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工隔栅网在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燕[1](2021)在《公路扩建路基差异性沉降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建设在我国发展历史短,近些年才步入正轨。公路总里数快速增长,修筑技术也愈发熟练,修筑技术也能够西方国家相媲美。为满足交通需求,扩建公路工程技术应运而生,但在初期因未预测好交通量,导致扩建公路存在不足。交通量随着经济的增加,公路运营期限在十年后便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在扩建公路时产生的常见问题便是控制新老路基的差异性沉降。本文主要是探究公路扩建时,产生的差异沉降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控制差异沉降措施,从而为今后扩建公路工程提高参照。
宿松亚[2](2021)在《新型防裂基布在新疆公路养护工程中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秦鹏成,邓长青,周翔,邵生俊,张会[3](2021)在《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一种内力传递能力大、局部荷载扩散快的新型抗裂夹层系统——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以疲劳破坏理论、断裂力学及弹性层状理论为基础,研究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应用于沥青加铺层对抵抗荷载型反射裂缝和温度型反射裂缝及抗车辙的路用性能;通过与未加筋夹层系统、玻纤格栅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相对最好,抗车辙性能相对最好;玻纤格栅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其次,未加筋夹层系统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相对最差。
李本鑫[4](2020)在《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含四大类,除了比较常用的水泥、水之外,还包含气泡群以及掺和料。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微孔类材料,所以它有诸如质量轻、抗压强度高、渗水率小、保温隔热的优点。由于其所具有的优点,可以用于道路拓宽、软土路基减荷、地下结构物减荷、桥梁减跨、桥台台背回填、隧道空洞填充以及冻土路基保温隔热等。为解决山区道路在升级改造中的技术难题,探讨气泡混合轻质土技术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适用性,本文依托国道215线巴塘竹巴笼至得荣二龙桥公路改建工程,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施工控制、经济性对比及沉降位移观测等方法,对气泡混合轻质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气泡含量、水泥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征、流动度、容重的影响。得到轻质土流动度随气泡含量增大而增大,容重随气泡含量增加而减小,抗压强度随气泡含量增大而减小。轻质土抗压强度随水泥标号增加和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得到适用于该工程的配合比参数。2、利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依次模拟轻质土路堤填筑到不同高度时,分析其在自重作用情况下受力及变形情况,最后施加路面荷载并分析其变形和受力状态。得出轻质土路堤在不同高度时右上角沉降量最大,左侧沉降量小。右下角应力值最大,离右下角越远应力值越小。在施加路面等效荷载后,水平位移在右侧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在右侧顶部最大,轻质土均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无破坏现象。3、通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过程的归纳总结,得出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轻质土路基的施工方法、特殊路段的施工措施、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和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及方法。针对陡峭路段、干湿交替路段及长期浸水路段提供了其施工处理措施及填筑要求。4、通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技术经济性、用地指标控制、环境影响对比分析及沉降监测分析,得出山区陡峭路段中轻质土工法较传统的桩板式路肩墙和桥梁拼宽工法具有经济优势。轻质土工法的土地占用量最小,用地指标控制最优。轻质土在山区公路拓宽改建中在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施工影响方面较传统工艺均有一定优势。沉降监测分析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堤具有路基整体稳定性高、工后沉降量小、新老路基变形均匀等特点,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何矾[5](2020)在《筋锚三维网柔性防护边坡试验研究与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边坡筋锚三维网柔性防护是以加筋三维网和锚杆为骨架,配合高性能生态基材进行植生绿化的开放型护坡技术,将边坡加固、抗冲刷防护和生态绿化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边坡的长期稳定与生态化。论文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等方法,对筋锚三维网柔性防护下锚钉和柔性面层的受力变形规律、边坡的应力应变特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浙江省S313(45省道)婺城至兰溪段改建工程的建设,分析了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的设计要点、施工工艺和技术经济性。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长度、直径锚钉的拉拔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坡顶超载下筋锚三维网与锚杆框格梁防护边坡的受力变形规律和失稳破坏模式。2、建立了刚性、柔性锚钉的拉拔分析模型,获得了锚钉刚性转动和柔性拔出时的极限抗拔力设计表达式。3、建立边坡局部稳定性模型,并推导了局部稳定性安全系数,确定了柔性防护网面的防护力表达式。4、基于室内稳定性加载试验建立坡顶超载下边坡的滑裂面模型,建立了直线+圆弧的边坡滑裂面模型,采用不平衡推力法以及整体滑动面积分法得出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表达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5、总结分析了筋锚三维网防护下自稳边坡与欠稳边坡的设计要点,并以浙江省S313(45省道)婺城至兰溪段改建工程兰溪段的建设为依托,分析了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经济效益。
厉燕震[6](2020)在《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青岛市即墨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时间较久,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雨污合流产生的系列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城区河道黑臭水体现象,直接影响了城区环境。本次研究针对即墨城区排水管网、河流污染、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排水管网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即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论文首先探讨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改造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并提出了本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目标。现状调研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分成6个分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主要调查对象为:市政排水管道、河道污染、农贸市场排水管道、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通过系现场调查,发现(1)市政排水管网存在大约3000个问题,其中包含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Ⅰ类)893个、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问题(Ⅱ类)89个、合流制排水管道接入分流制系统问题(Ⅲ类)62个、检查井及雨水收集口存在垃圾或污水偷排现象(Ⅳ类)231个、排水管道检查井老化现象、井盖缺失、淤积问题1752个。其中Ⅰ类问题和Ⅴ类问题较多,主要集中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2)河道各类问题共计约189个,其中河道污水排放口(A类)问题占9%、工业废水入河(B类)占8%、沿河村庄污水入河(C类)占58%、排水管网错接入河(D类)占22%、垃圾入河(E类)占3%,可以看出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黑臭水体占比较大。(3)除1处农贸市场外其余20余处农贸市场均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农贸市场内部的水产品加工区、家禽屠宰区没有专用的污水管道,水产品保鲜废水、屠宰加工废水均沿着地面进入雨水箅子。(4)14处老旧小区仅2处老旧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其余老旧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合流,产生这部分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通过建筑立管进入雨水管道,小区内部排水管道建设时间较早,污水管道老化现象严重,造成小区排水管道未形成分流制排水体制。通过对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的改造方案和工程设计。(1)排水管道改造:保留原有合流制管道,新建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铺设沿街污水支管;针对雨污管道错接情况,封堵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重新敷设排水管道。(2)河道治理方案:河道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河道驳岸改造、河道底泥清淤、生态修复四个方面内容。以河道防洪设计为基础计算河道断面,改造河道驳岸形式,增加自然驳岸;清除底泥量为20万m3;在墨河公园附近建设组合生态湿地。(3)农贸市场排水方案改造方案:通过新建雨污水管网,在大棚内设置垃圾箱和废水倾倒口,实现农贸市场的雨污分流。(4)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对雨水立管和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空间受限制区域小区排水干管可通过建设截留井实现雨污分流。(5)雨水管网设计中增加海绵措施,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建设城市泄洪通道以及选用植物等方式将雨水管道建设与海绵措施相结合,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物和雨水径流量。
邓兴涛[7](2020)在《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是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但是,水泥混凝土脆性大、适应变形能力及抗裂性能差、抗疲劳开裂及抑制裂纹快速扩展能力弱,尤其是当层间出现不均匀支承、脱空、路基不均匀沉降等状况后,路面板在重载作用下易发生早期断板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难以保证。针对水泥混凝土在抗裂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纤维阻裂增韧原理和加筋材料复合结构抗裂原理,从材料与结构两个角度共同出发,探索性提出了一种抗裂混凝土路面结构新构想-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路面结构。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新型路面结构的抗裂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对加筋网材料和钢纤维混凝土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钢纤维混凝土小梁的弯曲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面结构模型,探索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低模量加筋网对已开裂混凝土路面在抗裂性能改善方面的作用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抗裂及增强机理。一方面,利用钢纤维的阻裂增韧作用,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能力,使其在开裂后仍能具备一定的带裂纹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的约束作用,对钢纤维混凝土中已有裂纹的后续扩展发挥显着抑制作用,降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增强裂纹稳定扩展能力,延缓裂纹贯通速度、抑制断板的同时,提高已开裂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承受重载的能力。(2)研究了低模量加筋网对钢纤维混凝土小梁试件弯曲抗裂能力及适应变形能力的影响,并与无加筋网的普通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模量加筋网对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开裂荷载影响较小,但当钢纤维混凝土开裂后,低模量加筋网的抗裂增强作用凸显,混凝土适应变形能力显着增强。试件开裂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随挠度增加呈现明显的快速下降趋势,无法继续承受较高水平荷载的作用,但采用低模量加筋网进行约束后,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在开裂后仅有小幅降低,然后随着挠度增加曲线会继续升高,甚至会超过开裂荷载,抗裂能力大幅提高。且随着挠度的增加,其承载力能够在较长的挠曲变形范围内保持基本稳定,结构延性大幅提升,赋予了混凝土良好的裂后适应变形能力和持荷能力。(3)研究了低模量加筋网铺设高度不同对钢纤维混凝土小梁试件承载能力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与无加筋网的普通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筋网铺设高度不同,其对混凝土试件承载力和韧性的提升效果不同,铺设位置越低,总体上效果越好。当加筋网铺设高度距试件底部1cm时,承载力、弯曲韧性指数和弯曲韧性因子都相对于无加筋网的普通钢纤维混凝土试件显着提高:在相同挠度下对比,开裂挠度为1mm~2mm所对应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53%~935%;在相同裂缝张口位移下对比,裂缝张口位移为1mm~2mm时的承载力提高幅度在160%~353%;弯曲韧性指数5提升了23%~28%,弯曲韧性指数10提升了114%~142%,弯曲韧性因子提高了21%~28%。(4)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面结构模型,探索研究了低模量加筋网的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变化对路面开裂后承载力和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路面板底开裂后,低模量加筋网开始发挥作用,并明显抑制裂缝的后续进一步扩展。且当裂缝发展高度越高、加筋网模量及截面面积越大时,抑制裂缝扩展的效果越明显;低模量加筋网模量为30GPa,加筋网网格尺寸为4cm×4cm、单根筋材截面面积为100mm2(5mm×20mm)时,以路面裂缝已开裂8cm高为例,裂缝再次扩展所需的荷载比无加筋网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提高约20%,当裂缝扩展至13cm高时,路面板承载力提高约47%。当裂缝贯穿至无加筋网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全厚度(24cm)时,低模量加筋网约束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裂缝仅扩展到17cm,尚有约30%的板厚并未被裂缝贯穿,体现出低模量加筋网能够对路面裂缝扩展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从而避免因裂缝贯通后造成的进一步水损坏,提高路面服务品质和使用寿命。
赵文明[8](2019)在《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快速发展的公路行业,对完善城镇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靠城市主城区路段,除了承担对外和过境交通外,越来越多地开始承担城市交通功能,极大影响了公路网络和城市运行整体效率。加快国省干线公路的改扩建,是提升区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的最佳途径,对解决我国城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十二五”期间划定的国道为对象,以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为实例,通过交通量分析预测,为改扩建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的路线走向方案。针对国省道改扩建过程中技术标准选用和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详细的分析、比选,确定了适合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路线改造方案进行经济评价、节能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等论证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的可行性。并得出最终结论如下:(1)按照项目的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量预测情况和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确定研究项目采用设计时速80km/h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2)通过对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的原因分析,并对多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论证,选定项目起点段路基拼宽采用复合地基+开挖台阶的处理方案,项目终点段路基拼宽采用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案。(3)基于经济评价、节能评价和社会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分析,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常晟[9](2020)在《城市建筑垃圾再生路基填料承载力性能的研究 ——以杭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建筑垃圾被越来越频繁的回收再利用。将建筑垃圾投入到道路工程进行路基填料的应用成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渠道。然而,在将建筑垃圾投入到道路路基填料的应用过程中,现存的关于建筑垃圾结合料的承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在实际工程中,承载力是路基填料的重要指标,承载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路基工程的沉降程度、稳定性等性能。若承载力性能存在不确定性,会对建筑垃圾结合料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本文以杭州地区常见的建筑垃圾为例,在测定了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后,首先探究了集料配比方式、击实次数、水泥砂浆掺量以及河砂配比四个常见的对建筑垃圾结合料承载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单独作用下的建筑垃圾结合料承载力的CBR值,得到了各个因素单独影响下的建筑垃圾结合料的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和正交试验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指标对结合料的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佳配比方式以及影响的显着程度。最后,利用数据插值、数据拟合以及灰色融合法和BP神经网四种预测方法,结合MATLAB软件,分别对单因素影响线下的结合料承载力和多因素影响下的结合料承载力进行了预测以及公式的探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次实验的材料来源于杭州余杭地区的建筑垃圾,经过手动剥分检测后发现,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砖块、石块、木屑、地砖、铁屑以及其他微量物质。对各个组成成分进行称重比较后发现,砖块和石块的重量在建筑垃圾中的占比超过了 80%。为方便后续实验,并且考虑到实际路基填料工程中主要提供抵抗力的为砖块和石块,因此,我们假定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只有砖块和碎石块。’(2)本文进行了结合料的配合比、击实次数、河砂的掺量以及水泥砂浆的掺量这四个影响指标单独影响时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经过CBR实验发现:对于配比方式,粗集料:中集料:细集料=4:2:4时,结合料的承载力性能最佳,而当细集料或者粗集料占比过大时,结合料的承载力性能会被减弱;结合料的承载力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结合料的承载力呈线性上升的趋势;水泥砂浆的掺入能大大的提高结合料的承载力,而且在0.5%-2.5%的范围内,结合料的承载力随着水泥砂浆的掺量增加而提高,但是,掺量在达到1.5%之前,承载力提升效果明显,掺量超过1.5%以后,水泥砂浆对结合料的承载力的增强程度就逐渐的变得微弱了,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水泥砂浆的掺量应在1.5%左右;河砂能够填充结合料中存在的微小的缝隙,因此适量的掺入河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合料的承载力。(3)在进行了单个指标的影响规律探究之后,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法和正交试验探究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到的结果为:击实次数对结合料承载力的影响最为紧密,其次为结合料本身的配合比;水泥砂浆掺量的影响程度次于配比方式和击实次数;河砂掺量影响程度最小。结合实际工程可知,当承载力不足时,最有效的做法是提高路基填料的压实度;若单独提高压实度不足以使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应当重新配置结合料的配合比以及掺入一定量(建议1.5%左右)的水泥砂浆;若施工地点靠近河边,也可以考虑掺入适量的河砂。(4)四种预测方法一数据插值和数据拟合、灰色融合法和BP神经网预测法都能对建筑垃圾结合料在不同因素影响的承载力进行预测。不同的是,数据插值和灰色融合法只适合对变化起伏不大的建筑垃圾结合料的承载力数据进行预测,一旦承载力随着因素改变的变动较大,预测值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但是两种预测方式操作方便,所需要的参数较少,完成速度较快;BP神经网可以对多指标影响下的建筑垃圾结合料的承载力进行预测,但是操作复杂,需要参数较多;数据拟合可以探究出建筑垃圾结合料的具体变动规律,然而所得到的公式较为复杂,进行预测时较为麻烦。(5)综合来看,利用BP神经网对建筑垃圾结合料的CBR值进行预测是最为理想的刚发。BP神经网是一种学习计算网络,因此在实际工程意义较大,当所得到了当地各种结合料的数据后,进行参数输入,并根据参数的增加不断的让神经网进行学习。当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候,便可以形成学习模块,在正式施工前就可以根据各种指标的具体数量进行承载力的预测,并保证较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再实际工程中节省大量的资源和金钱。
张皓琦[10](2019)在《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弃渣,贮灰场(又称贮灰库)是一种电厂用来储存粉煤灰的构筑物,并且是电厂生产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构筑物,不能忽视其安全和稳定问题。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是为了防止贮灰场坝体发生滑坡甚至诱发溃坝等严重事故。本文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北方岭干堆贮灰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水力吹填筑坝的干堆筑坝工艺,从设计内容、调洪演算、渗流场分析、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以及筑坝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北方岭干堆贮灰场为工程背景,对贮灰场的基本情况、贮灰场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方法以及贮灰场坝体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介绍该贮灰场的渗流数值模拟与坝体抗滑稳定分析理论。(2)根据贮灰场设计相关规范、场区地形图以及岩土勘察报告等材料,对该贮灰场堆积子坝和附属设施进行了设计。根据当地水文图集,得到该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贮灰场场区洪水计算,验证其排洪系统能够满足排泄设计洪水的要求。(3)根据该贮灰场工程测绘地形资料,构建了坝体渗流计算模型,对贮灰场现状、最终标高状态在洪水运行下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针对贮灰场干堆坝体,说明其渗流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并提出设置必要的排洪系统以应对超标洪水对贮灰场的不利影响。(4)本文将贮灰场场区渗流稳定性与坝体稳定性计算相耦合,对贮灰场现状、最终标高状态在正常运行和洪水运行下的贮灰场坝体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以此验证贮灰场干堆坝体的稳定性。(5)结合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工程施工,对筑坝工艺进行论述,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施工要点,为今后电厂类似贮灰场干堆坝体的施工提供成功的借鉴。
二、土工隔栅网在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工隔栅网在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扩建路基差异性沉降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阐述公路路基产生沉降差异的因素 |
2.1 新旧路基不协调 |
2.2 新路基压实度不符合施工标准 |
2.3 路基填料和刚度不连续 |
3 新旧路基施工内容 |
4 优化控制路基差异沉降策略 |
4.1 路基拼宽策略 |
4.2 新路基和旧路基拼接 |
4.3 地基处理策略 |
5 结束语 |
(3)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双绞合钢丝加筋网 |
2 研究方案 |
3 防治荷载型反射裂缝性能的研究 |
3.1 循环荷载作用次数与反射裂缝扩展深度的关系 |
3.2 荷载型疲劳破坏时循环荷载作用次数与反射裂缝扩展深度的关系 |
4 防治温度型反射裂缝性能的研究 |
4.1 基层裂缝张开和闭合循环作用时间与温度型反射裂缝扩展深度的关系 |
4.2 温度型疲劳破坏时基层裂缝张开和闭合循环作用时间与反射裂缝扩展深度的关系 |
5 动稳定度性能研究 |
6 结语 |
(4)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泡混合轻质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1.2.2 气泡混合轻质土工程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
2.1 试验方案及掺和料选取 |
2.2 气泡含量对轻质土性能影响研究 |
2.2.1 试验方案 |
2.2.2 样品制备及养护 |
2.2.3 性能测试 |
2.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 水泥对轻质土强度的影响 |
2.3.1 水泥标号对轻质土的强度影响 |
2.3.2 水胶比对轻质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施工模拟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依托工程典型路段的施工模拟分析 |
3.2.1 模型参数选择 |
3.2.2 施加荷载后分析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技术研究 |
4.1 施工方法 |
4.1.1 施工步骤 |
4.1.2 施工准备 |
4.1.3 附属工程的施工 |
4.1.4 轻质土的浇筑 |
4.1.5 轻质土养护 |
4.1.6 顶层防水土工膜铺设 |
4.1.7 其它施工要求 |
4.2 特殊路段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施工措施 |
4.2.1 陡峭路段 |
4.2.2 浸水路段 |
4.3 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
4.4 施工质量控制 |
4.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4.4.2 拌制的质量控制 |
4.4.3 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
4.4.4 施工质量检查控制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经济性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价 |
5.1 工程措施费用的节约 |
5.1.1 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的成本分析 |
5.1.2 陡坡路基拓宽不同工法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
5.2 用地指标控制 |
5.3 环境影响评价 |
5.3.1 川西山区的环境气候特征 |
5.3.2 山区公路拓宽改建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
5.3.3 气泡混合轻质土施工中对环境影响的优势 |
5.4 路基沉降监测与应用效果评价 |
5.4.1 路基沉降观测工作的实施 |
5.4.2 监测结果及应用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筋锚三维网柔性防护边坡试验研究与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
1.2.2 边坡柔性生态防护 |
1.3 边坡筋锚三维网柔性生态防护技术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横向外力下锚钉的极限承载力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不同防护方式下边坡的稳定性模型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模型制作与加载方案 |
2.3.3 锚杆框格梁防护下边坡的受力与变形特征 |
2.3.4 筋锚三维网防护下边坡的受力与变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筋锚三维网防护设计方法与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设计方法 |
3.2.1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锚钉承载力确定 |
3.2.2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柔性面层强度确定 |
3.3 坡顶超载下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
3.3.1 滑裂面模型建立 |
3.3.2 基于不平衡推力简化法的安全系数 |
3.3.3 基于整体滑动面积分法的安全系数 |
3.3.4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2 筋锚三维网防护边坡设计要点 |
4.2.1 自稳边坡筋锚三维网生态防护设计要点 |
4.2.2 欠稳边坡筋锚三维网生态防护设计要点 |
4.3 省道S313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应用 |
4.3.1 工程概况与方案设计 |
4.3.2 现场实施 |
4.4 筋锚三维网护坡与骨架护坡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及参与的课题)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附录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6)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1.1.2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 |
1.1.3 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城市排水体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探讨 |
2.1 城市排水体制 |
2.1.1 城市排水体制概念 |
2.1.2 城市排水体制类型 |
2.1.3 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发展趋势 |
2.2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研究 |
2.2.1 雨污分流制特点 |
2.2.2 雨污分流制优势 |
2.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排水管网改造设计要点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理念 |
2.3.3 设计方案目标 |
第3章 青岛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青岛市即墨区地理位置 |
3.1.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城市排水管网及设施现状 |
3.2 总体规划与排水专项规划 |
3.2.1 青岛市总体规划 |
3.2.2 即墨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
3.2.3 即墨区排水专项规划 |
3.3 青岛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 |
3.3.1 调查范围 |
3.3.2 排水分区划分 |
3.3.3 调查内容 |
3.3.4 调查方法及步骤 |
3.4 排水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市政排水管网调查及分析 |
3.4.2 河道问题调查分析 |
3.4.3 农贸市场调查分析 |
3.4.4 老旧小区调查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即墨区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研究 |
4.1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方案改造原则 |
4.1.1 总体方案改造内容 |
4.1.2 改造原则 |
4.1.3 改造目标 |
4.2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方案 |
4.2.1 总体方案和设想 |
4.2.2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3 河道改造方案 |
4.2.4 农贸市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5 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设计 |
4.3.1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
4.3.2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1 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加筋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模量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路面及其增强抗裂机理 |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分析及抗裂路面结构新构想的提出 |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原因及破坏特点 |
2.1.2 低模量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抗裂路面结构新构想 |
2.2 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抗裂及增强机理 |
2.2.1 纤维混凝土的阻裂增韧及增强机理 |
2.2.2 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的抗裂及增强机理 |
第三章 钢纤维混凝土及低模量加筋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材料与试件制作 |
3.1.3 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 |
3.1.4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现象分析 |
3.1.5 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 |
3.1.6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 |
3.1.7 钢纤维混凝土断裂韧性 |
3.2 低模量加筋网力学性能研究 |
3.2.1 加筋网材料的选择 |
3.2.2 低模量加筋网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模量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弯曲抗裂性能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2 荷载-挠度曲线 |
4.3 荷载-裂后挠度曲线 |
4.4 荷载-裂缝张口位移曲线 |
4.5 抗折强度 |
4.6 弯曲韧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模量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路面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5.1 路面模型建立 |
5.2 路面荷载应力分析 |
5.3 加筋网对混凝土路面的阻裂分析 |
5.3.1 工况建立 |
5.3.2 加筋网在不同预设裂缝高度时的阻裂效果分析 |
5.3.3 加筋网模量变化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3.4 加筋网截面变化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3.5 加筋网铺设高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5.3.6 裂缝贯通路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1.2.1 交通运输现状 |
1.2.2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1.3 项目的功能与作用 |
1.3.1 路网结构 |
1.3.2 主要控制点 |
1.3.3 交通特性 |
1.4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项目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候 |
2.2.1 水文、河流水系 |
2.2.2 气候 |
2.3 影响区域公路、铁路现状 |
2.3.1 沪蓉高速麻武段(麻武高速) |
2.3.2 大广高速 |
2.3.3 沪汉蓉高速铁路 |
2.3.4 京九铁路 |
2.4 小结 |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
3.3 交通量预测思路及方法 |
3.3.1 远景交通量构成 |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
3.4 交通量预测 |
3.4.1 预测依据和参数 |
3.4.2 预测特征年确定 |
3.4.3 特征年路网 |
3.4.4 交通生成 |
3.5 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
3.5.1 路段交通量及分析 |
3.5.2 未来车型比例预测 |
3.6 小结 |
4 工程技术方案研究 |
4.1 路线走向方案分析 |
4.1.1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
4.1.2 项目建设起终点论证 |
4.1.3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
4.2 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
4.2.1 技术标准的选定 |
4.2.2 路基拼宽段差异沉降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案 |
4.3 桥涵工程 |
4.4 小结 |
5 项目改建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价 |
5.1 经济评价 |
5.1.1 评价依据和方法 |
5.1.2 评价结论 |
5.2 节能评价 |
5.2.1 节能评价年限和内容 |
5.2.2 建设期能耗分析 |
5.2.3 运营期的能源消耗与节能分析 |
5.2.4 运营期节能的计算方法及模型 |
5.2.5 计算过程及结果 |
5.2.6 节能综合评价 |
5.3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5.3.1 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 |
5.3.2 主要风险的防范、化解措施 |
5.3.3 项目风险等级 |
5.3.4 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城市建筑垃圾再生路基填料承载力性能的研究 ——以杭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
1.2.2 建筑垃圾在路基填料的利用 |
1.2.3 路基填料承载力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建筑垃圾再生填料基本性能的研究 |
2.1 建筑垃圾的定义和特点 |
2.2 建筑垃圾的基本组成 |
2.3 建筑垃圾的基本实验性能 |
2.3.1 表观密度和吸水率 |
2.3.2 压碎值 |
2.3.3 筛分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承载力单因素影响规律的探究 |
3.0 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探究 |
3.1 CBR实验实验设计 |
3.2 配合比的影响规律 |
3.2.1 配合比实验设计 |
3.2.2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3.3 击实次数的影响规律 |
3.3.1 击实次数实验设计 |
3.3.2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3.4 河砂配比方式 |
3.4.1 河砂配比实验设计 |
3.4.2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3.5 水泥砂浆掺量 |
3.5.1 水泥砂浆添加量实验设计 |
3.5.2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承载力多因素影响规律的探究 |
4.1 灰色关联法介绍 |
4.1.1 灰色关联法理论 |
4.1.2 灰色关联的计算步骤 |
4.2 承载力多因素灰色关联法探究 |
4.2.1 确定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 |
4.2.2 对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 |
4.2.3 进行差序列计算以及求关联系数 |
4.3 承载力的正交试验分析 |
4.3.1 正交试验概念介绍 |
4.3.2 正交试验设计的数据分析方法 |
4.3.3 正交试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ATLAB用于建筑垃圾再生路基填料的数值分析 |
5.1 数据差值和拟合 |
5.1.1 单因素的数据差值和拟合 |
5.1.2 多因素拟合 |
5.2 MATLAB计算灰色关联度 |
5.2.1 灰色融合的理论基础 |
5.2.2 灰色融合法对承载力的预测 |
5.3 BP神经网的理论基础 |
5.3.1 BP神经网简介 |
5.3.2 BP神经网的理论基础 |
5.3.3 BP神经网在MATLAB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成果 |
致谢 |
(10)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贮灰场堆积特征 |
1.3 粉煤灰的工程特性 |
1.4 贮灰场的干式堆筑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岩土工程勘察 |
2.3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
2.4 粉煤灰特性 |
2.4.1 击实性 |
2.4.2 渗透性 |
2.4.3 颗粒分析 |
2.5 水、土腐蚀性分析 |
2.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
2.6.1 建筑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 |
2.6.2 地震效应 |
2.7 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 |
2.8 贮灰场场区岩土工程勘察评价 |
第三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 |
3.1 贮灰场设计 |
3.1.1 原设计贮灰场贮灰规划 |
3.1.2 灰坝设计标准 |
3.1.3 贮灰场加高规划 |
3.1.4 贮灰场防渗方案 |
3.1.5 子坝设计 |
3.1.6 运灰道路设计 |
3.1.7 原位观测、地下水监测井 |
3.2 贮灰场场区水文条件与洪水计算 |
3.2.1 水文气象 |
3.2.2 贮灰场设计洪水 |
3.2.3 贮灰场的排水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渗流及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
4.1 贮灰场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及指标 |
4.1.1 贮灰场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
4.1.2 贮灰场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指标 |
4.1.3 贮灰场坝体抗滑稳定性计算方法 |
4.2 计算剖面及坝体材料参数确定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贮灰场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贮灰场抗滑稳定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
4.4.1 贮灰场渗流稳定性分析工况 |
4.4.2 贮灰场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工况 |
4.5 渗流稳定性计算 |
4.5.1 现状坝体在洪水运行工况下的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4.5.2 270.0m标高坝体在洪水运行工况下的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4.6 坝体稳定性计算 |
4.6.1 坝体抗滑稳定在现行规范规定中的最小安全系数值 |
4.6.2 坝体稳定性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堆贮灰场加高施工技术 |
5.1 子坝加高的基础处理 |
5.1.1 基层清理 |
5.1.2 坝肩处理 |
5.1.3 坝基处理 |
5.1.4 土工格栅铺设 |
5.2 坝体填筑 |
5.2.1 填筑施工现场试验 |
5.2.2 填料加工 |
5.2.3 填筑施工 |
5.2.4 预留沉降 |
5.2.5 质量检查和验收 |
5.3 上下游护坡 |
5.3.1 土工布铺设 |
5.3.2 土工膜铺设 |
5.3.3 碎石屑垫层铺设 |
5.3.4 粉煤灰块预制 |
5.3.5 粉煤灰砌块安装 |
5.4 贮灰场防渗 |
5.4.1 土工膜铺设 |
5.4.2 填筑施工 |
5.4.3 铺设抑尘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土工隔栅网在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扩建路基差异性沉降控制[J]. 金燕. 四川水泥, 2021(07)
- [2]新型防裂基布在新疆公路养护工程中应用效果研究[D]. 宿松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夹层系统的路用性能研究[J]. 秦鹏成,邓长青,周翔,邵生俊,张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4]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山区道路陡峭地形路堤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本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筋锚三维网柔性防护边坡试验研究与稳定性分析[D]. 何矾.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D]. 厉燕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低模量强节点加筋网约束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 邓兴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106国道湖北省麻城白塔河至彭店段改扩建方案研究[D]. 赵文明. 郑州大学, 2019(06)
- [9]城市建筑垃圾再生路基填料承载力性能的研究 ——以杭州为例[D]. 常晟.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D]. 张皓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标签:承载力论文;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论文; 钢纤维混凝土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边坡防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