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交际

文化地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王之延[1](2021)在《新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转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后殖民主义、新全球化、新世界主义等理论范畴分析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语境,从多极化时代、风险社会时代、数字平台时代三个方面分析其社会语境。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当前应有的范式转移,在认识论层面突出了"涵文化研究"这一理念,在方法论层面强调"一带一路"研究将带动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向。

李法娟[2](2021)在《1990年以来海外华语导演的跨文化创作研究 ——以王颖、李安、戴思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于海外的华语导演在全球化语境中开始大范围地进行影片的跨区域、跨文化创作,并以其双重的文化身份和多元的文化视角构造着极具“跨界”风格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以迅猛之势改变着世界电影的格局,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丰富着电影文化的发展。本文将以汉语方言为母语,后移民或定居于他国,长期脱离母国生活的导演群体界定为海外华语导演,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王颖、李安、戴思杰三位导演为例展开具体的研究。首先,从三位导演相同的移民经历出发,探讨他们由于地域变迁所产生的身份焦虑,并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海外华语导演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在移民初期,定居他国的华语导演受原有文化记忆的影响,无法逃避母国文化的约束,所以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影响下形成一种分裂的文化认同;在移民后期,海外华语导演逐渐改变自己的身份意识,在文化交往中建构了能够沟通中西的双重的文化身份。其次,结合海外华语导演这种变动的身份认同,探讨他们从拘泥于“个体化书写”到关注普遍性情感的创作过程,揭示其作品主题流变的特征。在创作初期,海外华语导演或聚焦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移民群体,或通过回忆书写故乡,表达跨族裔群体身在异乡、心怀故乡的离愁别绪;在创作后期,他们逐渐将镜头挪至到全球范围内的边缘群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上,探索人性的隐秘角落,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表达更具普遍性意义的思想主题。最后,通过细读海外华语导演的电影作品,揭示他们在跨文化创作的过程中采用的“跨地性”叙事策略。基于叙事的需要,海外华语导演往往在影片中呈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和多元的地域景观,采用多语并行的语言环境,使得影片的叙事空间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同时,他们还倾向于以一种越界的叙事视角对中西方进行双向审视,在整合多元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书写能够沟通东西的跨文化文本。

邴波[3](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杜珊珊[4](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认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简文博[5](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对武术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研究机构及作者层面、基于文献研究内容展现的知识基础、热点前沿等方面,对研究结果做出讨论和对未来趋势加以分析。从文献的发表时间,我国武术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三个阶段的明显分布:最初形成期1992-2003年;快速发展期2004-2009年;线性成熟期2010-2017年。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规模及团体不断增大,为武术研究的力量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揭示研究知识基础的准确性,主要从文献共被引角度以及作者共被引角度进行探寻,发现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群落主要聚集在以下五个方面:对传统武术传承保护发展的研究知识群、对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关系研究的知识群、对武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群、从文化视角剖析武术的知识群以及武术宏观发展指导的知识群。知识基础作为武术研究的根基,期刊文献、书籍文献价值仍然可以不断挖掘和梳理。通过从高被引文献的内容分析,关键词词频、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武术研究热点的挖掘发现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武术文化、太极拳、竞技武术、武术教育、传统武术以及武术传播这六个主要研究热点领域。研究前沿的挖掘主要从三个阶段中对突现性关键词挖掘的角度:发现第一阶段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竞技武术和武术教学上;第二阶段前沿重点关注太极拳生理学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同时对竞技武术在竞赛规则、运动员技术动作,高水平训练等问题有深入拓展。第三阶段研究前沿主要关注对武术文化内涵精神、武术文化传播推广以及传统武术拳种挖掘整理保护等方面进行拓展。未来在研究方法上,会越来越重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不仅仅是体育院校,未来会有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加入。从知识基础上看,知识基础会不断流动,并且武术研究基于的知识基础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围绕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健康促进的研究还将继续不断地涌现。

张巧[6](2019)在《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因其自身特性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绝佳途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内涵深厚,制作精良,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输出中国价值观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建构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以当前优秀的三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代表《朗读者》《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为研究样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这类节目建构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以及价值。从一国形象的主要因素来看,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主要着墨于三类“软形象”:中国文化形象、中国社会形象以及中国人形象,以“软形象”构筑中国“软实力”。这类节目选用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方式直观呈现于受众,并辅之以可说理可动情的听觉要素,为受众和厚重的中华文明之间搭建了沟通对话的桥梁。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还通过加入娱乐元素,以娱乐的天然亲民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使得承载其上的中国形象具有了进一步被认知和接受的可能。同时,通过仪式感的塑造,借助仪式变“凡俗为神圣”的功能,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实现了情感上的唤醒与勾连,达到价值观的输出、强化和认同,从而有利于实现对中国形象的认同。从国家形象的角度来思考该类节目的价值,很明确地指向了节目的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功能。面临全球化语境和融媒体时代到来的挑战,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应主动求变,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受众需求,以丰富的节目内涵、创新的节目形式和精良的制作水准保持持久影响力,以文化产品的雄起之姿成为建构中国形象的有生力量。

陈晓[7](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陈雨[8](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提升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中,城市竞争力不只局限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建设、产业规模等硬实力方面,而扩至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方面。作为城市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形象愈发重要。近年来,城市形象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形象研究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现实语境。“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期开放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国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也带来了严峻的现实挑战。郑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快速崛起,城市影响力显着扩大,但是郑州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问题。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郑州必须提升城市竞争力,做好城市形象传播。从这点来说,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新闻传播视角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郑州城市形象,希望为郑州的良好发展尽些微薄之力。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有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及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论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郑州城市形象,包括“一带一路”对郑州的影响、郑州城市形象要素的现实基础、郑州城市形象的嬗变等;第三部分立足于“拟态环境”理论,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角度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的媒介呈现。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内容、报道内容性质、报道来源五个角度对所选取的《人民日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样本进行全面解读。并分析了广播、电视对郑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现状;第四部分进行“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的传播分析,从政务新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两个方面展开,总结新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特点;第五部分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所存在的四个具体性问题;第六部分主要是采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供可供城市形象管理者参考借鉴的“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曹帅[9](2017)在《“世界文学”观念与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世界文学’观念与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考察“世界文学”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理路,以晚清至新时期文学为参照,探讨新时期语境下,主体的“世界文学”观念与作家创作实践的关系,以及“世界文学”观念影响下的中国文学参与世界的方式和可能。论文主要以作家的“世界文学”观念作为关键词和核心点,并对其进行文学、美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多重思考。本文总体思路和重点是将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实践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系统研究。力图通过“世界文学”这一线索,完成对新时期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步伐和节点的全新梳理,进而探讨“世界文学”观念参与塑造新时期文学的不同面向,寻找促使中国文学真正有效地走向世界进而跻身世界文学主流的多向可能。全文共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明确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主要探讨“世界文学”的发现与阐释。“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概念自德国作家维兰德首次使用伊始,赫尔德、歌德、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相继进行“世界文学”有关阐述。他们的言说构成“世界文学”滥觞的探讨,也由此展开了世界范围的对“世界文学”内涵阐释。同时,借助“世界”范畴在中外视域中的认知流变,从侧面展开了“世界文学”的空间性,透露出中国学者在思维结构上的开放性变化。此外,通过对“世界文学”的进一步阐释和对走向世界的文学所蕴含的文学价值的辨析完成新时期语境下“世界文学”概念的界定。可以说对“世界文学”内涵和外延的探究打开了世界文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局面,开拓了民族文学的视域,也由此开启了文学的崭新时代。第三章主要对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世界文学”观念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和分析。晚清以来中国作家从未停止走向世界的脚步,从清末民初对域外文学的认同与发现、到现代文学三个十年中代表作家的世界文学交流实践以及覆盖整个现代文学阶段世界影响下的各个文学社团形成和发展、1950至1960年代中国文坛总体世界文学倾向的转变,再到新时期莫言等作家对域外文学的借鉴与超越,在接受与影响中,中国作家走出一条明晰的面向世界的文学观念演进历程。纵向地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的同时也透过中外双重视角横向比较中国文学与域外文学的差异,既体现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也窥见中国文学的某些不足。第四章对新时期作家多元化的“世界文学”观念展开论述。其一是民族自信,将民间文化作为文学表达的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坚守民族立场的新时期作家认为民族性是文学立足世界的原因,他们将文学作品浸润在传统文化中、民族土壤里和地域风俗内,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其二是文化间性,持此类“世界文学”观念的作家认为世界文学具有交流的特质,积极对话对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新时期作家的异域行旅或海外经历能够开阔视野,在民族与“他者”视角交错之间既获得了异域文化价值标准也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必要张力,将多重异质文化融汇有助于创作新奇作品;其三是全球视界。新时期作家有关文学中心观念不同于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他们认为东西方文学存在差异和差距,他们渴望获得世界读者的认可,怀揣文学走向世界的梦想的同时也看到东西方文学相互理解的难度,对中国文学真正融入世界文学持焦虑的态度。新时期作家以民族特质的发现、世界交流的关注和世界意识的指向彰显“世界文学”的观念。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世界文学”观念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的世界性进行分析。在思想意蕴方面,首先,新时期作家在寻求中国文学世界性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经典和地域风土气息的重要价值。其次,新时期作家看到了具有世界性主题表达以引起世界读者共鸣的意义。其中,对人的全方位的思考和关注是最具人类共通性的话题。最后,新时期文学实践了对自然生态、神秘主义、死亡等人类普遍关注的世界性母题的挖掘。在艺术形式表现方面,新时期作家在创作原则、文体、叙述和修辞方面都进行了世界之方向的创新性尝试。他们不仅坚持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相对单一化的创作原则,更接受了域外文化思想影响,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进行多元化的改造。在文体上也进行着继承与接受的自觉的努力,相继出现日记体、独语体、对话反思体、书信体等创新性文体。在叙述和修辞方面也不断尝试着向世界文学经典迈进。可以说,世界语境是中国文学身份觉醒和整体发展的重要背景,新时期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不断努力让中国文学逐步走向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融合。第七章主要剖析“世界文学”观念的当代价值。“世界文学”观念给了新时期作家了解世界文学的动力和眼界,让他们在不断的参照和对比中形成世界意识,即文学整体观。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整体中考量,在兼容并蓄的视野中思考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学的启发和影响,全球化和本土化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化动脉,在这文化的脉冲中,中国文学获得源源不断的艺术资源;同样,世界文学也离不开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的存在为世界文学图景增添色彩,保持了世界文学生态多样性。另外,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能够更直接和有效地塑造中国形象,文学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渠道,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

翟经国[10](2017)在《7W视角下制约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文化的交流传播,一直伴随历史发展。时至今日,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国家大力支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传播。面对新的机遇,如何发现并解决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武术长远发展必须面对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传播学视角,运用武术基本原理,结合传播学知识,以7W传播模式为蓝图。对现阶段武术的传播进行研究,分析传播活动的各阶段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播过程进行整理研究,探寻其制约因素,得出结论结论如下:1.在传播者层面,组织传播者管理欠缺,使得国际上个人武术传播者良莠不齐,地域发展不平衡。高水平人才的欠缺是本层面制约武术国际化的关键所在。2.传播内容层面,从武术自身出发,繁琐的技术内容以及深奥的理论内涵,制约着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进程。3.传播目的层面,通过分析影响目的产生发展的两个因素,其时间性与偶然性中的消极因素会制约武术的国际化传播。4.传播渠道层面,传播媒介利用率不足,不能物尽其用,国家传播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当下流行的影视武术,部分影片脱离实际。这些因素对武术国际化传播已经产生一定阻碍。5.传播受众层面,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武术传播过程中忽视个人差异,阶层背景以及个人心理特点,都会对武术国际化传播形成制约。6.传播环境层面,对所处社会环境进行重点分析,文化差异的不同,传播过程中对武术进行“二次编码”引起的差异性解读,受到西方文化改造,及来自域外武技的竞争,是本阶段研究制约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7.传播效果层面,传播过程中,忽视反馈机制的建立,由于研究方法的复杂,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是本阶段制约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所在。

二、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语境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二)新全球化理论
    (三)新世界主义理论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社会语境
    (一)多极化时代
    (二)风险社会时代
    (三)数字平台时代
三、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转移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范式转移
    (二)方法论意义上的“一带一路”研究范式

(2)1990年以来海外华语导演的跨文化创作研究 ——以王颖、李安、戴思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重难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海外华语导演的身份探寻
    第一节 认同焦虑:徘徊于多元文化之间
    第二节 身份建构:在交往中寻找可能
第二章 跨文化创作中的主题流变
    第一节 流散与找寻:跨族裔生活的困顿
    第二节 关怀与救赎:情感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章 跨文化文本中的“跨地性”叙事
    第一节 混杂的叙事空间
    第二节 越界的叙事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主要参考影片一览表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述
        1.3.2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回顾
        1.3.3 科学知识图谱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4 体育领域应用科学知识图谱现状
        1.3.5 科学知识图谱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6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难点
2 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工具的介绍
    2.2 数据来源
        2.2.1 检索数据库及检索方式
        2.2.2 数据库选择
3 我国武术研究文献主体特征分析
    3.1 武术研究领域文献的特征分布(1992-2017 年)
        3.1.1 第一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1.2 第二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1.3 第三阶段作者及机构共现分布特征
    3.2 小结
4 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分析
    4.1 知识基础的概念界定
    4.2 文献共被引分析
        4.2.1 早期开拓性文献分析
        4.2.2 高被引文献分析
        4.2.3 高中心性论文分析
        4.2.4 高被引书籍分析
    4.3 作者共被引分析
        4.3.1 早期研究开拓者分析
        4.3.2 高被引作者分析
    4.4 小结
5 我国武术研究的热点及前沿
    5.1 研究热点分析
        5.1.1 高被引文献内容分析
        5.1.2 基于科学发现关键词指标分析
        5.1.3 关键词共现分析
    5.2 研究前沿分析
        5.2.1 突现关键词分析
        5.2.2 研究前沿小结
6 对结果的讨论
    6.1 对数据库和研究方法的讨论
    6.2 对研究者和机构的讨论
    6.3 对知识基础的讨论
    6.4 对研究热点的讨论
    6.5 对研究前沿的讨论
    6.6 对未来研究趋势的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之处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6)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与中国形象
    第一节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
        一、概念界定
        二、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勃兴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影视化传播
        一、电视与中国形象
        二、综艺节目的优势
第二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建构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文化形象
        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东方大国
        二、谦和有礼雍容典雅的礼仪之邦
    第二节 中国社会形象
        一、开放包容的和谐中国
        二、安定繁荣的强盛中国
    第三节 中国人形象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拥趸传承者
        二、主流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诗意美好生活的追求者
第三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
    第一节 中国形象的符号化呈现
        一、视觉符号:中国形象的具象感知
        二、听觉符号:中国形象的情感唤醒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娱乐性表达
        一、名人参与
        二、游戏竞技
        三、故事猎奇
        四、技术崇拜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仪式化传播
        一、节目流程的仪式感
        二、场景的仪式感
        三、言语上的仪式化
第四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建构中国形象的价值
    第一节 文化认同功能
        一、集体记忆的唤醒与建构
        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自强
    第二节 意识形态功能
        一、教化和规训大众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本章小结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8)“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城市形象传播的概念和内涵
        二 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研究
        三 “一带一路”与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郑州城市形象
    第一节 机遇挑战并存:“一带一路”对郑州的影响
        一 借力国家重大举措,实现华丽蜕变
        二 深度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第二节 郑州城市形象要素的现实基础
        一 郑州优势条件分析
        二 郑州劣势条件分析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的嬗变
        一 郑州城市形象快速提升,负面评价向积极评价转变
        二 城市形象传播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显着增多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的呈现分析
    第一节 报纸对郑州城市形象的新闻报道分析
        一 研究对象选取
        二 类目建构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广播、电视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
        一 广播电台内外两手抓,策划多元“线上+线下”传播活动
        二 电视以多种影像媒介形式传播郑州城市形象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的传播分析
    第一节 城市形象传播转战政务新媒体阵地
        一 政务微博
        二 政务微信
    第二节 短视频平台让郑州成为“网红城市”
        一 内容视觉化,市民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主力
        二 民谣情感化,为城市形象传播“添柴加火”
    第三节 新媒体对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特点
        一 城市形象传播内容“有骨有血有肉”,趋向移动化、生活化、视频化
        二 城市形象传播主体广泛,无意识性和主动性增强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存在问题
    第一节 城市形象定位不明晰,个性特色不突出
        一 郑州城市定位较少,缺少受众调查
        二 城市形象定位缺乏概括性和吸引力,调整城市定位成为必然
    第二节 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不完善,城市形象识别要素模糊
        一 城市景观形象未能较好展示城市形象
        二 地标性建筑没有让人深刻铭记
        三 城市口号不响亮突出
        四 城市色彩视觉冲击不强烈
    第三节 城市形象传播资源分散,代言人缺位
        一 政府部门“各为其政”,城市形象传播力度不足
        二 重大节事活动所提供的传播契机利用度低
        三 城市形象代言人缺位
    第四节 城市形象文化内涵缺失,尚没有讲好郑州故事
        一 城市文化缺少视觉符号和表达载体
        二 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关注少,缺少深度挖掘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重新定位
        一 侧重展现充沛活力的经济形象,实现与文化的融合
        二 郑州城市形象新定位:天地之中,航空绿城
    第二节 政府做好城市形象传播顶层设计
        一 整合传播资源,加强城市形象传播管理
        二 推动人文城市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文化交流活动
        三 精心设计符合郑州个性、特征又具排他性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
    第三节 传播受众精准化和细分化
        一 进行受众调查,明确核心受众,精准传播提高有效性
        二 引导受众注意力,细化分众传播
    第四节 传播渠道多样化
        一 着力打造“郑州体验”,提供城市便民服务
        二 做好跨文化传播和跨媒介传播
        三 注重隐性媒介传播,传递细致化信息
    第五节 传播效果评估有效化
        一 城市形象长效传播,对郑州形成持续性关注
        二 注意传播反馈,建立有效的城市传播效果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世界文学”观念与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2章 世界文学的发现与阐释
    2.1 辨源析流:“世界文学”的滥觞
        2.1.1 世界文学的早期描绘
        2.1.2 民族语境下的“世界文学”
        2.1.3 “世界的文学”的理性预见
    2.2 众声杂语:“世界文学”话语系统的嬗变
        2.2.1 大卫·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阐释
        2.2.2 文学世界共和国
        2.2.3 复数的“世界文学”
    2.3 世界文学地理:作为范畴的“世界”
        2.3.1 域外国家对“世界”的认知历程
        2.3.2 中国视野中的“世界”的变迁
    2.4 关于“世界文学”的追问及其蕴含文学价值的辨析
        2.4.1 普适性和民族性
        2.4.2 经典性和广泛性
        2.4.3 批判性和超越性
第3章 接受与影响:晚清以来中国作家世界文学观念的历时性演进
    3.1 清末民初:发现世界与世界的发现
    3.2 现代阶段:世界文学观念影响下的新文学创造
        3.2.1 文学统一的开放心态
        3.2.2 拿来与接受的交流策略
        3.2.3 中西合璧的文学世界
        3.2.4 世界影响下的文学社团
    3.3 1950 -1960年代:从苏联到亚非的视野转变
    3.4 新时期:世界文学借鉴与对话
        3.4.1 主流话语导向的世界性指引
        3.4.2 域外文学资源的广泛译介
        3.4.3 与世界对话的主体性诉求
第4章 新时期多元化的世界文学观念
    4.1 民族自信: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
        4.1.1 坚守乡土走向世界
        4.1.2 将民族记忆纳入世界文学
        4.1.3 传统与民俗:世界文学的中国色彩
    4.2 文化间性:海外语境对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4.2.1 “他者”视角观照下的民族超越
        4.2.2 异域行旅激发世界文学
        4.2.3 文化交互:文学世界性的本质
        4.2.4 多重文化融汇出新奇的创作
    4.3 全球视界:世界文学的瞩望与焦虑
        4.4.1 “冲出亚洲”的世界意识
        4.4.2 “东方主义”的认同与祛魅
第5章 新时期文学创作思想的世界性蕴涵
    5.1 异质性:民族文学的独特魅力
        5.1.1 传统文化智慧的追寻与弘扬
        5.1.2 古典文学经典的继承与创新
        5.1.3 地域风土气息的坚守与照亮
    5.2 人类共通性:对人的全方位思考
        5.2.1 对存在意义的诘问:自我与自我
        5.2.2 “互文性”的“赤裸的人”
        5.2.3 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经验
    5.3 永恒的指向:人类普遍关注的文学母题
        5.3.1 全球性的生态关注:自然的崇拜
        5.3.2 神秘世界的创造性想象
        5.3.3 死亡:绽放的彼岸花
第6章 新时期文学艺术形式的世界性呈现
    6.1 原则:多元与开放
    6.2 文体:纪实与虚构的自觉努力
    6.3 叙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6.4 修辞:中外隐喻艺术的融合
第7章 世界文学观念的当代价值
    7.1 文学整体观的确立
    7.2 民族文学发展的催化剂
    7.3 文化多样性局面的形成
    7.4 中国形象的有效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7W视角下制约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武文化
        1.1.2 国际大舞台与国家软实力
        1.1.3 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受阻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
        1.3.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4 创新之处
    1.5 文献综述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研究现状述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逻辑归纳法
        2.2.4 比较研究法
3 结果与分析
    3.1(Who)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传播者层面
        3.1.1 组织传播者的管理欠缺
        3.1.2 良莠不齐的传播者现状
        3.1.3 人才素质难以满足需求
    3.2(Says What)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传播内容层面
        3.2.1 武术繁琐的技术内容
        3.2.2 武术深奥的理论内涵
    3.3(Why)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目的层面
        3.3.1 传播目的自身属性:时间性因素的制约
        3.3.2 传播目的自身属性:偶然性因素的制约
    3.4(In Which Channel)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渠道层面
        3.4.1 传播媒介缺乏新意,不能物尽其用
        3.4.2 对外传播媒介势单力薄,借力乏术
        3.4.3 影视武术,过度追求市场经济价值
    3.5(To Whom)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受众层面
        3.5.1 忽略受众的个人差异
        3.5.2 受众不同的阶层背景
        3.5.3 忽视受众的心理特点
    3.6(Where)武术国际化传播所处的环境层面
        3.6.1 文化差异——必须要面对的客观存在
        3.6.2 编码解码——国际传播的第一道门槛
        3.6.3 武技文化——来自于域外市场的竞争
        3.6.4 土洋之争——受西式体育影响的武术
    3.7(With What Effect)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效果层面
        3.7.1 反馈机制的忽略
        3.7.2 研究方法的复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文化版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转移[J]. 王之延. 国际传播, 2021(05)
  • [2]1990年以来海外华语导演的跨文化创作研究 ——以王颖、李安、戴思杰为例[D]. 李法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4]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知识图谱我国武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 简文博.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6]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D]. 张巧. 吉首大学, 2019(02)
  • [7]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8]“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陈雨. 郑州大学, 2019(08)
  • [9]“世界文学”观念与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实践[D]. 曹帅. 辽宁大学, 2017(12)
  • [10]7W视角下制约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因素研究[D]. 翟经国. 天津体育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文化地图审视下的跨文化交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