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赛萍[1](2018)在《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为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4个部分:诊断部分、辨证部分、治疗部分和预防与调护部分。其中诊断部分包括:疾病诊断、病史、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辨证部分分为证候分类及辨证要点;治疗部分包括:中药煎剂的治法方药、中成药口服治疗及外治疗法。每一部分后都请专家用具体文字列出补充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将问卷递送至各地专家,待问卷反馈后进行统计,对各项指标的均数、不重要百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分析,得出较为统一的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内容,为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诊治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儿童矮身材的中医病名应考虑为“矮身材”,其诊断标准应为:①在正常情况下,儿童身高低于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SD;②2岁以下GV<7cm/y,3岁至青春期GV<5cm/y,青春期GV<6cm/y;③多数患儿伴有骨龄的落后。同时矮身材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病史的收集,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帮助鉴别诊断。儿童矮身材常见的证型多是虚证,分别为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儿童矮身材以身材矮小、发育落后、形体瘦弱为主症,多以兼症、舌脉的不同来判断证型。矮身材的治疗以扶正补虚为主,调补各脏所虚是其治法所在,其中脾肾两虚证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补肾地黄丸,肝肾亏虚证选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证选方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肺脾气虚证选方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中成药中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可用于肝肾亏虚证,玉屏风口服液、补中益气口服液用于肺脾气虚证,归脾丸用于心脾两虚证。但需注意中成药对于矮身材只能用于辅助治疗。而中医外治亦能于儿童矮身材的治疗。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初步得出儿童矮身材共识性较高的4个证型: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并得出各证型的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为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规范化诊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胡梅[2](2015)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激素撤减期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在治疗3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激素撤减期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加味玉屏风散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及降低激素副作用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临床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的诊断,年龄在68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60例患儿均接受常规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临床研究中采用相同对症措施,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血栓及栓塞、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口服泼尼松2mg/(kg·d),最大剂量60mg/d,分次服用,待症状缓解后,逐渐递减糖皮质激素剂量,每24周减总量2.55mg;治疗组在激素撤减的同时,加服加味玉屏风散(黄芪30g,白术10g,防风6g,山药15g,生薏苡仁15g,山萸肉15g,白茅根15g,生地黄15g,知母15g,陈皮10g,茯苓15g,生甘草10g)每日1剂,150ml分2次饭后温服,2周为1疗程,连服12周,随证加减,应患儿的年龄适当加减口服汤药的剂量;两组在治疗12周后分别对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量、血清胆固醇、血尿素氮量的变化进行监测,并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变化及复发次数、消减激素副作用的情况,从统计学方面分析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激素减至维持量继续治疗12周后,治疗组好转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83.3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且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明显,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激素副作用显着降低,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固醇及血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其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利水,固表,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预防诱发因素,减少复发。该研究表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期加入该方虽然在改善血清胆固醇和血尿素氮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对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改善中医临床证侯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方面效果显着,使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因此,肺脾气虚证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在常规激素治疗时结合加味玉屏风散临床可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复发,减轻激素的部分副作用,收到较满意效果。
伍宁玲,吕朝晖[3](2014)在《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疗综述》文中指出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thyroid hormone insensitivity syndrome,THIS)是机体靶器官、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性降低的一类综合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性疾病。研究发现该疾病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β基因突变有关,由于基因突变程度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Graves甲亢、甲减等常见甲状腺疾病,并因不恰当治疗造成病情加重。提高对THIS的认识、掌握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广大临床医生避免误诊误治的根本。
康伦雅[4](2015)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症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3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等,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应文献复习。结果3例病患中,男2例女1例;年龄23、26、27岁,病程2、12、23年,其中3例均有典型的手足抽搐,合并臀肌痉挛1例,合并颜面抽搐1例;肌肉酸痛1例,气促、水肿1例。嗜睡懒言1例;发育迟缓1例;1例有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征(Albrighthereditaryosteodystrophy,AHO)身体畸形:粗短身材、盾牌胸、圆脸、颈短、指(趾)粗短畸形,以第4、5指(跖)骨缩短、畸形最明显;白内障1例,束臂加压实验阳性1例。4例均有低血钙,高血磷,高PTH血症。关节X片1例提示双手第4、5掌骨头部较宽,骺线闭合,不均匀变短。头颅CT检查1例。颅脑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有钙化改变1例。合并甲减1例。脑电图异常1例。1例患者行基因测序检查,结果外显子1A的甲基化缺失被发现存在患者基因上,考虑为母系等位基因印记缺陷。结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临床罕见的遗传病,目前考虑与GNAS1基因变异相关,研究发现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临床病人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当患者被发现有药物控制不佳的反复手足抽搐、类似癫痫样发作和(或)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者,血尿钙磷、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头颅影像学等检查应及时行,可以尽早确诊,基因检查可进一步应用于有条件者。目前该病尚无特殊治疗手段,饮食上需减少高磷食品摄入可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手足抽搐主要予静脉注射钙剂、安定药物等对症治疗控制抽搐发作,需终生补充钙剂、维生素D制剂或其衍生物于非急性发作期,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
石思雄,卢凯,陈光彪,李斌,叶绍强[5](2014)在《AIS大家系的AR突变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大家系的AR突变效应。方法:从AIS患者外周血中将基因组DNA提取出来,以特异的引物聚合酶联反应(PCR)扩张雄激素受体(AR)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扩增产物,将突变的外显子筛选出来,然后对其直接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所选取的8例人员中,有2例AIS患者缺失AR基因2号外显子,其余6例存在外显子电泳条带,经过基因测序,发现其符合正常AR基因。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实用,在临床诊断和研究AIS中具有极为有益的应用。
杨晨炜,张茜[6](2012)在《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庭的基因研究并文献回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THR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家庭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的基因型。方法采集THRS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标本,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测定TRβ基因。结果患儿和其父亲检测到TRβ基因有突变,在第3号染色体第3外显子剪切点有一碱基插入,其母亲TRβ基因正常。结论 THRS是甲状腺受体基因突变相关性疾病,基因检测是诊断该病的根本手段。
林国峯[7](2012)在《靳三针配合电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以靳三针为指导,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台湾广安中医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为研究的目标人群,将其中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综合疗法A组(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B组(穴位埋线疗法),电针C组(电针疗法)每组各有30例。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通过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脂肪百分率、以及生化血脂指标,观察本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共有合格受试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三组一般资料检查:年龄、性别、及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三组间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三组患者BMI比较:三组患者B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三组B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以靳三针为指导,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BMI值具有更好疗效,而单纯穴位埋线疗法与单纯电针疗法在降低患者BMI值方面疗效相当。2.治疗后三组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值比较:三组患者腰围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腰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围比较:三组患者臀围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值比较:三组患者腰臀比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腰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靳三针为指导,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降低患者腰围值有明显临床疗效,而对于降低患者臀围及腰臀比值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但综合疗法对于降低患者臀围和腰臀比值两两组间比较,比单纯使用电针疗法或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更好疗效。3.三组患者脂肪百分率比值比较:三组患者脂肪百分率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以靳三针为指导,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脂肪百分率值具有更好疗效。4.三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血TG. TC、 HDL-C、 LDL-C值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提高患者HDL-C值,两两组间比较,优于单纯穴位埋线疗法(P<0.05);与单纯电针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7例;C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A组总有效率90.0%,B组总有效率76.6%,C组总有效率83.4%,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数据结果提示,靳三针指导下,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更好临床疗效。电针疗法结合穴位埋线疗法一方面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有类似现代药物疗法“首次剂量加倍”现象,另一方面羊肠线在穴位吸收过程中延长了穴位的刺激时间,且具有累积刺激效应,所以较单纯针刺或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吴凤玲[8](2011)在《不同中药复方对肥胖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肥胖已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疾病,肥胖曾被视为高收入国家的问题,而现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也广泛存在这一问题。肥胖是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心、脑、肾、神经、眼睛等多器官损害,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9.7%,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公共健康难题。本课题是基于本研究单位临床医师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和病因病机分析,选择化湿、清热及温阳三个复方,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三个复方对肥胖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筛选出有效复方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的代谢异常提供实验依据。本论文首先筛选治疗肥胖的有效复方,采用高脂饮食喂养三个月的方法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对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及组织病理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三个复方均能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脏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减轻组织病变程度,以温阳复方作用于糖脂代谢方面疗效最佳。继而对温阳复方干预组大鼠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胰岛素(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ET)及环核苷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温阳复方能降低血清中GHbAlc、INS、TNF-α及内毒素水平,调整环核苷酸比例。这表明在治疗肥胖上,温阳复方能有效降脂降糖,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延缓炎症发生及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接着筛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复方,以高脂饮食喂养三个月未致肥胖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非肥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及组织病理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清热复方能有效抑制血糖升高,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肝脏TG、FFA水平,减轻心、肝及胰腺组织的病变程度,化湿复方及温阳复方在降糖方面作用不明显。继而对清热复方干预组的大鼠血清INS、TNF-α、ET及环核苷酸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清热复方能升高INS水平,降低TNF-α和ET水平,调整环核苷酸比例。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显示出清热复方在降血糖,降肝TG和FFA水平尤为突出,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减轻组织的病变程度。总之,在治疗肥胖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两个实验上,三个复方一定程度上均能够改善糖脂代谢作用,突出了中医治疗肥胖侧重于温阳补肾的治法,治疗糖尿病则倾向于清热解毒法。
荣义华[9](2011)在《线粒体糖尿病附3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随着对糖尿病基因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线粒体糖尿病作为近些年频频被报道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点突变是线粒体糖尿病最常见病因。该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因该病早期临床表型与1型及2型糖尿病不易区分,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导致不恰当的治疗,甚至加速病情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线粒体t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线粒体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了解,掌握其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原则,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早针对性治疗,并预警其家属及早预防,进而改善患者及家属生命质量。方法:我院内分泌科现登记有3例通过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线粒体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详细描述3例患者的病情演变及诊疗过程,分析此3例患者的临床表型、辅助检查尤其基因学或病理学诊断证据及治疗手段;归纳、总结线粒体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评价其治疗效果。同时,查阅自1992年以来有关线粒体糖尿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结合病例资料与文献报道,分析、综合并于本文中描述线粒体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并合理推断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前景。结果:线粒体糖尿病为线粒体基因突变致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导致供能不足所致。在胰岛β细胞,其抑制了ATP依赖的钾通道关闭及膜电位去极化,继而影响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使钙内流减少,与钙平衡耦联的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同时其混乱了氧化还原状态,氧自由基等中间产物增多,导致β细胞程序性凋亡;在骨骼肌,氧化磷酸化障碍使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糖异生亢进,血糖升高。线粒体糖尿病临床表现多具异质性,其特征为:体型消瘦,发病早,均为母系遗传,多伴神经性耳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呈进行性衰退,而胰岛素抵抗多不明显,常合并其他症候如MELAS。其确诊有赖于基因检测,肌肉活检亦能提供诊断依据。目前,应用PCR技术的基因检测已应用于临床。治疗上应尽早使用胰岛素,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应用双胍类药物,适当选用辅酶Q10。结论:线粒体糖尿病总之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特殊亚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均具有其特殊性,临床上的漏诊、误诊易导致该病的快速不可逆的进展。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能正确诊断、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有益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对家系中其他有线粒体DNA突变患者的危险率作出评估,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延缓疾病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吴晗鹏[10](2009)在《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2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S)是一种以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低下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基因突变有关。临床上,RTHS主要分为三型:全身不敏感型(GRTH)、选择性垂体不敏感型(PRTH)和选择性周围不敏感型(PerRTH)。本文报道了两例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PRTH),其中一例为14岁女性患者,另一例为52岁女性患者。尽管临床表现各有差异,两者却有共同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不适当升高或正常。超声提示两者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垂体磁共振结果均阴性。两者的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均呈阳性。
二、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童矮身材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对儿童矮身材的认识及治疗 |
1. 病名认识 |
2. 病因病机认识 |
3. 治疗 |
二、西医对儿童矮身材的认识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诊断及鉴别诊断 |
3. 治疗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结果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
1. 专家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专家积极系数 |
2. 专家调查问卷的分析 |
3. 专家调查问卷的评价 |
4. 专家问卷调查的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关于本研究的意义 |
二、关于问卷的设计 |
三、关于德尔菲法 |
1. 专家的参与 |
2. 德尔菲法 |
四、关于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 |
1. 结果分析 |
2. 理论探讨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激素撤减期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祖国医学对水肿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肾病综合征的研究 |
临床资料 |
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疗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THIS的流行病学 |
THIS的发病机理 |
1. 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 |
2. 甲状腺激素膜转运缺陷 (THCMTD) |
3. 甲状腺激素代谢缺陷 (THMD) |
THIS的临床表现 |
1. 全身抵抗型 (generalized 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 GRTH) |
2. 选择性垂体抵抗型 (pituitary resistance to thyroidhormone, PRTH) |
3. 选择性外周抵抗型 (peripheral resistance to thyroidhormon, Per RTH) |
THI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1. 基因诊断 |
2. TRH刺激试验 |
3. 生长抑素试验 |
4. T3抑制试验 |
THIS的鉴别诊断 |
1. Graves甲亢 |
2. 垂体TSH瘤 |
3. 甲状腺肿-耳聋综合征 (pendred syndrome) |
4. 克汀病 (呆小病) |
THIS的治疗 |
1. 随访观察 |
2. 甲状腺激素 |
3. 三碘甲腺乙酸 (TRIAC) |
4. 糖皮质激素 |
5. 多巴胺激动药 |
6. 对症治疗 |
7. 基因治疗 |
总结 |
(4)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文献复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AIS大家系的AR突变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制备 |
1.2.2 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 |
1.2.3 试剂 |
1.2.4 聚合酶联反应 (RCR) |
1.2.5 扩增结果检测 |
1.2.6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1.2.7 测序 |
2 结果 |
2.1 PCR及基因测序结果 |
2.2 AR基因的Exon2及相邻内含子区域碱基序列分析 |
3 讨论 |
(6)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庭的基因研究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靳三针配合电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1.1.1 病因及病理机制学说 |
1.1.2 治疗学说 |
1.2 传统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主要病机学说 |
1.2.3 肥胖症常见临床变证 |
1.2.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1.2.5 针灸减肥的研究进展 |
1.2.6 针刺减肥机制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研究设计 |
2.2.2 随机分组方法 |
2.2.3 治疗方法 |
2.2.4 注意事项 |
2.2.5 观察指标 |
2.2.6 疗效判断 |
2.2.7 统计学处理 |
2.2.8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3.2 三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
2.4. 不良事件观察 |
2.5 讨论与分析 |
2.5.1 研究结果分析 |
2.5.2 靳三针指导下选穴依据 |
2.5.3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 |
2.5.4 电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理 |
2.5.5 本疗法优势与不足 |
2.5.6. 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不同中药复方对肥胖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肥胖的研究进展 |
一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
二 治疗肥胖的化学药物 |
三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
四 中药治疗肥胖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一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及药物治疗 |
二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不同中药复方对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
一 不同中药复方对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二 温阳中药复方对GHbA1c,INS,TNF-α,内毒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三 结论 |
第三部分 不同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实验研究 |
一 不同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二 清热中药复方对INS,TNF-α,内毒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三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线粒体糖尿病附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殊类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2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特点 |
个人简历 |
四、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D]. 张赛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激素撤减期临床观察[D]. 胡梅. 山西中医学院, 2015(06)
- [3]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疗综述[J]. 伍宁玲,吕朝晖. 药品评价, 2014(23)
- [4]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 康伦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2)
- [5]AIS大家系的AR突变效应分析[J]. 石思雄,卢凯,陈光彪,李斌,叶绍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6)
- [6]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庭的基因研究并文献回顾[J]. 杨晨炜,张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5)
- [7]靳三针配合电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 林国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不同中药复方对肥胖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D]. 吴凤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线粒体糖尿病附3例临床分析[D]. 荣义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10]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2例报道[D]. 吴晗鹏. 浙江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