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贮时发酵模式与作物原初成分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崇强,吴强[1](2021)在《黑麦草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黑麦草是一种分蘖快、抗逆性高、再生能力强、引种栽培面积广泛的禾本科牧草。因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均衡全面,近年来广泛应用到畜牧生产中。本研究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营养特征、栽培技术、青贮技术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进一步挖掘黑麦草在畜牧业中的发展潜力及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马逢春[2](2021)在《添加单宁酸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及瘤胃体外产气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戈建珍[3](2021)在《果园农药对白三叶青贮品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王凤霞[4](2021)在《冀西北青贮玉米耐寒抗旱种植及果穗青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顾启超[5](2021)在《甘蔗尾凋萎及甘蔗尾或甘蔗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试验旨在探明甘蔗尾凋萎及甘蔗尾或全株甘蔗茎叶比例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出青贮甘蔗尾的最佳凋萎时间和甘蔗尾或全株甘蔗最适茎叶比,为调制优质全株甘蔗和甘蔗尾青贮提供理论依据,为广西开发利用糖蔗提供新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试验一:甘蔗尾凋萎0 h、24 h、48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甘蔗尾凋萎凋萎0 h(未凋萎)、凋萎24 h和凋萎48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每个处理4个重复。青贮255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凋萎青贮相比,凋萎24 h和48 h显着提高p H(P<0.05),显着降低乳酸含量(P<0.05),显着降低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P<0.05);凋萎24 h青贮的氨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凋萎48 h青贮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梭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在8天有氧暴露期间,凋萎能抑制甘蔗尾青贮中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但与未凋萎青贮相比p H会更快大于5.0(≤7天)。综上,凋萎会限制发酵的进行但有助于提高青贮中常规营养组成和抑制有氧暴露前后酵母菌的霉菌增殖。相对而言,凋萎24 h青贮最佳。试验二:甘蔗尾凋萎0 h、36 h、60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甘蔗尾凋萎0 h(未凋萎)、凋萎36 h和凋萎60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每个处理4个重复。青贮255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凋萎青贮相比,凋萎36 h和60 h显着提高干物质、粗蛋白和有机物含量(P<0.05),显着提高p H(P<0.05),显着降低半纤维素和粗灰分含量(P<0.05),显着降低青贮损失(P<0.05),显着降低氨态氮、乳酸、乙酸、丁酸和丙酸含量(P<0.05),显着降低梭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P<0.05),显着增加肠杆菌数量(P<0.05);在8天有氧暴露期间,凋萎能抑制青贮中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但与未凋萎青贮相比p H会更快大于5.0(≤4天)。综上,凋萎会限制发酵的进行但有助于提高青贮中常规营养组成和抑制有氧暴露前后酵母菌的霉菌增殖。相对而言,凋萎36 h青贮最佳。试验三:甘蔗尾茎叶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主要考察甘蔗尾茎叶分离后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探究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即甘蔗尾(ST)、100%叶(100%L)、100%茎(100%S)、75%茎(75%S)、50%茎(50%S)、25%茎(25%S),每个处理4个重复。青贮215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ST、100%L和25%S组粗纤维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50%S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茎占比显着影响青贮中氨态氮的含量(P<0.05)且25%S组最高;ST、100%S、75%S和50%S组未检测到肠杆菌;100%S组乙酸、丁酸和乙醇含量最高;在22天有氧暴露期间,25%S组更容易滋生肠杆菌(≤2天,P<0.001)且氨态氮含量增加;100%S组中酵母菌繁殖受到抑制(P<0.001)。综上,甘蔗尾调控茎叶比例后能有效提高青贮中粗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改善青贮有氧稳定性,且高茎青贮对肠杆菌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相对而言,甘蔗尾茎叶分离后分别按照甘蔗尾、75%茎和50%茎青贮最佳。试验四:全株甘蔗茎叶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主要考察全株甘蔗茎叶分离后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探究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即全株甘蔗(WS)、甘蔗尾(ST)、100%茎(100%S)、75%茎(75%S)、50%茎(50%S)、25%茎(25%S),每个处理4个重复。青贮215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青贮p H均低于3.8;ST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粗蛋白、半纤维素和有机物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ST和25%S组粗纤维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WS、100%S、75%S和50%S组未检测到肠杆菌;100%S组乙酸、丁酸和乙醇含量最高,WS和75%S组次之;在14天有氧暴露期间,ST和25%S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减少且p H稳定(始终低于3.7);WS组p H更快大于5.0(≤4天,P<0.001)且乳酸含量减少。综上,甘蔗尾调控茎叶比例后能有效提高青贮中粗蛋白,粗纤维等常规营养成分,改善青贮有氧稳定性,且高茎青贮对肠杆菌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相对而言,全株甘蔗茎叶分离后分别按照甘蔗尾、50%茎和25%茎青贮最佳。总体而言,甘蔗尾凋萎24 h~36 h后青贮最佳。甘蔗尾茎叶分离后按照甘蔗尾、75%茎和50%茎,全株甘蔗茎叶分离后按照甘蔗尾、50%茎和25%茎分别混合后青贮最佳。
罗润博[6](2021)在《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苜蓿因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缓冲能大,所以不适宜单独青贮。因为青贮时主要的微生物发酵底物是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vable Carbohydrate WSC),只有苜蓿WSC含量高的时候青贮才会加速乳酸菌的繁殖速度,同时也能快速降低p H值,使其达到优质青贮的水平。糖蜜是甘蔗或甜菜的副产物,内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青贮时添加适量糖蜜可以为发酵提供碳水化合物从而提高发酵品质,优质的苜蓿青贮不仅需要厌氧条件,还需要充足的发酵底物,因此,在苜蓿青贮前加入适量的糖蜜可以解决苜蓿单独青贮困难的问题,又能提高苜蓿青贮的品质。本试验在研究糖蜜添加对紫花苜蓿青贮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口感和微生物群落影响。苜蓿青贮饲料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解释了青贮饲料的变化。该研究可为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适口性,实现长期保鲜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将苜蓿青贮装进实验室小型发酵罐内青贮206天,分为两个压实密度A(673kg/m3)和B(571kg/m3),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新鲜苜蓿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照)、1%糖蜜(M1)、2%糖蜜(M2)和3%糖蜜(M3)青贮了206天。对苜蓿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进行了测定,利用电子舌感应系统对青贮的口感进行测定,并通过16S r RNA测序对苜蓿青贮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随着糖蜜添加量的增加,大部分营养物质如:干物质和粗蛋白,得以保存,WSC得到充分利用并促进苜蓿青贮发酵,使p H值从5.16降至4.48;青贮后,肠球菌和乳酸菌在所有处理中都是优势属,不良微生物被抑制;苦味、涩味和酸味反映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口感,鲜味和酸味随糖蜜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可提高青贮饲料的适口性。综上所述,糖蜜添加不仅为快速积累乳酸和降低p H值提供了充足的基质,而且还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微生物群落和口感,M3组获得了最理想的p H值(4.5以下),是长期保存的最佳添加水平。
贺婷婷[7](2021)在《不同青贮调制技术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莎豆以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成为防风固沙体系中的优势资源,尤其是地上茎叶富含蛋白和糖分,可作为上乘的饲草用,调制干草容易造成牧草营养成分的大量损耗,而青贮能在最大程度保留牧草营养成分的前提下满足牧草的季节性调度,油莎豆茎叶因其纤维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油莎豆茎叶单一青贮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不同青贮组合促进发酵以提高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同时因地制宜采用当地适宜作物与其混贮改变单贮的劣势,通过混合青贮进一步挖掘油莎豆茎叶的饲用价值。目的:探究不同处理油莎豆茎叶青贮的效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饲用价值及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挑选出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发酵最佳的组合,以期达到油莎豆茎叶作为饲草的最大化利用,为合理利用油莎豆资源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袋装青贮技术,通过设置不同添加剂(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不同添加比例(3%、6%、9%、12%、15%)的残次油莎豆粉以及二者混合添加制作油莎豆茎叶青贮,同时设置2个比例(3﹕7和5﹕5)将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动态监测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并在发酵完成时开袋测定有氧稳定性,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进行全面评价。结果:(1)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能显着提高青贮饲料品质,延长其有氧稳定时间。发酵第60 d,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组pH值为5.97,NDF和ADF含量显着降低(P<0.05),有氧稳定时间最长,达115 h,试验结果表明二者混合添加效果优于单一添加植物乳杆菌。(2)随残次油莎豆粉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品质显着提高,发酵第60 d,T4(12%)和T5(15%)处理的pH值分别降至4.69、4.73,显着低于其它处理(P<0.05),T5(15%)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数量为8.27 lg cfu/g,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T5(15%)有氧稳定性最高,达133 h,比油莎豆茎叶单贮高58 h。(3)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共同促进了青贮饲料pH值的下降,在同比例残次油莎豆粉的油莎豆青贮中,混合添加剂处理的青贮品质优于单一添加剂处理,青贮完成时,H6的WSC含量(17.49%)显着高于其余处理(P<0.05),其有氧稳定时间最长,高达141 h,显着高于其余处理(P<0.05)。(4)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5﹕5时青贮品质优于3﹕7,且全株玉米优于饲用油菜。发酵第60 d,全株玉米组M2(5﹕5)处理pH值最低,为3.86,M1(3﹕7)处理次之,为4.11。M2处理有氧稳定时间最长,高达144 h,显着高于其余处理(P<0.05)。结论:添加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可改善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且混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较单一添加植物乳杆菌或纤维素酶青贮效果好;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可提高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当添加比例达到12%时,油莎豆茎叶青贮效果最优;两种添加剂和残次油莎豆粉混合添加可进一步优化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以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12%残次油莎豆粉青贮品质最优;同时,混合青贮可进一步提高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全株玉米与油莎豆茎叶混合(5﹕5)处理优于同饲用油菜混贮(5﹕5)。
王娇[8](2021)在《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酶活性及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消化道组织形态、酶活性以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是动物消化道发育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生长育肥性能。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及其内容物对混合青贮的响应机理,为甜高粱混合青贮饲喂卡拉库尔羊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选择4月龄、体重(25.95±1.37)kg的公卡拉库尔羊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在甜高粱与苜蓿比为100:0(100%SS)、80:20(80%SS)、60:40(60%SS)、40:60(40%SS)、20:80(20%SS)的基础上补饲40%的精料,3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样,分别测定测定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的组织形态学指标、消化酶活性、瘤胃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试验一: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40%SS组宰前活重及瘤胃重/复胃重显着高于80%SS和100%SS组(P<0.05);各组间复胃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2)随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减少,瘤胃黏膜下层厚及网胃肌层厚度呈先升高后降低二次曲线趋势(P<0.05);网、瓣胃角质层厚度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20%SS和40%SS组显着低于前三组(P<0.05);瘤、网胃乳头高度、固有膜宽度、瓣胃肌层厚及皱胃黏膜厚、黏膜下层厚均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3)随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增减少,小肠段的绒毛高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100%SS组显着低于60%SS、40%SS和20%SS组(P<0.05);40%SS组回肠V/C值显着高于80%SS和100%SS组(P<0.05);小肠段的隐窝深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二: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化道p H随甜高粱比例的减少而下降,甜高粱占比20%时,p H最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0%SS组的蛋白水解酶和氨基肽酶活性在瘤胃、瓣胃及皱胃中显着高于60%SS、80%SS及100%SS组(P<0.05),复胃中内切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活性随甜高粱比例的减少呈升高趋势,40%SS组活性最高;(3)40%SS组显着增强了小肠黏膜上糜蛋白酶、胰蛋白酶、α-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P<0.05);空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α-淀粉酶及回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呈线性升高趋势,40%SS组显着高于前3组(P<0.05)。试验三: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瘤胃、盲肠内容物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的影响。(1)瘤胃及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明显受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影响,随着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减少,瘤胃中OTUs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混合青贮中甜高粱占比40%时OTUs数量最多;盲肠中OTUs数量逐渐下降。(2)瘤胃细菌在门水平上的厚壁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广古菌门以及属水平上的解琥珀酸菌属、奎因氏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及甲烷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甜高粱比例减少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60%SS组显着高于80%SS和100%SS组(P<0.05)。盲肠细菌在门水平上的螺旋体门和软壁菌门相对丰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属水平上的unidentified_Bacteroidales、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解琥珀酸菌属、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值逐渐降低,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3)在KEGG2级预测表明,瘤胃微生物的细胞增殖和死亡、酶家族及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等功能随着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减少而升高(P>0.05);100%SS和80%SS组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在盲肠内显着高于20%SS、40%SS和60%SS组(P<0.05)。综上所述,随着混合青贮中甜高粱比例的减少,显着提高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内消化酶活性,促进了卡拉库尔羊复胃及小肠的发育,改善了卡拉库尔羊瘤胃及盲肠细菌群落,甜高粱与苜蓿比为60:40及40:60的混合青贮,更有利于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对饲粮的消化吸收。
胡宗福[9](2021)在《菌酶对苜蓿青贮品质调控的微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贮苜蓿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逐步增多,但苜蓿缓冲能值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使得优质青贮苜蓿的制作比较困难。不同的青贮发酵剂对青贮发酵和有氧暴露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产生不同的动态变化,这就造成了青贮特性和营养品质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然而,由于研究技术发展的局限,不同添加剂处理对青贮饲料菌群生态及其代谢物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菌制剂,特别是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利用青贮原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降低饲料p H,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有效保持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同酶制剂可以分解饲料中相应的底物,产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同样促进了乳酸菌的繁殖。本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结合营养学、高通量测序、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和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首先研究了不同菌剂、酶制剂及酶菌混合处理青贮和有氧暴露期间苜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发酵品质的关联性,又进一步探索了菌酶处理青贮苜蓿的菌群演替、表观形态、代谢组产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剂处理对苜蓿青贮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联合处理(LPBS)的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其与发酵品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p H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和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菌剂处理提高了青贮品质。菌群分析表明菌剂处理改变了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对照组青贮饲料细菌群落以Garciella(30.3%)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4.8%)为主。LP和LPBS菌剂处理组以单一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丰度分别为98.2%和97.2%。BS菌剂处理组以乳杆菌属(73.8%)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乳杆菌属与处理组青贮苜蓿(LP、BS、LPBS)p H呈负相关,与乳酸呈正相关(P<0.05);Garciella和肠球菌属与对照组p H和丙酸呈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LP及LPBS组具有较好的青贮品质,并与菌群中乳杆菌属相关联。(2)酶制剂和酶菌联合处理对苜蓿青贮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纤维素酶+ɑ-半乳糖苷酶(CEGA)、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CELP)、ɑ-半乳糖苷酶+植物乳杆菌(GALP)处理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其与发酵品质的关联性。与对照组(CON)相比,各处理青贮发酵品质均有改善,表现为p H降低、氨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增加(P<0.05)。菌群分析表明,酶处理改变了青贮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处理组CELP、GALP青贮饲料的细菌群落以乳杆菌属为主,丰度分别是97.88%和96.74%。CEGA组以乳杆菌属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为主,丰度分别49.64%和35.31%。对照组中Garciella丰度最大,为30.21%,而乳杆菌属丰度仅为12.11%。相关性分析表明乳杆菌属与CELP和GALP组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呈正相关性,而Garciella和肠球菌属与对照组中的p H值、丙酸和丁酸含量呈正相关性(P<0.05)。片球菌属和魏氏菌属(Weissella)与CEGA青贮中的乙酸含量呈正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CELP处理组是最佳处理,其青贮品质与乳杆菌属相关联。(3)菌剂处理对青贮苜蓿有氧暴露期间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研究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处理对青贮苜蓿在有氧暴露期间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有氧暴露分0 d(PO0)、7 d(PO7)及14 d(PO14)等3个采样时间段。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有氧暴露使青贮饲料p H上升,乳酸含量下降。相比对照组,副干酪乳杆菌在有氧暴露期间p H升高幅度更小,乳酸含量更高(P<0.05)。菌群分析显示细菌菌群受到了有氧暴露的影响。对照组主要以乳杆菌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肠球菌属为主,其中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丰度逐渐下降;处理组主要以乳杆菌属为主,其丰度逐渐下降。此外,醋杆菌属(Acetobacter)在对照组和处理组有氧暴露14 d的样本中均出现丰度大幅增大的现象。关联性分析发现,乳杆菌属与LC组的乳酸含量呈正相关,而与p H呈负相关(P<0.05),肠杆菌属、肠球菌属、魏氏菌属、Cedecea、Sporolactobacillus与乳酸呈负相关,与p H呈正相关(P<0.05),醋杆菌属与乙酸负相关(P<0.05)。真菌菌群也受到有氧暴露的影响。在门水平上,对照组中的优势菌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逐渐增大,由有氧暴露0 d的67.57%增至14 d的99.51%。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由0 d的32.43%降至14 d的0.49%。处理组子囊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维持在94.79%至99.93%。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中的优势菌群为unclassified_Eurotiales,丰度由有氧暴露0 d的30.83%增至14 d的90.52%。处理组unclassified_Eurotiales的丰度由有氧暴露0 d的44.55%增至有氧暴露14 d的93.99%。关联性分析未发现真菌菌群与青贮品质的关联性。本试验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处理提高了苜蓿青贮品质和有氧暴露品质,其中乳杆菌属与其品质提升有关联。(4)菌酶处理苜蓿青贮菌群演替、表观形态及代谢组产物分析青贮苜蓿分对照组(CON组)、干酪乳杆菌(L.casei)处理(LC组)和纤维素酶(Cellulase)处理(CE组)三个组,在青贮前(FA)、青贮7 d、56 d及有氧暴露3 d四个时间段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酶和菌处理降低了青贮p H(P<0.05),提高了乳酸产量(P<0.05),改善了苜蓿青贮品质,其中干酪乳杆菌青贮效果最好。菌群分析共获得了1095个OTU,隶属27个门、511个属。在新鲜苜蓿(FA)中获得764个OTU,隶属21个门、422个属,其中鞘脂菌属(Sphingobium)丰度最大。青贮后菌群多样性下降,青贮菌群演替规律表明乳酸菌菌群,特别是乳杆菌属的菌群获得了发展。乳杆菌属在对照组中发展较慢,在青贮7 d饲料中(CON7d)中丰度仅为37.3%,在青贮56d的丰度是75.10%,有氧暴露后丰度降为42.02%。乳杆菌属在CE处理组中发展迅速,在青贮7 d就已经达到93.19%,在青贮56 d为83.93%,有氧暴露后降为79.69%。乳杆菌属在LC处理组中获得了最大的发展,青贮7 d丰度达98.37%,在青贮56 d丰度达94.7%,有氧暴露后丰度仍达91.70%。此外,肠球菌属在对照组也有一定的丰度。扫描电镜显示苜蓿叶片表面蜡质层在新鲜苜蓿是完整的,在CON组青贮苜蓿中几乎完全分解,在CE和LC组青贮苜蓿中部分分解。此外,CON组叶片表面黏附细菌以球菌为多;而CE和LC组叶片表面细菌以杆菌为多。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有氧暴露3 d样品中存在196种代谢物,其中有112种代谢物在组间差异显着(P<0.05)。这些代谢物主要归类为有机酸类、糖类、氨基酸类、醇类、酯类、及酮醛类等。代谢物中有机酸的种类最多,多达52种。糖类有19种,醇类有22种,酯类有18种,氨基酸类仅8种。其中多种有机酸、醇类及醛酮类具有抗菌活性,对有氧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关联性分析显示,多种代谢物与乳杆菌属相关联,如乳酸、2-羟基丁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氢肉桂酸、3-(4-羟基苯基)丙酸、苯甲酸、琥珀酸、2-脱氧赤藓醇、N-乙酰-L-亮氨酸、乙酰醇、2,5-二羟基苯甲醛、D-阿拉伯糖醇、苏糖酸、乙酰水杨酸(P<0.05)。此外,氢化肉桂酸、3-(4-羟基苯基)丙酸、苯甲酸、琥珀酸、2-脱氧赤藓醇、N-乙酰-L-亮氨酸、丙酮醇、2,5-二羟基苯甲醛和D-阿拉伯糖醇等与乳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相关联(P<0.05)。综上所述,菌剂、酶制剂及其复合制剂能够提高青贮苜蓿饲料的青贮品质,降低p H,提高乳酸产量。菌剂、酶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均能够提高苜蓿青贮和有氧暴露过程中的乳酸菌菌群,主要是乳杆菌属的丰度,但乳酸菌菌剂比酶制剂及非乳酸菌菌剂明显提高乳杆菌属。短期有氧暴露后,菌酶处理的青贮苜蓿发酵代谢物存在差异,并与菌群中乳酸菌存在关联性。菌剂处理还可改善有氧暴露青贮苜蓿菌群和代谢物的稳定性,因此对提高有氧暴露青贮苜蓿的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在本研究中,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处理、干酪乳杆菌处理和副干酪乳杆菌处理的青贮效果好于其他菌剂及酶制剂处理,可推荐为苜蓿青贮的发酵剂(接种剂)。
李福厚[10](2021)在《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粗饲料,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占比达一半以上,是现代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饲草类型,也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实施“粮改饲”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有效提升我国青贮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可为加快我国现代草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乳酸菌青贮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在高品质青贮饲料生产和牧草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牧草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青贮乳酸菌制剂其主要功能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防止霉变。而开发既能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又具有降解纤维功能的青贮乳酸菌制剂一直以来是青贮饲料乳酸菌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结合目前国际上对青贮发酵调控的形势以及大量前人的研究,对定向筛选出的一株能够有效改变青贮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结构的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通过高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青贮及酶解糖化试验,阐述了其改变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试验以及家畜消化代谢试验,证明了其作为青贮添加剂对饲草消化率及家畜健康等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玉米秸秆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玉米秸秆青贮常温下(~25℃)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青贮的pH值,增加乳酸含量改善青贮的发酵品质。单独使用植物乳杆菌A1对青贮过程中结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性能不高,但植物乳杆菌A1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玉米秸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9.38%、17.2%、8.24%、18.8%。然而,在酶解糖化试验中,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AC及AC+Lp处理组,酶解消化率分别比对照、AC和AC+Lp处理组高出23.3%、26.7%、43.3%。但植物乳杆菌A1的特性只能在25℃而不是40℃下有效。这为植物乳杆菌A1以后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以及生产生物燃料的前期预处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2.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在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干物质巨菌草中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remonium cellulase,AC)、接种植物乳杆菌A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Lp)或同时添加AC并接种Lp均能够通过降低pH值很好的保存牧草并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在低干物质(L-DM)巨菌草青贮中,AC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10.4%、7.19%、17.1%、8.31%。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11.5%、7.64%、19.4%、8.31%。酶解消化率AC+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AC+Lp、AC和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0.0%、45.0%、40.0%。在高干物质(H-DM)巨菌草青贮中,Lp处理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果较好,且青贮60天后,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与对照组相比能分别提高5.38%、5.36%、6.48%、6.17%。同样,AC+Lp处理组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7.87%、7.84%、9.26%、10.21%。酶解消化率Lp处理组最高,显着高于AC和AC+Lp处理组,对照组最低。Lp、AC和AC+Lp处理组纤维素转化效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17%、283%、250%。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和添加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均降低了巨菌草青贮木质纤维素结构的结晶度,从而提高了纤维素酶对多糖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了L-DM或H-DM青贮饲料木质纤维素的纤维素转化效率。在L-DM青贮中,利用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降解巨菌草青贮的木质纤维素,提高青贮的酶解糖化程度。然而,当巨菌草在H-DM水平青贮时,推荐植物乳杆菌A1单独或与支顶孢属纤维素酶联合使用最佳。3.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苜蓿青贮时接种植物乳杆菌A1(Lp A1)能够明显改善其发酵品质,降低青贮饲料pH值,并提高其乳酸浓度。青贮90天后,Lp A1处理组青贮干物质损失和非蛋白氮浓度最低。同时,接种Lp A1也降低了青贮后期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浓度,提高了整个青贮过程中游离阿魏酸的浓度。Lp A1处理组的青贮饲料中阿魏酸浓度在30天时最高(P<0.05)。此外,在青贮的第30-90天,Lp A1和植物乳杆菌24-7(Lp 24-7)接种的苜蓿青贮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和商品植物乳杆菌MTD/(Lp MTD/1)处理组。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Lp A1和Lp 24-7接种的青贮中脂肪氧合酶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组和Lp MTD/1处理组相比,Lp A1和Lp 24-7均能提高青贮90天后苜蓿中总脂肪酸的浓度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P<0.05)。因此,青贮时接种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Lp A1或抗氧化菌株Lp 24-7,不仅能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保存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改善青贮苜蓿的抗氧化状态。4.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能提高饲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总产气量,但对甲烷产量没有影响。苜蓿青贮中接种植物乳杆菌A1能明显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各脂肪酸组分及氨态氮浓度,特别是乙酸、丙酸、丁酸及支链脂肪酸的浓度。此外,苜蓿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植物乳杆菌A1对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可明显增加一些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及碳水化合物利用菌属的相对丰度,如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普雷沃氏菌属等。5.奶山羊消化代谢试验表明,苜蓿裹包青贮中接种Lp A1较常用商品菌株Lp MTD/1具有更好的发酵品质,且能够显着提高裹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苜蓿裹包青贮接种Lp A1能显着增加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以及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Lp A1能显着促进奶山羊的瘤胃发酵,增加了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以及异丁酸的浓度。奶山羊采食Lp A1处理组日粮能显着增加其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对乳清的抗氧化性能影响较小。Lp A1处理组奶山羊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浓度显着高于Lp MTD/1处理组,但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显着低于Lp MTD/1处理组。此外,与Lp MTD/1处理组相比,青贮中接种Lp A1对奶山羊产奶量影响较小,但对乳成分影响较大,能显着增加乳成分中乳脂、乳蛋白质、总固体以及尿素的含量。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结构的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证明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能显着提高饲草的消化率。此外,青贮中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家畜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为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在青贮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青贮时发酵模式与作物原初成分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贮时发酵模式与作物原初成分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黑麦草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麦草的特征 |
1.1 植物学特征 |
1.2 生物学特征 |
2 黑麦草的营养特征 |
3 黑麦草的栽培种植技术 |
4 黑麦草的青贮技术 |
5 黑麦草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5.1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5.2 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5.3 在兔生产中的应用 |
5.4 在鹅生产中的应用 |
6 黑麦草在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
7 结语与展望 |
(5)甘蔗尾凋萎及甘蔗尾或甘蔗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1 影响牧草青贮品质的因素 |
1.1.1 牧草水分含量 |
1.1.2 牧草青贮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1.1.3 牧草青贮前缓冲容量 |
1.1.4 牧草青贮前附生微生物 |
1.1.5 牧草青贮有氧暴露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蔗尾凋萎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一甘蔗尾凋萎0 h、24 h、48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试验二甘蔗尾凋萎0 h、36 h、60 h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甘蔗尾凋萎不同时间后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和附生微生物的影响 |
2.3.2 甘蔗尾凋萎不同时间后青贮对其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3 甘蔗尾凋萎不同时间后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
2.3.4 有氧暴露对凋萎不同时间甘蔗尾青贮微生物和发酵参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甘蔗尾或全株甘蔗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一甘蔗尾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试验二全株甘蔗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蔗尾或全株甘蔗不同茎叶比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和附生微生物的影响 |
3.3.2 甘蔗尾或全株甘蔗不同茎叶比对其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甘蔗尾或全株甘蔗不同茎叶比对其青贮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的影响 |
3.3.4 有氧暴露对甘蔗尾或全株甘蔗不同茎叶比青贮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试验总结 |
4.2 试验创新之处 |
4.3 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
1.1.1 苜蓿干草和苜蓿青贮营养成分 |
1.1.2 苜蓿青贮优缺点 |
1.2 苜蓿青贮在奶牛养殖上的应用 |
1.2.1 苜蓿青贮在我国的利用现状 |
1.2.2 苜蓿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品质的影响 |
1.3 影响苜蓿青贮品质的因素 |
1.3.1 干物质 |
1.3.2 p H值 |
1.3.3 粗蛋白 |
1.3.4 纤维 |
1.3.5 碳水化合物 |
1.3.6 有机酸 |
1.3.7 氨态氮与总氮比值 |
1.3.8 添加量 |
1.3.9 其他因素 |
1.4 苜蓿青贮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1.4.1 接种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微生物的影响 |
1.5 苜蓿口感和纤维结构的研究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青贮添加剂 |
2.1.3 青贮容器 |
2.1.4 试验设计 |
2.1.5 青贮调制 |
2.1.6 测定项目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青贮原料的化学成分 |
2.2.2 青贮原料的发酵指标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微生物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3.1.2 PCR扩增及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3.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有效序列和OTUs的分布 |
3.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2.3 菌群的结构与组成 |
3.2.4 β多样性分析 |
3.2.5 组间菌群的差异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纤维结构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口感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味觉传感器的准备 |
5.1.2 陶瓷参比电极的准备 |
5.1.3 连接传感器 |
5.1.4 测试设置 |
5.1.5 样品测定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体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不同青贮调制技术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2.1 油莎豆的生物学特性 |
2.2 油莎豆的利用价值 |
2.3 牧草青贮的优势 |
2.4 添加剂在青贮领域的应用 |
2.5 混合青贮饲料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1.2 样品的采集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 |
2.2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 |
2.3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相对饲喂价值 |
2.4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
2.5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
2.6 不同添加剂油莎豆茎叶青贮有氧稳定性分析 |
2.7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 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的感官评价 |
2.2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 |
2.3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相对饲喂价值 |
2.4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
2.5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
2.6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有氧稳定性分析 |
2.7 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3.4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 添加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对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的感官评价 |
2.2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 |
2.3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相对饲喂价值 |
2.4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
2.5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混合青贮品质的交互作用 |
2.6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
2.7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混合青贮有氧稳定性分析 |
2.8 添加剂与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添加剂对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 添加剂对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添加剂对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3.4 添加剂对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 添加剂对残次油莎豆粉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四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和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的感官评价 |
2.2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贮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 |
2.3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相对饲喂价值 |
2.4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 |
2.5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贮品质的交互作用 |
2.6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贮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
2.7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有氧稳定性分析 |
2.8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与油莎豆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 |
3.讨论 |
3.1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
3.4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 全株玉米、饲用油菜对油莎豆茎叶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酶活性及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研究进展 |
1.1.1 甜高粱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
1.1.2 苜蓿营养特性及其应用 |
1.1.3 混合青贮研究进展 |
1.2 反刍动物消化道组织结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1.2.1 反刍动物消化道发育及其结构特性 |
1.2.2 影响胃肠道组织形态发育的因素 |
1.3 反刍动物消化道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
1.3.1 消化液的分泌 |
1.3.2 消化酶的来源及其分布 |
1.3.3 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 |
1.4 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概述 |
1.4.1 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 |
1.4.2 影响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的因素 |
1.4.3 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3 试验动物的屠宰 |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5 组织切片的制作 |
2.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复胃发育的影响 |
2.2.2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复胃组织形态的影响 |
2.2.3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复胃发育的影响 |
2.3.2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复胃组织形态的影响 |
2.3.3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3.1.3 试验动物的屠宰 |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pH的影响 |
3.2.2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胃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pH的影响 |
3.3.2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胃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比例混贮对卡拉库尔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
4.1.3 试验动物的屠宰 |
4.1.4 样品采集 |
4.1.5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PCR扩增结果 |
4.2.2 样本序列信息分析 |
4.2.3 OTUs分析 |
4.2.4 Alpha多样性分析 |
4.2.5 细菌群落组成 |
4.2.6 细菌群落功能预测 |
4.3 讨论 |
4.3.1 瘤胃和盲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4.3.2 瘤胃和盲肠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4.3.3 瘤胃和盲肠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菌酶对苜蓿青贮品质调控的微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青贮微生物学机理 |
1.1.1 苜蓿青贮的必要性 |
1.1.2 饲料青贮的过程及其微生物学机理 |
1.1.3 饲料青贮有氧腐败的过程及其微生物学机理 |
1.2 青贮添加剂对青贮饲料的影响 |
1.2.1 菌剂对青贮饲料的影响 |
1.2.2 酶制剂对青贮饲料的影响 |
1.2.3 其它添加剂对青贮饲料的影响 |
1.3 青贮饲料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1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2 青贮饲料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 代谢组学及其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酶制剂 |
2.1.2 菌制剂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青贮饲料的制作 |
2.2.1 不同菌剂处理对苜蓿青贮菌群落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2.2.2 酶制剂和酶菌联合处理对苜蓿青贮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2.2.3 菌剂处理对青贮苜蓿有氧暴露期间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2.4 菌酶处理苜蓿青贮菌群演替、表观形态学及代谢组学分析 |
2.3 青贮品质及营养指标的测定 |
2.3.1 青贮品质测定 |
2.3.2 青贮营养测定 |
2.3.3 微生物学分析 |
2.4 表观形态观测 |
2.5 菌群多样性的测定 |
2.5.1 DNA提取 |
2.5.2 16S rRNA 基因的PCR扩增 |
2.5.3 高通量测序 |
2.5.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代谢组学的测定 |
2.6.1 样品准备 |
2.6.2 代谢物提取 |
2.6.3 质控样品 |
2.6.4 GC-MS分析 |
2.6.5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
2.7 生化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菌剂处理对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3.1.1 青贮品质 |
3.1.2 菌群多样性 |
3.1.3 青贮菌群组成与发酵产物的关联性分析 |
3.1.4 菌群基因组的功能预测 |
3.2 酶制剂及酶菌协同处理对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3.2.1 青贮品质 |
3.2.2 菌群多样性 |
3.2.3 青贮品质与青贮菌群的关联性分析 |
3.3 菌剂处理对青贮苜蓿有氧暴露期间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1 青贮品质 |
3.3.2 细菌菌群组成 |
3.3.3 青贮苜蓿真菌菌群组成分析 |
3.4 菌酶处理苜蓿青贮菌群演替、表观形态及代谢产物分析 |
3.4.1 发酵品质分析 |
3.4.2 青贮前苜蓿菌群组成 |
3.4.3 苜蓿青贮菌群演替 |
3.4.4 青贮菌群与青贮品质关联性分析 |
3.4.5 表观形态学分析 |
3.4.6 基于代谢组学揭示苜蓿青贮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
3.4.7 青贮苜蓿代谢组学与菌群关联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菌剂处理对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4.1.1 青贮品质 |
4.1.2 青贮菌群多样性及其与青贮品质的关系 |
4.1.3 菌群基因组功能预测 |
4.2 酶制剂及酶菌协同处理对青贮苜蓿菌群多样性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4.2.1 青贮品质 |
4.2.2 菌群多样性 |
4.2.3 青贮菌群与发酵品质的关联性 |
4.3 有氧暴露期间青贮苜蓿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 |
4.3.1 青贮品质 |
4.3.2 细菌菌群多样性 |
4.3.3 真菌多样性 |
4.4 菌酶处理对苜蓿青贮菌群演替、表观形态、代谢产物的影响 |
4.4.1 青贮品质 |
4.4.2 菌群多样性 |
4.4.3 表观形态 |
4.4.4 代谢产物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1.1 “粮改饲”政策的出台 |
1.1.2 食品安全 |
1.1.3 生物质资源利用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木质纤维素结构 |
1.2.2 家畜日粮纤维素研究进展 |
1.2.3 增加木质纤维素消化率的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下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添加剂 |
2.2.2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制备 |
2.2.3 分析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 |
2.3.2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结构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2.3.3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损失的影响 |
2.3.4 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残余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5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酶解糖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不同干物质巨菌草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和酶解糖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青贮原料及添加剂 |
3.2.2 巨菌草青贮饲料的制备 |
3.2.3 分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发酵特性 |
3.3.2 青贮60天后巨菌草青贮的干物质损失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属性 |
3.3.3 青贮过程中阿魏酸浓度的变化 |
3.3.4 青贮过程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3.3.5 添加剂对巨菌草青贮酶解糖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抗养化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采用乳酸菌菌株及培养条件 |
4.2.2 苜蓿青贮制备 |
4.2.3 分析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青贮前苜蓿的化学组成及脂肪酸浓度 |
4.3.2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特征 |
4.3.3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纤维降解特征 |
4.3.4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阿魏酸含量 |
4.3.5 青贮过程中苜蓿青贮饲料的抗氧化酶和脂肪氧合酶活性 |
4.3.6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4.3.7 青贮90 天后苜蓿青贮饲料的化学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苜蓿青贮饲料体外瘤胃消化、产气量、甲烷及微生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2.2 体外消化试验 |
5.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青贮后期不同乳酸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 |
5.3.2 青贮60天后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的体外产气及消化特性 |
5.3.3 不同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态氮的影响 |
5.3.4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3.5 不同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及鲜样对瘤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苜蓿青贮接种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关中奶山羊消化性能、瘤胃发酵、血液及奶样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6.2.2 试验材料 |
6.2.3 裹包青贮制作及成分分析 |
6.2.4 日粮配置 |
6.2.5 消化代谢试验程序 |
6.2.6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7 样品分析 |
6.2.8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苜蓿裹包青贮发酵特性、化学组成、抗氧化酶活性 |
6.3.2 不同处理组家畜采食量及消化率 |
6.3.3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瘤胃液发酵参数的影响 |
6.3.4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及乳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5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血清免疫球蛋白、促炎症因子的影响 |
6.3.6 不同处理组青贮对家畜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青贮时发酵模式与作物原初成分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麦草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J]. 许崇强,吴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10)
- [2]添加单宁酸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及瘤胃体外产气量的影响[D]. 马逢春.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果园农药对白三叶青贮品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戈建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冀西北青贮玉米耐寒抗旱种植及果穗青贮技术研究[D]. 王凤霞. 河北北方学院, 2021
- [5]甘蔗尾凋萎及甘蔗尾或甘蔗茎叶比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D]. 顾启超. 广西大学, 2021(12)
- [6]糖蜜添加量对苜蓿青贮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 罗润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不同青贮调制技术对油莎豆茎叶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D]. 贺婷婷. 石河子大学, 2021
- [8]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酶活性及菌群的影响[D]. 王娇.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9]菌酶对苜蓿青贮品质调控的微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D]. 胡宗福.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10]产阿魏酸酯酶乳酸菌对青贮饲料纤维降解、家畜消化及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福厚.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