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论文文献综述)
林夕梦[1](2019)在《“守成”中的“发展” ——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岛“鲁迅风”杂文是孤岛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打击侵略、匡正时弊、张扬真理为基本内容。它不但继承了鲁迅杂文的战斗精神和艺术形式,而且也发展出自己的美学追求和文体风格。鉴于“鲁迅风”杂文与鲁迅杂文在文体层面上的紧密关联,本文将在充分把握杂文本体特性的基础上,探究孤岛“鲁迅风”杂文在文体层面上对鲁迅杂文的继承与发展,以及“鲁迅风”杂文的文体自铸,并对其内在的多样性展开辨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一是介绍孤岛“鲁迅风”杂文的生成过程,并厘定相关概念。二是梳理学界关于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的研究,及可待拓展的研究空间。第一章从“守成”的角度,考察鲁迅及其杂文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对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的影响。一是探析孤岛作家群对鲁迅杂文风格的理论阐发。二是探究孤岛“鲁迅风”杂文对鲁迅杂文风格的接受与转化。第二章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孤岛“鲁迅风”杂文不同于鲁迅杂文的文体自铸。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明白畅晓的语体风格,二是浓郁的抒情性,三是作为修辞的跨体实践。上述三个方面虽然在鲁迅杂文里也有体现,但在孤岛“鲁迅风”杂文里却是大规模地使用,推进和丰富了杂文的文体艺术。第三章通过对代表性作家的个案研究,辨析孤岛“鲁迅风”杂文多样的文体风格。主要选取王任叔、唐弢和柯灵三位作家,通过文本细读,发掘他们独特的杂文观念和文体艺术,从而呈现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风格趋同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论部分,对本课题的未尽之处进行审视和展望。
江漫[2](2019)在《鲁迅杂文“今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文是鲁迅文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创作之一。在传世的十七本杂文集中,鲁迅运用了大量的“今典”,但目前学界对鲁迅杂文中使用“今典”的现象关注较少,因此本文选题旨在对鲁迅杂文中使用“今典”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为今后鲁迅杂文“今典”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第一章首先对“典故”、“故典”、“今典”三者的概念进行了说明,其次分别对鲁迅杂文中的“故典”和“今典”使用情况进行概述,因研究对象为“今典”,所以重点集中在后者。第二章从鲁迅在杂文中使用“今典”的动机出发,将使用“今典”的原因总结为两点:一是鲁迅进行杂文创作对素材的需要,二是作为鲁迅论战的策略之一。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从审美意义、史料价值、伦理问题三个角度对鲁迅杂文使用“今典”的现象进行评价。在审美意义上,鲁迅杂文中的“今典”呈现出明显的互文性和典型性特征,同时,杂文作为鲁迅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工具之一,“今典”又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政治现象,从而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为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等提供了历史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一节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鲁迅杂文中使用“今典”的现象进行评价。“典型性”是鲁迅杂文“今典”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是其杂文区别于一般政论文的重要依据,却因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如对施蛰存、胡适、邵洵美、杨荫榆等人的名誉、历史地位、人生历程造成的消极影响,直到当下仍然没有完全消除。
曹云[3](2018)在《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论《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文中认为杂文作为鲁迅创作的主体和思想表达的主要形式,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仍有待于我们的不断开掘。本文以《二心集》为研究的切入口,首先将《二心集》放置于鲁迅杂文整体中进行考察,指出其在鲁迅杂文中的不同,即独特性所在。然后抓住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的内在意识的变化来阐释造成《二心集》独特性的原因。本文指出,在鲁迅杂文动态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由鲁迅团体经历所引起的鲁迅内在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消长变化。而造成《二心集》不同的深层原因,即是该时期鲁迅团体意识的上升。因此,本文实际上是通过对《二心集》独特性的解读,尝试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鲁迅杂文的整个动态发展历程。通过梳理杂文创作过程中鲁迅内在团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消长变化,来完成对鲁迅杂文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呈现和阐释。
黄旭[4](2016)在《从“随感录”到“自由谈”:论现代杂文文章体式的生成与演进》文中认为现代杂文文章体式的生成与演进是一个需要在历史脉络中细致梳理的复杂过程。为了更加清晰的找出其中的主要脉络,本文选取了在杂文演进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刊物《新青年》、《语丝》、《申报》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由此本文一共分为三章,分别以这三个刊物为重心并且兼顾前后的联系来分析杂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怎样的形态,有着怎样的发展与变化。第一章考察《新青年》对于现代杂文产生的重大意义,并且为了采取一种更加开放的视野,同时将“报章之文”早期形态的“新文体”纳入考察范围。杂文早期就是作为“报章之文”的同义词,如同“新文体”一样是一个综合性的并未从文体角度进行细致区分的概念。也即使说,现代杂文的产生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关于文体的定义。本文之所以将《新青年》作为现代杂文产生的标志,是具有对“现代”意义这样的把握的,一是《新青年》推动白话文运动并且以白话来写作杂文,二是开始注重作为“报章之文”的杂文的文学性,摆脱之前的论说文那论文式的生硬说理的模式。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以《语丝》和《申报·自由谈》为主要分析对象,来考察现代杂文接下来的一系列分化与演进过程。并且,杂文在文学性逐渐加强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合力,导致杂文并不能像早期那样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概念,由此内部出现差异与分化导致杂文作为一个特定文体边界的形成,譬如杂文与小品文的论争等等。本文的观点是现代杂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是在文坛内部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对文章该怎么写产生争论与分歧的情况下,逐渐在诸多概念的差异中形成的。换句话说,现代杂文早期本没有特定文体意识,其他概念譬如美文、小品文由于不同的文学理念划定了自身的边界,由此间接导致杂文为了生存的需要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特征的文章体式。
范静[5](2013)在《鲁迅杂文文体研究述评》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现代意义上的杂文是从鲁迅开始的,并在鲁迅手中得到成熟。从鲁迅生前直至当下,对杂文的评说,就未曾停止过。特别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鲁迅杂文文体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对于杂文文体的研究直至当下,按其自身呈现的具体风貌和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起步奠基期、滞步静寂期、阔步开拓期、稳步发展期。笔者以这样的分期来展开对鲁迅杂文文体的研究述评。
范卫东,王力[6](2011)在《论“孤岛”杂文的自由精神》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期间上海"孤岛"的杂文创作,不仅延续了鲁迅开创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精神,而且在国土沦陷的特殊历史情境中,通过批判奴隶性、呼应全国文学论争、针砭现实政治和倡扬知识分子节操等多种言说方式,诠释着自由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沦陷区的文化事业,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胡峰[7](2008)在《在扎实稳健中寻求突围创新——2007年鲁迅研究着作述评》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的鲁迅研究着作中史料建设得到重视,采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鲁迅思想与作品重新解读,看重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这标示着鲁迅研究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赵学勇,张小刚[8](2007)在《鲁迅杂文研究十年》文中提出
陈迪强[9](2006)在《公共性与话语突围 ——鲁迅后期杂文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将鲁迅后期杂文放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公共领域中去考察。鲁迅从北京到上海,不仅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带来其创作形态的变化。空间的转换从三个方面构成鲁迅后期杂文写作的背景。主体上说,鲁迅从大学教授到自由撰稿人,这一方面使他从安静的书斋生活更多地融入喧闹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消解了前期启蒙英雄的崇高感,写作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从公共领域的主要机制——报刊上说,更为繁荣、普及程度更高的上海报业使鲁迅后期杂文与公众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具备了公共性。客体上,殖民地上海的都市文化为鲁迅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内容。 这种背景也决定了鲁迅后期杂文的公共性特征。首先,对话性,即鲁迅以杂文形式对时事及社会现象迅速做出反应,并以报刊为媒介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互动、对话的交往网络。其次,批判性。鲁迅后期杂文批判面更广,是以弱者为本位的对一切压迫形式、奴役关系、专制权力的批判。尽管他加入左联等团体,但他依然保持了独立的批判立场,并对公共领域的开创和坚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最后,杂文风格也有所变化,从前期纵向的、时间维度的历史沉思走向后期横向的、空间维度的对现实的动态关注,从宏观的理性思辨走向微观的具体的世相解剖。手法上最明显特征是新闻文本大量进入杂文以及上海方言的渗透。而从功能上讲,其后期杂文表现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鲁迅面对革命话语、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话语、商业化文人话语与御用知识分子的权威话语时的一种“话语突围”。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立人思想”,秉持的是“立人话语”,始终关注的是公共事务背后的精神现象,其杂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实践。 通过论证,我认为,公共性是鲁迅后期杂文的本质属性,话语突围则表现为功能形态。鲁迅通过他的杂文实际上期待开创一种开放的、能够自由民主讨论公共问题的理想公共领域类型。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下层民众的声音也能发出,而且知识分子真正能为民众代言,并对一切奴役、压迫、专制给予批判,从而使“沙聚之邦”逐步转为“人国”。
张成[10](2006)在《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文化解读》文中指出在鲁迅研究视域内,对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所包孕的文化意蕴的探讨,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选题。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呐喊》中的“辫子”意象,有助于从深层结构揭示出鲁迅小说内容与思想的丰富性及深刻性,有益于探寻出一般民俗学、社会学意义解读所遮蔽的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本文受钱理群先生《心灵的探寻》的启示,以王瑶先生、钱理群先生和杨义先生等所开创的关于解读鲁迅小说文学意象的探究路径及其方法为理论基础,在近现代文学视野内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鲁迅文本中的“辫子”意象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择取“辫子”意象蕴藉集中且具有“典型现象”意义的《呐喊》进行系统深入地探究与阐释,以期管窥“辫子”意象所深蕴的丰富涵义及其美学价值。本文以鲁迅文本中的“辫子”意象群为背景,从文化的视角深入考察了《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民俗渊源、文化谱系和文本蕴藉,尝试提出了“辫子”意象作为文化意象探讨的观点。在详尽梳理与比较近现代关涉“辫子”内容文本的基础上,开掘出了《呐喊》中“辫子”意象存在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复合结构现象,探讨了鲁迅文学叙事中建构“辫子”意象的独特性及其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集中对“辫子”意象文化意蕴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了文化解码。解析了“剃辫之压、蓄辫之搏、剪辫之势”三种主要文化现象及“无辫之灾、假辫之变、盘辫之择”三种特定文化景观等表层结构的内容;深入探讨了深层结构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现代文化转型、启蒙精神困境等深层结构的文化意蕴。在比较了10位重要现代作家“剪辫”生命体验及“写辫”文本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鲁迅建构“辫子”意象的选择缘由、价值诉求以及对当下文化建设的启思。本文通过上述解读后认为,鲁迅笔下的“辫子”意象是一种文化意象,是以“立人”为旨归的启蒙呐喊,是封建专制统治及其思想的文化符号,是身体与国家同构的文化泛化,是反抗精神奴役的文化想象,是改造国民劣性、健全现代人格的文化对象,是其复杂生命体验的文化记忆,是现代白话文小说写意叙事美学追求的文化载体,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镜像。
二、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论文提纲范文)
(1)“守成”中的“发展” ——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守成”:作为资源的“鲁迅”及其杂文风格 |
第一节 鲁迅杂文风格的理论阐发 |
第二节 鲁迅杂文文体的接受与转化 |
第二章 “发展”:孤岛“鲁迅风”杂文的文体自铸 |
第一节 明白畅晓的语体风格 |
第二节 浓郁的抒情性 |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跨体实践 |
第三章 多样的“鲁迅风” |
第一节 王任叔:“梗概而多气” |
第二节 唐弢:感抒含蓄 |
第三节 柯灵:警策洒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鲁迅杂文“今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一)引用 |
(二)形象性 |
(三)用典 |
(四)其他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第一章 鲁迅杂文使用了哪些“今典” |
一、典故、“故典”与“今典”的概念 |
二、鲁迅杂文中的“故典” |
三、鲁迅杂文中的“今典” |
(一)“今典”的分类 |
(二)“今典”的作用 |
第二章 鲁迅杂文为何使用“今典” |
一、“今典”是鲁迅杂文素材的来源 |
二、“今典”是鲁迅杂文的论战策略 |
第三章 如何评价鲁迅杂文对“今典”的使用 |
一、鲁迅杂文使用“今典”的审美意义 |
(一)互文性 |
(二)典型性 |
二、鲁迅杂文使用“今典”的史料价值 |
(一)社会史价值 |
(二)文化史价值 |
(三)其他领域的史料价值 |
三、鲁迅杂文使用“今典”的伦理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论《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二心集》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视角 |
二、“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概念 |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 |
第一节 《二心集》的独特性 |
第二节 《二心集》独特性的文本呈现 |
一、明显增强的理论性 |
二、质直晓畅的表达 |
三、乐观豪壮的语言 |
第二章 独特性背后的团体意识 |
第一节 杂文背后的个体意识与团体意识 |
第二节 《二心集》团体意识的形成 |
一、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认同过程 |
二、引起团体意识上升的因素 |
第三节 团体意识如何导致了杂文的变化 |
一、话语立场的改变 |
二、情感基调的改变 |
第三章 团体意识和个体意识消长下的鲁迅杂文 |
第一节 边缘化团体意识下的《热风》 |
第二节 个体意识凸显中的《华盖集》 |
第三节 个体意识回归后的晚年杂文 |
一、团体矛盾中渐归个体 |
二、晚年的鲁迅杂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从“随感录”到“自由谈”:论现代杂文文章体式的生成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青年》与现代杂文的生成 |
一 《新青年》的创刊与论说文的延续 |
二 “随感录”的设立与“随感”的生成 |
三 《新青年》时期鲁迅的“短评” |
第二章 《语丝》与现代杂文的发展 |
一 《语丝》时期“杂文”概念辨析 |
二 《语丝》时期周作人的“杂文”写作 |
三 《语丝》时期鲁迅的“杂感” |
第三章 《申报·自由谈》与现代杂文的确立 |
一 小品文的论争与现代杂文的确立 |
二 《申报》的“自由谈”与30年代的杂文 |
三 30年代鲁迅杂文的特点与杂文意识的成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鲁迅杂文文体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起步奠基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49年) |
二滞步静寂期 (1949-1976) |
三阔步开拓期 (1977-1994) |
四稳步发展期 (1994-) |
五结语 |
(6)论“孤岛”杂文的自由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奴隶性, 呼唤民族自由精神 |
二、感应时局, 推动自由论争 |
三、以史为鉴, 针砭时弊 |
结语 |
(7)在扎实稳健中寻求突围创新——2007年鲁迅研究着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9)公共性与话语突围 ——鲁迅后期杂文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空间转换的意义:鲁迅后期杂文的写作背景 |
1、从大学教授到自由撰稿人 |
2、作为公共领域主要机制的报刊与鲁迅后期杂文 |
3、殖民地都市文化与鲁迅后期杂文 |
二、公共领域中的杂文写作 |
1、对话性 |
2、公与私:批判的公共性 |
3、杂文形态的多样化 |
三、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突围 |
1、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鲁迅 |
2、“人话” |
3、话语突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辫子”意象的探究路径及其文化视角 |
(一) 探究路径的选择及其依据 |
(二) 意象概念的界定及其释义 |
(三) 文化视角的择取及其诠释 |
(四) 文化意象的考辨及其判定 |
二、“辫子”意象的渊源探询及其文化诠释 |
(一) “辫子”意象的民俗探源 |
(二) “辫子”意象的文化谱系 |
(三) “辫子”意象的文本蕴藉 |
三、“辫子”意象的意蕴探究及其文化解码 |
(一) “辫子”意象文化意蕴的诠释及其解读路径 |
(二) “辫子”意象文化意蕴的结构及其现代阐释 |
四、“辫子”意象的价值探勘及其文化思考 |
(一) “辫子”意象的选择缘由 |
(二) “辫子”意象的价值诉求 |
(三) “辫子”意象的当下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论文参考文献)
- [1]“守成”中的“发展” ——孤岛“鲁迅风”杂文文体研究[D]. 林夕梦.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鲁迅杂文“今典”研究[D]. 江漫. 湖北师范大学, 2019(08)
- [3]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论《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D]. 曹云. 苏州大学, 2018(01)
- [4]从“随感录”到“自由谈”:论现代杂文文章体式的生成与演进[D]. 黄旭.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5]鲁迅杂文文体研究述评[J]. 范静. 作家, 2013(06)
- [6]论“孤岛”杂文的自由精神[J]. 范卫东,王力. 江苏社会科学, 2011(04)
- [7]在扎实稳健中寻求突围创新——2007年鲁迅研究着作述评[J]. 胡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8]鲁迅杂文研究十年[J]. 赵学勇,张小刚. 鲁迅研究月刊, 2007(07)
- [9]公共性与话语突围 ——鲁迅后期杂文再探[D]. 陈迪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06(10)
- [10]鲁迅《呐喊》中“辫子”意象的文化解读[D]. 张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