[D]. 彭献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炼厂储运过程中VOCs治理技术应用与研究[D]. 王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生物法净化石化化纤污水场VOCs及恶臭气体的研究[D]. 曹菁洋.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5]典型有机硫(VOSCs)降解菌筛选、降解机理及其处理有机废气研究[D]. 孙一鸣.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6]炼油企业恶臭气体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D]. 李宏.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炼油储运系统安全问题及防控方案的研究[D]. 陆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
- [8]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恶臭治理项目设计心得[J]. 梁平. 广东化工, 2014(11)
- [9]劣质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场恶臭气体治理工程实践[J]. 刘崇华,周皓,胡海,党争光,马楠.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05)
- [10]石化行业炼油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估[J]. 牟桂芹,隋立华,郭亚逢,马传军,杨文玉,高阳. 环境科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