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阳坳陷沾化断陷湖盆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晔[1](2021)在《渤南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渤南洼陷中深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采用地质分析、实验测试、盆地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结果表明: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是渤南洼陷含油气系统的主体构成部分,沙三下亚段生成的烃类主要发生垂向运移,在洼陷中心及断阶带的古近系和新近系进行聚集;沙四上亚段生成的烃类侧向运移更为明显,在断阶带、湖盆边缘及斜坡等地区发生运移聚集。渤南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的分布主要受烃源灶控制,各类扇体及次生孔隙是油气有利的储集体及储集空间,广泛发育的膏盐层和泥岩为研究区提供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断层—砂体—不整合面等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油气的有序分布;复式含油气系统是陆相断陷湖盆的重要特征。该结果对渤南洼陷和其他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宋哲[2](2019)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构造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前人对于盆地构造、区带构造、圈闭构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与油气成藏联系紧密的构造(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研究却不够深入。本文依据重点地震反射层构造图、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合测井岩心分析资料,对济阳坳陷T6(沙三段底)、T2(沙一段底)、T1(馆陶组底)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以及沙三段底、沙一段底、馆陶组底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凹隆组合构造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分析了6条重点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并且对凹隆组合构造、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凹隆组合构造通过槽线、隆线、脊线、谷线的配置关系,将济阳坳陷T6、T2、T1地震反射层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进行了划分,主要的凹隆组合构造类型为点凹侧隆型、侧凹侧隆型、环凹中隆型,其中侧凹侧隆型凹隆组合构造数量最多。将T6反射层现今的凹隆组合构造与沙三段底在东营组沉积期末、馆陶组沉积期末、明化镇组沉积期末、第四纪沉积期末的古凹隆组合构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6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与沙三段底在东营组沉积期末、馆陶组沉积期末、明化镇组沉积期末、第四纪沉积期末的古凹隆组合构造分区大体一致。(2)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从断层-岩层平面组合、断层断开层位、断层断面构造、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活动性、断层缝隙维持性等6个方面对沾化凹陷中1号断层、2号断层、孤北断层等6条重点断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进行了分析。其中,1号断层为顺坡断层,断至地表,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从下往上为脊状组合和同倾向半脊半谷状组合,在沙四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间歇活动;3号断层为切坡断层,断至地表,断层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为同倾向半脊半谷状组合,在沙四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早期活动。(3)凹隆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在烃源岩发育的沙四、沙三段地层中,已发现的沙四段、沙三段砂岩油气藏与凹隆组合构造有密切的联系。沙四、沙三段油气藏在槽线的鞍部、脊线周围、谷线高部位、脊线和谷线之间的斜坡以及隆线附近均有分布,在槽线低部位发现的油气藏较少。(4)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已发现的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砂岩油气藏以及沙三段、沙四段的细粒岩油气藏大都分布于切割沙三、沙四段主力烃源岩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中。(5)初步勘探建议烃源岩层系的凹隆组合构造及切割烃源岩层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沙四段至明化镇组的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对沙三、沙四段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分析T6层凹隆组合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对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砂岩油气藏和沙四、沙三段细粒岩油气藏的勘探应重点分析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
胡欣蕾[3](2019)在《渤海湾盆地辛48及永66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定量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湾盆地辛48及永66区块经过五六十年的勘探开发,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内水淹程度相差较大,水窜极为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开发效益骤减,实施气驱油开发技术是保持地层压力、维持油井较高产能、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注气量及高地层压力的作用下,气驱油可能通过断层岩发生渗漏,因此定量研究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对制定安全合理的气驱油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渗漏通道特征,结合毛细管封闭机理及岩石脆性变形机制,总结了断层岩孔隙及张性、剪切裂缝渗漏的机理及主控因素。依据研究区典型岩石样品排替压力及泥质含量测试结果,在明确断层岩与围岩成岩程度随成岩时间及成岩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的定量评价模型;依据典型岩样三轴压缩实验测试结果,利用黄氏模型法在压力校正的基础上明确围岩张性破裂压力,通过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的定量评价模型;通过拟合断层岩泥质含量与断面摩擦系数间关系,结合断裂三维应力分析结果,依据库仑破裂准则建立了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的定量评价模型。根据上述定量评价模型,对渤海湾盆地辛48及永66区块目标断裂在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受断裂埋深及断圈内残留油气量影响,辛48区块内断层岩发生孔隙渗漏时后期充注气体产生的临界剩余压力(3.68810.255 MPa)明显大于永66区块(0.1440.783MPa),可承受更大的注气量。(2)受断裂埋深影响,辛48区块内断层岩发生张性裂缝渗漏时其所受压力增量(21.23439.852MPa)明显大于永66区块(6.53410.500MPa),可承受更大的注气压力。(3)受断裂泥质含量、埋深及主应力变化规律影响,永66区块内目标断裂断层岩发生剪切裂缝渗漏时其所受压力增量(0.80221.961MPa)较辛48区块(6.20718.802MPa)分布范围更广,从断圈角度考虑,辛48区块次级断圈在气驱油开发过程中可承受的注气压力也明显大于永66区块。(4)对于埋藏相对较深的辛48区块,断层岩在发生张性裂缝渗漏时所能承受的临界压力增量相对较大,优先发生剪切裂缝渗漏;对于受地层抬升剥蚀影响而埋藏相对较浅的永66区块,除f4及f5断裂在部分层位剪切裂缝渗漏临界压力增量相对较小外,其余断裂则优先发生张性裂缝渗漏,这与脆性岩石在深埋下易发生剪切裂缝渗漏,而浅埋下易发生张性裂缝渗漏相吻合。
李飞[4](2018)在《陆相断陷盆地典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冀中和济阳坳陷为典型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其不同凹陷新生代沉积构造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流体活动的差异,而油气是在饱含地层水的环境中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因此不同凹陷流体活动的差异必然导致油气成藏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对研究区的凹陷类型进行划分,选取典型凹陷并对比不同类型凹陷沉积构造的差异,其次研究各类型凹陷水化学场、压力场、温度场以及流体动力场等流体活动特征的差异,然后结合不同类型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特征差异,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性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建立成藏模式。根据Ek-Es4、Es3-Ed、N-Q厚度百分比,把凹陷分为4类:早期型、早-中期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不同类型凹陷沉积和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由早期型到早-中期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N-Q厚度及其百分比具有增大趋势,Ek-Es4具有减小趋势;Es4沉积水体具有逐渐变浅的趋势,而Es2、Es1和Ed具有逐渐变深的趋势;Ed末期的风化剥蚀厚度具有减小的趋势,而Es4末期的风化剥蚀厚度具有增加的趋势;N-Q的沉积速率和控凹断层活动性具有增加趋势,而Ek-Es4的沉积速率和控凹断层活动性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由早期型到早-中期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不同类型凹陷整体水化学和古近系水化学特征变化规律相似,即矿化度、CaCl2型水比例和变质系数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aHCO3型水比例和钠氯系数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早期型凹陷以大气水为主,早-中期型和中期型凹陷以沉积水为主,中-晚期型凹陷以混合水为主。由Ng原始沉积水到受Es1影响、受Es3和Es1影响、受Es4和Es3影响的Ng地层水,矿化度、变质系数和CaCl2型水比例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钠氯系数和NaHCO3型水比例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即大气水的影响减小,而沉积水的影响增大。由早期到早-中期、中期和晚期埋藏型潜山,地层水矿化度、变质系数和CaCl2型水比例具有逐渐减小特征,钠氯系数和NaHCO3型水比例具有逐渐增大的特征,即沉积水影响减少,大气水影响增大。由早期型到早-中期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超压发育层系具有逐渐变浅变多、超压开始发育深度以及温压系统分界深度具有逐渐变深、压力结构具有从单超压向双超压过渡的特征。中期型霸县和中-晚期型饶阳凹陷发育低水头带,早期型廊固凹陷发育中-低水头带,早-中期型东营和中-晚期型沾化凹陷发育中-高水头带;不同类型凹陷垂向水动力系统均可以划分为浅部水交替强烈带、中部水交替缓慢带和深部水交替阻滞带,但由早期型到早-中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不同水动力系统分界深度具有逐渐变深的特征。不同类型凹陷成藏条件存在差异,由早期型到早-中期型、中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烃源岩发育层系具有逐渐变多变浅,并且浅层Es1烃源岩生烃贡献逐渐加大的特征;储层和区域盖层发育层系逐渐变浅变新;生储盖组合由自生自储向下生上储组合过渡;主要油气成藏时间具有依次变晚的特征。不同类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性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早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油气储量主要分在中-低或低矿化度地层中,中期型凹陷主要分在中矿化度地层中,早-中期型凹陷主要分布在中-高矿化度地层中;除早期型廊固凹陷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弱超压和中水头带地层中,其它类型凹陷主要分布在常压和低水头带地层中;早期型和中-晚期型凹陷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浅部水交替强烈带,早-中型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部水交替缓慢带和深部水交替阻滞带,中期型凹陷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部水交替缓慢带。
张维[5](2018)在《东营凹陷南坡沙一段沉积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南坡沙河街组沙一段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本文依据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了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沙一段层序和沉积体系综合研究。研究认为: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沙一段可单独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对应SQs1,并可细分为湖侵体系域及湖退体系域,其缓坡层序地层模式明显受控于湖平面的升降及物源供给等因素。沙一段沉积期构造稳定,古地形坡度小,地形宽缓(东段0.52°1.29°,西段0.5°1.8°),气候相对湿润,湖盆水体范围约9.2m52m,沉积物供应充足,东段主要发育大面积展布、较粗粒的辫状河三角洲,西段南部主要发育面积局限的辫状河三角洲,西段高青断层下降盘主要发育小型扇三角洲且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根据东营凹陷南坡沙一段沉积相带的发育规律,预测有利砂体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及扇体前缘滩坝砂体,为指导后续的岩性油气勘探奠定了沉积地质基础。
李桥[6](2018)在《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纪“源—汇”系统及砂体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源-汇”系统研究逐渐成为沉积学领域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于理解沉积体系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Es4s-Es2x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录井、测试等资料,遵循“源-渠-汇-时”的研究思路,系统研究了“源-汇”系统类型、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控制下的砂体分布特征。依据源区母岩、构造、气候、源区面积等特征,将研究区陈家庄凸起划分为利津、胜坨、民丰三个物源区。Es4s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强烈,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化,源区面积最大,中生界、古生界及太古界共同供源,物源供给能力最强,民丰地区供源能力稍弱。Es3x沉积时期,构造活动仍较强,气候湿润、源区面积减小,太古界供源为主,源区物源供给能力大规模降低,胜坨地区古生界与中生界供源比例较高,物源供给能力相对较强。Es3z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强度减小,源区面积扩大,风化剥蚀时间长,气候与母岩具有继承性质,物源供给能力基本保持不变。Es3s沉积时期,气候湿润,构造强度大幅降低,母岩中太古界比重的增加,利津、胜坨地区供源能力大幅降低,民丰地区供源能力略有加强。Es2x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弱,母岩继承上个时期特点,气候向干旱转化、源区面积增大,物源供给能力逐渐变强。研究区发育古沟谷、构造转换带以及古斜坡三种类型物源通道。输送通道的时空发育演化控制着物源输送能力:时间上物源输送能力逐渐减弱;空间上Es4s-Es3x沉积时期胜坨地区与民丰地区物源输送能力相对较强,利津地区最弱;Es3z-Es2x沉积时期民丰地区物源输送能力最强,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弱。沉积相由Es4s-Es3x沉积时期的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坡积扇以及湖底扇过渡到Es3z沉积时期的扇三角洲与近岸水下扇,Es3s沉积时期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与三角洲以及Es2x沉积时期的三角洲。研究区古近纪“源-汇”系统属于陡坡带古“源-汇”系统类型,主要发育(1)凸起-古沟谷-近岸水下扇(-湖底扇)、(2)凸起-古沟谷-扇三角洲(-湖底扇)、(3)凸起-构造转换带-扇三角洲/湖底扇、(4)凸起-古斜坡-坡积扇、(5)凸起-古沟谷-三角洲等5种“源-汇”耦合模式。利津地区主要发育(2)类耦合模式,胜坨地区由Es4s-Es3x沉积时期(1)、(3)类向Es3z-Es3s沉积时期(2)类以及Es2x沉积时期(5)类耦合模式逐渐转化,民丰地区主要发育(1)类耦合模式,在Es4s与Es3x-Es2x沉积时期还分别发育(4)类与(5)类耦合模式。“源-汇”系统对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干断裂结构及活动强度控制沉积砂体成因类型;源区供源能力控制沉积砂体规模;物源通道与坡折带组合控制砂体发育位置。
马义权[7](2017)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岩相学及古气候记录》文中指出古气候对湖相页岩的沉积过程和有机质的富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湖盆流域古气候的重建对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始新世沙河街组的沙三段下亚段(Es3L)为例,通过详细的岩心宏观描述和薄片微观观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在研究区罗69井沙三段下亚段岩心中识别出块状灰质页岩相和纹层状灰质页岩相等两种主要的页岩岩相类型。古气候判别指标Ln(Al2O3/Na2O),湖水盐度指标B/Ga和氧化还原条件指标V/(V+Ni)的变化表明,块状灰质页岩相沉积于一个浅水且盐度较高的小型湖泊中,湖水主要为缺氧-贫氧状态,湖泊流域的古气候较为干旱和寒冷,而纹层状灰质页岩相沉积于深水且水体分层的大型湖泊中,该湖泊具有缺氧和高盐度的底层湖水以及含氧且低盐度的表层湖水,古气候在该岩相沉积时期更加潮湿和温暖。罗69井沙三段下亚段岩心的主要岩相组合从纹层状灰质页岩相主导的岩相组合转变为块状灰质页岩相主导的岩相组合,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湖盆流域的古气候由温暖和潮湿变得比较寒冷和干旱。与此同时,湖泊由深水湖演化为浅水湖,这种古气候的转变可能是中-晚始新世全球气候变冷在研究区的响应。尽管沾化凹陷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随着时间推移,湖平面、湖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湖水的化学特征和陆源输入量等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湖泊在高水位期和低水位期的平均总有机碳含量却没有太大的差别。湖泊高水位期中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湖水表层的古生产力、碳酸盐的生产率和对有机质的稀释程度以及有机质的保存条件,而在古湖泊低水位期有机质的富集仅受湖水表层的生产力控制。尽管古气候对页岩的沉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区域的构造活动也控制着页岩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页岩为例,综合东营凹陷牛页1井和樊页1井两口钻井的岩心宏观描述、薄片微观观察、页岩的矿物学研究、TOC和化学风化指数CIA*和Ln(Al2O3/Na2O)等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盆地范围的连井剖面,在沙四段上亚段中识别出四种主要的页岩岩相类型,包括:(1)沉积于浅水盐湖的蒸发岩薄夹层页岩相、(2)沉积于浅水开放湖泊的前三角洲环境的含粉砂富粘土质页岩相、(3)沉积于深水、分层和不完全对流湖泊环境且伴随频繁地震活动的纹层状灰质页岩相和(4)沉积于浅水且富氧湖水环境的块状灰质页岩相。研究区沙四段上亚段由下而上由蒸发岩薄夹层页岩相主导的岩相组合演化为含粉砂富粘土质页岩相主导的岩相组合,最后演化为纹层状灰质页岩相主导的岩相组合,说明了全盆地范围内页岩的沉积过程、湖平面、湖水化学条件和湖泊古水文学性质等方面发生了相应变化。上述这些变化反映了沉积物和水的供给量与湖盆的可容纳空间的比例发生了转变,而且沉积物和水的供给量与湖盆的可容纳空间主要受控于湖盆流域的古气候和盆地的伸展构造运动的影响。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东营湖盆由欠补偿盐湖演化为浅水补偿湖盆,最后演化为深水补偿湖盆。在此过程中古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干旱转变为潮湿,同时盆地由浅水补偿湖盆转化为深水补偿湖盆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伸展构造引起的盆地沉降作用的影响,因此证实了古气候和构造活动是控制沙四段上亚段湖相页岩古水文条件和沉积过程的主要因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沾化凹陷和东营凹陷典型钻井岩心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对中国东部在中-晚始新世存在的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页岩中的碳酸盐未经历明显成岩作用的改造,且样品的δ18O值能够反映页岩沉积时期原始的温度和水的同位素特征。通过将样品中的δ18O值与现今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认为种类1样品中的δ18O值反映了降雨量的变化,进一步推断这种降雨量的变化代表了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较强的东亚季风会引起较强的夏季降雨,导致降雨的δ18O值偏负,反之,会造成降雨的δ18O值偏正。根据始新世中国气候带的分布模式,认为济阳坳陷在中-晚始新世可能处于温带和干旱带(副热带高压)的交界处。虽然副热带高压覆盖区通常为干热的环境,但是当东亚季风增强时这种干热的气候会有所缓解,而且由于受到始新世全球气候逐渐变冷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会向南移动。在中-晚始新世,东亚季风在中国东部表现为五个演化阶段,并归纳为两期由强变弱的旋回,其中第一个旋回主要发生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第二个旋回主要发生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
罗胜元[8](2014)在《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文中指出渤南洼陷为沾化凹陷中的一个次级洼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异常高压极为发育。目前发现的构造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常压带,而岩性油气藏多分布在异常高压区。渤南洼陷沙三、四段烃源岩层系内超压系统与油气生成和运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深层泥岩和砂岩异常高压的形成演化明显地控制着成藏动力作用及油气成藏过程,超压系统的研究对渤南洼陷沙三段(Es3)和沙四段(Es4)油气勘探方向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渤南洼陷沙三、四段烃源岩层系发育的大规模分布的地层超压作为研究目标,利用测-录井、试油测试、地震、岩心测试以及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资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现今超压的静态分布特征,超压成因及欠压实和生烃等不同增压机制的相对贡献;利用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分析方法探讨了超压流体来源、形成时期及与超压封闭相关的成岩作用;基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压力环境下油气驱动机制的差异性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超压特征及成因和超压响应及预测(1)根据456口探井的2981个实测地层压力数据,揭示渤南洼陷大规模超压系统出现在深层沙三、四段,实测砂岩异常高压埋深在2300-4200m,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5,压力系数>1.5的强超压发育在约3000m深度以下。利用实测压力和测井曲线资料对单井超压特征分析表明:①超压层段泥岩具有高声波时差值,泥岩密度对超压的响应较为复杂;②渤南洼陷除局部地区沙一段出现低幅度超压带(欠压实超压带)外,深部沙三、四段常发育上、下两个超压带,上超压带发育在沙三段中~下亚段,下超压带发育在沙四段上亚段,上、下超压带之间被沙四段顶部膏盐层分隔;③渤南洼陷超压顶界面埋深变化在2950-3150m范围,超压顶界面深度由西向东逐渐变深,这主要是由于烃源岩的埋深变化和地层含砂率的影响导致的。(2)根据超压系统的高时差及低速响应特征,利用3439个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换算层速度,通过5口井的VSP测井速度对层速度进行标定和校正,在此基础上应用Fillippone公式,用地震层速度预测超压,实现了渤南洼陷的三维超压体的可视化,即可对超压体从任意方向切片观察洼陷内超压的空间展布。在减小利用地震层速度预测超压的误差方面,采取了VSP速度优化校正地震层速度,对每个速度谱点分别求取最大、最小压实速度,经预测和实测超压值与层速度的关系对偏小的超压预测值进行补偿,使得82%的预测数据误差在±10%的范围内。(3)利用测井、测压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深部大规模超压主要是由生油增压作用造成,不均衡压实作用可能仅具有次要的意义。主要证据有:①超压储层主要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是高压含烃流体充注的结果;②超压分布与成熟烃源岩层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超压段烃源岩主要处于生油阶段,渤南深洼区局部热裂解成因天然气可对超压形成有贡献;③岩心观察发现烃源岩发育含油微裂缝,可能指示生油增压导致岩石破裂排油;④盆地模拟恢复古压力演化史显示,早期超压是不均衡压实成因,受后续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减弱,而深部超压与生油增压作用有关;⑤不同超压成因机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机制不同,可根据泥岩声波时差、密度和中子孔隙度与垂向有效应力的关系判断超压成因,渤南洼陷发育的强超压(压力系数>1.5)和中等强度超压(压力系数在1.3~1.5)以及部分弱超压(压力系数为1.1~1.3)与生油增压(流体膨胀)有关,部分中、低强度超压成因可能有欠压实的贡献,但是生油增压作用对该洼陷深部大规模超压的贡献最为重要。利用超压地层的垂向有效应力与声波速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确定生油增压与欠压实增压的相对贡献率,生油增压贡献率随压力系数增大而增大,压力系数大于1.5的高幅度超压中生油增压比率在60%以上,增压值在15~25MPa之间。(4)渤南洼陷纵向上发育三个超压系统,较浅层沙一段地层发育弱超压带,研究认为是欠压实成因的超压带;沙三、四段发育上、下两个超压系统,沙三中、下亚段的强超压系统构成本区超压地层的主体,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下超压系统。沙一段上部泥岩、沙三中亚段上部的互层泥岩和致密砂岩、沙四上亚段顶部的膏盐层为超压系统的封隔层,封隔层分布的连续性和封闭能力以及断裂的分布和启闭性对超压系统的特征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2.超压地层中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流体特征(1)根据753片砂岩薄片镜下观察,渤南洼陷超压的沙三、四段地层中的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细砂岩为主;砂岩矿物成分石英含量为20~62%,长石含量为9~40%,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相当;岩屑含量为8~63%,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岩屑和泥质岩岩屑;杂基含量2~10%,为泥质和微晶硅质成分。砂岩机械压实较强烈,石英和长石颗粒间主要为线接触、塑性颗粒挤压变形,石英颗粒有压溶现象;砂岩中胶结物含量平均为17.5%,主要是碳酸盐、粘土矿物和自生石英、长石等:常见碳酸盐交代长石;超压地层砂岩中存在两期溶蚀作用,以长石溶蚀和碳酸盐溶蚀常见。根据岩石结构、自生矿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分析了砂岩的成岩序列和成岩演化阶段。(2)根据研究区859对地层水化学资料,渤南洼陷地层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NaHCO3)为主,其次为氯化钙型(CaCl2);矿化度大于20g/L的地层水出现在深度大于3200m的Es3、Es4段地层,随深度增加各类离子含量表现出阶梯状增大,根据地层水离子和组合系数在深度上变化,垂向上可划分出三类水文地质环境:①油田水强交替区,深度范围在0~1300m(Nm底界);②油田水弱交替区,深度在1300~2840m(沙三段超压系统顶界面),矿化度、Na++K+、Cl浓度以及盐化系数随深度增加基本保持不变,Mg2+、SO42-离子含量略微增加;③油田水交替阻滞区,深度大于2840m,矿化度,Na++K+、Mg2+、Cl-和S042-离子浓度以及盐化系数和阳离子交换吸附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加大,并在强超压发育深度的3673m达到最大值。地层水HC03离子、变质系数和钠氯系数大小变化以2000m(东营组顶界区域不整合面)深度为界。水化学场与超压系统相互作用及烃类生成控制着水-岩和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及流体交换和油气的运移和成藏。(3)根据对研究区沙三、四段24块砂岩样品中80个油包裹体和156个盐水包裹体的观测,渤南洼陷次生矿物包裹体中的三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65~75℃、75~100℃和100~120℃,对应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80~90℃、105~115℃和125~150℃。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图得到渤南洼陷沙四段和沙三段砂岩储层的油气充注期次有三期:第一期大约为34~24Ma,油气充注较弱;第二期大约为16~12Ma,充注流体的古盐度低,为0~4wt%NaCl;第三期大约为5~2Ma,流体的古盐度高,为2~20wt%NaCl。根据29块砂岩全岩x衍射矿物定量和74个砂、泥岩样品的碳酸盐C、O同位素温度换算,灰质砂岩中与沉积有关的碳酸盐成岩温度在27.5~32℃,泥岩中碳酸盐温度范围为39~69℃;砂岩中早期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温度在73.5~91.3℃;晚期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温度分布在100.9~136.7℃,平均为117℃。(4)砂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可以分为两类,Ⅰ类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PDB在-2-+4‰范围,δ18OpDB在-15.02~-10.3%o;Ⅱ类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PDB小于-2‰,δ18OpDB在-11.13~-17.83%0范围。Ⅱ类碳酸盐C同位素与O同位素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表明碳的来源和成岩温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与烃源岩随温度增加的生、排烃活动有关。两类碳酸盐中的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比值不同,镜下特征也有差异,早期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为橙红色;晚期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为暗红色。碳酸盐胶结物阴极发光强度体现了成岩流体介质的变化,阴极发光的环带结构表明了成岩过程中碳酸盐胶结物与多期Mn、Fe离子含量和盐度不同的流体充注有关。3.不同压力系统中油气运聚成藏分析(1)根据渤南洼陷烃源岩成熟、生排烃史模拟和流体势计算结果表明:①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现今镜质体反射率在0.6~1.3之间,处于主生油期;②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过程主要分为两期,早期在30~24Ma之间,晚期在16Ma~现今,馆陶组沉积末期生、排烃最重要;③洼陷流体势能计算表明,渤南洼陷深洼陷边缘的南部缓坡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东营组末期主要是来自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油气发生运移和成藏过程,馆陶组末期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及产生的烃类聚集成藏最重要,空间上烃类自高势能区向低势能区运移、聚集,主要发生在馆陶组末期约5Ma至现今。(2)对流体势能计算和流体运移的动力和阻力分析,将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为超压系统和常压开放系统,由超压区向常压区,空间上和时间上驱动机制、成藏动力系统和动力作用方式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洼陷中部超压系统内的砂岩含油饱和度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常压带以浮力为油气成藏动力,油气充满程度受储层物性的复杂控制;深部超压封存系统中浮力驱动的成藏作用较弱,异常高压的存在降低了储层物性下限,有利于深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岩层之下或膏岩层之间的岩性砂岩油气藏,常为高压油气藏。
陈中红,王黎,杨勇,查明[9](2009)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水化学场对湖盆演化的响应及其油气意义》文中提出通过对沾化凹陷古近系1160条数据体的试油资料、原油物性资料的分析,对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到东营组的水化学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沾化凹陷古近系水化学场分布特征与湖盆演化的旋回性有良好对应关系,从湖盆的断陷初期阶段到断陷鼎盛阶段(沙河街组四段到三段),湖盆水体加深及淡化,矿化度及氯离子含量平均值逐渐下降;而在湖盆的总体萎缩阶段(从沙河街组二段到东营组沉积期),水体总体变浅,矿化度及氯离子含量平均值总体增大。在各阶段,地层水类型均以NaHCO3型占绝对优势(比例达到80%),显示了典型的开放型湖盆的地层水场特征。NaHCO3型地层水主要分布于地层水矿化度较低(<15g/L)的地层中,指示了水交替活动强烈的开放水文环境,对油气保存不利;而相对较高矿化度(≥15g/L)的NaHCO3型地层水主要分布于生烃洼陷(渤南洼陷等)内部及义东断裂构造带附近,其成因主要与油气田形成和高含量的、以深部幔源为主的CO2气及断裂沟通有关,其对应的原油密度基本小于0.9g/mL,指示了相对有利的油气保存环境。
张小涛[10](2009)在《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济阳坳陷隐蔽油藏勘探潜力巨大,测算的剩余可探明资源量在20×108t以上,滩坝油气藏就是其中之一。沾化孤北洼陷发育大量的滩坝储集层,目前已知的主要分布在桩西油田和五号桩油田,层位以沙河街组为主,主要分布在沙一段、沙二段和沙四上亚段。沾化孤北洼陷有三套具有生烃能力的烃源岩,从下到上依次为沙四下亚段、沙三下和沙一段。其中,沙四上亚段为咸水~盐湖中沉积的一套具有较强生烃能力的优质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为Ⅱ1型为主。沙三下为半咸湖沉积环境中沉积的一套以Ⅰ型干酪根为主的优质烃源岩。沙一为咸水~半咸水环境沉积的一套烃源岩,尽管其以Ⅰ型干酪根为主,但由于埋深浅,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所以不能成为很有效的烃源岩。本研究共取了孤北洼陷12个沙河街组滩坝油藏油样(沙一段、沙二段和沙四上亚段各有4个),通过对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选定Pr/Ph、伽马蜡烷指数、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和一系列的成熟度参数(如甾烷异构化参数C29aaaS/S+R、二苯并噻吩、Ts/Tm等)来作为油源对比的主要参数。通过油源对比,可以看出孤北洼陷沙河街组北部滩坝油藏主要由沙三下烃源岩供烃,南部主要由沙一段烃源岩供烃,并且存在混源油。通过对孤北洼陷沙河街组滩坝油藏生、储、盖、成藏动力等成藏要素的研究,其成藏特征具有如下特点:①断裂发育,多为正断层,为控制滩坝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②油藏类型多样化,形成了一些断块油气藏、断层遮挡-岩性尖灭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断层遮挡-地层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③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物性较差,为中孔低渗,油气在滩坝砂体中运移表现为非达西流,并受到毛管力和“贾敏效应”阻力的阻挡,因此,其对盖层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砂层厚度、储层物性、泥质含量、和砂体在层序中的位置控制了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的含油性。通过对桩83块沙四上亚段滩坝油气藏的剖析,其原油物性好,主要是由沙三下烃源岩供烃,断层为主要的运移通道,同时砂体岩性、砂体物性及其非均质性控制了储层的含油性
二、济阳坳陷沾化断陷湖盆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阳坳陷沾化断陷湖盆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渤南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生烃潜力 |
3 含油气系统特征 |
3.1 沙四上亚段 |
3.2 沙三下亚段 |
4 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 |
4.1 控制因素 |
4.1.1 烃源岩 |
4.1.2 储集性能 |
4.1.3 优质盖层 |
4.1.4 断层 |
4.2 油气分布 |
5 结论 |
(2)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济阳坳陷主力烃源岩及油气藏分布研究现状 |
1.2.2 济阳坳陷盆地构造研究现状 |
1.2.3 济阳坳陷断层研究现状 |
1.2.4 济阳坳陷岩性和裂缝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生储盖特征 |
2.3.1 烃源岩特征 |
2.3.2 储层特征 |
2.3.3 盖层特征 |
第三章 济阳坳陷烃源岩与已发现油气藏特征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油气藏特征与分布 |
3.2.1 烃源岩层系油气藏 |
3.2.2 烃源岩上覆层系层系油气藏 |
3.3 济阳坳陷已发现油气藏成因来源分析 |
3.3.1 济阳坳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2 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3.3 济阳坳陷已发现油气藏油源特征 |
第四章 济阳坳陷主要成藏构造组合的组成 |
4.1 济阳坳陷典型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
4.1.1 凹隆组合构造的定义及划分 |
4.1.2 T_6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
4.1.3 T_2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
4.1.4 T_1反射层现今凹隆组合构造分区 |
4.1.5 济阳坳陷古今凹隆组合构造对比 |
4.2 济阳坳陷岩性组合构造特征 |
4.2.1 岩性组合类型及分布 |
4.2.2 岩性组合构造变形 |
4.3 济阳坳陷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
4.3.1 断层-岩层平面组合 |
4.3.2 断层断开岩层层位 |
4.3.3 断层面构造 |
4.3.4 断层断面与两侧岩层产状组合 |
4.3.5 断层活动性 |
4.3.6 断层缝隙维持性 |
4.3.7 重点断层-岩层组合构造 |
第五章 济阳坳陷成藏构造组合与油气藏的关系 |
5.1 成藏构造组合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
5.1.1 凹隆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
5.1.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
5.1.3 岩性组合与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 |
5.2 成藏构造组合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5.2.2 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分布特点 |
5.2.3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对油气分布影响 |
5.3 济阳坳陷初步勘探建议 |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
6.1 主要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渤海湾盆地辛48及永66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气驱油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
0.2.2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断层岩渗漏通道 |
0.2.3 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的研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1.2 地层及环境特征 |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1.3.1 烃源岩特征 |
1.3.2 储层特征 |
1.3.3 盖层特征 |
第二章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目标断裂发育分布特征 |
2.1 辛48 区块目标断裂发育分布特征 |
2.2 永66 区块目标断裂发育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渗漏机理及主控因素分析 |
3.1 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渗漏通道特征 |
3.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机理及其主控因素 |
3.2.1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机理 |
3.2.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主控因素 |
3.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裂缝渗漏机理及其主控因素 |
3.3.1 气驱油开发过程断层岩裂缝渗漏机理 |
3.3.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主控因素 |
3.3.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主控因素 |
第四章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4.1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4.1.1 断层岩排替压力的确定 |
4.1.2 断圈内储层油气剩余压力的确定 |
4.1.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4.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4.2.1 围岩张性破裂压力的确定 |
4.2.2 断层岩张性破裂压力的确定 |
4.2.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4.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方法 |
4.3.1 断层岩剪切破裂压力的确定 |
4.3.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第五章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定量评价 |
5.1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1.1 辛48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1.2 永66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孔隙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2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2.1 辛48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2.2 永66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张性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3 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3.1 辛48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5.3.2 永66 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剪切裂缝渗漏临界条件定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陆相断陷盆地典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地质流体的研究 |
1.3.2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
1.3.3 地层水动力特征研究 |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主要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主要的研究思路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典型凹陷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差异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1.3 构造特征 |
2.2 凹陷类型划分 |
2.3 不同类型凹陷沉积特征差异性 |
2.3.1 不同类型凹陷新生代地层厚度差异 |
2.3.2 不同类型凹陷新近系-第四系(N-Q)地层厚度差异 |
2.3.3 不同类型凹陷孔店组-沙四段(Ek-Es4)地层厚度差异 |
2.3.4 不同类型凹陷沙三段-东营组(Es3-Ed)地层厚度差异 |
2.3.5 不同类型凹陷沉积相差异 |
2.3.6 不同类型凹陷沉积速率差异 |
2.4 不同类型凹陷构造活动及演化差异 |
2.4.1 不同类型凹陷二级构造单元及差异 |
2.4.2 不同类型凹陷控凹断层活动差异 |
2.4.3 不同类型凹陷地层抬升和剥蚀厚度差异 |
2.4.4 不同类型凹陷埋藏史差异 |
第3章 典型凹陷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差异 |
3.1 典型凹陷地层水地球化学总体特征及其差异性 |
3.1.1 地层水矿化度及其差异性 |
3.1.2 地层水化学类型及其差异性 |
3.1.3 地层水离子比值特征及其差异性 |
3.1.4 地层水特征差异性原因 |
3.2 主要层系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差异性 |
3.2.1 古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差异性(以Es4 为例) |
3.2.2 新近系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差异性(以Ng为例) |
3.2.3 潜山地层水特征及其差异 |
3.3 地层水化学成因及其差异性 |
3.3.1 地层水化学成因类型划分 |
3.3.2 地层水化学成因研究 |
3.3.3 不同类型凹陷地层水成因差异分析 |
第4章 典型凹陷流体动力特征及其差异性 |
4.1 地层压力特征及其差异性 |
4.1.1 储层压力分布特征及差异 |
4.1.2 烃源岩压力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
4.1.3 不同类型凹陷压力结构特征及其差异 |
4.1.4 不同类型凹陷压力特征差异原因 |
4.2 不同类型凹陷温压耦合特征及其差异 |
4.2.1 温度场特征及其差异 |
4.2.2 温压耦合特征 |
4.2.3 温压耦合特征差异原因 |
4.3 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特征及其差异性 |
4.3.1 水头分布特征及差异 |
4.3.2 流动动力系统划分及其特征 |
第5章 不同类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5.1 不同类型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差异 |
5.1.1 烃源岩特征差异 |
5.1.2 储层层位和岩相差异 |
5.1.3 区域盖层层位差异 |
5.1.4 生储盖组合差异 |
5.1.5 主要成藏时期差异 |
5.2 流体活动差异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5.2.1 不同类型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
5.2.2 水化学场特征差异对油气储量分布影响 |
5.2.3 压力特征差异对油气储量分布影响 |
5.2.4 温压耦合特征差异对油气储量分布影响 |
5.2.5 水头特征差异对油气储量分布影响 |
5.2.6 水动力系统特征差异对油气储量分布影响 |
5.3 流体活动差异对油气运移和成藏的影响 |
5.3.1 流体活动差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5.3.2 流体活动差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5.3.3 典型凹陷流体动力作用下的成藏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东营凹陷南坡沙一段沉积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 |
1.2.3 源-汇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工区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地质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 |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2.1 地震识别标志 |
3.2.2 测井识别标志 |
3.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3.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3.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
3.3.3 平面层序展布特征 |
3.4 缓坡层序地层模式与主控因素 |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1 岩心相分析 |
4.1.1 岩性类型 |
4.1.2 岩性粒度分析 |
4.1.3 泥岩颜色 |
4.1.4 沉积构造 |
4.2 测井相标志 |
4.3 地震相分析 |
4.4 沉积相类型 |
4.4.1 辫状河三角洲 |
4.4.2 扇三角洲 |
4.4.3 湖相 |
4.5 单井-连井相分析 |
4.5.1 单井相特征 |
4.5.2 连井相特征 |
第5章 沉积体系展布及沉积模式 |
5.1 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5.1.1 沙一下亚段沉积体系展布 |
5.1.2 沙一上亚段沉积体系展布 |
5.2 沉积体系演化及沉积模式 |
5.2.1 沉积体系演化 |
5.2.2 沉积模式 |
第6章 源-汇系统与沉积主控因素分析 |
6.1 物源综合分析 |
6.1.1 古地貌特征 |
6.1.2 沉积物搬运通道刻画 |
6.1.3 源-汇系统特征与耦合 |
6.2 断裂活动控沉积作用分析 |
6.3 古气候和古水深 |
6.3.1 孢粉特征与古气候 |
6.3.2 介形类特征与古水深 |
第7章 地震沉积学研究及应用 |
7.1 90 °相位转换技术 |
7.2 同相轴等时化处理技术 |
7.3 地层切片技术 |
7.4 重点地区地层切片制作 |
7.5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
7.6 有利砂体分布预测 |
7.6.1 砂体分布特征 |
7.6.2 平面砂体展布及有利储集砂体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纪“源—汇”系统及砂体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古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孔店组 |
2.2.2 沙河街组 |
2.2.3 东营组 |
2.3 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
2.4 古近纪气候特征 |
第三章 物源区供源特征及演化 |
3.1 陈家庄凸起演化特征 |
3.2 供源母岩性质及演化 |
3.2.1 供源母岩类型 |
3.2.2 供源母岩演化特征 |
3.3 主干断裂活动强度演化 |
3.4 陈家庄凸起物源供给能力特征及演化 |
第四章 古地貌特征 |
4.1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结果 |
4.2 物源通道类型识别及其特征 |
4.2.1 北部凸起区古沟谷特征 |
4.2.2 构造转换带特征 |
4.2.3 古斜坡特征 |
4.3 坡折带类型及特征 |
4.4 沉积物输送方式及输送能力演化 |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
5.1 沉积相类型 |
5.1.1 近岸水下扇相 |
5.1.2 扇三角洲相 |
5.1.3 三角洲相 |
5.1.4 坡积扇相 |
5.1.5 湖底扇 |
5.2 沉积相演化特征分析 |
第六章 古近纪“源-汇”系统时空演化及砂体分布 |
6.1 古近纪“源-汇”系统厘定 |
6.2 不同时期“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2.1 Es4s“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2.2 Es3x“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2.3 Es3z“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2.4 Es3s“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2.5 Es2x“源-汇”系统特征及砂体分布 |
6.3 “源-汇”系统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
6.3.1 主干断裂结构及活动强度控制砂体成因类型 |
6.3.2 源区供源能力控制砂体规模 |
6.3.3 物源通道控制沉积物搬运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岩相学及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岩相的研究进展 |
1.2.2 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国内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成果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沾化凹陷的地层组成 |
2.3 东营凹陷的地层组成 |
2.4 构造演化 |
第三章 沾化凹陷页岩岩相划分及特征 |
3.1 概况 |
3.2 沙三段下亚段页岩特征 |
3.3 岩相特征 |
3.3.1 块状灰质页岩相 |
3.3.2 纹层状灰质页岩相 |
3.4 岩相的成因分析 |
3.4.1 块状灰质页岩相 |
3.4.2 纹层状灰质页岩 |
3.5 气候对页岩沉积过程的控制 |
3.6 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机理 |
第四章 东营凹陷页岩岩相划分及特征 |
4.1 沙四段上亚段页岩特征 |
4.2 岩相特征 |
4.2.1 蒸发岩薄夹层页岩相 |
4.2.2 含粉砂富粘土质页岩相 |
4.2.3 纹层状灰质页岩相 |
4.2.4 块状灰质页岩相 |
4.3 岩相组合 |
4.4 LA 3 中的变形构造分析 |
4.5 岩相组合的区域分布特征 |
4.6 岩相成因分析 |
4.6.1 蒸发岩薄夹层页岩相 |
4.6.2 含粉砂富粘土质页岩相 |
4.6.3 纹层状灰质页岩相 |
4.6.4 块状灰质页岩相 |
4.7 伸展构造的沉积变形响应 |
4.8 岩相发育与层序耦合关系及其演化背景分析 |
4.9 沉积演化模式及其控制因素 |
第五章 中-晚始新世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及其沉积学响应 |
5.1 概述 |
5.2 页岩岩石学、矿物学和主量元素分析 |
5.3 页岩稳定C、O同位素分析 |
5.4 变化阶段划分 |
5.5 碳酸盐氧同位素的指代意义 |
5.5.1 成岩作用的排除和蒸发作用的评估 |
5.5.2 大气降雨对碳酸盐 δ18O值的影响 |
5.5.3 种类1样品中 δ18O值的解释 |
5.6 中国东部中-晚始新世东亚季风的特征及其沉积学响应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沉积物压实作用 |
1.2.2 超压成因类型 |
1.2.3 超压测井机理及解释 |
1.2.4 超压封盖层形成与成岩作用 |
1.2.5 渤南洼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类容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含油气特征 |
§2.1 构造单元划分与演化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构造演化 |
§2.2 盆地沉降、充填特征 |
2.2.1 沉降史分析 |
2.2.2 构造沉降与充填序列 |
2.2.3 岩性充填序列 |
2.2.4 沉积相展布特征 |
§2.3 烃源岩特征 |
2.3.1 烃源岩分布及地化特征 |
2.3.2 烃源岩热演化及排烃史 |
§2.4 油气富集特征 |
2.4.1 油气富集样式 |
2.4.2 渤南洼陷油气藏分布规律 |
第三章 超压系统特征及演化 |
§3.1 实测砂岩超压特征 |
3.1.1 流体压力 |
3.1.2 地层温度 |
§3.2 泥岩超压响应特征及预测 |
3.2.1 数据处理与压力预测方法 |
3.2.2 泥岩超压测井响应 |
§3.3 超压结构特征 |
3.3.1 剖面压力结构 |
3.3.2 超压段岩性构成 |
3.3.3 超压结构主控因素 |
§3.4 超压成因 |
3.4.1 前人研究成果 |
3.4.2 超压成因间接证据 |
3.4.3 泥岩有效应力特征 |
3.4.4 超压成因及贡献 |
§3.5 超压地震速度响应特征及预测 |
3.5.1 超压地震速度响应及速度获取 |
3.5.2 地震压力三维可视化 |
3.5.3 超压预测误差分析与校正 |
§3.6 超压演化史 |
3.6.1 超压演化史模拟 |
3.6.2 流体包裹体恢复超压演化史 |
第四章 超压砂岩成岩作用及流体特征 |
§4.1 油气盖层与超压封隔层 |
4.1.1 盖层类型和作用 |
4.1.2 渤南洼陷压力封隔层 |
§4.2 砂岩储层的基本特征 |
4.2.1 沉积学特征 |
4.2.2 岩石学特征 |
4.2.3 碎屑结构 |
4.2.4 胶结物类型与含量 |
4.2.5 储层物性 |
§4.3 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损失机理 |
4.3.1 压实作用 |
4.3.2 胶结作用 |
4.3.3 溶解作用 |
4.3.4 其它作用 |
4.3.5 成岩减孔机理 |
§4.4 成岩环境与成岩演化历史 |
4.4.1 早期成岩环境 |
4.4.2 今地层水化学场特征 |
4.4.3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
§4.5 流体活动温度特征 |
4.5.1 烃类流体特征及其形成与充注 |
4.5.2 氧同位素温度特征 |
§4.6 流体活动与胶结物成岩特征 |
4.6.1 烃源岩热演化与酸性流体形成 |
4.6.2 碳酸盐胶结物与古流体活动 |
第五章 超压系统控制油气运聚分析 |
§5.1 关键成藏期油势分析 |
5.1.1 基本原理及参数选取 |
5.1.2 油气运聚演化史 |
§5.2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
5.2.1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
5.2.2 超压区内油气成藏 |
5.2.3 常压区油气运移、成藏 |
5.2.4 膏岩层系对压力及成藏的影响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滩坝油藏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3 任务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沾化凹陷概况 |
2.1.2 孤北洼陷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孤北洼陷油源特征及对比分析 |
3.1 孤北洼陷烃源岩特征 |
3.1.1 孤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特征 |
3.1.2 孤北洼陷沙三下烃源岩特征 |
3.1.3 孤北洼陷沙一段烃源岩 |
3.2 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沙四上滩坝原油物性特征 |
3.2.2 原油族组成特征 |
3.2.3 原油饱和烃馏分组成特征 |
3.2.4 原油成熟度 |
3.2.5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3.3 孤北洼陷沙一、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原油族组成特征 |
3.3.2 原油饱和烃馏分组成特征 |
3.3.3 原油成熟度 |
3.3.4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3.4 孤北凹陷不同层段原油特征的综合对比及其油源对比 |
3.4.1 原油的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
3.4.2 原油的甾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
3.4.3 原油的其它地球化学特征 |
3.3.4 孤北洼陷滩坝油藏原油油源识别 |
第四章 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储层含油性分析及油气渗流特征 |
4.1 沙四上滩坝储层特征 |
4.2 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储层的含油性及其影响因素 |
4.2.1 滩坝砂体含油性和砂层厚度的关系 |
4.2.2 滩坝砂体含油性与泥质含量的关系 |
4.2.3 滩坝砂体含油性与距离生烃中心远近的关系 |
4.2.4 滩坝砂体含油性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4.2.5 滩坝砂体含油性与砂体在层序位置上的关系 |
4.3 沙四上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非达西流运移和贾敏效应 |
4.3.1 油气在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非达西流运移 |
4.3.2 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贾敏效应”力和毛细管力 |
第五章 孤北洼陷滩坝油藏成藏要素和成藏模式分析 |
5.1 孤北洼陷下第三系烃源岩对比分析 |
5.1.1 烃源岩厚度 |
5.1.2 有机质丰度 |
5.1.3 有机质类型 |
5.1.4 有机质成熟度 |
5.2 储层条件 |
5.3 盖层条件 |
5.3.1 沙四段盖层 |
5.3.2 沙三段盖层 |
5.3.3 沙一段盖层 |
5.4 油气的输导格架 |
5.4.1 输导格架的分类 |
5.4.2 断裂输导体系 |
5.4.3 不整合输导体系 |
5.5 超压发育与滩坝油气成藏 |
5.5.1 异常压力概念及产生机制 |
5.5.2 孤北洼陷超压发育情况 |
5.6 滩坝油气成藏模式 |
5.6.1 根据烃源岩储层的配置关系划分 |
5.6.2 根据圈闭类型分类 |
第六章 桩83 块沙四上滩坝油藏详细剖析 |
6.1 桩83 块沙四上滩坝原油物性特征 |
6.2 桩83 块沙四上滩坝原油烃源岩及其配置关系 |
6.3 断层控制沙三下来源的原油进入桩83 块 |
6.3.1 断层发育情况 |
6.3.2 断裂活动发育期 |
6.3.3 利用地质录井追踪油气运移路径 |
6.3.4 断裂活动与滩坝油气成藏 |
6.4 砂岩输导与含油性 |
6.4.1 砂体岩性和物性控制了桩83 块滩坝储层的含油性 |
6.4.2 砂体的非均质性控制了桩83 块储层内的油气的分布范围 |
6.4.3 砂体的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下的油气运移优势通道 |
6.4.4 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在层内平面上的分布 |
6.5 桩83 块沙四上滩坝油藏的封闭条件 |
6.5.1 地层水特征 |
6.5.2 矿化度和氯离子浓度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济阳坳陷沾化断陷湖盆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渤南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含油气系统分布特征[J]. 王东晔.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1(02)
- [2]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构造组合及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D]. 宋哲. 西北大学, 2019(01)
- [3]渤海湾盆地辛48及永66区块气驱油开发过程中断层岩临界渗漏条件定量研究[D]. 胡欣蕾.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 [4]陆相断陷盆地典型凹陷流体活动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D]. 李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5]东营凹陷南坡沙一段沉积演化特征研究[D]. 张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纪“源—汇”系统及砂体分布[D]. 李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岩相学及古气候记录[D]. 马义权.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D]. 罗胜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9]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水化学场对湖盆演化的响应及其油气意义[J]. 陈中红,王黎,杨勇,查明. 古地理学报, 2009(05)
- [10]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滩坝油藏成藏体系研究[D]. 张小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4)