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董鸿伟[1](2014)在《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转为受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资源,业已成为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需要研究、应对的重要课题。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相毗邻的大国,两国战略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对俄农业经贸合作拥有极为广阔的前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全省对俄农业合作最早的地区,具有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地缘与资源优势,且积累了经贸合作发展的丰富经验,已经连续25年对俄贸易额居全省首位,成为中国沿边开放、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市。近年来,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出现可喜成绩。表现为经济总量出现“四增”,合作区域不断扩展,农业开发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经营方式趋向“种养加”一体化,对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明显。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策与法规有待完善,双方农业合作与经贸合作结构单一,农业经贸合作领域狭窄,农业产业链条节点少,信息服务体系落后,农业科技及外贸人才缺乏等,限制了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水平。本文从供给、需求与合作三个维度对限制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牡丹江市发展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对俄农业经贸多层次机制,二是完善政企农“三位一体”对俄农业运作模式,三是优化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四是着力巩固和扩大境外农业投资合作,五是夯实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六是建立和完善对俄劳务管理服务机制。
周飞[2](2014)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历了大城市的发展浪潮后,小城市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力,中国小城市将在吸纳农村人口、完成中国社会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小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能够更加准确地作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空间部署和发展规划。本文综合运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考察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小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理论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对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考察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武汉市一城独大,发展程度高的地级市与周边省份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还不明显,而到小城市一级就与周边省份有不小差距,湖北省的城市格局呈“倒金字塔”形状。从而得出结论,湖北长江经济带如果要在整体实力上大幅度提升,必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发展小城市及其所辐射的小城镇。本文的重点是四至七章,探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空间布局,小城市应从本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城镇体系综合考量,使二者实现空间交汇,达到产城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城镇网络,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宏观上的把握,才能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城镇连绵带。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布局,应采取分段开发的策略。经济带东段强调武汉市对整个经济带尤其是对鄂州、黄冈、黄石、咸宁的带动作用,西段突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力,中段则为解决湖北省“中部塌陷”而实施“壮腰工程”的具体途径。交通干线是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大动脉,一定要加大投入,建设水、空、公、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发生整体的互联互动。要在民生优先、安全为重、绿色优质三个原则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内公共设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做到融入大自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群众生活舒适愉悦,乐在其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分析三大产业结构,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的对策,农业方面主要是科技兴农,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品牌营销促进产业升级;工业方面主要是培育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展产业延伸能力,打造名牌产品;服务业主要是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发展科技服务行业。带内小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改进措施是培育竞争优势,拓宽贸易方式,推进市场多元化。坚持深化以产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体制上以市场化手段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在管理体制上确立政企分开等原则,提高管理效益;对城区和农村土地制度,要分别以土地管理和产权为中心加以调整,农村土地的流转将给农民落户城镇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就业机会。关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城镇化”。对人口集聚,小城市要尽快放开户籍限制,使人口城镇化跟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要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就业率;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培植深厚的人力资源。对社会服务,要重点解决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人公平享受市民的合法权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带内小城市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建立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对带内小城市的大量人文资源,也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维护和开发。从人文资源中提炼城市精神、开发旅游资源、激活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营造精神家园。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维护和开发,获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李莹[3](2012)在《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外向型农业是指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以本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和进行生产要素国际交换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借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来实现本地区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以增加农牧业收入为核心,着力提升基地建设的质量效益,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林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伊犁州直农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首先,国家从政策上助推伊犁州直的发展,出台实施了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次,提高农业补贴,增加区域农牧民收入水平,成为其加快发展农业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是其加快发展农业的外在压力。如何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和中央推进新疆加快发展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其农业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外向型农业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伊犁州直作为研究区域,从民族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该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条件、发展阶段,运用SWOT分析对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劣势及发展机遇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该区域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弱、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对其农产品出口种类、数量的分析,选取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品种,规划出具有开发潜力、出口潜力、市场优势、突出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区域。据此,结合伊犁州直实际情况,从发展外向型农业入手,该区域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研究,并尝试为该区域农业外向化经营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陈健[4](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翟勇[5](2006)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三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徐秋云[6](2006)在《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举世瞩目的农业大国,2001年底加入WTO后,农业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山东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沿海经济大省,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山东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是明显的,成果是显着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向型农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对山东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劣势和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选取了10个反映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各地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区域分类,还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与沿海外向型农业较发达的六省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从影响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四个因素方面提出了山东省外向型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外向型农业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外向型农业的蓬勃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山东省的外向型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外向型农业的涵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优势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外贸龙头企业+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外向型农业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可分为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四个方面。三、山东在自然地理、农业资源、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显着优势,1999年—2005年山东农产品出口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四、山东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区域之间不平衡,东西差距较大,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市,而西部的大多数地市发展水平较低。在与沿海外向型农业发展较发达的六省市进行比较时,山东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居第一位,但山东的部分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一些省市。五、山东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外部环境方面面临机遇和挑战,内部条件方面具有优势和劣势,在此形势下,山东应采取以下对策:政治法律方面,山东应继续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技术方面,山东应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村中介合作组织,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方面,进一步提高外向型农业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外向型农业人才培养,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自然环境方面,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杨明,宫海鹏[7](2006)在《论发展效益型农业的思路与对策》文中提出效益型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效益型农业需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应从实际出发,针对效益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地区的特点,总结经验,寻求对策,实现由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效益的产量型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蔡庆丽[8](2005)在《广西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国际化,农产品贸易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新形势下,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遇到难得的机遇。本文对外向型农业的内涵重新进行了界定,并在分析和评价广西外向型农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应该遵循的原则及相应的对策。
付学坤[9](2005)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对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对缩小我国城乡差距,解决“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走农村(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和实践证明,农业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农”字上着眼,”工”字上着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价值与作用及其与县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相互经济关系,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切地讲,是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过程。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实践中总结提出的新范畴。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国外的“农工商一体化”、“农工一体化”以及“农工商综合经营”等具有相似的本质内涵,就是将农业相关的几大环节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由农、工、商割裂的弱质产业,变为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强势产业过程。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提出与推行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必经阶段,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过程,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和领域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县域经济发展体现在“农三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这些方面都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内在必然联系。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其重要环节,是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
黄颂文[10](2005)在《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做出综合、系统的归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化特点、趋势和原因进行探讨,对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特点,实施特殊的民族政策,尤其是进行扶贫开发20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种种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仍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许多新的困境。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等。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条件,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等也严重地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走势。西部民族地区出现扶贫开发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衡量贫困的水平指标将趋高位,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益趋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等基本走势。 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应该由过去单纯关注贫困户的收入贫困,更多地转向关注知识贫困(获取、吸收、交流、创造知识的能力)、权力贫困(就业机会、收入机会)和人力贫困(识字水平、营养卫生健康),在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采取特殊对策,解决少数民族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初,我国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的政策体系,要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适时地提升为法规,使我们的反贫困工作由过去主要靠政策逐步地转向依靠法律法规,确保反贫困具有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法律的保障性,真正能够“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反贫困立法。农村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三农”的剥夺,充分调动城乡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要完善和调整利于贫困人口减负的税费制度,进一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尤其是移民新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真正让贫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须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进行调整改革,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要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1世纪初,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
二、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农业的首要任务 |
1.1.2 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显着提高 |
1.1.3 中俄农业经贸合作面临历史性机遇 |
1.1.4 牡丹江市实现沿边开放先导城市的战略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境经济合作 |
2.1.2 地缘经济 |
2.1.3 边境贸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第3章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现状及优势 |
3.1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
3.1.1 经济总量出现“四增” |
3.1.2 合作区(领)域不断扩展 |
3.1.3 农业开发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 |
3.1.4 经营方式趋向“种养加”一体化 |
3.1.5 对俄农业开发逐渐得到俄方认可 |
3.2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优势 |
3.2.1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
3.2.2 良好的农业资源优势 |
3.2.3 丰富的经贸合作经验 |
3.2.4 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
3.3 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对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1 有效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 |
3.3.2 促进了边境县域农民增收 |
3.3.3 推动打造了五强县 |
3.3.4 促进了县域经贸载体通道基础设施完善 |
3.3.5 推动县域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形成及特色经济发展 |
3.3.6 培育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重要引领力量 |
第4章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与法规有待完善 |
4.1.2 农业经贸合作结构单一 |
4.1.3 农业合作项目领域狭窄 |
4.1.4 农业产业链条节点少 |
4.1.5 信息服务体系落后 |
4.1.6 农业科技及外贸人才缺乏 |
4.2 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农产品供给因素的分析 |
4.2.2 基于对俄农产品市场需求与市场环境因素的分析 |
4.2.3 基于双方农业经贸合作过程中诸因素的分析 |
第5章 牡丹江市发展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对策建议 |
5.1 建立对俄农业经贸多层次合作机制 |
5.1.1 建立健全对俄农业经贸合作三级协作推进机制 |
5.1.2 强化建设对俄农业经贸科技合作机制 |
5.1.3 积极打造标志性对俄农业经贸合作项目开发机制 |
5.2 完善政企农“三位一体”对俄农业运作模式 |
5.2.1 发挥政府在对俄农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
5.2.2 壮大企业在对俄农业经贸合作的主体作用 |
5.2.3 调动农民经营的积极性与主体性 |
5.3 优化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
5.3.1 调整对俄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 |
5.3.2 积极打造对俄农产品的地产品牌 |
5.3.3 完善对俄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建设 |
5.4 着力巩固和扩大境外农业投资合作 |
5.4.1 加大境外农业开发的扶持力度 |
5.4.2 推动与俄合作重点项目的建设 |
5.4.3 健全对俄农业科技合作新机制 |
5.4.4 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提档升级建设 |
5.5 夯实对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 |
5.5.1 辟建重点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
5.5.2 提高对俄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水平 |
5.5.3 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及经营规模的种养业 |
5.5.4 推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 |
5.5.5 推行规范化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标准 |
5.6 建立和完善对俄劳务管理服务机构 |
5.6.1 加强对俄农业合作的基础性研究 |
5.6.2 确立联席工作机制 |
5.6.3 强化应用农业新技术与技能培训 |
5.6.4 建立经贸信息发布平台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小城市的概念界定 |
1.5.1 小城市的划分标准 |
1.5.2 小城市的外延 |
2. 国内外小城市发展现状及其经验 |
2.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与经验 |
2.1.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 |
2.1.2 对国外小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3 国外小城市发展经验 |
2.2 国内小城市发展现状与意义 |
2.2.1 国内小城市发展类型 |
2.2.2 国内小城市发展中的不足 |
2.2.3 大力发展小城市的重要意义 |
2.3 小结 |
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
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
3.1.1 空间分布 |
3.1.2 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
3.2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3.2.1 湖北长江经济带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3.2.2 湖北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与国内相关区域同级别城市经济的比较 |
3.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实力比较 |
3.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与中部六省小城市综合实力比较 |
3.3.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发展潜力比较 |
3.3.3 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认识 |
3.4 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
3.5 小结 |
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 |
4.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规划 |
4.1.1 整体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 |
4.1.2 城镇体系格局的合理配置 |
4.2 湖北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 |
4.2.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布局 |
4.2.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东段的开放开发 |
4.2.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的开放开发 |
4.2.4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段的开放开发 |
4.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现代物流通道建设 |
4.3.1 现代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建设 |
4.3.2 现代物流通道建设的产业措施 |
4.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4.4.1 基本原则及其实施办法 |
4.4.2 城市建筑的布景规划 |
4.5 小结 |
5.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
5.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三大产业发展战略 |
5.1.1 产业结构分析 |
5.1.2 农业发展方针 |
5.1.3 工业发展方针 |
5.1.4 服务业发展方针 |
5.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
5.2.1 外贸发展的水平估计 |
5.2.2 外贸发展滞后的原因 |
5.2.3 外贸发展对策 |
5.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
5.3.1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
5.3.2 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
5.3.3 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
5.3.4 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
5.4 小结 |
6.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发展战略 |
6.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口集聚战略 |
6.1.1 改革户籍制度 |
6.1.2 拓展就业途径 |
6.1.3 培育人力资源 |
6.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服务战略 |
6.2.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发展教育医疗事业 |
6.3 小结 |
7.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7.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环境保护 |
7.1.1 环境保护的历程与现状 |
7.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 |
7.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文资源的维护与开发 |
7.2.1 文化遗产状况 |
7.2.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中的主要观点 |
8.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内容结构 |
1.2.3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2.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研究综述 |
2.1.1 西方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概念的研究 |
2.1.2 国内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的研究 |
2.1.3 新疆学者关于外向型农业的研究 |
2.2 相关概念和内涵 |
2.2.1 外向型农业概念 |
2.2.2 外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2.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2.3.4 竞争优势理论 |
3.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战略意义及必要性 |
3.1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战略意义 |
3.1.1 伊犁州直经济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3.1.2 农业是伊犁州直经济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3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对伊犁州直农业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3.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必要性 |
3.2.1 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 |
3.2.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选择 |
3.2.3 推动霍尔果斯口岸向区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4 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政策机遇期 |
4.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 新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历程 |
4.1.1 外向型农业的起步阶段 |
4.1.2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阶段 |
4.2 新疆外向型农业的现状 |
4.2.1 出口农产品种类多样,地域分布广阔 |
4.2.2 新鲜果品、反季蔬菜及其制品占据主导地位 |
4.2.3 甜菜及其制品增减变动趋势较大 |
4.2.4 粮食、畜产品及其制品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
4.2.5 水果、蔬菜、畜产养殖及棉花出口潜力较大 |
4.3 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现状 |
4.3.1 种植业发展现状 |
4.3.2 畜牧业发展现状 |
4.3.3 林业及特色水果发展现状 |
4.3.4 渔业发展现状 |
4.3.5 伊犁州直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
5.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 SWOT 分析 |
5.1.1 SWOT 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 SWOT 分析 |
5.2 伊犁州直发展外向型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由于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造成农业市场化建设不完善 |
5.2.2 生产要素缺乏合理配置,导致区域优势资源利用率不高 |
5.2.3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短期难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5.2.4 优势农产品缺乏区域统一规划,导致出口农产品规模经济不足 |
5.2.5 外向型龙头企业缺乏规模化经营,农民持续增收遭遇困境 |
6.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 |
6.1 优势农产品基地选择的原则 |
6.1.1 优势农产品的内涵 |
6.1.2 选取优势农产品的作用 |
6.1.3 优势农产品基地选取的原则 |
6.2 优势农产品的选择 |
6.2.1 依据资源禀赋 |
6.2.2 依据县域特征 |
6.2.3 依据现阶段主要农产品产量 |
6.3 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 |
6.3.1 果蔬基地 |
6.3.2 甜菜基地 |
6.3.3 畜牧产品基地 |
6.3.4 粮食生产基地 |
6.3.5 薰衣草特色香料生产基地 |
6.3.6 亚麻、红花生产基地 |
6.3.7 蜂产品生产基地 |
7.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7.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
7.1.1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
7.1.2 优化种植结构 |
7.1.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7.2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
7.2.1 培育优势农产品竞争品牌 |
7.2.2 有效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区域优势资源转换能力 |
7.2.3 积极培育市场体系 |
7.3 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7.3.1 加强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
7.3.2 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建设 |
7.3.3 搭建农业信息平台 |
7.3.4 实施农民素质培训 |
7.4 优势农产品产区合理规划,推进区域农产品规模经济 |
7.4.1 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
7.4.2 扶持壮大优势产区的市场经营主体 |
7.5 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7.5.1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 |
7.5.2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5)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
1.3.3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1 国内外生态农业概念辨识 |
2.1.2 生态农业概念的完善过程 |
2.1.3 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 |
2.2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 |
2.3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2.3.1 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目标,而非单一的环境目标 |
2.3.2 强调合理增加投入,而不是系统自我维持 |
2.3.3 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涉及面宽,更加综合与多元化 |
2.3.4 注重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
2.3.5 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区域特色 |
2.3.6 具有显着的政府参与特色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比较与启示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1.1 产生与发展背景 |
3.1.2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
3.1.3 典型国家和地区生态农业概况 |
3.1.4 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状况 |
3.2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2.1 产生背景 |
3.2.2 发展里程 |
3.2.3 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差异 |
3.3.1 背景 |
3.3.2 内涵 |
3.3.3 速度与规模 |
3.4 国外生态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辨析 |
4.1 生态农业理论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
4.1.1 概念缺陷剖析 |
4.1.2 理论体系瑕疵剖析 |
4.2 模式的资源环境制约 |
4.2.1 水资源短缺 |
4.2.2 耕地资源退化 |
4.2.3 能源危机加剧 |
4.2.4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
4.3 模式的技术制约 |
4.3.1 先进、安全、适用的农业生物技术 |
4.3.2 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 |
4.3.3 病虫草害的生态控制技术 |
4.3.4 物料精准化投入技术 |
4.3.5 生态农业标准化与国际化 |
4.4 模式的产业基础制约 |
4.4.1 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薄弱 |
4.4.2 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产业创新的利弊兼而有之 |
4.5 生态农业的政策制约因素 |
4.5.1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
4.5.2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
4.6 生态农业的管理机制制约 |
4.6.1 绿色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
4.6.2 科技示范与推广体系 |
4.6.3 生态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制约 |
4.7 生态农业的社会学制约 |
4.7.1 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
4.7.2 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 |
4.7.3 农民生产观念与素质制约 |
第五章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探讨 |
5.1 生态农业理论的学科基础 |
5.1.1 生态学科群 |
5.1.2 资源环境学科群 |
5.1.3 农学学科群 |
5.1.4 经济学科群 |
5.1.5 工程学科群 |
5.2 生态农业若干重要科学问题探讨 |
5.2.1 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定位 |
5.2.2 发展特色与同国际接轨的关系 |
5.2.3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选择 |
5.2.4 规范化、标准化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
5.2.5 农民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 |
5.2.6 建设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
5.3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研究 |
5.3.1 理论创新 |
5.3.2 生态农业战略、道路与途径 |
5.3.3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与内涵探讨 |
5.3.4 生态农业评价方法 |
第六章 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6.1 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 |
6.1.1 总体思路 |
6.1.2 战略构架 |
6.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6.2.1 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
6.2.2 产业化战略框架内容 |
6.2.3 产业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
6.3 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升级战略 |
6.3.1 技术支撑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
6.3.2 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内容 |
6.3.3 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 |
6.4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 |
6.5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 |
6.5.1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
6.5.2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框架 |
6.5.3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
6.6 战略对策 |
6.6.1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6.2 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 |
6.6.3 理顺社会参与机制 |
6.6.4 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 |
第七章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研究 |
7.1 生态农业模式现状分析 |
7.1.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主体模式剖析 |
7.1.3 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剖析 |
7.1.4 生态农业区域模式剖析 |
7.2 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论探讨 |
7.2.1 创新原则 |
7.2.2 优良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制约机制分析 |
7.3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模式 |
7.3.1 产业模式 |
7.3.2 技术模式 |
7.3.3 管理模式 |
7.4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7.4.1 东北区 |
7.4.2 黄淮海区 |
7.4.3 黄土高原区 |
7.4.4 长江中下游区 |
7.4.5 西南区 |
7.4.6 华南区 |
7.4.7 西北区 |
7.4.8 青藏高寒农业区 |
第八章 生态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
8.1 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1.1 国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1.2 国内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
8.2 评价原则 |
8.2.1 因地制宜原则 |
8.2.2 整体性原则 |
8.2.3 科学与实用原则 |
8.2.4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8.2.5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
8.2.6 可比性原则 |
8.3 评价指标体系 |
8.3.1 构建方法 |
8.3.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8.3.3 权重确定 |
8.4 评价实例简析 |
8.4.1 市级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芜湖市为例 |
8.4.2 县级区域生态农业评价-以德清县为例 |
8.4.3 乡、镇级生态农业评价-以陈贵镇为例 |
第九章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
9.1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分析 |
9.1.1 政策法规体系 |
9.1.2 组织管理机制 |
9.1.3 社会参与机制 |
9.1.4 薄弱环节 |
9.2 生态农业未来政策取向 |
9.3 生态农业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
9.3.1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
9.3.2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
9.4 生态农业重大保障措施 |
9.4.1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 |
9.4.2 加强组织管理与服务 |
9.4.3 加强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
9.4.4 加强生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创新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的必要性 |
10.1.2 理论体系创新 |
10.1.3 战略体系探索 |
10.1.4 生态农业模式 |
10.1.5 评价体系 |
10.1.6 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内容结构 |
1.6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外向型农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
2.1 外向型农业的相关概念 |
2.1.1 外向型农业与创汇农业 |
2.1.2 外向型农业与创汇农业 |
2.1.3 外向型农业与农业国际化 |
2.1.4 外向型农业与农业产业化 |
2.2 外向型农业的基础理论 |
2.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3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实践 |
2.3.1 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2 外向型农业的特征 |
2.3.3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3.1 山东省概况 |
3.2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产品出口 |
3.2.2 农业利用外资 |
3.2.3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4章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山东省各地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区域聚类分析 |
4.1.1 指标选择 |
4.1.2 山东省各地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区域聚类分析过程 |
4.1.3 山东省各地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区域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
4.2 山东省与沿海六省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主成分分析 |
4.2.1 指标选择 |
4.2.2 山东省与沿海六省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主成分分析过程 |
4.2.3 山东省与沿海六省市外向型农业发展主成分分析结果讨论 |
4.3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4.3.1 SWOT 分析方法简介 |
4.3.2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过程 |
4.3.3 SWOT 分析总结 |
第5章 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
5.1 政治法律方面 |
5.2 社会文化方面 |
5.3 经济技术方面 |
5.4 自然环境方面 |
第6章 总结及讨论 |
6.1 总结 |
6.2 文章的不足之处及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广西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向型农业的内涵 |
2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现状条件分析与评价 |
2.1 区位条件优越[3] |
2.2 资源禀赋条件优越,比较优势明显 |
2.3 农业的外向性已有一定基础 |
2.4 政策优势突出 |
2.5 存在的问题 |
3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
3.1 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原则 |
3.1.1“规则农业”原则 |
3.1.2产业化发展原则 |
3.1.3“绿色农业”原则 |
3.2 世界农业变局下的外向型农业发展策略 |
4 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
4.1 加强领导和管理,优化农业运作环境 |
4.2 扩大农业开放领域,增强对外商吸引力 |
4.3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4.4 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 |
(9)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若干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范畴 |
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与问题 |
第三节 美日现代农业的发展 |
一、美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
三、日本农业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述评 |
一、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 |
二、农业与工业关系理论 |
三、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及其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县域经济概念诊释 |
一、县域及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势 |
一、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及矛盾分析 |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历史任务 |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简要回顾 |
二、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分析 |
一、农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评述 |
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
三、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优势产业选择 |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优势产业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优势产业的内涵 |
第二节 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合理选择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
二、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保持发展至关重要 |
三、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三节 合理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 |
一、动态经济优势标准 |
二、市场需求的标准 |
三、产业创新能力标准 |
四、产业关联度标准 |
第四节 县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坚持的原则 |
二、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
第五节 合理选择与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
一、县域发展优势产业要做到县级决策科学化 |
二、县域优势产业发展必须抓住相关重要环节 |
三、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化 |
四、合理确定县域优势产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五、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的配套性分析 |
六、发展知识经济,推进县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价值与作用 |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准及分析 |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作用分析 |
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
第二节 农业转型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 |
一、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
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化、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
三、农业现代化是加入WTO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涵 |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创新分析 |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 |
一、美日农场制度变迁比较分析 |
二、美日农场规模变迁比较 |
三、美日农场制度变迁给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 |
一、工业与工业化理论概述 |
二、工业化阶段划分及判断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特征分析 |
一、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分析 |
二、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模式分析 |
三、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模式评述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的转型 |
一、农业生产目的的转变 |
二、技术变革 |
三、生产结构转变 |
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 |
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演变 |
一、传统农业及其特征 |
二、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综述 |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四、农业在农村工业化中的变迁及作用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理论及其演变过程分析 |
一、城镇化概念及其世界城市发展历史 |
二、城市化理论及其演变 |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
二、城市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 |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探讨 |
三、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欧美日国家城市化经验与启示 |
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
二、目前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形态及趋势 |
三、欧美日等世界发展国家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一节 农民收入概念诠释 |
一、农民收入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 |
二、农民收入水平要从农民的真实购买力上体现出来 |
三、农民取得收入后要考虑来年的生产经营的投入 |
第二节 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 |
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三、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普遍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与运营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 |
三、农民社会负担的影响 |
四、制约农民增收的宏观环境因素 |
五、制约农民增收的微观运营因素 |
六、三大结构性因素对农民增收的不同影响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一、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改革 |
二、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
三、加强对农业优质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
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八章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
第一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
一、梓潼县县情县貌及评价 |
二、梓潼县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及评价 |
三、县域经济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一、内部环境分析 |
二、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一、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 |
二、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 |
三、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第四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
一、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十六字”战略 |
二、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
第五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应处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
一、认真分析、评价自己,找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10)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一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的基本情况 |
一、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陆上边疆区域 |
二、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自然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
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不平衡经济发展层次多样化的区域 |
第二节贫困和贫困的演变 |
一、贫困和贫困的标准 |
(一)贫困的概念 |
(二)贫困线和贫困标准 |
二、测量贫困的办法 |
(一)采用货币收入与消费额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二)采用健康与教育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三)采用脆弱性来确定和测量贫困 |
三、贫困的演变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化的基本情况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回顾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存在并且高度集中的区域 |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 |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 |
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
第二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面临的困境和原因探究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 |
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因素分析 |
(一)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
(二)相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地区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环境因素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和移民搬迁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一、贫困问题仍然是21世纪初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最突出和最普遍的问题 |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加大 |
第三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筹措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
一、扶贫资金筹措困难,资金投入后所有权归属不明 |
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
三、贫困农户难以得到信贷资金支持 |
第四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客观条件 |
二、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社会阶段逐渐退于劣势地位 |
三、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深层原因 |
四、扶贫机制、政策的内在缺陷,西部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 |
(一)地方政府偏离既定的扶贫宗旨和目标 |
(二)优惠政策被弱化 |
(三)信贷扶贫政策的基本缺陷 |
第三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基本走势 |
第一节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速度趋缓 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 |
一、扶贫开发速度趋向缓慢,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 |
二、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 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
一、贫困人口处于不稳定解决温饱状态,无条件享受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好处 |
二、贫困指标将趋高位,贫困人口趋向三元化 |
第三节导致贫困的因素日益趋强 妇女老人儿童等将成为弱势群体 |
一、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渐趋强 |
二、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弱势群体 |
第四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低于全国水平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收支高于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贫困县之间收入差距悬殊 |
三、少数民族贫困县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比全国和国定贫困县的要高 |
四、少数民族贫困县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
第四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 |
第一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一、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 |
二、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 |
(一)要认清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 |
(二)采取特殊对策,解决民族地区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三)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 |
一、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机制改善民族地区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
二、积极做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一)实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
(二)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 |
(三)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建设和劳务输出,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
三、积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优势特色农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
(一)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途径 |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扶贫龙头企业 |
第五章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研究 |
第一节尽快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 |
一、使农村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客观上决定了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二)加强农村反贫困立法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 |
(三)依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是国内外开发贫困地区的基本经验,扶贫开发法制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二、使农村扶贫开发走向法制化的若干建议 |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使反贫困走向法制化的基础和前提 |
(二)构建《贫困地区促进法》的框架设计建议 |
第二节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探析 |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
(一)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生有所靠” |
(二)在民族地区逐步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 |
(三)在民族地区建立和恢复农村合作健康医疗保险制度,保证“病有所医” |
(四)确立自然灾害分级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探讨 |
(一)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对西部农民的影响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必要性 |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 |
(三)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六章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和发展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政策 |
第一节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停止对“三农”的掠夺 |
一、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
二、建立城乡统一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
(一)统一的产权制度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优化并顺利配置 |
(二)统一的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
(三)统一的户籍制度促使农民合理流动 |
(四)统一的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优化配置 |
(五)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使农民公平地享有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 |
(六)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是农民减负的重要环节 |
第二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有力保证 |
一、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 |
二、不断强化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逐步实现“耕者有其权” |
三、集体土地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明确承包范围,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
四、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承包期限,允许有条件地进行小调整 |
五、要明确土地承包费提取办法、承包合同的确定和完善承包纠纷处理机制 |
第三节完善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
一、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的建议 |
(一)重点加大对西部极贫人口集中地区的投入,配套资金不能“一刀切” |
(二)根据新阶段扶贫特点,调整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 |
(三)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方式,加强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 |
(四)利用民族地区财政政策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 |
二、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建议 |
三、在民族地区农村实践和创新小额信贷模式 |
(一)继续借鉴小额信贷在国际和中国发展的经验 |
(二)民族地区开展小额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
(三)借鉴国际经验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模式开展小额贷款 |
(四)小额贷款方式要创新,要有民族地区特色 |
第四节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和发展民族政策 |
一、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二、完善和实行照顾及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政策 |
三、完善和实行优惠金融政策,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融资机制 |
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在资源开发中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五、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
六、继续和完善开展边境贸易与实施沿边开放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牡丹江市对俄农业经贸合作发展研究[D]. 董鸿伟. 吉林大学, 2014(03)
- [2]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D]. 周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3]新疆伊犁州直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D]. 李莹.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4]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5]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6]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 徐秋云.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
- [7]论发展效益型农业的思路与对策[J]. 杨明,宫海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 [8]广西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J]. 蔡庆丽. 福建地理, 2005(02)
- [9]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付学坤. 四川大学, 2005(03)
- [10]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 黄颂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