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宁高速公路A7标段的施工测量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翔[1](2019)在《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其具有施工面广、线路长、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国际工程界将工程保险视作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但我国工程保险发展相对落后,存在保险市场竞争不规范、统计数据匮乏等问题。保险费率厘定是开展保险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难点,费率不合理将损害保险各方利益,降低风险保障力度。目前国内费率厘定较为混乱,主要采用固定费率表计取费率,高速公路工程风险因素多,工程差异性大,该方法缺乏对风险情况的具体分析,难以反映工程真实风险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以期通过保险有效转移风险。本文在考虑工程风险及保险实际理赔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及权值,建立了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34个工程保险案例,通过PSO-BP神经网络拟合保险样本中风险指标与费率之间的关系,实现费率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1)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广泛阅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工程保险对工程开展的重要性以及保险费率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工程风险管理以及工程保险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2)阐述了风险管理、工程保险、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PSO)等相关的理论基础,为研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3)基于相关文献、法规,采用风险分解结构法(RBS)详细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的风险指标,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括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等7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价风险指标,建立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4)构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采用PSO优化BP神经网络,获得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选取了34个工程保险样本,针对各样本,计算其风险指标权重,并根据保险赔付率修正合同费率,使样本修正费率更接近实际风险情况,得到网络学习样本数据;通过PSO-BP神经网络拟合样本中风险指标权重与修正费率之间的关系,构建费率厘定模型,实现费率预测。对比分析PSO-BP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的费率仿真效果,得出结论:PSO-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的反映高速公路工程实际风险水平,使预测费率接近修正费率,预测准确度高,网络收敛速度快,适用于保险费率厘定。(5)实例分析。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所建模型进行费率厘定。并对13个样本的总体预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SO-BP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得到的费率更加接近工程真实风险情况,费率厘定合理。按承保前、承保后以及事故发生后等阶段阐述了工程保险是如何实现风险管理。
牛国良[2](2018)在《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高速公路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截止2016年通车里程已经达到6000公里。按省政府对高速公路县县通,全覆盖的要求,高速公路逐渐向地形复杂的边远山区延伸,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深切高填边坡。深切高填边坡与普通边坡相比,山体切开后边坡表层土应力释放,坡脚主动土压力较大,更容易产生边坡失稳滑塌的地质灾害。深切高填边坡稳定性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如果边坡防护措施不当,要么会造成防护过度,投资浪费,要么防护不足,边坡稳定性差,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诱发灾难。赣南山区作为江西边远山区的代表,山区覆盖面积大,地形地质复杂,做好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技术研究,对于确保高速公路路基安全稳定、减少路基灾害和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依托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及定南联络线建设项目,主要从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路基的沉降变形、边坡生态环保三个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高填边坡防护治理及生态恢复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该项目研究得到了深切边坡防护与治理技术、高填边坡防护与治理技术、深切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并在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成勇[3](2015)在《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若干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公路建设投资巨大,加快建设速度可以尽早发挥效益。论文依托黑龙江省公路建设管理实际,对加快公路建设的若干措施进行研究,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供参考。论文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各种宏观措施;在此基础上,以建鸡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179座桥梁为例,提出桥梁施工的项目管理措施。首先依据施工图设计统计全线桥梁各分部工程数量,继而针对某些桥梁工程实际进度滞后的问题,由指挥部组织总监办、施工单位编制桥梁工程周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单位每周必须完成的分部工程数量,由各施工单位向指挥部做出与经济利益相挂钩的书面承诺,落实违约处罚措施。指挥部每周对各施工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计划的单位予以罚款。同时,指挥部依据各施工单位的书面承诺及每周进度计划的检查,对没有完成上周进度计划的施工单位通报批评并处以罚款,有效调动了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在梁板吊装的施工进度检查中初见成效,为后续的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创造了作业面,按期实现了高速公路主线桥梁的全部贯通。论文还针对建鸡项目以初步设计进行招标、工程量变化较大、工程计量支付困难的特殊情况,将招标清单与施工图清单进行核对,对核增金额及时预以计量,从而保证了桥梁施工中对资金的需求。研究及实践表明:加快高速公路建设,采取资金筹措、工程技术、施工分包管理等各种宏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桥梁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倒排工期,制订科学合理的每周桥梁进度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计划,对未完成上周进度的施工单位给予处罚或施工重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汪才华[4](2015)在《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2013年中标情况研究(四)》文中认为本文系2014年4月、6月、9月《中国交通信息化》刊出的《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2013年中标情况研究(一)》、《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2013年中标情况研究(二)》、《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2013年中标情况研究(三)》的续篇,现以2013年11月在《中国交通信息化》刊出的《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基本情况研究》
石少帅[5](2014)在《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数量和难度最大的国家,交通、水电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心正向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山区和岩溶地区转移,施工中遭遇的“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突涌水灾害治理堪称世界级工程难题。本文以三峡库区翻坝高速公路、宜巴高速公路等深长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大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软件开发和现场试验等手段,深入研究充填型致灾构造的突涌水机理和风险控制,取得了一系列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大量国内外突水突泥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划分了四种典型突水突泥灾害类型,提出了突水突泥灾害的典型地质模式:灾害源、突水通道和阻水隔泥构造,揭示了典型突涌水灾害源的赋存特征,建立了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判识指标体系和属性识别模型。(2)通过引入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转化为移动颗粒的源汇项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与达西定律,建立了充填体颗粒渗流基本模型,推导了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流失量的表达式,揭示了孔隙流速与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表征关系;研制了大直径充填型致灾构造固流耦合试验装置,通过试验揭示了充填物不同加载速率情况下渗透流速、颗粒流失速量等参数变化规律。(3)基于充填介质内部泥水两相混合体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建立了宾汉型泥水混合流体的本构方程,揭示了其在管道内流速分布规律和压降流量关系;基于基于赫斯特罗姆(Hedstrom)准数推导了泥水两相混合流体的临界流速,建立了泥水混合流体从层流向过渡的流态判别准则。(4)针对季家坡隧道高陡倾充填型裂隙突涌水灾害,开展了隧道围岩和充填物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研制了流固耦合围岩相似材料和充填物相似材料,采用研制的三维可视化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渗透失稳模型试验,揭示了充填物渗透失稳的灾变演化机制,真实模拟了充填物渗透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灾害的全过程。(5)通过对我国近50年百余例岩溶隧道突涌水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了隧道突涌水的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遴选出突涌水的典型影响因素,建立了贯穿勘察、施工前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充分利用施工过程实时信息对突涌水风险进行动态修正。(6)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施工许可机制,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预报单位和工程专家等各方面的作用,进行风险动态调控、及时反馈现场信息,针对高风险段落全程信息化许可施工。(7)提出了深长岩溶隧道突水防治技术体系,其基本原则为“岩溶地质观测与分析,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含水构造定位与定量,质量方案优选与保质”;主要包括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补给条件,风险动态评估,含导水构造探测,治理方案优选,治理质量控制等六方面内容,研究成果在鸡公岭隧道、季家坡隧道等三峡库区典型深长岩溶隧道中得到成功应用。
朱文文[6](2013)在《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评标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招投标作为招标人选择投标人及投标人争取工程项目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进行本课题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阶段的评标方法研究已经成熟,但是,关于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评标指标的构建及评标方法的应用研究成果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招标的核心是评标方法的确定,招标人在甄选投标单位时,如何选取合适的评标指标,运用怎样的模型制定评标方法,产生的招标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论文对此进行研究,选题切合实际,具有理论及工程实用价值。本论文阐述了国内外招投标的发展过程及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项目招标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交工验收项目的招标程序,交工验收检测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接着针对交工验收项目招标存在的问题及结合综合评标方法,论文构建了交工验收项目的评标指标体系,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详细制定出适合交工验收项目的评标方法。最后,作者结合实践经验,把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评价方法应用到具体案例中,选择最优投标单位。为了验证评标方法的准确性,论文采取灰色关联度方法选择投标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湖北省交工验收项目三标段的候选人顺序基本是一致的,并对两种方法对比,分析了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标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工程交工验收试验检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评标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春香[7](2013)在《高速公路项目在投标阶段和标后的成本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了建设高峰期,但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施工企业不得不采取适宜的报价策略,降低利润空间以获取承包权,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达到质量和进度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管理水平低下,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很好地处理质量、进度与成本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将加强成本管理作为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主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在不断追求“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下,分析目前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及不足,结合泉州南石高速公路项目的投标报价与中标后施工预算价格的对比,分别从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管理和中标后的成本管理加以分析。找出本项目中标价与施工预算价之间存在的差额,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偏,如:成立投标报价小组,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为项目最终报价选择正确的策略,从而达到项目中标的目的;对市场变动及政策情况进行对比把握,控制人材机价格的浮动对于成本产生的冲击。将项目中标价与标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并对项目出现的亏损子目进行分析,提出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建议,只有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崔春生[8](2013)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模拟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正成为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目前,学者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焦点主要围绕在组织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和最佳转移实践方面。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是组织知识转移的一个缩影,专业团队的知识面临着知识传播、知识交流困难和知识沉淀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专业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过程为出发点,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进行评价,期望为以后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首先,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的定义以及知识特性,从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以及知识转移双方互动过程三方面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回路的方式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明确各因素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方向,以此为依据构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PLE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并通过有效性检验以及灵敏度分析对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实际分析;再次,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可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包括知识自身特性、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知识转移平台四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构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评价法相结合,构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引入工程案例,将模型与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文章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与知识转移概念相结合丰富了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的内容,完善了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理论。此外,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深入研究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内在机制并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科学地评价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有助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整体建设水平。
贾凌雁[9](201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度场与车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夏季高温多雨,气候炎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迅猛增长,且重载交通严重。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两三年之后即出现严重车辙病害,对路面服务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拟从“高温”、“重载”两个特点出发,通过现场普查、病害分析、福建沥青路面温度场监测、车辙室内试验与理论模拟分析等技术手段方法,对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机制、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如下:首先对福建全省高速公路路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现状;然后结合具体路段路面结构、材料、区域环境参数,分析了福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的病害特点、成因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福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以失稳型车辙为主,高温、重交通、路面结构与材料和纵坡是引起车辙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沥青路面温度场特征,在福建四个不同地区高速公路路段设置了沥青路面温度观测点,连续监测一年三个季节两种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场,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通过分析,研究了解了福建沥青路面结构的温度场特征,并建立了福建不同地区高温季节沥青路面温度场统计预估模型和数值预估模型。研究发现,太阳辐射和气温是造成福建沥青路面温度场出现高温的最重要因素,地区气候和路面结构不同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存在差异。为分析福建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机制,基于福建省温度场、典型路面结构以及车辙实验获得的材料参数,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建立连续变温条件下的福建沥青路面车辙计算模型。研究了福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级配类型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福建省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车辙发展规律,以及高温、重载、路面结构组合、沥青层厚度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研究发现,路面变形主要产生于高温季节一天中的10:0018:00时段,受气温影响显着但滞后;路表以下7cm处的蠕变应变值最大,4cm10cm处是车辙发生的主要区域;半刚性基层的抗车辙性能比倒装式稍好;沥青层的厚度越大,累积变形量越大。基于以上,提出福建省沥青路面车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胎压和荷载作用时间的福建高温季节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模型,并提出车辙等效气温,对路面车辙的发展进行计算和评价。提出了基于车辙等效的重载交通的轴载换算公式和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计算方法。综合以上,提出基于车辙控制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然后,将沥青稠度与混合料动稳定度相结合,提出沥青选择的指标与标准,并考虑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统一、路面施工控制与养护管理技术,得出车辙控制技术。
陈维[10](2004)在《特殊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深入和公路建设的发展,风积沙路基和巨粒土路基已经成为西部高等级公路常见的路基形式。本文在调查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内蒙古巴拉贡—新地—麻黄沟高速公路所处地区的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压实特性及冲击压实技术在其路基施工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了瑞雷波发压实度检测在特殊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化学特性;研究材料的击实特性和击实机理,并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各种击实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利用振动台,研究了材料的振动压实特性和压实机理,分析振动参数对材料的振动压实特性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基础上,进行了许多现场压实试验,对冲击压实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压实度标准和压实度检测方法等压实标准。 在现场质量检测过程中,利用瑞雷波技术配合压实试验密度测定,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取得了满意的压实度检测效果,证明瑞雷波法能够是一种高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二、福宁高速公路A7标段的施工测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宁高速公路A7标段的施工测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2 工程保险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图 |
第2章 工程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理论基础 |
2.1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管理 |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1.2 风险管理过程 |
2.1.3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特点 |
2.1.4 工程风险识别 |
2.1.5 工程风险评价 |
2.2 工程保险概述 |
2.2.1 工程保险概念 |
2.2.2 保险标的 |
2.2.3 保险责任范围 |
2.2.4 工程保险费率厘定 |
2.3 高速公路工程保险 |
2.3.1 高速公路建工一切险特征 |
2.3.2 高速公路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高速公路工程风险指标识别 |
3.2.1 识别思路 |
3.2.2 影响费率的风险指标识别 |
3.3 指标体系建立 |
3.3.1 问卷调查及指标优化 |
3.3.2 指标分析 |
3.4 风险指标评价 |
3.5 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模型 |
4.1 BP神经网络算法 |
4.1.1 人工神经网络 |
4.1.2 BP神经网络 |
4.1.3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1.4 BP神经网络算法优缺点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2.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4.3 PSO-BP神经网络算法 |
4.3.1 PSO-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4.3.2 PSO-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4.4 保险费率厘定模型构建 |
4.4.1 样本数据收集与确定 |
4.4.2 网络结构确定 |
4.4.3 网络初始参数设计 |
4.4.4 模型训练与仿真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风险分析 |
5.2.1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风险 |
5.2.2 项目环境风险 |
5.2.3 项目性质风险 |
5.2.4 建造过程风险 |
5.2.5 人为因素风险 |
5.2.6 社会环境风险 |
5.2.7 保险自身风险 |
5.3 模型仿真 |
5.3.1 输入值确定 |
5.3.2 模型仿真结果 |
5.3.3 费率对比评价 |
5.4 样本整体仿真效果分析 |
5.5 工程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实现 |
5.5.1 保前风险管理 |
5.5.2 保后风险管理 |
5.5.3 事后风险赔偿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样本资料汇总表) |
附录C (AHP法程序) |
(2)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气象 |
2.3.1 气象 |
2.3.2 水文 |
2.4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深切边坡岩土体特征 |
2.4.1 边坡类型分布 |
2.4.2 深切边坡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
2.5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填边坡土体特征 |
2.5.1 高填边坡类型 |
2.5.2 高填边坡填土基本物理性质 |
2.5.3 填土的饱和抗剪强度 |
第3章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模式 |
3.1 深切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模式 |
3.1.1 沿原有结构面滑动 |
3.1.2 沿顶部拉裂滑动 |
3.1.3 土体拉裂-崩塌 |
3.1.4 圆弧形滑动 |
3.1.5 坡面冲刷破坏 |
3.2 高填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模式 |
3.2.1 坡面冲刷破坏 |
3.2.2 表面下沉滑移 |
3.2.3 沿原斜坡交界面滑移破坏 |
3.2.4 不均匀沉降破坏 |
3.2.5 整体下沉破坏 |
第4章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深切高填边坡排水防护技术 |
4.1 赣南高速公路深切高填边坡排水系统 |
4.1.1 边坡地表排水系统 |
4.1.2 边坡地下排水系统 |
4.1.3 安远-定南段排水优化建议 |
4.2 不同破坏模式下边坡排水对策 |
4.2.1 深切边坡排水对策 |
4.2.2 高填边坡排水对策 |
第5章 玻璃钢锚杆在赣南山区高速公路深切边坡中应用 |
5.1 玻璃钢锚杆粘结性能 |
5.1.1 粘结性能指标 |
5.1.2 粘结破坏过程 |
5.1.3 界面破坏分析 |
5.2 玻璃钢锚杆锚固边坡适用性分析 |
5.2.1 玻璃钢锚杆力学性能的适宜性 |
5.2.2 玻璃钢锚杆与边坡的变形协调 |
5.2.3 玻璃钢锚杆与水泥砂浆的变形协调 |
5.3 玻璃钢锚杆防护效果数值模拟 |
5.3.1 山下深切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
5.3.2 边坡数值模型建立 |
5.3.3 计算参数选取 |
5.3.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章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深切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
6.1 宁定高速安远至定南段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
6.1.1 路堑边坡生态防护 |
6.1.2 路堤边坡生态防护 |
6.2 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优化选择 |
6.2.1 多目标决策指标体系建立 |
6.2.2 决策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赋权 |
6.2.3 生态防护技术多目标决策优选 |
第7章 赣南山区高速公路试验段边坡防护设计 |
7.1 田心深切边坡 |
7.1.1 田心深切边坡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7.1.2 田心深切边坡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7.1.3 田心深切边坡稳定性计算 |
7.1.4 田心深切边坡防护与恢复治理设计方案 |
7.2 铜锣丘高填边坡 |
7.2.1 铜锣丘高填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7.2.2 铜锣丘高填边坡稳定性分析 |
7.2.3 铜锣丘高填边坡防护与恢复治理设计方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若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背景 |
2.1 公路“三年决战”启动过程 |
2.2 公路“三年决战”规划目标 |
2.3 公路“三年决战”工程规模 |
2.4 公路“三年决战”规划目标调整 |
2.5 公路“三年决战”后的新建项目 |
2.6 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宏观措施 |
3.1 资金筹措措施 |
3.2 工程实施措施 |
3.2.1 严密组织招标工作 |
3.2.2 保证资金链安全的措施 |
3.2.3 强化项目指挥部建制工作 |
3.2.4 分解落实征地拆迁工作 |
3.2.5 强化质量监管和造价管理 |
3.2.6 完善财务制度加强建设资金资产管理 |
3.2.7 主材招标采购及储备 |
3.3 施工分包管理 |
3.4 公路建设对经济拉动的“乘数效应” |
3.4.1 钢厂“闲置”生产线纷纷启动 |
3.4.2 农民工就近务工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措施 |
4.1 建鸡项目概况 |
4.1.1 自然概况 |
4.1.2 技术标准 |
4.1.3 标段划分 |
4.1.3.1 路基合同段 |
4.1.3.2 路面合同段 |
4.1.3.3 桥梁合同段 |
4.1.3.4 监理、检测合同段 |
4.1.3.5 桥梁概况 |
4.1.4 建鸡高速公路2010年工期计划 |
4.1.4.1 路基工程 |
4.1.4.2 桥涵工程 |
4.1.4.3 时间计划 |
4.2 开工后工程管理措施 |
4.2.1 进度、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
4.2.2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
4.2.3 设立质量控制关键点,实行精细化管理 |
4.2.4 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工程按期交工 |
4.2.5 加强对进度计划控制检查 |
4.2.5.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目标 |
4.2.5.2 加强对进度计划控制检查 |
4.2.6 水泥、钢筋招标滞后,影响进度 |
4.2.7 缺少合格碎石制约桥梁工程开工 |
4.2.8 钻机数量及日进度估算 |
4.2.9 梁厂与A标桥梁下部工程的对接 |
4.2.10 2010年桥梁完成统计 |
4.2.11 编制详细的每座桥梁每周工作计划 |
4.2.12 每周进行推进检查 |
4.2.13 桩基超声波无损检测 |
4.3 小结 |
第五章 费用控制与资金保障 |
5.1 工程建设费用控制 |
5.2 建鸡高速公路虎林至鸡西段400章合计 |
5.3 以A10标段为例,展示对比计算过程。 |
5.4 项目资金保障措施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突涌水致灾构造赋存规律及地质识别方面 |
1.2.2 在充填型突涌水致灾构造渗透失稳机理方面 |
1.2.3 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方面 |
1.2.4 在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室内试验方面 |
1.2.5 在充填物渗透失稳相似模型试验方面 |
1.2.6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与孕灾性识别 |
2.1 突涌水灾害源类型 |
2.1.1 重大突涌水案例统计 |
2.1.2 重大突涌水灾害源基本类型 |
2.2 典型突涌水案例及地质分析 |
2.2.1 裂隙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2 断层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3 隧道突涌水灾害地质结构模式 |
2.3.1 灾害源 |
2.3.2 突水通道 |
2.3.3 隔水阻泥结构 |
2.4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1 裂隙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2 断层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5 岩溶区突涌水灾害源的孕灾性评判 |
2.5.1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方法 |
2.5.2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 |
2.5.3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模型 |
2.5.4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识别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突涌水致灾模式及充填体渗透失稳机理 |
3.1 突涌水灾害致灾模式 |
3.2 致灾构造内充填体颗粒流失机制 |
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圆管中的流动机制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流体基本方程 |
3.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 |
3.3.4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管道内流速分布 |
3.3.5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流量特征 |
3.3.6 充填物渗透失稳的渗流转换机制 |
3.4 大直径固流耦合充填介质渗透失稳过程试验装置 |
3.4.1 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
3.4.2 轴压加载系统 |
3.4.3 围压加载系统 |
3.4.4 渗压加载系统 |
3.4.5 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 |
3.4.6 大直径试件的制备 |
3.5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充填物基本性质 |
3.5.2 试验设计及流程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突涌水模型试验 |
4.1 工程概况 |
4.1.1 依托工程概况 |
4.1.2 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致灾构造突水情况 |
4.1.3 高陡倾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及充填物分析 |
4.2 基本力学参数测试 |
4.2.1 测试依据 |
4.2.2 试块的制作 |
4.2.3 单轴压缩试验 |
4.2.4 巴西劈裂试验 |
4.2.5 三轴压缩试验 |
4.2.6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研制 |
4.3.1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 |
4.3.2 裂隙充填物相似材料的研制 |
4.3.3 围岩相似材料的研制 |
4.4 三维可视化组合式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 |
4.4.1 可视化组合式钢结构台架 |
4.4.2 伺服液压加载系统 |
4.4.3 多元信息监测系统 |
4.4.4 水压加载系统 |
4.4.5 涌水涌泥量实时监测系统 |
4.4.6 实时视频监测系统 |
4.5 模型试验的设计及其实施 |
4.5.1 模型试验设计 |
4.5.2 监测方案设计 |
4.5.3 模型填筑及元件埋设 |
4.5.4 充填裂隙的填筑与元件埋设 |
4.5.5 模型的开挖与支护方案 |
4.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充填型裂隙突水突泥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4.6.1 计算模型和模拟过程 |
4.6.2 计算结果分析 |
4.6.3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 |
5.1 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1.1 风险辨识 |
5.1.2 孕险环境 |
5.1.3 致险因子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隧道突水突泥预评估 |
5.2.1 预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
5.2.2 预评估定性评估模型 |
5.2.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再评估 |
5.3.1 再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
5.3.2 再评估半定量评估模型 |
5.3.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
5.4 基于可拓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动态评估 |
5.4.1 动态评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4.2 动态评估物元可拓评判模型 |
5.4.3 风险动态评估指标量化方法 |
5.4.4 隧道围岩等级指标量化方法 |
5.4.5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定量评估 |
5.5 三峡库区岩溶隧道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 |
5.5.1 三峡库区隧址区地质灾害风险诱因 |
5.5.2 基于动态评价的风险规避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的专家系统及施工许可机制 |
6.1 风险评价软件系统的工程应用意义 |
6.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概述 |
6.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6.2.2 系统的开发 |
6.2.3 系统的功能概述 |
6.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6.3.1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体系 |
6.3.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功能 |
6.3.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参数的选取及其量化分析 |
6.3.4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
6.4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的算例应用 |
6.4.1 算例取值确定 |
6.4.2 系统评价应用过程 |
6.5 风险动态规避机制----施工许可机制 |
6.5.1 许可机制概念 |
6.5.2 施工许可依据 |
6.5.3 施工许可流程 |
6.5.4 施工许可机制实施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 |
7.1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工程应用 |
7.1.1 典型岩溶隧道突水防治体系 |
7.1.2 三峡库区鸡公岭隧道岩溶发育规律 |
7.1.3 基于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优选 |
7.1.4 隧道含导水构造定位定量探测 |
7.1.5 隧道突水灾害治理 |
7.2 季家坡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实践 |
7.2.1 岩溶发育特征 |
7.2.2 水源与灾害成因分析 |
7.2.3 力学成因 |
7.2.4 水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
7.2.5 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治理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授权的软件着作权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工作的标准、规范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评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交工验收项目招投标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交工验收项目招投标相关概念 |
2.1 交工验收招投标程序 |
2.1.1 搜集分析投标项目 |
2.1.2 递交检测项目投标申请 |
2.1.3 购买检测项目招标文件 |
2.1.4 参加现场踏勘和提出问题 |
2.1.5 编制检测标书 |
2.1.6 参加开标 |
2.1.7 签订合同 |
2.2 对交工检测机构的基本要求 |
2.2.1 义务责任 |
2.2.2 工作职责 |
2.2.3 工作内容 |
2.2.4 履约担保 |
2.2.5 工作计划 |
2.2.6 工作纪律 |
2.3 其他要求 |
2.3.1 试验检测主要依据 |
2.3.2 违约行为处理 |
2.3.3 试验检测服务费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工验收项目评标方法确定 |
3.1 综合评估法理论 |
3.1.1 综合评估法基本思想 |
3.1.2 综合评估法分类 |
3.1.3 综合评估法招标的作用 |
3.2 交工验收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2 建立评标指标体系 |
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1 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 |
3.3.2 层次分析法评价过程 |
3.4 灰色关联度确定最优投标人 |
3.4.1 灰色关联度基本理论 |
3.4.2 灰色关联度评价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工验收项目评标分值确定 |
4.1 案例背景 |
4.1.1 工程背景 |
4.1.2 对投标人的要求 |
4.2 确定一级指标权重 |
4.3 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 |
4.3.1 确定 C1、C2、C3指标权重 |
4.3.2 确定 C4、C5、C6、C7、C8指标权重 |
4.3.3 确定 C9、C10指标权重 |
4.3.4 确定 C11、C12指标权重 |
4.3.5 确定 C13、C14、C15指标权重 |
4.4 确定指标总权重 |
4.5 确定交工验收项目评标标准 |
4.5.1 确定二级指标分值 |
4.5.2 确定一级指标分值 |
4.5.3 指标分值汇总 |
4.5.4 确定交工验收项目评标准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项目最优投标人确定 |
5.1 通过资格审查选出合格的投标单位 |
5.1.1 资格审查内容 |
5.1.2 资格审查结果 |
5.1.3 符合性评审结果 |
5.1.4 详细评审结果 |
5.2 第 1 标段投标人择优 |
5.2.1 综合评标法确定标段 1 候选人 |
5.2.2 灰色理论法确定标段 1 候选人 |
5.3 第 2 标段投标人择优 |
5.3.1 综合评标法确定标段 2 候选人 |
5.3.2 灰色理论法确定标段 2 候选人 |
5.4 第 3 标段投标人择优 |
5.4.1 综合评标法确定标段 3 候选人 |
5.4.2 灰色理论法确定标段 3 候选人 |
5.5 最优投标人对比分析 |
5.5.1 评标顺序和方法对比 |
5.5.2 评标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速公路项目在投标阶段和标后的成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基础理论 |
2.1 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
2.1.1 施工项目管理的定义 |
2.1.2 施工项目管理的特征 |
2.1.3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
2.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
2.2.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概念及特点 |
2.2.2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原则 |
2.2.3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
2.2.4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阶段划分 |
2.2.5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程序 |
2.3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
2.3.1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概念 |
2.3.2 高速公路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
2.3.3 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不足 |
第3章 泉州南石高速公路 A7 标段投标阶段与标后成本管理 |
3.1 工程概况描述 |
3.1.1 工程主要情况 |
3.1.2 工程项目重点、难点 |
3.2 工程组织与目标要求 |
3.2.1 目标要求 |
3.2.2 施工组织情况 |
3.3 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
3.3.1 投标报价阶段成本管理 |
3.3.2 中标后的成本管理 |
第4章 泉州南石高速公路 A7 标段投标报价与标后预算比对 |
4.1 招标文件提供材料 |
4.2 标后预算编制说明 |
4.2.1 工程直接成本 |
4.2.2 标后预算的主要材料损耗 |
4.2.3 临时工程与驻地建设成本(含工程量清单 100 章内容) |
4.3 投标报价与标后预算比对明细 |
4.3.1 总则比对 |
4.3.2 路基比对 |
4.3.3 路面对比 |
4.3.4 桥涵对比 |
4.3.5 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 |
4.3.6 绿化及环境保护比对 |
4.3.7 投标报价与标后预算对比汇总表 |
4.4 投标报价与标后预算对比结果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与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模拟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组织(团队)知识转移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组织(团队)知识转移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组织(团队)知识转移方法的研究 |
1.2.4 关于组织(团队)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特性分析 |
2.1.1 专业团队的定义及特点 |
2.1.2 专业团队的知识特性 |
2.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 |
2.2.1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概念 |
2.2.2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层次 |
2.2.3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的形态 |
2.2.4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一般过程 |
2.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2.3.1 知识转移方的影响因素 |
2.3.2 知识接受方的影响因素 |
2.3.3 知识转移双方互动过程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与仿真 |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1.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3.1.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及选择理由 |
3.1.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流程 |
3.2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2.1 因果关系分析 |
3.2.2 系统动力学流图 |
3.2.3 工具选择 |
3.2.4 变量描述 |
3.3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与应用 |
3.3.1 初值选取及参数设置 |
3.3.2 有效性检验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3.4 灵敏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多层次灰色评价 |
4.1 多层次灰色评价理论简介 |
4.2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检验 |
4.3.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4.3.2 调查问卷设计细目 |
4.3.3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5 专业团队知识转移效果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构建 |
4.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5.2 确定评价等级 |
4.5.3 确定评价指标样本矩阵 |
4.5.4 确定评价灰类 |
4.5.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4.5.6 计算灰色权向量和权矩阵 |
4.5.7 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数据计算 |
5.2.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2 确定样本矩阵 |
5.2.3 确定评价灰类 |
5.2.4 计算灰色评价权系数和灰色评价权重 |
5.2.5 计算灰色评价矩阵 |
5.2.6 综合评价计算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提高团队知识转移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
5.4.1 健全团队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5.4.2 提高团队成员知识输出能力 |
5.4.3 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开拓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调查表 |
文献综述 |
详细摘要 |
(9)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度场与车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机理及类型 |
1.2.2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因素 |
1.2.3 沥青路面车辙的预估和模拟 |
1.2.4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预防和处置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
2.1 福建省高速公路与沥青路面概况 |
2.1.1 福建高速公路路网分布 |
2.1.2 福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 |
2.2 福建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现状调查 |
2.2.1 福泉高速公路 |
2.2.2 福银高速公路 |
2.2.3 泉厦高速公路 |
2.2.4 厦漳、漳诏高速公路 |
2.2.5 罗宁、罗长、福宁高速公路 |
2.3 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特征总结 |
2.4 福建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因素 |
2.4.1 夏季炎热高温 |
2.4.2 交通荷载 |
2.4.3 降雨量大 |
2.4.4 高速公路多长纵坡 |
2.4.5 路面结构形式 |
2.4.6 沥青混合料类型 |
2.4.7 路面施工养护管理水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 |
3.1 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环境因素 |
3.1.1 福建省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
3.1.2 福建省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福建省沥青路面温度场监测 |
3.2.1 实测方案 |
3.2.2 观测仪器 |
3.2.3 观测路段温度传感器布设 |
3.2.4 温度场实测 |
3.3 沥青路面温度场特征分析 |
3.3.1 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 |
3.3.2 路面内不同结构层温度随时间变化 |
3.3.3 不同地区和结构类型的温度场比较 |
3.4 温度场预估模型建立 |
3.4.1 统计回归预估模型 |
3.4.2 数值分析预估模型[42-49] |
3.4.3 福建省区域路面温度场极值推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变温条件下福建沥青路面车辙数值分析 |
4.1 车辙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4.1.1 沥青路面材料性质及参数 |
4.1.2 荷载及胎压参数 |
4.1.3 荷载作用时间 |
4.1.4 荷载作用温度 |
4.2 车辙有限元计算模型及结果 |
4.2.1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 |
4.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重载交通下路面车辙计算 |
4.3.1 重载交通概述 |
4.3.2 计算参数 |
4.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路面结构组合对车辙的影响分析计算 |
4.4.1 基层类型对车辙的影响 |
4.4.2 沥青混合料厚度对车辙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技术与对策 |
5.1 福建省沥青路面车辙预估与评价 |
5.1.1 不同因素对车辙的影响 |
5.1.2 基于数值结果统计分析的车辙预估 |
5.1.3 基于等效气温的车辙预估与评价 |
5.2 基于车辙控制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
5.2.1 基于车辙等效的重载交通轴载换算 |
5.2.2 基于车辙控制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
5.3 福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技术 |
5.3.1 混合料材料选择 |
5.3.2 路面材料与结构的统一 |
5.3.3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与养护管理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6.2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特殊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施工关键问题调查分析 |
2-1 风积沙路基施工关键问题调查分析 |
2-2 巨粒土路基施工关键问题调查分析 |
2-3 巴新麻高速路基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基本特性研究 |
3-1 风积沙的基本特性 |
3-2 巨粒土的基本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实试验与压实机理分析 |
4-1 风积沙室内压实试验 |
4-2 风积沙压实机理分析 |
4-3 风积沙路用承载力分析 |
4-4 巨粒土压实试验与压实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击压实技术研究 |
5-1 压实技术的起源及分类 |
5-2 冲击压实技术的优越性 |
5-3 冲击压实理论 |
5-4 冲击压路机冲击力及冲击能量计算 |
5-5 常用的冲击压路机比较 |
第六章 现场试验与观测研究 |
6-1 试验段概况 |
6-2 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分析 |
6-3 冲击压实施工效果评价 |
6-4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6-5 推荐现场施工工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压实度检测方法研究 |
7-1 常规压实度检测方法对比 |
7-2 瑞雷波法原理及方法 |
7-3 瑞雷波法检测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8-1 特殊路基技术经济性分析 |
8-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九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宁高速公路A7标段的施工测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 周翔. 湖南大学, 2019(06)
- [2]赣南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D]. 牛国良. 南昌大学, 2018(01)
- [3]黑龙江省加快公路建设的若干措施研究[D]. 张成勇. 长安大学, 2015(01)
- [4]全国公路机电工程综合资质施工企业2013年中标情况研究(四)[J]. 汪才华.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5(02)
- [5]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D]. 石少帅. 山东大学, 2014(10)
- [6]高速公路交工验收试验检测评标方法研究[D]. 朱文文. 长安大学, 2013(06)
- [7]高速公路项目在投标阶段和标后的成本管理[D]. 杨春香. 华侨大学, 2013(08)
- [8]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模拟及效果评价[D]. 崔春生.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9]福建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温度场与车辙研究[D]. 贾凌雁. 福州大学, 2010(05)
- [10]特殊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陈维. 长安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