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世界生命的摇篮(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聪[1](2021)在《初心与嬗变:生命历程视阈下校长成长轨迹研究 ——基于Y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兴则国家兴。随着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向纵深迈进,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都离不开教育中的实践者,尤其是校长,校长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自“教育家办学”理念提出以来,在校长培训日益兴盛的潮流中,校长成长的相关研究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校长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和关键事件分析法,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融合校长研究的成长阶段说、资本积累说等相关理论,从Y的少年成长、校长预备期、校长适应期、校长胜任期、校长成熟期和创造期六个阶段,对Y自身的成长历程及其初心嬗变进行追溯式考察,并挖掘其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及关键事件,尝试在其中找到影响其初心嬗变与自身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中发现:Y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资源与能力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Y生于上世纪70年代,幼年经历帮助她形成了初心的萌芽;长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那个年代的中师生,在中师教育与师范本科教育中坚定着初心;在不断的调职经历中磨砺与更新着初心;在向教育家型校长迈进中不忘初心;在自身的成长中积累优势,实现自我渐进式成长,又于渐进式成长中丰富初心的内涵与意蕴,产生嬗变。本研究根据Y的成长历程,形成生命轨迹图,并构建初心嬗变图。研究发现,初心嬗变于校长的成长过程中,校长成长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作为校长,要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累积关键优势,并积极学习、反思、创新、才能够实现成长。由此,在本研究末由校长自身与外部保障两各层面提出校长成长与自我初心丰富的可行的路径及建议:校长自身应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内在驱动力;校长应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形成团队的领导力与向心力;鼓励特色办学,提高校长自身的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创新校长培训工作,完善校长成长外部保障四种路径推动校长初心的嬗变,校长自身的成长。
吴成业[2](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刘宁[3](2021)在《海男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云南女性诗人海男从女性视角出发,观照女性内部生命和个体心灵困境,在语言的迷宫中为我们构建起一个精神的乌托邦,展现出深刻的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本文试图以诗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切入点,结合海男的诗歌文本,对海男的诗歌创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深刻探讨海男诗歌展现出的生命意识和文学意义。第一章分析海男诗歌的云南书写,从永胜小镇入手,抓住海男诗歌中的“澜沧江”意象和“女妖”意象,结合云南独特的文化背景把握海男诗句间透出的“巫性”和“神性”特点。第二章结合《女人》组诗,阐释“镜子”意象和“鸟”意象在海男的女性书写中蕴含的意义,“镜子”照见了以女性为主体的自我,但也对女性的命运造成了围困,“鸟”意象意味着女性要从世俗的牢笼中飞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天空。第三章则从时间和爱情、语言和词语、历史书写等维度探讨海男对虚无的反抗和超越。第四章,探讨了海男诗歌的价值和不足,海男的诗歌创作从主题、语言和形式上拓宽了女性主义文学的书写空间,丰富了女性主义文学的诗歌版图。她依靠个人生命激情和生命想象带动起来的诗歌创作使她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但也因此她在写作中往往过度迷失于主观想象的世界中,对女性、生命、虚无等问题的沉思力度不够,表现为“迷狂”与沉思的失衡。本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深刻总结,阐释了海男诗歌的书写维度,全方位分析了海男诗歌文本所呈现的丰富精神内涵。
方腾腾[4](2021)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研究》文中指出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体,有着独特的文学特质。它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音乐美,对儿童的精神健康成长、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1-12册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本套教科书大量选用了儿童诗。与此同时,选入的儿童诗作品的质量以及选入标准等问题引起了业界广泛的讨论。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有哪些优点及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能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提出哪些改进建议等问题是笔者本次的研究主要问题。笔者主要使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诗选文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笔者阅读并梳理文献。查阅儿童诗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后面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其次,整理关于选文标准的文献,提取符合儿童诗选文标准的内容,进而根据相关依据构建儿童诗选文研究的分析框架。然后,按照构建的分析框架梳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诗选文的特点,总体上把握儿童诗选文的基本情况。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的优势,反思当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存在的问题,就提高儿童诗选文的适切性提出相关建议。基于分析,笔者发现本套教科书中的儿童诗选文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优点主要是:儿童诗选文选篇富有时代性、儿童诗选文种类具备丰富性、儿童诗选文情感体现本位性、儿童诗选文技巧彰显灵活性。另外,儿童诗选文也存在着选文数量的分布不够合理、来源的国别不够丰富、主题的分布不够均衡、内容的改动不够恰当和价值取向不够多元等不足之处。针对儿童诗选文出现的这些问题与不足,笔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与改善建议。本研究最终在儿童诗选文方面提出以下五点优化建议:优化儿童诗选文的内容布局;拓宽儿童诗选文的选篇视野;增强儿童诗选文的生活气息;尊重儿童诗选文的原创形态;凸显儿童诗选文的多元文化。
付玉琪[5](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黑日科子[6](2020)在《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狄马加诗歌从边缘化的族裔文化背景下走进主流文学空间,在书写过程中渐渐形成其独特的美学特色,并具备与世界文坛进行平等对话的文化潜质。他的诗歌在文学艺术上的独特审美特征,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内在多元性与差异性,在民族文学领域开创的多维审美向度,对于其他民族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相对封闭的山地民族生存空间和高地逻辑思维,对吉狄马加早期诗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早期诗歌创作与族裔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诗歌主题诠释了对族裔文化书写的自觉性与追求性。吉狄马加诗歌在写作上从族裔文化书写转变到人类意义上的民族史诗建构,而诗歌中所表达的族裔性始终是这种书写模式转变的文化根基所在。跨语境跨时代的民族史诗重构与彝族传统创世史诗、叙事抒情诗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切割的关联性和延伸性。吉狄马加诗歌创作受到世界主流诗歌、第三世界诗歌以及中国第三代诗人诗歌写作的启示,诗人在寻找民族身份、书写族裔文化、重构民族史诗以及思考人类命运之中所呈现的独特性,在当代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这种独特的文化书写方式是吉狄马加诗歌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诗歌舞台的可能性因素。
李娜[7](2020)在《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文中指出草原歌曲以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众多歌曲类型中独树一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掀起了一股“民族风”的热潮。这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既满足了人们对音乐多样性的期待,又带动了内蒙古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音乐文化资源。而这些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已经超越了草原的空间意义,传递出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作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分析法,从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和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三个方面解读了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关于“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从歌词文本的主题、歌词文本的特性以及草原歌曲的音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时面临的困境做了深度梳理,并简单总结了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创新之法,希望可以助力草原歌曲建构好“草原”符号,讲好草原故事。
张明池[8](2020)在《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新民谣是近年来大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其娓娓诉说的心事,细腻真切的情感表达引发了众多听者的共鸣,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新民谣的迅速传播与音乐曲调编制、歌手动情演绎密切相关,歌词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也功不可没。本文以新民谣歌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超常搭配、辞格等方面对新民谣歌词的语言特色展开分析。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选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交代了语料的来源。第一章为本文的立论章,梳理了新民谣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新民谣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出新民谣歌词兼具文学性、音乐性的特征,从主题、创作方式、语言格式三个角度描述了新民谣歌词的类型。第二章为语音修辞,从押韵、衬词、节奏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民谣歌词的语音修辞特征,具体描述了新民谣歌词的韵辙、押韵类型、衬词分布、节奏形成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为词语修辞,从词语的分布、用词的特点分析了新民谣歌词的词语修辞特点,描述了新民谣歌词日常性、口语性、典雅性、形象性和表情性的用词特征。第四章为超常搭配,从语义、语法、语码选择分析了新民谣歌词中的超常搭配现象,讨论了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第五章为辞格章,对新民谣歌词中使用的辞格做了细致的分析,描述了辞格的结构特征,分析了这些辞格在歌词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构建上的作用。第六章为语言风格,对新民谣歌词的主要语言风格进行了分类描述,讨论了这些风格的形成原因。第七章为语言规范章,分析了新民谣歌词存在的词汇、语法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分析了不规范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是结语,对全文的观点做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待改进之处。
姜山[9](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侯一凡[10](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二、云南,世界生命的摇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世界生命的摇篮(论文提纲范文)
(1)初心与嬗变:生命历程视阈下校长成长轨迹研究 ——基于Y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时代呼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二)自我解惑:面临着不同的声音 |
(三)范式转型:校长成长的实然迫求 |
(四)自身情结:解读笔者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职业选择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职业选择初心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关于校长成长的研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一)初心 |
(二)嬗变 |
(三)选择、教师职业选择 |
(四)校长成长 |
五、研究途径 |
(一)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文献分析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视角 |
1.生命历程理论 |
2.生命历程理论研究个体成长的适切性 |
第1章 溯源:少年成长的积累 |
一、孕育:年少的境遇与后来的选择 |
(一)出生环境:农民家庭 |
(二)成长环境:中师热潮 |
二、播种:灵活的课堂与心灵的向往 |
三、生根:冥冥的注定与被动的取舍 |
(一)父亲的执意坚持 |
(二)倾心相助的老校长 |
四、小结 |
第2章 选择:成为理想的自己 |
一、毕业之际的“硬”选择 |
二、初任教师的“软”发展 |
(一)合格的新手教师 |
(二)G市小有名气的教师 |
三、教而优则仕 |
(一)初次结缘行政工作:年级组长 |
(二)再次选择接受教育:去读研了 |
四、小结 |
第3章 寻觅:磨砺中经历变迁 |
一、艰难中前行:经历着职业倦怠 |
(一)工作失意:未能如愿执教高中 |
(二)无奈选择:再次担任班主任 |
(三)分身乏术:压力重迫想辞职 |
二、前行中突破:第一次当校长 |
(一)机缘巧合:D学校的副校长 |
(二)举荐有成:初任校长 |
1.初任期等于不适应期 |
3.困境中的启发 |
三、小结 |
第4章 交融:突破中走向未来 |
一、Z小学:全新的工作领域 |
(一)新官上任:三步规划 |
(二)打消质疑:校长上语文课 |
(三)亲近关系:校长餐桌与校长下午茶 |
(四)加入新基础教育:丰富办学理念 |
二、且歌且行:入选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 |
三、共生养成:家庭与“我”,“我”与Z小学的山水 |
四、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生命历程理论下Y的成长 |
(二)Y成长历程中的初心丰富与蜕变 |
二、研究启示 |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校长初心嬗变的内在要求 |
(二)独特的人格魅力:校长初心嬗变的关键所在 |
(三)创新的办学理念:校长初心嬗变的制胜法宝 |
(四)持续的学习观念:校长初心嬗变的必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本选取 |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1.1 丽江市 |
5.1.2 大理州 |
5.1.3 迪庆州 |
5.1.4 保山市 |
5.1.5 玉溪市 |
5.1.6 昭通市 |
5.1.7 怒江州 |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2.1 普洱市 |
5.2.2 临沧市 |
5.2.3 曲靖市 |
5.2.4 楚雄州 |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3.1 红河州 |
5.3.2 德宏州 |
5.3.3 文山州 |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4.1 昆明市 |
5.4.2 西双版纳州 |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1.1 迪庆州 |
6.1.2 临沧市 |
6.1.3 红河州 |
6.1.4 昭通市 |
6.1.5 西双版纳州 |
6.1.6 德宏州 |
6.1.7 文山州 |
6.1.8 楚雄州 |
6.1.9 怒江州 |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2.1 普洱市 |
6.2.2 保山市 |
6.2.3 玉溪市 |
6.2.4 曲靖市 |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海男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云南大地的书写与超越 |
第一节 云南大地——诗歌的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 |
一、永胜小镇——诗意生发的家园 |
二、云南地域对海男诗性气质的影响 |
第二节 云南意象的书写 |
一、澜沧江——灵魂栖息地 |
二、女妖——云南大地的巫师 |
第二章 女性隐秘生存空间的诗意表达 |
第一节 组诗《女人》——女性生命感知 |
一、为女人而写的内核 |
二、“迷狂”与“虚拟”的女性内部构建 |
第二节 色彩书写——女性命运的诗意想象 |
一、蓝色——孤独的少女时期 |
二、紫色——神秘的成熟女性 |
第三节 女性意象的书写 |
一、镜子——显现与围困 |
二、鸟——解开女性命运的绳索 |
第三章 体验与超越虚无的写作 |
第一节 时间与爱情——面向虚无 |
一、时间——生命之镜 |
二、爱情——生命的回归与确认 |
第二节 语言和词语——虚无的对抗 |
一、穿梭于语言的迷宫 |
二、词语的魔法 |
第三节 历史维度——虚无的超越 |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出缅记》——生命的探寻 |
二、《古滇国书》——穿越黑暗之黑 |
第四章 海男诗歌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价值:质感与个性共存 |
一、丰富女性主义文学诗歌版图 |
二、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
第二节 海男诗歌的不足 |
一、“迷狂”与沉思的失衡 |
二、 “语言迷宫”中的“迷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儿童诗选文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
1.1.3 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研究相对匮乏 |
1.1.4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存在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儿童诗本体相关研究 |
1.3.2 语文教科书选文相关研究 |
1.3.3 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相关研究 |
1.3.4 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儿童诗 |
2.1.2 儿童诗选文 |
2.1.3 语文教科书 |
2.1.4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儿童本位论 |
2.2.2 接受美学理论 |
2.2.3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3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价值分析 |
3.1 文学本位价值 |
3.1.1 丰富的审美形象 |
3.1.2 多元的审美体验 |
3.1.3 鲜明的儿童本位 |
3.2 个体价值 |
3.2.1 提供阅读乐趣 |
3.2.2 拓展想象空间 |
3.2.3 扩大认知视野 |
3.3 社会价值 |
3.3.1 美德的濡化 |
3.3.2 科学素养的提高 |
3.4 语文学科价值 |
3.4.1 学科知识价值 |
3.4.2 学科技能价值 |
3.4.3 学科情感价值 |
第4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分析框架 |
4.1 研究对象 |
4.2 分析框架确立的依据 |
4.2.1 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确立依据 |
4.2.2 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
4.2.3 现有儿童诗选文分析框架 |
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4.3.1 儿童诗选文分析框架 |
4.3.2 分析框架说明 |
第5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分析 |
5.1 儿童诗选文的数量分析 |
5.1.1 儿童诗选文的总数与占比情况 |
5.1.2 儿童诗选文的各年级数量分布情况 |
5.2 儿童诗选文的来源分析 |
5.2.1 儿童诗选文的来源 |
5.2.2 儿童诗选文的国别 |
5.2.3 儿童诗选文的时代 |
5.3 儿童诗选文的内容分析 |
5.3.1 儿童诗选文的主题 |
5.3.2 儿童诗选文的种类 |
5.3.3 儿童诗选文的形象 |
5.3.4 儿童诗选文的情感取向 |
5.3.5 儿童诗选文的改动情况 |
5.4 儿童诗选文的形式分析 |
5.4.1 儿童诗选文的语言 |
5.4.2 儿童诗选文的修辞手法 |
5.4.3 儿童诗选文的结构 |
第6章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的思考 |
6.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的优点 |
6.1.1 儿童诗选文选篇富有时代性 |
6.1.2 儿童诗选文种类具备丰富性 |
6.1.3 儿童诗选文情感体现本位性 |
6.1.4 儿童诗选文技巧彰显灵活性 |
6.2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存在的问题 |
6.2.1 儿童诗选文数量的分布不够合理 |
6.2.2 儿童诗选文来源的国别不够丰富 |
6.2.3 儿童诗选文主题的分布不够均衡 |
6.2.4 儿童诗选文内容的改动不够恰当 |
6.2.5 儿童诗选文的价值取向不够多元 |
6.3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的优化建议 |
6.3.1 优化儿童诗选文的内容布局 |
6.3.2 拓宽儿童诗选文的选篇视野 |
6.3.3 增强儿童诗选文的生活气息 |
6.3.4 尊重儿童诗选文的原创形态 |
6.3.5 凸显儿童诗选文的多元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吉狄马加:“一个彝人的诗国” |
第一节 吉狄马加早期诗歌与彝族文化的关系 |
一、吉狄马加诗歌:一种经典的可能性 |
二、对自我身份的构造与认同 |
第二节 记忆追溯:对族裔文明符号的书写方式 |
一、吉狄马加对地方性知识的呈现 |
二、族裔文明符号:图腾与宗教 |
第二章 重构民族史诗及其可能 |
第一节 民族史诗的根基与再认同 |
一、史诗的根基:以《勒俄特依》与《阿诗玛》为例 |
二、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重构历史的启示:回归与超越 |
一、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中的形而上哲学意识 |
二、超越传统的束缚:吉狄马加诗歌与《勒俄特依》《阿诗玛》的艺术创作法 |
第三章 异质化存在:吉狄马加诗歌的文化书写生成 |
第一节 世界诗歌的启示 |
一、追逐文明的光:世界主流诗歌的影响 |
二、与边缘同在:第三世界诗歌的启示 |
第二节 “闪着微暗的火”:与同时代诗歌的构造异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文化内涵 |
(一)作为“边疆”符号的草原 |
1.描绘“草原”自然风光 |
2.描绘“草原”着名景点 |
3.书写“草原”人文风情 |
(二)作为“家园”符号的草原 |
1.孕育生命的摇篮 |
2.精神世界的归属 |
3.追逐自由的净地 |
(三)作为“生命”符号的草原 |
1.“天父地母”观 |
2.“万物有灵”观 |
二、内蒙古草原歌曲中“草原”符号的建构方式 |
(一)歌词文本的主题 |
1.家园意识 |
2.母爱情缘 |
3.爱情表达 |
4.生态关怀 |
(二)歌词文本的特性 |
1.诗化美 |
2.抒情性 |
3.可唱性 |
(三)歌曲的音乐特征 |
1.浓郁的草原风格 |
2.衬词拖腔的运用 |
3.调式调性的运用 |
4.曲式结构的运用 |
三、内蒙古草原歌曲建构“草原”符号的困境及出路 |
(一)模式化的视觉表象 |
(二)被想象和消费的“草原” |
(三)现代性困境下的乌托邦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歌单 |
致谢 |
(8)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新民谣的概念 |
(二)新民谣的影响 |
二、研究现状 |
(一)民谣的研究现状 |
(二)歌词的研究现状 |
(三)新民谣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语料交代 |
(一)语料的选择方法 |
(二)语料来源及摘录方法 |
(三)具体语料交代 |
第一章 新民谣的起源及歌词的特征 |
第一节 新民谣的起源与流行 |
一、美国民谣摇滚 |
二、台湾民谣运动 |
三、大陆摇滚 |
四、大陆校园民谣 |
五、新民谣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特征 |
一、文学性 |
二、音乐性 |
三、民间性 |
第三节 新民谣歌词的主题与形式 |
一、主题类型 |
二、创作形式 |
三、格式分类 |
第二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音修辞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押韵 |
一、韵辙 |
二、押韵方式 |
三、押韵特点 |
四、押韵功能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衬词 |
一、衬词的分布 |
二、衬词的功能 |
第三节 新民谣歌词的节奏 |
一、主歌、副歌的节奏 |
二、重章复沓的节奏 |
第三章 新民谣歌词的词语修辞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词语类型 |
一、音节类型 |
二、词类构成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词汇特点 |
一、日常性 |
二、口语性 |
三、典雅性 |
四、形象性 |
五、表情性 |
第四章 新民谣歌词的超常搭配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类型 |
一、语义的超常搭配 |
二、语法的超常搭配 |
三、语码的转换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 |
一、语义的朦胧 |
二、意境的营造 |
三、感官的跳跃 |
四、语言的新颖 |
第五章 新民谣歌词的辞格运用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深层修辞格 |
一、比喻 |
二、比拟 |
三、移就 |
四、呼告 |
五、拈连 |
六、夸张 |
七、反语 |
八、对比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表层修辞格 |
一、排比 |
二、对偶 |
三、反复 |
四、列锦 |
五、反问 |
第六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语言风格的多样化 |
一、平易质朴 |
二、唯美诗意 |
三、婉转含蓄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七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言规范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中语言的失范现象 |
一、词汇的失范现象 |
二、语法的失范现象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中语言失范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9)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
一、鄂伦春族源 |
二、鄂伦春族称 |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
一、桦皮镶嵌画 |
二、桦皮剪刻画 |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
一、婚丧与祭祀 |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
一、自然美 |
二、功利美 |
三、形式美 |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
一、比例与尺度 |
二、粗犷与细腻 |
三、抽象与具象 |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传承风险 |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
三、窘迫的现状 |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
一、认识与观念 |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
第三节 当代意义 |
一、艺术地位 |
二、学术价值 |
三、“非遗”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云南,世界生命的摇篮(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心与嬗变:生命历程视阈下校长成长轨迹研究 ——基于Y的叙事研究[D]. 李雅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海男诗歌研究[D]. 刘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诗选文研究[D]. 方腾腾.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6]吉狄马加的族裔文化书写与民族史诗建构研究[D]. 黑日科子. 暨南大学, 2020(06)
- [7]内蒙古草原歌曲中的“草原”符号建构研究[D]. 李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D]. 张明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7)
- [9]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