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孟号翔[2](2020)在《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经历了不断改革和调整逐步稳定成型,至今形成相对完备的竞赛体制,对推动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体育强国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一定制约。本研究立足体育强国这一时代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演化历史,以全运会为例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深入探究现阶段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致因,深入探讨体育强国下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对策,使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更加健全完善,更好的适应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发展、体育强国推进的现实需要,使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和功能。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竞技体育竞赛大致分为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的竞赛,由单项运动协会管理的竞赛,各主管部门、行业体协管理的竞赛,以及社会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商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等四类,项目设置上最大限度的向奥运会竞赛项目设置接轨,更好的发挥全运会为奥运会培育和选拔人才的功能,计分、记牌方法变化比较大,第十三届全运会取消金牌榜,取消了原有的计分政策。2、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型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对社会与市场资源的吸纳能力不足;二是受现有体制的影响,腐败及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频发,三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全运会与奥运会战略矛盾,四是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存在结构性失衡。3、导致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中问题的原因,一是政府在竞赛体制中权利过大,行政壁垒较多,遏制了社会体育竞赛组织的成长空间;二是管办不分的体制弊端突出,法治建设滞后;三是全运会体制改革滞后,赛制设计功利化;四是项目设置的工具主义倾向,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项目结构性失衡。4、体育强国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要着力于如下四点:一是破除行政壁垒,培育并壮大社会体育竞赛组织,释放社会和市场活力;二是推进管办分离,完善法律与法规体系;三是改革全运体制,建立双规制体制,改良计分制,使两大战略更好协调;四是优化项目设置,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仇飞云[3](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文健,靳厚忠[4](2019)在《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模式创新》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职业体育产生于组织结构健全的政府管理型竞技体育体制,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结合,是我国职业体育组织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由于运动项目特点与市场潜力的差异,不同项目的职业化发展目标模式与发展路径各有特色。我国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创新是在专业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改造重组,转换专业竞技体育产权属性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从我国竞技体育实践及其宗旨导向来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与西方竞技体育体制存在显着的差异。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支持下,完善职业体育体制,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互动,才是职业体育步入良性发展的可行之路。
朱航辉[5](2018)在《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国体制是我国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为快速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而逐步确立的一种的体育管理体制。纵观我国的体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我国的体育发展水平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取得惊人的成就,举国体制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国家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人民对于体育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种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急需改革和突破。如何让原有的发展运行机制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转变,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市场条件下合理高效分配资源的作用相融合,举国体制还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本文意图通过全面研究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形成因果关系,结合其当前改革发展的状况,以及目前仍待解决的矛盾,同时,通过与国外体育管理运行制度相比较,预测我国体育未来改革发展的整体方向,探讨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进行体育体制改革的思路。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的提升依旧有推动促进作用,过快向市场化转变必然会引发严重后果。如果竞技体育贸然向着市场化转变,在没有国家力量的干预之下,很多竞技体育项目积累的优势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经营多年的体育人才训练体系和三级训练网络,也是其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所以在一定时间内,我国政府占主导地位的管理运行模式还会存在。现行的举国体制仍需在一段时期内坚持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内赋予其新的内涵,在发展中求创新,用合理的手段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过渡,依据国情需要,遵从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渐进式的下放权力给社会,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把宏观调控和市场分配相结合,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制度,彻底解决我国体育事业运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全面建立新型竞技体育发展价值观念。(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3)提高社会参与度,形成政府与社会相互补充的新局面。(4)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建立竞赛与训练的新模式。(5)进一步调整竞技体育整体布局。(6)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蔡朋龙[6](2018)在《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千头万绪,其根本源头在于如何转化政府职能,只有政府角色清晰,定位明确,改革的其他工作方可以做到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基于此,本论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政府职能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创新理论、新监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审视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府方面的原因,廓清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行为边界,提出政府职能作用的路径及推动策略,以期为政府驾驭市场治理体系提供有益的探索。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实际上是指通过运用价格、供求、竞标等市场机制,以最大效能地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的一种政府治理手段。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是适位与融合的关系,即政府主导的适位,政府有意识地对资源进行的配置及其调节与市场机制自发配置的融合。(2)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存在市场供给乏力、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与公平的冲突、权利寻租与新的垄断等诸多问题。就政府职能而言,主要是“市场化”理念滞后、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政府责任缺失、制度安排缺失、分割的管理体制、多元协同的乏力、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明等造成政府职能失范的局面。(3)以公共性为根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实现,进而划定政府与市场的价值边界。以政府职能为基础,以公众需求为现实导向,协调利益主体的合理分配,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的领域边界,以成本与效益为经济衡量,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与效率、增进人民福祉,进而廓清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边界(4)现阶段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中政府的具体职能定位包括“基本”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保证者,“市场化规划者”、“制度供给者”、“生产组织者”、“有限生产者”与“质量监督者”。(5)根除原有政府职能路径依赖造成的“体制锁定”、制度的严重短缺和制度执行的严重失范下,需要从整体路径(强制性、诱致性、渐进性制度变迁方式)、细分路径(从时间维度构建政府职能实现的初期路径与后期路径)、推动路径(观念转变)三个方面推动政府职能的实现。从体制更新与完善—构建协同供给制度供给机制、建立参与广泛的利益表达机制、修正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推新—健全相关法律内容、确立核心制度的牵引拉动、完善公共体育财政制度;理念革新—建立市场化改革交流与评价机制、市场主体利益表达机制、强化公众体育消费意识的认同;机制求新—建立市场主体利益保障和补偿机制、社会组织考评与吸纳机制、市场化模式推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方式转变、管理方法注重成本分析、强化监管制度使用新型监管工具等五个方面提出政府职能作用实现的策略。
闫燕[7](2014)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其实质是一方面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融入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之中,开辟一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也依此推动大学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加快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发展,努力构建与国际接轨、与教育改革相配套的高水平运动队科学管理体系,不仅是国家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大学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以体育社会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支撑,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旨在研究我国高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策略,探索一条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高校办学规律性,也满足竞技体育改革需要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之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总结27中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发现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定位有待于进一步匡正、受现有竞技体育体制的制约有待于逐步得到解除、举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理念有待于强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身份有待于明确界定、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水平有待于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生源有待于优化、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保障有待于加强。2.按照2005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文件精神,在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稳步扩大规模,努力提升办队质量,同时应当充分顾及体育院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将其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进行规划和建设,不能因为隶属和注册关系不同,而将其排斥在外。3.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持续发展应当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紧密依靠和联系城市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规律性特征是指选项符合运动项目年龄规律性、符合大学生体育兴趣和受他们广泛青睐、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具有鲜明的“集约型”、“知识型”和“科技型”特点,目标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人才。4.要加快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创新。对于政府部门,需要制度创新,为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赋予高校相应的自主权和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鼓励;对于高校自身,需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高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意义和作用,遵循举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规律性,准确定位,力争建设一支真正高水平的运动队,成为学校的传统强项和品牌。5.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目标定位:培养“知识型”、“文化型”的优秀竞技人才;引领校内学生体育活动开展;增强师生的向心力;服务学校发展目标。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运动员身份定位:具有该校在籍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身份,职业前,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大学生。7.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项目定位:备受本校师生喜爱并逐步发展成为本校的传统强项;符合体育项目自身的年龄规律性;符合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顾及国家和城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需要;充分顾及可能在中小学广泛普及开展的项目。8.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模式: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外模式是今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目标模式,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尚难对两种运作模式的适宜性作出确切的判断,仍需要实践探索和尝试。同时,受大学生年龄、运动项目的可推广特点等因素的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前仍然难以解决所有项目专业运动队退出机制的问题。
梁青[8](2012)在《新形势下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方向及演进态势分析——基于转型陷阱及自组织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以转型陷阱和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使转型过程停滞并定型化的机会很多;中国竞技体育在29届奥运会后最现实的问题是改革的停滞,要打破转型陷阱,需要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界定好政府改革中的角色定位,正视转型陷阱格局,把加快扭转转型陷阱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形成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化方式,激活涨落因子,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王艺武[9](2011)在《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进入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时代背景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新的目标模式,对进一步实现中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直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现实,深入剖析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并重点对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构建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后奥运时期,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金牌至上目标取向广受质疑并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2)后奥运时期,奥运金牌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政治利益大大降低,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必然谋求增加非政府主体的经济收益,并且降低由政府承担的制度改革成本。而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目标模式必须打破现行的国家主导的“举国体制”,推动竞技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步实行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竞技体育的结合型制度;(3)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结合型制度的目标模式应分阶段构建。在短期内,应该选择以政府管理为主的结合型;而从长期看,则可以逐步过渡到以社会管理为主的结合型;(4)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结合型制度目标模式的内容体系由多元化训练体系和多元化赛事体系构成;(5)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结合型制度的目标模式实现途径应为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型推进方式,以打破路径依赖。为了确保新旧制度衔接顺利,还应有步骤地、渐进式地推进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整体改革和创新。而对于一些不影响大局的特殊运动项目的制度改革则可以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
张慧峰[10](2010)在《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动因、过程和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取向的调整;二是竞技体育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三是存在新的潜在利益的竞技体育制度非均衡状态。2.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制度重建与国家主导强化阶段。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原国家体委的领导权得以强化。但是,推动竞技体育社会化的目标却被忽略。第二阶段(1992-2001年)是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阶段。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竞技水平快速提升,但是协会实体化没有真正实现,职业化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是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阶段。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北京奥运会任务圆满完成,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制度的建立没有太大进展。3.从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规模看,属于局部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速度看,属于渐进式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主体看,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对“举国体制”的路径依赖,而且在职业化改革和协会实体化改革中也存在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原因是:金牌至上观念的影响:体育管理部门对既得利益的维护;中国竞技体育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矛盾冲突。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应是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竞技体育的结合型制度。政府主要是实行宏观管理,即制定政策和发挥协调监督的职能;社会体育组织负责微观层面的体育事务与具体操作。2.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组织创新是建立与政府组织系统并列的社会组织系统,实行政府组织系统与社会组织系统两条线管理。3.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的方式选择应该是中央政府强制型推进、整体渐进式推进和局部激进式推进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从政府管理型竞技体育制度向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结合型制度转变。4.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内容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化训练体系;二是建立多元化赛事体系;三是完善运动员保障制度。
二、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分析 |
3.3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 |
3.4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问题的致因 |
3.5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4)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模式的特征 |
2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的形成基础 |
2.1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产生于国家干预模式下的竞技体育体制 |
2.2 我国体育职业化是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的结果 |
2.3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受到政府机构自身改革路径的制约 |
3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发展创新的模式 |
3.1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目标模式创新 |
3.2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是以运动项目为导向的渐进式创新 |
3.3 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产权制度模式创新 |
4 结语 |
(5)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历史背景 |
3.2 发展历程 |
4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运行现状和主要矛盾 |
4.1 运行现状 |
4.2 存在问题 |
5 国外体育管理模式分析与借鉴 |
5.1 国外体育管理模式分析 |
5.2 国内外体育管理模式对比与启示 |
6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预测和建议 |
6.1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预测 |
6.2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价值 |
1.2.2 选题的应用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逻辑思路 |
1.4.5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2.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公共体育资源 |
2.1.1.1 公共体育资源特性 |
2.1.1.2 公共体育资源分类 |
2.1.2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 |
2.1.3 政府职能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制度创新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 |
3.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实践审视 |
3.1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脉络梳理 |
3.1.1 阶段1:全能政府(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
3.1.2 阶段2:市场化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2) |
3.1.3 阶段3:市场化起步阶段(1992-2002) |
3.1.4 阶段4: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期(2002-至今) |
3.2 当前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成效分析 |
3.2.1 逐步形成了多元供给主体协同供给的模式 |
3.2.2 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3.2.3 改善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效果 |
3.2.4 促进了政府自身相关制度的不断发展 |
3.2.5 推动了事业单位改革 |
3.3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存在问题 |
3.3.1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中市场供给的乏力 |
3.3.2 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总量不足 |
3.3.3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 |
3.3.4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引发的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
3.3.5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引发权利寻租与新的垄断 |
3.3.6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引发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
3.3.7 政府与市场范围界定模糊,阻碍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进 |
3.4 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存在问题政府原因分析 |
3.4.1 “市场化”理念滞后 |
3.4.2 传统体育行政管理的弊端 |
3.4.3 政府责任缺失 |
3.4.4 制度安排缺失 |
3.4.5 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各方利益掣肘 |
3.4.6 多元协同的乏力 |
4.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作用国际借鉴与启示 |
4.1 美国“市场主导模式” |
4.2 英国“有限政府模式” |
4.3 德国有限市场模式 |
4.4 日本“政府主导型”模式 |
4.5 国际经验与启示 |
4.5.1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作用要注重本国实际 |
4.5.2 注意市场的边界与限度,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
4.5.3 加快发展和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发挥其在市场化改革中重要作用 |
4.5.4 完善的政策法规是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有序推进的根本保证 |
4.5.5 加强监管与利益协调,加快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制度建设 |
5.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与市场边界界定 |
5.1 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目标函数识别 |
5.1.1 公共性 |
5.1.2 公众需求性 |
5.1.3 政府职能转变 |
5.1.4 成本—效益 |
5.2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界定 |
5.2.1 价值边界 |
5.2.2 政府与市场的领域边界 |
5.2.3 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边界 |
6.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定位 |
6.1 “基本”公共体育资源的保证者 |
6.2 市场规划者 |
6.3 制度供给者 |
6.4 “生产组织者” |
6.5 质量监督者 |
6.6 “有限生产者” |
7.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中政府职能实现路径与策略 |
7.1 政府职能作用实现的路径 |
7.1.1 整体路径:强制性、诱致性与渐进性变迁方式的有机结合 |
7.1.2 细分路径:初期路径与后续路径的有序衔接 |
7.1.3 推动路径:观念转变的直接推动 |
7.2 政府职能作用实现的策略 |
7.2.1 体制更新与完善 |
7.2.2 制度推新 |
7.2.3 理念革新 |
7.2.4 机制求新 |
7.2.5 管理创新 |
8.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9.参考文献 |
10.附录 |
1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12.致谢 |
(7)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
1.1.2 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1.1.3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任务和对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任务 |
1.2.3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方法和工作组织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作组织 |
1.5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的内涵讨论 |
2.1.1 高水平运动队的内涵 |
2.1.2 “体教结合”的内涵 |
2.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
2.2.1 目标定位 |
2.2.2 办队模式 |
2.2.3 生源与招生 |
2.2.4 学习与训练 |
2.2.5 教练员队伍 |
2.2.6 项目布局 |
2.2.7 经费来源 |
2.2.8 场地设施 |
2.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
2.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建设与对策的研究 |
2.5 文献小结 |
3 发达国家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
3.1 美国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
3.1.1 美国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 |
3.1.2 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以 NCAA 为例 |
3.1.2.1 目标设置 |
3.1.2.2 机构设置 |
3.1.2.3 经费状况 |
3.1.3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
3.1.3.1 机构设置 |
3.1.3.2 主要工作职责 |
3.1.3.3 部门人员和财务运作情况 |
3.2 欧洲国家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
3.2.1 欧洲国家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经费来源渠道 |
3.2.2 英国伦敦圣玛丽大学的“耐力项目和教练员中心” |
3.2.3 英国加的夫大学竞技体育奖学金计划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历程 |
4.1 发展概况 |
4.1.1 试办开展规模与发展速度 |
4.1.2 项目设置情况 |
4.1.3 项目分布情况 |
4.1.4 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设项和分布情况 |
4.1.5 主要政策法规 |
4.2 发展历程 |
4.2.1 自然发展阶段 |
4.2.2 加速发展阶段 |
4.2.3 持续发展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5 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5.1 学生运动员情况分析 |
5.1.1 基本情况 |
5.1.1.1 年龄结构 |
5.1.1.2 运动专项与训练年限 |
5.1.2 报考目的 |
5.1.3 学习情况 |
5.1.3.1 所学专业与喜欢程度 |
5.1.3.2 毕业∕就业率与将来的就业方向 |
5.1.3.3 遇到的最大困难 |
5.1.4 管理情况 |
5.1.4.1 基本管理 |
5.1.4.2 优惠政策与主要措施 |
5.1.5 训练、竞赛与运动成绩情况 |
5.2 普通学生情况分析 |
5.2.1 对该校高水平运动队开展情况的了解程度 |
5.2.2 最关心的体育项目和平时参加的体育项目 |
5.2.3 观看体育赛事的情况 |
5.3 带队教练员情况分析 |
5.3.1 基本情况 |
5.3.1.1 年龄结构 |
5.3.1.2 学历与职称结构 |
5.3.1.3 运动经历与项目划分 |
5.3.1.4 专职程度 |
5.3.2 训练时间与训练次数 |
5.4 发展目标 |
5.5 开展的内动力 |
5.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5.7 经费投入比例与经费来源 |
5.8 项目设置 |
5.9 本章小结 |
6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有模式分析 |
6.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模式分析 |
6.1.1 案例 1:自主培养模式—清华大学跳水队 |
6.1.1.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1.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2 案例 2:本土草根模式—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 |
6.1.2.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2.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3 案例 3:“一条龙”培养模式—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 |
6.1.3.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3.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4 案例 4:校、体联合办队模式—上海金融学院击剑队 |
6.1.4.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4.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5 案例 5:训练中心模式—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冰壶队 |
6.1.5.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5.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6 案例 6:特色项目发展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健美操队 |
6.1.6.1 办队目标与主要任务 |
6.1.6.2 运作的基本情况 |
6.1.7 六个案例的对比分析 |
6.2 我国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模式分析 |
6.2.1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 |
6.2.2 体育院校单项二级学院的高水平运动队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策略 |
7.1 对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
7.1.1 高层领导高度重视 |
7.1.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有待于加快建设 |
7.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预判 |
7.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思考 |
7.3.1 发展定位 |
7.3.1.1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目标定位 |
7.3.1.2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才培养定位 |
7.3.1.3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运动员身份定位 |
7.3.1.4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项目定位 |
7.3.2 发展模式 |
7.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措施 |
7.4.1 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
7.4.2 从高校内部完善高水平运动队的运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附件 4 |
个人学习经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经历 |
(8)新形势下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方向及演进态势分析——基于转型陷阱及自组织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体制所处的困境及改革动力需求 |
1.1 专业体制面临的困境和弊端 |
1.2 竞技体育体制陷入转型陷阱的演进分析 |
1.3 专业体制改革的动力需求 |
2 打破“转型陷阱”的自组织发展之路 |
2.1 正视既得利益格局 |
2.2 竞技体育改革的自组织发展及改革路径 |
2.2.1 培育和扶持不同体系竞争、博弈和协同的制度环境 |
2.2.2 政府做好在体育体制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
2.2.3 打破转型陷阱的推动模式——远离平衡态 |
2.2.4 竞技体育改革的自组织发展路径——激活涨落因子 |
3 结束语 |
(9)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研究 |
1.2.2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研究 |
1.2.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逻辑分析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取向 |
3.1.1 金牌至上的目标取向受到质疑 |
3.1.2 科学发展的竞技体育目标取向的确立 |
3.2 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3.2.1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成本 |
3.2.2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收益 |
3.2.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
3.3 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构建 |
3.3.1 竞技体育制度的主要类型 |
3.3.2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阶段性选择 |
3.3.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组织创新 |
3.4 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内容体系 |
3.4.1 建立多元化训练体系 |
3.4.2 建立多元化的赛事体系 |
3.5 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的实现方式 |
3.5.1 国家强制型推进 |
3.5.2 整体渐进式推进 |
3.5.3 局部激进式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背景之一:经济体制改革 |
1.1.2 背景之二: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
1.1.3 背景之三: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
1.1.4 背景之四:文化体制改革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假设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研究 |
2.1.1 关于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研究 |
2.1.2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
2.2 中国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研究 |
2.3 中国竞技体育改革的成本与收益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相关理论概述 |
4.1.1 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
4.1.2 制度的构成 |
4.1.3 制度形成的途径 |
4.1.4 制度的功能和效率 |
4.1.5 制度变迁的动因 |
4.1.6 制度变迁的过程 |
4.1.7 制度变迁的方式 |
4.2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4.2.1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取向调整 |
4.2.2 中国竞技体育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
4.2.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均衡分析 |
4.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过程的历史演进 |
4.3.1 竞技体育制度的重建与国家主导的强化(1978-1992年) |
4.3.2 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制度变迁(1992-2001年) |
4.3.3 坚持并完善举国体制(2001年至今) |
4.4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及路径依赖 |
4.4.1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 |
4.4.2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原因 |
4.4.3 小结 |
4.5 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创新 |
4.5.1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目标模式创新 |
4.5.2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组织创新 |
4.5.3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变迁方式创新 |
4.5.4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内容创新 |
4.5.5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孟号翔.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我国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模式创新[J]. 张文健,靳厚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02)
- [5]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D]. 朱航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6]公共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政府职能研究[D]. 蔡朋龙. 苏州大学, 2018(01)
- [7]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实证研究[D]. 闫燕. 上海体育学院, 2014(11)
- [8]新形势下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方向及演进态势分析——基于转型陷阱及自组织理论视角[J]. 梁青.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 [9]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目标模式研究[D]. 王艺武.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研究[D]. 张慧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