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琦(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朱安远[2](2018)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概览(中)》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且长期雄霸全球,它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拥有最多的世界级顶尖大学,大学中拥有最多的世界级一流大师。美国各高校功能边界最为清晰分明,竞争机制最为良好有序,倡导学术自由理念并贯彻始终,治学严谨严格,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拥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多寡是国际上公认的评判一所大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高校中的翘楚哥伦比亚大学是世界上最具声望和最顶尖的研究型高等学府之一,迄今哥伦比亚大学拥有的诺奖得主人数(98人,含笔者恢复补入的2人,与芝加哥大学的97人难分伯仲)仅次于哈佛大学(147人)和剑桥大学(102人),名列世界第三。厘清并从多视角阐述了与哥伦比亚大学相关联的诺奖得主概况并考据澄清了一些流传较广的诺学谬误。
赵忠心,大跑[3](2017)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有位大气的好母亲》文中提出母爱,绝不是把孩子"捆绑"在身边。崔琦是着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200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激动地说:"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母亲有远见,自己不会看书,不会写字,却坚持要我求学。"
鹿秀云[4](2017)在《《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文中指出大众传媒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应是科技新闻报道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发展史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最高成果,其公布和颁发是全世界科学界的盛事,聚焦了各大媒体的目光。媒体报道重大科学事件,不仅传播科学消息,对公众科学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本文以《人民日报》301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从宏观新闻报道议题、中观报道内容建构、微观新闻文本结构三个层面探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并将《人民日报》自创刊起至2016年68年间的报道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流变情况。在宏观层面框架分析上,从版面位置、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6个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新闻报道议题:多分布在国际版和科技版面;在报道总量中所占比例低,每年度各有变化;报道体裁多为消息;记者采写稿件为主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以事件报道篇数最多;大部分为正面报道。在中观层面报道内容建构上,从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7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事件”所占比重最高,同时也注重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史”与“评估”的报道。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结构上,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家报道样本的标题关键词和图片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科学术语出现频次最低;图片总体使用较少,以摄影图片为主。《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在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此时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数量少,体裁、来源上呈现单一性,整体关注度不高;1978年至2000年诺贝尔奖百年之际,此时期更注重“诺奖”知识的普及,在报道上特别观华裔得主;2001年至2014年屠呦呦获奖前,此时期国人的“诺奖情结”持续发展,在报道上进一步凸显英雄叙事倾向,报道基调渐趋理性;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日报》不仅报道了其获奖消息,还用大量的篇幅关注了中医药这一话题,使其成为了除屠呦呦获奖外,与时代相结合的重要议题。2016年,在终于结束“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的话题后,《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发生了新变化。从框架分析和历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经历了从无到有,报道数量、体裁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深度报道较少、“明星化”、“竞技化”等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策略: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尽量为更多的阶层发声,以平衡公众话语权;增进媒体与科学家的交流;除注重科技知识普及外,还应该注重宣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性,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朱安远,郭华珍[5](2016)在《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女药学家、药物化学家、医学家和教育家屠呦呦以创制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首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而赢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殊荣,特大喜讯传来,国内舆论媒体亢奋,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屠呦呦先生是首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首位华裔女性诺奖得主和诺医奖得主,这是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这一荣耀将永远铭记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女士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与疟疾直接相关的诺医奖以及青蒿素类抗疟药物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发明)简史,不惜浓墨重彩全方位地展示了以屠呦呦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英谱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6](2015)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下)》文中提出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114届(1901—2014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本文在简略地介绍诺贝尔奖颁奖概况、基本国家知识和国籍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以三种主要统计口径(获诺奖时国籍、出生地国籍和逝世地国籍)系统地阐明了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情况(包括双重国籍和多重国籍者)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和澄清,去伪存真,力求全面而精准。除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第一(14.5人),美国与英国并列第二(各11人)以外,其余5项诺奖均是美国雄踞榜首。美国是诺贝尔奖得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诺奖得主总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
郭红敏,卫红春[7](2013)在《诺贝尔奖得主——华人科学家崔琦的励志人生》文中研究指明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崔琦于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崔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2岁他离开家乡到香港求学,后赴美深造。崔琦由一个普通的河南农村娃成长为蜚声世界的物理大师,离不开他具有远见卓识的母亲。
陈留庚[8](2012)在《从贫穷乡村走出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文中认为崔琦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与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共同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六位美籍华裔科学家.
沈登苗[9](2011)在《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建国后"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以用"体制"一词来回敬的话,那么,何以诠释改革开放后在百万留学大军里、在不回来的数十万文化精英中也出不了大师呢?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理论,将以往被忽视的学术成就与代际积累的关系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作者认为,建国后的前十七年,以及"文革"中,都对"书香家庭"的垄断者——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文革"中也包括了新贵)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视的甚至剥夺的政策,这等于筛掉了本国、本民族中最优秀的学术种子,势必会造成学术天才的断层。新中国为何至今还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是"双重断裂"付出的代价。作者就此进行了古今中外的论证,并对当今中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术、高等教育"大跃进"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从本期连载此文。我们希望,这一探索有助于"国字号"难题的解决。
刘友琼[10](2011)在《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使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入人心,新闻媒体对科技新闻的传播越来越重视。诺贝尔科学奖的颁布,是国际上最重大的科学事件,成为了媒体报道争相的焦点。研究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并总结其规律,有利于改进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进而更好地发挥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唤起关注功能、激励参与功能、促进学术交流功能以及科学决策参考功能。本研究对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做了一个简单时间段的划分:诺贝尔科学奖第一次颁奖至新中国成立为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为1978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诺贝尔科学奖报道各有特色。在第一阶段,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特色是:传播载体高端、时效性差、报道质量不高;第二阶段的报道特色是:报道量少,报道形式单一以及受国内环境和国家外交倾向影响严重。第三阶段的报道特色是:报道形式多样化、诺奖情结严重。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三份报纸进行研究:《人民日报》、《科学时报》以及《羊城晚报》,样本采集时段为2000年1月——2009年12月。着重对报道总量、报道对象、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报道体裁等进行基本统计和百分比比较。并从得出的统计数据中总结出规律。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总结出报纸媒体对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特点:凸显报人的“诺贝尔情结”;报道的可预测性;报道冷热不均;体现议程设置理论。另一方面,总结出有代表性的三大主流报纸对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侧重点。通过对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的总结,进一步对报道进行科技传播功能分析。最后,从宏观的角度,从一般的科技传播规律出发,针对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总结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不足:即与受众互动不够;报道水平整体呈现弱势;科技信息含量少。进而提出诺贝尔科学奖的报道改进策略:重视报纸网络版建设;均衡报道,避免“冷热不均”;培养一支高素质科技新闻记者队伍;改进报道形式,注重策划,争做主流;注重与内容市场的合作以及借鉴成功网络媒体的经验。
二、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概览(中)(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 |
(4)《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概念界定 |
1.2.2 框架分析理论概述及应用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报纸科技新闻报道的相关研究视角 |
1.3.2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媒体选择 |
1.4.2 研究时间段选择 |
1.4.3 研究样本搜集 |
1.5 研究方法 |
1.5.1 内容分析法 |
1.5.2 文本分析法 |
第2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总体框架分析 |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总体情况介绍 |
2.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分析 |
2.2.1 新闻报道议题框架 |
2.2.2 报道内容建构框架 |
2.2.3 新闻文本结构框架 |
第3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历时分析 |
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失语期(1948-1977) |
3.1.1 体裁、来源单一 |
3.1.2 整体关注程度较低 |
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端期(1978-2000) |
3.2.1 注重“诺奖”知识普及 |
3.2.2 特别观照华裔得主 |
3.2.3 凸显英雄叙事倾向 |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展期(2001-2014) |
3.3.1 “诺奖情结”严重 |
3.3.2 呈现精英式报道框架 |
3.3.3 报道风格渐趋理性 |
3.4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2015-2016) |
3.4.1 屠呦呦获奖报道特点分析 |
3.4.2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新变化 |
第4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问题与思考 |
4.1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1 深度报道较少“一日游”现象成常态 |
4.1.2 报道存在“明星化”、“竞技化” |
4.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优化思考 |
4.2.1 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 |
4.2.2 平衡公众话语权 |
4.2.3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
4.2.4 传播科学理性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论文提纲范文)
4 发现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
6 与疟疾直接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7 屠呦呦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所获奖项 |
8 结束语 |
(9)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和“真问”的提出 |
(一)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 |
(二)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分布的特征与趋势 |
1.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国籍分布与特征。迄今为止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国籍分布, 详见表1。 |
2.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心的洲际转移。 |
(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贡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最多的国家之一 |
1. 谁误解了赵红洲的一个观点? |
2.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培养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最多的国家之一。 |
(四) “真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近世出学术大家的规律 |
(一) 对以往工作的回顾 |
(二) 明清出学术大家的规律 |
(三) 民国大师辈出的几个条件 |
1. 废科举前, 我国教育重心已完成了由农村和县城向大中城市的转移。 |
2. 废科举后有产阶层与书香之家的文化传递没有中断。 |
3. 民国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并未出现重大的失误。 |
(10)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诺贝尔奖的研究 |
1.2.2 关于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在中国早期报道概况 |
2.1 诺贝尔科学奖报道在国内出现的背景 |
2.1.1 外部忧患与统治压力 |
2.1.2 两股文化力量 |
2.2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在中国的早期报道概况及特点 |
2.2.1 新中国成立前诺贝尔科学奖报道概况 |
2.2.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概况及特色 |
第3章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文本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 |
3.1.1 内容分析法 |
3.1.2 研究样本 |
3.1.3 研究时间段的确定 |
3.2 样本描述 |
3.2.1 报道数量及其年度分布 |
3.2.2 消息来源分布 |
3.2.3 新闻体裁分布情况 |
3.2.4 报道内容分布 |
第4章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及功能分析 |
4.1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 |
4.1.1 凸显报人的“诺贝尔情结” |
4.1.2 对诺贝尔科学奖的报道“冷热不均” |
4.1.3 诺奖预测报道可行 |
4.1.4 体现议程设置理论 |
4.2 不同类型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有所侧重 |
4.2.1 《人民日报》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 |
4.2.2 《科学时报》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 |
4.2.3 《羊城晚报》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特点 |
4.3 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功能分析 |
4.3.1 唤起关注功能 |
4.3.2 激励参与功能 |
4.3.3 促进学术交流功能 |
4.3.4 科学决策参考功能 |
第5章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
5.1 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不足 |
5.1.1 与公众的互动性不强 |
5.1.2 科技信息含量少 |
5.1.3 诺贝尔科学奖报道总体呈现弱势 |
5.2 报纸诺贝尔奖报道改进策略 |
5.2.1 重视报纸网络版的建设 |
5.2.2 均衡报道,避免报道的“冷热不均” |
5.2.3 掌握诺奖规律,注重新闻策划 |
5.2.4 加强科技记者培养 |
5.2.5 改进诺贝尔科学奖报道形式,争取主流受众注意力 |
5.2.6 加强各方合作,实现对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的共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第六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概览(中)[J]. 朱安远. 科技风, 2018(16)
- [3]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有位大气的好母亲[J]. 赵忠心,大跑. 祝你幸福(下旬刊), 2017(10)
- [4]《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D]. 鹿秀云. 山东大学, 2017(02)
- [5]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J]. 朱安远,郭华珍. 中国市场, 2016(22)
- [6]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研究(下)[J]. 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 中国市场, 2015(07)
- [7]诺贝尔奖得主——华人科学家崔琦的励志人生[J]. 郭红敏,卫红春. 侨园, 2013(01)
- [8]从贫穷乡村走出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J]. 陈留庚.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物理), 2012(Z2)
- [9]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J]. 沈登苗.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6)
- [10]报纸诺贝尔科学奖报道研究[D]. 刘友琼. 湖南大学, 2011(08)
标签:诺贝尔论文; 崔琦论文; 物理论文; 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论文; 中国国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