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滴清开灵引起肌肉震颤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燕[1](2020)在《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张沛霖名老中医治疗面瘫的经验,对比观察患侧局部浅刺法配合张沛霖少阳经为主经验取穴和常规针刺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筛选出风热证面瘫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疗法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局部浅刺加经验取穴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辅助使用口服药物。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参照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及面神经损伤评分标准对治疗前(收治、就诊日)、治疗7次后、治疗14次后、治疗21次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病例情况:收集的7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脱落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剩余69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病例数、性别、年龄,收治日病程、面部损伤评分、H-B分级组间比较,P>0.05,提示差异无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3.面神经损伤评分(1)治疗7次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次后与本组收治日的面部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提示两种疗法针对患者面部损伤评分,都有明显改善。(2)治疗7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损伤评分比较(P=0.054>0.05)无显着性差异,提示7次治疗结束后,针对面神经损伤评分,两组无明显区别。(3)治疗14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评分比较(P=0.032<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治疗组针对面部损伤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治疗21次后,组间比较:两组面部评分比较(P=0.018<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针对面部损伤评分的改善,治疗组更优。4.H-B功能分级(1)治疗7次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次后与本组收治日的H-B分级比较,差异极为显着(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H-B分级。(2)治疗7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119>0.05)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疗法对于H-B分级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3)治疗14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041<0.05)有显着差异,提示治疗14次后,治疗组对H-B分级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治疗21次后,组间比较:两组H-B分级比较(P=0.025<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针对H-B分级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疗效对比:(1)治疗7次后,两组均无痊愈病例,愈显率:治疗组达17.1%,对照组达11.8%;组间疗效比较(P=0.119>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提示在治疗7次后部分患者就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二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2)治疗14次后,治愈率:治疗组达17.1%;对照组达8.8%;愈显率:治疗组达80%;对照组达55.9%;组间疗效比较(P=0.041<0.05)有显着差异;提示治疗14次后,两种疗法都能使极少部分患者达到康复;但治疗组疗效更明显。(3)治疗21次后,治疗组治愈28人,显效6人;对照组治愈19人,显效10人;总有效率两组均为100%,治愈率:治疗组达80%;对照组达55.9%;愈显率:治疗组达97.1%;对照组达85.3%;组间疗效比较(P=0.025<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经21次治疗后,两组均能获得疗效,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更优。结论:1.患侧局部浅刺配合张沛霖少阳经为主经验取穴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贝尔氏麻痹风热证急性期,都能改善患者的面神经损伤评分及分级,改善面神经运动及舒缩功能。2.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采用患侧局部浅刺配合张沛霖少阳经经验取穴疗法,效果比常规针刺疗法要好,能提高痊愈率,缩短面神经功能康复所需时间。
曾子芸[2](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王辉珠[3](2013)在《简议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快速发展,其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大多由复方组成,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制备中混杂微量不纯成分,存放过程发生质量变化,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等而引发不良反应。
王盼[4](2012)在《基线模型在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应用以来,为了增强药物疗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同时也给同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多一种选择,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情况在临床应用中普遍存在。为了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进行正确的药物联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引用基线模型方法对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ADR风险信号挖掘,以期能从一定程度上推进现有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风险信号检测研究方法的进展,从而为现有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今后中药注射剂进行正确的联合用药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研究方法:检索已发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文献,利用基线模型方法,进行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ADR风险信号检测,初步筛选出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中风险信号高的“药物A—药物B—不良反应C”组合;通过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基线模型方法中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初步筛选的可疑风险信号进行统计学检验,最终获取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中确切的统计学关联信号;采用PRR法检测ADR信号;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基线模型(包括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进行差异性的统计学检验,确保两种模型中药物组合风险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以及检验基线模型与PR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基线模型及统计学分析显示,初步筛选出可疑ADR信号62例次,经过统计学检验后,挖掘出四组"Drug A-Drug B-DR"统计学相关风险信号组合。分别为“清开灵注射液—头孢噻肟钠—寒战”、“清开灵注射液—头孢呋辛—腹泻”、“清开灵注射液—克林霉素—血尿”、“清开灵注射液—青霉素钠—瘙痒”。(2)配对卡方检验显示,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X2=0.1538,P=0.6949, kappa=0.672,显示两种基线模型计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种基线模型信号筛选结果一致;基线模型与PRR:X2=0.200, P=0.6547, kappa=0.4285,表示这两种方法ADR信号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即基线模型的检出率与PRR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基线模型检测的ADR信号在结果解释中具有利用客观的风险数值,从公共卫生角度进行解释的优越性,同时其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两者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运用信号检测可早期发现信号检测有助于在早期从众多不良反应数据中发现突出的、可能的药物安全性问题。
韩小花[5](2011)在《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清开灵注射液在治疗皮肤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使用前后各项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情况,客观地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以及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病种、中医证型及临床疗效。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本药物。方法:本研究包括清开灵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两部分。回顾性分析565例住院患者的病案,收集其中的一般情况、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皮损的变化情况等信息,填写《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使用情况登记表》、《不良反应登记表》,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最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不同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不同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湿疹6例,占46.1%;在共收集的48例湿疹病例中,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有过敏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高于无过敏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6.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92.3%,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7.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胸闷、皮肤瘙痒、皮疹、手臂疼痛、口干、心动过速、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红线。8.发生时间多在输液开始后3-30min,持续时间多在1-3h之间。9.未发生不良反应者552例,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前后RBC、HB、PRO、TP、A.G、AST、ALT、UA、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NE%、URO、BLD、BUN、Cr、T、P输液后的值均低于输液前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检验指标升高的情况。10.清开灵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疾病;证型主要为血热证、热毒证。11.使用时间多为7-18天。12.皮损面积、颜色、浸润及肿胀、疱四个方面输液后的各项评分较输液前有明显下降,二者有显着性差异。13.疗效结果:痊愈45例,占8.2%;显效147例,占26.6%;有效207例,占37.5%;无效153例,占27.7%,总有效律34.8%。结论:1.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不会造成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的损害,但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别是湿疹患者和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2.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可用于银屑病、红皮病等红斑鳞屑性疾病,带状疱疹、丹毒等感染性疾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证属血热、热毒者,使用时间以1-2周为宜,疗效确切。
郝园,孔翔瑜,吴泰相[6](2010)在《277篇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清开灵注射液(QKL)是在中医传统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研制而成,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临床治疗,本研究根据现有证据评价清开灵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由两位研究者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和VIP(检索时间从1987年到2009年4月),并提取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E)。由于不能获得清开灵注射液总的产量和使用量资料,无法计算ADR/AE的发生率,但根据现有资料估计,其ADR/AE发生率低。此外,清开灵注射液的一些使用方法和范围值得商榷,如在婴幼儿中使用,与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一起使用,在私人诊所或患者家里使用。根据发表资料尚无法鉴别ADR或AE。结论当前强度不高的证据表明,清开灵注射液的ADR/AE风险很低,但不恰当使用可能导致相当部份ADR/AE的发生。应鼓励临床工作者在医学期刊发表ADR/AE报告,并按照中药ADR报告建议规范写作和发表。
朱颖,张煜[7](2009)在《中毒的中医研究文献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学对于中毒的认识渊源久远,中医学认为中毒是指毒物经人体食道、气道、皮肤、血脉侵入体内,致使气血失调,津液、水精施布机能受阻,甚则损伤脏器的病证。古代医家对于中毒的解救记载较为丰富,如很早就强调以催吐等方法将毒物排出。近年来,固定方药及验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一些常见急性中毒的抢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及宝贵的经验。
王丽霞[8](2008)在《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中西药联用的诸多问题,开展药学监护探索,以期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并预防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并为药师开展中药药学监护工作提供帮助,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收集与整理:通过对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对中西药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药学监护探索:通过对我院实际用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问题,找出中成药药学监护的重点和实施用药干预的切入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表的收集、分析与调查,从中发现药物警戒信号,并对重点药品实施用药干预。2.对医院门诊以及病房中西药联合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中西药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行用药干预。3.针对临床用药问题以及药师在开展中药药学监护中的困惑,着重探讨了3类中成药的药学监护要点:(1)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2)中药与安全系数小的西药联用的药学监护。(3)含西药中成药的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开展药学监护探索与用药干预,使中成药以及中西药联用更趋安全合理。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医药费用。尝试建立了3类中成药的药学监护重点,可为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在我院开展的药学监护与用药干预的实践,探索了开展中药药学监护的方法,促进了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西药联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使中西药联用更为规范,预防了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节约了医疗资源,从而有利于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也使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更大的效益。初步建立的3类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为药师开展中成药的药学监护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临床安全合理的进行中药与西药的联用提供参考。本项研究对中成药的药学监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有待于继续。
贾俊[9](2008)在《鱼腥草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鱼腥草注射液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为鱼腥草注射液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初步探索中药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的研究模式。方法:(1)检索国内大型的文献数据库,对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Quasi-RCT),严格评价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资料,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4.2进行合并分析,得出客观评价结论。(2)收集1998年至2007年10年以来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参考系统评价和不良反应研究方法,将文献分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或观察报告、不良反应监测或病例分析报告、个案或典型病例报告三类,进行归类整理、量化分析;计算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发生率和构成比,寻找不良反应潜在规律(3)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中国期刊网全文和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三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指标。结果:(1)有效性评价:通过初步检索得到文献981篇;进一步阅读原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纳入23篇进行研究,共纳入受试者3604例。对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x2=21.14,P=0.51>0.05,故认为这23个研究不具有异质性,23个研究效应的总体水平相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合并效应OR值=3.85,表明治疗组对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对照组的3.85倍,OR值的95%置信区间为3.06~4.83,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效,疗效高于对照组。(2)安全性评价:通过对文献的综合评价,同期对照临床研究或观察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不良反应监测和病案系列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3%。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同时表现在循环、呼吸等多个系统,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心悸、脸色潮红或脸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憋气、气喘、气促等;另有部分患者同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另外,三例患者因过敏性休克死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腥草注射液说明书提出的不良反应不全。(3)本研究选择鱼腥草注射液,病毒唑针剂及双黄连粉针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从成本效果比较及敏感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双黄连粉针组成本最低,鱼腥草注射液组成本最高,鱼腥草注射液组和双黄连粉针组治疗效果较好而病毒唑针剂组最差,双黄连粉针组成本—效果比值最好。从考虑增加一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来比较三种治疗方案,以最低成本双黄连粉针组作为参照,病毒唑针剂组提高一个疗效成本花费1.17元,而鱼腥草注射液组为1.49元,差距不大。综上所述,用双黄连粉针剂的治疗方案最好,用病毒唑的治疗方案最差。结论:鱼腥草注射液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其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治疗同类疾病的药物中,其成本偏高。但安全性研究提示其存在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的,应引起药品监督管理、制药企业及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邱水生,严国鸿[10](2007)在《常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表现及原因探析》文中提出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抢救急危重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给药途径的改变,其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中药,本文通过对收集整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描述了几种常见品种的不良反应表现,分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与机制,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而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静滴清开灵引起肌肉震颤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滴清开灵引起肌肉震颤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2 鉴别诊断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来源及选择 |
2.2 分组方案 |
2.2.1 随机分组法 |
2.2.2 对照方法 |
2.2.3 盲法 |
2.3 针具规格 |
2.4 治疗方法 |
2.4.1 治疗组治疗 |
2.4.2 对照组治疗 |
2.5 针刺意外的预防 |
2.6 针刺意外的处理 |
2.7 观察指标 |
2.7.1 一般资料 |
2.7.2 疗效评定内容 |
2.8 评价时间点 |
2.9 疗效评定标准 |
2.10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11 数据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分析 |
3.2 基本资料 |
3.3 基本资料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面部损伤评分结果分析 |
3.4.2 H-B分级结果分析 |
3.4.3 疗效结果分析 |
3.4.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关于贝尔氏麻痹的现代认识 |
1.1 病名、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西医治疗贝尔氏麻痹的方法 |
2 关于贝尔氏麻痹的传统中医认识 |
2.1 传统中医对贝尔氏麻痹病名、病位的认识 |
2.2 传统中医对BP的病因病机认识 |
2.3 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 |
3 理论依据 |
3.1 患侧局部浅刺法的意义 |
3.2 张沛霖重取少阳经经验穴的意义 |
3.3 辅助药物的使用意义 |
4 选题意义 |
5 结果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简议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症状 |
1.1 清开灵注射液 |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 |
1.3 双黄连粉针剂 |
1.4 参麦注射液 |
1.5 穿琥宁注射液 |
1.6 鱼腥草注射液 |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
2.1 药物方面 |
2.2 中药注射剂生产及质量控制 |
2.3 临床应用方面 |
3 讨论 |
(4)基线模型在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 概念界定 |
2.1 联合用药 |
2.2 联合用药交互作用 |
2.3 药品不良反应 |
2.4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
3 研究现状 |
3.1 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现状 |
3.2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用药现状 |
3.3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
3.4 当前研究的不足 |
4 立题依据 |
4.1 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尚未有相关研究 |
4.2 基线模型已被WHO采纳用于挖掘联合用药ADR信号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 |
4.1 国内外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研究的现状 |
4.2 构建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基线模型 |
4.3 运用基线模型对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用药ADR信号进行检测 |
4.4 运用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法)对基线模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 |
5 研究方法 |
5.1 文献研究 |
5.2 ADR信号检测方法 |
5.3 统计学方法 |
6 创新点 |
7 技术路线 |
1 研究资料基本信息描述 |
1.1 资料来源 |
1.2 流行病学信息统计 |
2 基本原理 |
2.1 数据标准化与拆分 |
2.2 模型构造 |
3 基线模型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中的实例分析 |
3.1 数据来源和方法 |
3.2 剔除和纳入标准 |
3.3 数据标准化与拆分 |
3.4 指标说明 |
3.5 分析数据集 |
3.6 信号初步筛选 |
3.7 乘法模型与加法模型检出率 |
3.8 ADR信号统计学检验 |
3.9 实例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实例分析结果验证 |
4.2 基线模型结果解释的优越性 |
4.3 两种基线模型信号筛选的一致性 |
4.4 基线模型信号检测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
4.5 信号检测具有早期预警作用 |
5 结论 |
6 局限与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
6.2 本课题研究前景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清开灵注射液的成份研究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药物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临床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临床疗效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及问题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6)277篇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纳入标准 |
1.1.1文献类型 |
1.1.2观察对象 |
1.1.3干预措施 |
1.1.4测量指标 |
1.1.4.1主要测量指标 |
1.1.4.2次要指标 |
1.2检索策略 |
1.3统计分析方法 |
1.4资料提取方法 |
2结果 |
2.1检索结果 |
2.2清开灵注射液ADR/AE发生率 |
2.3清开灵注射液ADR/AE损害程度分类 |
2.4清开灵注射液ADR/AE与原发疾病的关系分析 |
2.5患者性别、年龄与ADR/AE的关系 |
2.6患者既往史 |
2.6.1家族过敏史与不良反应 |
2.6.2患者药物过敏史 |
2.6.3患者疾病史 |
2.7清开灵注射液使用史与ADR/AE及发生时间的关系分析 |
2.7.1第一次使用清开灵注射液 |
2.7.2有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既往史 |
2.7.3连续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数日后发生ADR/AE |
2.8清开灵注射液和其它药物联合使用的关系 |
2.8.1清开灵注射液与其它药物先后使用和ADR/AE程度的关系 |
2.8.2清开灵注射液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 |
2.9清开灵使用情况与ADR/AE的关系分析 |
2.9.1溶媒性质与ADR/AE发生及程度 |
2.9.2清开灵注射液浓度与ADR/AE严重程度的关系 |
2.9.3给药方式与ADR/AE的关系分析 |
2.9.4滴速与药物ADR/AE发生的关系 |
2.9.5清开灵注射液理化特点或与其他药物混合后的变化与ADR/AE的关系分析 |
2.10 ADR/AE发生时的场所和环境 |
2.11 ADR/AE治疗与恢复时间 |
2.12药液送检情况 |
3讨论 |
3.1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ADR/AE损害程度 |
3.3 ADR/AE出现时间 |
3.4不当使用导致清开灵注射液不良事件的评估 |
3.4.1大用量 |
3.4.2给药途径 |
3.4.3溶媒类型 |
3.4.4滴速 |
3.4.5药物浓度 |
3.4.6配伍禁忌 |
3.4.7老人、儿童、肝功能不全使用禁忌 |
3.4.8连续用药 |
3.4.9原发病辨证不当 |
3.4.10 ADR/AE其它原因 |
3.5本研究发现7例ADR/AE患者有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史 |
3.6报告质量 |
(7)中毒的中医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毒的中医理论溯源 |
1.1病名探讨 |
1.2病因病机 |
1.3治疗用药 |
2中毒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
2.1病因病机 |
2.2辨证论治 |
2.3中医常用治疗方法 |
3小结 |
(8)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中药与西药临床联用现状 |
1. 中药与西药联用的历史 |
2. 中药与西药联用的现状 |
2.1 含西药成份中成药的现状 |
2.2 中西药合用临床应用状况 |
2.3 常见疾病治疗中的中西药联用 |
3. 小结 |
综述二. 中西药联用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 中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
2. 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2.1 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研究状况 |
2.1.1 配伍对微粒的影响 |
2.1.2 配伍对稳定性的影响 |
2.1.3 配伍对毒性的影响 |
2.1.4 小结 |
2.2 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2.2.1 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 |
2.2.2 中药对西药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 |
2.2.3 中西药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2.3 中西药在药效学上的相互影响 |
3.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广安门医院中成药药学监护探讨 |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学监护探讨 |
1. 我院不良反应报表情况分析 |
2. 中成药药学监护探讨 |
2.1 鱼腥草注射剂 |
2.2 清开灵注射液 |
2.3 葛根素注射剂 |
2.4 其它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
2.5 小结 |
第二节 我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调查与用药干预 |
1. 门诊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情况调查与用药干预 |
1.1 调查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3 中西药联用问题分析 |
1.4 用药干预措施与干预效果 |
1.5 讨论 |
2. 住院患者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分析 |
2.1 住院患者中成药与西药联用调查 |
2.2 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 |
第三节 中成药药学监护探索 |
1. 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 |
1.1 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要点 |
1.2 香丹注射液的药学监护 |
1.3 丹参注射液的药学监护 |
1.4 葛根素注射剂的药学监护 |
2. 中药与安全系数小的西药联用的药学监护 |
2.1 中药与华法林联用的药学监护 |
2.2 中药与地高辛联用的药学监护 |
3. 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1 含西药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2 含西药的降糖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3 含西药的降压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
3.4 含有西药成分感冒药的药学监护 |
3.5 含有盐酸麻黄碱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6 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3.7 含有氨茶碱的中成药药学监护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鱼腥草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有效性评价 |
1. 总体设计方案 |
2. 材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评价 |
1. 总体设计方案 |
2. 材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
1. 总体设计方案 |
2. 材料与方法 |
3.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静滴清开灵引起肌肉震颤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 余晓燕.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简议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J]. 王辉珠. 中医临床研究, 2013(06)
- [4]基线模型在清开灵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用药ADR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5]清开灵注射液在皮肤科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D]. 韩小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6]277篇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J]. 郝园,孔翔瑜,吴泰相.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2)
- [7]中毒的中医研究文献综述[J]. 朱颖,张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9)
- [8]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的药学监护探讨[D]. 王丽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9]鱼腥草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研究[D]. 贾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10]常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表现及原因探析[J]. 邱水生,严国鸿. 海峡药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