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憧憬绵绵不断 探索未有穷期(上)——再读《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修订版)》(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1](2021)在《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文中指出高考作为我国各类考试中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考试,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距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随着高考改革和语文改革政策的颁布实施,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而阅读作为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本文试图以历年贵州高考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题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本文共三章,分别陈述如下:第一章分析贵州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其历史沿革。首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的要求,并对此进行整理归纳,明确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原则。再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贵州地区历年高考语文的用卷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贵州省高考语文在全国高考中的定位;最后对贵州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的历史演变进行整体梳理,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具体情况。主要从题型、分值占比、内容等方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考查能力情况,明确高考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探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和趋势。第三章:针对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的分析结果,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贵州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升策略。本文以期通过对贵州省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进行详尽分析,并对当前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对贵州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帮助,对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启发,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及应试能力。
郭艺[2](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宋佳蓉[3](2020)在《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至1945年的全面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女性文学开始逐渐地涌现出来,代表性的女作家主要包括张爱玲、苏青、潘柳黛等人。与男性文学的刚烈不同,在这个时期女性文学中,更多的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在对感情关系的刻画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畸恋书写。值得注意的是,“畸”一词在本文中并非带有歧视色彩,笔者仅用它来区分认知观念中的常态情爱。《当代汉语词典》将“畸恋”的含义解释为“不合常理的恋情”,在当时社会,畸恋是指违背社会关系、伦理道德的感情逾越,是一种越轨的性爱与情爱内容。包括婚外情、同性恋、姘居、忘年恋等情形。畸恋不仅是战争分化的私人产物,也反映出无数女性在挣脱束缚、自我解放过程中所陷入的道德困境。在文章中女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和身体刻画将女性的欲望诉求刻画的淋漓尽致,引人思考。本文以沦陷区以“畸恋”为主题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表现、成因以及影响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沦陷区女性畸恋的书写有更加系统的认知,从而客观地审视封建礼教下的两性关系与女性挣脱。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小说的表现模式。从类型上来看,畸恋的书写主要包括婚外情、同性恋以及姘居。从两性关系的演变来看,在对传统贞洁观念的冲击对比下,畸恋书写下的女性更愿意主动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欲,追求自身的感情生理自由。文本同时对畸恋小说将女性作为欲望主题的现象进行了阐述。畸恋小说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两性书写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独白,以女性的叙事视角为主,男性的身体沦为观察与评价的对象,女性作为欲望的诉求者占据着主导地位。第二章主要对畸恋书写的成因进行研究。基于文本,从上海沦陷区的特殊环境,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挖掘非常态恋情出现的诱因和社会背景,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包括沦陷区社会环境的浸染,具体表现在战争的隔离作用、战时信息的封锁以及女性主义的崛起。包括战时生命体验、作者的创伤体验以及悲剧爱情观。第三章主要对女作家畸恋书写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中开放的写作手法对女性私人化写作影响巨大。而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来说,女作家的畸恋书写是一种女性自我情感的自由释放、社会情绪的引导升华以及民族危机下女性的自强意识,是男权社会下的积极反思与抗争。
周芳[4](2019)在《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E.T.A.霍夫曼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着名作家、音乐家、指挥、舞台设计。他被誉为歌德和海涅之间最具世界影响的德国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神秘力量对人的控制,使得人产生分裂和异化,因此他很早就被称为“幽灵霍夫曼”。但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体现和谐、统一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到他最有名的童话小说《金罐》里的“阿特兰提斯”这一概念之中。籍由“阿特兰提斯”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贯穿于霍夫曼的所有作品,研究“阿特兰提斯”对于研究霍夫曼具有重要意义。从柏拉图、培根、诺瓦利斯到霍夫曼,他们作品中出现的“阿特兰提斯”分别体现了人类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初期文人们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想象。柏拉图的“阿特兰提斯”反映了当时对农耕文明的追求,偏重地理意义的描述。培根的“阿特兰提斯”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预言。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诺瓦利斯与霍夫曼更多是从虚幻的角度来构建理想社会。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整体层面上来说,“阿特兰提斯”是霍夫曼诗意想象王国的文学表达与政治期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艺术家所向往的自由王国或是梦想国度,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政治期望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通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丑恶现实来进行书写描绘的。社会层面的“阿特兰提斯”体现在作者对人与人、人与新兴事物(如机器人)关系的描述中:一方面他强调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他以沉迷于研究机器人原理的角色表达了对新兴事物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只有保持真诚、善良的品质,在注重情感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会和睦、健康地发展。在个人层面上,霍夫曼认为“阿特兰提斯”实现的主体是艺术家或者诗人。他们拥有的“童稚般的诗人气质”有助于克服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分裂。但是在霍夫曼的作品中,葆有童心、坚持想象的艺术家只有借助魔法或神力才能进入美好、自由的“阿特兰提斯”。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获得和谐统一也许只有依靠艺术的想象或者实践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艰难与平庸。霍夫曼作品表现“阿特兰提斯”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德国保守、落后、动荡、腐败,渴望强大的普鲁士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产阶级文人的霍夫曼构想出了“阿特兰提斯”这般理想境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文学回应。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文学、哲学等社会思潮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人性、心理、精神疾病等问题。霍夫曼对此很感兴趣,与其中某些思潮的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所以他的“阿特兰提斯”才会特别关注人性的分裂与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科技及相关物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意识与环境关系的动物磁力说,舒伯特关于音响学的假设等科学理论或假设也吸引了霍夫曼的注意力,因此在“阿特兰提斯”中经常会有音乐、声响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霍夫曼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依靠音乐、文学、绘画来排挤生活的苦闷。成年的霍夫曼白天过着早出晚归的市民生活,晚上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种分裂的生活以艺术家和同貌人的方式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是“童稚般的诗人气质”及他的艺术想象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宁,实现自我的统一。霍夫曼使用了现实批判、艺术童话体式和复调、反讽等叙事技巧来表现“阿特兰提斯”。霍夫曼在作品中较多地批判了小市民形象,他们刻板、保守的性格与诗人自由、奔放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小市民的鄙夷也是对落后、保守社会的批判。艺术童话是最能体现浪漫派写作主旨的体裁。霍夫曼使用这种体裁,将现实与幻境完美结合起来,使他的想象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奠定了他在这一体裁史中的地位。他的复调、反讽等叙述技巧使“阿特兰提斯”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阿特兰提斯”对诗人、艺术家的专注,尤其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问题以及“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作家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和俄罗斯都是对霍夫曼具有较高接受度的国家,因此以法国的波德莱尔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来分析他们对霍夫曼“阿特兰提斯”的接受。波德莱尔主要是在诗体内容(诗人和魔鬼,即人性的两面)与表现手法(通感)等方面受到了霍夫曼的影响。霍夫曼对人性分裂与统一的关注,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双重人格》等作品。在文学史方面,虽然霍夫曼创作的“阿特兰提斯”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乌托邦文学,但是它也涉及了其核心特点,即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建构。所以霍夫曼的“阿特兰提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继承了乌托邦文学传统。以往的乌托邦文学更注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整体性方面,比较少有涉及社会构成主体的人。霍夫曼在“阿特兰提斯”中对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自我统一等方面的关注可视为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一种补充与提升。他经由“阿特兰提斯”所推崇的童心、想象力和艺术还具有社会意义。只有葆有童心,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拥有童心,才能保持想象力,艺术审美及实践既是表现童心与发挥想象的有效途径,也是这两者的目的之一。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艺术的审美与实践能帮助现代人抵抗来自科技世界对人的异化、同化,这样人才不会沦为技术的奴隶、机器的替代品。
蔡洁[5](2019)在《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同发展的国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在日益复杂的“大舆论场”中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必须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为人类社会突破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因此,“赶考远未结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我国在世界文化战略博弈空前激烈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凝心聚力,如何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西方国家对当代中国文化认知的缺失及误解等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论文从“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的研究脉络出发,以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文献依据,综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文本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研究法等方法,对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充足的现实条件,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也概莫能外。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为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条件来看,一方面,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呼唤着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习近平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及丰富的从政经历更为其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从民族兴盛的动力、强国崛起的支撑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三个角度出发,全面审视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明确阐释了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发展取向,这四个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清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与“开放”、“传统”与“当代”、“创新”与“文化”、“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同时,习近平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出发,紧紧抓住“以筑牢精神家园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文化软实力为关键”这三个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并将目标与思路具体落实在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文艺创作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对外宣传工作等六大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中。作为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不仅具有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鲜明特征,还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扩宽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视野、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境界。从实践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有力助推了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案。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夏正华[7](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夏青[8](2018)在《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文中研究指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指向独立思考的、否定不合理因素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建立在事实依据基础上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人类产生知识和文化重要的主观条件,是人能动性中的活力源泉,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本质。知识观是对知识的一般观念、观点与看法,学校教育中的知识观强调知识对教育学研究的工具实用性,也更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性建构和生存发展的服务性。学校教育中的知识观重点探讨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知识观视角下,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校教育应当作何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其一,从历史发展维度和理论基础两个维度阐明了知识观的主要内容,同时建构基于本研究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模型(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标准、发展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明知识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为知识观视角下学校教育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个扎实的论证基础。其二,研究一方面对知识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考察知识的形成与人类批判性思维的动态关系: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这跟社会的文化、科技、民主程度有关。另一方面对学科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考察人文知识、科学知识下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特点,以期为论述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奠定理论基础。其三,对批判性思维的育人价值进行智育和德育两个层面的论述。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技能在智育上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人格倾向在德育上能培养学生打求真意识、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导向学生的健全人格。其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现状进行原因诊断。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体现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受固化思维的束缚、对群体和权威的盲从及其“自我中心”的思维缺陷,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以“标准化”、“中立化”、“权威化”、“去生活化”占主导的知识观取向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阻碍,以及学校教学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五,提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思路。首先,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图景。其次,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进行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阐释:可以从杜威的“反省思维”、怀特海的“活跃智慧”以及“新基础教育”中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为教育目的的理论阐释中探寻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教育目的的思考,同时从教师群体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实践探讨中窥见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教育目的的思考。再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课程结构设计四个方面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变革进行论述:将批判性思维与文科课程目标联系在一起,更能发挥文科知识的人文教育特性;将批判性思维与理科课程目标结合在一起,更能发挥理科知识的科学教育特性。教师的职责在于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框架与具体学科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不是单一地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是结合具体学科的问题、知识点及学习情境而展开。最后,从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变革进行论述:教师需要设计能调动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教师要开发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案改编;教师还要将批判性思维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成为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之一,并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教学评价导向,才能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教学文化生态,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真正的推动和落实之作用。研究可能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一是主题创新,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放入学校教育变革之中,形成一个全新的研究主题,即“基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二是观点创新,研究在主题创新基础上,在对知识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进行论证之中,提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构建”。三是视角创新,在对既有的知识观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批判性思维体现为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能力、一种人格力量,它是学习者对知识产生过程和方法的适当性、资料证据的可靠性以及理论解释的适用性作出判断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者使用分析、推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式,提出明确问题、判断事物间关系、解决问题以及作出结论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批判性思维可以而且应当为所有学生持续性地学习和掌握。
张晓龙[9](2018)在《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展史中,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多个领域首开新文化艺术之先河,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革新家。本文以这位20世纪早期中国文艺界奇才为研究对象,以德性伦理学为观照视角,梳理李叔同—弘一法师德性修养与艺术造诣相得益彰的传奇人生,析厘其以儒释会通为主导,融贯东西、通摄古今的德性伦理内涵,并深入其诗、词、歌词、散文等各类体裁形态的文学文本,佐以征引文论、钩沉史料,展开以主题论、意象论、文体论等为主体框架的论证格局,力求系统详尽地挖掘彰显其德性伦理思想内涵见之于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的具体表现,并在对李叔同德性伦理文学思想与艺术成就、贡献影响等方面作以评价的同时揭示出其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新型伦理重建、文学艺术发展以及文学伦理学建构等各层面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本论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部分总体概括出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与意义,其后分别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层面梳理了国内李叔同研究、德性伦理研究以及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史脉络与重要文献情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相关研究领域目前现存问题及本论文的特色创新之处。第2章首先考察研究课题的时代与理论背景,将研究对象李叔同置于所处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之下,提取出李叔同生平经历中德性伦理修养的主题红线;其次延顺着相关研究在关键概念上存在模糊与分歧的研究理路,以理论视角切入,围绕论文的核心概念“德性伦理”,依次从“德性”到“德性伦理”作以溯源探析和爬梳精义,概括出德性伦理是与规范伦理和元伦理等相对而言的一种伦理思想类型;其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德性”,核心问题是“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其特征是以行为者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品德养成;继而在东西方德性伦理传统的参照辨析中提出,区别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德性伦理,儒学和佛学是建构中国德性伦理的重要形态和理论来源,李叔同的德性伦理思想即以其为主枢。以上述理论厘定为依据,论文对李叔同儒佛会通以为主干、博通东西方诸家文化以为辅翼的圆融德性伦理思想结构展开分析:一方面,儒家文化的丰厚积淀一以贯之地导规、影响着李叔同的一生。具体表现为仁爱为本的礼信之道、程朱理学的陶铸滋养等德性教化濡染以及在西学冲击下对儒学的文化坚守;另一方面,作为一代佛学宗师,弘一法师的佛学德性伦理思想与其佛教修持体系相应相彰,其表现为:以华严为总摄中成就包纳百川的如海德量;以戒律为修要中建树高山仰止的巍巍戒德;以净土为归宿中彰显映天彻地的广大慈德;以艺术弘化为方便中成办羽翼相资的德艺事业。如上儒佛两家即为李叔同德性伦理思想之主轴干枢,透过儒佛融通之历史文化渊源、理论基础、以及李叔同从“心性认识论”到“德性功夫论”的体用不二的具体融通表现,可以照见他会通儒佛思想以为主干,同时遍摄东西方诸家多元文化为其辅翼的德性伦理思想格局,其主要表现为道家文化的相容互补以及西方文化的融会调和。奠基根植于前述广博通达的德性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论文第3章就李叔同的核心文艺观念“先器识而后文艺”作以研析。“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观点理念是对李叔同文艺观的精要概括,论文详析了其征引缘起与内涵,并结合史料实例阐论李叔同将其作以为人为艺之宗旨圭皋,并总结出李叔同的文艺观对于德性诗教传统的坚守与继承。此后的第4章、第5章分别从主题论、意象论、文体论的角度进一步阐析上述文艺观在李叔同文学创作中的具体呈现。第4章分别从主题论角度阐论李叔同德性文学创作中的“家国情怀”、“圆善之境”与“悲情嬗变”。“家国情怀”涉及其德性伦理情思之发生起点与升华折点,深契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也深刻影响了李叔同的文学抒写。在中国传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传承濡染下,李叔同的文学创作中深切寄托抒发了一以贯之、渐臻升华的家园意识、家国情怀;“圆善之境”体现了李叔同专精致力于德性伦理修养的大家风范,在其德养修为与演讲录、散文、诗文等文学作品中,处处彰显其克己修身、反躬忏过的高风亮节;“悲情嬗变”是考察李叔同德性伦理情感之“深悲”特质于其终生文学创作影响的深到视角。伴随着李叔同在俗时期的人生历程,其悲情意识及诗文创作呈现出从“人生际遇之悲”到“家国离乱之悲”、“文化危亡之悲”乃至“生命归宿之悲”的嬗递轨迹,由一己生命之感伤悲愁,渐臻深广至悲国悯民、心忧国学命脉、苦诣求索安身立命之道,由此可折射其处于家国民族危亡的历史文化转型期不懈求索的文化启示与精神价值。第5章分别从意象论与文体论的角度进一步开掘李叔同文学创作中的德性伦理蕴涵。在李叔同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善用往往与其终生所持的“器识为先”的德艺观念,与其彼时彼地的德性伦理生存体验融为一体,在其文学意象中贯注德性伦理情思的蕴涵。论文以其文学创作文本中较富于代表性的血花意象、劲木意象、菊花意象等意象佐以阐明。李叔同胸臆中的德性伦理情思深绵隽永,往往需用精当相应的文学体制格式才能曲尽幽微,彬彬粹美。论文就李叔同创作的仿词体、骈体、仿骚体、纪传体等文学作品分析其德性伦理内蕴见之于文学文体特征的影响与表现。最后一部分结语部分首先回顾全文,对李叔同的转身离俗、佛学造诣、艺术成就、尤其是德性人格光辉,作以评价总结;其后对本研究课题的时代价值、现实价值、理论价值等作以多向度求解,分别从当下中国社会新时代伦理建构、文学艺术的健全发展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化自觉等角度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作以全面观照。
李明勇[10](2018)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文中提出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使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基础,同时也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活动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晚清时期,图书成为了贵州社会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活动在贵州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题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环境、刻书机构、刻书内容、流通方式、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在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图书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的现实活动,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必然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传播环境中,图书传播活动与当时以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社会环境和以印刷技术、造纸工业、驿传系统构成的媒介技术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晚清时期的传播环境对当时图书传播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历时性视角来看,晚清时期贵州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快速发展、宽松的出版制度、媒介技术的改进、驿传系统的建立、以及“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施行等方面都为当时图书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但从共时性视角来看,贵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媒介技术方面都极其落后,又民族成分极其复杂,苗多汉少,语言不通,这样的传播环境又严重制约着图书传播活动的开展。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在复杂的传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整个图书传播活动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第二、三章就是对这些特色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归纳和分析。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在官刻系统中,主要刊刻经典文献、地方志书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相关的书籍,由于具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刻本质量较高;在私家刻书系统中,主要是一些文人和官宦个人出资,要么刊刻自己作品和经典文献,要么刊刻乡贤着作,所刊刻之书一般校勘精细,用纸用墨较为讲究,有不少精刻本;而坊刻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们主要刊刻文化市场需求较大的、实用性和通俗性书籍,而在用纸用墨方面不讲究,常采用低劣纸张,因此质量普遍不高。纵观晚清时期贵州刊印之图书,与贵州以往的刻本来看,呈现出图书内容丰富、刻本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丛书刊刻等方面的特征;而与同时期周边省份的刻书来看,呈现出刻本篇幅普遍较小以及字体圆润、质地柔软而颜色偏暗的特点。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涉及到图书交易、藏书、文人传播以及传抄借阅这四个方面。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交易主要有刊售合一的坊刻、专门售书的书铺以及贵州文人的省外购运这几种形式;而藏书包括学宫藏书、私家藏书和书院藏书,这些藏书很好的起到了文献传承的作用,成为了书籍流通的特殊方式。在交通不便的贵州社会里,文人传播也成为了图书流通的一种方式,既有文人之间的相互赠予,也有客籍文人的输入和本地文人的输出。由于贵州书少价昂的现实,传统的抄书形式依然大量存在,而随着印本书的增多,藏书思想变得开放,图书的借阅活动开始频繁,并出现了现代的图书流通形式。图书传播活动经过生产和流通环节之后,便进入到图书的消费环节阶段而被受众所接受。本文第四章则是对晚清时期图书传播的受众(包括受众类型、受众接受动机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受众类型主要有文人雅士、科举士子和普通识字家庭,但他们各自在消费图书时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文人雅士更多是出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的接受动机,科举士子则更多表现为对仕途的追求而读书,而普通识字家庭却更多以实用性为其目的。这些众多的图书受众,从地域分布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府州县;从受众的成员构成来看,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从受众籍贯来看,主要是以移民为主的家族、师友群体。本文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对贵州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晚清贵州图书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通过受众的评价体现出来。受众评价包含了图书内容的及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以及对图书版本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则是图书对受众在感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所产生的作用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群体的崛起、经世致用思想观念的自觉以及救亡图存活动践行诸多方面。晚清时期,贵州图书的广泛传播加快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重塑着贵州的文化生态,并提倡科学与民主,成立各种学会,创办各种报刊,进而助推着贵州社会文化的变革。在结语中,本文提出晚清时期贵州的图书传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贵州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再生产,促进了贵州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还通过对受众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助推着贵州近代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为当下贵州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憧憬绵绵不断 探索未有穷期(上)——再读《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修订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憧憬绵绵不断 探索未有穷期(上)——再读《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二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 |
第三节 贵州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历史演变 |
第二章 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
第一节 历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题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历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题规律与趋势 |
第三章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启示 |
第一节 科学使用语文教材 |
第二节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
第三节 加强学生阅读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构想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表现形态 |
一、反伦理的情感形态—畸恋类型划分 |
二、女主男次的角色安排—畸恋中的人物关系 |
三、成长之痛—畸恋人物的创伤经历 |
第二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成因 |
一、战争的隔离作用 |
二、上海文化氛围的推动 |
三、“五四”落潮后的婚姻观 |
第三章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畸恋书写的意义 |
一、创作主体的情感释放 |
二、畸恋书写对新时期私人化写作的影响 |
三、畸恋悲剧下的人性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范围、思路、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0.3.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及内涵 |
1.1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 |
1.1.1 神话传说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2 欧洲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3 德国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2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 |
1.2.1 诗意的想象王国 |
1.2.2 和睦的社会关系 |
1.2.3 自由统一的个体 |
第2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成因 |
2.1 德意志民族统一与强大的召唤 |
2.1.1 政治、经济与军事改革 |
2.1.2 教育与文化改革 |
2.2 社会思潮与科学发展的影响 |
2.2.1 关注人性与主观的文学思潮的影响 |
2.2.2 探索心理与梦境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
2.2.3 研究意识与环境的科学的影响 |
2.3 霍夫曼个人经历与艺术旨趣的反映 |
2.3.1 醉心想象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
2.3.2 尝试工作与创作并行的青年时期 |
2.3.3 文学与艺术创作渐入佳境的中年时期 |
第3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达 |
3.1 立足“阿特兰提斯”理念的现实批判 |
3.1.1 强烈鲜明的对比 |
3.1.2 现实与幻境并存的童话 |
3.2 呈现“阿特兰提斯”多样形式的叙事技巧 |
3.2.1 极具艺术表达力的复调 |
3.2.2 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讽 |
第4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影响与意义 |
4.1 关注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阿特兰提斯”之影响 |
4.1.1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4.1.2 对乌托邦文学的继承与补充 |
4.2 强调童心、想象力与艺术的“阿特兰提斯”之意义 |
4.2.1 作为想象力源泉的童心 |
4.2.2 促进创新的想象力 |
4.2.3 保持人之特性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阐释 |
四、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条件 |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
二、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 |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渐加剧 |
二、国内形势新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个人条件 |
一、红色家风的培育 |
二、知青环境的影响 |
三、从政经历的磨砺 |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对文化强国重要意义的理性审视 |
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二、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
三、中国梦的实现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
第二节 对文化强国基本原则的明确阐释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 |
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
四、坚持“在开放中发展” |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
一、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 |
二、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
三、拥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
第二节 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 |
一、以坚守精神家园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 |
二、以构建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凝聚社会共识 |
三、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关键,塑造大国形象 |
第三节 文化强国的战略布局 |
一、扶正祛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二、壮筋续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强基铸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
四、固本培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五、标本兼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六、以文服人:加强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 |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
二、“古与今”、“洋与中”的辩证统一 |
三、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辩证统一 |
四、总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 |
第二节 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 |
一、根植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 |
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 |
三、着眼于指引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 |
一、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
二、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中的主体作用 |
三、以人民对文化生活满意与否为评价标准 |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理论价值 |
一、拓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视野 |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高度 |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境界 |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文化强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
二、有力助推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知识”与“知识观” |
二、“批判”、“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知识学习与个体思维发展的关系研究 |
二、关于知识观与批判的关系研究 |
三、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与学校教育变革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知识观与批判性思维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知识观的基本内容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观 |
二、不同理论基础的知识观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规定 |
一、批判性思维的理论视野 |
二、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模型 |
第三节 知识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
一、知识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有机构成 |
二、批判性思维推动知识的发展 |
第二章 知识观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理路 |
第一节 知识发展中的批判性思维 |
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批判性思维 |
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批判性思维 |
第二节 学科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
一、人文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
二、科学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
第三章 批判性思维的育人价值 |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是智育的重要组成 |
一、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
二、批判性思维改善语言表达能力 |
三、批判性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人格倾向是德育的重要组成 |
一、批判性思维培养求真意识 |
二、批判性思维塑造理性精神 |
三、批判性思维导向健全人格 |
第四章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原因诊断 |
第一节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体现 |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质性分析 |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量化分析 |
第二节 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诊断 |
一、传统教育目的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缺位 |
二、“学校中的知识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规训 |
三、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误读 |
第五章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思路 |
第一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图景 |
一、知识的本质观:以主体性为基础 |
二、知识的获得观:以批判性为核心 |
三、知识的价值观:以创造性为目的 |
第二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阐释 |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理论视角 |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实践视角 |
第三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变革 |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目标 |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性质 |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结构设计 |
四、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
第四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变革 |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 |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与意义 |
1.2 李叔同研究发展历程与文献综述 |
1.2.1 始备阶段 |
1.2.2 奠基阶段 |
1.2.3 新兴阶段 |
1.2.4 小结 |
1.3 文学伦理学研究状况 |
1.3.1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 |
1.3.2 文学伦理批评论及批评实践论的建构与不足 |
1.4 论文特色创新之处 |
第2章 转型时代背景下的德性伦理思想 |
2.1 历史文化背景 |
2.2 理论背景:德性伦理内涵界义 |
2.2.1 “德性”溯义 |
2.2.2 “德性伦理”内涵概要 |
2.2.3 东西方德性伦理传统 |
2.3 德性伦理思想之主干:儒佛会通 |
2.3.1 儒家德性思想的深厚濡染 |
2.3.2 佛门德光的智悲烛照 |
2.3.3 儒佛德性伦理的圆融会通 |
2.4 德性伦理思想之辅翼:东西方诸家博通 |
2.4.1 道家文化的相容互补 |
2.4.2 西方文化的融会调和 |
2.4.3 小结 |
第3章 奠植于德性伦理的文艺观 |
3.1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征引与内涵 |
3.2 为人为艺之宗旨圭皋 |
3.3 对德性文艺传统的坚守 |
第4章 德性主题的诗化诠绎 |
4.1 家国情怀的文学抒写 |
4.1.1 “家国情怀”的文化传统 |
4.1.2 家园眷思的深怀抒叹 |
4.1.3 “家”“国”同构的黍离慨歌 |
4.1.4 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愫 |
4.2 修身省过的圆善之境 |
4.2.1 克己修身 |
4.2.2 反躬省忏 |
4.3 悲情意识的嬗递超越 |
4.3.1 人生际遇之悲 |
4.3.2 家国离乱之悲 |
4.3.3 文化危亡之悲 |
4.3.4 生命归宿之悲 |
第5章 德性蕴涵的意象呈现与文体抒写 |
5.1 文学意象的德性蕴涵 |
5.1.1 血花意象 |
5.1.2 劲木意象 |
5.1.3 菊花意象 |
5.2 文学体式的德性抒写 |
5.2.1 仿词体 |
5.2.2 骈体 |
5.2.3 仿骚体 |
5.2.4 纪传体 |
第6章 结语 |
6.1 总结与评价 |
6.2 本课题研究的多维价值观照 |
6.2.1 转型时代的社会伦理重建 |
6.2.2 美善兼臻的文学艺术拓进 |
6.2.3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化自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环境 |
第一节 社会环境 |
一、“改土归流”对图书传播的推动 |
二、落后经济对图书传播的制约 |
三、文化转型对图书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环境 |
一、以雕版印刷为主的印刷技术 |
二、以小作坊为主的造纸工业 |
三、以驿道为主的驿传系统 |
第三节 地理环境 |
一、“开门见山”的自然地理 |
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地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贵州的刻书机构及其刻书内容 |
第一节 官刻机构及其刻书 |
一、府、州、县署刻书 |
二、官书局 |
三、教育机构及其他官刻书 |
第二节 私家刻书 |
一、郑珍家刻本 |
二、独山莫氏家刻本 |
三、遵义黎氏家刻本 |
四、遵义唐氏刻本 |
五、贵阳高氏刻本 |
六、贵阳陈氏刻书 |
七、贵阳颜嗣徽家刻本 |
八、遵义华氏刻本 |
第三节 坊刻书 |
一、家荫堂刻本 |
二、熊大盛堂 |
三、黔省大文堂刻本 |
四、贵阳文通书局 |
五、遵义坊刻 |
六、安顺坊刻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贵州刻本的特征 |
一、历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二、共时性视角下的晚清贵州刻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流通方式 |
第一节 图书交易 |
一、刊售合一的书坊、书局 |
二、专门售书书铺 |
三、贵州文人的省外购书 |
四、图书价格 |
第二节 藏书 |
一、学宫藏书 |
二、私家藏书 |
三、书院藏书 |
第三节 文人传播 |
一、文人互赠 |
二、本地文人的输出 |
三、客籍文人的输入 |
第四节 传抄借阅 |
一、抄书:传统流通方式的延续 |
二、借阅:现代图书流通形式的开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受众类型 |
一、文人雅士 |
二、科举士子 |
三、普通识字家庭成员 |
第二节 受众动机分析 |
一、实用性动机 |
二、仕途晋升动机 |
三、文化传承和文化再生产动机 |
第三节 受众特点分析 |
一、受众分布:主要集中于交通要道一线 |
二、受众构成:具有多民族性 |
三、受众籍贯:主要以移民为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贵州图书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受众评价 |
一、受众的及时性评价 |
二、受众的延时性评价 |
三、版本评价 |
第二节 受众效果 |
一、知识阶层的崛起 |
二、经世致用意识的觉醒 |
三、救亡图存活动的践行 |
第三节 社会效果 |
一、加深了知识的社会化程度 |
二、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
三、推动了贵州社会文化的重大变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晚清图书传播研究总结 |
二、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的现代启示 |
三、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贵州图书出版大事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憧憬绵绵不断 探索未有穷期(上)——再读《憧憬与探索——标准化科普与学术文集(修订版)》(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D]. 张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3]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畸恋小说研究[D]. 宋佳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D]. 周芳. 湘潭大学, 2019(07)
- [5]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D]. 蔡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8]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D]. 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9]李叔同文艺观及文学创作的德性伦理之维[D]. 张晓龙. 辽宁大学, 2018(02)
- [10]晚清贵州图书传播研究(1840-1911)[D]. 李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