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大霉素不常见的不良反应

庆大霉素不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庆大霉素少见的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煌[1](2021)在《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粪肠球菌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与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肠球菌血流感染(Enterococc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EBSI)患者的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病情转归模型,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84例肠球菌血流感染者(粪肠球菌57例,屎肠球菌27例)临床资料,分析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EBS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最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得出预测模型。结果:1、84例肠球菌血流感染中,包括57例粪肠球菌,27例屎肠球菌。粪肠球菌BSI年龄为15分钟~91岁(中位年龄59岁),屎肠球菌BSI年龄为20~91岁(中位年龄71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肠球菌常见科室分布为重症医学科(8/57)、肝胆外科(7/57)、产科(6/57);屎肠球菌则为重症医学科(5/27)、消化内科(4/27);2、84例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血流感染者中,对庆大霉素均为耐药株,对青霉素、利奈唑胺及庆大霉素筛选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均为敏感株,屎肠球菌体外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3、84例EBSI者中,常见基础病为高血压、心脏病、中枢系统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常见易感因素为肺部感染、留置导尿管、肝胆感染、深静脉置管及留置胃空肠管;有28例(33.3%)入住ICU,21例(25.0%)继发感染性休克,6例(7.1%)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MODS);78例(92.9%)出现发热,体温39.4±0.81℃;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肌酐(Creatinine,CREA)的变化趋势中,屎肠球菌整体呈现高于粪肠球菌趋势,在淋巴细胞(Lymphocyte,LY)、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s,PLT)的变化趋势中,屎肠球菌呈现低于粪肠球菌趋势。4、屎肠球菌BSI组合并肺部感染、出现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比例均高于粪肠球菌BSI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例EBSI者,治疗主要为糖肽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65例(77.4%)治疗有效,19例(22.6%)治疗无效,无效组中13例(13/19)为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无效组的住院天数要明显长于有效组[10~92天(31天)vs.5~138天(17天)],且更多的发生感染性休克[12例(63.2%)vs.9例(13.8%)]及MODS[6例(31.6%)vs.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中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体外药物耐药率高于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效组中,WBC、NE、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胆红素、BUN高于有效组,而LY、HGB、PLT及白蛋白(Albumin,ALB)均低于有效组。6、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中,肠球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有:培养前住院天数、血液病、实体肿瘤、中枢系统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深静脉置管、胃管/空肠管、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培养前抗菌药物总使用率、培养前抗菌药物1~2种、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入住ICU、血管活性药物、报阳后3天CRP、报阳后7天CRP、出院前CRP、出院前DBIL、屎肠球菌血流感染。保护因素:入院时HGB、感染时HGB、PLT、ALB、报阳时LY、HGB、PLT、报阳后3天LY、HGB、PLT、PLT/LY、ALB、报阳后7天HGB、PLT、PLT/LY、出院前HGB、PLT、PLT/LY。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报阳后7天CRP为独立危险因素,报阳时的PLT为独立保护因素,预测方程为ln(p/1-p)=1.661+8.95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是:1,否:0)-0.027×报阳时PLT+0.107×报阳后7天CRP,该模型在本研究中预测肠球菌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AUC为0.989,标准误(Standard Error,SE)为0.01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971~1.000],Youdens指数为0.932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0.57,敏感度(Sensitivity,SN)为98.5%,特异度(Specificity,SP)为94.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在本研究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Youdens指数为0.469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0.500,SN为78.5%,SP为68.4%;报阳时PLT在Youdens指数为0.537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176.5×10^9/L,SN为80.0%,SP为73.7%;报阳后7天CRP在Youdens指数为0.322时,选取最优诊断截点为42.6mg/L,SN为95.4%,SP为36.8%。结论:肠球菌血流感染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且具有更高比例的基础疾病,转归差于粪肠球菌BSI,治疗更棘手;监测白细胞、CRP、PCT、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蛋白可以判断肠球菌血流感染预后趋势;肠球菌血流感染治疗无效率较高,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报阳后7天CRP为独立危险因素,报阳时的PLT为独立保护因素,预测方程为ln(p/1-p)=1.661+8.957×屎肠球菌血流感染(是:1,否:0)-0.027×报阳时PLT+0.107×报阳后7天CRP,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刘经纬[2](2021)在《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一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目的]头孢曲松是淋病治疗时最后的一线经验性药物。本研究对中国常规淋球菌耐药监测中发现的头孢曲松高水平耐药的BJ16148克隆,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采用纸条梯度扩散法检测该头孢曲松耐药株,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 n,MIC),同时使用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多位点测序分型和淋球菌耐药位点测序分型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结果]此头孢曲松MIC为0.5mg/L的BJ16148菌株,阿奇霉素的MIC为0.25mg/L,大观霉素的MIC为16mg/L,四环素的MIC为4mg/L,环丙沙星的MIC为>32mg/L,头孢克肟的MIC为lmg/L。经过分子分型鉴定,多抗原测序分型为3435型,多位点测序分型为1903型,淋球菌耐药位点测序分型为233型,其中头孢曲松耐药相关的penA基因为60型。[结论]本研究发现的头孢曲松高水平耐药的淋球菌菌株与2015年日本发现的头孢曲松耐药的FC428克隆同源。第二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克隆的检测技术建立[目的]目前在全球多个地区已发现了同一型别的头孢曲松耐药株,本研究建立一种能快速识别此耐药淋球菌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的原理,针对淋球菌porA和penA两段基因上的特定序列进行检测技术的建立开发,并验证和评估双检方法的可行性和检测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双检方法可检测出相应的基因片段,对淋球菌和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检测限约为160拷贝/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淋球菌和全球传播的头孢曲松耐药克隆快速的双检方法。此方法有较好的检测效能,可开展下一步的评测实验。第三节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目的]比较四种针对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场景。[方法]根据文献的描述,分别建立检测耐药流行株的普通探针法,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探针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法。选取国内已发现的18例阳性样本和分属不同penA基因型别的51例阴性样本,评估四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四种方法的敏感性都为100%。探针方法检测阴性样本时,LNA探针法产生较多假阳性结果,普通探针法次之,双检方法中未出现假阳性。HRM法中,所有阳性样本的熔解温度介于78.25℃至78.95℃,小于阴性样本最低的熔解温度79.35℃,可将熔解温度设定为79℃以区分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结论]四种方法都能较准确的检测出全球传播的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克隆。在大批量筛查检测时推荐采用HRM法,在临床快速检测时推荐采用双检方法。第二部分 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第一节 大连地区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在淋球菌耐药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为了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初步检测了大连地区收集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特征。[方法]选取2016-2018年,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收集的1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统计3年间的MIC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20株淋球菌中未发现对庆大霉素耐药的分离株,其中103株(85.8%)对庆大霉素敏感(MIC≤4mg/L),17株(14.2%)对庆大霉素中敏(MIC为8mg/L)。3年间的淋球菌菌株对庆大霉素的MI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地区收集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且不随年份变化。可扩大样本量检测,以了解庆大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潜力。第二节 中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横断面研究[目的]本研究评估我国的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以及庆大霉素和与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大观霉素等抗生素的药敏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中国7个省或直辖市的47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分析不同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庆大霉素的MIC介于1mg/L至8mg/L,未发现耐药株。19(4.0%)株对头孢曲松耐药,73(15.5%)株对阿奇霉素耐药。7株淋球菌同时对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耐药,其中6株对庆大霉素敏感性高。庆大霉素的MIC和各抗生素的耐药状态之间不存在关联。[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发现我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可开展下一步的临床试验以评估治疗效果。此外,我国淋球菌对一线治疗用药头孢曲松和(或)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亟需监测敏感性变化情况。

郭瑞[3](2020)在《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三大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约为5%-8%[1],临床上常见的乳头溢液种类多样,包括乳汁样、多色粘稠性、脓性、水性、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等,其中80%-90%的乳头溢液为良性病因所导致,主要包括乳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症等[2]。中医和西医对于乳头溢液的治疗方法区别较大,对于导管内占位性病变,西医目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的良性非肿瘤占位性乳头溢液可通过保守治疗而缓解或治愈,这些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等。局部治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纤维乳管镜下溢液乳管的药物冲洗或灌注治疗,亦可见中药的局部外用治疗。随着纤维乳管镜的日渐普及,人们对非肿瘤占位性乳头溢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溢液乳管的局部药物灌注治疗经济、方便、有一定疗效,但其疗效有限,且部分患者运用该疗法后存在一定机率反复。而全身治疗方面,现代医学现在没有较好的办法,中医药对乳头溢液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临床经验,对非占位性良性乳腺病变导致的乳头溢液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笔者科室运用口服中药辨证治疗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上非肿瘤性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治疗效果及治愈率。但其具体疗效如何,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患者治疗后乳头溢液量变化、乳管镜下乳管内壁表现变化以及中医症候变化的情况,评价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提供更优化的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01月01日至2020年08月01日于东方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乳头溢液患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考虑20%的脱落率,共收入4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组(试验组)、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治疗时间为3周,建立前瞻性对照研究数据库,评价对比2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第1、8、15、22天的乳头溢液量变化、乳管镜下乳管内壁表现变化、中医症候变化。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治疗3周后,试验组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者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乳泣宁汤联合乳管镜下药物灌注组疗效优于单纯乳管镜下药物灌注组。(2)试验组在治疗第15天起促进乳头溢液量减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镜下观察,两组在促进管壁充血及炎性絮状物减轻方面较各组治疗前对比均有一定疗效,但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在改善纳谷不馨、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焦虑抑郁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皆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5)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1)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2)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安全可靠,目前尚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3)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短期随访无复发,可作为临床可供选择的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有效方案之一。

向柄全[4](2020)在《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形成及其持留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形成[目的]寻找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形成的方法,构建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模型,并观察持留菌形态特征及其对混合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方法]1.培养生物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生物膜,分别使用10ug/mL、50ug/mL、100ug/mL的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5-氟胞嘧啶(5-FC)、卡泊芬净、氟康唑、CCCP诱导混合生物膜0.5h、lh、3h促进持留菌形成,再使用10ug/mL的环丙沙星及两性霉素B杀灭非持留菌;超声洗脱混合生物膜,平板菌落计数法比较各种方案诱导产生的持留菌数量,寻找诱导持留菌形成的最佳方案;行药敏检测验证持留菌形成。2.以最佳诱导方案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构建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持留菌体外模型。3.采用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持留菌体外模型,以未经诱导的混合生物膜为空白对照,培养24h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持留菌的形态特征;以未经处理的混合生物膜为空白对照,未诱导直接灭菌的混合生物膜为阴性对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持留菌对混合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结果]1.根据菌落计数结果,四环素、庆大霉素可诱导表皮葡萄球菌持留,5-FC、卡泊芬净、氟康唑可诱导白色念珠菌持留,以上各药物均为100ug/mL浓度诱导1h效果最佳。100ug/mL利福平诱导表皮葡萄球菌3h也可增加持留菌水平,但效果明显低于上述药物;经各药物诱导后,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无耐药,证明存活微生物均为持留菌。2.使用100ug/mL的四环素、卡泊芬净、5-FC、庆大霉素的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1h,可成功构建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持留菌体外模型;3.SEM观察可见经诱导与未经诱导的混合生物膜表面结构无明显差别,均为以白色念珠菌为骨架,表皮葡萄球菌黏附于表面形成复杂的混合生物膜结构;经诱导的白色念珠菌表面可出现隆起样形态改变,经诱导的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分裂减少,部分体积缩小;活/死菌染色后使用CLSM观察,可见未经诱导的混合生物膜在抗菌药物的作用下被溶解,而经诱导持留菌比例较高的混合生物膜未被溶解;不论生物膜厚薄均可见持留菌,生物膜较薄处持留菌与死菌混杂存在,生物膜较厚处可见大片持留菌。[结论]1.5-FC、卡泊芬净可诱导白色念珠菌持留,四环素、庆大霉素可诱导表皮葡萄球菌持留,诱导效果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00ug/mL浓度各药物诱导1h时可获得最佳诱导效应;2.使用四环素、庆大霉素、5-FC、卡泊芬净诱导生物材料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可成功构建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持留菌体外模型,解决了既往持留菌数量较少、难以获取的技术难题;3.经诱导的白色念珠菌出现菌体表面隆起样改变,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表现为分裂减少、体积缩小;大量持留菌细胞可以避免混合生物膜被抗菌药物破坏;复杂混合生物膜结构不是持留菌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复杂的混合生物膜中可产生更高水平的持留菌细胞。第二部分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持留机制研究[目的]分析生物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株与非持留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可能的持留机制及持留相关基因。[方法]1.以四环素、庆大霉素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表皮葡萄球菌持留,5-FC、卡泊芬净诱导白色念珠菌持留,构建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模型,以未经诱导的混合生物膜为空白对照;使用Trizol法分别提取各组细菌与真菌的总RNA,使用OD260/280比值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总RNA的纯度与完整度。2.以NCBI基因组数据库的转录组序列作为对比参考序列,对总RNA进行RNA-Seq检测,筛选在两种药物诱导形成的持留菌中均与空白对照呈差异表达的共同差异基因,以排除由各药物引起的与持留无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并分析其共同差异基因的功能。3.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寻找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结果]1.成功提取细菌与真菌的总RNA,各组样品总RNA的OD260/280比值均大于1.8,白色念珠菌28s、18s rRNA条带及表皮葡萄球菌23s、16s rRNA条带均完整,证明总RNA纯度、完整度较好。2.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白色念珠菌持留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684个,表皮葡萄球菌持留菌共同持留菌差异表达基因102个;白色念珠菌持留菌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多为增强核糖体功能,减慢细胞分裂,减弱毒力,增强对各种应激的耐受性,且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1,ECM1)等黏附相关基因显着上调。表皮葡萄球菌持留菌的DnaK与SceD基因上调,可增加细菌对抗菌药物及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但未见其它共同差异表达基因。3.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持留菌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于分子功能:甲基转移酶活性,转移一个碳基的转移酶活性,核苷三磷酸酶活性,焦磷酸酶活性,ATP耦合酶活性;生物过程:甲基化,rRNA处理,rRNA代谢过程,核糖体形成,ncRNA代谢过程等GO Term;白色念珠菌下调基因及表皮葡萄球菌差异表达基因均无显着富集。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持留菌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生物发生,RNA聚合酶,嘧啶代谢,嘌呤代谢,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等通路;白色念珠菌下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磷酸戊糖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磷酸肌醇代谢,RNA降解等通路。表皮葡萄球菌上调基因富集于RNA降解通路,下调基因无明显富集。4.RT-qPCR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ECM1基因在各实验组中均较空白组上调;PLC1、PRR2、SAC6、TOR1基因均较空白组下调。表皮葡萄球菌的DnaK基因在各实验组均上调。[结论]1.生物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持留是由多因素、多基因共同引起的以增加微生物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及生存能力为目的的复杂过程,该过程伴有细胞内资源的重新分配,并可能导致微生物的代谢、分裂及致病能力下降。2.白色念珠菌黏附于生物材料表面后,可通过下调PRR2、SAC6、PLC1等基因,形成对多种环境压力耐受但细胞生长抑制、功能低下的持留菌细胞,而ECM1可通过促进白色念珠菌黏附,其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持留的关键基因。3.四环素及庆大霉素可能通过不同基因促使表皮葡萄球菌持留,而表皮葡萄球菌持留菌形成后,可通过上调DnaK基因获得耐受多种环境压力的能力。

胡旭[5](2020)在《临床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研究 ——以某三级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某三级医院2016年-2018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抗菌药物销售情况、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情况变化进行研究,分析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配备是否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能否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分析该医院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后取得的成效;分析临床几种常见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的变化,为下一步继续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将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与国家卫健委规定相比较,分析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及品规配备是否符合国家要求;通过对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2.提取该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取得的效果。3.提取该三级医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趋势,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取得的效果。4.分析该三级医院在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的变化趋势,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及医院对抗菌药物管理取得的效果。5.分析该医院2016年-2018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并进行统计。结果:1.该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配备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符合国家要求规定。该医院连续三年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呈下降趋势。2.该医院2016年、2017年、2018年每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同期相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高于国家规定值20%。3.该医院2016年、2017年、2018年每个月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同期相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呈下降趋势。4.该医院2016年、2017年、2018年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逐年下降,但目前仍高于国家规定值30%。5.该医院2016年、2017年、2018年临床常见的几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回升。结论: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配备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符合国家要求规定,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逐年下降,2016年-2018年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回升。说明该院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很有成效。目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大于国家规定要求,接下来医院该继续加大抗菌药物管理力度。

朱邦勇,刘经纬,尹跃平[6](2019)在《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文中指出抗菌药物在淋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的不断出现和耐药菌株的流行,淋球菌感染已经成为引起全球热议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未有疫苗可供选择的情况下,考虑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品种的抗生素更是刻不容缓,其中庆大霉素是一种可取的替代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已将庆大霉素加入到淋病治疗指南和(或)常规药物敏感性监测中。本综述将对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药敏监测和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

袁亚翠[7](2019)在《两种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对创面负压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负压封闭引流自应用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有诸多的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供选择。然而,关于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之间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如何进行这些不同材料的选择,还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支撑。目的通过对接触创面的敷料材质相同、引流装置不同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和封闭式负压引流套件(Ⅱ-PU吸管型)的NPWT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两种装置的异同,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及支持。方法1本研究为随机对照、非劣效试验。2将需要VSD治疗的1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B组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套件(Ⅱ-PU吸管型)。以治疗后14天内的治疗有效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疼痛评分作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以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而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3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结果分析。应用全分析数据集(FAS)、符合方案数据集(PPS)、安全性数据集(SS)为本次研究的治疗有效性(主要疗效及次要疗效)、安全性评估的数据集;有效性分析同时采用FAS和PPS进行分析;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数据集为SS。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为一般描述性分析、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CMH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定量指标的描述应用统计软件计算均数和标准差。定性指标的描述应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分类的例数及百分数。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有132例试验对象纳入FAS集(其中A组66例,B组66例),128例试验对象进入PPS集(其中A组65例、B组63例),所有疗效指标均采用FAS和PPS进行分析,得出PPS结果与FAS结果基本一致。1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后14天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14天内有效率分别为A组100.00%、B组100.00%,CMH卡方检验两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A组非劣于B组。2次要疗效指标疼痛评分治疗后(10±3)天A组与B组受试者的疼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A组产品在减轻受试者疼痛方面非劣于B组产品。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0±3)天A组和B组受试者疼痛评分显着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产品均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3安全性评价3.1实验室检查结果A组和B组治疗后两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2并发症发生率A组66例中共发生皮损1例、引流通路堵塞5例,分别占比1.5%、7.5%,B组66例中共发生皮损1例、引流通路堵塞14例,分别占比1.5%、21.2%。经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引流通路堵塞发生率A组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临床试验中发现的不良事件及其处理情况试验研究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6%(9/66)与15.2%(10/66),A组9例不良事件中有1例与试验产品可能有关,发生率为1.5%(1/66),B组10例不良事件中有3例可能与试验产品有关,发生率为4.5%(3/66)。以上所有不良事件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恢复。结论1本文进行比较的两种负压材料在使用后14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均达100.00%,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的治疗有效率非劣于封闭式负压引流套件(Ⅱ-PU吸管型)。2疼痛评分上,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与封闭式负压引流套件(Ⅱ-PU吸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有发生引流管堵塞,Ⅱ-PU吸管型较PU吸盘型发生率高,但均较少发生高负压引流下出血、医用贴膜下积液、皮损等并发症,也未发生与产品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3封闭式负压引流护创系统(PU吸盘型)用于临床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得以验证,可为需要封闭负压引流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结合临床,医务人员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外置吸盘型或内置吸管型的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从而解决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朱邦勇,刘经纬,尹跃平[8](2019)在《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文中认为抗菌药物在淋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耐药现象的不断出现和耐药菌株的流行,淋球菌感染已经成为引起全球热议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未有疫苗可供选择的情况下,考虑可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品种的抗生素更是刻不容缓,其中庆大霉素是一种可取的替代药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已将庆大霉素加入淋病治疗指南和(或)常规药物敏感性监测中。本综述将对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药敏监测和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

广东省药学会[9](2019)在《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文中提出2018年10月19日发布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WHO报告[1]显示年龄在64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为28%~35%,年龄70岁或以上的为32%~42%,而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则更高。我国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显示本国≥60岁居民6个月内跌倒发生率为8%,亦处在较高水平[2]。

张菁,吕媛,于凯江,管向东,黄英姿,康焰,崔俊昌,梁蓓蓓,杨毅,严静,赵铁梅,苏欣,孙文逵,杨启文,倪文涛,王韧韬,王常松,黎丽芬,虞意华,刘松桥,肖军,刘漪,陈碧琳[10](2018)在《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认为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关注。2016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IDSA/ATS)联合发布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HAP/VAP)指南中,在学术界首次强调

二、庆大霉素少见的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庆大霉素少见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对象来源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相关定义
        1.4 菌株来源
        1.5 仪器和试剂
    2.研究方法
        2.1 菌株鉴定与药敏实验
    3.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肠球菌感染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头孢曲松耐药淋球菌克隆的检测技术建立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
        引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淋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
    第一节 大连地区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中国淋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的横断面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论文相关综述 全球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网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
    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论文相关论着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改良的微量稀释法用于淋球菌药敏检测的多中心评估研究
    深圳市2010-2017年淋球菌药敏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在读期间参加的会议和培训班
    在读期间参加的现场实习
致谢

(3)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乳头溢液的认识
        1.概述
        2.古代医家对乳头溢液中医病名的认识
        3.古代医家对乳头溢液的辨治
        4.现代中医家对乳头溢液的辨治
        5.小结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乳头溢液的研究进展
        1.概述
        2.病因
        3.诊断
        4.治疗
    第三节 药物灌注治疗乳头溢液的研究进展
        1.单纯药物灌注治疗
        2.药物灌注联合中药内服
        3.药物灌注联合理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内容
    结果
        1.试验完成情况
        2.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3.基线比较
        4.疗效评价
    小结
讨论
    1.基本信息情况讨论
    2.临床疗效讨论
    3.乳头溢液的中医辨证讨论
    4.乳泣宁汤的中医辨证讨论
结语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病例报告表
附录二: 乳管镜下表现典型图像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形成及其持留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诱导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形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持留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持续性感染与持留菌细胞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临床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研究 ——以某三级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配备和使用情况分析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结果
    1.4 小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该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1 资料来源
    2.2 方法
    2.3 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部分 该三级医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3.1 资料来源
    3.2 方法
    3.3 结果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部分 该三级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4.1 资料来源
    4.2 方法
    4.3 结果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部分 该三级医院临床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5.1 资料来源
    5.2 方法
    5.3 结果
    5.4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
2 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
    2.1 国外药物敏感性监测
    2.2 国内药物敏感性监测
3 庆大霉素潜在的耐药机制
4 小结

(7)两种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对创面负压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封闭负压引流术
        1.1 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概念及应用
        1.2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原理
        1.3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优势
        1.4 封闭负压引流效果的影响因素
        1.5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禁忌症与并发症
    2 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护理要点
        2.1 健康指导
        2.2 常规护理
        2.3 专科护理
    3 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的研究进展
        3.1 吸管型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的研究进展
        3.2 吸盘型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的研究进展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确定入选样本数量
    2.2 试验分组
    2.3 试验步骤
    2.4 试验评价指标
    2.5 负压引流操作步骤
    2.6 统计方法及评价方法
3 结果
    3.1 受试者分布
    3.2 受试者基本情况
    3.3 疗效评价
    3.4 安全性评价结果
4 讨论
    4.1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4.2 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的对比分析
    4.3 临床指导意义
    4.4 下一步研究计划
5 结论
小结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1.1 临床试验设计
        1.2 统计学方法
        1.3 两种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的对比分析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庆大霉素的临床应用
2 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监测
    2.1 国外药物敏感性监测
    2.2 国内药物敏感性监测
3 庆大霉素潜在的耐药机制
4 小结

(9)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相关性跌倒原因分析
    1.1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1.1 抗精神病药物
        1.1.2 抗抑郁药物
        1.1.3 抗癫痫药物
        1.1.4 镇静催眠药
        1.1.5 其他
    1.2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1.3 降糖药物
    1.4 其他可引起药物相关性跌倒的药物
    1.5 联用药物数量
2 药物相关性跌倒危险因素风险分层
3 药物相关性性跌倒的预防管理措施
    3.1 设置防跌倒标识
    3.2 调整跌倒相关药物
    3.3 常见致跌倒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3.3.1 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管理
        3.3.1. 1 锥体外系反应的预防管理
        3.3.1. 2 中枢神经系统其他不良反应的预防管理
        3.3.2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管理
        3.3.3 低血糖的预防管理
    3.4 健康宣教
    3.5 环境、衣鞋改善
    3.6 其他

四、庆大霉素少见的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D]. 陈文煌.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应对淋病一线药物耐药的策略初探 ——头孢曲松耐药克隆的快速检测及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D]. 刘经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3]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D]. 郭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生物材料表面真菌-细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形成及其持留机制研究[D]. 向柄全.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5]临床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研究 ——以某三级医院为例[D]. 胡旭. 湖北科技学院, 2020(07)
  • [6]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A]. 朱邦勇,刘经纬,尹跃平. 2019年全国麻风皮肤病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7]两种不同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对创面负压治疗效果的研究[D]. 袁亚翠.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庆大霉素治疗淋病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进展[J]. 朱邦勇,刘经纬,尹跃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04)
  • [9]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J]. 广东省药学会. 今日药学, 2019(10)
  • [10]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张菁,吕媛,于凯江,管向东,黄英姿,康焰,崔俊昌,梁蓓蓓,杨毅,严静,赵铁梅,苏欣,孙文逵,杨启文,倪文涛,王韧韬,王常松,黎丽芬,虞意华,刘松桥,肖军,刘漪,陈碧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06)

标签:;  ;  ;  ;  ;  

庆大霉素不常见的不良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